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資訊 » 百度兒童游戲怎麼玩

百度兒童游戲怎麼玩

發布時間: 2022-12-26 08:49:53

『壹』 幼兒民間游戲玩法

民間傳統性游戲 游戲名稱:跳房子 游戲目的:鍛煉腿部肌肉及跳躍能力。 游戲准備:地上畫一些格子和一串珠子兒。 游戲過程:按格子里的數字順序跳格子,珠子落在線上和線外就罰出場。 游戲名稱:跳拱 游戲目的:鍛煉跳躍能力。 游戲過程: 1、選一人當拱雙腳合攏,雙手抱雙膝,弓背站立。 2、其餘人依次跳過拱,不能跳過的就算輸,輸的幼兒就當拱,游戲繼續進 行。 游戲規則:當拱的幼兒不能隨意站起來。 體育游戲:螃蟹搶蛋 游戲目標:鍛煉幼兒的腿部肌肉,培養應變能力。 游戲准備:小石子或毽子數個。 游戲過程: 1、任選一名幼兒作螃蟹媽媽,用雙手雙腳支撐身體爬在地上,保護自己的蛋寶寶。 2、選數名幼兒站在旁邊,想法去搶蛋寶寶,螃蟹媽媽為了保護蛋寶寶,用腳輕輕地踢,或用手輕輕地觸摸對方。只要螃蟹媽媽觸摸到對方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就為勝。 3、輸的幼兒與螃蟹媽媽交換角色繼續游戲。 游戲規則:搶蛋寶寶的幼兒只能一個一個地去搶。 體育游戲:夾粽子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手的靈活性和巧用手勁的能力。 2、訓練幼兒手腳配合的協調能力。 游戲玩法: 1、用手拿兩支筷子,夾住沙袋。 2、從起點跑到終點。 3、沙袋掉在地上重新用筷子夾起沙袋向終點跑去。 4、誰先跑到終點誰就取得勝利。 娛樂游戲:劃龍舟 游戲目的:培養幼兒團結協作,互相關愛的精神。 游戲玩法:幼兒分成五個人一組,每組五個幼兒都蹲下,後面的幼兒拉著前面的幼兒的衣服往前劃,哪一組幼兒先劃過去就算贏。 游戲規則: 1、強調幼兒間團結合作,互相關愛。 2、游戲中不能不顧別人一個人走。 娛樂游戲:編花籃 游戲目標:通過游戲培養孩子互相協調、團結友愛的精神。 游戲方法: 孩子們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將自己的一隻腿放在旁邊兩孩子的手上,單腿站立,然後,孩子依次將自己的一條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將腿搭好後,最先那個孩子的腿放在最後一名孩子的腿上,開始游戲,邊單腿跳邊唱兒歌:「編、編、編花籃,花籃一編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籃」。 游戲規則: 1、人數三人以上的孩子; 2、一個小孩的腿掉下來了,游戲又重新開始。 游戲名稱:滾鐵環 游戲玩法: 孩子人手一個鐵環一個鐵鉤,利於鐵鉤控制環在場地里滾動,控制的方法有多種,自主創造,但玩時一定要保持鐵環滾動,鐵環翻倒則視為失敗,換人游戲。 游戲名稱:跳皮筋 游戲方法: 方法有多種,可根據方法不同而取各種小名稱,如「加減乘除」,至少三人參加,兩人將皮筋套在腳上,各站一方,中間形成長方形,一孩子在中間邊念兒歌邊跳,以踩繩為失敗。再換綳繩的孩子游戲。 游戲名稱:擠「油渣」: 游戲玩法: 寒冷的冬天,幾個幼兒靠牆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間擠,被擠出的人向旁邊去,再向中間擠,如此反復進行。如果讓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更能增添情趣,並培養協作精神。 游戲名稱:炒豆豆 玩法:兩人相對而立,手牽手,邊念兒歌,邊有節奏地向左右協調擺手。兒歌念到最後一句時,兩人舉起一側的手臂來共同鑽過翻轉身體180度,還原姿勢。游戲反復進行。 游戲名稱:「手推車」: 玩法:三人猜拳決勝負,勝者先趴下做「車」,其餘兩人分別把勝者的小腿抬起,夾在身體的一側做「推車」人,「推車」人不能過分用力,做「車」人要雙手撐地走,注意要選擇平整而清潔的地面進行游戲。 游戲名稱:「腳尖腳跟腳尖踢」: 玩法:幼兒雙手叉腰,邊念邊跳。「腳尖」(右腳尖朝後點地),「腳跟」(右腳尖朝前點地),「腳尖踢」(將右腳尖朝左前方點地,接著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換左腳,依次反復進行。 游戲名稱:「錘子、剪刀、布」: 玩法:四人參加游戲,兩人一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點線上。猜拳雙方相對而立,邊原地跳邊說「錘子、剪刀、布」,當說到「布」時,雙方用腳做出想做的動作(「錘子」為兩腿並攏,「剪刀」為兩腿一前一後,「布」為兩腿想兩側張開),以動作決出勝負,勝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游戲反復進行,直至走步入到達終點,先到終點為勝方。 游戲名稱:「孵小雞」: 玩法:游戲者中選一人當「雞媽媽」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幾個「蛋」(可放石頭代替),表示「雞媽媽」正在「孵蛋」。其餘游戲者做「耗子」,「耗子「在」雞媽媽「身邊鑽來鑽去,伺機取「蛋」。「雞媽媽」可以自由轉動保護身體下面的「雞蛋」,但不能離開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時,「雞媽媽」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許在取「蛋」。游戲可玩到「雞蛋」取完為止。 游戲名稱:吹羽毛: 玩法:在桌上放根羽毛,參加游戲的兩個人各站在桌字的兩側,同時吹羽毛,將羽毛吹到對放的一側落下為勝。 游戲名稱:翻線線 玩法:兩人一組,其中一名幼兒將毛線用手指鉤綳好,另一名幼兒用手指翻毛線,要求翻出不同花樣,當毛線打結時結束游戲。交換翻線次序重新游戲。

