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皮游戲為什麼掙錢
① 要賺錢,HTML5游戲盈利模式有哪些
一、封裝成安卓應用
目前HTML5游戲最大的問題是還未形成完整的生態鏈。一條完整的游戲生態鏈,至少包括研發、發行、渠道、第三方服務等產業環節。HTML5游戲行業目前雖然上下游服務逐漸完善,但遠不及原生APP手游產業的完善程度。例如在HTML5支付服務上,技術問題還存在缺陷;而在渠道的分發上,缺少固定流量入口的HTML5游戲往往在次日留存上不如人意。而如果採用HTML5+原生APP的混合模式,就能很好地避免上述的缺點,並利用現有的原生應用生態鏈體系。
封裝成安卓應用可以增強用戶的粘性,提供付費點。劇統計,手游產品直接在用戶桌面設置圖標所得流量是其他間接流量入口的2倍之多。這不僅可以提供穩定的流量入口,而且還可以接入游戲付費點、現有的支付通道。同時,在現有的分發渠道中,這種混合模式完全可以按照渠道分發模式進行,這是降低HTML5游戲風險,實現產品盈利的最佳方法。
二、換皮定製
首先活下去,然後才能談發展,這是更多中小HTML5游戲廠商的寫照。而換皮定製無疑能更快為中小HTML5游戲廠商提供資金回籠。
出於營銷目的,目前HTML5游戲需求量非常大。市場上有部分企業主希望能通過HTML5創新的頁面形式,依靠強社交軟體實現病毒式傳播。 HTML5游戲能為企業主實現這部分的廣告需求,而且盈利非常可觀。據業內人士透露從1萬—10萬/款HTML5游戲都有,具體看企業主對游戲換皮的質量要求。
這其中多款曾經大火的HTML5游戲都被換皮過,例如《別踩白塊兒》被換裝成杜蕾斯、《點球射門》被加裝廣告等,這些都是換皮定製的模板。
三、小游戲海外授權
HTML5游戲目前在國內更多的是類似小游戲的輕度游戲,而小游戲在海外則顯得尤為吃香。海外由於國內游戲版權及CP要價過高的問題,對外來的小游戲較為青睞。而國內小游戲「出海」時分為獨家和非獨家授權兩類。根據游戲質量不同,非獨家授權價格在500-5000美元(3000-30000人民幣) 之間,而獨家授權則可以去到5萬人民幣以上。
對於中小CP來說,直接與海外對接也許不太現實,那麼與專門做海外發行的游戲廠商合作不失為捷徑。選擇與海外發行商共同聯運,賺取廣告分成也是一種方式。
四、賣斷中國移動渠道
海外渠道可以實現授權,而國內渠道也可以實現賣斷。目前國內的運營商對移動游戲逐步加大投資力度,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先後拆分移動游戲市場業務,並成立獨立子公司。對於HTML5游戲這塊,其實完全可以採取類似換皮,安卓版本封裝的方法,並以賣斷的形式賣給運營商。據了解,一款單機類的游戲可以賣到1-2萬,而一款網游產品則可以賣至5-10萬。這也是中小手游廠商依靠運營商吃飯的好方法。
五、選擇「抱大腿」,與平台商聯運
在HTML5游戲產業生態鏈中,游戲平台商逐步出現。例如肥豬游戲、蘿卜游戲等,HTML5游戲平台正在生態鏈中起到渠道分發的重要作用。一款好的 HTML5游戲除了獨代外,往往同時會選擇在幾大HTML5平台上進行分發,這反映的是如今HTML5游戲還較為稀缺,尤其對於精品HTML5游戲來說。
在這些HTML5游戲平台中,選擇「抱大腿」聯運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例如玩吧、360流應用、網路輕應用這些游戲平台都支持HTML5游戲分發。接入用戶量上億並逐漸調整流量策略的手Q,可以更多地得到產品的曝光和用戶的流量。也可以在聯運中得到部分收益。在近段時間不斷被拿來當「樣板」的《愚公移山》,就是因為在手Q玩吧上線,獲取了騰訊用戶資源才有月流水百萬的成績。
② 這種游戲為什麼要給它做廣告
這類游戲本身不需要什麼資源研發,都是差不多的換皮游戲,想火找明星代言就行了。這類游戲更新的很快,只要涼了,就換個名字換個代言繼續上。但是,為什麼有這么多明星大牌去代言這類游戲,這類游戲真的能賺錢嗎?
