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怎麼引領語言
⑴ 小班幼兒如何在游戲中學習語言
成人要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
一、關於語言交往能力的理論認識 語言交往能力是兒童在與成人和同伴之間的物質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等各類要素有明確目的的、用口頭語言和內部語言表達交換行為的才能和力量。
二、小班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的特點 小班幼兒處於詞彙積累的階段。雖然可以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但根據觀察和思考,發現小班孩子的語言交往能力發展不均衡,通過仔細分析,大致可分為四大群體: 群體一:能說會道,語言交往能力強,會主動邀請別的孩子參加自己的活動,玩伴非常多。此類孩子約占總人數的25%;群體二:平時很少開口,與群體一恰恰相反,角色游戲、戶外游戲大多是一個人安靜地玩,從不主動邀請別的孩子、或與他們交流。此類孩子約占總人數的10%;群體三:膽小畏縮,不善表達自己的想法。此類孩子約占總人數的30%;群體四:上課注意力分散,老師講的有趣的他會聽,並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而且回答得相當出色,但在其它時間一直心不在焉。此類孩子約占總人數的35%。 從以上分類情況進行分析:幼兒之間語言交往能力差異較大。群體一中的幼兒適應性強,已能較好地將語言積累過渡到語言輸出。群體四中的幼兒較群體一中的幼兒則缺乏良好的傾聽能力。而群體二和三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缺乏語言交往的能力,害怕與人相處,害怕與人競爭,適應性差。我們要多多關注這些孩子,找出「病因」,對症下。
三、在區域游戲中促進小班幼兒語言交往能力成長的可操作途徑 根據幼兒自身的學習特點,游戲是學齡前兒童的主導活動,對兒童來說游戲是幼兒學習的重要教育方式。其中區域游戲又是很受幼兒歡迎的游戲活動形式,在進行游戲時,幼兒先找到合作同伴,在游戲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這就需要幼兒運用一定的語言進行交往,從而保證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幼兒非常輕松和開心地完成對語言的學習。我們根據區域游戲的不同分為以下幾種:
自由結伴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鼓勵孩子相互自由結合參與音樂游戲,比較適合多人合作性的音樂游戲,例如表演某一個場景時,幼兒可以自由結伴合作完成某一樣實物,如兩人合作搭「小橋」、多人合作表演「樹林」、「雙人劃船」等等,幼兒在整個音樂游戲中需要經常使用「我們來演樹林,你演大樹我演小樹,好嗎?」或者「請你來做小雨,來給我們小花澆點雨水吧」等基本交流語言來尋找合作的夥伴,共同結伴完成該類游戲。這種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鍛煉幼兒在多人合作的模式下與同伴的語言交流和溝通能力。
2.角色區分式:這種方式主要是鼓勵孩子在老師設定的特定環境下參與游戲,比較適合多人合作性的帶有情境性的表演游戲,如活動拔蘿卜中,其中有5個角色,在表演過程時,幼兒需要自己首先分配好角色才能進行游戲,這時就會運用到交流語言,「請你來當爺爺」、「你願意當奶奶嗎?」「可以讓我演小花狗嗎?」等等。這種方式的主要目的是鍛煉幼兒在特定模式下多人合作的語言交流和溝通能力。
四、在區域游戲中促進小班幼兒語言交往能力成長的策略
(一)啟發引導法 在活動中,教師可以作旁觀者,及時鼓勵幼兒積極地交往,適時引導解決沖突,激發樂趣,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通過此方法引導幼兒對交往語言的學習興趣和運用,如在區域游戲娃娃家中,讓幼兒自己結伴並分配角色,教師則在一旁,觀察幼兒的表現,及時鼓勵幼兒積極地交往,適時引導,解決沖突。活動結束時,教師可以從旁引導幼兒主動談談他們是如何商量角色的,玩得是否開心,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
(二)情景創設法 創設情境,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得感性經驗。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幫助幼兒學習鞏固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例如,小班音樂區中,幼兒進行音樂游戲《看朋友》、《對不起,沒關系》等等,這些都是涵蓋禮貌用語的歌曲,如「,請開門」、「,請進」、「對不起」、「沒關系」等等,幼兒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幫助幼兒學習鞏固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三)師生互動法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已經掌握基本語言能力的幼兒,在對一些區域游戲制定新玩法的時候。如在區域游戲六個好寶貝中,我們設置了跳舞毯這個游戲,鼓勵幼兒與老師一起進行討論,怎樣擺放圖標進行跳舞,此時需要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商量討論,老師在整個過程中需要積極地引導幼兒使用語言交流。