『貳』 幼兒手指游戲是怎麼玩的

幼兒手指游戲 1、利用手指講故事。 爸爸媽媽可先為孩子的十個手指分派上不同的角色(稍大的孩子可自行分派角色),例如老虎、熊、狗等,也可直接在手指上畫上有關故事內容的動物、人物的形象,然後編出不同內容的故事,由十個手指分別上場,使故事變得生動有趣。這種游戲的參與性極強,有利於發展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想像能力。 2、學會比較。 家長可在孩子的手指中挑出最長的,讓孩子挑出最短的;或是家長指出最粗的,讓孩子挑出最細的。利用手指的不同「形體」,孩子可學會理解高矮、胖瘦、長短、粗細等對應關系。 3、手指頂鍋。 該游戲可訓練孩子反應的靈敏性。具體玩法是:成人用一隻手伸出,手心向下,孩子伸出右手食指,頂在成人手心中,大家齊聲說:「手指頂鍋,淘米下鍋,一把抓住哪一個?」成人單獨說三聲「嗨!」「嗨!」當說完第三個「嗨」時,孩子迅速把手抽回,如抽得慢就被成人夾住,游戲重新開始。 4、藏手指。該游戲可鍛煉孩子的手指活動能力,發展手指活動的協調性。玩法是:兩人一組,一個把兩只手合掌交叉相握在胸前,並藏一個手指在掌內,請另一個人來看,找出哪個手指藏起來了。找對了,兩人交換進行。 5、配合兒歌內容進行的手指游戲。如「五個好娃娃」。玩法是左手握拳,念兒歌:「五個好娃娃,乖乖睡著啦,公雞喔喔啼,叫醒五娃娃,拇指姐姐起床了,食指哥哥起床了,中指哥哥起床了,四指弟弟起床了,五指妹妹起床了。」從「拇指姐姐起床了」開始,一邊念一邊用右手把左手的五個手指依次扳起,從而使孩子在游戲中記住五個手指的名稱。

