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資訊 » 教師在幼兒游戲時關注什麼

教師在幼兒游戲時關注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06 11:02:47

A. 幼兒園教師在組織游戲活動時,應注意些什麼

1、出發前,查看幼兒衣著的裝備是否適宜此次活動的運動。
2、查看場地的安全性和幼兒游戲用的玩具數量是否適宜幼兒的人數。
3、交代游戲名稱,明確游戲目的、規則、玩法,提高游戲的興趣性。
4、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指導游戲活動。
5、給幼兒於創設一個良好的游戲環境,保正游戲時間。

B. 教師參與幼兒游戲時注意的策略有哪些

教師參與幼兒游戲時,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游戲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應該有幫助,能夠引起每個孩子的興趣,不要落下某一個孩子,或者個別孩子,每個孩子都參與。

C. 幼兒園的小寶寶在玩游戲的時候,老師要注意什麼

老師一定要注意寶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的表情,如果表情特別豐富的話,那麼說明寶寶對這款游戲非常的喜愛,如果表情特別嚴肅,那麼說明寶寶並不喜歡玩這樣的游戲,還有就是觀察孩子的肢體語言,如果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肢體動作特別的協調,那說明寶寶發育的非常完善,如果肢體出現了不協調的情況,那麼一定要幫助最重要的就是安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有的小朋友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會推攘之類的動作,這個時候老師一定要及時的制止,並且要和寶寶溝通。

D. 幼兒游戲中教師觀察什麼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是他們主動和自願的活動。游戲能促進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能力等全方面發展。幼兒在游戲中重視的是游戲的過程,而非游戲的結果。但現實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在組織游戲時,最關注的是「我要投什麼材料?」、「我要讓孩子什麼時間玩」?因此,教師在設計與提供游戲材料和組織游戲過程中,很少有教師會有...目的地認真地去觀察孩子們近期的言行,仔細地分析孩子的言行,從而思考:「孩子這段時間愛玩什麼游戲,我可以為孩子的興趣投放什麼材料」?「近期游戲中我會關注孩子什麼?孩子的什麼方面要引起我的重視與關注」。 仔細讀過《幼兒游戲觀察指導》中自由游戲的64個案例後,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觀察是游戲觀察指導的前提。 1、游戲前的觀察 游戲前,我們要觀察幼兒生活與生活中的熱點,以便提供適宜的材料,刺激幼兒產生游戲的內容。以娃娃家為例: 總以為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娃娃家」游戲與幼兒的生活最為貼近,能使幼兒在「家」的氛圍中緊張的情緒得到緩解和放鬆,在游戲情景中再現生活經驗。因此,在還未等幼兒入學,我們在活動室相對寬闊的一角精心布置了「娃娃家」,其中廚房、客廳連接在一起,卧室另闢一塊。娃娃家用品一應俱全:煤氣灶、鍋碗鏟勺、還為幼兒提供了各種菜以供幼兒在現炒菜煮飯的情境;而在卧室里我們提供了娃娃、毛絨玩具、衣服、飾品讓幼兒再現為娃娃打扮的生活情境。想像是美好的,但我們沒有經過具體觀察,並不知道所提供的材料是否適宜剛入園的幼兒使用。假如,我們僅僅是提供一個家,然後觀察幼兒進入「家」以後的期待,在進行材料的不斷添置,我想就不需要走回頭路了。所以說,游戲前的觀察,可以讓幼兒參與其中,更能提高幼兒對游戲的興趣。 2、游戲中的觀察 游戲中,我們要觀察孩子的言行變化,並適時的介入,從而引發幼兒新的游戲的產生。 觀察的核心是觀察內容的確定:即看什麼?思考什麼?通過學習與實踐總結出:在游戲中,教師應該觀察的內容包括:幼兒認知、幼兒語言發展、幼兒情緒、幼兒游戲主題產生、幼兒游戲的專注投入、幼兒對材料的使用、幼兒交往、幼兒游戲常規的發展。但,一次游戲我們觀察的內容並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我們的觀察只能著重於一點。 譬如:《幼兒游戲觀察指導?》案例15:當幼兒在游戲中因製作不成功而失去信心時,教師觀察的是孩子對材料的使用。當孩子在使用材料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找准指導的突破口,同時以飽滿的熱情、賞識的態度給與孩子情感的支持,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使游戲繼續開展。 再如:案例16當幼兒在游戲中發現不合理的事而提出新規則時,教師觀察的是幼兒游戲新主題的產生。當孩子在玩書店買一送一的游戲中,遇到店裡的書寥寥無幾時,游戲正處於無法進行時,教師以顧客的身份介入,促成了孩子又一游戲主題的產生:買一百送一。 3、游戲後的觀察 游戲後,我們要觀察幼兒對游戲熱情並且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自信心。在教師講評和幼兒參與講評的過程中,我們會觀察到孩子對當前游戲所保持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能發現當前游戲中所存在的問題和需要調整的方向。如:案例9中:當幼兒在游戲中長時間只擔任一個角色時,教師通過游戲講評,在全體幼兒面前肯定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使大家都關注和賞識該孩子,從而激勵該孩子參與游戲的自信心。 游戲中教師的有效觀察與回應策略,對幼兒游戲中的游戲內容的產生與發展、幼兒游戲時的專注度、幼兒游戲中的創造性發展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游戲過程中,需要兩位教師共同配合,分工觀察,將集體游戲情況與個人特別行為觀察相結合。