⑵ 怎樣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從形式上可為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兩種。人們學習語言總是從口頭開始。幼兒由於大腦機能和發育器官迅速發展和逐漸成熟是掌握口語表達能力的有利時期。因此教師應把握住這一最佳時期對幼兒加強培養,使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有顯著的提高。 幼兒語言教育包括系統的語言教育活動,如故事、詩歌、看圖講述,也包括幼兒日常游戲活動中的語言活動。在日常游戲活動中教師可抓住各種機會,靈活、隨機、有目的地對幼兒加以培養,引導他們的語言能力。 一.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幼兒具備了健全的說話的物質條件,只是其語言發展的條件之 一,後天良好的語言環境則是另一必要條件。 1.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形式,而思維的基礎是感覺與知覺。幼兒只有通過多看、多感受才能獲得各種感觀的刺激,激發其思維活動,從而獲取豐富的感性認識。有了表達內容就產生用語言表達的願望。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語言的必要條件。圖書,是幼兒生活環境的必要組成部分,在布圖書角時可為幼兒選擇一個較安靜,光線充足的角落,在地上鋪上泡沫塑料軟墊, 幼兒坐在泡沫塑料軟墊上看書非常隨意舒服。在牆壁上貼上圖片,幼兒會好奇地去欣賞,還會展開討論,發表見解,這樣就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不同幼兒水平的圖片、圖書和學具,以便幼兒練習和閱讀。 2.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教師應注意為幼全面發展努力創造情緒愉快、氣氛友好的和諧精神環境。在游戲活動中幼兒自身或幼兒之間常常會出現一些語言表達不明的情況,教師應盡量為幼兒提供自由交談的機會,擴大幼兒自由交談的空間,積極鼓勵幼兒與人交談,大膽地說明理由,不斷豐富他們與人交流的經驗,在愉快中獲得語言的良好發展。如游戲活動時,給予幼兒充分交際的機會,在游戲之前請幼兒自己談玩的規則,在各抒已見的基礎上,對幼兒提出要求,然後再請幼兒按自己的願望自由選擇所喜歡游戲,當矛盾出現時,不要一語定案,而是鼓勵這幾名幼兒自己去討論協調關系。例如,在玩木偶表演游戲時,小珍沒有拿到小木偶,她看著其他小朋友們玩,心裡不甘的找到我,「老師,我也想玩小偶」我對她說:「你說怎麼辦呢?你找小朋友商量商量吧!」於是小珍找到了婷婷對她說:「婷婷先讓我玩一會兒行嗎?」婷婷想了想說:「我還沒玩呢!這樣吧,我先玩一會兒,等我演完節目下班咱們再換行嗎?」小珍雖然有些不樂意,但還是答應了。玩了一會兒的婷婷過來找小珍,「小珍我演完了,你去玩吧!」就這樣,當出現交往障礙時,教師不要加以干涉,而是鼓勵幼兒通過語言交流,自己協調解決問題。通過對話既鍛煉了 幼兒的思維反映,又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通過看圖講述培養幼兒的口語表能力。看圖講述是讓幼兒通過對圖片觀察、分析、判斷、自己選擇詞彙,組成句子進行連續講述或編成小故事,這對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具有特殊意義。 1.培養幼兒觀察和理解圖片的能力。首先要培養幼兒對圖片觀察的興趣,教師為幼兒准備學具,學具應色彩鮮艷,可操作性強,內容對幼兒有吸引力,幼兒愛看,激發觀察的興趣,有了興趣再讓幼兒觀察畫面。先學會讓幼兒找出主要內容,再聯繫到與主要部分有著密切聯系的細節部分,最後再擴大到主要形象之間與整個畫面的關系,教給幼兒不同的觀察方法、觀察順序。 2.提高幼兒運用語言的實際能力。在看圖講述活動中,當幼兒有了感性印象時,應注意輔導幼兒豐富詞彙,加深幼兒對詞義的理解,使幼兒掌握更多的詞彙,並能夠正確理解,正確使用詞彙。在掌握詞彙後發展幼兒連貫性語言,有了連貫性語言,即可以指導幼兒圍繞主題編故事了。如在使用學具時,先教幼兒根據圖片內容學說話,如高興、難過等,在掌握詞彙的基礎上對幼兒提出「為什麼」,「為什麼會 高興?」讓幼兒觀察畫面,用連貫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後發揮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將畫面編成故事。幼兒根據自己不同的水平,進行不同的練習,口語水平較低的幼兒練習,可豐富詞彙,說短語。口語表達水平較好的幼兒進行語段的創編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 三.利用表演游戲促進幼兒語言發展。表演游戲是創造性游戲的一種,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幼兒正處在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期,根據心理語言學的理論,幼兒在言語交際過程中的發展規律是一方面在動、形象、符號三個不同的水平輸入信息,形成表象形字;另一方面通過非語言手段和語言手段輸出信息,而表象游戲符合幼兒期語言表達特點,需要大量非語言手段。由此可以看出,表演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首先教師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採取游戲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方法引導幼兒掌握與表演有關的語言及非語言表現手段;接著根據幼兒語言發展的連續性、順序性、階段性特點在激發興趣的前提下進行指導。如糾正幼兒發音,豐富幼兒詞彙,學習運用詞句,為幼兒創造語言交往的機會,最後鼓勵幼兒根椐表演內容進行創造性表演。