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資訊 » 幼兒游戲少了什麼

幼兒游戲少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1-26 14:18:57

① 幼兒玩游戲的利弊

玩游戲的利弊 個人覺得玩游戲既有利也有弊。關鍵在於如何把握玩游戲的時間和玩什麼游戲。 玩游戲的孩子比較樂觀少煩惱心理比較健康智力比較高學習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高但是過多時間玩游戲不僅浪...費時間荒廢學業還會不利於我們交往容易逃避現實。總地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看我們怎麼用才可以趨利避害。下面以個人的經歷來說說感受讓朋友們參考參考吧。 我是個農村的孩子到了高中才進過三次網吧都是找同學而且我還不懂怎麼開機和關機至於一些電腦的基本常識都不懂。我大二買電腦還是找了幾個同學一起幫我買的因為我電腦的配置都不懂比如說什麼事CPU等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覺得大學大型的網路游戲很復雜又要買裝備又要升級等等我看到別人覺得很復雜我知道我自己肯定玩不過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不太喜歡玩游戲相比較起游戲來講我更喜歡看電影而不是電視劇的。所以我一般不玩游戲。 我以前總是認為玩游戲一是浪費時間而是影響學習。加上本身不喜歡玩游戲還有玩不來所以我小學到大一了都沒玩過什麼大型網路游戲除了一下單擊的益智小游戲以外。現在我發現我以前對於玩游戲的觀點是不正確不科學的。我感覺到現在我的思維不夠靈活轉的不夠快就是很死板。而且我發現一個現象可能你們也注意到那些整天玩游戲的人是很聰明的他們平時不怎麼學習但是一到了考試他們突擊學習的效果是很好的這就說明一個問題整天玩游戲的人他們的智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他們思維靈活頭腦思想轉得快所以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他們的接受能力很強更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現在我很後悔以前沒有安排適當的時間去玩玩游戲好好地讓我的頭腦更好的更全面的發展。現在我感覺我很笨所以現在每天我都要抽出一個或半個小時來玩游戲除了開發智力玩游戲其實還可以放鬆學習所帶來的壓力給我帶來輕松的心情更樂觀。 當然了玩游戲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能整天玩荒廢了學業與父母或同學在一起的時間少了溝通的時間也少了自然而然與父母與同學的關系就不好了。也有玩游戲猝死的個例所以希望朋友要合理玩。

② 現階段幼兒園游戲存在哪些問題

一、當前幼兒園游戲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活動流於形式
《綱要》中將游戲確定為幼兒的基本活動。但有不少教師在觀念上仍有重上課輕游戲的傾向,沒有真正把游戲寓於一日的活動之中。有的嫌玩游戲麻煩,平時不玩游戲,只在有人參觀檢查時才讓幼兒玩游戲,幼兒游戲活動不能得到正常開展。
(二)游戲活動安排不當
過於死板,教師過多考慮游戲的教學因素,而忽視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限制了幼兒的主體性,游戲和教學難以平衡,無法發揮其的優勢。
(三)游戲指導兩極分化
分化一:有的教師把游戲等同於自由活動,常常是「玩具一散,幼兒一放」便不聞不問,讓幼兒隨意玩,成了一種無目的、無計劃的活動。
分化二:教師過於注意游戲的結果而忽視游戲的過程,往往親自設計和指揮幼兒游戲,「導」得過多;幼兒則在教師的「精心」安排下機械地消極模仿,選擇游戲的自由度小,內容也單調,開展游戲活動的思考、創造和自主性被忽略了。
(四)游戲評價缺乏實際價值
許多幼兒園對游戲的評價如同虛設,要麼面面俱到,要麼簡單了事。有一些游戲評價還流於形式,抓不住重點,缺乏評價價值。
二、當前幼兒園游戲問題存在的原因
(一)受物質環境的影響
一是區角的規劃:室內游戲空間太擠孩子容易起沖突;場地過於空曠,幼兒會出現粗魯行為。二是游戲材料的投放:稀少單調的游戲材料無法激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二)教師對游戲機會與時間的把控不夠到位
幼兒在游戲期間被提供的機會少,發生新的學習的可能就少。游戲中沒將選擇權留給幼兒,分配角色時帶偏見,沒有根據因材施教的需要將某些游戲機會留給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兒。游戲時間的長短會影響兒童游戲的質量。在基於相同情境、玩具與教師的情況下,同一群幼兒在長短不同的游戲時間里,所表現的游戲行為也不同。
(三)教師的游戲知識與信念不足
教師對於活動室游戲的認知與現實的游戲實踐存在一定差距,如:游戲材料沒有激起預期的探索或假裝游戲,也沒有產生教師期望獲得的意義,游戲所產生的喜悅與進程並不是教師期望的樣子。
(四)教師的游戲指導能力有待提高
教師的不當介入可能限制幼兒用自己的方法游戲及探索、解決問題,使其喪失與同伴互動或考驗自己能力的機會。如何富有彈性地、在合適時機、以合適角色與強度介入幼兒游戲,何時扮演指導者、旁觀者、管理者角色抑或參與者角色,這是教師專業能力的一大挑戰。

