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資訊 » 小時候玩些什麼游戲

小時候玩些什麼游戲

發布時間: 2022-11-01 23:15:44

❶ 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

小時候玩的游戲有滑冰車、擠油渣、編花籃。

1、滑冰車

姑娘家最喜歡編花籃了,編花籃最好是四個人參加,A曲彎向後抬起一條腿,把腳架在B的手上,C也如勢抬起一條腿,將腳架在A的膝彎處,D則將腳架在C的膝彎處,B再將自己的腳腕架在D的膝彎處,並將手擎的A的腳小心架到自己的膝彎上,然後將各自的右手搭在前一人的右肩上,左手則叉在自己腰間,如此一個錯落有致的花籃就編好了。

❷ 兒時游戲都有哪些游戲

經典兒時游戲有很多,比如:丟手絹、丟沙包、打彈珠、抽陀螺、老鷹捉小雞、斗雞、東南西北、滾鐵環、踢毽子、拍紙塊、騎馬打仗、跳房子、跳大繩、跳皮筋、打彈弓、紙飛機、打水漂等等。

1、丟手絹

若干個小朋友席地圍坐成圓圈,另一人手拿一個手絹從小朋友的背後經過,並悄悄地丟在其中一個人的背後然後跑開。待背後有手絹的人發現後,立即拾起手絹去追趕丟手絹的人。待丟手絹的人回到追趕之人空出的位子坐下後,追趕之人就變成了丟手絹的人,於是又開始下一輪的丟手絹游戲。

2、丟沙包

「沙包」即裝滿沙子的小布袋,丟沙包可以訓練身體的敏捷性及反應能力。丟沙包至少要三個人玩,先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兩人在圈外兩端一定距離互相丟沙包,要打中站在圈中的人,圈中的人可以躲閃,但腳不能出圓圈。直到圈中的人用手抓住扔過來的沙包,才能出圈成為丟沙包的人,丟沙包的那人則替換為圈中的人。

3、抽陀螺

別看現在仍在抽陀螺的大多是老年人,當年抽陀螺的可全是小孩哦。抽陀螺也可以進行比賽,即雙方各自將自己的陀螺抽向對方的陀螺,如將對方的陀螺撞倒即獲勝。當年我們揮舞繩鞭抽起陀螺,聽見鞭聲「叭叭」直響,看見陀螺「嗡嗡」旋轉,心中的那個高興勁就甭提啦!

4、打彈珠

「打彈珠」又稱「打玻璃珠「,它不僅是咱中國人的游戲,還曾風靡全世界。因打彈珠時必須爬在地上,常常會使手上、身上沾滿了泥土,因此愛干凈的女孩們不屑此舉,於是變成了男孩的「專利」。彈珠者將自己手中的玻璃珠彈出射中對方的玻璃珠為羸,輸者的玻璃珠便歸贏者了。

5、老鷹抓小雞

老鷹抓小雞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游戲。游戲時一人當「老鷹」,另一人當「母雞」,其餘的就是「小雞」了。「小雞」們一個接一個地拉著前人衣襟緊緊跟在「母雞」的背後,「老鷹」要想方設法抓住「母雞」背後的「小雞」,「母雞」則要伸開雙手拚命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被「老鷹」抓住。小孩們在游戲中不僅充滿了歡聲笑語,而且充分體會到了母愛的溫暖和偉大。

❸ 盤點那些年玩過的童年游戲

盤點那些年玩過的童年游戲,兒時里無拘無束的生活、高高興興的歲月也有和朋友們一起玩得游戲,長大以後再追憶兒時的游戲,濃濃的全是喜悅和追憶。一起來看看,那些年玩過的童年游戲有哪些,80和90後經典童年游戲大盤點。

那些年玩過的童年游戲有哪些

1、跳房子

跳房子也許屬於世界性的兒童游戲,這游戲起源於羅馬帝國時期,一時間便風靡了整個歐洲,據說愛因斯坦也會「跳房子」。在中國,清朝時期「跳房子」就是非常火的游戲了,它不僅能促進身體健康還能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款非常優質的游戲。

2、跳皮筋: 跳皮筋,三人至五人一起玩的游戲,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 皮筋高度從腳踝處開始到膝蓋,到腰到胸到肩頭,再到耳朵頭頂,然後舉高"小舉"、"大舉",難度越來越大。你還會跳皮筋嗎?