E. 在幼兒園小孩子玩游戲的時候,老師要注意什麼

老師要注意選擇一些對孩子安全性比較高的游戲,同時也要避免一些危險。在玩游戲的時候,老師要在旁邊進行看護。也要及時的避免孩子發生一些危險的動作,同時也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進行玩耍。

F. 在幼兒園小孩子玩游戲的時候,老師要注意什麼事項

老師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不光是摔著,磕著,有時候小朋友之間也會打架的,比如搶玩具,這些都是需要幼兒園老師注意的。

G. 簡述幼兒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如何引導幼兒游戲

幼教網整理了關於幼兒游戲專題論文《談教師該怎樣指導幼兒游戲》,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是能讓幼兒獲得快樂的、滿足需要和願望的、自發的、不同尋常的一種行為。幼兒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游戲是促進學齡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在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發展能夠得到更快地發展。而幼兒在游戲時又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那麼教師應該怎樣去指導幼兒才能充分發揮游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去展示游戲自己的舞台呢?以下幾點我想可以供教師們去參考學習。

一、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進行有計劃的觀察

維果茨基指出,游戲創造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總是超出他的實際年齡,高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游戲好比是放大鏡的焦點,凝聚和孕肓著發展的所有趨向。因此對幼兒在游戲的過程進行有計劃、有目的觀察非常重要,它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所在。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教師可能認為游戲是幼兒自己玩的,只要不出問題,教師就可以不管,根本沒有觀察的意識。有些教師知道要通過觀察來指導幼兒游戲,但對為什麼觀察、觀察什麼、怎麼樣觀察還不太清楚,出現了想觀察而不會觀察的現象。其實,我們只要反復地去嘗試,在幼兒每次游戲時都進行認真地觀察,並把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從中去分析幼兒在游戲中情緒、情感及社會性發展的情況,去了解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需要,那麼我們就能更好地制訂出適合幼兒需要的,有針對性的游戲指導計劃,真正地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獲得更多的知識。

二、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

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也不是成人願望的執行者,他們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願望來玩游戲的,教師應該從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兒的游戲自主權,讓幼兒自己確定想玩什麼、怎麼樣玩、和誰一起玩、在什麼地方玩等等,幼兒是游戲的主人。

平時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要用心去了解幼兒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要輕易地打斷幼兒的游戲,更不能包辦代替或導演幼兒的游戲,這樣會不同程度地剝奪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權。在游戲中幼兒有權決定一切,如:游戲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游戲的情節、內容要是幼兒自己經驗的再現;游戲中出現矛盾、糾紛要以幼兒的方式來解決;游戲中的環境布置也是幼兒自己的事情;游戲中的規則是根據幼兒的游戲需要確定的,而不是外界強加的,這樣幼兒才願意自覺遵守。游戲中只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願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才能使幼兒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將外部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經驗。因此教師要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活動進程,自主決定活動的方式方法。這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

