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資訊 » 正統江山游戲怎麼下載

正統江山游戲怎麼下載

發布時間: 2022-05-08 10:14:16

1. 李園獻妹黃歇亂政這件事,在醫學常識層面有什麼違背之處

說起春申君黃歇大家應該都是不陌生的,黃歇是戰國四大公子之一,也是楚國歷史上著名的功臣,他曾經將被困秦國的楚考烈王營救回國,成全了楚考烈王的楚王之位,也穩住了楚國江山的發展。後來楚考烈王為了報答黃歇,給予了他至高無上的權利,讓他在楚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結尾

相信就李園的話,就算是一個普通人也能夠從中看出破綻,春申君黃歇作為朝堂之上摸爬滾打了這么久的權臣怎麼會不知呢?所以,這件事情更像是一件莫須有的罪名,為的是讓楚國的江山改朝換代,為的是讓楚王負芻能夠成功的代替楚幽王的位置,為的是讓春申君黃歇在楚國的威名徹底被消除,從而保證下一任楚王的正統統治。

而後來,李園之妹也成為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美女,甚至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李環。所以說,歷史記載有很多時候是並不正確的,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正」是這個道理,我們雖然只能夠通過猜測去還原多年前的歷史,但猜測也是需要有著真憑實據的,也是需要經得起推敲的。

我們不能將所有的歷史事件都過分的陰謀化,如此是對祖先的不尊敬,也是對歷史的不尊敬,因此,看待歷史的時候必須要客觀,要認真,同時也要嚴肅,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盡可能地還原歷史的真相,盡可能的去窺探古人們的真實生活,盡可能的還原歷史發展的軌跡。

2. 呂家因為漏看了哪個人,導致在呂後死了以後,慘被滅族

話說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後死後,朝中文武大臣都開始忙碌起來,太後的喪事得隆重才行啊!因此,陳平和周勃等人一下子由閑人變成了大忙人。就在陳平和周勃等人忙碌的同時,呂氏家族的頂樑柱呂產和呂祿也在忙碌著,他們不是為太後的葬禮而忙,他們居安思危,在失去呂家的頂樑柱後,在想著如何使得「呂氏春秋」繼續下去。

於是一場政治大戰拉開了帷幕,呂氏被陷入世人征伐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後被誅滅,呂氏一脈被也就不足為奇了。

3. 歷朝歷代,哪朝的江山最正統呢

首先要弄清“正統”的標準是什麼?

雍正帝編過一本書,名叫《大義覺迷錄》。在這本書里,雍正帝從古論到今,說凡是靠禪讓制度立國的,都是乘人之危、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無恥至極、不值一提。漢和明雖然要好一點,但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不也都是秦和元的臣子嗎?君主有錯,做臣子的就要扶正共濟,你倒好,趁亂而起,火中取粟,說到底也不過是亂臣賊子。如此說起來,縱觀數千年,也只有大清朝得國光明正大、眾望所歸。為什麼這么說呢?大清朝本來只是明朝的鄰居,兩下相安無事。可是明朝自己家的僕人李自成舉起刀子殺了主人,大清朝不忍鄰居遭難,替天行道,驅逐懲治了李自成,從而得了天下,這可是應天順人啊。

原來滿清正統的標準是“倫理綱紀”!

4. 諸葛亮與王朗的罵戰本來不存在,羅貫中為何要杜撰此事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對於諸葛亮罵死王朗事件記憶深刻,畢竟古往今來,能憑借三寸之舌把人罵死的,沒有幾人,而被人罵幾句話就活活氣死的,也沒有幾人。但是在《三國志》中,諸葛亮與王朗的罵戰本來不存在,羅貫中為何要杜撰此事?

對於這個問題,古梁鏞覺得,事情並不簡單,因為羅貫中安排此事的目的,遠非為了單單顯示諸葛亮才華超絕這么單一,其中更牽扯到另一個更大的問題。

下面,古梁鏞詳細分析。

當時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曹操於213年被冊封為魏王,但是他依然尊漢獻帝為皇帝,曹丕於220年篡位,劉備於221年自立漢中王,在這種情況下,蜀國劉備作為漢室宗親,可以說是延續了劉氏正統江山,諸葛亮對決王朗,則是漢室正統和篡權奪政者的一次對決。

這場辯論賽有多麼精彩呢?古梁鏞詳細帖出來,朋友們共鑒之。

先是司徒王朗主動出擊,他頗有禮節的說話了:“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

大家看看,王朗一上來,不談忠義,只談“天命”,熟悉《封神演義》的朋友對於西岐伐紂肯定熟悉,這就是一場“天命”的戰役,王朗摔出一張王牌,看起來合情合理,但是諸葛亮如何反擊呢?