『叄』 1-3歲寶寶早教游戲,幼兒親子游戲如何

1-3歲寶寶早教游戲,幼兒親子游戲如何玩,通過對1-3歲的寶寶,進行一些簡單的早教游戲,對於寶寶將來的智力、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是適合1-3歲寶寶玩的早教游戲,分享給大家。

剛接觸早教的父母可能缺乏這方面知識,推薦可以到「早教學堂」公眾號學習各方面早教知識和方法,干貨比較多,有早教社群和在家早教課程,對於打算給寶寶早教的父母來說挺有幫助的。

1-3歲寶寶早教游戲,幼兒親子游戲如何玩

適合1-3歲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13-14個月寶寶的游戲:

讓我們來跳舞(肢體動作,聽覺/語言)-為寶寶播放輕松的音樂讓他跳舞,他會左右搖擺或者彎曲雙腿蹦跳。跳舞可以鍛煉寶寶的平衡性、協調性,並且充滿樂......

適合15-16個月寶寶的游戲:

歡笑(情緒/社交):我們都喜歡愛笑的孩子,並想知道設什麼讓他們發笑。在他面前做一件愚蠢的事情,然後讓他模仿你。用積木堆一個塔,然後推倒它,說:「啊?!」把你的手指放在他的胳膊上撓癢癢,並說:「咯吱你,咯吱你。」選一件寶寶最喜歡的玩具,並用「兒語」對玩具說話……

適合17-18個月寶寶的游戲:

畫畫走走(肢體動作):用粉筆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或橢圓。首先讓孩子沿著這條線行走,精確地在畫線上將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直到他可以很好地掌握平衡。然後鼓勵他端著一杯水走,不讓水濺出來,或是身上帶著鈴鐺,不讓鈴鐺發出聲音…

適合19-20個月寶寶的游戲:

介詞 (智力/邏輯):拿個大容器,裝上乒乓球,讓孩子體會「擺滿」、「空的」、「上面」、「下面」、「倒置」等介詞的意思。……

適合21-22個月寶寶的游戲:

這是什麼做的(精細動作):用天鵝絨、絲、燈芯絨、皮毛、革等不同布料做成各種小片。當你的寶寶通過視覺和觸覺的結合能很容易地辨別它們時,蒙上他的眼睛,讓他只用觸覺再試試。……

適合23-24個月寶寶的游戲:

自己做拼圖(智力/邏輯"精細動作):剪下照片中熟悉的人像或動物圖片,就可以作一個簡單的拼圖。你應要求寶寶盡可能地把它們拼成原來的樣子。

適合25-26個月寶寶的游戲:

玩具車(肢體動作,創新/創造力):玩具車是最大眾化的玩具。寶寶不僅可以通過騎車的實際鍛煉獲得好處,同時也可以從戲劇性游戲中獲益,使寶寶覺得自己是在駕駛「真正的」摩托車、卡車或是小卧車。你能否為寶寶騎車准備出一條「馬路」呢…

適合27-28個月寶寶的游戲:

分辨物體、感受空間游戲(視覺,精細動作,智力/邏輯):給寶寶一個盒子,裝上4種沒殼的堅果類食品,每種十來粒,讓他分出來放在4個盤中。讓寶寶躺在地上,當你說出身體部位的不同名稱時,讓他一一指出。再改為站著、坐著、跪著,來加強他身體的空間位置感。

適合29-30個月寶寶的游戲:

跟我學(情緒/社交"肢體動作):在屋裡單腳跳、雙腳跳、踮腳尖走路,或圍著屋子爬,並且讓寶寶跟你學。2歲大的寶寶喜歡探索能使身體運動的不同方式…

適合31-32個月寶寶的游戲:

