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資訊 » 三十年前玩什麼游戲

三十年前玩什麼游戲

發布時間: 2022-11-20 09:48:12

㈠ 這款游戲僅8M,卻是30年前街機廳最高大上的游戲,完爆其他一切

最近有一款叫《只狼》的 游戲 很火,不過看到這個名字七爺首先想到的是另一款 游戲 ……有人會說是不是「電車之狼」——七爺這么純潔的人,當然不知道那是什麼 游戲 !這次要說的是「Operation Wolf」,又叫「野狼行動」。

這款1987年的 游戲 容量不大,在模擬器上也只有8M左右。但在30年前,它可是街機廳里最高大上的 娛樂 ,完爆其他一切任何!因為它的 游戲 玩法是使用一桿巨大的「光線槍」,直接打屏幕上的敵人。而為了用這個光線槍你就得站到機台前實地瞄準。問題來了,那個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為了照顧成年人,架得特別高。當時我站到機台前根本夠不著那桿槍,也就註定和這 游戲 無緣。所以它的高、大和上,主要是體現在這里。

光是有光線槍,那還不足以嚇到我。雖然當時我也就是個小學生但已經見識過FC上的「打鴨子」這類 游戲 ,甚至還玩過(那條狗沒揀到鴨子時一臉屎樣令人印象深刻)。所以光線槍本身也就還好。但是《野狼行動》可不只是有光線槍,它還有榴彈! 游戲 里你扣動槍扳機自然會開火,但是如果按動槍管上一個小按鈕,就能(在想像中)發射一枚巨大的炸彈,瞬間秒殺 游戲 里的裝甲車、直升機或船等本來至少要打七八槍才會爆的單位。這就有一點飛機 游戲 A鍵開槍、B鍵放保的味道了。要知道那還是1987年,後來大家所熟悉的許多飛機 游戲 如四國戰機等,當時還不知道在哪裡呢。

除了能開槍能放雷以外, 游戲 的關卡設計也很有創意。你扮演一名特種兵空降到敵人腹地去營救人質, 游戲 一開始你只能選4關:情報、彈葯、妨害和部落。這4關不是線性也不是各自獨立,它們分別有自己的特色:打掉「妨害」後其他關敵軍的數量會減少,通關「彈葯」可以加滿你的子彈(到9個彈夾)和炸彈(到8個),通關「情報」後才會出現第5關「收容所」,通關「部落」則可以恢復大量HP。前已言之, 游戲 的任務就是救出人質,所以不打「情報」你就根本不可能通關。彈葯庫則看你的水平:槍法好的人可以點殺敵人,子彈用不完。槍法差的打三、四槍打不死人,很快就沒子彈了,只能去多打一關來補給。

多打一關帶來的不僅是彈葯,也可能是死亡!更多的敵人意味著更多的掉血,這時「部落」就起作用了。基本上來說它可以恢復你至少50%血量,甚至是更多。只要你能打過關,就能給你奶起來。所以什麼時候打「部落」也很關鍵:對操作有自信的人可以先打收容所(這關很難,敵人多、飛機多)再回來打部落,以滿血姿態迎接最後一關「機場」的挑戰。但現實往往是你根本頂不到那個時候……當然不排除大佬手法好的可能性。

現在可以看出, 游戲 的前五關相互之間有著很強的關聯,每個人玩的順序可能都不一樣,甚至同一個人玩的時候由於發揮的原因,順序也不一樣。這就為 游戲 增添了許多樂趣。如今我們說的什麼「開放世界」啦,「自由 探索 」啦,說一千道一萬,還不如30年前的老 游戲 !

游戲 里有多種多樣的敵人:有些行動遲緩彷彿弱智,開槍速度也很慢,但勝在身形體積小。我們知道這種射擊 游戲 ,人越大(或頭越大)就越吃虧。反之也有些個頭大的猛士,身上穿有防彈衣,也就是必須打頭才能死。除了軍人你還要面對裝甲車、直升機、快船等等目標,毫無疑問這些裝甲目標皮厚血多,要打數槍才炸,難度大大增加。

當然也不能忘記你的初心:救人質。在第5、6關,人質會從屏幕右邊走出並緩慢逃跑,但也會有追殺者。如果沒能點掉追殺者或是誤殺了人質,他會發出憤怒的吼叫並裊裊升天。而人質一共就5個,你從收容所里救他們時可能就會死個把,上飛機時又死個把……人質有什麼用?這就要講到通關條件了。如果你有本事打通關,你會看到美國總統!(這款 游戲 開發時是羅納德-里根)總統會根據你救出的人質數量給你獎勵評級:救出3個或以上人質時總統會笑著給你鼓勵,如果救出人質不到3人甚至是全滅,他會大吼你這個傻X搞砸了一切,不要回來!

——然後你就會發現畫面一轉又回到了 游戲 開始,你跳傘從天而降,再次自第一關打起也就是所謂的「二周目」。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血量不會補滿,子彈、炸彈也不會增加,而 游戲 難度卻比一周目顯著提升。在這種前提下要想殺出一條血路再次通關,可謂勢比登天……

(如果救出的人質在3個以上,也會打二周目,但是會補滿所有HP和子彈、炸彈)

至於 游戲 的失敗條件也很簡單,你的血條被打光了就會出現一個熟悉的畫面(這個畫面我們看得很多!),一個沉穩而不失冷靜的背景音徐徐說到,「……Sorry but you are finished here!」另外還有一個失敗條件是你打光了所有子彈。因為 游戲 里子彈補給是靠打刷出的彈夾或火箭彈,沒子彈了意味著你無法再得到補給,也就是永遠不會再有新子彈。這種情況下,就會觸發「俘虜」的失敗條件:按照 游戲 說法,現在你也成了人質,要等下一位玩家來救援——現在你知道那些人質是怎麼來的了吧?

最後是 游戲 的背景。80年代,美國一些宣揚英雄主義的電影大行其道,比如《第一滴血》。在這部電影里主角史泰龍一改1976年《Rocky》里拳擊手形象(在那部電影里該拳擊手性格懦弱而優柔寡斷)而扮演「超級硬漢」,一個人在深山老林里對抗幾十個條子,因為劇情設定他是越戰老兵,深諳戰鬥技巧。恰逢當時整個美國上下被一種悲傷、失落的氛圍所籠罩,特別需要看一些英雄片、奇跡片來鼓舞士氣,所以片子大受歡迎。後來《第一滴血》還出了續集、再續、又續等等,而它的原文「First Blood」,就是我們今天非常熟悉的MOBA里的「第一滴血」。在電影里它是指「先動手了!」(They draw the first blood!)

