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資訊 » 雲游戲怎麼改變生態

雲游戲怎麼改變生態

發布時間: 2022-10-31 21:06:29

❶ 游戲主機Game Over!未來是「雲游戲」的時代

在計算領域,除了科學研究和專業設計以外, 游戲 同樣是推動其不斷向前發展的源動力,也是刺激消費者不斷更新換代的誘因。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一個名為「雲 游戲 」的概念再度喧囂塵上,很多人都認為它是傳統 游戲 主機的「殺手」,讓用戶無需購買昂貴的專業 游戲 設備和PC的情況下就能玩上高品質 游戲 。那麼,雲 游戲 果真如此神奇嗎?

區分「雲游」和「端游」

與「雲游」對應的,就是「端游」,即需要基於終端設備才能運行的 游戲 。而終端設備,則包括台式機、 游戲 本、智能手機、 游戲 掌機和PS4等家用 游戲 主機等。

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和平精英、生化危機、塞爾達傳說……我們熟悉的 游戲 幾乎都運行在「端游」平台,每當最新3A級大作問世,往往都需要我們對PC進行DIY升級、更換手機或置辦下一代 游戲 主機——硬體平台的開銷再加上購買正版 游戲 的費用,每每都讓預算有限的玩家亞歷山大。

雲 游戲 又稱「雲游」,很多用戶都會將它和「網游」混淆,實際上它們在運行機制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網游屬於「端游」的分支,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需要聯網運行的單機 游戲 ,比如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就分別屬於手機和PC平台最具代表性的網游——它們都需要將整個 游戲 安裝在終端設備的存儲空間中,在 游戲 過程中所有的畫面渲染和計算都是依靠終端設備的CPU、GPU和內存完成, 游戲 廠商只是通過網路連接的伺服器對數據進行驗證和交互。

「雲游」的本質,就是將 游戲 安裝包、 游戲 過程中的渲染、計算都從本地轉移到了千里之外的雲伺服器,對終端設備的CPU、GPU和內存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無需置辦昂貴的高性能主機),它需要的僅僅是一塊用來顯示畫面的屏幕,以及和雲端通訊的網路,用來反饋操縱桿、手柄等設備的操作信息並傳輸實時的 游戲 畫面。

擴展閱讀:網頁 游戲 也是端游

雖然網頁 游戲 無需安裝,可以點開即玩,但它本質上卻依舊屬於端游的范疇,因頁游是基於Flash或html5,數據從伺服器下載,運算仍在PC本地,PC硬體的性能限制了網頁 游戲 的質量。

在業內,「雲游」又常被稱為GAAS(On-Demand Gaming as a Service,按需求定製的 游戲 服務),玩家只需一個賬號就能暢玩某雲 游戲 平台上的所有 游戲 。

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PPTV上的點播服務,只是點播的內容從只能看的視頻換成了可以玩的 游戲 ——當你想玩某款最新 游戲 時,無需考慮PC性能是否足夠,也無需購買昂貴 游戲 主機、無需下載和購買不算便宜的 游戲 ,「點播」它就可以了。

雲 游戲 的喜

當 游戲 安裝、載入和運行從本地轉移到雲端之後,可以解決現實中的很多問題。

對普通的 游戲 玩家而言,雲 游戲 的內容無需安裝和更新就能即刻運行;再無各種軟硬體沖突、不兼容、閃退的隱憂;在任何時候和地點都可以用隨手可得的(帶屏幕的)設備讀取在線保存的存檔,還能獲得始終如一的畫質和體驗。

最關鍵的是,相對於自己攢機,雲 游戲 更加經濟。比如某款3A大作需要至少7000元的DIY主機才能流暢運行,而通過雲 游戲 平台,你可能只需要花費10小時就能通關,整個過程的開銷不過10小時x租用成本(不足百元或更少)。