氣球網球(肢體動作):用紙板或泡沫塑料板當網球拍,把氣球吹鼓,系緊。讓你的寶寶把氣球拍到空中並盡量不讓氣球落地,這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軀體、肌肉及身體平衡能力的活動。注意不要在附近放置已破裂的氣球,防止寶寶撿拾吞咽。……

適合33-34個月寶寶的游戲:

學習方位和大小(聽覺/語言"智力/邏輯):使用物品(木塊、洋娃娃等)來談論空間關系,如前面,後面,上面,下面,正面,背面等等。用物品來談論比較關系,如哪個較大,哪個最胖,哪個最高,哪個第一,哪個第二,哪個最後等。家長應鼓勵孩子的比較與判斷行為。

適合35-36個月寶寶的游戲:

增強記憶(智力/邏輯,聽覺/語言):讓寶寶記住以前你們做過的事,如「我們昨天去了公園,你記得嗎?」並討論曾發生的一些事件。

1-3歲寶寶早教游戲,幼兒親子游戲如何玩

1-3歲幼兒運動游戲

1.搖一搖:讓孩子坐在父母懷中,面朝前,雙腿彎曲,兩膝外張,兩腳掌相對,父母雙手從孩子手臂下穿過,抓住其小腿接近腳踝處,輕輕地對他進行左右搖晃,上下抖動和前後傾斜等。這些動作,不僅能給孩子提供前庭覺和本體覺刺激,對保持孩子身體的柔軟也非常有益。

2.追一追:在地上橫放一隻紙箱,滾過去一個小皮球,吸引孩子去追逐。因為紙箱空間比較狹窄,孩子會自然採用爬行的方式通過,從而為他們大肌肉動作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3.走一走:父母牽著孩子的一隻手,讓孩子沿著地板上的某條直線,腳跟接腳尖,一步一步朝前走。

4.躍一躍:父母和孩子面對面,父母牽著孩子的雙手,讓他從台階的最後一級跳躍下來,如果孩子跳躍的爆發力,父母可以用點力氣把他拉下來,幫助他逐漸形成爆發力。

5.踮一踮:讓孩子學著媽媽穿高跟鞋的樣子,踮著腳尖走一段路程。這樣他也能學會在安靜的環境中躡手躡腳地走路,而不是用腳板像大象一樣笨重地走路,打擾別人。

6.跳一跳:讓孩子站在跳床或彈簧床上,父母牽著他的雙手,先帶動他一起雙腳跳,再逐漸放手讓他自己連續跳。

7.跨一跨:用兩條彩色膠帶在地面貼出一條大概40厘米寬的小河,引導孩子從河岸的這一端跨到另一端。

8.爬一爬:把毛毯、枕頭、抱枕、棉被等棉製品堆積擺放成「山丘」,「草原」等場景,讓孩子攀爬「山丘」,在「草原」上打滾等。

9.翻一翻:父母跪坐,讓孩子仰躺在自己的腿上,同時父母用雙手抓住孩子的肩部,接著父母起身變成長跪姿勢,同時順勢幫助孩子腿部朝頭的方向用力,以父母的手臂為軸,讓孩子翻轉270度,最後雙腳著地站好。