(《Rocky》里有一句台詞是整部片的核心:外號「義大利種馬」的地下拳手Rocky被選中和拳王對打一場,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時賽事主辦方對他說,你相信美國是一個充滿奇跡的地方嗎?這種對奇跡的嚮往可以說鼓舞了當時所有美國人,所以《Rocky》獲得了1976年奧斯卡獎)

而《野狼行動》則明顯是受到1985年的《第一滴血2》啟發,在該電影中史泰龍返回越南去搭救美軍人質,遭遇種種意外、結識了越南本地姑娘、最終把匕首插在幕後黑手的桌子上等等。要知道當時由於種種原因,《第一滴血2》這部電影在國內根本看不到。所以某種程度上可以說, 游戲 代替電影傳播了美國文化。這種文化既表現為驍勇善戰的美國特種兵,也表現為穿著比基尼跑來跑去的金發美女。而它帶來的沖擊,則是30年後我們還對它保持深刻印象的原因。

㈡ 20年前的電腦都在玩什麼游戲介紹幾款暴露年齡的單機游戲

20年前的電腦性能很差,那時候的電腦都能運行什麼 游戲 呢?

那些 游戲 又是誰的青春呢?

下面介紹幾款暴露年齡的超級經典的單機電腦 游戲 。

《仙劍奇俠傳》是由大宇資訊製作的一款國產RPG單機 游戲 ,發行於1995年7月,是無數人的青春。

這 游戲 對電腦技能的要求不高,而且還是中文很多人上手就會玩。

《仙劍1》用敵人可見、等級控制、取消客棧等系統,讓你至少在前期,可以安心流暢地融入 游戲 ,而不必考慮練級——除了十里坡劍神的傳說。

《仙劍1》的故事不復雜,但很中國:俠盜後代、島上仙女、比武招親、降妖除怪、女飛賊、報恩妖精……這些都是我們熟悉的

現在看起來可能你會覺得這種類型很習以為常,但在當時的環境下,這款 游戲 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 游戲 了。

EA於2001年8月30日發行的《紅色警報2》的續集也是內容上有所更新的第二代 游戲 。 游戲 中加入了一個新的尤里陣營,玩家可以選擇蘇俄、盟軍和尤里的單人戰役,以及遭襲。每個派系都添加了新的角色和新的武器,新的尤里派系在各個方面都優於其他派系。然而, 游戲 玩法仍然是一樣的,遭遇戰仍然是大多數玩家的選擇,難度似乎也有所增加。

爽快刺激的 游戲 音效,直到現在我的硬碟里還保留著這款 游戲 ,時不時拿出來打上兩回合。

還記得當年大明湖畔的劉皇叔么少年,玩過這個 游戲 的朋友們想必都不會忘記狂點劉皇叔頭像頭像立升99級的秘籍吧,99級皇叔在手,斬袁砍曹挑呂布不在話下,簡直爽爆了有木有。

說起來英傑傳在GBA上還有一版可稱為加強版, 游戲 性更強更好玩。
同系列的孔明傳,曹操傳,以及在國內知名度較低的毛利元就和織田信長傳也都是經典之作,特別是曹操傳以mod的形式至今仍保持著不錯的熱度。

其實這些 游戲 里,最經常會偶爾翻出來玩一下的,還真就是這個了,不過這么多年過去,阿土仔成了阿土伯,孫小美卻越來越逆生長,女人真是不科學啊~

時至今日,大富翁也出到了10代,比起後續產品的毫無生命力,更讓人覺得感慨的是,當年一起搖骰子的小夥伴們又都在何方呢?

對於喜歡 游戲 的人來說,玩 游戲 的時光是最快樂的,這些老 游戲 ,代表了我過去這將近二十年中經歷的一切。很感謝過去的歲月里這些 游戲 陪伴我度過了那麼多歡樂的時光,在此向上述這所有 游戲 的製作者表達我深深的敬意。

㈢ 經典游戲《魂斗羅》三十多年的未解之謎,紅衣小兵背包裝得是什麼

對於曾經的我們來說《魂斗羅》是一款非常經典耐玩的射擊 游戲 ,無論通關多少次都不會膩。而對於如今的我們來說《魂斗羅》是童年的回憶,更是一部劇情跌宕起伏的動作大片。紅白機時代我們玩 游戲 就圖一個痛快,根本不會想到FC 游戲 中居然還隱藏著如此深邃的故事。隨著年歲的遞增,我們漸漸開始對 游戲 的背景故事產生了興趣。

多年來玩家們一直都有疑問:《魂斗羅》中的心臟到底是什麼?紅衣小兵又是干什麼的?另外在《超級魂斗羅》中出現的九頭龍、蜘蛛女這些BOSS到底又有什麼來頭?此時才發現,原來我們對於《魂斗羅》的故事一無所知。《魂斗羅》系列之所以如此經典,就是因為無論是劇情還是 游戲 操作性都無懈可擊。可以說科樂美公司對於細節的把握,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每一個敵兵和BOSS的存在都和劇情息息相關。就算是最卑微的小兵、隨處可見的氣泡、大嘴吐出的「棉花糖」,甚至山間的石頭、移動的石墩......都有專屬的故事線。而這些支線和主線交織在一起,就成為《魂斗羅》系列完整的背景故事。

那麼, 游戲 中那些常見的小兵們到底有什麼故事背景呢?

按照初代的劇情介紹,2631年一顆天外隕石掉落在紐西蘭的「加爾加群島」。而這里就是一切罪惡的開端。兩年後,也就是2633年一個名為「紅隼」的恐怖組織佔領了「加爾加群島」,並且秘密進行一些不為人知的恐怖事件。

其實當年的天外隕石事件是一次外星生物的入侵,前往查探的人全都失去了蹤跡,導致此事不得不不了了之。然而人類高層並不知道天外隕石的本體正是「岩獣魔神像」,強大的撞擊力讓它的下半身大面積損毀,並深深陷入到岩石深處,生物基因和岩石融合在一起無法分離。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三關BOSS身體無法移動,只能靠觸手和毒液來攻擊玩家。直到《魂斗羅4》時期「岩獣魔神像」終於成功從岩石中剝離出來,在瀑布一路追殺玩家。

「岩獣魔神像」利用自己的身體為屏障墜落地球,主要就是為了保護幕後首腦「天王鬼」順利降臨。之後,這群外星生物控制了「加爾加群島」附近駐扎部隊士兵的思維,成為恐怖組織「紅隼」。

他們是 游戲 中最常見,也是最卑微的敵兵。在 游戲 中甚至連名字都不配擁有,但他們卻是貫穿整個 游戲 最重要的線索。玩家可以通過他們在各個版本中不同的形象,判斷出背後隱藏的故事。多年來玩家一直都有疑問,《魂斗羅》1中出現的這些小兵為什麼會背著一個背包,而且肆無忌憚的攻擊玩家,甚至有時候不惜同歸於盡?

