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裝備被騙怎麼辦
① 游戲虛擬裝備被騙可以立案嗎
法律分析:游戲虛擬裝備被騙可以立案。詐騙罪是指欺騙他人公私財物的行為,而游戲虛擬裝備屬於他人的私人財物,所以只要數額較大就可以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② 在游戲中裝備被騙了有對方微信報警有用嗎
在游戲中裝備被騙了有對方微信報警有用。
找當地的警察局,你肯定會懷著希望,一五一十的將自己被騙經過告訴警局,一般他們會撥通詐騙中心的電話,然後讓你做口錄,報一下轉賬賬號還有錢數等等,接著在做筆錄,時間很關鍵,還是錢數,像那些所謂的證據截圖,他們不會要的,但要求你保存好,程序走完後,你就回去等通知吧。
微信報警注意:
為准確判明警情性質、快速調度警力提供便利,彌補以往報警服務受理中的短板。比如平台的快速報警模塊,群眾報警後,能自動推送報警人位置等警情要素,以此為技術支持,傳送給110的位置會比以往更加准確,上傳報警資料更為便捷。
③ 買游戲裝備被騙450,報警有什麼用嗎
可以報警處理;
通過冒充「客服人員」或者「交易者」,藉助技術等其他手段,騙取被害人有價值游戲裝備的。
根據游戲裝備市場估值,若游戲裝備金額大於3000元,則可能構成詐騙罪,會依法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
未達到法定定罪金額的,可進行治安處罰。
④ 小孩玩游戲被騙了錢怎麼才能要回來呢
法律分析:小孩在游戲充值的,能不能要回要依據孩子的年齡和充值的金額而定,例如孩子年滿10歲,並且充值的金額不大的,一般是不能退回的。如果金額過大,孩子尚未年滿8歲,是可以要求對方退錢的,協商不成可以起訴。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活動。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買游戲裝備,打賞主播的錢,無論都少錢都可以要求退還;已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如果花了5塊錢買游戲裝備,一般是不予退還的,因為8周歲的小孩子已經具備了處分5元錢的處分意識和能力;反之,若8周歲的小孩子花5000元錢打賞主播、買游戲裝備,此時小孩子就不再具備相應處分意識和能力,因此可以要求退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⑤ 游戲平台交易被騙可以報警嗎
可以報警。
游戲詐騙是可以報警的,但是需要固定好相關證據材料。
網路游戲不僅僅是消遣的行為,裡面也會涉及到金錢上的交易,比如用游戲購買裝備等等。結果有些游戲者在交易的過程中就被詐騙。被騙後應當及時報警。
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達到詐騙罪標准。公安機關對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自動投案人提供的有關證據材料等應當登記,製作接受證據材料清單,並由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自動投案人簽名。
必要時,應當拍照或者錄音、錄像,並妥善保管。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未成年人游戲打賞可以追回嗎?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作出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待定,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認。如果未成年人打賞金額較大,顯然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那麼是有可能追回來的。作為一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實施與其年齡智力不相符的行為時且沒有監護人同意或者監管的情況下,所實施的行為是可以撤銷的。
綜上所述,年輕人玩網路游戲充值的時候,應當選擇正規平台,如不慎被詐騙,數額較大可以報案,各地執行標准不同,對詐騙罪立案的起點是三千元。由於當事人是在網上交易被騙,報案可以在受害人所在地公安機關,並盡量提供被詐騙的證據線索。
⑥ 游戲裝備被騙能立案嗎
法律分析:
根據法律規定,詐騙金額在三千元以上的,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如果被騙的游戲裝備價值達到標准即可立案。游戲裝備通常會被認為是一種虛擬財產財產,如果遭受損失可以先與游戲運營商進行申訴,減少損失。網路游戲中的虛擬物品,不過是電腦主機的一段數據而已,一旦脫離游戲,虛擬人物以及虛擬物品就不存在了。這樣從某種意義上說,虛擬財產的價值並不屬於游戲玩家。「虛擬財產」被盜就面臨著取證困難,由於玩家和「網路小偷」在網上大都不以真實姓名注冊,他們的個人資料缺乏真實性。作為受害人的你既要證明自己就是被盜者,又要證明「網路小偷」就是網路世界的偷盜者,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而民事案件的核心就是證據。通過玩家之間的信任授權登錄賬號及密碼進行竊取游戲裝備。玩家在經常聯手玩游戲的同時,往往同時也建立了相互信任關系,也會將登錄賬號和密碼提供給對方幫自己升級、打怪、刷裝備,這樣的竊取行為被認為是授權行為,而不能認定為盜取行為。聯系游戲客服,請游戲客服查詢相關具體情況,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向游戲公司索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衍生問題:
如果網上被騙了錢怎麼辦?
在網路上被詐騙了的,應當保留好證據並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受害人可以通過撥打110報警電話的方式報警,也可以到當地公安機關報警。根據刑法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⑦ 網上買游戲道具被騙了怎麼辦
網上交易需謹慎啊。嘗試報警處理吧。
警方提醒:通過網路購買游戲裝備時,游戲玩家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貪圖小便宜,應謹慎、冷靜地對待游戲世界裡的各種廣告,不要打開不明身份者發來的網路鏈接。發現被騙應立即報警,切勿輕信網上搜索的「網路警察」信息。警方接警辦案都有嚴格的流程,廣大市民應提高防範意識及法律意識。
法律分析:游戲虛擬裝備被騙可以立案。詐騙罪是指欺騙他人公私財物的行為,而游戲虛擬裝備屬於他人的私人財物,所以只要數額較大就可以立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⑧ 游戲裝備被騙了打110有用沒
【法律分析】
如果是游戲幣的賣家,那麼報案是不起作用的,因為虛擬物品物價局不給定價,也就是狹義上的虛擬物品不受法律保護。如果是買家,錢打過去了,東西沒給,那麼對方構成詐騙,是可以報案處理的。但是詐騙案的刑事立案有一定的數額標准,否則是能按治安案件處理,但是治安案件又沒有跨地區管轄權,所以如果嫌疑人是外地的話,這個案子就無法得到解決。虛擬財產的詐騙存在取證難的問題,現實生活中銀行存款有存款單、購物有發票憑據,但在網上,所有電子數據都存放在運營商的伺服器中一旦丟失,很難找回,而且沒有規范的法律依據,運營商未必願意付出較大成本來為客房提供相關證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⑨ 在網上購買游戲裝備被騙了怎麼辦
如果是在平台上購買的話只需要尋找平台提供相關證據就可以了,如果是游戲內私下交易只能認倒霉,我就被騙過,那時候玩了很長時間才贊的魔晶被騙的一干二凈,這樣的情況沒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