游戲的精神是什麼
① 什麼是游戲精神啊
應該是說 生活要像玩游戲一樣 把事兒看得很淡 因為在游戲里輸了可以重玩 這樣活著才輕松把~ 個人之見啊見笑了
② 你覺得游戲精神是什麼
所謂游戲人生,別太注重遊戲,游戲只是娛樂而已,,,
③ 幼兒游戲的精神是哪四種
幼兒游戲的精神是自主,自由,愉悅,創造。
實踐中,我們常常把游戲過多聚焦於幼兒日常生活之外,過於追求游戲顯性的「形」,而缺乏游戲精神這一「質」。
把游戲精神著落在兒童身上
陳鶴琴先生曾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是幼兒認識未知世界的方式,是他們掌握技能、熟悉生活、了解社會的人與事的主要手段,也是他們受教育的常態。當前的兒童教育中,教育與游戲脫節、分離的「為了游戲而游戲」的問題比較突出。譬如,一節活動課必須有幾個「游戲串」組成才能規避「小學化」嫌疑;班級游戲區必須掛牌才能確保幼兒的自主選擇和個性需求;不管合規與否,教師都不能對幼兒提「要求」……這表明,異化在幼兒日常生活之外的游戲,過於追求游戲顯性的「形」,而缺乏游戲精神這一「質」。筆者認為,幼兒園的游戲不能僅是技術層的方法、手段,而是要把游戲精神著落在兒童身上。
不宜過分強調知識的科學化、過程的程序化和行為的規則化
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少教師更多關注幼兒在游戲中是否遵循既定的、常規的要求。如在「觀察金魚」的游戲活動中,一名幼兒用熱水「喂」金魚,結果導致一缸金魚「全軍覆沒」。由於幼兒的這一符合「幼兒思維」但不太符合「常理思維」的做法,被教師取消了當值日生的資格,這名幼兒委屈地哭了許久。教師並不充分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實際認知、發展需求,過早驅使幼兒進入邏輯與理性標准軌道,不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
筆者以為,「會玩、樂玩」應該是游戲的外顯特徵,也是游戲的價值所在。真正的游戲應該把選擇權下放給孩子,包括材料的選擇、角色的分配、夥伴的確定、規則的制定都應該是孩子自主確立的。當然,確立什麼、何時確立、怎麼確立,都是需要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用敏銳的專業視角、在關鍵事件發生時,帶孩子討論、確定、實施的,而伴隨該過程始終的是幼兒新沖突、新經驗、新認知、新發現的衍生和形成。所有這些能力的獲得將成為推動幼兒持續生長的內在動力源,而不會僅僅是即刻的游戲體驗。
對於幼兒來說,游戲過程即是目的
游戲本質上是非功利的,游戲過程即是游戲的目的。筆者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教師把班級孩子帶到玩水區,向大家交代了玩水區的操作材料以及玩水時應注意的事項,然後讓幼兒自由結伴玩。一個幼兒嘗試用三角架支起水管,把上游的水接到下游去,但把高低三腳架放錯了順序,導致水一直流不到下游。教師用手機拍攝下這個游戲場景並把問題帶回教室,隨即組織幼兒討論,讓有經驗的幼兒「支招兒」,結束後教師又組織幼兒回到游戲現場繼續游戲。整個過程沒有預先設定的具象目標、任務,但從幼兒專注的行為動作中不難看出孩子的整個身心是富有張力的,特別是在遇到問題、在同伴協作之下解決問題的獲得感超越了任何物質滿足,這也許才是游戲的真諦。
去除功利目標的游戲,教師讓幼兒在預先設計的具體形象的、可生發問題的游戲場中充分獲得關於物理世界的經驗,在教師、同伴的協作之下持續獲得抽象的、符號的、文化的整體認知,孩子由此可以獲得一個「整體人」的發展。沒有任何外在的束縛與強制,更多的是幼兒自身的需要,是興趣使「然」、是求知所「需」、是質疑所「驅」,幼兒在「真玩」中得以自主體驗生活、駕馭世界、習得認知。