這些小兵被統稱為Greeder,是 游戲 中非常罕見的人類形態。在後期版本中這些敵兵再次出現時,要麼已經是寄生體、要麼就已經是生化人。在《魂斗羅1》中他們仍然是人類的身體,不過已經被外來物種控制了思維,玩家直到第三關我們才發現事情的真相。

而根據故事背景中的介紹,這些紅衣小兵中還混雜了一些外星人假扮的突槍射撃兵。在二關和四關中出現,專門送武器的。

有意思的是,在《魂斗羅》6關這些雜兵會出現貼圖錯誤的BUG。只要玩家們一路跟蹤小兵跑向BOSS場景就可以觸發。其實當年科樂美估計也不會想到有玩家這么無聊,有小兵不打還跟著他跑過來。然而當年的這個貼圖錯誤還造成過不小的誤會,並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至今仍然被玩家們津津樂道。

突槍射撃兵在《魂斗羅》街機版中首次出場,形象和FC稍微不同,帶著一個墨鏡,腰間跨著「自爆裝置」,而手中拿的則是紅隼的秘密武器。本來「自爆裝置」的設定是用來和玩家們同歸於盡的,但因為 游戲 中玩家一碰就死,根本用不上這個設定,所以就變成了專屬的死亡特效。

而他們身上最顯眼也是最有辨識度的裝束則是紅色的背包,在前期版本中玩家根本不大可能知道這到底是什麼玩意。

直到《魂斗羅4》將所有敵兵高清化之後我們才知道,紅衣小兵背後的背包是控制思維的接收裝置。怪不得外星人可以控制所有的小兵,原來就是因為他們背上都被強行安裝了這個裝置。而背上沒有背包的敵兵有可能就是外星生物寄生體。

到了《超級魂斗羅》時期出現的敵兵,表面上仍然是普通的人類,但其實已經被鬼頭獸幼蟲寄生。玩家在擊殺他們的瞬間可以看出,紅隼成員已經變成了寄生體形態。這些可憐的人類先是被控制思維,然後被鬼頭獸幼蟲附身成為養分,之後更是破體而出成為完全體形態的鬼頭獸。

很明顯,這個設定參考了《異形》中的抱臉蟲。

在《魂斗羅4》中沒有被寄生的部分紅隼成員,接受了生化人改造實驗。擁有極為強大的自爆能力,攻擊范圍甚至可以占據半個屏幕。不過一了百了也算不錯的結局,總比成為行屍走肉強得多吧!

MD平台發行的《魂斗羅-鐵血兵團》中,這些最低等的小兵全都是巴哈姆特上校的部下。在即將要結束的關頭,巴哈姆特上校命令博士使用外星基因武器,直接將殘余的小兵變成恐怖的怪物,以此來拖延主角們的時間。

巴哈姆特上校在其中一個結局中將自己變成了怪物,使用的也是這個基因武器。

突槍射撃兵狙擊手是 游戲 中非常常見的敵兵之一。相較於其他敵兵的戰果,狙擊手收走的人頭明顯要多多了。他們經常埋伏在草叢、樹枝、峭壁之上,玩家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撞在槍口上。基本上每次出現的位置都非常巧妙,能夠最大程度的給玩家造成威脅。如果是藏在草叢中玩家是無法反擊的,必須趁他們冒頭的瞬間攻擊才有效果。而有的狙擊手則善於利用土堆作為掩護進行射擊,玩家即使趴下也躲不過。

在《魂斗羅》前兩部中的狙擊手的子彈雖然比較密集,不過好在子彈移動的速度不快,玩家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躲避。而在後期被狙擊手被改造成為機器人後,射擊出來的子彈必須通過預判才能躲避,速度快到幾乎肉眼無法識別。

有狙擊手在的場景中難度會大大提升,特別是《超級魂斗羅》中隱藏在樹林上和草叢中的。他們可以實現非常精準的打擊,玩家要是沒有S彈的話很難一次性將他們殲滅。一旦讓他們的攻勢展開,玩家就算技術再好也會陷入苦戰。在《超級魂斗羅》中狙擊手經常都是成群出沒的,特別是在第三關、四關和六關。

當然,《魂斗羅》還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劇情,這就需要在後期慢慢整理了。

我的圖文主要專注於街機 游戲 和紅白機,希望可以喚起這代人的美好回憶。

文章都是經過長時間整理和創作,純手工打字,絕無水貼。

㈣ 《超級瑪麗》玩了30年,你可能都不知道的小秘密~

眾所周知,在玩家的印象中是有很多的經典好玩的 游戲 的,何為經典 游戲 , 就像老電影一樣,提起名字能讓你引起無限的遐想,想到當年玩 游戲 時候的樣子了。在玩家心中《超級瑪麗》就是一款經典的 游戲 了,畢竟在當時90年代,這款 游戲 可是風靡全球。

就像《超級瑪麗》在沒有出現之前,你可能還不知道玩家可以操控人物會跳躍,這個簡直改編了當時 游戲 世界的世界觀,從而以後的 游戲 中,只要是操控人物,玩闖關 游戲 ,如果沒有跳躍,你甚至覺得很別扭。大叔吐槽一下最新一代戰神,這個就是不會跳的戰神,這讓很多玩家都笑,戰神腿腳不利索了~

不過呢,隨著《超級瑪麗》的火熱程度,又讓很多玩家玩出的新的花樣!或許現在的玩家玩 游戲 追求的不是一命闖通關,而是從製作,從情懷來玩這款 游戲 ,這就讓這款 游戲 越來越多的秘密,被發現了出來。這樣的 探索 ,《超級瑪麗》才被稱之為經典中的經典吧。

《超級瑪麗》算的上一款闖關 游戲 ,如果掉下坑裡或者被怪物咬到就要死去,就要費掉一條性命了,如果是老玩家可能知道這一條秘密,就是無限踩烏龜殼來刷命,就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踩。

還有負一關的小秘密,可能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很少,進入這一關需要,在第一大關中的第二小關,在過關的水管處,跳進去牆面就可以進去了,不過進去就是無限循環中,沒有旗子。

雙跳~任何物體都可以進行兩段跳躍的,可以利用它來進行各種秀的操作,但是你當年玩的時候發現了這個跳躍嗎?