5. 你覺得曹操是英雄還是奸雄

說起曹操,可能人們都會想到「挾天子以令諸侯」,這話乍一聽,覺得曹操怎麼也得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了,實際上非也非也,曹操不僅不是一個大奸臣,還是一個功大於過的有為青年嘞!

首先,請大家想想第一次了解曹操的事跡是通過什麼途徑?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說《三國演義》啊!這就對了,《三國演義》本質上是一部根據歷史再加上作者的主觀意識演義出來的書,並不是真正的史書,作者帶著親近劉氏正統江山的主觀意識,自然對曹操是貶大於褒的,其實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卻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好青年!

曹操的一生不止是出色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文學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更是成為名句,而且自從他迎漢獻帝到許昌,以漢獻帝的名義任命自己為丞相,魏公,魏王,身為實際掌權者,他卻從未自立為帝,直至他死後,兒子自立為帝,追封他為皇帝。

曹操的一生,建立了赫赫戰功,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我想是利大於弊的,他在歷史上的地位我想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曹操是一個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6. 一篇包括故事情節,人物分析,評價的《三國演義》讀書筆記,要一篇全面的,600字吧

寫書的人,往往是在特定的時期寫下歷史的,這本《三國演義》傳也不例外,也就是最初的三國志,國人都能朗朗上口情節內容,四大名作之一的歷史故事婦孺皆知,很有歷史參考價值,也有休閑娛樂價值,而其中的故事內容有移花接木之嫌,草船借箭,木牛流馬,偏劉憎曹更是作者所在時期的最突出的局限性,現今社會也可以給三國人物一個公正的評論,不能跟著作者的故事情節起起伏伏誰是誰非,而歪曲了真正歷史的真相。
天下三分,寫書的人是根據當時的東漢後期動盪不安社會漸趨混亂,而迫切維護儒家思想中劉漢正統江山穩定為出發點, 劉漢靈帝無能為力之,天下大亂,基於這種思想,恰好有位自認是皇帝的叔叔一一劉備,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收拾殘破山河,先鎮壓張角的黃巾軍起義四起,北方袁術袁紹勢力強大,後來,跟丞相曹操等率軍收服北方。
割據南方長江邊的東吳孫堅孫權勢力強大 , 這是曹操他統一中原的絆腳石,欲掃平之而後快,然西蜀國劉皇叔軍事勢力較小,地盤也小,所幸有諸葛先生輔助,搖扇撫琴神機妙算人人皆知。聯盟東吳同抗曹魏,引出了很多的故事草船借箭,火燒赤壁,木牛流馬其實這就是移花接木的張冠李戴隨時可見,區區50多年間的三國紛爭故事孰是孰非,是非顛倒不少。其中緣由各位從各途徑探索方知結果。
本人觀點是,曹操是英雄。歷來在人們的台戲,說書,鼔詞中他是奸雄即英雄,手下大將最多,軍事實力最強,而劉備只會吃敗仗的無能領導者,哭是他的強項,是他的專利,但也能哭出個悲情來,現實中人們可以理解他,諸葛我不想說多,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老是用計謀就是狡詐的表現,難過現實中有很多人奉他為偶像,何況草船借箭的人是孫權,這是寫書的給他貼金。羅貫中還照搬戰國魯班的木牛流馬,製作過程隻字不提,關羽忠心耿耿的一員大將,義氣沖天跟定大哥劉皇叔,張飛桃園三結義是排名最後,有勇無謀的。孫權,周瑜才智可比諸葛,但寫書說他氣量狹小,給氣死的,這也是偏見。
武功最好的是認賊作父的呂布,他是整個人物里人品最差的大將,最見利忘義。

7. 法國大革命前貴族生活是什麼樣的

用什麼來界定「大革命之前」呢?如果嚴格界定的話,應該算是路易十五時代吧(1715-1775)?畢竟路易十五死後十四年大革命就爆發了。

提起「貴族」這個詞,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印象——在宏偉華麗的宮殿當中,一群衣著華貴鮮艷的男男女女要麼翩翩起舞,要麼傲慢無比地互相說著無聊的客套話,視賤民如無物(狄更斯在《雙城記》裡面描寫的厄弗里蒙第侯爵就是這樣的典型形象)。

無疑很大一部分貴族確實是這樣,但是用這樣典型刻板的印象去描述一個人數眾多的群體顯然是偏頗的(即使這個群體只佔當時法國2%不到的人口也有數十萬之多)。

首先,我們要確定,什麼算貴族?

