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室內游戲有什麼
1. 幼兒室內徒手游戲大全規則和玩法
幼兒室內徒手游戲:
1、蘿卜蹲
規則:將參與者用不同顏色+蘿卜進行命名,根據顏色進行點名
玩法:
隨機一名小朋友開始(白蘿卜),小朋友邊做蹲起動作一邊說:「白蘿卜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完紫蘿卜蹲(任意顏色的蘿卜)」。使用該命令將游戲傳至下一個人,直到下一個人沒接上,進行懲罰(表演/淘汰),重新開始。
2. 適合3-6歲兒童玩的室內游戲有哪些
1、反口令
游戲目的:能根據「口令」做相反的動作,訓練孩子思維的逆向性及思維的敏捷性。
游戲玩法:你說「起立」,孩子就要坐著不動;你說「舉左手」,孩子就要舉右手;你說「向前走」,孩子就要往後退……總而言之,孩子要和你「反著來」才行。如果他做錯了就算輸了。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家庭游戲。
2、反義詞
游戲目的:在游戲過程中積累孩子的詞彙量,發展逆向思維記憶力及思維的流暢性和敏捷性。
游戲玩法:這是一個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的游戲。你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說一些詞語,要求孩子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說出這個詞語的反義詞。比如你說「白天」,孩子就要說「黑夜」;你說「大樹」,孩子說「小樹」等等。
3、奇怪的時鍾
游戲目的:在認識時鍾的基礎上,發展孩子的逆向思維和判斷力。
游戲准備:自製一個可以撥動時針和分針的時鍾,並准備一面鏡子。
游戲玩法:讓孩子看著鏡子,你拿著這個自製的時鍾站在他的身後,並撥動時針和分針,讓孩子看著鏡子里時鍾的影像,說出是幾點鍾。通過這個游戲,可以讓孩子知道,鏡子中的景象與實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過左手,鏡中的他則是伸出右手。
4、抓蟲子
在牆上貼一些小蟲貼紙,高度是孩子踮腳伸手能拿到的位置,有的可以高一些、告訴孩子這些都是害蟲,孩子今天要把它們全部捉下來,扔進垃圾筐里。讓孩子踮腳伸手去摳貼紙。如果高的地方摳不到,讓孩子想辦法。當孩子用凳子墊高時要注意安全。捉害蟲鍛煉孩子踮腳尖,鍛煉孩子手指尖的力量,也讓孩子動腦子向辦法完成工作。
5、物品歸類
把蘋果、衣服、紙、筆、小傘、積木、雞蛋、碗、勺子、襪子、鞋、杯子、洋娃娃、餅乾等東西放在桌子上,讓孩子分別把能吃的東西拿出來,再把孩子穿的東西拿出來,最後剩下的問孩子做什麼用的。在孩子能區分是,再增加一些玩具,3-4種類型的物品讓孩子學者分類。吃、穿、用、玩等,增加孩子的生活常識。
3. 幼兒園小朋友可以玩的室內游戲有哪些
有以下這些:
丟手絹。游戲開始,大家一起唱起《丟手絹》歌謠,被推選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或跑步。在歌謠唱完之前,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被丟手絹人的位置時蹲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講故事等。
拓展資料
媽媽和寶寶游戲《袋鼠媽媽》玩法:讓孩子雙手抱緊媽媽的脖子,雙腿夾緊媽媽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緊緊掛在媽媽的胸前.媽媽抱著寶寶,雙腳向前跳躍.
爸爸和寶寶的游戲《袋鼠爸爸》玩法:讓孩子雙手抱緊爸爸的脖子,雙腿夾緊爸爸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緊緊掛在爸爸的胸前.爸爸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爬行.
4. 10到12歲的親子室內游戲有哪些
1、二人三足
玩法:家長與孩子並排站在起跑線後,兩人內側的兩只腿要用繩綁住,老師發令後,必須繞過標志物,才能返回,以先跑完的隊為勝。
5. 幼兒園有哪些室內游戲課
1、大滑板
基本方法讓兒童俯卧在滑車上頭朝下,由大滑板的高處向下滑行。這對前庭系統的刺激比較強烈,亦可以促進抗重力反應。在下滑是兒童要保持抬頭、兩臂伸直的飛機樣姿勢,由於頸脊肌肉的強烈收縮,可以增加本體感覺的訓練。
伸展游戲在下滑的地方放置一些小球、保齡球等,在滑行中讓兒童抓球,(單手或雙手)或將手中的球投入紙箱內。對孩子手眼協調及運動企劃能力的訓練很有幫助。
「烏龜爬行」。趴在滑板上,手指向外,用雙手撐住地面,用力向前或向後移動。
「青蛙蹬」。趴在滑板上,雙腳屈曲,頂在牆壁上,用力向前蹬,同樣注意頭,頭需抬高。
2、橫式木馬
基本方法兒童俯卧在抱桶上,用雙手雙腳夾緊抱桶,有指導者進行前後、左右的擺動。也可兩兒童同事背對背地坐在抱桶的兩端,前後左右擺動,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伸展游戲可以在網纜下放置積木和小球,讓兒童在擺動時也能用手去拿取,可以強化手眼協調及運動企劃能力。
