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為什麼不做游戲
⑴ 馬雲為什麼要關閉所有游戲
雖然說游戲為玩家提供了娛樂,同時也坑害了沉迷於其中的不少玩家,所以馬雲要關閉游戲。
⑵ 馬雲不做游戲,真的是為了兒子嗎
那是人家有眼光,做游戲雖然很賺錢,但是賺不了大錢,尤其游戲有壽命,需要不斷的研發更新,否則一旦斷代就歇菜。總得來說不是說能賺錢就會去投入
⑶ 為什麼馬雲不投資網路游戲行業
以下來自馬雲的妻子的話。
他忽然就辭職了,說要做自己的事業,然後就在杭州開了一家叫海博的翻譯社。翻譯社一個月的利潤200塊錢,但房租就得700。為了維持下去,馬雲背著麻袋去義烏、廣州進貨,販賣鮮花、禮品、服裝,做了3年的小商小販,養了翻譯社3年,這才撐了下來。後來他又做過《中國黃頁》,結果被人當騙子轟……
這種情況下,他忽然跟我說想湊50萬做電子商務網站。他很快就找了16個人抱成了團,其中有他的同事、學生、朋友。馬雲告訴大家,把所有的閑錢都湊起來,這很可能失敗,但如果成功了,回報將是無法想像的。他順便勸我,說他們如果是一支軍隊,我就是政委,有我在,大家才會覺得穩妥。就這么著,我也辭職了,18個人踏上了一條船——阿里巴巴。草創時期的工作是不分日夜的,馬雲有了什麼點子,一通電話,10分鍾後就在家開會。他滿嘴的B2B、C2C、搜索、社區之類的專業術語我是聽不懂的,但他們開會我會很忙。他們白天開會,我在廚房做飯;他們半夜開會,我在廚房做夜宵,我頂著政委的虛職,干著勤雜工的事。在沒有盈利前,每人每月500塊薪水,這點錢買菜都不夠,家裡的「食堂」要保證開伙,加班開會的夜宵品質必須保證。我本來當老師當得好好的,為什麼就成了一個倒貼伙食費的老媽子了?
煎熬了一年多,我問他我們現在到底賺了多少錢,他伸出一根手指頭給我看。「1000萬?」他搖頭:「1億?」他還是搖頭,告訴我:「100萬。」「這么少?」「每天。現在是一天利潤100萬,將來,會變成一天納稅100萬。」
⑷ 馬雲為什麼不開發游戲
沒有政治背景的人做引導人,你能入這個行業,你看看現在的房地產巨頭的領導,後台都帶政治背景的,隨便說個人,王石,他以前的老丈人廣東的高官。
⑸ 馬雲是怎麼教育兒子不玩網游的
但是對兒子的教導,還是馬雲來。那時正是暑假,他給兒子200塊錢,讓他去和同學玩電腦游戲,玩上三天三夜再回來,但回來的時候必須回答一個問題———找出一個玩游戲的好處。 馬雲就問兒子「那你還玩?還玩得捨不得回家?」兒子沒話說了。加上他媽媽的看管,兒子於是慢慢就淡出了網路游戲。 這種教育兒女不玩游戲的方法,也值得為此苦惱的父母學習。 據說有一次馬雲在董事會還特別說說:「我不會在網路游戲投一分錢,我不想看到我的兒子在我做的游戲裡面沉迷!」 果真,至今馬雲和所在的阿里巴巴沒有在網路游戲領域投資一分錢。 當然這是之前馬雲說的,畢竟他是一位逐利的商人。