對 游戲 開發商而言,雲 游戲 無需再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品牌和不同平台的硬體進行適配,開發和管理成本更低;可以最大限度杜絕盜版及外掛問題;用戶因無需購買昂貴主機而大幅降低了 游戲 門檻,可最大限度擴大受眾人群,推廣成本更低。

雲 游戲 的憂

雲 游戲 雖然前景美妙,但在過去的很長一個時期卻都是畫在紙上的肉餅。早在2009年,美國OnLive公司就在GDC(舊金山 游戲 開發者大會)發布了雲 游戲 平台,並於2011年6月將雲 游戲 服務拓展至Android與iOS平台。

可惜,雲 游戲 的 「先天死穴」,註定了OnLive將以悲劇收場。

雲 游戲 的運行,需要玩家所在的本地端設備、保存和處理 游戲 運算的雲端,以及將二者串聯起來的網路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對本地端設備的硬體要求是最低的,無需下載客戶端,只需要最基本的視頻解壓能力(對CPU有一點點要求)以及能用來顯示畫面的屏幕,以及用於操作的鍵鼠手柄即可。

雲端和網路,就是雲 游戲 的 「先天死穴」。

其中,雲端需要雲服務供應商和 游戲 開發商聯合部署,需要投入龐大的計算資源,以10年前的CPU和GPU矩陣,顯然並不具備多少性能冗餘量。

網路更是影響雲 游戲 體驗的核心要素。雲 游戲 的本質是將 游戲 放在雲端伺服器上運行,並將渲染完畢的畫面轉碼成為實時的視頻流,再傳輸到本地端設備的屏幕上。雲 游戲 使用的技術類似於視頻串流技術,涉及到視頻編碼、網路傳輸、視頻解碼以及上傳用戶的實時操作信息,而每一個流程都存在延遲——你可以想像在玩《王者榮耀》時,超過100ms的延遲就會影響操作的精準性、200ms就會感到明顯的卡頓,460ms就等於斷網了。

受制於當年硬體和網路的限制,OnLive雲 游戲 平台只能提供最高720P解析度和30fps幀數—— 游戲 體驗極差。

因此,當時的資本方並不看好該平台的前景,最終OnLive雲 游戲 平台於2015年宣布關閉,隨後又被索尼收購了其知識產權。

最令人唏噓的是,OnLive關閉時其同時在線人數只有1800人,還幾乎沒有付費用戶,而該平台每月的維護費用卻高達500萬美元!

柳暗花明又一村

隨著百兆光纖的普及,以及5G網路商用日期的臨近,雲 游戲 正逐漸迎來柳暗花明的一刻。

繼OnLive之後,曾有很多廠商也加入到了雲 游戲 的戰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偉達旗下的GRID平台(已退市)及2015年開發的GeForce Now。

GeForce Now支持英偉達自家的Shield以及PC和Mac OS平台,需要50Mbps的網路才能確保較好的 游戲 體驗,其收費標准7.99美元包月,目前已經收錄了包括《絕地求生》在內的100餘款 游戲 。

傳統 游戲 主機廠商索尼和任天堂也沒閑著,先後推出了PlayStation Now以及Switch的雲版本,前者可以直接在線聯網運行平台上的所有 游戲 ,包月價格為9.99美元,按季度或包年價格還有優惠;後者暫時僅上線了《生化危機7》和《刺客信條:奧德賽》等 游戲 ,採取針對指定 游戲 收費的策略,比如《生化危機7》在雲版的價格約124.8元/180天,暫時還沒有什麼影響力。

雖然英偉達和索尼布局雲 游戲 的時間較早,但他們卻都遇到了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如果沒有每年在數據中心、伺服器和網路設備上花費數十億美元的預算,那就無法跟上雲 游戲 時代的步伐。

對索尼而言,PlayStation 游戲 主機業務為其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利潤,顯然很難下定全力投入到雲 游戲 戰場的決心;英偉達受制於自身的硬體廠商身份和體量,GeForce Now似乎只能影響到少數專業的 游戲 玩家。