任何形式化的游戲難免「出力不討好」
「游戲形式化」大體有這樣幾種情形。一是固化游戲地點。娃娃家、建構區、美工區、音樂區都是教師先前布置好的固定地點,想玩游戲的幼兒就在這個地點玩,否則就是「串崗」「不遵守紀律」。二是固定游戲時間。有的幼兒園明確固定在上午第一節活動課之後為區域活動時間,其他時間不可以隨便玩。三是固化游戲主題。教師習慣固化一些游戲主題,如「醫院」「美食街」「茶社」等,幼兒只能根據這些內容來「發揮」,使游戲成為一種套路。以上幾種現象實際上是讓幼兒來配合教師完成既定的「游戲動作」,幼兒只能按照教師的意圖去做。在此過程中,幼兒本有的奇思妙想、愉悅體驗、暢快淋漓的說笑都被程序、格式所把控。盡管教師也會在游戲形式上下一些功夫,但外顯形式的變化並沒有給幼兒安放自由飛翔的翅膀,孩子在並不自由、寬松的時間和空間里,難以發現更多的「樂子」。孩子並非循著符合自己興趣、需要而做事,是為了討好老師、做個好孩子而被迫做事。
實踐證明,任何形式化的游戲難免「出力不討好」。教師煞費心思准備的主題內容、精美材料、環境布置是將幼兒置身於「環境之外」的,孩子無法體認到它們的精彩。
如何做到游戲去形式化呢?一方面,鼓勵幼兒自由游戲。幼兒游戲環境這一舞台一旦搭起來、預備好,那麼孩子的認知事件就有「無限相遇」的可能性。教師不要人為過度「干涉」和「限制」,而應鼓勵幼兒在自然狀態下自由游戲,嘗試與游戲場景中的材料互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沉浸體驗、不斷發現、大膽探索,進而形成新的認知和穩定的學習品質。另一方面,促成組內合作完成。教師要巧妙設置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在角色代入、夥伴互助、實景觀摩等不同游戲形式中習得規范的社會交往經驗,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切忌為了游戲形式的多寡而讓幼兒在低水平上重復體驗,更不能把教育的因素抽離出來,裹上游戲的「外衣」,使得游戲工具化、形式化。
④ 安吉游戲的理念和精神是什麼
安吉游戲的核心理念是:"愛、投入、冒險、喜悅、反思"。它們既在幼兒們身上展現,也引領著我們教師的安吉游戲態度。
安吉游戲精神:是「自由的游戲點亮兒童的生命」,賦予幼兒游戲自主權,玩出孩子們的幸福童年。
安吉游戲來源:
安吉游戲是浙江省安吉縣開展的幼兒園游戲課程的簡稱,就是在戶外的以運動為特徵的綜合性游戲。安吉游戲更多是自發性的,開放性的,並且是幼兒自己玩的。安吉幼兒園規模不同、層級不同,在戶外環境與材料上卻存在很多共同點:
戶外環境創設大都遵循自然、野趣的原則,大片的沙池、高低起伏的草坡與隧道、原生態的泥地、大樹與鞦韆。幾乎看不到塑膠場地,也很少有花花綠綠的大型塑膠玩樂設施。
以上內容參考東北網-我省小學將全面實施幼小科學銜接 全面鋪開安吉游戲推廣項目
⑤ 什麼叫游戲精神
個人品行, 如雙方PK時,一方有事出去了,另一方會靜靜的等對方回來,而不是偷襲, 或者交易時能信守承諾,以及組隊時能互相幫助。 這些都是游戲精神,可惜現在的游戲基本沒有了。
⑥ 根據游戲的特點,你認為游戲精神是什麼
很多
單說競技類(如dota,cs),即使再逆風,也不要放棄,永遠相信能有翻盤的可能。
其他的見仁見智
⑦ 玩游戲的人要有什麼精神
不怕輸的精神,當初就是因為缺乏這種精神,就把ps4的血源給賣了,太後悔了,應該堅持通關的
⑧ 游戲精神指的是什麼
教育呼喚游戲精神
兒童是什麼?