⑹ 「餓死也不做游戲」的馬雲,為什麼要自己「打臉」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過「食言」的時候,講難聽點就是說話不算話,不管是男生對女生的承諾還是女生給男生的承諾,很多都很難真正地做到。作為首富的馬雲也不例外他也有很多「食言」的時候。比如2008年在一場商務專題匯報會中,馬雲曾公開表示,「餓死也不做游戲」。在2010年時也親口聲稱,「我們堅定地認為游戲不能改變中國,中國本來就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們都玩游戲的話,國家將來怎麼辦?對於游戲不會投一分錢。
馬雲之所以涉足游戲領域除了這個行業暴利之外,主要也是主營業務受到了騰訊的「威脅」,電商騰訊投資了京東和拼多多來跟淘寶搶奪市場,支付領域騰訊推出了微信支付跟支付寶搶奪市場,可以說馬雲的兩大主營業餘一直在被騰訊侵蝕,所以馬雲也只能通過反擊,推出釘釘和阿里游戲。至於他曾說過「餓死也不做游戲」的話,已經是過往雲煙了,當不得真,我們要是認真的話,也就輸了。
⑺ 為什麼很多電商都開始做游戲了 馬雲說游戲害人不會做 最後還是做了
首先,要糾正樓主一個觀點這個問題才能繼續。游戲,作為一個產業,一個商品,他與電影,MP3,手機之類的產品一樣,是一個靠人的勞動而產生價值的勞動產品。因此游戲產業在國外運作的很好,但是中國一直在妖魔化游戲。舉個栗子,幾乎青少年犯罪報到中都會提到改少年犯迷戀游戲等等。然而實際上游戲本身並不是什麼壞東西。古時候的游戲在現在看來不過是些很平常的東西:象棋,圍棋,足球。因此游戲本身並不會帶來不良的印象,只是因為使用者的畸形使用才導致使用者的畸形。如果樓主能接受上面這段話請追問我。
⑻ 馬雲說阿里巴巴不做游戲,但是我怎麼看到支付寶上面有
通用資金賬戶是您在阿里巴巴擁有的一個賬戶,通用資金帳戶中的款項不限制用途。您可以通過支付寶、銀行匯款、網銀在線支付對通用資金帳戶進行充值,也可以操作進行退款操作。充值後,您可以用通用資金賬戶中的款項購買阿里巴巴各項收費服務
這是2個概念的··· 樓上的說的對,阿里巴巴是馬雲參股,而支付寶是馬雲法人哦!呵呵 是不同的執照的
⑼ 馬雲為什麼不做游戲行業
馬雲為什麼不做游戲行業?因為有些行業不掙錢。只有做別的公益事情才能掙。他的游戲行業不感興趣。
⑽ 馬雲為什麼餓死也不做游戲
昨天看到一篇關於阿里游戲文章,寫的非常有意思
說是阿里最近開始大規模挖網易的游戲開發人員,准備好好整頓一下阿里游戲,想從騰訊那搶碗飯吃
我們知道前幾年馬雲就放出狠話,說這輩子餓死也不做游戲
甚至還多次在公共場合diss騰訊,什麼又是沒有社會責任、又是毒害青少年了,反正說的話跟那些教授、「人大代表」也沒什麼區別了,完完全全把游戲渲染成一個十惡不赦的毒品
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先驅者,會說出如此無知的話
其實阿里游戲很早就偷偷成立了,只不過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很多整天泡在游戲里的資深玩家,可能到現在都不知道有「阿里游戲」這么個東西
他們代理的產品除了一款女性向的「暖暖環游世界」外,其他都是見光死
文章里用了一非常貼切的話,叫做:
「吃屎都趕不上熱」
這不,最近又要代理過氣的「旅行青蛙」了
那既然阿里沒有做游戲的基因,為什麼還要強行進軍游戲市場呢?
