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游戲的特點有什麼
⑴ 幼兒園音樂游戲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說過:「每個孩子心裡都有一顆音樂的種子。」教師的任務就是讓每顆種子都發芽,而音樂游戲則是促使每顆種子都發芽的有效手段。一個高質量的音樂游戲能調動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主動性和興趣,有助於幼兒掌握音樂知識以及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1.音樂游戲的特點 (1)音樂性。音樂是幼兒音樂游戲的靈魂,音樂游戲必須伴隨音樂才能達到目的。所以,幼兒音樂游戲最大的特點就是「音樂性」,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流動、旋律的起伏、節奏的跳躍、音色的變化、速度的統一與變化,並隨時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出反應。幼兒會在游戲中學會旋律、節奏、節拍、速度等音樂的基本要素,從而達到學習音樂的目的。 (2)游戲性。好玩、好動是幼兒的特點,因而音樂游戲必須具有游戲性。一方面音樂游戲材料要形象生動、幽默而誇張,能吊起幼兒的「胃口」,另一方面音樂游戲玩法要富有變化和新意,以確保幼兒的興趣能夠持久。音樂游戲除了具有「音樂性」「游戲性」這兩大主要特點外,還應具有自然性、創造性以及趣味性等游戲的共同特點。 2.音樂游戲的類型 (1)節奏訓練類音樂游戲。例如「宮格」游戲,可以依據幼兒接受能力分為六宮格或八宮格,是幾宮格就拿出幾張撲克牌。撲克牌背面朝上(背面表示空拍),教師可任意把撲克牌翻到正面(正面表示拍手),教師再以固定節拍從頭到尾指向撲克牌。這有助於訓練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對節奏的認識。 (2)音準訓練類音樂游戲。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可以接觸到很多和音高有關系的小旋律。教師可根據幼兒接觸到的音高來設置音樂游戲。例如「紗巾」游戲:准備兩條紗巾,由兩名幼兒分別抓住紗巾的兩頭,一個紗巾在上一個紗巾在下,分別規定兩個不同的音高,一般都是以5和3開始,因為這兩個音比較容易掌握。上面的紗巾為5,下面的紗巾為3。教師請幼兒輪流當指揮,小指揮指到哪條紗巾其他幼兒就唱哪條紗巾所代表的音高。幼兒不僅能准確地掌握音高,而且也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 (3)培養音樂感受力的音樂游戲。例如「塗鴉」游戲,播放一段旋律起伏較大的音樂,讓幼兒准備好紙和筆,在紙上畫出所聽到音樂的旋律線,由於每名幼兒的音樂感受不一樣,因而幼兒的塗鴉也會有所不同。這既能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又能提高幼兒的自信心。 (4)訓練動作與音樂協調類的音樂游戲。例如「律動」游戲,就是根據所聽到的音樂讓幼兒用肢體表示出來,如拍手、拍腿、跺腳以及打響指等。 3.音樂游戲的運用 (1)選擇適合幼兒的音樂游戲。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知識經驗以及興趣需要等來挑選適合本班幼兒的音樂游戲,再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根據教育目標和要求進行適當的篩選或改編。比如,在一次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A為大班幼兒選擇了音樂游戲「小狗抬花轎」。由於大班幼兒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音樂節奏感受能力和合作能力.且他們對「八隻小狗抬老虎」的游戲情節很感興趣,因而他們表演得非常投入。通過該音樂游戲,教師提高了大班幼兒對音樂的辨別能力和感受能力,促進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並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分組合作的個性品質。 (2)創造良好的音樂游戲環境。要讓幼兒對音樂游戲產生興趣,創設良好的音樂游戲環境至關重要。讓幼兒從一開始就置身於音樂游戲所表現的意境之中,往往能激起幼兒的學習動機和慾望,引領幼兒滿懷興趣地參與音樂游戲。比如,在玩小班音樂游戲「捉小魚」前,教師B提前將活動場地布置成帶有一片水草的小魚的家,並和幼兒一起戴上小魚的裝飾。在《捉小魚》的音樂背景下,幼兒很快就被周圍的氛圍感染了,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 (3)找准介入音樂游戲的時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既要把握好教與學的度,又要盡量避免過於指導而影響幼兒游戲的自由度。一是幼兒在音樂游戲中違背游戲規則而使音樂游戲無法進行時予以指導,二是幼兒在音樂游戲中遇到困難而依靠自已或同伴幫助而無法解決時予以指導,三是在幼兒對音樂游戲已毫無興趣時教師要及時豐富音樂游戲形式和內容。比如,幼兒對傳統音樂游戲「開鎖」的玩法漸無興趣,為此,教師C進行了創新:單圈上幼兒兩兩相對扮演「鎖」,一邊唱歌一邊合作歌表演,先相互對拍手,在唱到「咔嚓咔嚓」時,在胸前拉起對方的手,表示上鎖,在唱到「哪一把?哪一把?」時每人都向前走一步交換朋友,一名幼兒扮演「開鎖的人」,在圈外繞圈行進走,同樣在唱到「咔嚓咔嚓」時,要停下來做兩次開鎖動作,最後唱完後的規則同傳統玩法。