③ 幼兒園游戲對幼兒的影響

那麼首先我覺得幼兒園游戲對幼兒的一個影響是怎麼樣的,那麼首先就有我有為我為大家來介紹介紹吧。

首先普及一個小知識,兒童游戲,在心理學中的定義不是現實生活中的電子競技游戲, 而是兒童運用一定的知識和語言,藉助各種物品,通過身體運動和心智活動,反映並探索周圍世界的活動。

現今社會競爭激烈,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學前教育,不少家長知道學習應該是在玩中學,學中玩,來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因此,不少的家長對於游戲是存在一個誤解的,認為游戲只是玩玩而已,玩高興了自然就有興趣學習了,這是對游戲的一個誤解,在這個年紀游戲與孩子是不可分割的,游戲不但是孩子的物質世界,更是孩子的精神家園。心理學上來說:「幼兒期是游戲期」, 幼兒期是一個人生命起步的萌芽期,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和旺盛,而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和教育現代化的逐步深入,幼兒游戲已被納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越來也多的人開始重視游戲對幼兒的影響,那麼游戲對幼兒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

一、游戲能激發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語言交往能力是一種體現個性特徵的綜合心理能力,也是幼兒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常常需要將視覺信息、聽覺信息以及主觀感受、願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別人的意圖作出言語的反應。比如說大家一起玩什麼游戲,誰和誰一組,誰違反了游戲規則,是否要換個新玩法,等等,對這些話題的商討促使幼兒之間出現了較為頻繁的交流,在游戲中幼兒彼此之間的交流引發了積極使用語言的動機。

二、游戲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滿足幼兒心理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馬爾茲認為,絕大多數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成功與失敗、榮耀與屈辱,特別是童年時的經驗而不自覺地形成的。

那麼首先我覺得幼兒園的游戲的話可以促進幼兒大腦的一個發育,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並且能可以開發大腦。對孩子的話將來的話,血液或者生活的話都會有很大的一個好處。