這就要從AT之爭說起了
這些年騰訊一直在支付和電商上搶阿里的份額,從京東、唯品會到現在的拼多多,已經有相當大的規模了,何況微信支付早就已經和支付寶對半開了,現在又在到處布局「新零售」,可以說是已經嚴重侵犯到了阿里的「主權」了
而你再反觀阿里這邊,好像並沒有什麼東西能撼動騰訊帝國,早年在社交上就失敗過,另外一條游戲的路,也被馬雲親自鎖死了
這個就是阿里難受的地方,別人打你,你只能受著
你想還擊?不好意思,領導不讓
所以阿里直到現在才真正開始進軍游戲市場,一個原因是給騰訊逼急了,另一個原因就是馬雲不管事兒了,最大的阻力沒了
可以說馬雲這些年對游戲的「刻板印象」,已經嚴重影響到阿里巴巴的發展了
如果一個村裡的老頭把游戲看成電子毒品,那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普通老百姓,沒什麼見識
但是一個「世界級」的企業家如果也是這個想法,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在這個「大連接」時代,誰把游戲單純的當成娛樂工具,就像把騰訊看成游戲公司,把阿里看成電商公司一樣無知和愚昧
騰訊做游戲,從來就沒把它當成游戲做
游戲質量好不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戶能通過游戲進行社交,能更容易的跟其他人產生「連接」
對!「連接」就是游戲最大的意義!
很多資深玩家都喜歡噴騰訊,什麼又是抄襲、又是Low的,就知道圈錢,從來不去好好研發一款游戲
其實騰訊根本就不是做游戲的,他的基本盤是社交!社交!社交!重復三遍!
你說王者榮耀有多好玩嗎?
並沒有,但是你的同事、老闆、親戚朋友都在玩,你想要不掉隊,不玩也得玩!就像當年的QQ一樣
所以游戲跟社交永遠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兩者缺一不可
國外那麼多牛逼的游戲公司,那麼多3A級大作,但是沒有一個能跟騰訊比的
為什麼?
因為他們靠游戲產生的「連接」實在是太有限了,往往就是一個宅男自己在家玩,廠商不能把游戲流量導入到一個更龐大的協作體系中去
而騰訊就不一樣,他可以通過游戲和社交軟體建立起一張「網路」,強行把每個人都綁架到這張網里,今後任何的布局都可以建立在這張網上,無論是電商、支付、還是現在很火的「新零售」,都是這么來的
曾經有記者問馬化騰,你能說說你為什麼要做新零售嗎?
馬化騰回答:「我想把用戶在線上和線下連接起來」
對!這就是馬化騰的思路,我們不做游戲、不做新零售,只做「連接」!
當年的大英帝國走的就是這個路子,無論是放任美國獨立,還是轟開大清國門,都是這個邏輯
我不強制你非要怎麼著,我只要求你進入我主導的這個商業體系中,按照我訂的規則做生意就行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是「資本主義制度」和「工業化」給了英國當大哥的條件
而對於騰訊來說,「社交軟體」和「游戲」混合後產生的「連接」,就是掌控年輕人的大殺器
這就像是小說中的倚天劍和屠龍刀,只有刀劍合璧才能拿出秘籍來,缺了哪一個都不好使
反觀阿里,就算現在真的把游戲做好了,又有什麼用?
往最好的說,5年後的阿里游戲,真的成了暴雪、育碧、EA這樣的國際大廠,又能怎樣?
再多的3A級大作,能比得上一款王者榮耀嗎?
沒有社交,游戲就只是游戲,游戲因社交才偉大
阿里到目前為止,好像並沒有一個成熟的社交系統,你用支付寶買東西還行,你用它來社交?總覺得怪怪的??
這個時候如果強行做游戲,就好像當年清政府引進西方技術一樣,沒有一個成熟的經濟體系作保障,「師夷長技」得再好,也是白費勁
不能用來做「連接」的游戲,那它就真的只是娛樂工具了
所以這樣看來,馬雲說餓死也不做游戲,很可能是他早就已經明白:
「社交」這塊蛋糕一旦「失守」,再去做游戲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就像小說里講的
沒了屠龍刀的倚天劍,是取不出九陰真經的
最後附上相關的文章鏈接
鄙視游戲,眼紅游戲:阿里糾結的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