三、具體指導幼兒游戲的幾個策略

首先,對於不同年齡特徵的幼兒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游戲。如小班幼兒特別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喜歡模仿周圍的人和事,因此幼兒在游戲時教師要時刻注意觀察幼兒,當他們對新出現的玩具材料不感興趣、不會玩、、不喜歡玩或只喜歡玩某一類游戲時,教師就在幼兒的附近,用與幼兒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戲,這樣就會引導幼兒模仿,對幼兒起了暗示性指導的作用。對於中、大班幼兒,教師則可以作為一個參與者、發問者、傾聽者和解決問題的幫助者的身份去指導幼兒游戲。即:幼兒在游戲中需要教師參與或教師認為有介入指導的必要時,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參與幼兒游戲,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的作用。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段時間,讓幼兒把游戲中的過程體驗、存在的問題、有創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講出來,通過幼兒之間的討論,與幼兒已有的經驗發生碰撞,引導幼兒以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分享經驗。

其次,對於不同的游戲主題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游戲。幼兒在玩游戲時,由於使用材料不同、游戲的規則不同,在游戲中活動范圍的大小不同等因素,會表現不同的特點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戲主題中表現出的問題也是不同的。在角色游戲中可能是因不會與人交往而發生沖突,或材料不能滿足需要而產生問題;在結構游戲中可能需要的是技能或是提供輔助材料方面的指導;在表演游戲中也許就是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道具使用方面的問題;在規則游戲中可能是對規則的理解和遵守方面的指導等等。在同一類主題的游戲中,由於幼兒已有經驗的多少等原因也會出現不同的問題。例如「辦家家」的游戲,不管是小班、中班還是大班的幼兒都喜歡,但是他們在游戲中表現的內容是有差異的,這是由他們的發展水平和社會經驗所決定的。所以對不同游戲主題的指導方法是不一樣的,教師要根據每一種游戲特點及幼兒的需要指導游戲。

再就是對於同一主題不同的情節發展階段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游戲。幼兒在游戲中同一主題的情節發展要經歷產生、發展、高潮、結束等階段。幼兒在每一個階段的游戲情節,表現和需要是不一樣的,對每一個階段的指導也應該是不一樣的。教師如果不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來指導游戲,就可能使幼兒的游戲始終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了。因此,在游戲的產生階段,教師應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興趣及他們的需要適時提供環境和材料,並利用多種方法引起幼兒的關注,以促進游戲情節的發展。在游戲的過程中要時刻觀察幼兒的情況,根據幼兒游戲情節的發展及時增減玩具材料。隨著幼兒游戲情節的發展,教師要盡可能估計到幼兒已有的經驗,及時發現幼兒游戲中新的玩法、想法,為幼兒提供多種質地、多種類型及功能的材料,這些材料包括成型的玩具、替代品以及輔助材料等,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幼兒的多種需要。在游戲進入高潮即將結束時,教師應引導幼兒對游戲中的多種體驗、感受進行推理,以幫助幼兒形成並分享正確的經驗。

H. 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策略有哪些

大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指導方法
角色游戲顧名思義,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像,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所以又稱為主題角色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種游戲。這就使得幼兒園角色游戲需要我們更好地指導、探索,以尋求在園小朋友更大的發展。而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在角色游戲中為幼兒創設豐富的環境,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指導是至關重要的。
角色游戲是新進幼兒園小朋友們的最愛,不需要老師的干預,只要給一個環境,他們就能玩得有聲有色。對小朋友們來說,角色游戲這四個字是比較陌生的,但是面對著布置好的環境,比如「娃娃家」,他們會忍不住地去擺弄擺弄,在與玩具的「交流」中他們會很簡單地模仿成人的一些動作,會抱著孩子到其他「小朋友家裡」串門,還會問「娃娃」一些簡單的問題:「寶寶,你餓了嗎?」「寶寶你要喝水嗎?」……幼兒們把娃娃看作是有生命的,這些現象在開展「娃娃家」角色游戲時,是經常能觀察到的。因此,為幼兒提供較多的形象逼真的玩具,布置良好的區角環境,鼓勵幼兒大膽玩耍是教師主要的任務。