通過表演游戲這一形式,即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語言發展規律,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通過美工活動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幼兒在美工活動中,通過動手動腦,創造精神得以發揮,頭腦中孕育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情節。在繪畫結束後,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畫講給大家聽。起初幼兒不會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自己所畫的內容;如;「她們在跳繩」「小明在院里掃地。」慢慢地幼兒能將自己所畫的內容講成一段話。「一天冬冬放學回家,天剛下過雨,天上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冬冬一邊走一邊看,一會兒彩虹不見了,冬冬發現自己迷路,他找到了警察叔叔幫他找到了家。」時間長了,幼兒都能編出一段完整的故事了。這就反映了美工活動能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效果。 五.利用游戲講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孩子對講評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歡,好的講評能滿足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幼兒在講評中充分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充分地展開討論。在一次次地講評與討論中充分地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游戲講評時,教師可以請幼兒自己動手拼插一個電視框,請幼兒當播音員、主持人來講評功自己在游戲中的所見所聞。由於形式新穎,幼兒興趣極高,都爭著進行講評,進行討論,孩子在暢所欲言中充分地發揮了口語表達能力。 游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中的語言要點說:「語言能力是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 幼兒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通過游戲活動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孩子喜歡的,那就是最好的。
⑶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創設一個充滿鼓勵的幼兒語言教育環境,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不同的語言環境,對幼兒語言的發展起不同的促進作用。幼兒園角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良好的語言環境。幼兒在這一環境中,通過自由交往、自我協調,語言能力迅速提高,達到了正式教學活動達不到的效果。這就是語言環境所起的作用。因為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幼兒的學習方式、情緒不同,因而學習效果也不同。
二、採用「玩前說」、「玩中說」和「玩後說」三種情況,發展幼兒語言
1.玩前說。比如:有一次,有兩名幼兒進入建築區活動,在活動之前,我先讓他們在一起說說今天打算搭什麼。他們倆想了一會,其中一名幼兒對我說:「我想搭動物園,動物園可漂亮了。」另一名幼兒說:「我會搭動物園,動物園可大了,我去過的上海野生動物園就很大哦。」他們商量好了,就開始干起來。大班幼兒搭建積木技能的程度處於高級階段,到活動區結束時,兩人的作品已經非常雄偉、壯觀了,然而,整個操作活動是圍繞「動物園」這個構想去做的。可見,語言在這里起到了很好的指示引導的作用。
2.玩中說。在幼兒參加游戲時,應鼓勵他們在「玩中說」。比如:有一個幼兒在香香餅屋玩「好朋友餅干」,他做了好多的好朋友餅干,然後高興地對我說:「老師,快來嘗嘗我的好朋友餅干呀!」我問他:「這是什麼口味的餅干?」他打開上面的一層說:「這是一座草莓夾心餅,可香了,是我最喜歡吃的,每次一吃完,媽媽就給我到超市再買。」他邊說邊在櫃台邊里放了一個娃娃,告訴我:「他們是售貨員」我又問:「你這兒都賣什麼呀?」他說:「這兒什麼都賣,一樓是賣食品的,二樓是賣玩具的,三樓是賣衣服的。小朋友想買東西可以到我這兒來。」我笑著向他點點頭,誇他的創意真好。這個幼兒在游戲中邊說邊玩,推動了游戲情節的發展,擴展了他想像的空間。
3.玩後說。是指讓幼兒在游戲結束後,說出自己是怎麼進行游戲的。活動後的小結、評價活動給幼兒提供了練習說話和簡單自評的機會。在這個環節中我們常常會討論一些簡單的問題,如,「今天你在哪玩了?」、「你玩了些什麼?」等等。幼兒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會出現語言不完整、急於表達或詞彙貧乏的情況。通過幼兒的表述能使我們及時發現並糾正幼兒仍然欠缺的地方,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語言表達習慣。在個別幼兒練習說的時候,對於更多的幼兒則處在一個傾聽的狀態,良好的溝通,除了包括正確的表達意見外,傾聽別人說話也是重要的,因此,我們也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安靜傾聽別人講話的習慣。
三、注意教師指導語言在參與角色游戲時的質量