還有一個就是跳躍過旗桿,這個必須在3關3小關中利用梯子一下子跳過去,不過跳過去後就是無限循環中。

《超級瑪麗》不可謂陪伴了我們這么多年,或多或少,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具有著開心的童年,我們要懷著這種開心,玩 游戲 這種愉快的心情,一直走到老。

好了,說了這么多,你都知道這些小秘密了嗎?

祝大家天天開心,合理 游戲 哦。

㈤ 霸王的大陸:三十年前的三國神作,但卻留下一堆百思不解的秘密

三國志霸王的大陸,已經有無數玩家說過這款 游戲 的亮點與特色。

簡潔明快的內政、簡單卻充滿了策略性的戰役與戰斗表現,再加上極具特色的武將屬性等等。

都是這款 游戲 讓人贊嘆不絕的優點,也是能讓這款 游戲 玩上三十年還不停有人研究體驗的關鍵。

不過畢竟這也是三十年前推出的作品,所以拋開一些我們大家眾所周知的程序BUG。實際上有一些三國時期的常識設定,在 游戲 中也存在著很多一眼看過去就非常明顯的問題。

當然,這些問題本質都無傷大雅,可是卻給玩家留下了三十年的各種疑問?到底 游戲 里的一些設定是怎麼來的?它們真的是BUG,還是當時的開發者別有心思在裡面?

我們不妨從中間挑選幾個比較有意思的代表,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最神秘的城市——西安陽。到底有沒有這個城市?

在霸王的大陸里,一共設置了三十座城池。其中既有長安、洛陽這樣的舉世名城;也有西平關這樣只在演義里出現的小型關隘。

可是有一座城池的設定卻非常有意思,它既沒有在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等任何一部三國作品中出現,也不是 歷史 上真實存在於三國地圖里的城池。這就是西安陽,一個只有在霸王的大陸里出現的特殊城池。

這座城池的設定,在 游戲 中屬於最低級的那種城池,只有兩處建築,初始人口連15000都不到。而且可以在這里招募到的武將,最有名氣的也不過楊阜和田疇。堪稱是30座城池裡最差的一座。

很多時候,它甚至變成了電腦操控下的劉備最終喪命之所——一般來講,電腦操作下的劉備都會率先佔領這座貧瘠的城池。然後並州再被董卓或者袁紹拿下,從此蹲在這座小城裡扣扣索索一直到被別的電腦或者玩家幹掉為止。

可是這樣一座奇怪的城池,即沒有考據,在 游戲 中也沒有任何的特徵可以讓人去聯想。到底當年的研發組,是如何想到弄出西安陽這么一座怪城的呢?

是設定時弄錯了?和其他一些城池搞混?根據這期間很多骨灰玩家對 游戲 代碼拆解,發現這里並沒有任何的程序問題。真的就是妥妥的以西安陽為名的正式城池。

那這座城池的由來到底是在哪裡呢?通過很多網友的不懈努力,有人找到了下面這段描述:

原來,在三國志的地圖中,三國疆域內並沒有這樣一座城池。可是在異民族居住的九原郡中,卻有著一個名叫西安陽的小小縣城。

所以這座城池竟然是真的存在於 歷史 之中?只不過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卻是因為當年的研發組,把本來不屬於三國版圖內的一座城池搬到了這款霸王的大陸里?

我們只能說研發組真會玩。

二:最BUG的武將——媯覽。96的體力和8點智力,10點德行?這個武將到底有什麼鬼?

看完了神秘城池西安陽,我們再來看看 游戲 中最奇特,甚至是BUG存在的武將媯覽。

如果拋開伊籍與阿會楠這種完全是由於程序代碼而出現的BUG。以及為什麼類似張紘、荀攸這種大名人沒登場的問題。媯覽的屬性之謎,就堪稱是 游戲 中所有武將中最大的謎團了。

上面這段,是三國演義中對於媯覽此人事跡的介紹。從描述來看,此人首先是個武將,其次是個弒殺上官的反骨仔,同時也是個魯莽卻沒有腦子的莽夫——能夠被一介女流騙,輕松送死也是頗為奇葩。

那麼回到 游戲 里,我們看看霸王大陸對於媯覽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全 游戲 最低的智力8點——這個雖然有點太過,但是從這貨的事跡來看,最多也就是給個十來點的智力。所以完全說得過去。

全 游戲 最低的德行10點——從弒殺主官的行為來看,這貨比起呂布來的確在德行方面誰也別說是大哥。所以設定也比較OK

而52的武力則顯得有些偏低——畢竟也是個武將出身,弄得武力比很多文官還弱是幾個意思?不過這里,也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關鍵點。

最關鍵的是體力,這貨居然擁有著 游戲 中排名前10的體力屬性——除了體力99的呂布張飛、體力98的趙雲與兀突骨、體力97的典韋關羽和馬超外,再論下來就是媯覽了。

那麼為啥這貨能有這么高的體力呢?

從 歷史 上看,完全沒有任何他應該有96點體力的依據——哪怕是個武將,但是能被女流之輩玩弄在手心,毫無聲息就被幹掉的話。哪怕是86點的體力似乎都不至於。

那是開發人員手滑導致的?這個理由似乎也說不通,畢竟媯覽的其他屬性看起來都還算正常。如果真的寫錯了一行,那麼媯覽的那個屬性應該變化呢?所以從這點看似乎也不像是這個原因。

要想尋找這個答案,我們不妨從前作中原的霸者里找。

從這款 游戲 里,我們看到了一些很神奇的武將屬性——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吳懿,這位蜀漢的大國舅,竟然擁有著 游戲 里的第二高體力——98點。

所以這個困擾很多人很多年的問題也算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這種在每部作品中惡搞一個角色,弄出異常生命的設定,其實就是研發組的一個日常惡趣味而已。

三:最BUG的裝備——鶴氅。為啥軍師們拿來裝酷的輕薄外衣,卻變成了常規裝備里防護性能第二好的道具?