魯迅說:「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兒童即「游戲者」。
那教學是不是就應該用兒童「游戲」的方式來展開呢?
很遺憾,中國教育缺乏游戲精神,中國傳統教育文化中「戒尺」的意象非常具有象徵意義——教育是站在成人本位、道德至上、實用主義立場的「訓誡」,而非站在兒童立場、學生本位、喚醒激勵的「游戲」。
縱觀中國的文學、藝術,我們很少看到將厚重主題化解成「游戲式」的輕松自然,就連動畫片都有道德說教的濃重痕跡。但是,我們可以從國外的很多作品中鮮明地感受到游戲精神的無處不在。
undefined
義大利著名電影《美麗人生》的主題是「游戲災難」。
男主人公和妻子以及年幼的兒子被抓進納粹集中營。在這場持久的災難面前,面對天真無邪的孩子,父親告訴他這是一場總分1000分的游戲,遵守游戲規則便可得到一輛真的坦克——面對敵人的殘暴與殺戮,他用游戲精神,更用生命呵護兒子純真的童年,令人動容。
undefined
美國電影《安德的游戲》主題是「游戲戰爭」。
雖然是科幻電影,但是把一群孩子以模擬實境的游戲方式訓練成能匹敵外星蟲族的戰士,也在游戲中不知不覺贏得了星際之戰——「以游戲的方式」戰爭,這種舉重若輕的灑脫讓人拍案。
undefined
《窗邊的小豆豆》則讓我們體會到日本的小林校長游戲巴學園、游戲教育的辦學理念——學校是孩子游戲成長的家園。
其實,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是可以捕捉到一些游戲精神的淵源。
undefined
▲老子主張重天性,順自然,棄絕一切功利、私慾;
▼莊子崇尚「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逍遙游;
undefined
▼ 孔子以「游於藝」為自如境界;
undefined
undefined
▲ 王陽明持「誘之以歌詩,導之習禮,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的教育理念;
只是到了近代,這些游戲精神的上源慢慢枯竭了,少了傳承與發展,更沒有形成系統的游戲精神理論。寒窗苦讀,象牙塔幽禁,懸梁刺股,囊螢映雪,大多數國人莊重有餘幽默不足,似乎也可見游戲精神缺失之一斑。
undefined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間文化的融合度加速加深,西方游戲教學理論已經不可阻擋地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和生活,教育應該有敏銳的覺察力,教育正在呼喚游戲精神!
傳統的學習方法正在失去魅力,大多翻書式的電子化學習枯燥無味,新生代在視頻游戲中長大。在時間和注意力都有限的情況下,學校應該更專心提供吸引學生和目標導向的學習方案來化解困境,在游戲化上下功夫可以提高學習項目的吸引力和學習者的投入度,最終有助於實現學以致用。
讀書分割線
2
解讀游戲精神
我們每個人都曾體驗過童年期沉浸在游戲中不可自拔的瞬間。即使成年之後,疲於工作之餘、自由閑暇時分,人們也經常萌發出一種游戲、娛樂的沖動和意願。一種「游戲情結」似乎如影隨形,常伴個人與人類左右。「實際上,游戲的奧秘和樂趣正在於,它表明了人們對另一種生活的希望(Hugo,Rahner)」。
undefined
游戲作為「隨意的玩耍活動」,在兒童生活中隨時隨地的發生。
荷蘭學者赫伊津哈(Huizinga)對游戲的概念性界定:「游戲是一種自願的活動或消遣,在特定的時空里進行,遵循自願接受但絕對具有約束力的規則,游戲自有其目的,伴有緊張歡樂的情感,游戲的人具有明確不同於平常生活的自我意識。」
⑨ 游戲的競技精神是什麼
各種虐菜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