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資訊 » 角色游戲在小班處於什麼期

角色游戲在小班處於什麼期

發布時間: 2022-12-22 11:00:12

⑴ 如何指導小班幼兒角色游戲

好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大的愛好是與同伴一起做各種游戲,而游戲也是孩子在園一日生活的一部分。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這是對游戲這一現象的正確總結。孩子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對幼兒的語言、社會交往、知識經驗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游戲我們的孩子從同伴身上學到了知識,學會了交往,也讓他們在游戲中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真實的實踐經驗。
一、創設良好環境,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激發游戲興趣。
幼兒的游戲離不開各種豐富的游戲材料,形象逼真的游戲材料會使幼兒產生遐想,從而萌發他們做游戲的願望。由於小班孩子年齡小,能力弱的特點,我們以提供成品的游戲材料為主,主要是發動孩子和家長一起收集廢舊的瓶瓶罐罐,經過我們老師的改造,再次利用,既逼真又節省,這樣使孩子們玩游戲的興趣大增。如在娃娃家裡,我們投放了各種逼真的水果、蔬菜、炊具等幼兒來燒飯做菜,孩子們在娃娃家裡可謂百玩不厭。我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除了娃娃家之外,結合主題活動的開展,逐步開設了小醫院和超市點心店的游戲場景。在醫院里,我們投放了白大褂和帽子,還有各種醫療用品,當孩子穿戴整齊後,看起來還真像個小醫生,有模有樣的。在超市裡,我們里投放了手工做的:餛鈍、荷包蛋、面條、餃子等,既豐富了超市裡的物品又滿足了娃娃家的需求,幼兒利用這些場景,游戲情節逐步擴展豐富,扮演角色的興趣越來越濃了。
二、結合主題,生成游戲,豐富游戲內容。
我們開展的「活動整合」課程,提倡的是各教育元素整合進行,各領域有機滲透,因此我們平時也很注重把游戲和主題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游戲的作用。本學期,我們根據不同主題的開展,抓住幼兒的興趣,生成了 「小醫院」、「超市」、「點心店」等游戲,使游戲真正成為課堂活動的延伸。主題與游戲緊密結合,使角色游戲的內容更廣泛、深入,讓孩子的情感、知識在游戲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開學初,孩子不會用普通話交談,一些內向的幼兒不願主動參與游戲,也沒有角色意識,我們就根據主題《辦家家》創設了多個娃娃家,通過溫馨的游戲環境讓孩子們自己學習招待小客人,主動參加游戲。隨著主題的變化,我們在《車子叭叭叭》這個主題中開設加油站,投放了各種公共汽車,材料的不斷更新,讓孩子們對游戲的始終保持最高的熱情;在《蔬果舞會》主題中,我們則開設了點心店游戲,投放了橡皮泥讓孩子做各種簡單的果蔬,並進行買賣活動,不僅提高了動手製作的能力,語言交往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孩子們在和同伴一起做游戲的過程中,體驗與老師、同伴共處的快樂。
三、加強角色意識,豐富游戲經驗。
小班幼兒在角色游戲剛開始時角色意識是很淡薄的,表現在有些幼兒常常無所事事,處於一種觀望狀態,還有些幼兒搶著做同一角色,或者在游戲進行中,有的幼兒一會兒說自己是媽媽,一會兒又說自己是娃娃啦姐姐啦,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誰?游戲很難開展下去,於是,我們就實行了掛牌游戲,問幼兒 「你今天要做什麼?」「誰願意和他們一起做?」「告訴大家你今天扮演誰?」等等,讓幼兒掛著牌子,來幫助他們明確自己的角色。如在一次游戲中,當一個娃娃家的爸爸肖涵抱著娃娃去散步時,看到別人在玩槍,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這時我就抱起娃娃大聲喊:「咦,這是誰的孩子?誰家丟了孩子?」當幼兒走過來抱娃娃時,我就適時提醒他:「娃娃家的爸爸應照顧好孩子,不能讓孩子走丟了。」針對一些平時較內向的幼兒,我就帶他們參加游戲,如當顧客,當娃娃家的客人等。
掌握和積累生活經驗是游戲開展的基礎。而小班幼兒欠缺的就是游戲經驗。為此,我們除了在平時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外,還要經常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生活環境。小班幼兒的游戲主要以「娃娃家」為主,游戲內容大多反映父母對娃娃的關心和照料,因此,我讓幼兒回去觀察爸爸媽媽的日常生活及勞動情況,然後,組織幼兒進行談話,讓幼兒說說所見所聞,再用游戲口吻引導幼兒將觀察到的內容遷移到游戲中去,慢慢地,幼兒知道怎樣做爸爸、媽媽,在家中該做些什麼事了。如:任心的媽媽是個家庭主婦,把家料理得僅僅有條,於是,任心來到娃娃家扮演媽媽起來也忙個不停,她圍上圍巾擇菜、炒菜、做飯忙個不停,看到旁邊有一個布娃娃,她就會把布娃娃抱在懷里,口中還不停地說:「寶寶你不要哭!媽媽喂你,寶寶你不要哭!媽媽喂你,你吃呀!」
四、注重遊戲評價,提高游戲水平。
講評是角色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講評活動中,師生共同參與,講述游戲情況,交流活動經驗,同時還能一起解決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樂。雖然是小班的孩子,語言表達不是很連貫,也不精煉,但每次游戲後,他們很樂意表現自己,都喜歡講講活動中所發生的事,於是,每次活動後我們都給幼兒講述的機會,讓孩子們來說說自己今天扮演的角色,做了哪些事情等等。如:每次游戲後,娃娃家的爸爸媽媽總是有很多的想法要告訴大家:「今天我們娃娃過生日了!」「今天我們家裡有小偷來偷錢。」「娃娃尿床了,我和媽媽一起洗被子了。」等等。在一次一次的講評中,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參與講評的孩子也多了,聲音也變得自信而響亮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講評中,還可以通過表揚那些玩得好的幼兒來激勵其他幼兒。游戲中出現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這一環節來讓幼兒參與討論,共同商量、解決。比如游戲過程中,我發現一些幼兒總是把娃娃亂扔,一會兒丟在煤氣灶上,一會兒又扔在籃子里。於是在講評過程中,我將這一問題提了出來,請幼兒來說一說這樣做好不好,為什麼?該怎麼做?孩子們立刻討論開了,「娃娃要放在床上」「爸爸媽媽可以抱著娃娃」「還可以帶著娃娃一起碗」……通過與孩子們的共同討論來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在下一次游戲中能得以改進,在游戲中也能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
總之,角色游戲是幼兒期的一種典型的游戲類型,也是幼兒最喜歡,並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心理需要的一種綜合性強的游戲方式。要真正實現角色游戲的教育功能,教師的指導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它能確保角色游戲教育作用的體現,促進幼兒多方面充分發展。適時的指導,不僅可以豐富幼兒游戲主題,增加游戲情節,促進角色交往,還能提高幼兒組織活動的能力,發展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更能有力提高幼兒角色游戲水平,使角色游戲開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
希望採納

