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能玩什麼游戲
㈠ 拋石頭的游戲
拋石子游戲有五顆玩法、七顆玩法和十顆玩法。五顆玩法較為盛行:先把五顆石子撒下地,之後挑選一子作為拋子。子拋空中時,以拋子之手抓地上的其它石子。抓石子有九道程序:「抓一」、「抓二」、「抓三配四」、「抓五」、「背六」、「挖七、「跳樓」、「上樓」,全部完成為一輪。
㈡ 小時候拿石頭畫幾個方塊然後跳幾格的這叫什麼游戲怎麼玩
跳房子,也叫跳飛機,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游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相當普遍,在有些兒童游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亦會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然後一起玩。
㈢ 幼兒園中班玩石頭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1、感知石頭的作用。 2、會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3、探索石頭的作用。 1、提前讓幼兒感受、觀察石頭 2、各種各樣的石頭 3、圖片 4、成品石頭 比如:石臼、假山、磨輪。 1、出示各種成品石頭。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東西,我們一塊數三下,吹起神秘的絲綢打開看看吧! 2、欣賞各種成品石頭 (1)教師分別介紹石臼、假山、磨輪等等。 (2)教師提問:這些東西是用什麼東西做成的? 3、出示石頭 (1)昨天我們玩過的石頭都有什麼形狀的? (2)昨天我們摸過的石頭有什麼感覺?(請每個幼兒都能感受石頭的粗糙、光滑) (3)石頭都有什麼顏色的? 教師總結:石頭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有三角形、長方形等等;顏色也有很多種有:紅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頭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討論 教師:石頭都能幹什麼? 5、出示圖片——幼兒欣賞圖片了解石頭的作用 6、出示石頭小路 (1)教師請幼兒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兒感受石頭小路。 (2)提問:你踩在小路上有什麼感覺? 7、游戲:「小小建築師」 請幼兒用石頭搭東西什麼都可以發揮幼兒想像力。
㈣ 求解小時候玩的石頭游戲,
我們這叫「嘎拉哈」--就是羊拐(羊的腿部關節)。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
游戲時需要一個皮球或者沙包(裝沙子、大米或是黃豆的六面立方形布口袋),再有一塊報紙大的堅硬、平實的場地。玩的時候只許用一隻手,如果是皮球,手把球扔起,在球落地再彈起的時間里擺好嘎拉哈,再接住球;如果是沙包,則是在拋起沙包再接住的時間里擺。根據抓起嘎拉哈的形狀不同,得的分數也不同,再拋起口袋,將嘎拉哈放下,同時碰地上原有的嘎拉哈,使它們的形狀變化,更容易尋找自己下次抓的對象。抓嘎拉哈的時碰動不需要抓的為壞,抓起嘎拉哈沒接到口袋為壞。玩的時候,最少可以一個人,最多可以很多人,分成兩伙兒進行對抗賽。有的一替一次輪流抓,有的只要不「壞」就連續抓下去,哪伙先抓夠一定的數哪伙就贏。比較高難的游戲里,也有扳很難站立的第五面、第六面的,但那大多是因為一些嘎拉哈的形狀比較特殊,或是被磨平過,才有可能站住。
㈤ 小時候在地上用石頭玩的游戲叫什麼 一個可以挑兩個 兩個可以夾一個看看圖片 誰知道叫什麼不 網上能玩嗎
我們叫和尚棋。一方下一顆大棋,叫大和尚,另一方下十六顆小棋,叫小和尚,如果小和尚把大和尚圍得走頭無路了,就贏了,如果小和尚被大和尚打敗得只剩四顆了,就輸了。
㈥ 《抓石子》游戲規則是什麼
游戲玩法:8顆石子(或用布做的小沙包)全部抓在一個手中,往上拋,此時手掌迅速翻過來,讓一顆石子落於手背上(如果落在手背上有多顆石子,就把其它的石子抖落到地上;
手背上只剩一顆石子),然後手背把石子往上拋,此時手背迅速翻過來,用手心接著石子,再往上拋,趁向上拋的石子未落桌面前,抓起桌面上其中一顆石子,再來接住剛才向上拋的石子(抓石子的時候手不能碰動桌子上的其它石子);
此時手中有兩顆石子,把其中的一個石子放在另一個手上,按照此方法再一下子抓兩個石子,再一下子抓三個石子,再抓最後一個石子(抓石子的順序是1個,2個,3個,1個), 成功後游戲勝利。
相似的游戲:羊嘎拉哈
羊嘎拉哈四個為一副。手巧的一次能同時玩三四副。玩嘎拉哈,都是要一副嘎拉哈配一個口袋的。嘎拉哈是六面體(所有動物的都一樣),因兩個尖角重心不穩,棄之不用。正面像人的肚臍眼兒叫「坑兒」,背面像胖人的肚皮叫「背兒」(肚兒),側面像人的耳朵叫「輪兒」,還有一側什麼都不像就叫「真兒」。
