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2個月寶寶玩什麼游戲
Ⅰ 適合2個月寶寶早教游戲有哪些
把懸掛玩具改成帶鈴鐺的小球,媽媽扶寶寶的小手去拍擊小球,球會前後搖擺並發出聲音,吸引寶寶不斷擊打它。寶寶還不會估計間隔,手的動作也欠靈活,經常拍空,好不容易擊中,球又跑了,再想擊中就十分困難。可再用球的搖擺和鈴聲吸引寶寶。
每次玩時改變小球懸吊的位置,以免長時間注視形成對眼。玩過後把小球收起,防止盯視。練習拍擊一個活動目標,可進一步練習手眼協調,為4~5個月時捉住吊起的玩具做准備。
Ⅱ 適合2歲寶寶的玩具有哪些2歲的寶寶適合玩什麼玩具
兩三歲的寶寶都是精力充沛的小人兒,因此,不但要給你的寶寶找一些能疏導他能量的玩具和游戲,還要給他玩一些能開發他正在發育的心智的玩具。 可騎的玩具:寶寶現在仍然喜歡那些自己能推的、帶軲轆的玩具,比如三輪車,不過他多半還不會蹬踏板。寶寶可騎的玩具一定要能很好地保持平衡,那些車後帶行李箱的也非常好,可以讓他外出時把東西裝進拿出。 球類:球類還是寶寶喜歡的玩具,因為他現在能對著目標扔球了,所以會比以前更愛玩。這個年齡的少數孩子甚至偶爾還能接住球。用一個廢紙簍做「球籃」,看看誰能從稍微遠一點的地方把球扔進去。或者在樓下空地上做兩個「球門」,告訴寶寶怎麼踢簡單版的足球。 藝術用品:讓寶寶更有創意吧。在家裡安排一個地方,告訴寶寶他可以盡情揮灑。你可以要求寶寶畫某樣東西,如天空、草、甚至雨的聲音等等,來激勵他的藝術性。當你足夠勇敢,或者也許應該說在你精力充沛時,給寶寶廣告顏料和一些大刷子,然後遠遠地站在他背後看他創作吧。 打擊樂器:音樂能夠激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跳舞、拍手、旋轉、單腳跳、甚至喊叫等等,那為什麼不給寶寶一面手鼓、小鼓、或兩根鼓錘來增添樂趣呢?嘗試不同類型的音樂,請寶寶來敲擊伴奏。 化妝服:寶寶大約就是從現在開始玩裝扮游戲的。找個抽屜或一個盒子專門放化妝服,把裡面塞滿襯衫、裙子、帽子、鞋等任何能激發寶寶想像力的東西。至少這是讓寶寶練習把這些東西穿上再脫下的好借口,這好像是兩歲孩子都喜歡的練習。 過家家用的玩具:玩假想游戲的玩具應該是逼真的,所以給寶寶買一套玩具鍋碗瓢盆和塑料食品。擺上一張小桌子和幾把小椅子,讓寶寶做主人,招待客人喝茶或吃飯。別忘了再給他一把小掃帚,或者(如果有的話)甚至一個小吸塵器,好讓清理工作也變得好玩起來。 建築玩具:寶寶可能現在變得對建築很感興趣了,不妨考慮給寶寶買大塊的樂高積木,或其他塊狀的、能連或咬合在一起的玩具。用這些,寶寶或許能創造出奇妙的、晃晃當當的公共汽車、火車、農場、房子等許多東西。 拼圖:寶寶現在具備的靈巧性讓他有可能玩很多新游戲了。他能更容易把杯子一個一個套在一起、拼四五塊的拼圖、用一套塑料鑰匙打開塑料娃娃家的各個房門、給娃娃穿脫有帶子、粘扣、紐扣的衣服等。
Ⅲ 適合兩歲寶寶玩的手機游戲有哪些
快樂寶寶兒歌-120首經典兒歌跟唱動畫精選。
適合年齡:1~4歲 經典的兒歌,配上卡通的動畫,帶孩子享受音樂帶來的歡樂。兒歌收錄很全,但11頁以後需要購買。
應用簡介
精選最耳熟能詳、最易唱誦的百首經典兒歌。優美動聽的旋律,生動有趣的卡通動畫,在這樣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寶寶可以零距離聆聽、吟唱趣味益智的經典兒歌,享受音樂帶來的無限歡樂。讓寶寶在律動的音樂中開啟語言智能、啟迪智力、激發潛能,使寶寶在音樂的熏陶下快樂健康地成長。
最受孩子喜愛的兒歌——輕快優美,琅琅上口,易學易唱,從小培養樂感,為孩子打開音樂藝術之門。
Ⅳ 二歲寶寶互動游戲有哪些
寶寶成長的過程當中,對於外界的認知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需要得到家長的幫助,同時也可以給寶寶准備一些游戲,對於兩歲的寶寶來說,游戲的選擇其實對他們的大腦發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1、動作能力培養游戲——穿越隧道
