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節約游戲怎麼玩
Ⅰ 幼兒游戲有哪些注意事項
孩子與孩子之間玩游戲的時候最好是不要玩一些帶有暴力傾向的游戲,在和父母做游戲的時候,因為父母總是用成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所以在玩游戲的過程當中很可能會對小孩子指手畫腳,從而使孩子失去玩游戲的興趣,希望父母在玩游戲的過程當中,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夠玩得更加開心。
如果孩子經常的愛玩一些手游的話也要注意分寸,不能夠讓孩子玩的時間過長,因為如果玩手游的時間過長很容易產生依賴性,不僅會使孩子在上學的時候不能夠集中精力,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視力發育,建議父母最好是不要讓孩子玩手機游戲。
如果在小孩子玩一些比較危險的游戲一定要及時的制止,尤其是在一些游樂場,不僅人多,而且如果孩子太小的話,最好是有大人陪同。避免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遇到壞人,或者是在玩游戲的時候受到任何的傷害。
Ⅱ 幼兒園體育游戲玩法
★游戲1:蹲蹲孵小雞★
游戲玩法:
參加者站成一個圓圈,兩手握拳伸向前方,一個幼兒自左往右挨著每一個幼兒一邊指點,一邊說:「蹲蹲孵小雞,捉不牢就要飛」。「飛」字落在哪個幼兒身上,哪個幼兒就做抓小雞的人,其餘幼兒做小雞,在規定場地內自由的飛、跑。這時抓雞的人就可以去抓。
游戲規則:
當小雞蹲下時,就不能抓了。抓到二、三隻後,計算一下被抓的人數(小雞數),游戲可重新開始。
★游戲2:貼燒餅★
游戲目標:
1、培養幼兒的追逐能力;
2、培養幼兒的游戲興趣。
游戲玩法:
幼兒扮演燒餅圍成一個圓圈。一人做貼燒餅的人,一人去追貼燒餅的人。
游戲規則:
貼燒餅的人在被追的時候可以貼在圈上的任何燒餅,被貼的燒餅必須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則交換角色繼續游戲。此游戲可以做多層的燒餅進行。
注意事項:
注意在追逐中的安全問題。
★游戲3:炒豆豆★
游戲目的:
培養幼兒相互間的合作能力。
游戲玩法:
兩人相對而立,手牽手,邊念兒歌,邊有節奏地向左右協調擺手。兒歌念到最後一句時,兩人舉起一側的手臂來共同鑽過翻轉身體180度,還原姿勢。游戲反復進行。
兒歌:
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頭。
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完時,才能翻跟頭
★游戲4:結冰★
游戲目的:
1、練習追逐跑,培養幼兒動作的敏捷性;
2、讓幼兒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游戲玩法: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動作練習,並聽老師數1-10,當數到10的時候老師說:「結冰」。全體幼兒就不動了。(可以兩人或三人擁抱)老師說「冰化了!」幼兒散開繼續自由做動作,如此重復游戲。
游戲規則:
結冰的時候要求幼兒抱在一起不亂動,不可以隨意自由走動,
游戲建議:
根據游戲人數的多少選擇場地,避免發生碰撞。
★游戲5:木頭人★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的靈敏性和平衡能力;
2、體驗集體游戲的樂趣。
游戲玩法:
幼兒圍在一起,請出一「領導」人站於中間。游戲開始,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邊自由走動,念到最後一個字時,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先動者為失敗者。為提高幼兒興趣,「領導」人可在念完最後一個字時做一個動作,如:「平衡」狀、「小猴」狀等。其餘幼兒迅速學祥並靜止,學錯動作或走動者為失敗者。
★游戲6:紅格子、綠格子★
游戲准備:
塑料方塊墊紅、綠、藍各若干。
游戲玩法:
1、方塊墊間隔並插好。
2、幼兒聽口令從原地跳入指定的格子,如口令—紅格子,則跳入紅格子;如口令—綠格子,就從原地跳入綠格子。
3、兩名幼兒輪流跳或喊口令,不按口令跳者為輸。
游戲提示:
幫助幼兒認識顏色,培養雙腳並跳能力。
★游戲7:跳房子★
游戲目的:
鍛煉腿部肌肉及跳躍能力。
游戲准備:
