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小時候的游戲有哪些
❶ 煙台一幼兒園小朋友展示花式跳皮筋,還有哪些傳統的游戲
煙台一家幼兒園小朋友,向家長們展示了花式跳皮筋,我想這樣一個場景,會讓眾多家長,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跳皮筋場景。除了跳皮筋這一傳統游戲外,還有很多傳統游戲,如“丟沙包”、“老鷹捉小雞”、“踢毽子”等等。
新時代的孩子們,從不缺乏玩具,家裡玩具堆積如山。也正因為這樣情況,使得很多傳統游戲,都被孩子們拋棄,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樣游戲存在。我個人很贊同該幼兒園做法,教會孩子玩傳統游戲,既傳承了游戲,又讓孩子活動了身體。我印象中傳統游戲還有很多,小時候玩最多游戲,有下面這兩個。
傳統游戲有利於身心健康,當下學校應該大力發展,讓學生們都能夠學習,以此來放鬆學習帶來疲憊。
❷ 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
小時候玩的游戲有滑冰車、擠油渣、編花籃。
1、滑冰車
姑娘家最喜歡編花籃了,編花籃最好是四個人參加,A曲彎向後抬起一條腿,把腳架在B的手上,C也如勢抬起一條腿,將腳架在A的膝彎處,D則將腳架在C的膝彎處,B再將自己的腳腕架在D的膝彎處,並將手擎的A的腳小心架到自己的膝彎上,然後將各自的右手搭在前一人的右肩上,左手則叉在自己腰間,如此一個錯落有致的花籃就編好了。
❸ 童年游戲有哪些
童年游戲有跳繩、撿石子、田字游戲、單腳撞膝、五子棋、捉迷藏、蒙眼喊定、丟沙包。
1、跳繩
小時候,只要有女孩子在的地方,都少不了跳繩,而且跳繩的花式特別多。單人跳、雙人跳、站定跳等等。
2、撿石子
這個游戲要求手要靈活,手掌夠大,這樣才能抓住更多。而且這個游取材也比較方便。
3、田字游戲
也不能說是田字了,應該是一個口字加一個井字。每人六個子,同一條直線上兩個子打掉一個子,最後全部打死對方或者封住對方無路可走,即贏。
4、單腳撞膝
單腳撞膝是男孩子的最愛了,顯示自己威武神勇的時刻就是擊倒對方。
5、五子棋
你攻我守,守中進攻,五子棋一玩就可以玩一下午的,男孩子展現自己的智謀時刻到了。
6、捉迷藏
這個游戲只有人多的時候比較好玩,而且總有那麼一兩個搗蛋鬼,中途回家吃飯。
7、蒙眼喊定
在一定區域內一兩個人蒙上眼鏡,其他人開始活動,蒙眼人喊定的時候,大家都不能動,抓到誰了,摸摸,被認出來了,你就是下一個蒙眼人了。
8、丟沙包
每隊4人,男女不限。比賽中丟沙包對派兩人分別站在兩頭丟沙包,接包隊4人就在中間躲避。
❹ 70後的經典童年小游戲有哪些
1、《格鬥貴族》
這款游戲的發行時間是在九十年代初。此時的CAPCOM游戲已經比較流行,而這款游戲的加入卻讓游戲廳的資源更加豐富。游戲可選人物是兩男一女,是一款經典的橫版動作過關游戲。
❺ 小時候玩的游戲有哪些
1、跳房子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
❻ 中國的傳統游戲有哪些
翻花繩、解綳綳、羊拐、跳橡皮筋、捉迷藏、騎馬馬、拔紙牌、折紙、七巧板、變虎貓、剪紙、滾鐵環、丟手絹等
1、翻花繩
翻花繩,中國民間流傳的兒童游戲。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綳綳、解股等等。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在馬來西亞,翻繩用的繩子一般是橡膠圈,國外的材料則有毛線、麻線、呢絨繩或棉紗繩等。
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這個游戲最大的樂趣在於翻出新花樣,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2、解綳綳
一種民間兒童游戲,多為土族女孩所喜愛,可能來自漢族相同的民間兒童游戲。一般兩人玩,玩時用一根細線繩,然後由另一人雙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變原來的圖形兩人輪流解綳,綳構出各種幾何圖形,能者為勝。
3、丟手絹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我國傳統的民間兒童游戲。開始前,准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游戲開始,被推選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
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時坐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4、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區常稱跳橡筋繩)是經典的兒童游戲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極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愛,是兩腳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種動作的全身運動。它以跳躍為主,穿插著點、邁、勾、挑、跨、碰、壓、踢、絆、攪、繞、盤、踩、掏、擺、頂、轉等十幾種基本動作,同時以各種技巧動作編排成組合動作,配合歌謠,跳出各種花式圖案。
5、滾鐵環
滾鐵環,舊時傳統兒童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
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環的動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個人活動、集體競賽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競速、有100米障礙(如繞樹叢、過獨木橋)、4×100米接力等比賽項目。
❼ 80後小時候玩的游戲
有如下:
1、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游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90年代。
❽ 70後童年的經典游戲有哪些
1、丟手絹: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我國傳統的民間兒童游戲。開始前,准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如果最後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比如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❾ 細數80、90後童年最經典的十款游戲,你玩過哪些
我是85年的,家在河北,小時候玩的游戲主要有幾種:
1.摔啪嘰。記得當初為了疊啪嘰,到處去找紙,舊書,糕點紙盒,紙箱,能疊的紙基本都用上了。經常甩得胳膊疼還樂此不疲。
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游戲,像丟沙包,摔瓦罐,跳皮筋,還有一些冒險的,掏鳥窩,捅馬蜂窩等等,童年的樂趣無窮。
❿ 20個傳統民間游戲有哪些
1、拍畫片
上小學那時真是玩瘋了,課間時男孩子都拿出自己喜歡的「畫片",組隊對戰。即便是手掌拍腫了,依然還是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