這個問題,似乎很多人從來沒有考慮過。不過仔細想一下,也許這個問題,才是霸王大陸中最離譜的設定也說不定。

在 游戲 中,武將可以裝備的防具一共有6種:綸巾、籠手、兜、硬皮、鶴氅和甲胄。

其他幾種裝備都很容易理解,綸巾只是頭部裝飾,防禦力最低、籠手只能防禦手部、防禦力其次;而兜是大面積防禦、硬皮是全身皮甲、甲胄則是全身金屬甲。唯獨鶴氅讓人捉摸不透。

要知道鶴氅只是古代的一種便服,以鳥毛和輕便的布料製造而成。真要說起來,它的防禦力最多比綸巾稍好一些。甚至連籠手的防禦力都不如——後者畢竟還能保護手腕不受傷害,如果真穿著鶴氅上戰場,能不拖累主人就不錯了。更不要談什麼防禦力。

可是在 游戲 里,鶴氅竟然是防禦力第二的裝備。而且更有甚者,基於鶴氅之上的聖者之衣,比甲胄的防禦力還要高。

對於這種反現實的設定,我們只能說,日本人實在是太崇拜諸葛亮了。甚至就連諸葛亮的衣著都列入了崇拜的范疇。

所以只有諸葛亮,才是永遠的神。

結語:

上述三條,都是這款 游戲 中之前一直困擾很多玩家的小秘密和未解之謎。不過經過這番抽絲撥筍的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其實這幾條有些是開發者的惡趣味和喜好,有些還真的是隱藏極深的 歷史 秘密。

不過不管怎麼說,通過這些秘密,我們都可以看到當年 游戲 開發者的很多匠心之處與強烈的個性。如果能保持著這種開發的決心,再搭配上現在日新月異的技術與美術表現,說不定不久之後,我們還真能看到一些完全不亞於霸王大陸這種 游戲 的新作品,也未可知。

㈥ 那些80後玩過的游戲,你還記得嗎

「小皮球,香蕉皮,馬鈴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昨晚夢中又夢到了兒時和小夥伴跳皮筋的情景,一晃幾十年都過去了,但兒時玩過的那些游戲,還是時常出現在夢中。

記得小時候,那時候的我們沒有電視,不知道葫蘆娃和孫悟空,也不知道鎧甲勇士。可是,我們有一大群的小夥伴,一起在一個個村莊喧鬧游戲。

偶爾跟孩子聊起自己的童年,細數下來玩的游戲居然也有幾十種之多。下面一一數來,不知可曾有你我共同的回憶。

一、丟手絹,那時候都是以村子為單位,一個村子往往會有很多小朋友,傍晚吃完晚飯,大家就會聚集在一起,一邊唱著丟手絹,一邊圍著圈玩,其他小朋友可千萬不能給被丟手絹的小朋友打電話哦!

二、跳皮筋,這個游戲不分男孩女孩哦,往往是四六成群,分成兩派,失誤了可以允許救人的。

三、翻花繩,有時候小朋友實在太少,那就只能翻花繩了,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玩一上午,至今我還能翻出不少花樣呢。

四、滾鐵環,雖然我是女孩子,但是滾鐵環我技術很好,可以勝過村子裡大多數男孩子。為此,父親還特意給我定做了一個鐵環,上面還吊著兩個小鐵環,滾起來叮玲叮玲的響。

五、爬樹,這可不是男孩子的專利,記得小時候,媽媽每次找我吃飯時,十有八九我都在樹上。所以當時村裡的叔叔嬸嬸都叫我瘋丫頭。

六、斗雞,把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上,用手抓著腳脖子,就向對面的方陣沖過去了,現在想來自己那時候真的好虎。

七、抓石子,可能很多人都玩過吧,這個分三種哦,多子和七子還有五子,你最擅長那種呢?我最喜歡多子,可以任意抓,不受限制。

八、抽陀螺,我都有點不好意思羅列了,一個女孩子,和一群男孩子一起,從大坡下面把陀螺往坡上面抽,我都服氣我自己。

九、踢鍵子,終於又回到適合女孩子玩的項目了,可是這個我不太會玩,總是踢不好。

十、折紙,這個大多是在學校學會的,折一折小飛機,小電話,千紙鶴,星星什麼的。

十一、做楊柳哨,那時候孩子們能買的起口哨的實在太少了,大多都是自己的楊柳哨,把楊樹條或者柳樹枝折下來,從上面取一截樹皮,只要技術好,樹皮完好無損,大多都是可以吹的響的。

十二、用玉米稈做眼鏡,那時候特別羨慕戴著眼鏡的人,自己就用玉米桿做眼鏡來戴。長大了才知道,那時候戴眼鏡的人大多都是因為視力不好,後來自己也戴上眼鏡了,才知道這一點都不值得羨慕,現在的自己更羨慕那些沒有戴眼鏡的人。

十三,用鐵絲做手槍,這個我不會,但是我玩過,是鄰家大哥哥給做的,我很喜歡那把小手槍呢。總覺得有了它自己都是超人了呢。

十四、用麥稈編蟈蟈籠子,兒時的秋天總少不了蟈蟈的叫聲,父親總會在田野里幫我捉到幾只,帶回家來讓我養著,慢慢的自己也就跟著父親,學會了用麥稈編蟈蟈籠子了。

十五、下河摸魚,夏天的傍晚,三五成群的小夥伴組織起來,背著家長一起下河摸魚,現在想來能平安長大,也是不容易呀!

十六、去公墓撿花籃,在離家大約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公墓,叫鳳凰嶺公墓,上初中那會兒,那個公墓剛建好時間不長,管理並不嚴格,所以,我時常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公墓里撿別人剛剛祭拜完的花籃,有的小夥伴會把它帶回家掛在自己窗前,好驚悚有沒有?