⑵ 角色游戲屬於什麼游戲 角色游戲什麼年齡適合

1、角色游戲是幼兒的扮演角色。運用想像,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等,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游戲。

2、角色游戲是幼兒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種游戲。根據幼兒對現實生活情景的印象,他們通過角色游戲將一系列的情景再現出來。其中,游戲主題、角色、情節、材料的使用均與幼兒的社會生活經驗有關。

3、角色游戲中所反映的是幼兒的社會生活經驗。幼兒擁有越豐富的生活經驗,所玩的角色游戲水平也就越高。在游戲中,幼兒還可以學習如何堅持自己的正當權利和要求,練習語言和行為,去滿足游戲的要求。

⑶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講評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游戲在幼兒園整個教育工作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以下是我整理關於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講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講評 篇1

現代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游戲也是兒童生來喜歡的。兒童的生活可以說就是游戲。"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游戲蘊藏著幼兒發展的需要和幼兒教育契機。而角色游戲更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游戲,它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組織小班幼兒玩角色游戲,成了我們小班年級組探索和研究的重點。通過一年來對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觀察、分析和指導,談談自己對開展小班角色游戲的一些體會:

一、為角色游戲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

玩具和材料是幼兒游戲的物質支柱,幼兒往往是在玩具物品或材料的啟發下產生聯想並 引起做游戲願望的。玩具對小班幼兒游戲的影響更為直接,有什麼玩具他們便玩什麼游戲。走到娃娃家,就會抱娃娃;拿起鍋就做飯;看到剪刀,就剪發等。小班幼兒處於學玩游戲階段,為他們提供以縮小形式再現實物形象的玩具材料,有利於勾起幼兒對生活經驗的回憶,更順利地學會玩游戲。針對這些特點,在操作過程中我首先為幼兒准備了娃娃家的游戲材料,在家中准備了小碗、小勺子、奶瓶、布娃娃等玩具,這些都是幼兒最為熟悉的,看見過爸爸、媽媽怎樣使用,這樣,他們就很自然地進入了游戲。