小提示: 包括EA和卡普空在內的 游戲 開發商也正在打造自己的雲 游戲 平台,比如EA推出的Project Atlas雲 游戲 技術,只是這些廠商的雲平台主要提供自家 游戲 的訂閱服務,影響力依舊存在局限性。

好消息是,真正意義上的「大鱷」終於在2019年前後入局了。

有消息稱,亞馬遜正秘密開發一款可以繞開昂貴的 游戲 機的雲 游戲 平台。2014年和2017年,亞馬遜先後收購了Twitch和GameSparks(英國雲 游戲 後端專業廠商),這些都為其布局雲 游戲 奠定了基礎。而Alexa的成功,也為通過語音控制 游戲 成為了可能,如果亞馬遜雲 游戲 平台真能在預計的2020年上線,那這家廠商就能完成 游戲 、視頻、音樂、圖書、粘片存儲等媒體服務的閉環,正式與雲 游戲 巨頭展開競爭。

微軟在2018年1月收購了PlayFab(為 游戲 開發商提供基於雲工具的初創公司),並於同年10月發布了Project xCloud雲 游戲 平台,內含3000多款Xbox 游戲 。

同時,2019年5月還傳出微軟與索尼展開雲 游戲 合作,而業內對此的解讀則是——索尼高層感到受到雲 游戲 的趨勢和強大的谷歌帶來的威脅,並決定將其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交給微軟來解決。請放心,索尼曾表示與微軟的合作不會影響到下一代 游戲 主機(PS5)的開發計劃,這只是為下一個10年試水鋪路。

谷歌曾在2018年10月發布了Project Stream項目,在Windows,macOSX,Chrome OS,Linux系統中,只需Chrome瀏覽器就能通過串流技術運行《刺客信條:奧德賽》這款育碧新發售的3A大作,在25Mbps的寬頻、15Mbps穩定下載速度和延遲小於40ms的網路下可以提供1080P和60fps的畫質,開創了「用瀏覽器玩3A 游戲 」的先河。

2019年3月,谷歌又在GDC大會上祭出了全新的Stadia雲 游戲 平台,它可以通過任何PC、平板、電視、手機,以及支持谷歌Chromecast設備運行,兼容Android、iOS、Windows等系統。

玩家可以在同一時間使用不同設備玩一款 游戲 (存檔可隨意切換並共享),比如正在家裡用電視玩 游戲 ,臨時外出只需暫停 游戲 ,然後就能通過手機繼續開始剛才 游戲 的進度了。Stadia目前支持4K解析度+60fps+HDR畫質的 游戲 (需要30Mbps寬頻),平台發布後還將更新支持8K、120fps的 游戲 標准,如此強悍性能的背後,則源於谷歌數據中心分散在全世界的7500個節點,數據中心中的每個硬體棧都將擁有10.7TFlops的浮點運算能力!

如果說上述巨頭在雲 游戲 領域的布局距離我們太過遙遠,那我們不妨將目光收回到國內。目前國內最知名的雲 游戲 平台主要以動視雲 科技 的格來雲 游戲 為主,Windows、Android和iOS系統主機只需安裝客戶端APP,就能聯網運行豐富的3A 游戲 大作,其採取針對指定 游戲 收費的策略,以《正當防衛4》為例,包天需要1199 G幣,基本約等於10元人民幣。

很多華為手機都能安裝「雲電腦」,通過這個APP在手機里就能利用雲運行Windows 10系統和其中的各種 游戲 和軟體。如果你租用4核8G標準的雲電腦,可以勉強搞定一些主流3D 游戲 的運行,其收費標准為4元/小時。

