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戲靠本能是什麼意思
1. 為什麼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游戲
說到早上6點起床,每天鍛煉1個小時,每周讀2~3本書等,你可能覺得自己做不到。但如果讓你晚上12點再睡覺,每天打游戲1個小時,每周追2~3部韓劇,你可能覺得so easy。
這就是自控力和慾望的區別,它們雖然都是你的生理本能,但前者總看起來像是別人家的本能,根本原因在於自控力總要求我們做更難的事。
02
研究表明,自控比智商更能讓你活成人生贏家,因為自控力強的人注意力集中,能抵禦誘惑。
也就是他們不僅在你睡覺的時候賺錢,在你玩王者榮耀的時候賺錢,並且在你賺錢的時候還賺的比你多。
更可怕的是,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年時期的自控能力就能預測一個人30歲左右能否成功。換句話說,小時候你貪吃的一塊糖豆,長大後就變成別人包里的一塊黃金。
03
自控力本質上駕馭了「我想要」、「我要做」和「我不要」這三種力量。
「我想要」是自己真正想達到的長期目標;
「我要做」是為完成目標必須做的事;
「我不要」是影響目標完成的不利習慣。
比如你的目標是減肥,因此你要做的事是多運動,你不要做的事是暴飲暴食或吃垃圾食品。
接下來,我以減肥為例、應用《自控力》中的理論,舉幾個我們最可能遇到的失控狀況:
1. 今天做了運動,因此晚上可以多吃點或者明天不運動了。
這種由於自己的進步,許可自己違背計劃的狀況稱為道德許可。
道德許可的毛病在於對支持目標實現的行為評價過高,認為它值得被嘉獎,實際上它只是你完成目標的必要手段,不是可被替代的項目,更不是你的目標本身。
比如你每天需要靠吃飯
2. 男生打游戲可以這么快樂
男生打游戲當然可以很快樂。其實不僅僅限於男生女性在玩游戲的時候同樣也能夠得到快樂,因為游戲本身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人類大腦中的神經元細胞能夠讓人,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他人所想,產生一種同理心,同時大腦能夠分泌內啡肽,這種物質能夠讓人產生一種愉悅的欣快感,而玩游戲就能夠促進內啡肽的分泌。
早在遠古時期當人類還是作為一種動物的時候。游戲伴隨著人類的進化,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游戲和與大自然搏鬥就是。同種技能的不同展示方式。在游戲中原始人類可以獲得大量的生存技能,可以精湛自己的狩獵技巧。也能夠獲得優先的交配權。而在與大自然的斗爭中又能學會各種各樣的游戲。
到了現代社會,守獵已經不再是人需要的技能了。但這種本能還是深深的刻在男性的基因中。男生通過游戲來釋放這種本能。在虛擬的環境中,讓男性通過游戲來緬懷自己終將逝去的快樂。而女生同樣可以通過游戲來舒緩壓力釋放心情,獲得快樂。
3. 玩游戲的常說靠肝不靠臉是什麼意思
靠肝不靠臉的意思:
1、是指學習、工作或游戲重要是靠熬夜,熬夜傷肝。
2、臉蛋漂亮與否不重要。
熬夜的壞處:
1、記憶力衰退。熬夜之後,因為睡眠不足,腦細胞沒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於是就可出現頭昏腦漲、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發生,甚至還可出現頭痛,長時間下來可導致記憶力減退。
2、免疫力下降。經常熬夜的人們首先可導致疲勞、精神不振,進而造成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腸道疾病、過敏等神經失調性疾病更容易發生。
3、精神緊張。長時間熬夜還可是人們出現失眠、易怒、健忘、焦慮不安、神經質等亞健康症狀。
4、皮膚問題。晚上11點—凌晨3點為美容的最佳時間,也是膽、肝充分休息的時間。若這兩個重要器官無法得到充足的休息,那麼就可在皮膚上表現出來。
5、影響生育:
(1)長期熬夜對女性的危害有肥胖、皮膚受損、還會出現內分泌失調進而可能會引發各類婦科疾病。
(2)對男性的危害有頭疼、皮膚受損,最為嚴重的是可影響精子的質量、數量以及成活率,這會對日後男性的正常生育造成一定的影響。
4. 如何正確的看待玩游戲
我目前聽到過很多關於玩游戲的各種言論,我認為目前沒有一個是非常正確的。游戲本身並沒有對錯,對錯,是在於如何使用它說的一個更為極端一點的例子,就像我們接觸的毒品海洛因,冰毒之類的毒品,其實我們都不應該管他們叫做毒品,之所以稱之為毒品,是我們人類控制不了自己的精神和肉體,過度吸食導致有害精神和身體的健康。