3、丟手絹: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我國傳統的民間兒童游戲。開始前,准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如果最後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比如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你還會唱那首丟手絹的童謠嗎?

4、打彈珠

打彈珠可以說是一項世界性的游戲啦,也是少數不多全國兒童都會玩的游戲。關於打彈珠也有許多玩法,最出名的就是「打老虎洞」了。當時兄弟男生都非常喜愛這類游戲,玩的時候還經常互相攀比,看看誰的彈珠最多,要知道在當時誰的彈珠多是有多讓人羨慕。

5、扔沙包

扔沙包的游戲規程非常簡單,兩個人負責扔沙包,其他人負責躲沙包和接沙包,相信總有那麼一群人一直在躲,而總有那麼一兩個人一直在接沙包。在80年代幾乎全國都流行玩這個游戲。大家都想成為那個接沙包最厲害的人。

6、老狼老狼幾點了

5人,用石頭剪子布找出一個人背對大家趴在牆上當老狼,其他人在幾米外劃定一條線並站在線外,開始喊「老狼老狼幾點了」,當老狼的人從「一點了」開始回答並且可以回頭看。在他回答的時候其他人可以趁機往前跑,但在老狼回頭看時就得停下來,如果被老狼看到你還在跑的話,那麼老狼就該換人了。(到老狼回答五點為止)相反老狼還是老狼。

7、跳山羊

跳山羊,是民間一種模擬山羊跳躍的兒童游戲,簡單易行,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培養果斷決事的能力,很受孩子們的歡迎,在奧運會體操項目里叫「跳馬」。沒想到我們童年時候也在接觸體操項目啦!

8、翻花繩

翻花繩,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綳綳、解股等等。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在馬來西亞,翻繩用的繩子一般是橡膠圈(橡皮筋,河南東南部就把該游戲稱為」開膠「),國外的材料則有毛線、麻線、呢絨繩或棉紗繩等。

9、滾鐵環

滾鐵環,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直到九十年代末完全消失。

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小時候推著鐵環一路小跑,轉得飛快,叮叮咣咣。那時候,是最快樂的時光。

10、摸瞎子

摸瞎子,又叫「瞎子摸」,是由一個人蒙上雙眼扮演「瞎子」的角色,然後去摸他人。當眼睛被蒙上時,周圍一片漆黑,要用觸覺代替視覺是要有點勇氣的。

想當年,聽歌是用MP3,誰有一個MP3立刻就能收獲滿滿的關注,大家都有自己的歌詞本,記載著自己喜歡的歌。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通訊越便捷,但是和朋友之間的聯系卻越來越少了,每天被工作,家庭和應酬占據,曾經的好友又有多久沒聯系了呢?

❹ 80後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

1、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游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90年代。

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

❺ 80後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

80後小時候玩的游戲有:

1、老鷹捉小雞:

滾鐵環,舊時傳統兒童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

❻ 兒時游戲有哪些

兒時游戲如下:
1、彈彈珠,有好些玩法,有進洞、碰珠等。
2、紙疊牌,兩張紙捲起來,大小不一,比賽誰能把地方用力「掀翻」。
3、摔泥碗,用泥巴捏出碗的形狀,摔在地上,比賽誰破的洞大,揪對方的泥巴補洞。
4、克拐,鬥牛的一種,群體vs群體,也可以solo,比賽誰先把對方「撞」得放下腿。
5、推鐵圈,一根硬鐵絲彎個鉤,靠摩擦力,推著一個鐵圈跑。

❼ 小時候經常玩的小游戲

回憶美好的童年,我們肯定伴隨著很多好玩的游戲,你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回顧吧!