10.推一推:讓孩子推著重重的紙箱,周遊各個房間。這個活動可以增加孩子個個關節的本體覺,同時對家中的空間方位也有初步的認識和概念。

【特別提示】1-3歲的孩子對環境中潛在危險的觀察力還不太夠,所以,在進行以上體操運動的過程中,父母務必全程關注細心監督。

1-3歲寶寶早教游戲,幼兒親子游戲如何玩

1歲半到3歲寶寶的早教游戲

01、學穿鞋襪

想讓孩子寶寶會穿衣服,可以先讓寶寶現在學穿鞋襪。

先穿襪子:將襪口疊到襪跟、提住襪跟將腳伸進襪子至襪尖,足跟貼住襪跟,再將襪口提上來。這種穿法能使足跟與襪跟相符,穿得舒服。

然後開始學穿鞋:大腳趾最長,在腳的里側,把兩只鞋尖的一側對放在一起,讓寶寶認出哪一隻鞋應穿左腳、哪一隻應穿右腳。反復練習後,寶寶就能熟練地自己穿上鞋襪。

游戲作用:進一步練習寶寶的自理能力,使他產生自信,知道區別左右腳。

02、倒水入瓶

找兩個酸奶瓶,讓寶寶把其中一個裝滿水然後倒入另一個瓶內,盡量不讓水漏出。熟練之後,再讓寶寶將小碗中的水倒入瓶內而不潑灑。

游戲作用:通過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做精細的操作。

03、學兔子跳

雙手放在頭的兩側,伸出中指和食指裝扮成耳朵,雙足離地向前跳,比比誰跳得遠。可以一邊跳,一邊念童謠:「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以增加游戲的趣味。

游戲作用:練習足部活動能力。

04、變高和變矮

爸爸說「變高」,同寶寶一起踮起腳尖,伸直身體,舉起雙手,人變高了許多。爸爸再喊「變矮」,蹲下雙腳,彎腰低頭,雙手抱住膝蓋,身體變成一個球狀。由快到慢,或由寶寶喊口令,爸爸和寶寶一起表演,或由寶寶單獨表演。

游戲作用:練習伸展和屈曲身體,使關節和韌帶得到鍛煉,全身肌肉活動協調。這種身體活動的游戲最好穿插在一些靜態的游戲中間,使寶寶動靜結合,有利於健康。

05、了解身體部位功能

寶寶已經認識了很多的身體部位,現在要讓寶寶知道每個部位的作用了。

媽媽和寶寶坐在一起,一邊對寶寶說話:「我用眼睛來看東西,用耳朵來聽聲音,用嘴巴說話和吃飯,用鼻子聞香味和臭味,用手做事,用腳走路……」一邊用手指著自己的相關部位,然後讓寶寶來重復,眼睛是干什麼的?耳朵是干什麼的?

游戲作用:寶寶會不斷地提問,媽媽要耐心地回答,增長寶寶的見識。

06、建立統籌觀念

媽媽可以讓寶寶多幫忙拿東西。比如洗澡前要准備東西了,肥皂、毛巾、拖鞋、梳子、衣服等,寶寶往往一次只拿一種。媽媽可提醒寶寶還要拿什麼,並告訴寶寶可以一次性把肥皂和毛巾都拿來。

下次拿拖鞋和衣服時,媽媽和寶寶一問一答:「拖鞋在哪?」「在房間。」「衣服在哪?」「在房間。」「那你可以一次把拖鞋和衣服都拿過來。」經過幾次之後,媽媽只需說一遍所需的東西,寶寶就會主動分配、安排每次取物的數量。

游戲好處:這種練習可幫助寶寶建立最初的統籌觀念,學會做事前先思考判斷,計劃好行動的步驟,對寶寶來說將受益終生。

07、記住家人名字

告訴寶寶家裡每個人的名字,然後在游戲中復習。比如打電話或有人敲門來訪,媽媽先問爸爸的名字:「×××在嗎?」寶寶會說在,然後去叫爸爸;

如果問爺爺奶奶的名字,寶寶會說不在,他們要星期天才在。之後媽媽與寶寶互換,寶寶問,媽媽答,看寶寶是否能順利念出家裡人的名字。

熟悉這個游戲後,還可以把家裡的電話、地址及爺爺奶奶等常有聯系的親人的電話讓寶寶背誦出來。

游戲作用:用游戲促使寶寶說話,同時記住家人的姓名、地址,促進語言及記憶力的發展,促進交往能力。

08、培養睡眠習慣

寶寶睡覺前必須要完成的幾件事應形成常規,按次序做完這幾件事後寶寶就會意識到自己該睡覺了。如洗漱、上廁所、道晚安、拿著睡前必讀的小故事書、關燈等一系列動作,然後等寶寶逐漸入睡後,媽媽方可離開。