④ 2.幼兒游戲與成人游戲是不同的,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請示說出4點

1,游戲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例如在成人的生活中,工作是最主要的日常生活。成人的生活包括各種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社會活動。游戲僅作為一種重要的娛樂方式,只是成人生活中一個相對次要的部分。
而在學前兒童的生活中,游戲是主要的或基本的活動形式,游戲是生活,游戲是一切。
2,游戲的心理狀態不同
游戲中的成人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明確的游戲目標,其意
識中有明確的游戲活動與非游戲活動的區分,在游戲中往往會從游戲中走神到游戲外。
而幼兒往往從生活中走神到游戲中,在游戲時會有在日
常生活中的朦朧感,游戲與非游戲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和游移的,弄不清是「莊子夢蝴蝶,還是蝴蝶夢莊子」。
3,游戲的內容不同
成人游戲多為強規則游戲,帶有一定的民族傳承性和突
-天大l比人游戲有較多緊張驚險的藏漲0素"".0yng"
及在假想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游戲的玩法多為隱性規則的自然游戲和
規則性不強的游戲。
4,游戲的驅動力不同
成人游戲的內部動機,來自於間接的動機(被游戲外的
「第三者」所誘惑)更突出。成人往往會為了達到某種游戲之外的目
的,例如聯絡人際感情來進行游戲性活動。
學前兒童游戲的驅動力是直接內在的。幼兒很少為了游
戲以外的因素,例如「為嬴得游戲外的什麼」去游戲。
5,價值功能不同(成人游戲與幼兒游戲的最大區別)
5,價值功能不同(成人游戲與幼兒游戲的最大區別)
對於成人來說,好奇心依然存在,但游戲已不再有探索、
求知、發育身心的功能。對於學前兒童身心的成長和發展來說,游戲則具有至關
緊要的作用,游戲中豐富的探究、審美趣味,對幼兒具有非常重要的自我教育意義。

⑤ 在戶外場地幼兒較少發生的游戲是什麼

在戶外場地幼兒較少發生的游戲是擊沙包,幼兒分成甲、乙兩隊,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甲隊在里,乙隊在外,游戲開始,乙隊用一隻小沙包投擊甲隊,每擊中一人就出圈,並由乙隊得一分,如果被甲隊隊員接住則由甲隊得一分或者救回一名失誤者,規定時間內得分多的隊為勝。

游戲性質:

游戲是體育手段的一種,也是文化娛樂的一種形式,以一定的形式反映人類社會勞動、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活動。

稱之為游戲論之父的豪伊金格說:「游戲是在明確規定的時間、空間里所進行的行為或者活動,它是按照自發接受的規則來進行的,這種規則一旦被接受就具有絕對的約束力,游戲的目的就存在於游戲行為自身之中。

它伴有緊張和喜悅的感情與日常生活不同,」豪伊金格的這一論述高度概括了游戲的本質屬性,在此基礎上他還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地對游戲的本質屬性進行了解釋。

體育社會學分析認為,游戲是競技體育發展的低級階段,許多競技項目最初不過是人們在業余時間的簡單玩耍,經過加工整理,產生了簡單的規則和裁判方法,變成了局部地區的民間游戲。

⑥ 影響幼兒游戲的因素有哪些

幼兒 游戲的影響因素一:游戲材料
玩具材料的提供與幼兒游戲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給幼兒提供多種多樣的游戲材料,幼兒在游戲中解決問題時就表現出更多的發散思維行為特徵;給幼兒提供沒有固定玩法的游戲材料時,幼兒就會創造他們自己的玩法;完全陌生和比較復雜的玩具材料容易引起幼兒的好奇,只有中等熟悉和復雜程度的材料比較容易導致幼兒的象徵性游戲和練習性游戲行為的產生。

幼兒 游戲的影響因素二:游戲場地
游戲場地是幼兒游戲活動的空間,是進行游戲不可缺少的條件。場地的大小、在室內還是在戶外、場地的結構、空間的密度等,都對幼兒游戲產生影響。

幼兒 游戲的影響因素三:游戲時間
游戲時間是開展游戲活動的重要保證。研究表明:游戲時間的長短會影響幼兒游戲的質量。在較長的游戲時段(約30分鍾)幼兒才有時間逐漸發展出社會和認知層次較高的游戲形式(包括完整的游戲活動、團體游戲、建構游戲、團體一戲劇游戲);而在較短的游戲時段(約15分鍾)幼兒沒有足夠的時間結伴遊戲,不能相互協商、討論或作進一步的探索和建構材料,往往只從事一些社會和認知層次較低的游戲形式。