當時的法國已經告別了中世紀嚴格的血統藩籬,已經實現了中央集權初步走向了近代化,成為了一個官僚制國家——路易十四最偉大的功績就是這一點,他將全國變成了一個個省,讓中央任命的地方官員來管理,廢除了地方領主的大部分統治權力。

同時,法國因為政府時常陷入到財政困難當中,所以賣官鬻爵乘風,哪怕是法律界也是如此,所以一大批資產階級和官僚,也隨之加入到了貴族的行列當中。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大部分原本的地方領主要麼是融合到了這個全新的國家當中,要麼是在之前就已經消失。

無論是「穿袍貴族」還是「佩劍貴族」,他們都是新東西,於是在那時候的法國,「貴族」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大部分路易十五時代的貴族,血統頂多也只能追溯兩三個世紀,早期的貴族,已經在一次次的外戰和內戰當中消磨殆盡了(英國也是如此,如今英國存世的幾乎所有貴族,爵位傳承都只能追溯到都鐸王朝之後,之前的貴族世系已經在多次戰爭當中基本上滅絕了)。

同時,經過歷史的演化,大革命之前法國貴族相比於中世紀那種對農奴生殺予奪的領主,權力已經萎縮了很多,大部分的統治和司法權力已經被轉移到了政府手裡。他們所擁有的法定主要特權也只剩下了幾項:不用繳納人頭稅,同時可以對原本領地內的土地交易收稅(哪怕這些土地已經被他們賣給別人了,在以後的土地交易當中還是可以收稅。)

雖然這確實是不公平的特權,但是相比於當時的歐洲其他國家,甚至相比於英格蘭,法國貴族的特權並不是很大,也並沒有更加胡作非為,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最迷惑不解憤憤不平的也就是這一點——「我們法國的貴族,封建權力和封建壓迫是最少的,暴民卻起來造反了!」

大革命是啟蒙運動的碩果,當人民身上背負的特權壓迫越少,他們就越發意識到特權的可惡和難以忍受。

可以說,在波旁王朝的末期,貴族完成了一個大分化,大致可以分為好幾個群體,他們當然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不在一個世界裡面:
第一,顯貴群體,這個群體就是王室貴族,和一些出入凡爾賽、享有國王特別恩寵的高等級貴族。
這個群體是國家最為龐大既得利益群體,也是最為奢靡、揮霍成性的群體,他們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開銷龐大,他們就是我們常在歐美電影和動畫裡面看到的貴族形象。
在路易十五時代,這些人組成的宮廷,開銷經常占國家預算支出的三分之一,他們也是法國政府債台高築的主要原因之一。
後面的路易十六為自己的弟弟阿圖瓦伯爵一次就償還了兩千萬利佛爾的債務。
而在大革命之後,這群貴族也面臨著最嚴厲的清算,包括國王和王後,留在法國的幾乎都上了斷頭台。

第二,地方領主。
法國的中央集權雖然大體上實現,但是在一些邊緣地區則還有古老的中世紀殘留(沒錯,對1775年的法國人來說,哪怕1475年也是古代了,雖然我們時常忘了這一點)。

比如西部的旺岱和西北部的諾曼底、布列塔尼地區,這些地方殘留著一些仍舊擁有封建權力的地方貴族,這些貴族對領民仍舊施以嚴格的封建統治,捐稅和地租遠高於國內的平均水平。
他們過著的正是中世紀似的生活,居住在城堡當中,並且視自己的封建權力為理所當然。
(然而,當時封建權力和封建壓迫最厲害的西北部,反對革命也就最為激烈,因為農民越是被壓迫到一無所有,就越是極端虔誠於宗教,服從領主,聽從貴族和教士們的命令。)
而這些地方因為在大革命之後激烈保王,反對共和國政府,因此和共和國打了多年的平叛戰爭,(某些地方甚至發生了滅絕性的殺戮),在平叛過程當中,大部分領主也死於交戰,或者上了斷頭台。