在角色活動的觀察和指導中我發現,幼兒是通過模仿來學習語言的。在與幼兒共同游戲時教師應十分注意自身語言的質量,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語言的發展水平和掌握情況。幼兒被老師豐富的語言所吸引,在以後的很多天里,這本書上成了幼兒最喜歡閱讀的暢銷書,書上的每一頁都會讓幼兒有很多的話語,豐富的聯想和無數個問題也重生出了更多的新名詞。這個事例說明,教師的語言的確為幼兒起到了示範作用,成為幼兒學習語言的榜樣。許多詞彙句式的運用也在這樣的活動區游戲中得到自然的學習和鞏固。
四、角色游戲是促進幼兒交往語言發展的有效途徑
人與人的溝通需要的是交往,而交往要藉助語言這一最為直接的手段。角色游戲是最能發展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的,因為它是幼兒對現實生活一種積極主動的再現,有助於幼兒學習社會性行為,能幫助幼兒按自己的願望和想像自由地發展游戲,從而發展其交往能力。我們班的娃娃家就是一個角色游戲區域,參加游戲的幼兒都要擔任一個角色,通過語言來完成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交往。一次我以客人的身份進入娃娃家,我敲門,裡面扮媽媽的小朋友問到:「誰呀?」我說:「我是老師呀!你歡迎我進去嗎?」她打開門笑著對我說:「歡迎老師到我家來作客,快請進來吧。」但當我進去以後,家裡的三位小朋友卻都各忙各的,沒有人來招待我。從游戲中的這些對話不難看出,幼兒是藉助言語的交流來豐富和完善游戲的,實現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准則的模仿和再現,在與其他家庭成員的交往中他們發展了語言,豐富了詞彙,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也得以建構和運用。
角色游戲把幼兒語言發展與認知探索活動結合了起來,有效地促使幼兒的語言態度、能力和習慣的發展在同一過程中完成和實現。在游戲中我們與幼兒更加親密,為他們創造了更多的交流機會,做到了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和成長。
角色游戲不僅為孩子提供了操作的機會,而且孩子在與老師、同伴、材料的互動中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因此作為教師應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耐心觀察,積極引導,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⑷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這句話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 人們學習語言總是從口頭開始的, 而 3-6 歲是幼兒口語表達的關鍵期, 此時如果能 給孩子以正確的教育, 將會為他們今後語言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育部頒發的 《幼 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中明確提出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 要使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能清 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它強調了在語言教育過程中重視語言交際的功能,重視 幼兒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 運用模仿和想像, 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 種游戲。 在幼兒園中, 我們常常能看到幼兒對角色游戲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和興趣, 他們通過角色的扮演主動地與人進行交往。 在這種交往過程中語言的表達也會越來 越准確和完整,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真正發展。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以下我將從幾個方面闡述我 的觀點: 一、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 興趣是引導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對興趣的事人們總是愉快主動地去探索, 而幼兒興趣更是如此。 因此, 在角色游戲中應善於利用各種方法激發幼兒語言表達 的興趣,激活幼兒語言表達的思維,使幼兒主動愉快地去游戲去表達。 1 、鼓勵誘導,培養幼兒說的興趣 我們知道人人都喜歡聽好話, 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美, 更何況一個孩子。 在角色游戲中,我依據班級幼兒好表揚,喜歡小禮物,小獎品的心理特點。製作精 美漂亮的小獎品用鼓勵的辦法產生說的慾望。 在游戲課上, 我針對課本內容製作不 同的小獎品。如在開展《商店》這一游戲時,針對游戲內容,我製作了許多的小汽 車、 小飛機等小商品。 在進行角色對話時, 誰有禮貌且正確地說出想買物品的名稱, 我就獎勵他一個同樣的小商品。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孩子的表現慾望。在此基礎上, 我便提高要求, 回答完整, 說話具體的幼兒優先得到獎品。 在角色游戲中經常性的 用這種方法鼓勵幼兒說話, 時間久了游戲中幼兒也就形成了想說的習慣。 對說產生 了興趣,語言表達能力自然提高了。 