有了明星大佬做廣告,有了知名度就有人玩,尤其是一些七零八零後的老玩家,傳奇對他們來說,還是很有懷念感的。游戲公司請的明星越多,越有排面,宣傳力度越大,獲取的用戶就越多。而且這部分人大多數都是成家立業了,有的甚至是大老闆。他們玩傳奇游戲,既能釋放壓力,又能找到回憶。而且他們的消費能力,相比於一些現在玩主流游戲的年輕玩家,根本不會相差多少。而且游戲運作簡單,成本低,說誇張點,只要有一個人充錢就是賺到。
大家可能不理解明星為什麼要去代言這些游戲,怎麼有那麼多明星來代言呢?首先是因為其背後的游戲公司應該真的很有錢,因為能花得起這個錢去請這樣的明星。其次代言游戲一般是沒有什麼風險來承擔的,不像一些食品、日常用品之類的,只要有一點問題被捅出來,代言人也會受牽連。明星也是要恰飯的嘛!明星們只需要簡簡單單拍幾個廣告,一天下來,活輕松,來錢快,這樣的的「雙贏」,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聊聊給玩家們心中的經典,熱血傳奇,正是因為他的存在,給七零八零後的玩家們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記憶。現在的年輕人聊到傳奇類游戲,一般都會感覺到煩或者沒有意思,但是在老玩家們眼中,這可是滿滿的回憶啊!正因如此,游戲廠商們打著情懷的名義,請了大批老牌明星對「傳奇」開始「包裝」。所以那些耳熟能詳的廣告就此誕生:「是兄弟,就來貪玩藍月吧。」「大家好,我系渣渣輝。」「擠需體驗三番鍾,里就會甘我一樣,愛上結款游戲。」想必看到這里一些小夥伴們要笑出聲來了。但是正因如此,我們看到了明星們帶來的顯著效應。總之,游戲廠商們也不是傻子,虧錢了也不可能繼續請大牌拍廣告了呀!而且不能拿別人的喜好來開玩笑,畢竟咱們沒有經歷過他們那個年代的事情。
③ 為什麼游戲如此的賺錢
我為中國大部分玩家打個比喻吧。有一天,一個人看到了山珍海味,心想,哇,這東西買了,賊貴,不行不行,躲遠點。走了幾步,他看見有人在賣切糕,馬上就切了一塊。
④ 為什麼游戲可以賺錢的
如果你是游戲開發者,那麼肯定是奔著賺錢去的,你開發出遊戲,比如王者榮耀,很多玩,買皮膚,買英雄,那麼就要花金幣,金幣不夠人民幣來湊,就要充值,開發商就有收益。
如果你是游戲愛好者,那麼看你自己,如果是娛樂,那麼就和賺錢扯開,如果是為了賺錢,那麼你可以代練,打金,這個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獲取收益的。
⑤ 中國游戲!為什麼越來越假!越來越山寨!越來越坑錢!
這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產生的惡性循環。
使命召喚、WOW這種大作,中國之所以做不出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客觀的條件不允許。硬性的我們講國內沒幾家能拿得出這個錢和技術,就電子游戲、國外八十年代就已經有了,而我們八十年代就連電視還沒普及,十幾戶人家看一台電視都不新鮮。還有就是游戲好不好,能不能賺錢,不是你想當然的就能控制的。憤怒的小鳥投資不到百萬、但是卻火的一塌糊塗,好多游戲投資了幾千萬甚至上億,運營不到兩個月就得關服。所以大部分投資人更傾向於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在這種高風險的投資背景下,沒有幾個人敢出來冒險,畢竟錢都不是白來的,要悠著點花。所以當一個模式火了以後,就會被無數次山寨。簡單來說就是,「我知道一個成功的案例、我投資這樣的案例風險是最低的,所以我要這么做。」
還有就是不健全的法律體系,給原創維權造成了很多麻煩和困難,你辛辛苦苦做一個原創的東西、卻得不到任何形式的保護,在這種無奈的環境面前,大家的積極性都被殘忍的剝削了,也就沒人願意去做了。
再有一點就是玩家的不成熟,開發商選擇適應玩家,這樣只能造成一種惡性循環。隨便一個國產網游,沒有自動尋路、喇叭喊話工具,簡直是不可能的,大部分玩家喜歡有自動尋路,喜歡用喇叭喊話,這還是比較簡單的相互作用。所以說這種相互作用,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⑥ 如何看待國內頁游公司熱衷於開發換皮項目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成本便宜。不用前期開發,拿過來改點東西直接完事。其次,賺錢。還有國家法規的不完善,對於這種侵權行為沒有一個合理有效的法律監管和制裁。
⑦ 換皮游戲是什麼
正確面對換皮
就在這時,我意識到了換皮的真諦,正確的換皮更加能夠增加用戶的買賬。打個比方說,我想玩一款歐風的RPG游戲,但是市面上只有中國武俠的RPG,我還特別刁鑽的非要玩歐美的,那麼換皮行為不就是為像我這樣的用戶提供了方便嗎?
換皮,在基本游戲規則不變的情況下,對內容及畫面進行了較大的改變。
縱觀現在所有的游戲,你從任何一款游戲上,能看不到其他游戲的影子?
換皮也是一種原創。
或許這樣的說法對這里的「用戶」是無法接受的,但對於一個從業人員來說,我們應該適當的接受換皮行為。因為換皮行為,會或多或少對現有的持有一個推動力。
我在對這兩個項目進行「換皮」中,就意識到了,如果再加入一些什麼樣的新元素,會讓游戲更好玩。
手機RPG的換皮
這個可是真的沒什麼好說的,RPG,大家看的就是劇情,你想玩的話就去玩ARPG,把你的手機按爆。因此,手機RPG最適合進行換皮。
但換皮就是換皮
換皮本質上是一種偷懶的行為,關鍵是看你如何進行換皮的工作。
讓用戶感覺換皮游戲最惡心的,估計就是「各種西遊」系列 「XXXX系列」內容沒換,畫面沒大換,能一樣的都一樣了。這樣的東西該鄙視。
總之,我現在能看到換皮的優勢,所以我不在對次苦惱,於是靈感思路全來了。工作進行比較順利。
總結一句話,
我所看好的換皮。是一款歐美過來的星球大戰游戲,或許中國玩家不買賬,但我們玩法不變,內容變成了中國武俠,玩家或許就去買賬了。我所不看好的,是一款星球大戰游戲,換皮之後,變成了一款Q版的星球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