此外,以OPPO和一加為代表的手機廠商也開始涉足該領域,在MWC2019上這兩家廠商就曾分別展示了其雲 游戲 服務。

如果說上述企業的影響力有限,那當國內最大 游戲 公司騰訊也選擇跟進之後,雲電腦的未來是不是就充滿光明了呢?目前騰訊已經上線了Start雲 游戲 平台,官網https://start.qq.com/,兼容Windows、Android、iOS、電視端和MacOS等系統平台。

考慮到國內雲 游戲 公司規模普遍較小,騰訊的入局可能會直接改變競爭的態勢,而有消息稱「想重回 游戲 巔峰」的網易也在雲 游戲 方面蠢蠢欲動。

繞不過的幾道坎兒

針對雲 游戲 ,Ubisoft(育碧)CEO古利莫特曾預測: 「最多再經歷一個十年的主機時代,所有的 游戲 都會成為雲 游戲 ,是所有的 游戲 。」實際上,索尼、任天堂、EA、亞馬遜、谷歌、微軟和騰訊之所以發力雲 游戲 ,就是看到了這種 游戲 模式幾乎不可逆的「錢景」。

只是,現階段雲 游戲 仍有幾道繞不過的坎兒。

首先,雲 游戲 需要有豐富的優質 游戲 資源支持,如何吸引更多 游戲 開發商的加盟,需要雲 游戲 服務平台有著足夠強大的影響力。

其次,網速和延遲短期內依舊是雲 游戲 的「生死劫」,只有超過25Mbps的穩定網路環境,才能保證1080P畫質下的最基礎流暢運行。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100M以上寬頻接入用戶總數占寬頻用戶總數的比重為70.3%,我國固定寬頻網路平均可用下載速率為28.06Mbps,已經基本可以滿足雲 游戲 流暢運行的下限。

5G網路的商用,有望進一步縮短無線網路和有線網路之間的距離,其低延遲的特性堪稱是雲 游戲 的絕配。

但需要注意的,5G網路的推廣和提速需要一個過程,5G低延遲只是理想狀態,我們不能指望5G剛出現就能達到理論層面的性能,而且距離5G網路大范圍覆蓋和收費標准降至如今4G的水平尚有很長一段時間。

雲 游戲 的最後一道坎兒,就是租用的收費標准了。是按照單個 游戲 的時長收費?還是在付費時間段內可以隨便運行該平台的所有 游戲 ?如果收費太高,那我們為啥不去網吧?畢竟後者只需4元/小時的平均收費,同樣可以玩所有的3A大作。

小結

雲 游戲 是區別於端游、手游、頁游之外的全新模式,它打破的是各類終端限制的壁壘,讓同一款 游戲 可運行在任何帶有屏幕的終端設備上,也是未來 游戲 發展的終極趨勢。雲 游戲 何時能夠徹底爆發,這個問題取決於網路延遲的優化,以及產業鏈廠商之間能否談妥可執行的利益分配方案。

❷ 手機怎麼玩3a

目錄

  • 體驗如何

  • 任何設備都行

  • 游戲如電影

  • 什麼時候能真正體驗

  • 體驗如何

    小時候打游戲得去游戲廳,還要時刻提防被家長揪著耳朵拎出來。之後是自己買主機或是配電腦。現在,可能只需要一個手機一個平板,以及一個訂閱制會員,就能暢玩幾乎所有3A級別的大作。這正是目前各大巨頭在推進的服務,本月初Xbox正式公測了Xbox Cloud Gaming這項雲游戲服務。

    難不成以後真的不需要買主機了?我也抱著嘗鮮的態度試了一下。整個過程其實非常簡單,一個微軟賬號,然後買一個Xbox Game Pass Ultimate(XGP)會員,將區域調整到服務支持的地區(目前只開放了22個地區),一切准備就緒。

    用手裡的MacBook Pro和iPad Pro試了下,只需用Safari登錄官網就能開始游戲,Windows也是同理,Edge和Chrome都行。至於體驗,和網路有很大關系,由於目前國內不支持這項服務,即使用了加速器,實際體驗也一般。無論哪種游戲,最影響體驗的都是延遲,競技類、3D類尤其不能忍受。加上畫面是雲端實時傳送,當網路不穩定時,畫質是達不到1080P效果的。