十七、偷鄰居家還沒有成熟的杏子,這也許是八零後共同的回憶吧,在那個生活物資匱乏的時代,鄰家門口那棵杏樹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等不到杏子成熟,就會被我們霍霍掉不少。

十八、躲貓貓,夏季的打穀場上有許多谷堆,那都是我們躲貓貓的場所,有時候甚至小夥伴在穀草堆里都睡著了,還沒人去找他,哈哈。

十九、騎自行車,那是剛學會自行車的時候,三五成群,去學校的操場上瘋狂的轉圈,那時候的學校操場大多都是村大隊的打穀場,農閑時就是學生的操場了。

二十、過家家,你來當媽媽,我來做爸爸,還有一個枕頭是小寶寶,樹葉是飯菜,泥巴水是牛奶,我們一起組成一個家,現在想來,真的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

二十一、丟沙包,一直是讓我郁悶的一個游戲,因為我每次都會被打中,每次剛上場就被砸下來了。

二十二、上房揭瓦,上房是真的,揭瓦也是真的,但是揭完還要蓋回去也是真的,那時候住的都是大瓦房,房頂上長著一種植物,叫什麼名字已經記不清了,吃到嘴裡酸酸的,上房揭瓦就是為了它,當然也沒少被大人揍。

二十三、去山溝里摘野酸棗,野酸棗大約是兒時很好的一種零食了,每年八月十五左右,滿山的野酸棗就成熟了,尤其是紅透了的,酸酸甜甜的,比現在的冬棗好吃多了,作為80後的領軍人物,哪怕回家挨頓揍,我也是要去摘它的。

二十四、地道戰,這個是我們村小夥伴必玩的項目,村裡老人告訴我們,在村裡那些廢棄的老房子里,有很多地道,都是從鍋灶下,或者炕洞里通往別處的,所以我們一群小夥伴樂此不疲的去探索那些地道。

二十五、燈籠大戰,一個很特別的游戲,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因為挑燈籠的風俗,正月初會有親戚給我們這些孩子送來燈籠,我們會把燈籠一直挑到正月十四的晚上。

到了正月十五就是燈籠大戰了,大家把燃著蠟燭的燈籠互相碰撞,誰的被撞著火了,誰來年就不能考好分數了,所以我們一邊撞,一邊喊:「誰的燈籠紅,考試得大零,誰的燈籠黑,考試得一百。」這時候大家都拚命保護自己的燈籠不要被撞著火了。

二十六、拍畫片,這個一直延續到今天,兒子到現在也熱衷拍卡片,不過那時候的畫片質量了沒有現在的卡片質量好。

二十七、抄歌詞,那時候小夥伴人手一本歌詞本,大家會比拼看誰抄的多,還會在歌詞里貼上不粘膠畫片,看誰的本子更好看。

二十八、梳發髻,這個大約是女孩子的專利,那時候每年都會播放《新白娘子傳奇》和《封神榜》,趙雅芝的白娘子和傅藝偉的蘇妲己,是所有女孩子的偶像,大家都會模仿她們的發型,我也不例外。

二十九、去山坡放羊,小時候家裡養了羊,鄰家小夥伴家裡也有,我們時常會一起去山坡放羊,我們和小羊一起在山坡奔跑,滿山坡都是我們的笑聲。

三十、老鷹抓小雞,也是我們常玩的游戲,因為那時候村子裡孩子比較多,小雞常常會掉隊,都不用老鷹抓,自己就會自投羅網了。

㈦ 以前玩的游戲有哪些

有很多。
魔獸世界,植物大戰僵屍,穿越火線,大話西遊,夢幻西遊等。
《穿越火線》(簡稱CF)是由騰訊游戲代理運營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網游。游戲於2009年4月同時在線數突破100萬大關,成為全球首款百萬在線射擊類網路游戲,2012年3月更創下350萬最高同時在線的佳績。CF以兩大國際傭兵組織間的作戰為游戲背景,將厚重的傭兵文化、刺激的槍戰感受、豐富的游戲內容、全面的游戲模式、震撼的武器裝備,融合在低配置的PC上平穩順暢地運行。

㈧ 微軟紙牌已經30歲了,當年偷懶摸魚的小游戲進化為全平台戰略先鋒

近日微軟官方在網上發起了Microsoft Solitaire(微軟紙牌)30周年紀念活動,這款原本是Windows系統內置的小 游戲 ,現已成為包括iOS和Android等眾多平台上飽受歡迎的休閑益智 游戲 之一,根據微軟統計的數據,《微軟紙牌》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3500萬人,玩家每天完成的局數超過1億局,可以說是一顆常青樹

微軟紙牌和掃雷、紅心大戰、三維彈球等Windows內置 游戲 ,可以說是很多人最早接觸電腦(更早時候叫電子計算機)的啟蒙老師,這幾款無需安裝開機即玩的 游戲 ,讓我們面對操作系統不再單調枯燥,像筆者上學時家用電腦還不普及,學校里的計算機課是為數不多可以接觸電腦的機會,在老師眼皮底下偷玩 游戲 ,也是學生時期經典回憶之一

其實從1985年微軟Windows推出1.0版本開始,系統內置 游戲 一直是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備受用戶喜愛的內容,其意義不僅是給用戶提供免費即玩的 游戲 娛樂 ,還有一層更深的意義,那就是利用這些簡單吸引人的形式,來讓用戶掌握Windows系統的核心功能,本文就來回顧下《微軟紙牌》的來龍去脈

時間回到35年前,正值Windows 1.0正在開發之時,那時候適用於個人用戶的操作系統還處於萌芽階段,電腦還只是服務於極少數技術人員的工具,黑底白字的命令行操作難度令人卻步。微軟Windows和蘋果Macintosh等產品出現則讓人們開始關注GUI操作(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

Windows團隊決定將這幾個小程序加入到系統中,讓它們成為推廣GUI操作的第一方範例樣本,這也拉開了後續所有平台操作系統幾乎都有第一方內置應用的序幕,這些官方的內容成為了展示系統功能和滿足用戶最基本需求的利器

黑白棋是一種雙人棋類 游戲 ,最早起源已不可考,1971年,一名日本商人對這款 游戲 的規則進行了改進和細化,並成功申請了專利,將這個長期以來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公共創作據為己有,將其改名為Othello(奧賽羅)進行對外授權,1977年首次發布了計算機程序版 游戲 ,被國內玩家熟知則是1988年推出的FC家用機版本,俗稱「翻子棋」

Windows 1.0版在1985年11月推出,限於容量限制和玩法局限,內置的黑白棋 游戲 並沒有給玩家留下深刻印象,但還是讓人們看到了Windows系統開發 游戲 的潛力,給未來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隨後幾年的發展,讓Windows逐漸成熟,很快成長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家用電腦操作系統,1988年,最新的Windows 3.0版正在緊鑼密鼓地開發中,微軟試圖打造出開創新時代的產品,投入了大量人力,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Wes Cherry的大學實習生