實踐表明:正確把握好激勵方式,能使幼兒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 因此,在游戲中,我常採用語言激勵:如「你真聰明」、「你真棒」;採用了動作 激勵,如伸出大拇指,鼓鼓掌;還採用了物質激勵等方法,充分激發幼兒語言表達 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表達中體驗成功,產生自信,從「要我講」到「我要講」。 2 、累積經驗,激發幼兒表達的能興趣 要使幼兒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意願, 與人自然地交往, 就必須讓幼兒積累一定 的詞彙和一定的聽、 說的技能, 因此幫助幼兒積累日常的生活經驗, 使幼兒知道說 什麼、如何說顯得尤為重要。為些我們設計了許多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角色游戲, 如「打電話」、 「辦家家」、 「菜市場」「商店」„„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用普通 話連貫地講述自己姓名、年齡、幼兒園名稱、班級、父母姓名、工作單位以及家庭 住址、電話號碼,學會用一定的語言進行游戲等等。由於幼兒的年齡小,情緒易激 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以直接行動思維為主,所以活動要根據幼兒的特點開展,如 在活動前, 老師拿來一個漂亮的小盒子, 用富有鼓動性的語言問孩子: 「你們知道 裡面裝的什麼嗎?」幼兒很好奇, 急於想知道, 於是老師打開讓他們仔細瞧瞧, 哇! 原來是一些精美的圍巾手套、 衣服、 鞋子 ...... 他們可想要了, 於是老師讓他們到 2 游戲區的「娃娃商店」里去買, 這時商店的營業員忙了起來„„。 孩子在活動區里 盡情地玩了起來, 慢慢地延長了注意的時間, 加大了活動量, 增加了幼兒之間的交 往機會而且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從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交往環境 對於幼兒來說,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很重要的, 《綱要》中就指出「發展 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 敢說、 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語 言環境」。那麼,我們可以在角色游戲中為幼兒創設一個怎樣的語言環境呢? 1 、創設一個自由交往的語言空間 陳鶴琴先生曾說:「注意環境,利用環境,環境是最好的教具。」從某種程度 上說, 環境就是教育, 創設良好的語言交往環境, 可以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游戲交 往中得到進一步鍛煉。 教師在創設活動區活動和區域性自主學習活動的環境時, 應 注意在提供多種活動材料的同時, 也給幼兒一個自由交往的空間, 讓幼兒避開教師 的「監護」,打開心扉自由地同伴交流,使幼兒的語言結構不斷進行調整和組合。 例如, 教師在觀察「娃娃家」的角色游戲中, 發現這一現象: 兩位扮演媽媽的幼兒 對同伴態度不好,這時同伴就提出抗議:「媽媽說話是很輕的,不是你這樣的。」 於是,一位「媽媽」就與之辯白說:「我是假媽媽,當然也可以這樣了。」而另一 位「媽媽」則改變自己語言輸出方式, 盡力去模仿媽媽溫柔地說話, 體貼地照顧孩 子, 並友好地與周圍的同伴進行語言交往, 就這樣, 幼兒的語言技巧在一個自由交 往的語言空間中自然地得到了實際鍛煉和運用。 所以, 教師在游戲中從「監護」中 抽身,著力對幼兒語言的發展進行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也可在游 戲中對個別幼兒進行語言能力的指導。 這樣, 幼兒就可以在一個自由、 寬松的語言 環境中,通過視覺信息、聽覺信息、主觀感覺、願望(或要求)的表達以及動手操 作等實際交往的互動活動中,使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 2 、創設一個手口並用的交流機會 陳鶴琴先生說: 「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 「只有動手做,才能獲得直接經驗, 認識事物的性質。 」因此,在幼兒語言技巧的訓練中,應多提供一些讓幼兒動手動 口的機會,讓幼兒的語言技巧在做中得到鍛煉,在做中獲得發展。在角色游戲中, 幾乎所有的內容都涉及到手口並用。 如: 醫生在給病人看病時, 通常都是一邊察言 觀色一邊與你進行語言上的交流;理發師在給客人理發時,除了在做剪的動作外, 還時常尋問客人的意見, 與你進行語言交流。 所以, 要想創設一個手口並用的交流 機會, 則應選擇合適的人物角色。 這樣不僅給幼兒一個動手動口鍛煉語言技巧的機 會,同時還增進了語言教學的效果。 三、師幼互動 師幼互動做為一種特殊的人際互動,是指在教師與幼兒之間發生的各種形式、 性質和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在角色游戲中, 教師可參與幼兒的游戲, 以角 色的身份與幼兒進行語言交流,從而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及連貫性語言。 1 、合作參與 幼兒發育還不成熟,經驗也比較缺乏,常需成人來「指點迷津」 。對於小班幼 兒,成人可以以平行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游戲,如:一幼兒嘴裡嘟囔著炒菜,一直做 炒的動作。於是老師也在旁邊做炒菜的游戲,嘴裡還說到: 「今天我要炒個青菜給 寶寶吃。 先點上火, 再放點油。 再放青菜炒兩下, 加點調料, 放點鹽, 再放點味精。 青菜炒好了,可以去給寶寶吃嘍!先關火,再把青菜盛起來,好了,完成! 」聽似 是自言自語, 其實這些話是說給孩子聽的, 這個孩子看了教師邊做邊說的過程, 也 3 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了, 除了掌握基本的炒菜全過程外, 更是會說了, 他在炒菜時 也把這番話連貫的說下來了。 對於中班的孩子, 教師可以適時地參與游戲, 在和孩 子共同進行游戲時,引導他們說和做。如在
