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科學游戲
『壹』 幼兒科學游戲具有以下四個特點,內部動機還有哪些
1、內部動機:游戲完全是幼兒自主選擇參與的活動。幼兒都是出於其內在的動機而參與到游戲中,常常是「為玩而玩」。
2、自我控制:在游戲過程中,幼兒也完全是自主的。幼兒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活動方式以及何時中止游戲。
3、心理愉悅:幼兒在游戲中應該伴隨著積極的情緒體驗,應該能感受到游戲是「好玩」的。
4、重復動作:幼兒在游戲中的操作往往不是嘗試性的、探索性的,而是重復性的動作,而且幼兒常常滿足於簡單的重復之中。
幼兒科學游戲介紹:
幼兒在參與這些規則游戲時,也許就不能「隨心所欲」,而要接受規則的約束,否則他就要被其他的游戲者所排斥。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幼兒的「自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這卻換取了幼兒更寒的游戲權利,而這一切都是幼兒白主的行為。因此並不認為幼兒在規則游戲中是不自山、不自主的,相反,規則游戲更能促使幼兒的自主性發展。
『貳』 幼兒科學教育試舉例說明科學游戲和科學探索活動的區別
科學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額理性活動,本質是揭示和探索客觀世界的規律性,並通過理性的科學思維對外部世界的復雜圖景做出理論說明。 技術是人類藉以改造與控制自然以滿足其生存與發展需要的包括物質裝置技藝與知識在內的操作體系,體現了人對自然的干預。 那麼,只要明確一個活動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就可以區分是科學活動還是技術活動。 但是科學活動往往和技術活動結合在一起,比如大型加速器的建設,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科學探索,而建設的某些具體的操作卻僅僅算得上是技術活動。
『叄』 什麼是科技玩具與科學游戲如何對其進行運用
鏈接: https://pan..com/s/1RSgXkDmK-Pu7aqSE5od-zQ
stem科學
『肆』 什麼是科技玩具與科學游戲如何對其進行運用
是兒童在娛樂中去獲取科技知識,鍛煉各種能力,開發智力。
根據科學游戲的作用分:游戲可分為感知游戲、分類游戲、運動性游戲三種。
在選擇游戲時,應注意游戲的科學性、趣味性、活動性、規則性;學前兒童有充分活動的機會,師生共同游戲。
(4)什麼是科學游戲擴展閱讀:
運用原理:
1、反沖原理:反沖運動是當一個物體向一個方向射出(或拋出)自己的一部分時,該物體的其餘部分將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2、陀螺儀的原理是,當旋轉物體不受外力影響時,其旋轉軸所指示的方向不會改變。根據這個原理,人們用它來保持方向,他們製造的東西叫做陀螺儀。當我們騎自行車時,我們使用這個原則。車輪轉得越快,它下降的可能性就越小,因為輪軸有一個力使它保持水平。陀螺儀在工作中給它一個力,使它旋轉得很快,一般可以達到每分鍾幾十萬轉,可以工作很長時間。然後以各種方式讀取軸所指示的方向,並將數據信號自動傳輸給控制系統。
3、回轉頭原理:使重力作用線偏離支點,使重力在支點上產生力矩,即阻力距離。隨著滾筒的傾角增加,重力的作用線的偏移量會增加,阻力矩也將增加,並最終達到一個平衡轉矩的外力,滾筒抵抗干擾,保持平衡的能力是這樣形成的。
4、彈簧玩具原理:裡面有一個彈性的鋼圈,它可以將能量轉化為彈性勢能儲存,按下按鈕後再轉化為動能。
『伍』 科學游戲的概念或定義
