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自主游戲
Ⅰ 什麼是自主游戲
幼兒自主游戲即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開展、自發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培養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及孩子的人格建構。
(1)玩沙子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課堂,許多孩子都非常喜歡玩沙子,通過堆,拍打,鏟等一些動作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手腕的靈活性,培養孩子想像力,創造力。
(2)玩輪胎
幼兒玩輪胎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走輪胎、跳輪胎、鑽輪胎、滾輪胎等等,讓孩子親身體驗玩輪胎的樂趣,鍛煉了跳躍、平衡、奔跑等多種運動能力,發展創造力,增強幼兒體質。
Ⅱ 自主游戲最重要的是什麼
自主性游戲的特徵
1.游戲計劃的生成性
在強調自主性的游戲中,兒童有自己支配和選擇游戲的權利,游戲計劃不再是教師事先憑想像制訂的,而是根據兒童在游戲中的表現,根據兒童的需要及存在的問題來制訂下一次的游戲計劃,在兒童的游戲活動中不斷生成新的計劃,可以使游戲的開展更加能滿足兒童的願望和需要。這樣,避免了游戲指導的盲目性和導演性。
2.游戲環境的多樣性
由於游戲的主人是兒童,要玩什麼游戲是兒童自己的權利,每個兒童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在游戲環境的創設上就需體現開放性和多樣性,才能滿足不同兒童的各種需要,使兒童能夠逐漸學會控制外部環境。
3.教師角色的多重性
教師以多重身份指導游戲,有利於對游戲的有效指導。當兒童需要游戲材料時,教師是游戲材料的提供者;當兒童需要幫助時,教師是游戲的支持者和援助者;當兒童需要教師一同游戲時,教師是兒童游戲的夥伴和參與者;當兒童不需要教師介入時,教師是游戲的觀察者;當兒童在分享游戲經驗時,教師是傾聽者和發問者。因此,教師在游戲中的角色是多重的,改變了過去教師在指導游戲中對指導的片面理解。
4.游戲機會的均等性
要使兒童對游戲活動具有自己支配和控制的權利和可能,就必須給兒童提供相應的機會。均等的游戲機會,能保證每個兒童在此時此地去自由選擇自己想玩的游戲。這便抑制了由於教師的指定和安排而人為造成「玩不到想玩的游戲」或「老師讓我玩的」等現象的發生,給兒童自主性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Ⅲ 教研什麼樣的游戲是自主游戲舉例說明
自主性游戲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為直接目的,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交流的積極游戲過程。為幼兒創造和提供充分的自主性游戲時間與條件是幼兒園滿足幼兒游戲需要的基本途徑。
自主性游戲能讓兒童按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游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游戲,在與材料和夥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戲帶來的快樂和學習彼此的經驗,促進兒童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 開展自主性游戲就是讓兒童擁有自由選擇游戲的權利和可能,允許兒童在此時此刻選擇自己想玩的游戲內容,而不是由教師安排或指定內容。
Ⅳ 什麼是幼兒園自主性游戲
1、通過游戲課程的實踐與研究,進一步讓我園教師明確游戲課程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教師應以游戲為主要教育手段,在實踐活動中,理論聯系實際,反復討論研究,提高教師對游戲課程的研究實踐能力與理論水平。 2、以《綱要》《指南》精神為引領,積極開展「教研訓一體化」的主題式的園本研修活動,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培訓模式,提高教師自我反思能力,激勵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獲得主動發展。 3、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專題性研討,關注幼兒的游戲行為。從案例入手,及時捕捉教師在組織游戲活動中具有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問題和個案,在專題研究的過程中激勵教師善於發現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通過組員間的互動來解除困惑,更好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 5、加強對游戲環境創設的研究,挖掘環境的教育價值,體現教師、幼兒與環境三者之間的聯系,並結合主題活動、結合本園特色創設環境,體現「孩子是環境的主人」這一概念。
Ⅳ 自主游戲的意義是什麼
幼兒興趣得到滿足,天性自由表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和人格建構。
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有些教師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指導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戲,急切的希望孩子在每一次游戲中都有所發展,有所提高。
他們總覺得孩子在游戲,這樣做不符合生活實際,那樣做游戲規則不嚴謹,於是緊張得注視幼兒的游戲,尋找教育的機會,不時地終止幼兒的自主活動,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自主活動引向事先設計好的教育目的;
於是游戲成了教師導演的一台戲。幼兒的自主探索、自我體驗、自主創造的權利被教師剝奪了,使幼兒自主游戲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的挫傷。
自主游戲的主導者應該是幼兒而非教師。幼兒自主游戲的主題、玩具的選擇以及游戲的進行與結束都應該由幼兒自己來確定,教師只需要為幼兒自主游戲的順利進行做一些必要的准備和幫助,幼兒才是自主游戲的真正主人。
自發游戲相關
在自發游戲中,幼兒自發選擇游戲內容,選擇材料和夥伴,決定玩什麼、怎麼玩、和誰玩,幼兒在與材料和夥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戲帶來的快樂,學習彼此的經驗,使幼兒主體意識與創造意識得到和諧發展。
《幼兒園指導綱要》指出:「應該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應絕對尊重幼兒的意願。」陳鶴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兒為主體,將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幼兒。」在幼兒自發游戲中,沒有教師的干預,幼兒會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發地結伴,玩「小老師上課、開火車、過家家」等游戲。