這里所謂的毒品是我們針對人自身而言,所以我們人類就是這么的自私,命名所有的東西都是以自身的角度來出發,把昆蟲分為害蟲和益蟲,把物質分為有毒和無毒,其實站在一個廣義的角度來說,所有的物質都不是所謂的有害無害,有毒無毒,而是針對於我們自身而言的。
而游戲和毒品又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但是有相似性,所以說游戲打開界面都會有一個提示,過度游戲有傷身體,注意控制好時間。等諸如此類的言語。
很多言論說游戲之所以無用,是因為游戲公司開發的各種游戲規則都是讓玩家交錢或者是一些讓別人上癮的方式。其實我不排除游戲中含有這些因素,比如游戲是一些科技游戲,只要充錢就能夠到達游戲的高水平。但是除此之外,游戲中有一種非常大的魅力,就像音樂,繪畫和影視作品一樣,它是一門藝術。為什麼這么講?比如撲克牌和小時候下的棋類游戲,包括現在的電子競技,其實他們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游戲規則。而那些所謂讓你交錢的會員服務,都是建立在這些基本的規則之上的另外體系。
也就是說一個游戲除了讓你消費的那部分系統以外,它還有一套獨立的規則系統。其實一個游戲能夠吸引大多數玩家,並不是因為他交錢的部分,而是這套獨立的系統讓人著迷。就像一個歌手發了一個專輯,其實我們感興趣的並不是這首歌,是如何讓我們聽到如何讓我們購買專輯或者是如何盜版復制的,我們真正感興趣的是這個音樂聽完之後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的感覺。
所以總而言之,一個最基本的觀點是,游戲本身並沒有對錯,對錯是在於如何使用。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了解一下,現在玩家是如何使用一款游戲的,之所以用使用這個詞,是因為玩游戲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其實目前大多數人們普遍認識玩游戲的一個基本目的有幾個有些是公認的,有些是不為人知,或者是難以被別人注意到的。
第1公認的就是娛樂
第2為了交朋友
第3喜歡益智類的東西
第4為了發泄自身的負面情緒
第5為了在游戲中找到存在感
其實第一二條都是比較好理解的,就是玩個游戲嘛,就是為了自己開心,還有就是游戲中有一些朋友也在玩游戲,然後大家一起玩,有一個交流的作用。
我主要是解釋一下三四五條,其實游戲中還有很多別的作用,我就不多列舉了。第3條喜歡智力類的活動,其實現在所做的游戲呢,都大部分偏向於電子游戲,而關於一些體育體育類的都變為運動了,而叫做游戲。
其實我就是一個從小不喜歡體育運動而喜歡智力類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和天生的性格有關系。當然我並不是說自己比較聰明,我只是智力類的運動,比如麻將下棋,還有所有動腦子的東西,其實這些都是人天生的一種偏好。就像如果一個喜歡運動的人,你讓他貓在屋子裡一天,他會很難受。而反過來,如果是你讓一個喜歡動腦子的人整天操場上跑步,其實他也覺得很無聊。我們都沒有彼此相互鄙視對方,我只是說動腦子也是人類的一個愛好。應該彼此尊重,比如王星說我們人類願意從事任何事情而逃避真正的思考,其實那些整天忙碌的人也說你是閑的沒事,所以整天瞎想。其實我要說的一點是,這是都是非常有偏見的,我認為健身和體育運動是一個很好的項目,因為它可以強健人的體魄,而我同樣認可喜歡思考問題的人,他們對這個社會的貢獻也非常大。
我接下來聊一個問題就是喜歡思考問題的人,他大部分是喜歡玩游戲的,這兩者確實有相關性,因為喜歡思考的人,他們大部分是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實際上這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只有那種非常偉大的人能夠承受住獨立思考帶來的孤獨感。所以很多人為了解決這種孤獨感,或者是進一步思考,他們會與別人溝通,而這種智力的溝通實際上是很難通過完全語言來溝通的。比如何證明一個人是對的,他們也是要通過一些思維上的實踐來進行,而這些思維上的實踐正是游戲的關鍵。如果兩個喜歡動腦子的人,只是語言上的溝通他們會陷入誇誇其談,但是如果是有一個盤面比棋類或者游戲。他們就可以在一個公平的平台上進行溝通,這其實就是一個喜歡動腦子人的愛好,也是順其自然的。所以最終我認為游戲是一類人的普遍愛好。