地上畫一些格子和一串珠子兒。
游戲玩法:
按格子里的數字順序跳格子,珠子落在線上和線外就罰出場。
★游戲8:「孵小雞」★
游戲玩法:
游戲者中選一人當「雞媽媽」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幾個「蛋」(可放石頭代替),表示「雞媽媽」正在「孵蛋」。其餘游戲者做「耗子」,「耗子「在」雞媽媽「身邊鑽來鑽去,伺機取「蛋」。「雞媽媽」可以自由轉動保護身體下面的「雞蛋」,但不能離開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時,「雞媽媽」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許在取「蛋」。游戲可玩到「雞蛋」取完為止。
★游戲9:躲球★
游戲規則:
把皮球高高地拋上高空後讓球自由下落,當皮球在地上蹦3下後,大家互相推,以讓球碰到別人。連續3次被球碰到的人,就要接受另外規定的處罰。
游戲玩法:
向上拋球的人,隨便喊一個游戲者的名字,其他人立刻從被喊名字的人身邊逃走。被喊名字的人接到球後,馬上向大家喊「停」,讓大家停止跑動。然後數「一、二、三」,向一個人跑3步後向他拋球,盡力讓球碰到他。被球碰到的人拾球後再拋球,使游戲重新開始。如未碰到此人,則有拋球者再撿球,然後再拋球,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10:拔草★
游戲玩法:
教師把「雜草」(綠、藍、紫縐紙的小花)撒在較大面積的地上。幼兒每人拿一隻小盒子,四散地「拔草」(撿縐紙花並放到小盒子里)。教師提醒幼兒找人空的地方「拔草」,不要擁擠在一起,防止相互碰撞。地上的「草」拔完了,游戲再重新開始。
教師邊走邊撒出紅、綠、藍、紫的小紙花於場地上,告訴幼兒紅花是莊稼,要保護它,不能拔掉。其他顏色的小花是「雜草」。幼兒四散走或跑後蹲下「拔草」。地上「雜草」拔完後,每個幼兒數一數一共拔了多少棵「雜草」,並說說「草」的顏色。
Ⅲ 幼兒民間游戲玩法
民間傳統性游戲 游戲名稱:跳房子 游戲目的:鍛煉腿部肌肉及跳躍能力。 游戲准備:地上畫一些格子和一串珠子兒。 游戲過程:按格子里的數字順序跳格子,珠子落在線上和線外就罰出場。 游戲名稱:跳拱 游戲目的:鍛煉跳躍能力。 游戲過程: 1、選一人當拱雙腳合攏,雙手抱雙膝,弓背站立。 2、其餘人依次跳過拱,不能跳過的就算輸,輸的幼兒就當拱,游戲繼續進 行。 游戲規則:當拱的幼兒不能隨意站起來。 體育游戲:螃蟹搶蛋 游戲目標:鍛煉幼兒的腿部肌肉,培養應變能力。 游戲准備:小石子或毽子數個。 游戲過程: 1、任選一名幼兒作螃蟹媽媽,用雙手雙腳支撐身體爬在地上,保護自己的蛋寶寶。 2、選數名幼兒站在旁邊,想法去搶蛋寶寶,螃蟹媽媽為了保護蛋寶寶,用腳輕輕地踢,或用手輕輕地觸摸對方。只要螃蟹媽媽觸摸到對方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就為勝。 3、輸的幼兒與螃蟹媽媽交換角色繼續游戲。 游戲規則:搶蛋寶寶的幼兒只能一個一個地去搶。 體育游戲:夾粽子 游戲目的: 1、訓練幼兒手的靈活性和巧用手勁的能力。 2、訓練幼兒手腳配合的協調能力。 游戲玩法: 1、用手拿兩支筷子,夾住沙袋。 2、從起點跑到終點。 3、沙袋掉在地上重新用筷子夾起沙袋向終點跑去。 4、誰先跑到終點誰就取得勝利。 娛樂游戲:劃龍舟 游戲目的:培養幼兒團結協作,互相關愛的精神。 游戲玩法:幼兒分成五個人一組,每組五個幼兒都蹲下,後面的幼兒拉著前面的幼兒的衣服往前劃,哪一組幼兒先劃過去就算贏。 游戲規則: 1、強調幼兒間團結合作,互相關愛。 2、游戲中不能不顧別人一個人走。 娛樂游戲:編花籃 游戲目標:通過游戲培養孩子互相協調、團結友愛的精神。 游戲方法: 孩子們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將自己的一隻腿放在旁邊兩孩子的手上,單腿站立,然後,孩子依次將自己的一條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將腿搭好後,最先那個孩子的腿放在最後一名孩子的腿上,開始游戲,邊單腿跳邊唱兒歌:「編、編、編花籃,花籃一編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籃」。 游戲規則: 1、人數三人以上的孩子; 2、一個小孩的腿掉下來了,游戲又重新開始。 游戲名稱:滾鐵環 游戲玩法: 孩子人手一個鐵環一個鐵鉤,利於鐵鉤控制環在場地里滾動,控制的方法有多種,自主創造,但玩時一定要保持鐵環滾動,鐵環翻倒則視為失敗,換人游戲。 