⑦ 四歲兒童智力游戲

提起動畫情景,孩子們都非常喜愛,而分工合作是提高幼兒合作意識最好的方式之一,當動畫情景與智力游戲相結合,必然成為孩子們最期待的游戲,從而使幼兒熱情高漲的參與其中,對游戲保持最大的興趣。兒童的智力處於開發階段,有很多方法幫助兒童開發自己的智力,接下來就由我帶來四歲兒童智力游戲,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游戲一:我和皮球做朋友

玩法一:媽媽雙腳分開當球門,爸爸、寶寶輪流左腳來射門,比一比誰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將球用繩子固定在比寶寶高出10~20厘米處,請寶寶雙腳向上跳,用頭頂球,頂到的計數,積累到一定的數字獎勵一張貼紙。

玩法四:寶寶按照指令左右腳配合撥動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後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擺好4~8個絨毛玩具,爸爸、媽媽和寶寶比賽,左手對准目標滾動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為勝。

提示:這種球類游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四肢運動與腦神經系統反復作用過程中,促進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的發展。

游戲二:大家一起唱

玩法:把生活中的事件編成歌曲,和寶寶邊唱邊玩。比如,刷牙、洗臉、吃飯,我們可以把這些活動和我們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編在一起來唱: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展寶寶的節奏感和創造能力。

游戲三:會滾動的箱子

玩法:把家裡買回來的電視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紙皮包裝箱留下,讓寶寶鑽進去縮緊身體,然後滾動紙皮箱子,寶寶會樂不可支。為了避免傷著寶寶,爸爸媽媽最好在每次滾動箱子之前大聲問他:「准備好了嗎?」確定他做好了准備才開始,滾動的幅度也可以根據寶寶的適應情況而調整。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可以鍛煉寶寶的身體平衡感,也能發展寶寶的右腦功能。

游戲四: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玩法:給寶寶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寶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後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寶貝說說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提示: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而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類型識別力。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進行記憶訓練游戲。

游戲五:猜一猜,找一找

玩法:爸爸媽媽准備幾幅虛線圖,讓寶寶猜一猜是什麼,然後再做連線練習,看看猜得對不對;也可以讓寶貝找一找隱藏起來的圖形,如:蝴蝶隱藏在蝴蝶花中,讓他找找,畫面上有幾只小蝴蝶,幾朵蝴蝶花;或把一張復雜的圖片給寶貝看,裡面有人物、動物和色彩的變化,先讓他看整體,再把局部給他看,讓他說說這是整體的哪一部分。

提示:這種藉助圖式思考的游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大腦的認識功能中,先著眼局部後顧及整體是左腦功能,而先認識整體再類推局部是右腦功能。圖式思考游戲可使左右腦功能更加協調地溝通。

游戲六:蘋果樹

玩法:從年歷上找出有一棵樹的圖畫,讓寶寶剪一些蘋果貼在樹上,注意:剪和貼都由寶寶自己來做,不要要求寶寶剪得像或貼得漂亮,只要他願意自己動手進行創作,父母就要表現出很欣賞的樣子。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能發展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左右手的協調能力。

游戲七:美麗的手鐲

玩法:把用過的信封留下,橫剪成一個一個環,然後和寶寶一起在環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顏色,把它套在手腕上當手鐲。媽媽先做一個以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後放手讓他自己來做,以鼓勵為主,不要計較寶寶做得是否漂亮。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4歲以上的寶寶玩,是多種感官配合的活動,既有手的動作,又有顏色的感覺、圖案的設計等等,對發展寶寶的右腦很有幫助。

游戲八:左右不一樣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時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時屈無名指,動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著寶寶的一隻手,掌心向上,讓他的`另一隻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勵寶寶隨家長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變動位置。

玩法三:摩腳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開始」時,左手前後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雙手習慣時再下口令「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