⑸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句話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人們學習語言總是從口頭開始的,而3-6歲是幼兒口語表達的關鍵期,此時如果能給孩子以正確的教育,將會為他們今後語言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要使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它強調了在語言教育過程中重視語言交際的功能,重視幼兒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在幼兒園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幼兒對角色游戲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和興趣,他們通過角色的扮演主動地與人進行交往。在這種交往過程中語言的表達也會越來越准確和完整,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真正發展。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以下我將從幾個方面闡述我的觀點:
一、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
興趣是引導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對興趣的事人們總是愉快主動地去探索,而幼兒興趣更是如此。因此,在角色游戲中應善於利用各種方法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激活幼兒語言表達的思維,使幼兒主動愉快地去游戲去表達。
1、鼓勵誘導,培養幼兒說的興趣
我們知道人人都喜歡聽好話,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更何況一個孩子。在角色游戲中,我依據班級幼兒好表揚,喜歡小禮物,小獎品的心理特點。製作精美漂亮的小獎品用鼓勵的辦法產生說的慾望。在游戲課上,我針對課本內容製作不同的小獎品。如在開展《商店》這一游戲時,針對游戲內容,我製作了許多的小汽車、小飛機等小商品。在進行角色對話時,誰有禮貌且正確地說出想買物品的名稱,我就獎勵他一個同樣的小商品。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孩子的表現慾望。在此基礎上,我便提高要求,回答完整,說話具體的幼兒優先得到獎品。在角色游戲中經常性的用這種方法鼓勵幼兒說話,時間久了游戲中幼兒也就形成了想說的習慣。對說產生了興趣,語言表達能力自然提高了。
實踐表明:正確把握好激勵方式,能使幼兒學習的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因此,在游戲中,我常採用語言激勵:如"你真聰明"、"你真棒";採用了動作激勵,如伸出大拇指,鼓鼓掌;還採用了物質激勵等方法,充分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表達中體驗成功,產生自信,從"要我講"到"我要講"。
2、累積經驗,激發幼兒表達的能興趣
要使幼兒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意願,與人自然地交往,就必須讓幼兒積累一定的詞彙和一定的聽、說的技能,因此幫助幼兒積累日常的生活經驗,使幼兒知道說什麼、如何說顯得尤為重要。為些我們設計了許多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角色游戲,如"打電話"、"辦家家"、"菜市場""商店"……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用普通話連貫地講述自己姓名、年齡、幼兒園名稱、班級、父母姓名、工作單位以及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學會用一定的語言進行游戲等等。由於幼兒的年齡小,情緒易激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以直接行動思維為主,所以活動要根據幼兒的特點開展,如在活動前,老師拿來一個漂亮的小盒子,用富有鼓動性的語言問孩子:"你們知道裡面裝的什麼嗎?"幼兒很好奇,急於想知道,於是老師打開讓他們仔細瞧瞧,哇!原來是一些精美的圍巾手套、衣服、鞋子......他們可想要了,於是老師讓他們到游戲區的"娃娃商店"里去買,這時商店的營業員忙了起來……。孩子在活動區里盡情地玩了起來,慢慢地延長了注意的時間,加大了活動量,增加了幼兒之間的交往機會而且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從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交往環境
對於幼兒來說,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很重要的,《綱要》中就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語言環境"。那麼,我們可以在角色游戲中為幼兒創設一個怎樣的語言環境呢?