    但是看了看外媒的評價,這項服務相較於內測時,還是有顯著提升的,不過大家也普遍提到了延遲問題,這也是目前雲游戲的通病。

    而且還有一些bug,在iPad上運行時,聲音條消除不了。在iphone上,公放聲音問題也沒解決,手機上的麥克風會收錄游戲聲音,影響開黑體驗,目前只能通過戴耳機解決。在Xbox cloud gaming中,有一個分區是可以通過觸控來玩的,但是沒有特別優化,大多數游戲就是把按鍵功能圖標直接放上去,圖標多了在小屏幕上操作著實有點累人,還佔用了屏幕空間。

    服務的提升只是時間問題,國內的騰訊和網易也在推各自的雲游戲服務,這的確能改變人們玩游戲的方式。

    任何設備都可以

    我目前的MacBook Pro是2016款的,開幾十個網頁風扇就開始狂轉,但是玩Xbox Cloud Gaming一點問題沒有。如果沒有雲游戲,不管性能再好,蘋果系統玩游戲也是很不方便的。未來,平板,手機,輕薄本,配個手柄就能玩3A大作,客戶端都不用下載,登錄網頁就能玩。

    這對於非核心玩家是很友好的,再也不必為了幾款游戲去配一台PC或者是買個主機。即使有經濟能力,很多人也沒時間去體驗一款游戲了。雲游戲的普及會讓玩游戲和看直播一樣簡單,打開網頁就能玩。

    即使有Xbox的用戶,也能充分享受到好處。再也不必擔心存儲的問題。像是一些小型獨立游戲,直接在線玩就行。對於大型游戲,想深度體驗的,下載下來,接著電視玩。未來,微軟還可能提供試玩服務,玩家甚至不用下載,就能提前感受一款游戲是否適合自己。

    說實話,訂閱制是有利於消費者的。很多游戲根本不值得購買,但是呢,僅憑評價或者是介紹根本沒法判斷適不適合。有時候就是想打發下時間,隨機的打開一個游戲,不適合了關掉就行,不用花時間去看評論,也不用盯著打折信息去囤游戲了。同時雲游戲有能更有效的杜絕作弊行為,為所有玩家提供一個更加公平的環境。

    游戲如電影

    當你加入了某個視頻平台的會員時,其中一個福利便是能看該平台上很多電影和電視劇,想看最新的,可以享受折扣價購買,幾乎所有視頻平台,無論國內外都是這樣的收費模式。因為版權在各家手裡,同時這些平台每年還有自製劇。

    雲游戲也幾乎是按著這一模式來發展。訂閱了XGP後,雲游戲其實只是其中一項服務,根本在於訂閱制。就拿Xbox來說,訂閱後你可以玩300多款游戲而不用一一購買,其中雲端能直接玩的就有200多款,良心的是大部分的3A都包含在內,「光環」、「GTA」、「生化」、「如龍」、車槍球系列,還有獨立製作,幾乎覆蓋了大部分玩家的需求。

    微軟還在今年E3上宣布,之後所有的獨占,都會在XGP同步發售(應該不會在cloud上首發)。微軟終於下決心搞生態了,什麼是生態,就是統一的體驗啊,看看今年的Windows11,都在釋放這樣的信號。

    說回遊戲,我們可以統一將他們與電影合稱為流媒體服務。這是雲生態的重要一環,各家巨頭都在搞,Google Stadia,Amazon Luna,NVDIA GeForce Now,PlayStation Now,Apple Arcade。

    現在看來又是一場新的戰爭啊,因為雲服務能突破平台的限制,可以直接通過瀏覽器運行,這對原來的霸主造成了威脅。在iOS里,是不能通過這些雲服務APP來運行游戲的,蘋果要求對每個游戲單獨下載。因為直接用雲服務,不需要下載APP了,嚴重影響抽成啊。但是網頁端是公共地域,蘋果沒法限制。