玩法
准備一個大紙箱,媽媽用單張報紙封住紙箱一側的開口處,在報紙上開2—3個圓洞,媽媽把寶寶喜歡的玩具從報紙洞口放進紙箱中。吸引寶寶爬進紙箱去拿,並鼓勵寶寶取出來。寶寶捅破紙箱,爬進去取出玩具。
小貼士
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練習了動作的平衡和協調性,同時也是一種力量和耐力的訓練。
2訓練孩子反應的靈敏——手指頂鍋
玩法
媽媽將一隻手伸出,手心向下,孩子伸出右手食指,頂在成人手心中,大家齊聲說:「手指頂鍋,淘米下鍋,一把抓住哪一個?」
媽媽說「嗨」「嗨」,當說完第三個「嗨」時,孩子迅速把手抽回,如抽得慢被媽媽抓住,游戲重新開始。
小貼士
等寶寶熟悉游戲後,可與媽媽交換角色進行。
3認知能力培養游戲——找朋友
玩法
攤開幾張字母卡片,讓寶寶將兩張相同的字母卡配對。如果寶寶把外形相近的兩個不同的字母混淆,爸爸媽媽可在糾正錯誤的同時,形象的指出他們的區別。
例如:在解釋字母B時可將其描述寶寶的一隻耳朵,而把字母P解釋成老爺爺的一根手杖等等。
小貼士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逐漸將配對游戲發展成歸類游戲。2歲左右的寶寶將不同姿勢的相同動物圖片配成一對,2歲半的寶寶將圖片與實物中的水果、餅乾等分類。
Ⅳ 兩個月孩子可以做哪些游戲
《早教》網路網盤免費在線下載
俗語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要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就必須先學習。這里有0-36月寶寶的早教教案,希望對您有幫助.
鏈接:https://pan..com/s/1U-a2VuKpqlc_Y2G8A6kp7A

Ⅵ 生活中有哪些開發智力的小游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玩
最近,我入手了兒童心理學、感覺統合、全腦智能等方面的專業書籍,只有把這個年齡的寶寶身體發育到了什麼程度,大腦與身體建立了怎樣的連接,可以支配身體做什麼動作,進而更進一步促進大腦發育等等這些問題研究透徹,才能更有針對性的把適齡游戲推薦給朋友們。
關於2歲以上寶寶,相關的游戲很多,咱們今天這篇推送算綜合類的,以後咱們再出細分專題類。
粗大動作發育
粗大動作的發育與身體的協調性密切相關,也是寶貝們大腦發育成熟度的一個衡量標准。粗大動作的鍛煉和發展,能使大腦內的神經間聯系更密切,大腦也更越聰明。直白點說,一個動著的孩子也是一個在學習的孩子哦。
2歲多的寶寶跑、跳、投擲、走平衡木等這類的基本運動技能已經掌握。根據這樣的身體發育特點,麻麻們可以設計一些有趣味的活動,在快樂中發展粗大動作。
1走平衡木
剛開始可以用膠帶貼到地上,貼出直線、曲線,讓寶貝沿線走,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再發展到真正的平衡木上。
手眼協調
手眼協調是在視覺配合下,鍛煉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協調性。
研究報告顯示,學齡兒童在學校的時間有85%的時間是花費在手部與眼部相關的動作上,包括寫字、運算、美工與體育等相關課程。
比如老師講解的內容,從黑板上復制到紙上的過程,就是一個典型的手眼協調的例子。如果缺乏手眼的協調能力,那麼學習能力也是要打折扣的。
1投球游戲
箱子躺倒後,小寶貝順著地板投進去,我買的網球幾塊錢一個,自重也較重,比較容易投進去。
Ⅶ 適合2歲以上寶寶的家庭游戲有哪些
鏈接:
兒童時期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掌握語言最快、最佳的時期。兒童的語言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與成人或同伴的交往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不斷發展的。語言交往能力是--種體現個性特徵的綜合心理能力,也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游戲是培養兒童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
Ⅷ 適合2歲寶寶的手機app游戲有哪些
以下兩點建議,希望能幫到你: 寶寶貼紙動物園 適合年齡:2~4歲 共100種不同的動物,12個不同的場景,游戲品質還不錯,讓寶寶從小愛上自然,培育愛心,下載應用寶,搜索就可以找到,很方便。 貝瓦聽聽 - Beva.FM 適合年齡:1~2歲 簡單有趣的兒童電台,非常符合孩子的認知水準。通過點,搖,聽,可愛童趣的兒歌就飄出來了。 現在幾乎每家都有手機、IPAD,雖然不斷有看到新聞說寶寶玩手機、IPAD對眼睛很不好,但是我覺得只要玩的時間適度,還是可以的,不要讓寶寶「上癮」就好。
Ⅸ 一歲兩個月的小孩該玩什麼樣的游戲
下面這些游戲都很適合1歲左右的寶寶
1、開關瓶蓋、盒蓋
目的:為不同的瓶、盒配蓋。
前提:會蓋瓶蓋。
方法:將用過的瓶子、盒子給寶寶當玩具。大人先打開一個,讓他蓋上,再打開。再給另一個讓他自己打開又蓋上。將兩個瓶子或盒子都打開,讓寶寶自己配蓋。每次最多隻認兩個瓶子或盒子,待他已經熟練之後,才又再放一個。漸漸寶寶能記住瓶和蓋的顏色和特點,將蓋配上。
2、站起來繼續走
目的:訓練獨走能力。
前提:能放手走幾步。
方法:寶寶剛開始學走步,往往走幾步會驟然坐地,有的孩子能勇敢地爬起來再走,很快學會了獨行。但有的孩子卻不敢再嘗試,而退化到爬行階段,所以,初學走路的孩子當驟然坐地和摔跤時,要安慰和鼓勵他,如無聲的抱—抱、拍一拍他,然後用玩具在前面逗引他,讓他站起來繼續行走。
3、猴子鑽桶
目的:引起探索觀察。
前提:了解詞彙「鑽入、鑽出」。
方法:自製簡易玩具,大人旋轉鐵絲說:「猴子哪裡去了?鑽進去,又鑽出來」寶寶很高興,伸頭至筒里看看,又動手搖搖。簡單的玩具讓寶寶產生好奇,讓他不停地觀察。
4、一起做
目的:學習更多身體部位的名稱。
前提:學會3個五官的名稱。
方法:大人和寶寶一起做指五官的游戲,先指寶寶學會的部位如鼻子、眼睛、耳朵;再學指嘴巴、頭發、脖子、臉。然後學指胳膊、大腿、膝蓋、腳趾頭;也可以學指肚子、肩膀、背脊、腿肚子、胳肢窩……引寶寶大笑。用游戲來學習,不但讓大家快樂,而且印象深刻。鼓勵寶寶下命令,這樣他不但學會指,還學會說部位的名稱。
5、 認紅色
目的:學習第一個共性概念。
前提:認識3~4種物名。
方法:大人拿出一個紅色的瓶蓋對寶寶說「這是紅的」。過一會兒大人拿出3~4件紅色的玩具放在一起,再問寶寶「哪個是紅的?」寶寶毫不猶豫指剛才的瓶蓋回答。當大人再拿出另一件說「這也是紅的」,寶寶會用懷疑的眼光看著大人。這時要再認識一遍,這些全是紅的。連續幾天復習,將其他顏色的放在另一邊,將紅的放在一邊,告訴他「這邊全是紅的,那邊不是」。千萬不要說出另外顏色的名稱。大約要過一周到10天,寶寶終於領會紅色是共性概念。過去學習一物一個名稱,現在要理解用顏色去形容許多物件,要慢慢來,認真理解紅色的東西與其他顏色東西的主要區別。起碼要等2~3個月認真學會後,再學認其他顏色。
5、投小丸
目的:練習手眼協調,拇指示指攝取能力。
前提:能將葡萄乾拿起放到嘴裡。
方法:將幾個小粒的糖豆或米花放在紙巾上,示範用拇指和示指將小粒放入瓶中,讓寶寶模仿。寶寶先學習攝取,然後學習將手移到瓶口,大人要告知「放手」,讓寶寶將手中小丸放人瓶內。這時寶寶手的動作不協調,有時未到瓶口就先放手,有時轉過瓶口才放,都投不中。偶然投入一個就要大加贊揚以鞏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