1、創設一個自由交往的語言空間
陳鶴琴先生曾說:"注意環境,利用環境,環境是最好的教具。"從某種程度上說,環境就是教育,創設良好的語言交往環境,可以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游戲交往中得到進一步鍛煉。教師在創設活動區活動和區域性自主學習活動的環境時,應注意在提供多種活動材料的同時,也給幼兒一個自由交往的空間,讓幼兒避開教師的"監護",打開心扉自由地同伴交流,使幼兒的語言結構不斷進行調整和組合。例如,教師在觀察"娃娃家"的角色游戲中,發現這一現象:兩位扮演媽媽的幼兒對同伴態度不好,這時同伴就提出抗議:"媽媽說話是很輕的,不是你這樣的。"於是,一位"媽媽"就與之辯白說:"我是假媽媽,當然也可以這樣了。"而另一位"媽媽"則改變自己語言輸出方式,盡力去模仿媽媽溫柔地說話,體貼地照顧孩子,並友好地與周圍的同伴進行語言交往,就這樣,幼兒的語言技巧在一個自由交往的語言空間中自然地得到了實際鍛煉和運用。所以,教師在游戲中從"監護"中抽身,著力對幼兒語言的發展進行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也可在游戲中對個別幼兒進行語言能力的指導。這樣,幼兒就可以在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中,通過視覺信息、聽覺信息、主觀感覺、願望(或要求)的表達以及動手操作等實際交往的互動活動中,使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
⑹ 游戲對幼兒語言發展的作用
論游戲對幼兒語言發展的作用 童蓓瑤2018-03-14 21:40閱讀:1,270784841917博主很神秘,什麼也沒有留下~關注論游戲對幼兒語言發展的作用摘 要:對於人的語言發展來說,幼兒階段非常關鍵,所以怎樣在幼兒階段對幼兒的語言能力充分鍛煉成為幼兒教育的重點。游戲在幼兒語言發展方面具有的作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夠為幼兒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鑒。關鍵詞:幼兒教育 游戲 語言發展有研究已經證明,游戲對於促進幼兒語言發展具有顯著的作用,在游戲過程中,各項活動的表現都離不開語言,能夠促進幼兒的思想、願望、動作等向實際語言轉化。在幼兒語言發展方面,游戲的重要價值在近年來已經被提升到了重要位置。 一、游戲對於良好的幼兒語言學習環境的創建具有積極的作用 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很多幼兒都屬於獨生子,導致幼兒缺乏良好的家庭語言環境,所以利用游戲能夠為幼兒之間展開交流創造有利的條件。好動、愛玩是幼兒的實際特點,游戲這種方式正好適合幼兒的天性,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從想說、敢說到喜歡,有效激發了幼兒在語言學習方面的積極性。作為教師一定要結合幼兒的成長特徵,精心設計幼兒游戲環境,具體游戲的設置應當具有針對性。例如,小班的幼兒在語言能力發展方面相對較弱,所以在游戲設計的時候應當簡單一些,多為幼兒創設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使幼兒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不知不覺掌握語言的運用;中大班的孩子語言能力要稍微強一些,所以在游戲開始前,可以讓幼兒針對游戲展開交流,如談談自己喜歡的游戲是什麼?為什麼對這一游戲非常喜歡?利用問題創設這種方式,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要是幼兒不喜歡某項游戲,不能強迫幼兒參與,要尊重幼兒本人的實際願望,使幼兒能夠愉快地參與到自己喜歡的游戲當中。這不僅是對幼兒人格的尊重,同時游戲為幼兒所喜歡更加有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二、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幼兒語言表達的慾望 利用游戲這種方式,引領幼兒參與到情境當中,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與他人的交際以及互動,均離不開語言的表達,這明顯能夠激發幼兒對語言的興趣,能夠提高幼兒在語言運用與學習方面的積極性,提高了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的主動性,有效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能力。此外,利用游戲這種形式提高了幼兒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例如,可以通過歌謠的形式展開游戲活動,教師先教幼兒演唱《生日快樂》這首簡單的歌曲,在對歌曲演唱的過程中將生日蛋糕擺出來,並插上生日蠟燭,為幼兒創設過生日的真實場景,使幼兒具有真切的視覺體驗,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這樣就會提高幼兒對歌詞內容的理解程度,等幼兒對這首歌曲的旋律熟練掌握後,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將生活中的別的內容也按照相同的旋律演唱出來。例如,可以依照旋律變出《吃水果》的歌曲「我就愛吃水果,我就愛吃水果,我就愛吃水果,我每天都吃水果」等,對幼兒開展歌謠式游戲,引導幼兒能夠進行簡單歌詞創作,並能夠演唱,這種歌謠式的游戲,能夠使幼兒形成語言節奏感,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 三、游戲使得幼兒的語言內容更加豐富 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豐富了自身的生活體驗。每個游戲創設的情境不同,這也使得幼兒的語言情境豐富多彩。游戲好比是生活的一種濃縮,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徵,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設計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各種角色。以到超市裡購物的游戲為例,將幼兒分為兩大組,分別扮演購買者與超市工作人員。引導幼兒能夠憑借著自身在生活中積累的購物經驗展開游戲。首先「超市工作人員」將超市貨物擺上貨架,然後將購買清單交給購買者,使購買者按照清單要求到「超市」購買東西。在這項游戲開始以前,可以先帶領幼兒到超市參觀,可以讓家長陪同,這樣就會使得幼兒對到超市購物的流程熟悉,之後再將游戲道具提⑺ 怎樣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怎樣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游戲教學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可行性 。 1、游戲為幼兒提供了交往的機會 。 2、游戲激發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 。 二、游戲教學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1、在游戲中開展語言交往的引導和培養。 2、游戲要有生活性。 3、家園共育,創設良好的語言教育環境。 4、鼓勵與同伴、教師的語言交流。 總之,游戲是幼兒一日活動中必不可少的,是幼兒最樂於參與的。我們教師要尊重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願望,為他們創設良好的游戲交往環境,讓他們在游戲中「樂」,在游戲中「說」。