3、豎式木馬
基本方法讓兒童彎曲身體,用手緊抱圓筒,雙腳以桶底邊支撐點緊緊夾住圓筒,以保持平衡,再做前後、左右擺動或360度大回轉。
伸展游戲可以讓兒童以站立的方式雙手抓住上端的繩索,兩腳夾住圓筒,做搖晃動作。此游戲很難保持平衡,一定要注意安全。
4、踩踏車
基本方法讓兒童用手握住手柄,保持身體平衡,再用腳的力量踩踏,由於腳踏車只能作前後移動,故安全性較高。
6. 室內安吉游戲有哪些
安吉游戲市內游戲較少,多數都是室外游戲。
1、大型炭燒積木
共430塊,孩子需要靈巧地使用雙手,將零散的積木堆出復雜的物體。
2、木製工匠
總共900個配件,培養孩子手部肌肉的力度、靈活性和協調性,拓展孩子手手協調、手眼協調、手腦協調的能力。
室外游戲:
戶外空心積木
孩子需要自己設計和建構,帶隊老師需要引導孩子手腦並用,發揮想像力,把各種建構材料動手造型。
戶外搖井
通過自取水實現水循環,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體驗水循環的科學道理,在玩耍過程中學習到科學常識。
課程助推游戲發展
教師根據幼兒感興趣的安吉游戲開展自然項目,如《前進吧!滾筒》、《我有一把梯子》、《沙水奇遇記》、《我的游戲我做主》等,我們發現在自然課程的導引下,使安吉游戲更具有寬度和深度。
(一)借力課程支點 打開游戲新視角
自然項目開發立足於自然、研究、開放的視角,遵循自然真實的課程情境,多元觀察的課程視角,開放靈活的課程平台,動態研究的課程推進來進行研究。
教師通過對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幼兒游戲行為分析、幼兒一個周期內游戲發展的變化等細節進行記錄與反思,從而更深入和准確地了解幼兒的游戲水平和能力,以此提高幼兒在項目活動中的活躍度和探索欲,從中尋找打開游戲新視角的契機。
(二)生成課程路徑 促成游戲深度玩
對幼兒來說,在游戲中深度學習的發生不僅體現在其解決問題、知識建構的過程,更是其多感官、多維度參與的過程。幼兒的游戲項目開展中需要在同伴互動、討論交流的「群體情景」中展開,在討論中彼此交流和澄清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有助於兒童高階思維的發展和提升。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會產生的思想碰撞和認知沖突,有助於學習活動走向深入。在通過一次次的觀察、追隨幼兒游戲後,教師將幼兒的深度學習過程與課程路徑相互融合、相互支撐,從而推進安吉游戲的深度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浙江省教育廳-自然發生,助推生長——以中班安吉游戲課程《沙水奇遇記》為例
7. 幼兒園親子室內游戲都有哪些合適了的
《巧虎親子小游戲》鏈接:
這類游戲很適合小朋友們玩的,因為這個游戲可以讓孩子們在游戲中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想像
8. 適合4到6歲的小孩子玩的室內游戲有哪些
一、躲貓貓游戲
這個游戲很簡單,家長和孩子一人一局輪著模仿動作。先讓孩子做任何想做的動作,家長跟著模仿
9. 幼兒園小班有趣的室內游戲
一般都是手指游戲咯!加點互動咯~ 音樂游戲:兔子和狼 歌詞:小小兔子 跳呀跳呀跳到樹林里 豎起耳朵仔細聽 風兒忽忽吹 樹葉沙沙響 哎呀 狼來了 (最後一句唱完,教師扮演狼,幼兒扮演兔子。)
10. 適合幼兒的室內游戲
1.桌面滾球
目的:
練習在桌子上滾球,發展手眼協調能力。
准備:
三張桌子,一個大球。
玩法:
將三張桌子並齊,兩名幼兒分別站在桌子的兩端,一名幼兒從桌面上把球滾向對面的幼兒;對面的幼兒接到球後,再從桌子下面把球滾回去。沒有接到球或球從桌面上滾落下來的幼兒要下場,由下一名幼兒替換。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建議:
提示滾球的幼兒掌握好球的滾動方向、接球的幼兒手眼要配合好。
2.貓捉老鼠
目的:
練習躲閃爬,發展身體的靈活性。
准備:
貓和老鼠頭飾,將兩張桌子縱向並在一起。
玩法:
戴老鼠頭飾的幼兒在桌下爬,戴貓頭飾的幼兒在"洞口"(桌子的兩端)捉"老鼠"。"老鼠"要注意邊爬邊躲閃。"貓"摸到"老鼠"的身體,就算捉住了。
建議:
根據活動室的空間確定桌子拼接的長度。
3.退得快
目的:
練習退爬,發展身體的協調性。
准備:
將幾張桌子縱向拼接擺放。
玩法:
幼兒依次從桌子的一端爬上桌面,身體向後倒退著爬到桌子的另一端,然後下來。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建議:
幼兒熟悉游戲的玩法以後,可以將桌子擺成多種形狀,如:四方形、三角形等。
4.上上下下
目的:
① 練習鑽、攀爬,發展動作的靈活性。
② 發展四肢的協調能力。
准備:
兩張桌子拼接起來為一組,設計兩三組,間隔擺放。桌子下面鋪設海綿墊子。
玩法:
幼兒以桌子的一端為起點,先在第一組桌子下鑽爬,再站起來從第二組的桌子上面爬過去……游戲可以反復進行。
建議:
桌子的間隔距離要適當,不宜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