第三,鄉村小貴族群體

在法國各地的鄉村,也有許多地方小貴族,這些要麼是大貴族家庭的小分支,要麼是官僚貴族的後代,他們負擔不起住在凡爾賽的開支,也從不奢望王上能聽到自己的名字、給予自己恩寵,一心只想著經營自己的田莊。

他們一般都是出色的地主,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而且節儉,吃自己田莊裡面出產的東西,喝自釀的酒,極少進行奢侈品消費,這群人也沒有擁有什麼太大的特權,過著類似於鄉紳的相當簡朴的生活,和一般的富農地主沒有多大的區別。

在大革命最開始疾風暴雨的幾年當中,這群人也受到了嚴重沖擊,有些地方發生了針對貴族的大規模屠殺,而且根據共和國的法令,貴族一旦逃離國家即可被視為叛國,財產和土地將被國家直接沒收,所以他們的財產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不過在躲過了最初風暴之後,在共和國末期和拿破崙時代,他們的生活又重新歸於了平靜。

第四,城市的官僚貴族
這些人是世代的官吏和法官,一般也居住在城市裡面,當然他們一般也在鄉下購置地產,說他們是城市貴族只是方便區分而已。
他們的生活和當時有錢的中產階級或者富商沒有多大區別。
這群人收入頗豐,而且地位較高,關鍵是和其他貴族群體相比,他們更加能夠感受時代的激盪變化,大部分人老早地就投身到了革命當中,因而他們的倖存率比以上貴族群體都要高,有些人甚至歷經共和國、拿破崙時代、復辟王朝而不倒。

第五,落魄的貴族群體
毫無疑問,經過了世代的繁衍生息,嚴格執行長子繼承製的貴族家庭一定會產出不少窮困的幼子,而這些幼子們繼續繁衍,就會帶來一個雖然屬於貴族卻窮困潦倒的群體,同時,貴族家庭也有可能因為本人的揮霍而陷於破產的境地。

這個群體是貴族當中生活最為艱難的群體,他們因為有一定的貴族身份,少有人肯去從事他們所蔑視的賤業,結果要麼從軍要麼游手好閑。

而這個群體因為和貧民接觸最多,而且個人前途也受到壓制,因而對王國的體制也心懷怨憤,很多人參與到了大革命當中,不少人還成為了共和國軍隊的中堅。

總體來說,在大革命之前,因為生活條件的改善和制度性的問題,法國的貴族群體已經空前膨脹,其中也出現了大規模的分化,他們已經變成了不同的群體,生活也各有不同,他們並非是一個模樣,也沒有共同的訴求,本質上除了貴族身份,他們之間幾乎沒有多少共同之處。

最後,那時候的貴婦們已經經常洗澡了……
友情提醒一下排名最高的答案,大革命前法國貴族沒有幾十萬,所有貴族男女老幼一共7萬人,也沒有法國人口的2%,法國當時人口2600萬,貴族只佔0.27%,這樣貴族中,真正的權貴,也就是有公侯伯子男騎士爵位的也就三千家,這在歐洲還算高的了,英國人口當時近千萬,貴族只有500餘家,差一點就是萬中無一。
金字塔模式的封建社會就是這樣,高居社會頂端的永遠是極少數極少數人(其實所有的人類社會都這樣)
英國貴族也普遍比法國貴族富裕,法國最有錢的貴族是後來七月革命篡位的奧爾良家,他家是波旁王朝的旁支,路易十三的後代,路易十四老弟的子孫,大革命前有1億1400萬法郎的財產,相當於三十多噸黃金,或者我韃清的兩千萬兩銀子,可是這位老兄比較奔放,欠了一屁股債,達到7000多萬法郎,最有意思的是他是個啟蒙思想信徒,很多錢都是資助了革命宣傳活動,用來推翻他祖宗亨利第四的波旁正統江山,(也有人說他是奧爾良家的篡位病發作,另有所圖)大革命時期這位爺波旁家的卡佩姓氏都不要了,改名路易.平等(對,這位哥們就真改姓平等了),結果他家那位後來當了國王的兒子不認同,腳底抹油開溜到國外,結果奧爾良的路易.平等公民被革命法庭送上了斷頭台
這是最有錢的,普通貴族就沒這么滋潤了,鄉下貴族像《人間喜劇.高老頭》裡面主角拉斯蒂涅他們家那樣,"多喝栗子湯,少吃白麵包"的,不在少數,他們家還是男爵呢,沒爵位的,比如拿破崙手底下最能打的元帥達武就是貴族出身,他就繼承了匹馬和一把劍,所以這種貴族很多都投了共,no,投了革命黨,比如大革命高潮部分雅各賓公安委員會的利劍和煞神,聖鞠斯特,就是個貴族
英國貴族就有錢得多,雨果《笑面人》裡面專門有一章描寫英國貴族的豪富,主角他老爹家裡有八萬個佃戶和家臣,十幾座宮堡和宅邸。後來即使某些英國貴族家衰落了他們還有一個絕招,那就是找美國暴發戶的女兒做媳婦賺陪嫁錢,丘吉爾就是這么來的,他祖上是英國名將馬爾波羅公爵,他老媽就是美國富二代白富美,英劇《唐頓庄園》裡面伯爵老爺太太也是這種組合
我上歷史課也沒有怎麼學到大革命之前法國貴族們過這怎麼樣的生活。只知道跟貧民比,那叫一個天一個地:聖職者和貴族不需要交稅,而貧民要交各種稅和保護費。而且前兩者做多不過是法國百姓的5%,卻掌握了所有的錢財權利。至於他們生活的如何,倒是對於凡爾賽宮時代的貴族們有些了解。