小班幼兒角色游戲還處於獨自游戲和平行游戲階段。他們的游戲主題和角色均帶有不穩定的特點。常表現為看到別人玩什麼,就扔掉自己手上的東西去玩別人的。他們不會彼此交往,常發生沖突,而且材料引起的沖突佔了重要比例。剛開始玩廚房游戲時,總發生爭搶現象,我還以為是他們的習慣沒有養成。後來經過仔細觀察,發現他們在爭搶廚房裡的菜刀和鍋。因為當時只為孩子們准備了一把菜刀、一口鍋,許多孩子都想玩,他們就開始爭搶。看到這種情況我恍然大悟,馬上在游戲中添置了一些同類玩具。幼兒游戲中因爭搶玩具而引起的沖突大大減少了。所以我覺得小班角色游戲時期,相同種類的玩具要多些,如娃娃、餐具、炊具等可多准備幾套,這樣可以讓多名幼兒同時進行游戲,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幼兒玩角色游戲是連續不斷的過程,游戲水平也是在不斷的玩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同一游戲主題,如果提供一成不變的玩具,久了就會降低幼兒的游戲興趣。活動中就會出現各種不利於游戲開展的情況,如損壞玩具材料,游戲時跑來跑去等,致使游戲水平停滯不前。我們教師平時就要多注意觀察,及時增添、更換一些玩具材料。要觀察幼兒游戲有什麼新的發展,需要什麼玩具,保持幼兒游戲的興趣。另外, 隨著游戲進一步發展,小班末期,要逐步培養幼兒尋找游戲替代物的能力。我們可以在游戲中為幼兒准備"百寶箱",讓幼兒學習使用替代物,這有利於幼兒抽象性、概括性地發展。

二、觀察幼兒的游戲,適時參與指導,促進游戲發展。

1、幫助、引導幼兒按自己的意願提出遊戲主題。

小班幼兒有模仿成人活動的願望,但還不能明確地把游戲的主題說出來,往往只停留在對動作的模仿上,因此需要我們老師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語言,啟發幼兒有做游戲的願望,幫他們明確主題並去實現它。如:當我看到幾個幼兒都坐在娃娃家做單純的吃飯游戲時,我就啟發說:"娃娃家有這么多的客人在吃飯,誰燒給你們吃的呀?誰是娃娃家的爸爸和媽媽呀?"孩子們都說:"我是,我是。"於是,招待客人的主題游戲在我的語言啟發下產生了,他們主動拿來了灶具、餐具等進行分工合作,游戲便開展了得更加深入、細致、豐富起來了。

2、幫助幼兒分配游戲角色。

小班幼兒往往充當了角色,但並不明確自己應如何去做,需要老師給予啟發和幫助。如,當我看到一個幼兒拿了一個圓圈,在活動室模仿駕駛員開來開去,玩了一會兒覺得沒意思了,就獨自坐在那裡,過了一會兒,又重復玩那些時。我就走過去說:"你是駕駛員嗎?可以帶我去超市嗎?"他愉快地把我帶到了超市,還告訴我要坐車就給他打電話,然後就開始在那邊喊:"誰要坐車?"這樣就幫助了他們從對模仿動作的興趣,轉為對扮演角色的興趣。小班幼兒在游戲中,還時常會忘記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我們及時給予提醒。如在一次游戲中,當一個娃娃家的媽媽抱著娃娃去散步時,看到別人在做棒冰,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這時我就抱起娃娃大聲喊:"咦,這是誰的孩子?誰家丟了孩子?"當幼兒走過來抱娃娃時,我就適時提醒他:"娃娃家的媽媽應照顧好孩子,不能讓孩子走丟了。"針對一些平時較內向的幼兒,我就帶他們參加游戲,如當顧客,當娃娃家的客人等.

3、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活動,並針對每個幼兒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游戲的不同主題,不同角色對幼兒進行教育和訓練。

平時游戲時,我總是以一定的角色參與幼兒的游戲,這樣既可以觀察他們的游戲情況,又可以找出不足,對他們進行指導。如,當我發現娃娃家的爸爸、媽媽抱娃娃時,無意間經常拎娃娃的一條手臂或倒抱娃娃,這時我佯裝娃娃的哭叫聲,啟發幼兒要好好抱娃娃。又如,在玩公共汽車的游戲中,當我發現內容較為單調時,我就扮演售票員,詢問上車的乘客到那裡,告訴他們上車時要買車票,並招呼乘客到站下車,還為他們抱小孩或讓座等。由於我的榜樣,乘客變得有禮貌了,與售票員間的對話也豐富了。