⑵ 說說音樂游戲有哪些教育意義
音樂游戲是以發展兒童音樂能力為主的一種游戲活動。音樂是它的靈魂,兒童在伴隨音樂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表現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並喚起好奇心與聯想,從中學到一定音樂知識的集體活動。
它是受到學生普遍歡迎和喜愛的一種綜合性活動,在音樂教學中如能恰當地運用游戲,我們將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游戲中,還能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並促進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所以, 音樂游戲在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意義:
1、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很容易產生好奇心,在幼兒教學中加入音樂游戲的成分,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並且音樂游戲能夠製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加深幼兒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這樣有利於教師在游戲中更加有效的引導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去,充分調動起幼兒自身的思維意識,增強幼兒的思考能力,提升幼兒的意志力。
2、增強幼兒獲得知識的效果。音樂游戲本身具有很大的趣味性,並且將知識融入其中,而幼兒的好奇心非常強烈,在課堂上就極易調動幼兒接受音樂游戲的積極性。
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愛好特點,選擇適合本班幼兒的音樂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到音樂游戲中,這樣不僅能夠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還能讓幼兒學會與其他小夥伴合作,克服一些孩子的社交恐懼心理,讓他們學會與人溝通和與人協作,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適應能力。
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幼兒感受學習的樂趣,還能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在娛樂中輕松達到教學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強幼兒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交流是教師對幼兒傳授知識的重要部分,而幼兒大多還沒有足夠的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困難。
但是,運用音樂游戲教學可以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和交流模式,用一種孩子能夠接受並適應的方式,讓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變得簡單,這樣就能擴大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空間,推動整體教學的進步。
⑶ 什麼是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是在歌曲或樂曲伴奏下進行的游戲,游戲中的動作要符合音樂的內容、性質、節拍、曲調,並有一定的規則。有些音樂游戲有一定的主題、情節或角色,如《老鷹捉小雞》、《小鳥捉蟲》等。也有些音樂游戲沒有一定的主題、情節或角色,但往往有競賽和舞蹈的因素或隊形的變化,如《找朋友》、《搶椅子》等。音樂游戲具有音樂和動作相結合的特點,對幼兒動作的發展、音樂的感受力以及活潑樂觀情緒的培養,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⑷ 什麼是 游戲音樂 游戲音樂有那些特點和作用
游戲音樂通俗來講就是游戲中的音樂,有以下的作用和特點:
1、完善游戲背景
沒有背景音樂的啞巴游戲總是不被玩家喜歡,少了些許韻味,游戲背景音樂在不同的環境中都有著不同的襯托效果,比如副本和主城的音樂有著天壤之別,用背景音樂為游戲畫面說話。
2、貼合游戲場景
不同的游戲場景有著不同的背景音樂,場景內的背景音樂結合游戲場景的畫面,讓玩家通過背景音樂來感受畫面的優美亦或是場景的凄涼,給予玩家最真實的游戲感受。
3、暗示作用
當某種情景或者是人物出場的時候,象徵性的音樂慢慢響起,給玩家一定的暗示作用,從而也體現出了游戲的精巧。
4、感染玩家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游戲中的各種音樂和音效都會對玩家的情緒和心裡狀態產生影響,各種氛圍的營造和游戲的新鮮感和真實感的體現都需要音效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