游戲作用:建立這種條件反射,養成按常規入睡的習慣,對寶寶的身心發展都有幫助,也有利於父母按計劃安排自己的生活。

09、聽音辨認

全家人在一起時,媽媽把寶寶帶到另一個空間,確保能聽見隔壁家人的聲音。然後讓寶寶辨認是誰在說話。

寶寶能很輕易地辨認出爸爸、爺爺和奶奶的聲音,如果寶寶全部猜對,媽媽應該及時表揚鼓勵,增加寶寶對游戲的興趣,寶寶會樂於仔細傾聽別人的聲音。

家裡來了客人,可以和寶寶再次玩這個游戲:先把寶寶介紹給客人們,然後把客人介紹給寶寶,再和寶寶一起躲起來,聽客人們講話,辨認是誰在說話。

游戲提示:猜完後讓寶寶出來,告訴孩子剛才哪些人猜對了,哪些人猜錯了。

10、鼓勵開口表達

21~24個月的寶寶是開口說話表達語言發展最快的時期。開口說話也是學步期的結束,寶寶可將全部精力發展語言。因此,平時多鼓勵寶寶開口,寶寶索要東西時要使之用語言表達。

游戲提示:媽媽可不斷地幫助寶寶組織語句,鍛煉表達能力。

11、刷刷牙,漱漱口

給寶寶准備專用的小毛巾和牙刷、牙膏及水杯,每天讓寶寶和父母一起洗臉、刷牙。

寶寶喜歡擠牙膏,告訴寶寶從遠到近輕輕地擠,只要擠一點即可,刷牙時先內後外、先上再下,上下刷牙,並學會漱口。媽媽可以先抓住寶寶的手刷,然後再讓寶寶自己做。

所有的寶寶都非常樂於自己刷牙漱口。塗潤膚露等也可讓寶寶自己開始操作,先點在額頭、兩邊面頰、下巴,然後再均勻地塗抹。

游戲好處:讓寶寶學習個人衛生自理,自我操作,自我保護,並養成自覺的衛生習慣。

『肆』 幼兒園樓梯游戲怎麼

幼兒園樓梯游戲玩法:

1、看誰先上樓

幼兒兩人一組,在一樓樓梯口准備,兩人用「包剪錘」的方法,爭取先上樓梯的機會。贏者上兩級,輸者在原地不動,直到一名幼兒先走完一層(8-9級)樓梯為止。

游戲規則:「包剪錘」輸了的幼兒只能站在原地不動,贏了的才能上兩級。

2、搭橋

幼兒兩兩結對後在樓梯下排成兩隊。教師發出口令:「開始搭橋!」兩隊排頭的幼兒分別站在第一級樓梯的左右兩側,然後左右手相握,搭成橋洞,接著各隊第二名幼兒按先後上樓梯,並鑽過第一排幼兒搭的「橋洞」,在第二級樓梯上,像第一對幼兒也搭成橋洞,接著第三對鑽橋、搭橋,如此進行。當最後的幼兒鑽過所有橋洞後,排到最後搭橋,所有幼兒都爬上一層樓梯的平台。

游戲規則:「包剪錘」輸了的幼兒只能站在原地不動,贏了的才能上兩級。

3、爬樓梯撿物品

幼兒兩兩結對,按順序排隊等待。在樓層的最高一級上放些小積木。教師發出口令:「爬樓梯撿積木開始!」第一對的兩個幼兒立即開始爬樓梯,上到最高一級撿起一塊積木後,下樓梯,到來起點排到隊伍的最後,第二對幼兒完成爬樓梯、撿積木、下樓梯後結束。

游戲規則:幼兒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一層一層地上樓,每個人撿起一塊積木。

走樓梯游戲的好處:

1、增強孩子走路的能力,提高上下樓梯的能力。

2、增強下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增強骨骼。

3、增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伍』 幼兒室內徒手游戲大全規則和玩法

幼兒室內徒手游戲:

1、蘿卜蹲

規則:將參與者用不同顏色+蘿卜進行命名,根據顏色進行點名

玩法:

隨機一名小朋友開始(白蘿卜),小朋友邊做蹲起動作一邊說:「白蘿卜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完紫蘿卜蹲(任意顏色的蘿卜)」。使用該命令將游戲傳至下一個人,直到下一個人沒接上,進行懲罰(表演/淘汰),重新開始。

『陸』 六一兒童節有什麼游戲可以玩游戲

游戲1:打保齡球

游戲准備:彩色礦泉水瓶3組(每組10個,在瓶子上貼上祖國各地地名);皮球幾個(依據情形而定)。

游戲玩法:幼兒在指定地位,用力轉動皮球,將礦泉水瓶子擊倒。(可嘉獎小粘貼一個或在其手臂上蓋一個小印章。)

游戲2:畫五官

游戲准備:黑板一塊,上面畫有娃娃頭兩個;粉筆;眼罩兩個。

游戲玩法:幼兒在間隔黑板適合的位置,戴上眼罩,由教師或家長引領到黑板前,在黑板上的娃娃頭中填畫上娃娃的五官。畫得好的嘉獎小粘貼或在其手臂上蓋一個小印章。

游戲3:我是小小領路人

游戲目標:培養幼兒與成人的合作能力。

游戲准備:雪碧瓶或鮮橙多瓶10個,給瓶子罐好水,間隔著擺成兩條,紅綢帶兩條。

游戲玩法:爸爸或媽媽和小朋友站在起點處,游戲開始,爸爸或媽媽用綢帶蒙好眼睛,小朋友牽著爸爸或媽媽的手繞著瓶子走s路線。走到終點後瓶子不倒下為勝。

游戲4:快活呼啦圈

游戲准備:小動物木偶若干、呼啦圈

游戲玩法:地上擺放若干小動物木偶,每個木偶之間的間隔為20厘米,游戲者站在規定的地方,才幹向木偶扔圈圈,以扔中多少獲得不同的禮物。

游戲5:玩報紙

游戲准備:報紙

游戲玩法:親子站在起點,游戲開端家長把兩張報紙依次展在地上,讓幼兒從報紙上走到對面,以速度快慢獲得不同的禮物。

游戲6:運西瓜

游戲准備:西瓜球若干、棍子4跟、裝求的紙箱一個、大的可樂瓶6個。

游戲玩法:媽媽(爸爸)與幼兒在指定的地位,兩人拿著棍子夾好西瓜球准備,兩人夾著西瓜球繞過汽水瓶然後沿路返回,誰最快回來的那組為勝。

(6)百度兒童游戲怎麼玩擴展閱讀:

小游戲是幼兒運用一定的知識和語言,藉助各種物品,通過身體和心智的活動,反映並探索周圍世界的一種活動。

心理學的解釋:認為游戲是調節外部輸入的信息和機體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使機體與外界保持平衡。

游戲的動機來源是情感的需要;游戲的目的是為了它本身;游戲的結果不是物質性的東西;游戲的對象是玩具;游戲的手段是虛構性的,即想像性行為。

游戲的心理體驗構成成分有:

1.興趣感。游戲是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占據的活動,是一種情不自禁地被捲入或被吸引的狀態。

2.自主感。兒童是游戲活動的主人,不能由成人決定幼兒該做何種游戲,所以,幼兒園玩具櫃應向兒童敞開,由幼兒自己選擇玩具。

3.成就感(勝任感)。兒童在游戲中可以體驗到自己的力量,比如在玩沙水游戲中,當幼兒自己修建一個水庫成功時,會像一個工程師完成一項設計一樣興高采烈。

4.幽默感與愉快感。這兩種心理體驗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550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984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454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547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894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83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891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1069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952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