歘嘎拉哈計數是以阿拉伯數字為單位的:一對「坑」是十、三個「坑」是十五、四個「坑」是二十、四樣是五,以此類推。抓滿一百,分別翻真、輪、坑、肚;抓起四樣、空中拋接在手背上,翻轉過來,一個不掉就算贏。
㈦ 有種石頭游戲叫什麼大師的
原石大師。
《原石大師》是一款輕松好玩的休閑模擬游戲,以賭石游戲為題材,在卡通的場景嘗試從石料中獲取珍貴的寶石,你的眼光和切割技巧尤為重要,多種模式玩法可以體驗。原石大師是一款能夠帶給玩家奇趣原石切割模擬的手機游戲,在這個卡通世界裡可以通過不斷大尋找原石來創造財富。
原石大師特色:
1、體驗不同的模擬切割玩法,在這里你可以自由搭配和DIY。
2、石頭有很多,也不用為了一塊石頭沒切好而惋惜,你還有很多的機會。
3、通關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可以慢慢玩,切割出不同的成就來。
原石大師亮點
1、輕松的游戲內容,獨特的簡單玩法,玩家們可以展開奇妙的游戲考驗。
㈧ 小時候玩的一種游戲,支石子的規則是什麼
五個較圓的石頭,一般色子大小,先抓手上
1撒開 ,拿一個 然後上扔,在它落下之前 ,要撿起另外一個,並且接住掉下來的那個,直到拿完。
2撒開,拿一個,上扔,落下之前拿起兩個然後接住,繼續扔一個,直到拿完。
3撒開,拿一個,上扔,落下之前拿起三個然後接住,最後拿起剩下的。
4撒開,拿一個,上扔,落下之前將四個一把抓起然後接住落下的。
5(擦雞屎……汗,我們那裡是這樣叫的)五個抓在手裡,扔一個上去,其它的四個放手裡,在落下的時候用食指輕 輕的在地上擦一下,接住落下的。
6(蓋地虎),仍一個上去,其他四個在落下前輕輕放地上,不要太散哦,然後接住落下的那個,再扔一次,一把抓起地上的四個然後接住落下的。
7(過二橋)撒開,拿一個,在上扔後的時間里,手要分兩次拿起兩只石子,不能一次拿兩只。過二橋必須是分兩頭的拿,可以把四個石子看成一個「 X 「 ,每次只能拿相對的。直到拿完
8(過三橋)撒開,拿一個,在上扔後的時間里,手要分三次拿起三隻石子,不能一次拿三隻。過三橋可以隨意選擇三個,一般不要撒得太散,也不能太密,3+1的格局最好,然後上扔一隻拿起最後一隻
9(過四橋)撒開,拿一個,在上扔後的時間里,手要分四次拿起四隻石子,然後接住下落的那隻
10(撥簸箕一) 撒開,拿一個,然後手心向上拋出,在落下的時候接住,然後兩個一起拋,每次拋出時只能拿一個,然後三個一起拋,一直到拿完最後一個
11(撥簸箕二)撒開,拋一個拿兩個接住,然後拋三個拿剩下兩個。
12(撥簸箕三)撒開,拋一個拿三個接住,然後拋四個拿剩下的一個。
基本到這里就完了,不過我們那裡之後還有個叫什麼博金的後續,到1000分滿就算贏。
具體規則就是五個石頭抓手裡拋上去不要太高,然後用手背接住,接住幾個是幾個,再次拋出。有以下幾種方法接住。
一個的話,直接用手心向上接住只有10分(接),用手心向下接住有20分(挖),用拇指和食指彎成的圈圈接住也是20分(筒)。
兩個的話一起用手心向上接住就是20分,一起用手心向下接住40分,先用手心向下接一個然後再用手心向上接住另外一個就是100分,用拇指和食指彎成的圈接住一個然後再用手心向上接住另一個也是50分。
三個那樣就是接30分,挖60分,筒60分,前挖後接150分,前筒後接150分 (組合法時按一個石子50分算。
依次類推,直到規定的分數。
另外當時我們自創的難度有個是叫挖挖,就是分兩次接住兩個或以上的石子,此時每個石子100分。還有種要筒挖後接,至少需要三個石子,一個筒住,一個挖住,最後一個接住,要一次完成,獎勵500分。
這個在第一次拋的時候如果手背沒接住石子或者第二次拋的時候有石子掉地上了都得換對方來玩,手背上的石子可以輕輕的掂量移動位置,但是不能掉下來哦。
呵呵 ,就是這么多了。我是爺們,不過這游戲十幾年前我玩過 ,哈哈 哈哈,也許忘了一些玩法吧。雖然問題過期了,不過還是很好的回憶,所以就都告訴你了,這游戲現在城裡都沒見人玩過,農村裡偶爾會看到有小姑娘會玩一下吧,不過真的極少了。
㈨ 小時候玩的畫個格子然後個三個石頭擺成一條線就贏的游戲是什麼
游戲的名字叫井字棋。
游戲規則:一人一個代號,一次在一個格子填一個,有連貫的3個就畫一條線,算是得了一分,誰的分數多誰就贏了。
其他的童年游戲
1、丟手絹
規則說明:「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地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大家一邊唱這個歌一邊游戲。
2、抓小雞
規則說明:一種多人游戲,在戶外或有一定空間的室內進行。由一人扮演老鷹,一人扮演母雞,其餘扮演小雞。小雞們一個接一個的一字連接在母雞後面,母雞需要擋住老鷹,不讓其抓到身後的小雞,而老鷹就要通過跑動等辦法抓住母雞身後的小雞,或是讓小雞鏈斷開。直到一定數量的小雞被抓到。
㈩ 幼兒園用石頭做材料的親子游戲
可以作為繪畫或者是拼圖游戲來做呀,這樣也可以開發小朋友的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