中世紀:法國貴族的來源
墨洛溫王朝:法蘭克國王保留了羅馬時期的貴族制度。簡單來說,此制度有兩大特點:一、想成為貴族必須成為公務員;二、此權利不能傳給下一代。
卡洛林王朝:九世紀,有了世襲。
卡佩王朝:很多在本地混的不咋地,都打仗去了(十字軍東征)
16世紀:依然在打仗(義大利戰爭,宗教戰爭)。文藝復興的開始。不同時代的貴族都是為了權利崛起衰敗。也有了來自資產階級的貴族。
17世紀至18世紀的貴族
投石黨亂:貴族力量被推翻,導致君主專制政體的建立路易十四:針對當時各地貴族的大查詢(1666-1727),之後有了各種各樣的貴族(國王賞賜的,首都外省的,等等)。簡單來說,路易十四的貴族盆友們算是做牛的時代,連他國都對路易十四羨慕嫉妒恨。
凡爾賽:凡爾賽的禮儀制度保留到路易十六。
異味:馬的味道,母牛和山羊的味道,人的味道(不洗澡,因為那個時候說你洗澡的越多,感冒生病的越快。不過不是完全不洗澡哈,還是會用毛巾洗洗干凈。)。加為了掩蓋這些異味的各種香草香料香水。
時尚:因為路易14的關系,男人的fashion更替比女人的fashion還要快。什麼高跟鞋啊,假發啊,都是從這位國王開始流行的。至於女人的fashion,開始的設計師都是男人所以花樣也不多,不過以後有了女設計師,花樣也就多了(從佩戴到衣料)。不過最主要是路易14的小三小四們(好像應該說「情婦」 不確定,中文成都有限,請諒解)將女人的fashion發揚光大:各種扇子,發型啥的,當時的女人們都是根據路易14的情婦們的喜好而成為時尚流行。
化妝:白色=純潔。所以當時喜歡白皮膚。女人們為了突出她們白色的皮膚(其實是白粉厚成牆),會畫美人痣,紅色也流行了(此顏色代表貴族的權利)因為女人為了吸引別人都會用紅色(特別是1673年以後,所有的女人都會用紅色)。從此也有了各種紅色的胭脂水粉(也苦逼了色盲的盆友們)
宴會:當時的貴族們也真會享受,也深刻影響到了凡爾賽宮的歷史和藝術歷史。路易14也支持特別多的大royal party。就連現在法國共和國,要舉辦什麼party都會在凡爾賽宮舉辦。若是想更詳細了解當時的宴會,以後會回來寫的。
Les plaîsirs de l'Ile enchantée (1664年5月7日至13日):路易14第一大宴會,為了慶祝他與他第一位情婦的重逢,並且正式想貴族們介紹她是他的情婦。(好像跟中國的小妾沒啥區別了…)
吃喝玩樂啥都有:芭蕾、莫里哀的劇場、等等
次征服,看莫里哀的劇場。
依然吃喝玩樂啥都有。雖然依然演莫里哀的劇場,但是他在去年死了。