那我們來聊第4點,發現自身的情緒,我認為這是一個玩游戲非常不好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玩游戲的原因是因為工作一天忙碌一天了,然後下班就要打一盤游戲來,把一天的工作中的不愉快或者委屈發泄出去,當然也不排除是一天愉快的工作。每個人的發泄方式是不一樣的,但是每一個人一定有宣洩負面情緒的一個出口。有些人可能是與別人聊天聊一聊這東西就過去了,有一些人呢,可能是說我上操場上跑幾圈運動一下,瞬間感覺好開心。而游戲呢,也是一種方式,在游戲中殺了好多人,其實這也是一種方式。但是我不建議用這種方式玩游戲,這種方式玩游戲完全是不是動腦子而是靠本能,而這種玩游戲人的水平也不會太高。
接下來我們來聊第5點,就是人可能在生活的工作過程中,他不是很得意,所以需要在游戲世界中找到一種存在感,這種方式其實是第4種方式的進一步體現。如果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長期不愉快,他們就會在游戲中用更多的時間去證明自身的能力或者實力。但它是一種虛擬的空間,但是它還是有很多的人參與。那麼我想問一句,誰在工作中是長期愉快和喜歡的,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多少人是享受工作的,享受工作的只是一少部分人,所以大部分人都會對游戲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依賴,或者是對某一個事物存在著依賴性就是消解自己的負面情緒。
好了,關於我知道的幾種對於游戲的態度,也就是以上5點,然後我們再去說如何正確地樹立一個游戲的價值觀。我對這件事情上與大部分人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說玩游戲要懂得節制,實際上我非常不認可這種觀點。就好像包括很多成功的人都說游戲要懂得節制。但實際上你去看看,現在很多成功的人,他們都是曾經或者現在還在喜歡玩游戲,比如周傑倫,王思聰還有很多名人都是喜歡玩游戲的,他們只不過是這方面沒有被宣傳,雖然思聰現在並不是一個成功的人,但是我認為他是一個不錯的人。因為我認為所有喜歡玩游戲的人,他們都是喜歡思考的人。就像很多人說我們不抽煙,不喝酒也不會賺錢,然後我們喜歡打游戲,實際上我覺得這句話完全就是對游戲的一種侮辱。
抽煙喝酒是一種麻痹人精神的方式,而游戲是發揮你精神力的一種方式。所以游戲中說適度游戲易腦過度游戲傷身而抽煙是不管多與少都沒有好處。而喝酒少量會對身體是有益的,但是話說回來,喝少量的酒那叫喝酒嗎?
所以說游戲正確的價值觀,真的值得深入的思考一下到底是什麼?游戲成癮是一件很不對的事情,這是公認的,我是也認可這件事情問題是如何游戲不成癮。其實對一件事情的成員往往是對於一件事情上沒有完全看透,如果你完全看到挽有一點點事情,你根本就不會上癮,相反可能會對游戲頭疼。比如一個新手玩一個游戲,你可能玩了10把,輸了8把問題是什麼問題,有時候很多選手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如別人,腦子不如別人好使,實際上這個是在原來可能是對的,但是現在這個游戲環境是不對的。
因為現在的游戲環境相當混亂。你是一個新手玩家,很可能遇到一個玩玩游戲,好幾年的老玩家或者是職業代練選手。還是回到那個話題游戲本身沒有錯,而是在於參與的人這些人就喜歡虐菜的過程。其實這就是在現實中相當於一種高年級的學生在欺負低年級的孩子。我其實心裏面非常鄙視這種行為,所以我認為游戲中就應該把這些玩家直接踢出去。所以你在玩游戲的時候,你遇到一個你不管怎麼玩都玩不過的對手,你就不要再玩了,因為你對手沒有選對並不是游戲問題,或者說你自己沒有問題,如果是你執意玩下去,你是在自己和自己較勁。
那麼有人說了,難道我遇到一個選手打不過就是對方的問題嗎?其實不是,我的意思是你遇到那種你根本都沒有反抗能力的對手,這個時候你肯定跟他存在著巨大差別,沒有必要較勁。而如果是你稍微努努力,你就能夠有輸贏的這樣的選手,那隻證明你的水平不如別人,這個時候你應該研究自己到底哪裡玩的不好。
如果你能有以上的心態,那我們玩游戲這件事情上完全對你來說是正向的作用。如果是你按照這個過程玩到最後你會發現游戲中需要記憶的需要動腦子的東西特別復雜,復雜到他和工作和生活一樣,這個時候你反而可能不喜歡了。還是那句話,我們一般普通人都在逃避真正的思考,你總有一種只想獲短暫滿足的快樂,而這個時候你發現無法得到的時候,你就會理性的看待它,保持不斷的學習它,你喜歡學習嗎?