    目前各巨頭在游戲服務領域激烈競爭,最受益的是玩家,你會發現每個平台的訂閱費大概都在9.99刀,說實話,真香。

    什麼時候能真正體驗

    最直接影響體驗的是網路。Xbox官方給出建議,手機上帶寬達到10Mbps,iPad上20Mbps就行。目前來看,帶寬根本不是問題,雖然帶寬逐年在提高,費用在下降,但我們更需要的是低延遲和穩定性。

    這需要運營商提供更好的網路質量,也需要內容服務商提供更多的區域伺服器。這一切的根本是有一個良性的市場。其實商業平台也在研究相關的技術,像是google的stadia,利用大數據和AI,提前預判玩家接下來的操作,從而降低延遲,google能提供4K雲游戲是有底氣的。

    延遲降低會讓眾多雲計算服務變得可能。很多硬體都可以跳過消費級這個階段,朝著中心化發展,例如VR設備。

    雖然國內目前還不能享受到xbox cloud gaming的體驗,但訂閱制帶來的其他好處是能體會到的。而且國內的大廠也在著手雲游戲領域,像網易雲游戲,騰訊START雲,游戲延遲已經控制的很不錯了,如果能進一步優化,拿到更多游戲大作的代理,相信會有更多玩家進入訂閱制甚至是雲游戲的行列,畢竟內容才是根本。

    任何依靠軟體的服務都有不斷改進的空間,用戶也是這樣期待的。重要的是,這個服務的方向是對的,而雲服務減少了對設備和平台的依賴,這正是很多非核心玩家所需要的。對於真正的硬核玩家,依舊可以購買主機,選擇本地游戲,追求最好的游戲體驗。

    作者:電丸胡主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❸ 什麼叫雲游戲,有什麼特點

無需安裝客戶端,但游戲在伺服器端運行,稱之為雲游戲,特點就是無需擔心手機配置低而不能運行游戲。

雲游戲(Cloud gaming)又可稱為游戲點播(gaming on demand),是一種以雲計算技術為基礎的在線游戲技術。雲游戲技術使圖形處理與數據運算能力相對有限的輕端設備(thin client)能運行高品質游戲。在雲游戲場景下,游戲並不在玩家游戲終端而是在雲端伺服器中運行,並由雲端伺服器將游戲場景渲染為視頻音頻流,通過網路傳輸給玩家游戲終端。

雲游戲是以雲計算為基礎的游戲方式,在雲游戲的運行模式下,所有游戲都在伺服器端運行,並將渲染完畢後的游戲畫面壓縮後通過網路傳送給用戶。

在客戶端,用戶的游戲設備不需要任何高端處理器和顯卡,只需要基本的視頻解壓能力就可以了。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體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

❹ 雲游戲是什麼意思

雲游戲是以雲計算為基礎的游戲方式,在雲游戲的運行模式下,所有游戲都在伺服器端運行,並將渲染完畢後的游戲畫面壓縮後通過網路傳送給用戶。

在客戶端,用戶的游戲設備不需要任何高端處理器和顯卡,只需要基本的視頻解壓能力就可以了。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體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

人們最近對「雲計算」這個詞越來越熟悉了",很多人都關注雲計算的各個領域,例如雲物聯、雲身份、雲存儲、雲安全等。「雲」已改變了人們對網路的認識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在這個游戲變得越來越流行的時代,人們卻被低配設備所限制,這使得游戲愛好者們非常失望。