游戲名稱:跳皮筋 游戲方法: 方法有多種,可根據方法不同而取各種小名稱,如「加減乘除」,至少三人參加,兩人將皮筋套在腳上,各站一方,中間形成長方形,一孩子在中間邊念兒歌邊跳,以踩繩為失敗。再換綳繩的孩子游戲。 游戲名稱:擠「油渣」: 游戲玩法: 寒冷的冬天,幾個幼兒靠牆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間擠,被擠出的人向旁邊去,再向中間擠,如此反復進行。如果讓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更能增添情趣,並培養協作精神。 游戲名稱:炒豆豆 玩法:兩人相對而立,手牽手,邊念兒歌,邊有節奏地向左右協調擺手。兒歌念到最後一句時,兩人舉起一側的手臂來共同鑽過翻轉身體180度,還原姿勢。游戲反復進行。 游戲名稱:「手推車」: 玩法:三人猜拳決勝負,勝者先趴下做「車」,其餘兩人分別把勝者的小腿抬起,夾在身體的一側做「推車」人,「推車」人不能過分用力,做「車」人要雙手撐地走,注意要選擇平整而清潔的地面進行游戲。 游戲名稱:「腳尖腳跟腳尖踢」: 玩法:幼兒雙手叉腰,邊念邊跳。「腳尖」(右腳尖朝後點地),「腳跟」(右腳尖朝前點地),「腳尖踢」(將右腳尖朝左前方點地,接著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換左腳,依次反復進行。 游戲名稱:「錘子、剪刀、布」: 玩法:四人參加游戲,兩人一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點線上。猜拳雙方相對而立,邊原地跳邊說「錘子、剪刀、布」,當說到「布」時,雙方用腳做出想做的動作(「錘子」為兩腿並攏,「剪刀」為兩腿一前一後,「布」為兩腿想兩側張開),以動作決出勝負,勝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游戲反復進行,直至走步入到達終點,先到終點為勝方。 游戲名稱:「孵小雞」: 玩法:游戲者中選一人當「雞媽媽」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幾個「蛋」(可放石頭代替),表示「雞媽媽」正在「孵蛋」。其餘游戲者做「耗子」,「耗子「在」雞媽媽「身邊鑽來鑽去,伺機取「蛋」。「雞媽媽」可以自由轉動保護身體下面的「雞蛋」,但不能離開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時,「雞媽媽」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許在取「蛋」。游戲可玩到「雞蛋」取完為止。 游戲名稱:吹羽毛: 玩法:在桌上放根羽毛,參加游戲的兩個人各站在桌字的兩側,同時吹羽毛,將羽毛吹到對放的一側落下為勝。 游戲名稱:翻線線 玩法:兩人一組,其中一名幼兒將毛線用手指鉤綳好,另一名幼兒用手指翻毛線,要求翻出不同花樣,當毛線打結時結束游戲。交換翻線次序重新游戲。
Ⅳ 幼兒園親自游戲接力賽游戲怎麼玩
親子游戲:兩人三足接力賽
游戲玩法:參加游戲者排成三路縱隊(孩子站在右邊),將中間的兩條腿分別用兩根繩子捆綁在一起。兩人三足向前行走繞過障礙物返回起點線。依次進行接力。
Ⅳ 作為學前教育的學生,如果讓你說服小朋友節約,你該怎麼做
如何教育幼兒勤儉節約
一、建立規范,堅持貫徹。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任何一個集體、一種行為都應有一定的規范。勤儉節約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剛踏入社會的幼兒而言很難做到,教師應該將其細化到各行為規范中,並督促幼兒堅持貫徹,從而逐步養成其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勤儉節約的培養重點是不同的,與其相對應的行為規范也是不一樣的。小班幼兒年齡小、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弱,培養的側重點應放在「節約」方面,指導幼兒從自我的小事做起,初步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如進餐時不挑食、不剩飯菜;洗手時不玩水;知道愛護公物,用兩手輕搬輕放椅子,玩玩具時能做到輕拿輕放等。進入中班後,幼兒的動手能力明顯增強,我覺得培養的重點應在「勤」字上。除了愛護公物、不拖拉桌椅、不浪費水以外,更多地應培養其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脫衣褲、系鞋帶、疊被子、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等。