所以我認為一個正確的游戲的價值觀是你應該保持對游戲的敬畏。玩一盤游戲又一盤又一盤,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游戲重復,之所以會重復的原因,是因為你自己在重復你自己。你自己沒有分析上一盤游戲失敗的原因,接著打下一把,你永遠是玩在一個錯誤的方式之中。而這種方式是極端錯誤的游戲行為,之所以游戲成癮也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如果是你一旦擺脫了這個方式,那麼你就走向了一個健康的游戲之路。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一個正確的游戲價值觀到底是什麼?是你能夠在游戲中不斷的進步,不斷思考選對選手,不要重復自己在現實的錯誤,通過逃避思考,逃避擔當的方式去進行,這才是在游戲中一個真正正確的價值觀,希望幫到每一個感興趣游戲的人。
5. 男孩喜歡玩游戲機是本能還是本性
本能。
游戲能夠讓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定位,並及時進行調整。
游戲給孩子們帶來了新鮮感。
6. 游戲本能論的優缺點
分類討論: 1.斷句方式1:游戲/本能/勝任/設計師的工作嗎。 分析:游戲是若干程序的集合,本能是本來應該,都不是指人,不能與勝任設計師的工作相匹配,應該改為"游戲開發人員本能勝任設計師的工作嗎"。
7. 玩游戲為什麼上癮請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
原因化為三點
1.年齡 青少年的控制力差,容易上癮。中年人就很難。
2.成就感 游戲種獲得起現實世界中沒有的成就感(比如一統天下、橫掃武林),成就感就高,容易沉迷。
3.現實中太失意,借著游戲就忘了現實的不如意。專家認為有三方面的原因: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提供虛假的成就感,使人產生興奮感。
為什麼年齡越小越容易迷戀網路游戲?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孩子的好奇心更強,自製力更差。張侃告訴記者,游戲,特別是進口游戲,在設計過程中都有專門的心理學家參與,它恰恰吸收了孩子們的這些特點。它的操作非常簡單,滑鼠一點就出來,出來的東西都稀奇古怪,而越是稀奇古怪就越是好玩。孩子一上手他的注意力就被吸引過去,又由於自製能力差,很快就會迷上游戲,而一旦迷上,就容易上癮,上癮後就非常難以戒掉。
現在的網路游戲正在毀掉越來越多的孩子。大多數人認為,讓孩子越早接觸電腦會對他們有好處,但實際的情況是,電腦對孩子們來說並不能提供多少良性信息,即使是良性信息也大都是重復信息,它們和電視報紙上基本一樣,可看可不看。而且電腦網路亂七八糟的東西更多。
8. 為什麼男生打游戲會那麼專注
心理學家認為,男生打游戲很專注並不是因為女生的吸引力不足,而是與男生的天性有關。在平時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男孩子被疆場要求遵守規矩、安分守己,而他們的競爭天性卻由此被壓抑,無法得到充分的宣洩。而在游戲中能夠滿足天性,所以在游戲中很專注。
這樣的例子在當今社會,也是數不勝數。玩游戲不是你的錯,沉迷游戲無法自拔,卻是真正的失敗了。成年人大多也有自己工作和家庭,事業上正是艱難險阻,上升的階段,卻因受不了現實世界的殘酷,而選擇玩游戲來逃避問題是不能解決任何事情的。
現在的年輕人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業余時間總要找一個方式去消遣一下,適當的游戲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女生永遠都不理解男生為什麼打游戲,就好像是男生永遠不理解女生為什麼喜歡逛街購物是一個道理,所以說不必糾結太多,喜歡就去玩兒,只要不耽誤正常事情就行。
9. 男生打游戲都有些什麼好處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游戲至少有三個重要作用。
一、游戲是孩子表達自身情緒的一種方式
孩子會把自己的情緒附著在相應的游戲中表達出來,其實文章開頭發來私信的讀者朋友遇到的問題就是這一類。
他們家的寶寶剛上幼兒園,面對幼兒園陌生的環境,他肯定會表現得很緊張,而孫悟空這個游戲就是他在家裡喜歡玩的游戲,並且他知道孫悟空有很多神奇的技能,能給他安全感。
明了了游戲的這個功能之後,我們也就理解了,其實是孩子遇到了一個對環境的適應問題,產生了緊張情緒,孩子是用孫悟空這個游戲表達自己的緊張情緒。