4、游戲中多給孩子一些解決問題的空間。

每個孩子的發言都是解決問題的一劑良葯,而這些良方是孩子間的經驗分享和經驗積累,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難題,每個孩子都難免與人發生爭執。我們都希望孩子能繞過這些煩惱,並努力為孩子鋪平前進的道路。然而,我們忽略的恰恰是這些讓孩子、老師頭痛的小問題,給了孩子可貴的發展機會。他們從中學會了與人交往的技巧,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記得有一次游戲時,王新迪和陽陽在娃娃家爭搶爸爸的牌子,誰也不讓誰。我看了以後准備去解決,後來一想,還是先看看吧。我悄悄地走到旁邊的理發店坐了下來,靜靜地聽著、看著,他們誰都沒發現我,還在那邊繼續爭。王新迪說:"給我,是我先拿到的。" 陽陽說:"就不給,是我先拿到的。"這時候,我看到做媽媽的文文走了過來,她說:"你們別搶了,這樣誰也玩不到,你們劃拳吧,誰贏了,就做爸爸。"他們倆看了一下文文,就開始劃拳了,最後陽陽輸了,雖然很不情願,但是他還是去別地方玩了。游戲結束評價時,我把這件事拿出來讓孩子們討論,文文這樣做好嗎?你們還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孩子們表揚了文文的做法,同時也說出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我覺得不妨在發生問題的時候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自己解決問題的空間。

三、從多種角度進行講評

最後的游戲講評,可根據老師的需要進行。小班初期可由老師講評,幼兒只要作簡單回答。中、後期可由老師和幼兒共同參加講評,可從多種角度進行講評,讓幼兒互相交流,大膽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體驗以及遇到的問題。再集體進行討論,這樣可以提高幼兒的分析能力,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樣有助於游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以促進角色游戲的深入發展。

幼兒園小班角色游戲講評 篇2

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分階段設置游戲區角環境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進入幼兒園,適應性較差,他們常常停留在自我擺弄和獨自游戲階段,所以我們在開始階段創設以幼兒熟悉的家庭生活內容為主的游戲環境,如:為了滿足這一年齡幼兒平行游戲的需要,我們讓班級里的幼兒從家中帶來娃娃家的玩具,讓他們人人扮演爸爸媽媽,讓他們的情緒在積極參與游戲中得到釋放,從而喜歡上幼兒園;隨著幼兒漸漸適應了集體生活,不再局限於獨自擺弄的階段,我及時調整角色布置,不斷擴大活動區規模,開辟新的游戲區角環境。

在教室里除了設置了3個娃娃家,新學期上來,發現娃娃家的媽媽們經常會抱著娃娃說:「娃娃病了,趕緊給他吃葯之類的話」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游戲需求,又增設了銀行、娃娃車站、小醫院、點心店、燒烤店游戲,從而滿足了孩子們的游戲發展需求。

二、逐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活動中由於幼兒人數較多,爭搶角色、爭搶玩具、活動結束後玩具扔得滿地都是等現象時有發生。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建立了一定的游戲規則:

我們設置了人手一個入區卡,每個幼兒在角色游戲開展之前去拿自己的入區卡,然後插在每個區角的門口,我們在每個區角門口做了一排插牌,如果,這個娃娃家裡允許3個人進去,那我們就做了3個插排,當小朋友們看到都插滿了,就要選擇別的區域,隨著主題的開展,家庭人員越來越多,現在我們的每個娃娃家都有5個人(分別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寶寶),這樣就避免了發生爭執。為了增強幼兒的角色意識,我們為幼兒設計了畫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寶寶等形象的角色標記,幫助小班幼兒藉助角色標記,逐步形成自己的角色意識。

⑷ 角色游戲在什麼班達到最高峰

角色游戲在學前晚期達到最高峰。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角色游戲是幼兒自然游戲的一種,在兩三歲時產生,學前晚期達到最高峰,角色游戲在促進幼兒從他人角度看問題的能力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角色游戲全面反映了游戲的特點,心理學家研究幼兒心理時,也以角色游戲為主要標本。

⑸ 角色游戲是哪一個年齡階段產生的哪一個年齡是最愛玩角色游戲的

幼兒熱衷於角色游戲的年齡是5至6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知識積累已能勝任角色表演任務。
在幼兒期,他們的行動常常受情緒的支配。小班幼兒情緒性強的特點表現在多方面。
例如:高興時聽話,不高興時說什麼也不聽;常常為一件小事哭個不停,看見別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來。等等。
小貼士:對大多數初次離開媽媽的幼兒,剛入園的幾天總愛哭

⑹ 小班角色游戲的特點及指導要點

一、小班角色游戲的特點:

1)幼兒處於獨自游戲,平行游戲的階段,角色意識淡漠。

2)同伴之間無交往或角色分工,對游戲材料感興趣,簡單模仿成人的動作。

3)語言或行為。

4)主題單一,情節簡單。

3)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指導游戲,注重幼兒簡單的規則意識。

4)在游戲中初步培養幼兒自我管理的意識。

5)活動後的評價要著眼於激發游戲的興趣和豐富游戲的經驗。

⑺ 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及指導要點有哪些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角色游戲是3—6歲幼兒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戲。對於這一時期孩子的生活、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小班幼兒具有強烈的模仿性,在角色游戲過程中,他們不斷模仿成人的行為,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現實生活。他們的語言、動作、社會交...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397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36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296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82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45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36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8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14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93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