提示:這種不對稱動作的游戲適合5歲以上的寶寶玩。寶寶在按指令做不對稱動作的時候,左右大腦會不斷地受刺激,使腦細胞擴大功能范圍,以增強腦的發育。

四歲兒童玩游戲小貼士:

游戲刺激

游戲是自由、輕松、愉快的活動,寶寶特別喜歡。只有在游戲中寶寶才能主動地、自覺地接受教育,所以爸爸媽媽在現實生活中盡可能採用各類游戲的形式對寶寶進行開發右腦的訓練。

綜合刺激

視覺、聽覺和語言的「綜合刺激」特別有助於開發寶寶的右腦。爸爸媽媽可以在1小時內接連不斷地給寶寶看恐龍、鮮花等圖案,其間穿插兒歌、外語、故事等語言刺激。因為寶寶難以對長時間的相同刺激保持興趣,所以「綜合刺激」可以分成若干小單元,如每次3分鍾,然後休息1分鍾。

新鮮刺激

在平時的生活中,盡量不要讓寶寶老走同一條路、老看同一本書、老跟同一個小夥伴玩。送寶寶上幼兒園時不妨故意改變路線,為寶寶選擇的書本不妨種類多些,努力創造條件讓寶寶有機會結交各種性格和愛好的小朋友,因為新鮮的經歷對激活右腦功能好處多多。

繪畫刺激

繪畫是開發右腦的最好方式之一,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繪畫也是提高寶貝觀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繪畫過程中,右腦對曲線的感受更明顯,可以和寶貝多做這方面的游戲。曲線拓描和聯想,是比較有趣和容易實行的繪畫方式。

拓展:幼兒園大班智力游戲

游戲1:熊貓挖筍

培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及思維能力

玩法:有兩人一起玩,游戲時,兩人各將自己的熊貓放在自己一方熊貓家中,然後輪流擲六面體,誰擲出與自己熊貓衣服顏色相同的一面,誰就拿起自己的熊貓沿小路向圓圈處走一步,若擲出對方的顏色則不走動棋子,走完圓圈就可以挖竹筍,放入自己家,下次再擲自己顏色,再挖下一個竹筍,挖完所有竹筍,計算誰挖的多為勝。

游戲2:抽牌湊數

培養幼兒分析、概括及速算反應能力,理解加法互換,加減互逆的關系

游戲准備:每人三張同樣大的紙片,用小紐扣在紙片上分別畫1~3個小圓點,並寫上相應數字。

游戲方法:幼兒自由結合,每兩人一組游戲。以《石頭、剪刀、布》決勝負,勝者先抽牌,另一名幼兒湊數,進行三以內的組成、加減運算練習。算得對又快的幼兒得紅花一朵,游戲結束,紅花多的為勝。

指導建議:

1、牌面朝下,每次只能抽一張,抽多抽少都視為違規。

2、游戲之前先學會《石頭,剪刀,布》

游戲3:接龍卡片

識別長短、高矮、數字,學習排序

游戲准備:

1、長8厘米,寬4厘米的白卡紙若干。

2、幼兒2~4人一組,每人取5~6張接龍卡。

游戲方法:

1、數字接龍:根據卡片兩端的數字接龍。

2、長短接龍:根據從長到短接龍。

3、高矮接龍:根據從高到矮接龍。

4、數字多1接龍:按著卡片上的數字順序接龍。

5、數物接龍:根據物品的數量與數字接龍。

指導建議:教師應在一旁指導,出現錯誤及時糾正。

游戲4:送迷路的小動物回家

培養幼兒判斷、推理、思維能力

游戲准備:

1、動物卡片4張,迷路圖4幅,鉛筆若干。

2、幼兒分成4組。

游戲方法:

1、教師對幼兒說:"小兔、小雞、小鴨、小熊迷路了,不知道該走哪條路回家,小朋友,請你們送它們回家吧。"

2、幼兒分成4組,分別連接四幅迷路圖。

3、先連完者為優勝。

指導建議:鉛筆連線中途不能斷開,不能與圖中線路交叉。

游戲5:小羊請客

能將實物卡按數量的多少進行排序,並初步進行匹配相應點卡

游戲准備:小羊圖片一張;不同數量動物的卡片(1隻貓,兩只狗等);不同數量食物的卡片(一條魚、兩根骨頭等)

游戲方法:

1、今天小羊請客,教師分別出示小動物圖片,請幼兒觀察請了什麼小動物,有幾個?