Cherry當時正在微軟公司實習,作為一個菜鳥自然不會委以重任,於是他決定把自己喜歡玩的Solitaire紙牌 游戲 製作成Windows版本,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成為一個完全還原規則可玩的 游戲 ,還讓自己的女友Leslie Kooy繪制了撲克背面的圖案,短暫的暑假實習結束後,Cherry將寫好的紙牌 游戲 放在一個伺服器上,這里裝滿了各種實驗性 游戲 和小程序,隨後便回到了大學中

幾個月後,微軟決定在最新版Windows中添加更有趣的內容,於是發現了Cherry寫的紙牌 游戲 很符合需求,於是又把Cherry找來修復BUG完善,當時負責MacOS外觀的著名設計師Susan Kare也轉投到微軟工作,她把Cherry女朋友設計的紙牌背面進行了改良,至此Windows紙牌 游戲 徹底完成,Cherry得到了一台IBM電腦作為回報

1990年5月,Windows 3.0正式發布,Solitaire紙牌立刻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內置 游戲 (掃雷則是Windows 3.1才開始出現),根據微軟的說法,內置這款 游戲 的目的,是為了用有趣的形式讓用戶掌握Windows常用的GUI操作,在操作系統中內置 游戲 顯然是為了吸引用戶體驗,那麼在當時眾多的 游戲 中,各種棋類以及俄羅斯方塊等都很經典,為什麼偏偏選中了紙牌呢?

首先說明一個概念,Solitaire其實是指所有單人撲克牌 游戲 的統稱,深層意思還可以指「戒指上的單顆寶石」、「高貴的獨居者」等,中文涵義就是「鑽石王老五」,單人撲克 游戲 中Klondike是最為經典的,其它像我們熟悉的Spider(蜘蛛紙牌)、FreeCell(空當接龍)等玩法均源自Klondike,而Windows 3.0中出現的Solitaire,其實指的就是Klondike一種玩法

Klondike(克朗代克)是加拿大西北部一座城市的名稱,位於克朗代克河畔故此得名,19世紀末期曾有開采黃金熱潮,傳說當時眾多淘金者為了在緊張工作中短暫休息,發明了Klondike這種單人自娛自樂的撲克 游戲 ,每局不超過10分鍾且單人隨時可玩,可以說是利用碎片時間的好方式。1922年,美國推出了以香草冰淇淋和外層巧克力薄皮為特色的甜品Klondike,商標是一隻經典的白色北極熊(和北京特產北冰洋商標神似),慢慢的Klondike這個詞就成了撲克 游戲 和著名甜品的代名,在最新版本的微軟紙牌中,我們可以看到Klondike叫做「經典單人紙牌」,圖標則是白色北極熊

Klonike的基本玩法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里不再介紹,微軟當時為什麼選中紙牌作為內置 游戲 ,我認為有3點原因:

首先,紙牌玩法雖然簡單,但由於52張撲克牌(不含大小王)經過多次洗牌後隨機分布,發牌後產生的牌局可以有無數種,玩家每次都會面臨不同的牌局,和現在流行的Roguelike理念很像。玩過紙牌 游戲 的朋友都知道,電腦上玩雖然分成多種難度,但系統分配的牌局是經過科學篩選保證有解,人工玩法完全隨機的話,則很有可能完全無法解出,而且僅憑開局時露出的牌是不能判斷是否有解,玩家必須玩到中後期才能發現無法解出,另外很難判斷出是理論上無解還是有解但解法不對。這樣的玩法設定實際上和人們現實生活,特別是當時的淘金生活很像,你不能一上來就知道事情能否成功,必須努力幹下去才有可能成功,同時很有可能努力到底也無法成功,由於種種原因這局玩了很久無法解開不得不放棄掉重開一局,這種玩法的本質實際上是人和自然進行的PVE賭博,跟人生經歷頗有幾分相似,解牌成功不僅需要技術也需要運氣,這種獨特的體驗和棋類完全憑借智力對抗是不同的,加上美國濃厚的撲克牌文化,人們很容易沉浸在其中

其次,大家都知道,在Windows系統中,滑鼠拖拽是重要的操作,微軟需要一款 游戲 讓人們熟悉按住滑鼠左鍵移動這個基本動作。考慮到人群基礎,在經典 游戲 玩法中,只有國際象棋和單人撲克符合要求,對於普通人來說國際象棋需要學習規則,對局時間太長,當時的環境也不允許聯網PVP對戰,單人 游戲 體驗遠不如紙牌簡單節奏快,紙牌 游戲 中玩家思考時間很短,但需要多次滑鼠操作,撲克牌的面積足夠大,很適應當時低解析度屏幕,幾局牌玩下來就能把滑鼠拖拽練熟,毫無疑問是最理想的選擇

Windows 3.0發布後,紙牌迅速收到了人們的歡迎,和後來幾年發布的掃雷等 游戲 一起,成為了眾多新人學習Windows操作的好幫手,在後來的幾代Windows中,又陸續加入了Spider(蜘蛛紙牌)、FreeCell(空當接龍)、Pyramid(金字塔紙牌)、TriPeaks(遠古紙牌)等玩法,同時還豐富了難度和牌面等設定內容

紙牌 游戲 源自實物經典玩法,在電腦、顯示器、滑鼠這三項偉大發明基礎上繼續發揚光大,很多平時不玩 游戲 的人也沉迷在其中,我們也經常在新聞影視中看到工作人員上班偷懶玩紙牌 游戲 ,導致被批評甚至開除,有些大公司定製版本的Windows還刪除了所有的內置 游戲 ,可見微軟紙牌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隨著微軟移動戰略的發展,從Windows 8一直到目前最新的Windows 10,人們發現原本系統中自帶的紙牌等 游戲 竟然不見了,其實微軟將這些 游戲 從系統內置的形式,變為從Windows應用商店下載APP的形式,同當年為了推廣滑鼠操作一樣,這樣的設計也是出於讓人們熟悉微軟主推的應用商店下載形式。眾多用戶對此意見很大,內置 游戲 的取消也成了很多人堅守Win7的理由,但是當大家真正體驗APP版本的微軟紙牌後,才發現這個經典內容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一款真正現代意義的 游戲