大班的孩子經過兩年的幼兒園生活、學習,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對集體、社會的關注也越來越多,除了鞏固前兩個階段的內容外,還應將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輻射到班集體中、家庭中。幼兒輪流當值日生,為班級服務;在家告訴爸爸媽媽洗完手及時把水龍頭關緊,用完電燈就把開關關掉,看完電視、用完電腦就關掉電源,上街如果路途近就盡量步行……
規范制定後就應長期堅持貫徹,不要「三分鍾熱度」,忽冷忽熱。而且所制定的行為規范,全班工作人員要人人皆知,瞭然於心,做到統一標准同監督。這樣,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才能很好地培養起來。
二、抓住契機,循序漸進。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需要成人的反復督促、幼兒的不懈努力,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也同樣如此。在幼兒園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中,到處都有「勤」和「儉」的體現,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抓住每一次的教育契機,不斷鞏固幼兒「勤」、「儉」的意識,使勤儉節約逐步成為幼兒自覺的行為習慣。
晨間來園時,我們會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整理活動室、照料自然角。有的孩子來園比較早,他們能主動和老師一起勞動: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水、給小魚換水、擦拭桌椅、擺放玩具等,忙得不亦樂乎。對這一積極行為,我會在全班幼兒面前加以表揚,從而鞏固他們愛勞動的情感,同時激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積極行為要加以肯定,不良表現也應及時糾正。如區域游戲中有個別幼兒不愛護玩具,亂扔亂放,有的甚至破壞玩具材料;喝水環節中,有的幼兒因和同伴說話而將水潑灑在地上,有的幼兒將喝剩的水倒入水池,等等。針對這些情況,老師應及時制止,並可以組織全班幼兒進行評議。通過大家的討論達成共識,知道哪些行為是不應該的,從而糾正個別幼兒浪費的不良行為。
另外,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日養成、一事促就的,而且幼兒年齡小,行為習慣反復多變,所以針對幼兒的行為表現給予及時的反饋是非常重要的。勤儉節約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老師應善於發現教育的契機,幫助幼兒從小事入手,不斷鞏固良好行為。
三、藉助媒介,正面誘導。
勤儉節約是一種行為習慣,是人的主觀思想在行動上的體現。要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只憑老師的說教是不夠的。學齡前的幼兒理解能力還不強,對於這種理性的行為習慣更是難以理解。我們應該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藉助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如兒歌、故事、游戲等,從正面誘導幼兒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幼兒剛入園時我們都會教他們如何正確洗手,經常採用的方法是配上兒歌《洗手歌》:「擰開龍頭沖沖沖,擦擦肥皂搓一搓。搓搓手心和手背,換只小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手心,沖沖沖,沖手背。關上龍頭甩三下,擦乾手心和手背,小手洗得真干凈。」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洗手。兒歌念完了手也洗好了,這不但控制了幼兒洗手的時間,還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幼兒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老的詩我們都會背誦,從詩作中我們看到了農民勞作的艱辛,懂得了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可以教幼兒吟誦這首詩,並藉助相關圖片向幼兒介紹詩中所描寫的情景,從而達到教育幼兒愛惜糧食的目的。另外,通過幼兒最感興趣的游戲也能養成其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如體育游戲「螞蟻搬豆」、生活游戲「給娃娃穿衣服」、手工游戲「紙盒製作」等。