一、材料——玩游戲的興趣前提
角色游戲,離不開豐富的材料,材料越豐富,小朋友們玩得越起勁,特別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更注重形象思維能力,更要求教師為大班小朋友提供角色游戲的准備材料。
首先,要考慮材料、玩具的形象性。一個個顏色鮮艷、形象可愛的玩具能促使幼兒產生玩耍、擺弄的慾望,玩具是小朋友們的最愛,一旦小朋友們愛上了玩具,那肯定也會愛上游戲,更會投入到游戲中來;其次,在准備玩具的數量上,也有所要求,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小朋友的年齡心理特點,都喜歡爭搶玩具,而且一旦搶到自己手裡,都很難協商,在布置「娃娃家」區角時,我們教師可以多准備一些娃娃,娃娃家的餐具,比如小碗、筷子、勺子、還有模擬點心水果等,用來招待客人需要;
再次,大班幼兒的玩具提供不需要太復雜,要根據幼兒的喜好准備適宜的材料,當材料適應孩子的特點和需要時,孩子才會積極主動地去使用材料,在與材料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發展。比如在「娃娃家」角色區域准備材料時,小朋友們更喜歡的是可以准備跟娃娃相關的材料,如娃娃的衣服、鞋子等,而一些空調、冰箱等家電,小朋友們似乎關注得更少。
最後,材料的增添要根據幼兒認知發展水平,遞進式地投放。在游戲時要注意觀察孩子對各種材料的使用情況,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和活動水平對材料進行有效地增減。比如在「玩具店」一開始,可以為小朋友們准備好一些常見的玩具,供小朋友們玩,也可以由小朋友們「購買」。但是過一個階段後,現有的玩具滿足不了小朋友們的玩樂需求,這個時候再適當地增添一些新鮮玩具,重新引起幼兒玩耍的興趣。
二、觀察幼兒游戲,適時參與指導
當幼兒已經能自立開展游戲後,我們盡量放手讓他們自己游戲,但是也少不了必要的指導、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情形是各不相同的。在指導大班幼兒的游戲時,教師必須以觀察幼兒的動作、語言作為重點。其實對幼兒來說是能夠和玩具「交流」的,而教師作為旁觀者,站在小朋友邊上,得用極其「認真」的態度來關注他們的游戲過程,「煞有其事」,這就是角色游戲要求我們做的。除了欣賞他們的游戲過程,也應適時地指導,比如,拎著娃娃的頭發了,揪著娃娃的耳朵了,等等。可以反問小朋友,大人這樣,你覺得舒服嗎?或者老師可以參與游戲:「我好痛呀,你揪著我的頭發。」變聲為娃娃的口氣來說,幼兒更能接受,都能及時地調整自己抱娃娃的姿勢。
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我們老師還要不斷地與幼兒交流,用交流來解釋幼兒的行為,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生活、模仿成人勞動。

三、鼓勵幼兒交流玩游戲心得
大班的小朋友,語言能力發展還比較好,要求他們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的游戲體會是需要一定時間來培養的。教師在學期的初期首先應提供最寬松的環境讓幼兒喜歡來講講游戲中的事 。
大班幼兒在游戲中的興趣及注意力不穩定, 行為不受規則控制, 更不會用規則調節自己的行為, 同伴間一旦發生矛盾就無法解決或終止游戲或等待教師的幫助。教師平時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活動, 並針對每個幼兒的特點, 有目的, 有計劃地通過游戲的不同主題, 不同角色對幼兒進行教育和訓練。我們老師在指導中也可以以角色的身份和幼兒平行游戲來影響幼兒, 但要牢記幼兒在先教師在後的原則。比如,看到「娃娃家」比較冷清,我就以客人的身份出現:「家裡有人嗎?」小主人過來開門了,我也參與到游戲中來,和小朋友對話,互動,一起「做家務」,一起「照顧娃娃」。這樣通過教師的參與游戲性指導, 使幼兒在游戲中主題內容得到繼續與深化。
幼兒的一日活動離不開游戲,游戲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活動形式之一。怎樣讓幼兒愛上游戲,更好地參與角色游戲,讓游戲成為有益於幼兒的活動,我們作為教師,在指導活動中,應及時反思,總結,共同探索游戲方案。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84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922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80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471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832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13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817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1001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880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