打彈珠

先在地上畫一條線段,在遠處的地上掏出一個或者幾個洞,然後玩家們一次將彈珠從畫線處彈出。當玩家依次將彈珠彈進所有洞後,這個彈珠就可以去撞其他的彈珠。如果撞到其他彈珠,此玩家獲勝;被撞到的彈珠的持有者落敗。有的地方就是以彈珠為賭注,每次一個。

丟手絹

常規玩法:選出一個丟手絹的小朋友,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游戲開始,大家一起唱起《丟手絹》歌謠,被推選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或跑步。在歌謠唱完之前,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被丟手絹人的位置時蹲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講故事等。如果被丟手絹的人在歌謠唱完後仍未發現身後的手絹,而讓丟手絹的人轉了一圈後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輪丟手絹的人,他的位置則由剛才丟手絹的人代替。

老鷹捉小雞

玩法:游戲開始時前先分角色,即一人當母雞,一人老鷹捉小雞當老鷹,其餘的當小雞。小雞依次在母雞後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做捉小雞姿勢。游戲開始時,老鷹叫著做趕雞運作。母雞身後的小雞做驚恐狀,母雞極力保護身後的小雞。老鷹再叫著轉著圈去捉小雞,眾小雞則在母雞身後左躲右閃。

丟沙包

常規玩法:先在曬坪或空地上劃好一個大圓圈,將參與者按抽簽的方法分成甲乙兩組,一組站在圈外,一組站在圈內。毫無疑問,圈內的人已被團團圍困。圈外的人一聲令下,紛紛將手上的沙包扔向圈內的人。如果擊中圈內的人的腳部,被擊中的人,便要淘汰出局,必須走出圓圈。直到最後一個人被擊中淘汰為止,最後兩組互換。

跳皮筋

女生最喜歡的游戲,有單人跳、集體跳兩種,以各種技巧動作編排成組合動作,配合歌謠,跳出各種花式圖案。皮筋晃啊晃,女孩子就慢慢長大了!記憶最深的就是那首:「小皮球,香蕉梨,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也不知道這算術怎麼學的……

跳房子

一般玩法:跳時先將一片狀石塊或用粗瓦片磨成的圓片(也有用沙包的)放在第一方格外,跳者全神貫注,用一隻腳將石塊輕輕踢進第一格內,然後單腳跳進第一格內,用支撐腳將石塊踢進第二格。依次進行下去,直至將石塊踢過全部方格。

歷史起源: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鑲嵌地面上就曾經發現類似跳房子的圖案。

滾鐵環

玩法:用一根粗鋼筋,彎成一個直徑約40厘米的圓圈製成,然後用一個半圓的鉤作「車把」,講究者還會在鐵環上套上數個小環,鐵環滾起來時,小環會在鐵環上滾動,發出滾鐵環悅耳的聲音。比誰跑得快時,幾個人同時出發,滾著鐵環拚命往前跑,快者勝;比誰慢時,停在原地不動,必須保證鐵環不倒,時間長者勝。

貼膏葯

玩法:學生站成,雙層圓圈,左右間隔兩臂,前後學生身體靠近。先由兩名學生開始,一人圈內為追人者,另一人站圈內為被追者。被追逐者可利用圓圈上的雙層人牆作障礙,且擋住追逐者,也可沿圈外奔跑。當被追的人即將被摸到活著不再想要逃奔時,從外圈鑽入內圈,並以自己背部緊貼任何一組學生的身前,臨時造成三人重疊的一組,此時這三人重疊的最外層的人應立即代替貼在前面的人成為被追逐者。

凡在被追逐者已經組成三層小組之前未被摸著者,原來的被追者為安全,追逐者必須開始追最外層的另一人(即第三人),使圓圈上的雙層隊伍始終保持雙人。凡以手摸到被追者即為追上,此時追與被追者互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跳山羊

玩法:一個人當「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後,撐住「山羊」的背或雙肩,雙腿分開從「山羊」頭上越過。「山羊」會越長越高,先是手撐腳背或小腿,然後手撐膝蓋,再站直。