Ⅵ 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怎麼玩
孩子入園不適應,與其讓老師忙得不可開交,不妨准備幾個有趣的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陪孩子玩游戲,讓孩子體驗幼兒園的快樂,激發孩子願意上幼兒園的慾望,幫助孩子早日適應幼兒園。
小班幼兒第一次上幼兒園,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時不時的到幼兒園「探班」,給幼兒園帶來了不少麻煩。有時候舉辦親子游戲活動,不僅可以緩解家長的入園焦慮,還能讓孩子體會到幼兒園很好玩,從此愛上幼兒園,避免以後孩子不願上幼兒園帶來不必要的煩惱。為此,學前谷小編整理了以下52個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供幼師們參考。
1、小雞出殼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細心和自信心。 准備:大張的廢報紙若干,每張畫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讓孩子發令說:「預備——起!」父母和孩子趕快拿起報紙,小心機靈地從蛋中間撕破一個洞,然後將頭、肩、軀乾和腳從報紙中鑽過,再跨出報紙。發出「嘰、嘰」聲,一隻小雞肉孵成了。可以接著再撕再鑽,要是將報紙撕破了,就算失誤。最後孵出小雞最多的人為優勝。
2、袋鼠媽媽/爸爸
目的: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注意力。 玩法:讓孩子雙手抱緊媽媽的脖子,雙腿夾緊媽媽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緊緊掛在媽媽的胸前。媽媽抱著寶寶,雙腳向前跳躍(爸爸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爬行)。
3、跳圈圈
目的:鍛煉孩子動作的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兩個圈 玩法:孩子從一個圈裡跳到另一個圈裡,家長趕快從孩子後面將圈拿到前面,依次類推,直到終點。
4、跳跳球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跳跳球 玩法:寶寶站在起點處,家長站在孩子對面指定的位置,口令一響,寶寶坐到跳跳球上跳到家長面前,再由家長把寶寶抱回起點,速度快的那一組勝利。
5、寶寶快爬
目的:培養孩子手腳協調能力和自信心 玩法:每位家庭指定一條路程相同的爬行路線,寶寶在前家長在後,口令一響,寶寶與家長同時爬行,家長不能超過寶寶,必須跟隨在寶寶身後,最先到達終點的一組勝利。
6、小青蛙
目的:培養孩子反應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鍛煉身體的靈活性 兒歌:一隻小青蛙,出門去玩耍,媽媽小聲叫:呱、呱,可是青蛙沒回家,媽媽大聲叫:呱!呱!呱!小小青蛙跑回家。 玩法:媽媽和寶寶坐在地上唱兒歌,兒歌唱到小聲叫時,寶寶模仿青蛙小聲叫,大聲叫時,要大聲學青蛙的叫聲,唱到最後一句:小小青蛙跑回家時,寶寶站起來學小青蛙跳,媽媽也跳著去追,追上了,再坐下來,重新開始游戲。 小貼士:可以變化兒歌的內容,把小青蛙換成小鴨、小雞、小狗等,模仿它們的動作和叫。
7、大家一起來投球
目的:發展大動作的協調性,學習有目標地投擲東西,增強獨立性和自信心。 准備:幾個襪球和一隻小塑料盆,教寶寶將襪球扔進盆中。 玩法:找一段鐵絲、銅絲或電線,彎成圓形,兩端各留出一小段,做成一個小「籃筐」掛起來。讓寶寶看著你將小襪球投進圓環中,球落地後拾起來,再重新投進圓環中。示範幾次後,將球交給寶寶,讓他照你的樣子做。你可以在一邊給他數數,記錄寶寶成功的次數,讓寶寶保持游戲的興趣。
8、圖形寶寶找朋友