幾個方面的動向引起了我們的思考。一是對現有課堂教學中機械訓練扼殺學習興趣的種種杯葛,一是對青少年淪落為電子游戲的奴隸而產生種種偏態甚至違法行為的各類糾偏呼籲。我們從青少年對數碼娛樂工具(俗稱電腦游戲)的沉迷而引發了這樣聯想:如果讓孩子們象迷戀數碼娛樂工具那樣迷戀學習那該多好。其動機就是試圖將數碼娛樂工具的弊端中的某些看來是可取的特徵發揮到積極的一個方面去。於是教育游戲這個主題逐漸為人們(其中也包括我)所關注,各國研究機構也正在開展類似的研究。就國內而言,數年來不懈的探索確實將該領域的實踐推進了一步,但是,也幾乎跌入了失語的境地。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情況?現狀引發了我們進一步的思索。為了進一步系統而深入的思考,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我們引起關注。
一、需要進一步思考基本概念
什麼是游戲?這個問題特別需要首先予以澄清。現在我們在涉及討論青少年游戲問題的討論中,至少在以下幾個層面上運用這個詞彙:
●數碼娛樂工具――如大型的電腦游戲《未來城市》、《奇跡》等等。
●運用娛樂工具進行活動的行為――他在游戲。
●不負責任的行為――游戲人生。
●與學習相對立的活動――不務正業的游戲。
●兒童的活動――小孩子的玩耍。
●……
於是在討論所謂教育游戲的時候,作為人類活動工具的游戲和作為人類活動本身的游戲混為一談;作為兒童天性與發展必需的游戲和人類不負責任行為的游戲混為一談。這類混淆不僅發生在公眾在大眾傳媒上討論青少年發展問題的時候,也發生在我們這些教育界人士、教育IT業界人士討論教育游戲的場合。看似激烈的討論、辯論,其實貌似對立的雙方在各說各的。
什麼是游戲?什麼是娛樂?它們和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之間是什麼關系?這些基本概念需要進一步的澄清。有可能我們一時無法得到確定的結論,但是對這些基本概念的深入思考,將有助於我們對「教育游戲」、「游戲化學習」等事物的正確認識和進一步的實踐探索。
二、學習游戲化的實質是尊重人發展的自然規律
在《高級漢語大詞典》(金山詞霸2001)中,「游戲」意為游樂、玩耍等,「游」意為遊玩、結交、閑逛、學習等,「戲」有游戲、戲劇、角力等解釋,而「玩」則有玩耍、欣賞、投入、反復體會等含義。從這些林林總總的含義中,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一些理解:
游戲具有學習的特徵――學習、投入、反復體會……
游戲具有社會的特徵――結交……
游戲具有娛樂的特徵――游樂、玩耍、欣賞、角力……
黃進在《論兒童游戲中游戲精神的衰落》(中國教育學刊2003年第9期)一文中將教育視野中的游戲活動的目標歸納為:享樂和發展,即滿足人愉悅身心的需要、滿足人發展身心的需要。荷蘭學者胡伊青加則指出最純正的游戲精神是自由和和諧,即游戲中的人創造著的人、游戲中人的主客觀世界和諧融合(見《論兒童游戲中游戲精神的衰落》)。
黃進進一步指出真正的游戲與現實世界之間保持著一種建設性的關系,而不是與現實世界隔絕。生活中的「電玩」(我們稱其為數碼娛樂工具,如常見的電子游戲、網游)游戲者不是作為能動的主體、游戲的創造者身份出現的,「電玩」中的游戲者是作為游戲設計者(「電玩」的設計製造者)的控制對象而存在,「電玩」與現實世界之間是一種更為隔絕的對立關系。這種沖突已經妨礙了青少年健康成長,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見《論兒童游戲中游戲精神的衰落》)。
由此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看法:「電玩」不是真正的游戲?
……
在國內目前相關的討論中,不難發現我們不論是從哪個角度(至少商業的角度除外)關注教育游戲,其實是體現了我們對學習者身心發展的關注、體現了我們對極端功利主義侵蝕了的、機械訓練式的教學方法的批判。
若如是,那麼學習游戲化就是一類試圖將學習者的發展回歸到人發展的自然形態的一種呼喚和努力的傾向。這類呼喚和努力傾向,要求我們根據學習者發展的根本規律來設計我們的教學活動、教學策略、學習工具,而不是簡單地用游戲替代一切課堂教學形式。
三、游戲化學習不僅僅是運用游戲性數碼學習工具
那麼什麼是游戲化學習呢?