騎馬打仗

一般玩法:十幾個孩子分成兩撥,然後自願組合,兩人一組,一般比較高大的孩子當馬,把另一個背起來,然後兩撥人就上馬開打,對沖。騎馬的人可以用手拉扯對方,只要把人從馬上拉下來或使對方連人帶馬一起摔倒,對方這一隊就得下場。直至對方一隊都不剩。

木頭人

玩法:就是幾個小孩子圍在一起,嘴裡念念有詞:「123,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然後擺個姿勢就不動了,誰能堅持住到最後誰就是勝者。

挑棍

玩法:把所有挑棍抓在手中,垂直於桌上,放手。棒棒撒開後,然後將挑棍一根根地挑起來收回,但不能動到或碰到別的小棒。失手者,換另一玩家提取。誰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數越高,誰就是贏家。


❽ 童年游戲有哪些

童年游戲有跳繩、撿石子、田字游戲、單腳撞膝、五子棋、捉迷藏、蒙眼喊定、丟沙包。

1、跳繩

小時候,只要有女孩子在的地方,都少不了跳繩,而且跳繩的花式特別多。單人跳、雙人跳、站定跳等等。

2、撿石子

這個游戲要求手要靈活,手掌夠大,這樣才能抓住更多。而且這個游取材也比較方便。

3、田字游戲

也不能說是田字了,應該是一個口字加一個井字。每人六個子,同一條直線上兩個子打掉一個子,最後全部打死對方或者封住對方無路可走,即贏。

4、單腳撞膝

單腳撞膝是男孩子的最愛了,顯示自己威武神勇的時刻就是擊倒對方。

5、五子棋

你攻我守,守中進攻,五子棋一玩就可以玩一下午的,男孩子展現自己的智謀時刻到了。

6、捉迷藏

這個游戲只有人多的時候比較好玩,而且總有那麼一兩個搗蛋鬼,中途回家吃飯。

7、蒙眼喊定

在一定區域內一兩個人蒙上眼鏡,其他人開始活動,蒙眼人喊定的時候,大家都不能動,抓到誰了,摸摸,被認出來了,你就是下一個蒙眼人了。

8、丟沙包

每隊4人,男女不限。比賽中丟沙包對派兩人分別站在兩頭丟沙包,接包隊4人就在中間躲避。

❾ 大家小時候都玩過哪些游戲呢

今天見吧里有個寫童年時 游戲 的文章,於是觸貼生情,也想寫個關於童年各種 游戲 的文章,以下就以我從學前班至大學的經歷為主線敘述 游戲 ,不過有的年代太久遠,我描述的可能不太准確,有知道的可以補充或自己舉例。畢竟這些 游戲 讓我們的童年有那麼一種盼頭,讓我們單調的童年生活充滿了樂趣,為了紀念逝去的純真童年。

(一)彈玻璃球,這個是我上學前班時玩的,也是我印象中玩的第一個 游戲 ,就是幾個人一人幾個玻璃球,地上挖幾個洞,互相彈,先把對方的彈到洞中為勝,輸的要把玻璃球給對方。這個 游戲 是技巧型的,很講究力道。當時的小賣部總有個罐子放滿了五顏六色的玻璃球,就等著你買呢,我當時就看那些球漂亮買了好多,也不貴,一毛錢買好幾個(當時一毛錢能買很多東西啊),回去就和別人彈,也是從那時起,我知道我不是技巧型選手,全敗光了,不過這 游戲 也沒興盛多長時間就逝去了,有個新的 游戲 在悄然取代它,這個就算是我們童年 游戲 的一個小小前奏吧

(二)洋人兒(兒話音),我們這是這么叫的,就是那種硬的革紙做的,一毛錢一大張,裡麵包括很多小張,買回去要用剪子一小張一小張剪下來,每張也就幾厘米長寬,上面畫著各種人物圖案,我記得的有西遊記的變形金剛的,不過我當時只是覺得好看,純屬收藏,但別人卻由此想出了一種玩法,相當昌盛,但許多年後我才知道這種玩法的昌盛還只是一個開端