目的:鞏固認識各種顏色和形狀 准備:瓶子若干,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若干。先在同一瓶子的瓶身和瓶蓋上貼上一模一樣的兩個幾何圖形,再把瓶身和瓶蓋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玩法:媽媽隨意拿起一個瓶身,指著上面貼的幾何圖形問孩子:「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圖形?」等孩子說對後,媽媽說:「請你在放瓶蓋的筐里找出一個和它一模一樣的圖形寶寶,把瓶蓋擰上去,讓它們配對做好朋友。」孩子自己找出相應的瓶蓋後,把瓶蓋擰好。每完成一個,媽媽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孩子入園不適應,與其讓老師忙得不可開交,不妨准備幾個有趣的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陪孩子玩游戲,讓孩子體驗幼兒園的快樂,激發孩子願意上幼兒園的慾望,幫助孩子早日適應幼兒園。
Ⅶ 幫我想一個關於講述節約用水的游戲,中班小朋友比賽用的,我下周要上公開課。
水珠接力賽
玩法:可選幾個同學玩,分好組
用一個有毫升的杯子里裝水,
第一個傳給下一個,
看哪組的水多,
最後談一下感受。
水的游戲
活動目的:
1、體驗玩水游戲的快樂,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2、通過幼兒動手實驗、游戲、感知水的特性。
3、讓孩子養成遇事善於創新思考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游戲材料准備:空瓶子、裝滿水的瓶子、蓋子、磁鐵、泡沫、石塊、木塊、 橡皮泥、塑料積木、水車等。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 " 水 "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謎語,看哪個小朋友的 小腦筋最靈,轉的最快!謎語:" 在小溪里遊玩,在池塘里睡覺。在江河裡奔跑,在大海里 歡笑。 "
2、提問:孩子們,你們在哪裡見到過水呀?你見到的水是什麼樣子的? (啟發幼兒描述 自己見到水的情形)。
3、老師准備了水和好多的玩具,請小朋友們做個實驗,看看水有哪些變化?(體驗玩 水的快樂並從中獲得發現)
4、分 3個小組游戲,孩子們自選一組參加。
1組 --水的沉浮:" 把許多玩具放在水裡,看有什麼不同現象? "
2組 --水的流動:" 為什麼小籃子裝不住水? "
通過讓孩子們親手實驗、 觀察、 講述讓孩子產生實驗的興趣, 觀察的能力及分析, 講述 能力等,通過實驗引導孩子們說出水的用處,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 請全班小朋友一起 觀察水的沉浮、流動及沖力現象,並請一個小朋友講述他們的發現:
3、沉浮組小朋友講解:各種東西放在水裡後,有的東西沉下去了(石頭、鐵塊、橡皮 泥、磁鐵、裝滿水的瓶子等),有些東西浮在水面上(木頭、泡沫、空的瓶子等),為什麼 會有這種現象呢?共同得出結論:水是有浮力的。
共同討論:為什麼有的瓶子是浮的水面上、 有的瓶子沉在水下呢?藉助孩子的討論教師 指導:空瓶子蓋上蓋會浮在水面上,因為它輕;盛水的子蓋上蓋就沉在水下,因為它重 4、流動組的小朋友講解:用小籃子舀不起水,說明水是流動的。剛才小朋友說了水是 會流動的, 那你們知道水的流動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嗎? (引導孩子說出水可以通過流動來澆 地、澆花、洗澡等)。
Ⅷ 怎麼教幼兒玩游戲
買一些兒童益智玩具,可以鍛煉寶寶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培養手腳的協調能力。 來啟夢兒童益智玩具店看看吧,店裡有寶寶們喜愛的益智玩具。
Ⅸ 通過什麼游戲來教育幼兒園的小朋友節約用水呢
呃。。。講個故事?把每一滴水都比做一個小精靈,說它們來到人間是為了幫助小朋友們變的愛干凈的。這種會不會可以~
Ⅹ 急求:教幼兒園小朋友節約用電,最好是游戲化的
最好是講故事這樣的。比如說電燈它每天為我們照明很辛苦,讓她亮著她就不能休息。。。所以為了讓他們能很有精神為我們照亮,平時我們不用他們的時候就要讓她們好好睡覺。。。 小孩就要多編故事給他們聽才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