2、請幼兒說說小羊應該准備一些什麼吃的來招待小動物?

3、請幼兒根據小羊請的小動物數量分別在餐盤里放上相對應的、同等數量的食物如:一隻小貓一條魚,兩只小狗兩根肉骨頭。

指導建議:

1、每次請客的動物數量可不同。

2、多次活動之後,可直接請幼兒擺放食物,然後再檢查食物的品種和數量是否提供對了。

游戲6:有趣的生活用品

培養幼兒觀察力、注意力

游戲准備:生活用品的拼圖和完整圖片。

游戲方法:

1、出示生活用品,請幼兒說說都有些什麼生活用品。

2、出示生活用品拼圖,請幼兒拼出這些生活用品。

指導建議:

1、游戲前幼兒積累相關的生活用品認知經驗。

2、游戲可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如兩人一組看誰拼得快。

游戲7:鞠躬和立正

發展注意力和反應力

游戲方法:全體幼兒自由站立在場地上,面向中心,幼兒遵照教師的口令做動作。教師站在場地中心,發出口令「鞠躬」或「立正」,幼兒的動作與口令相符。未根據口令做動作或動作做錯的幼兒立即退出遊戲。堅持到最後者為勝,在下一輪游戲中代替教師喊口令。

指導建議:

1、還可根據口令做相反動作。

2、口令可進行不同的變化,並有執行性。

游戲8:小偵探

發展注意力、觀察力與記憶力。

方法:全體幼兒自由地站立在場地上或坐在椅子上,選出一名幼兒扮演偵探,觀察大家的服飾後,暫時離開集體。然後讓一名幼兒脫下外衣隨意的給另一位幼兒穿,再請偵探回來,繼續觀察大家的服飾後,說出誰的外衣不見了,誰穿的不是自己的外衣。

指導建議:游戲中除讓幼兒調換外衣外,也可以調換鞋子,冬天可調換帽子、圍巾、手套等用品。

游戲9:泡泡糖

提高幼兒對身體各部位的認知。

玩法:請一位幼兒做小主持人,請若干幼兒游戲(人數是奇數)。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回應「粘什麼」,主持人說出身體的某個部位,幼兒就兩兩互相接觸主持人說的部位。比如,主持人說頭頂,幼兒就要兩人一組把頭頂相接觸。而沒有找到同伴的人被淘汰出局。當幼兒人數剩下偶數時,主持人要充當1人在其中,使隊伍始終保持奇數人數。最後剩下的兩人勝出。

指導建議:提醒主持人喊出的身體部位要有一定的可實行性。

游戲10:拍電報

訓練靈敏性、注意力、記憶力、鞏固兒童對數的概念

游戲准備:幼兒分成2組-3組,每組2-10人。

玩法:教師小聲地將電報數字型大小碼告訴每組的第一個幼兒,不能讓其他的幼兒知道,然後聽信號拍電報。第一個小朋友將右手在第二個小朋友左手心按老師說的數目點幾下(例如電報數字是5就用手指輕輕點5下),依次往下進行。由最後一個小朋友報出電報的號碼,看看哪組的電報拍的快、拍的准確。

游戲規則:當老師發口令後,各組幼兒按傳遞的指令,開始拍電報。最後一個幼兒得到電報後要舉手,並把數字寫在紙條上。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389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29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288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70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38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29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0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06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85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