(三)打元寶,拿張舊報紙,疊成有兩個對角線的正方形形狀,就像扁平的元寶,然後兩個人你拿你的元寶打我的,我用我的打你的,這有個學名叫撇,誰先把對方的元寶從一面撇翻到另一面誰贏,這個要求要有勁,奈何我天生體質瘦弱,玩幾次後我才相信除非上天能在我打的時候刮陣風,否則我不可能贏的。後來人們覺得光打元寶似乎並不過癮,又打洋人,但人們總喜歡玩點帶彩頭的,想贏些東西,於是又引出了小虎隊和小浣熊兩大巨頭的 游戲 之爭

(四)彈球,此球是一種比玻璃球大一倍的球,裡面是橡膠做的,仍到地下就能彈起來,使的勁越大彈的越高,那種收放自如一切盡在只掌中的感覺很讓人享受,可那時我的好奇心又上來了,它怎麼會彈起來呢?於是拿把刀一辟兩半,我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結果自然是沒結果

(五)甜味圈的贈品,甜味圈是一種零食,自從小虎隊的營銷招數大獲成功後,許多奸商都在跟風,甜味圈是其中之一,它的贈品也較吸引人,是一種能拼裝的塑料小玩具,我記得我有個小獅子玩具的,它最後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缺胳膊少腿的厄運。這種玩具只能自娛自樂,缺乏收集性和對抗性,所以也沒風行起來,寫到這我又想到了一種波波星的零食(包裝袋上畫著個老巫婆)

(六)逮石子,從路邊找五個石子,第一關,把石子扔地上,從中選一個往上扔,然後迅速揀起地上的一個石子,同時要接住剛才拋出的石子,這樣才算成功,第二關就是要同時抓住兩個石子再接住拋出的石子,依次類推,越後面難度越大,其中選什麼樣的石子,扔什麼樣的石子都很有講究,但仍不乏同關的高人,象這么高技巧的 游戲 ,我一般只有看熱鬧叫好的份

(七)跳馬,第一關,一個同學蹲著,其他同學從他身上跳過去,第二關是半蹲著再跳過去,最後一關,那個當馬的同學幾乎就是站起來了,誰跳不過去就是下一個當馬的同學。我當時心軟啊,生怕把撞著當馬的同學出什麼事,於是我經常當馬

(八)雉雞翎,抗大刀。大群孩子分成人數相等的兩撥兒,這一撥兒輪流抽出一人到另一撥兒中間去挑人。方法是挑人者站在土堆上或糞堆上,被挑的一方手拉手站成一排讓在土堆下,挑人者口中大聲喊著:「雉雞翎(雄野雞的尾羽),扛大刀,你的人馬由俺挑!挑誰呢?」然後小眼滴溜亂轉,在坡下的隊伍中「搜索」,既挑選對方薄弱環節,也給對方施加精神壓力,等選中目標,就沖向手拉手的鏈條。如果沖開,就將對方被沖斷處的一人帶回自己的隊伍中,如沖不斷,那就只好被人俘虜,留在了人家隊列中,加長了對方的隊伍。這樣雙方互換角色,直到有一方成為「孤家寡人」。

(九)炮打司令部,也是先畫幾橫幾豎當棋盤,在棋盤上畫個田字格當司令部,四個人各用一個石子,從棋盤最底下往上走,誰先走到司令部誰就是司令,第二個到司令部的就是士兵,要服從司令命令抓還沒到司令部的人,那些沒到的人就要和士兵鬥智斗勇,在甩開士兵的同時,到達司令部推翻司令統治,才是成功。每人走幾步是猜拳決定的,比如我出包袱你出拳,那麼我贏了我可以走五步而你不能走,所以其中也有一定運氣成份

(十)哄哄恰,兩人 游戲 ,各自拍手,並說哄哄,邊說邊猜拳,贏的可以說龜派氣功或洞洞波,是為存上一個波,如果下一次猜拳又贏了,可以說發波,如果對方沒有在以前贏的時候存防禦罩,那他就真輸了

以上就是暫時能想的到的小 游戲 了,歡迎評論,說出你童年的小 游戲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07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45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05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93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58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46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29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24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803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