所以我建議這位家長和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和孩子商量一下,告訴孩子,既然他是孫悟空,那孫悟空會變,那可不可以上課的時候就讓他變回原來的自己,這樣過渡上一段時間,孩子熟悉了,緊張情緒消失了,就不會再要求老師叫他孫悟空了。
果不其然,一段時間後,這位家長給我發來感謝的信息,說孩子已經不戴孫悟空的帽子了,也不再要求老師叫自己孫悟空了,和同學們也玩的很好。
事例中的孩子,他自己可能也不明白為什麼要玩這樣的游戲,讓老師叫他孫悟空,但這個一點也不妨礙他表現出孫悟空的樣子來,而且還成功地應對了自己的負面情緒。這就是游戲的魅力。
二、游戲幫助孩子尋求掌控感
尋求對外界的掌控感是生物的本能,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心理特質是刻在我們的基因里的,所以我們每個人,無論年齡大小,其實都想自己說了算。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有一部暢銷書,名字就叫做《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他認為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想做自己,自己說了算的,可是我們受到的教育往往不鼓勵做自己,但這個想做自己的動力一直存在,動力不能直接表達,就曲折、扭曲呈現,這是絕大多數心理問題的來源。
可見做自己,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是多麼重要。
回到孩子玩游戲的問題上,我們知道現實世界,是以大人為主導的存在,孩子們往往不能自己說了算,但是游戲這個世界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玩過家家,可以扮演「父母」和「孩子」,可以「做飯」、「買菜」等等,在這裡面,充分的彰顯自己的意志,獲得掌控感。
而這些對於他們獲得自我認同,建立自我信念,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強化性別認知
社會的期待與角色分配作為一種外在驅動力,使得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必須促使孩子進行性別認知,當然孩子自身也存在關於性別分化的認知,即,他們開始意識到男生和女生的差異,這種自身意識會作為一種內在力量,促使他們做出相應的行為,這個行為最容易體現在游戲中。
比如,如果是一個男孩子,父母會給他穿男生的衣服,會給他們買水槍、小汽車等,如果是女孩子,父母會給她買裙子,頭飾等。於是在游戲中,男孩子會逐漸喜歡玩各種有攻擊力、機械繫的玩具,而女孩子會逐漸喜歡玩布娃娃、城堡、白雪公主,扮演參加聚會,購物等的游戲,在這種游戲的影響下,男孩和女孩逐漸開始認同自己的性別,這為他們接下來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但是需要提醒一下的是,有的時候,在男孩和女孩發展角色認同的過程中,並不總是會一步到位。
比如,有的家長,由於自己的孩子是男生,就買了大量的機械、車輛玩具,可是孩子就喜歡接觸女孩子的布娃娃,頭飾,和女孩子一起玩,這個也不要太著急。
心理學榮格就認為,每個人既有男性化的一面,又有女性化的一面。所以孩子們喜歡在某個階段通過游戲的方式,體驗不同的性別角色,這都是在正常范疇內的。而且往往家長越反對,孩子就越堅持。別擔心,順其自然就好了。
但是總的來說,父母等大人的引導和孩子自身心理的表達,使得游戲成為了他們認知自己性別的重要方式。
10. 玩游戲不厲害是智商低嗎
當然不是 游戲為什麼如此吸引人呢?是因為大家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去了解游戲。 游戲既然是娛樂性的,那麼就必須把游戲弄成簡單有趣的使人在游戲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以此彌補現實世界的困惑。 所以成為游戲高手並不需要太多的頭腦,那些專業玩家他們那時候也很苦的,看過采訪魔獸爭霸的專業玩家,他們很多人一天就吃兩頓飯而且都是泡麵,天天坐在電腦面前研究戰術。
當然玩游戲時,多去思考一下(競技游戲更明顯)確實會很有效 但是和智商沒有關系的。
所以樓主不必多想,更不必聽那些自封高手天天罵人的素質低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