最新版的《微軟紙牌》,仍然保留了5種基本玩法,畫面音效大幅提升,增加了聯網每日挑戰、聯網錦標賽等內容,還有簡單的RPG成長體系,玩家可以選擇的難度和規則更加豐富,甚至包括可能無解的完全隨機模式,無論是聯網還是單機,不同水平的玩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最近幾年微軟的戰略已經向跨平台服務轉變,微軟紙牌也不再是Windows系統專屬,曾經的對手iOS和Android也可以玩到,藉助微軟的Xbox Live賬號體系,玩家可以在多個設備上同步進度,還可以像主機 游戲 那樣獲得1000點全成就,除了很少的內置廣告外沒有氪金內容,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免費 游戲 精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用電腦和手機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工作生活必備技能,各種操作系統的日益人性化設計,也使得上手難度越來越低,微軟紙牌的「教學」意義也在慢慢地弱化,但是Solitaire作為一種經典棋牌 游戲 ,仍然是人們 娛樂 的重要工具,其它廠商也推出過很多同樣玩法的紙牌 游戲 ,但無論畫面表現、系統功能、流行程度,都遠遠不如微軟紙牌,自從微軟把這個 游戲 移植到iOS和Android之後,可以說在PC和移動領域把這個玩法一統天下了,很多人為了能在電腦和手機上同步 游戲 ,還專門新注冊了Xbox Live賬號,可以說是普及微軟服務打了一手好牌,不過奇怪的是自家Xbox主機竟然沒有移植,可能微軟覺得主機玩家不屑於玩紙牌吧(笑)

微軟紙牌誕生至今已經30年,當年的製作者Wes Cherry已經從大學實習生成為中年大叔,他已不再從事專門編程工作,之前一起製作紙牌畫面的女友也早已分手,Cherry現在和家人一起經營著果酒品牌Dragon's Head,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我們可以想像:假設Cherry去機構辦業務等待時間超長而生氣時,發現工作人員正在上班摸魚,玩著他親手製作的微軟紙牌,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幾乎所有發明的源動力都來自人類想偷懶,無數案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㈨ 十年前玩的二十種網游有哪些

《DOTA2》、《英雄聯盟》、《夢幻西遊》、《我的世界》、《劍靈》、《魔獸世界》、《逆水寒》、《守望先鋒》、石器時代(1999)、熱血傳奇(2001)。

1、《英雄聯盟》

英雄聯盟是一款風靡全球的DOTA競技網游,將DOTA的玩法從對戰平台延伸到網路游戲世界。除了DotA的游戲節奏、即時戰略、團隊作戰外。

㈩ 玩過的人基本都過30歲了,這是20多年前的10大懷舊游戲

對於20多年前的 游戲 你都玩過哪些?那下面這十大經典 游戲 ,在當年玩過的人,現在大概已經了30多歲了,那下面我就帶大家看看這些 游戲 吧。

由暴雪在1996年發行的一款,採用上帝視角的RPG角色扮演 游戲 。

當年這部 游戲 在網吧非常受歡迎,直到2012年網路上還有相關的資源。

游戲 裡面的玩法非常豐富,並且採用開放世界,有很強的戰斗元素和收集元素。

它絕對是80後的一代經典,現在充滿了情懷。

也是暴雪在1997年發行的一款,科幻題材RTS即時戰略網游。

裡面的可玩性在當年很高,可以建造基地,組建戰斗單位,與線上玩家展開對決。

在一場戰斗進行到緊張狀態時,那 游戲 的對戰時間會更長,贏得勝利後會很有成就感。

別看這 游戲 已經有25年了,但至今依舊有人在玩。

暴雪旗下在1994年發行的一款,3D畫質的RTS戰略 游戲 。

我們現在玩的都是第三代作品,那一代你玩過嗎?它的全名為《人類與獸人》。

畫質要次於三代,但內容和情節可是非常經典,只有80後的玩家才能感受得到。

雖然現在已經沒人玩了,但它是一種情懷。

R星在1998年6月30日發行的首款《GTA》作品,當時還採用2D仰視視角。

一般人以為《GTA》是從罪惡都市版本開始的,其實《GTA》先是從2D原始版開始的。

一代的玩法十分簡單,在 游戲 中可以駕駛車輛,槍戰,和做任務。

簡單理解,就和現在的《GTA》一樣,只是換了一種視角而已。

藝電在1994年發行的首款極品飛車 游戲 ,那個時候的 游戲 風格還是像素。

駕駛車輛的視角不呈現3D,而有些偏向於2D風格,不過體驗性也很刺激。

當時的 游戲 畫面,也就比紅白機上的好一些,但這在當時算是熱門 游戲 。

玩過這款 游戲 的人非常少,就算當時玩過的,現在也過三十歲了吧。

最早的國產抗日題材,ARPG策略 游戲 。它在2001年5月18日發行。

零零後可能都想不到,竟然還有這樣的 游戲 。

但別看這 游戲 很簡單,畫質模糊,但這在零幾年的時候,還算熱門 游戲 呢。

雖然現在這 游戲 已經沒有了,但這也代表了國產經典 游戲 。

由V社在1999年6月19日推出的一部反恐題材,FPS射擊 游戲 。

它稱得上是射擊 游戲 的鼻祖,當年以3D立體的畫質,和真實的玩法深受玩家歡迎。

零幾年還是中國網吧的熱門 游戲 之一,伴隨了90後80後的青春。

22年過去了,但現在依然活躍在各大對戰平台,以及小型網吧中。

在1996年10月31日推出《命令與征服》系列中的《紅色警戒》第一代作品。

當中的「95」並不是1995年發售,而是只能在Windows95系統上運行。

零零後可能沒接觸過,但90後80後的玩家絕對玩過。

游戲 裡面的畫質很差,場景建模幾乎是馬賽克,而且難度遠比《紅警2》高。

在1997年推出的帝國時代首款 游戲 ,畫質和現代的二代三代對比很差。

帝國時代一直是比較優秀的策略 游戲 ,幾乎所有玩家都玩過。

但是第一代作品接觸過的人很少,對於部分90後來說很有情懷。

經常玩三代二代的玩家,不妨試試原始的一代作品。

由光榮2000年在PS2上發布的真《三國無雙》首款 游戲 。

我們當時在PC上玩過最老的《真三國無雙》是第三代,只有使用PS2模擬器才能玩到。

該系列在四代之前的作品都有難度,還沒有「割草」的稱呼,小兵和武將都很難打。

玩過《真三國無雙》一代的玩家很少,因為當年PS2並不流行。

本期的 游戲 內容就到這里,如有哪些不同想法歡迎在評論中指出,想看更多 游戲 內容,敬請關注吧。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04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43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03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89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54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44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26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23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801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