所以,游戲開發者把注意力轉向了結合雲計算和游戲的雲游戲上。筆者的目的是提高那些對雲游戲不太熟悉的人的認識,並給雲游戲開發人員提供一些建議。

雲游戲也叫有需求的游戲,是基於雲計算的新技術。顯然,有需求的游戲就是只要想,就能得到,這是一個可以用來提高游戲性能的服務。

在雲游戲模型中,所有的游戲邏輯和渲染都在伺服器端運行,然後再從伺服器把壓縮的視頻傳給用戶,這樣玩家就不需要一台CPU和GPU相當好的計算機了,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個基本的視頻解壓軟體和可靠的網路。但是,如果網路不夠穩定,雲游戲可能並不可靠。

雲游戲擺脫了對硬體的依賴。對伺服器來說,僅僅需要提高伺服器性能而不需要研發新主機;對用戶來說,可以得到更高的畫質而不用購買高性能的計算機。也就是說,可以花一小筆錢租一個更好的計算機來玩各種游戲,就像用機頂盒看電視一樣,這意味著可以在計算機硬體,特別是GPU上省下一大筆錢。

❺ 雲游指揮官和騰訊合作了,是真的嗎

9月10日,在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游戲專場上,騰訊雲發布全新雲游戲解決方案——騰訊雲互動雲游戲。

通過「互動雲游戲」的功能,用戶在觀看游戲直播的同時,可申請與主播一起開黑、PK,提升主播與用戶之間的互動體驗,打造游戲直播的新場景。

據騰訊雲·雲游戲產品負責人黎國龍介紹,斗魚將首先採用騰訊雲互動雲游戲解方案,「直播+雲游戲」活動玩法即將上線。

這也預示著雲游戲將正式進入2.0時代。

直播+雲游戲,遠不止開黑

正如黎國龍所說:「在雲游戲1.0時代,整個行業其實還處於起步階段。」

雲游戲落地場景局限於端游和手游雲化,且雲游戲的商業模式僅限於時長收費、售賣雲服務。

雲游戲行業該如何破局?這是騰訊雲和整個行業都在探討的問題。

在本次大會上,騰訊雲推出雲游戲解決方案2.0——騰訊雲互動雲游戲,正是基於雲游戲1.0時代的一次突破,其核心為」直播+雲游戲「。

在直播和短視頻賽道,玩家與主播之間的互動更多是體現在彈幕、禮物等層面,多為單向互動形式。而雲游戲本身就屬於視頻流,具有即點即玩的特性。

簡單點來說,雲游戲與直播、短視頻之間存在深度結合的可能性。騰訊雲正是黑夜提燈摸索的前行者。

除卻追求順暢的體驗外,菜雞游戲也非常重視沉澱社群。

菜雞游戲商務副總裁王心一表示,菜雞雲游戲社區玩法主要分為三個板塊:游戲接力、語音開黑以及游戲家族。

「如果說游戲直播是開啟游戲互動的1.0時代,那游戲接力會將是2.0時代的開始。游戲接力是基於雲游戲時代的一個全新模式。」王心一認為。

總的來說,在本次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游戲專場上,我們可以看到騰訊雲在雲游戲側的最新思考,從降低入門檻到尋找應用場景。

從合作方來看,初創雲游戲平台也是一大亮點,盡管早前菜雞游戲跟騰訊曾對簿公堂。

但生意歸生意,此番合作也讓騰訊收編的初創雲游戲平台再添一員大將。

未來騰訊雲雲游戲會演化成何種形式,競核將保持密切關注。

❻ 雲游戲有哪些特點

雲游戲技術使圖形處理與數據運算能力相對有限的輕端設備(thin client)能運行高品質游戲。在雲游戲場景下,游戲並不在玩家游戲終端,而是在雲端伺服器中運行,並由雲端伺服器將游戲場景渲染為視頻音頻流,通過網路傳輸給玩家游戲終端。玩家游戲終端無需擁有強大的圖形運算與數據處理能力,僅需擁有基本的流媒體播放能力與獲取玩家輸入指令並發送給雲端伺服器的能力即可。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07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45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05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93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58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46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29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24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803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