他們在玩中不時張望教師的反應,偶爾還會邀教師參與其中。教師這時要發現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需要,還孩子游戲自主權。教師要了解幼兒自發游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靈活地調整游戲的材料、場地、時間、空間,判斷何時介入,對幼兒的自發游戲做適宜的指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自發游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自主游戲
Ⅵ 什麼是自主性游戲
1、通過游戲課程的實踐與研究,進一步讓我園教師明確游戲課程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教師應以游戲為主要教育手段,在實踐活動中,理論聯系實際,反復討論研究,提高教師對游戲課程的研究實踐能力與理論水平。
2、以《綱要》《指南》精神為引領,積極開展「教研訓一體化」的主題式的園本研修活動,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培訓模式,提高教師自我反思能力,激勵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獲得主動發展。
3、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專題性研討,關注幼兒的游戲行為。從案例入手,及時捕捉教師在組織游戲活動中具有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問題和個案,在專題研究的過程中激勵教師善於發現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通過組員間的互動來解除困惑,更好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
5、加強對游戲環境創設的研究,挖掘環境的教育價值,體現教師、幼兒與環境三者之間的聯系,並結合主題活動、結合本園特色創設環境,體現「孩子是環境的主人」這一概念。
參考資料: http://www.age06.com/gardenportal/Detail.aspx?InfoGuid=b5b87af2-9f16-4541-b03d-18123025c632
Ⅶ 什麼游戲是自主游戲
有人把自主性游戲簡單理解為創造性游戲,認為自主性游戲就是讓兒童在游戲中隨心所欲,教師不能給兒童半點指導。其實,自主性游戲並不是從游戲分類的角度提出的,它是從游戲的性質這個角度提出來的。它不是把游戲簡單地分為有無自主性,而是強調所有的游戲都應該有自主性,自主性游戲包含所有的游戲。開展自主性游戲就是讓兒童擁有自由選擇游戲的權利和可能,允許兒童在此時此刻選擇自己想玩的游戲內容,而不是由教師安排或指定內容。我們要深入地了解兒童,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發展潛能,為兒童自主性的發揮創設條件和機會,從而達到促使兒童主動學習、主動內化、主動發展,成為學習的主人的目的。
Ⅷ 什麼是自主游戲,特點
自主性游戲的特徵
1.游戲計劃的生成性
在強調自主性的游戲中,兒童有自己支配和選擇游戲的權利,游戲計劃不再是教師事先憑想像制訂的,而是根據兒童在游戲中的表現,根據兒童的需要及存在的問題來制訂下一次的游戲計劃,在兒童的游戲活動中不斷生成新的計劃,可以使游戲的開展更加能滿足兒童的願望和需要。這樣,避免了游戲指導的盲目性和導演性。
2.游戲環境的多樣性
由於游戲的主人是兒童,要玩什麼游戲是兒童自己的權利,每個兒童的需要是不同的,因此,在游戲環境的創設上就需體現開放性和多樣性,才能滿足不同兒童的各種需要,使兒童能夠逐漸學會控制外部環境。
3.教師角色的多重性
教師以多重身份指導游戲,有利於對游戲的有效指導。當兒童需要游戲材料時,教師是游戲材料的提供者;當兒童需要幫助時,教師是游戲的支持者和援助者;當兒童需要教師一同游戲時,教師是兒童游戲的夥伴和參與者;當兒童不需要教師介入時,教師是游戲的觀察者;當兒童在分享游戲經驗時,教師是傾聽者和發問者。因此,教師在游戲中的角色是多重的,改變了過去教師在指導游戲中對指導的片面理解。
4.游戲機會的均等性
要使兒童對游戲活動具有自己支配和控制的權利和可能,就必須給兒童提供相應的機會。均等的游戲機會,能保證每個兒童在此時此地去自由選擇自己想玩的游戲。這便抑制了由於教師的指定和安排而人為造成「玩不到想玩的游戲」或「老師讓我玩的」等現象的發生,給兒童自主性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Ⅸ 自主游戲和區域游戲的區別
自主游戲和區域游戲常用於幼兒教育中,他們的區別是:自主游戲是以孩子意願為主,充分滿足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區域游戲則是幼兒在設置好的游戲區所進行的特定活動。目前多採用兩者結合的方式,即區域活動。
自主游戲是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意願發起的游戲,孩子自主的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夥伴,主動地進行探索與交往,不局限於活動區域和游戲內容。
區域游戲則是教師構建不同的游戲區域,准備游戲材料、內容,帶領幼兒一起玩樂的活動,不局限於年齡。
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構建區域角的過程。游戲過程中幼兒自主選擇、操作與擺弄材料,教師應以間接指導方法為主,幫助幼兒組織和開展游戲。它是幼兒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一種獨特方式,常見的區域角包括生活區、語言區、美工區、科學區、建構區、角色游戲區。
開展區域活動的意義:
1、開展區域活動能激發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興趣與需要得到滿足,個性與天性得到表露,創造性與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2、可以在游戲中增強幼兒對社會的認知,提高幼兒對問題的認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在與同輩互動中學會合作、分享、協商、遵守規則、解決沖突。
3、有益於幼兒專注力的有效提升,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幼兒能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並且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不僅可以提高專注力,也可以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自己越來越自信。
Ⅹ 什麼是幼兒自主游戲
所謂幼兒園自主性游戲,是指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主開展、自發交流的積極主動的活動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由表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和人格建構的過程。但現實生活中的幼兒園開展的游戲基本都是偽自主的,都是老師安排好的游戲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