1789:法國大革命
其實到底有多少貴族家庭歷史學家也不清楚。有的說是9000貴族,有的說是2,5萬貴族。
8月4日:廢除所有特權。
1790年6月19日:貴族制度和封號啥的都徹底廢除。
之後貴族的地位就更加微妙復雜了。
這個宴會是路易14第一次在凡爾賽宮李舉辦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活動。有騎兵競技表演,各種比賽,芭蕾,劇場(主要都是莫里哀的),各種參觀(凡爾賽宮李的花園啊,擺在宮里的雕刻畫像等等),抽獎,閱兵,煙火,等等(自然這些宴會也是貴族們泡妞的最佳機會)
此宴會也是第一次和莫里哀合作,也是因為這個宴會後來凡爾賽的名氣那麼大。
明面上是為了慶祝路易14的媽媽和他王後。不過其實是為了介紹他第一位情婦。呵呵(國王就這么任性)
是路易14 第二個在凡爾賽宮的宴會。也特別隆重。此開銷是1668年的三分之一!

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主題,但是還是有各種活動:參觀凡爾賽宮的最新的創造(bassin dragon),盛大的午後便餐(有酒有肉有水果),看莫里哀的最新的劇場(地方布置的特別精緻,以至於後來人們認為此劇場最能代表巴洛克風格的宴會),煙火。
各種活動依然盛大,此宴會依然燒錢。不過怕啥,國王就這么任性!有午後便餐,莫里哀的最新劇場,在最新布置好的花園散步(順便泡妞),煙火,音樂等等。

8. 正統江山子嗣學什麼技能

他們學的技能就是怎麼管理這些老百姓

9. 三國演義是不是把大部分篇幅都寫魏蜀之間的事情,而寫吳的篇幅要少的多為什麼這樣寫啊

從封建正統觀念看
劉備是漢朝在血緣上的正統,他是西漢景帝的玄孫;曹家掌握中原這個政治、經濟核心區域,甚至以禪讓的方式逼漢獻帝將漢家正統江山讓給自己,具備政治名義上的正統性
所以劉曹對決意味著兩個都符合封建「正統」觀念的政治軍事集團的斗爭,所以要重點寫
孫吳從血緣講不是漢朝劉家後代,從政治性講也沒被漢獻帝授封為政治接班人,而且歷史實際是:公元221年漢獻帝被逼宣布退位,以禪讓形式將皇帝這個稱號移交給曹丕,魏國正式成立;222年,由漢獻帝在退位前5年授封的漢中王——劉備在成都宣布稱帝,國號「漢」,意思就是表示他才是漢獻帝之後的法定皇位繼承人,因為統治地區四川在當時稱為「蜀地」,所以後來史官為了與地處中原地區的東西兩漢朝相區別,以「蜀漢」稱之;223年,原來由漢獻帝封予「車騎將軍」的孫權,一看另家相繼稱帝正式建立政權,就跟風自己封自己為「吳王」,只稱王不稱帝的原因是怕自己一旦稱帝,形成與劉備平起平坐之勢,會招來劉家不滿,從而導致在赤壁形成的「孫劉聯盟」破裂,如果在聯盟破裂的情況下,三家中最強悍的曹家趁機發兵過江,自己勢必完蛋;而且在稱王之前分別派使者向曹家和劉家發出通告,說請兩位皇帝分別承認自己是吳王,結果從蜀國得到了諸葛亮認可為王的答復,從曹家得到曹丕順水推舟發出的「朕封你為吳王」的聖旨,可謂外交上兩面討好。到了228年,孫權發現曹家與劉家在今天的四川、甘肅、陝西、河南幾省交界地帶正打的不可開交,誰都不太可能有時間來江南「觀光」,就乾脆稱帝,國號為吳。而且吳在此之後奉行的外交政策也一直以和魏國及蜀國同時交好、力求保住現有江南地區為主旋律,三國時期雖然有過一次和魏的對抗,也有過一次和劉備的直接交火,但都在戰事結束後再度和對方進行和平交流。
從這個過程中也可以看出,吳國是因為一直沒什麼正統性可言,同時當時在三家中勢力最弱小(赤壁時期是劉備最弱,等劉備佔領四川後孫權成了最弱),孫權才猶豫加試探地先稱王再稱帝的。從政治的正統性到軍事斗爭的精彩程度,吳都顯然比魏、蜀要差,所以居於配角地位。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395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34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295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80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44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34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7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12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91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