所謂游戲化學習則是指在學習游戲化觀念的指導下,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就培養目標與發展、評價手段方面,就學習者年齡心理特徵與教學策略等方面,借鑒游戲,設計、選擇適當的發展工具、評價方法、教學策略。
目前可以歸到游戲化學習范疇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大致有這樣一些――
○幼兒階段的各類品德發展活動、行為規范的學習活動、探索周圍世界的學習活動;
○小學低段(1-2年級)的行為規范學習活動;
○小學低段學科教學中的游戲性練習;
○一些操作技能類學習的練習活動(如打字等);
○一些強調角色扮演的探究學習活動;
○一些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手段進行模擬實驗的探究學習活動;
○……
游戲化學習決不僅僅是在學習過程中選用游戲性數碼學習工具。
以上是關於學習游戲化的初步思考,我們期待著由此而引發的更為深入的探索與思考。
『陸』 科學實驗與科學游戲的區別
現實和虛擬。
1、科學實驗是指根據一定目的,運用一定的儀器、設備等物質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觀察、研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性的社會實踐形式。
2、科學游戲不強求知識性的結果,而是更注重遊戲體驗,而科學探索活動則通常是以獲得新發現,掌握新知識為最終結果。
『柒』 感知游戲屬於科學游戲的范圍嗎 科學游戲有哪幾種
1、感知游戲屬於科學游戲的范圍。
2、根據科學游戲的作用來分,游戲可分為:
(1)感知游戲
(2)分類游戲
(3)運動性游戲
3、多媒體互動游戲和拼圖游戲都不屬於科學游戲,如果看到這樣的分法就屬於錯誤分法。
『捌』 科學游戲的主旨是什麼
在學習中玩。科學游戲的主旨是可以讓玩家在學習中慢慢的學習。科學游戲的內涵是指一種智力游戲,它的內容以科學知識為主,這種游戲在實際的教學中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給玩家帶來如科學性、啟蒙性、趣味性以及娛樂性。
『玖』 科學教育科學和游戲有什麼共同之處
科學游戲的內涵是指一種智力游戲,它的內容以科學知識為主,這種游戲在實際的教學中沒有固定的模式,同時,科學游戲還具有一定的特性,如科學性、啟蒙性、趣味性以及娛樂性。在幼兒教學當中,這種方法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幼兒對事物的探索興趣,使得幼兒在帶著興趣學習的過程中其生活上的基本常識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思考的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培養。孩子在幼兒階段,他們的思維方式比較特殊,對外界充滿了好奇感。而科學游戲也正是抓住了幼兒思維的這種特點,讓幼兒親身感受、了解各種各樣有趣的活動,這與幼兒的思維發展很符合,能夠在學生做游戲的過程中使其探索能力得到一定的培養。
2.科學游戲的作用分析
幼兒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游戲是實際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的內容,游戲與教學相互滲透,無法分割。同時,科學游戲也在不斷的實踐中成為幼兒學前教育的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幼兒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幼兒在科學游戲中通常都會扮演一個自主的角色,游戲中的他們隨心所欲,能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在不知不覺中了解身邊的各種現象,學習到知識,並且也在做科學游戲的過程中嘗試通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一些小困難。可見,科學游戲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它遠遠超出了常規的教育作用,讓孩子在玩中實現學習的目的。
『拾』 舉例說明科學游戲和科學探索活動的區別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區別:
1、從問題、任務或目的上看,科學游戲是通過游戲體現問題、任務或目的,科學探索活動則一般帶有明確的問題、任務或目的;
2、從結果方面,科學游戲不強求知識性的結果,而是更注重遊戲體驗,而科學探索活動則通常是以獲得新發現,掌握新知識為最終結果的;
3、從兒童的操作看,在科學游戲中,兒童的操作以重復性操作為主,旨在重復游戲中所伴隨的科學現象,而在科學探索活動中,兒童的操作以嘗試性操作為主,旨在探索科學現象之間的關系或解決問題。
(10)什麼是科學游戲擴展閱讀
聯系:科學游戲和科學探索活動都是兒童學科學的活動,兩者都是兒童和物質材料直接的相互作用過程,是兒童主動的活動,無論是科學游戲,還是科學探索活動,都會表現出一定的科學現象,蘊含一定的科學原理。另外,兩者在兒童的實際活動過程中常常又是相互轉化的。
有時兒童的科學游戲活動會引發有目的的探索活動,有時科學探索活動也會演化為純粹的游戲活動。因此,在實際的科學教育活動中,科學游戲和科學探索活動往往並沒有嚴格的界限,它們共同為實現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