⑻ 怎樣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聯柯說:「未來活動家的培養肯定在游戲中進行的,在游戲中,幼兒思維活躍,精神飽滿,他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各種能力也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得到鍛煉與提高。」游戲就是一種沒有負擔的、愉快的活動,在游戲中既能滿足幼兒對周圍現實世界探索與認識的特殊需要,又符合幼兒身心的發展的特點,因此,在游戲環境中發展幼兒的語言,幼兒更樂於接受。卡維在觀察兒童的語言和游戲,指出兒童在游戲與玩伴練習語言的溝通和規則,而成為更有效的使用者。況且聽說游戲以其趣味性吸引了幼兒,他們在自發的游戲活動中也會自己創編不同的角色、對話和肢體動作,在寬松的環境中達到了有效促進幼兒口語發展的目的。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對某一角色的模仿,在他們的世界中扮演再現角色並通過語言交流表達他們的意願和情感。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的角色語言要貫穿游戲的整個過程,由此為他們提供了發展語言的機會
一、 通過角色游戲的交談發展幼兒語言
幼兒的角色游戲是幼兒與同伴或集體共同完成的游戲,不是獨立活動,角色游戲很大程度再現了幼兒眼中的生活,游戲中的每個人物都是相互聯系的,需要相互的協作和相互的配合才能完成。《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語言是交流的載體,幼兒的角色游戲如何順利開展,需要幼兒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與夥伴交流溝通從而促使游戲的進行,故事情節的發展。在他們達成協作共識的情況下,角色游戲才能進行,在游戲的整個過程中,通過交談可以使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如:兩個幼兒扮演老婆在給老公打電話,「老婆說」:「老公,下班了你怎麼還不回家吃飯?」「老公說」:「路上堵車了,你先吃吧」這樣的話完全再現了孩子生活中的父母對話。再有了角色扮演這樣的游戲環境下幼兒就模範扮演這樣的角色從而無形中發展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與水平。
二、 通過角色游戲的環境發展幼兒語言
周圍環境和心理因素對幼兒語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要在角色游戲中發展幼兒的語言,就要為幼兒提供一個融洽和諧的心理環境,促進幼兒的交往,使幼兒在交往中得到語言的鍛煉,調動起幼兒交談的積極性,使他們想說,敢說、愛說。《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好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如教師在組織幼兒做「娃娃家」的角色游戲時,讓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的夥伴,這樣可以使幼兒很高興地和自己比較熟悉的同伴做游戲,使他們產生了由一個輕松的環境想說、敢說、愛說,從而促使幼兒有語言表達的慾望。他們可以和自己熟悉的同伴暢所欲言,接下來的角色扮演也讓他們自由選擇,他們按著自己的意願扮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客人」「孩子」等家庭角色,他們對自己選擇的角色產生了強烈的表演欲,這樣在表演中不僅鍛煉了語言的表達能力,也享受到了游戲帶來的樂趣。在這樣的角色游戲環境中幼兒不但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更是對生活中不同角色典型特點的認識。
三、 通過角色游戲的表演發展幼兒語言
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使幼兒熟悉了不同身份和不同職業的人的特點,熟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方式,使幼兒在游戲中針對不同的角色運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在整個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對角色的語言有模仿,也有自己的創造。角色游戲的不斷開展,有效地發展了幼兒的語言,同時也開發了他們的想像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在幼兒的角色游戲中,語言往往來源於對生活的角色的模仿,具有很強的生活氣息。如游戲中的「媽媽」會抱著一個布娃娃當自己的孩子說:「寶寶,乖乖快點睡覺覺!」「爸爸」會說:「我上班要遲到了!」「哥哥」會說:「弟弟我們一起來玩玩具。」「醫生」會說:「來,張大嘴巴讓我看看你的牙是不是長蟲了!」「麵包師」會說:「剛出爐的夾心麵包,便宜賣了!」
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還常常有自言自語情景。這種自發性的語言也體現出了幼兒語言的發展。例如,「媽媽」要在家做飯了,就輕輕地對自己的「娃娃」說:「寶寶乖,自己玩,媽媽要做飯了,爸爸一會就下班了,聽話啊!」
從幼兒的角色語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是自己主動從生活中提取人物角色原型,再經過自己的加工後才用語言呈現出來的。在角色游戲中,幼兒能認識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語言的主要特點,也能區分其他角色的語言特點,模仿表演所扮演的角色。
總之,幼兒的角色游戲是發展幼兒語言的有效方式,目前,已經越來越廣泛地運用於幼兒的語言教育中。教師應該結合幼兒特點,精心設計適合發展幼兒語言的角色游戲,使幼兒在角色的表演中,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從而達到更好地發展幼兒的語言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