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多少毫秒玩游戲
1. 液晶顯示器多少毫秒的玩游戲比較好
19.5毫秒是什麼年代的啊?現在主流的都在5毫秒,不超過5毫秒基本滿足所有的游戲,不會出現拖尾,19.5毫秒的我估計肯定有拖尾
2. 玩游戲時候,屏幕響應1ms和4ms到底能差多少
對於人眼來說是沒有差別的。
人眼是有殘影概念的。現在更短的響應時間是為了迎合高速度的游戲而產生的,比如極品飛車。而實際上,因為在16ms時候液晶顯示器的速度才能達到每秒63幀,超過60Hz的刷新率,不論你多快顯示都會殘影,所以有的廠商出了一些如插黑(LG)的技術。
因此,如果你玩高速游戲,沒區別,當時選擇更快的相應了(有2ms的),而如果就是一般網游當然是4ms的顯示速度更快了,液晶顯示器達標的基本參數應該到16ms,以消除人眼殘影,對於普通應用16ms和8ms 4ms沒有什麼區別,因為肉眼看上去都一樣。
只是更低的響應時間,動態畫面會更清晰穩定,玩fps快速瞄準時畫面不晃眼。
(2)顯示器多少毫秒玩游戲擴展閱讀:
1、響應時間是一個計算機,顯示器成像等多個領域的概念,在網路上,指從空載到負載發生一個步進值的變化時,感測器的響應時間。通常定義為測試量變化一個步進值後,感測器達到最終數值90%所需要的時間。網路對整體響應時間的影響是通過不同機制完成的。
2、在圖像領域的液晶顯示器響應時間,是液晶顯示器各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所需要的時間(其原理是在液晶分子內施加電壓,使液晶分子扭轉與回復)。
3、常說的25ms、16ms就是指的這個反應時間,反應時間越短則使用者在看動態畫面時越不會有尾影拖曳的感覺。一般將反應時間分為兩個部分:上升時間(Rise time)和下降時間(Fall time),而表示時以兩者之和為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響應時間
3. 響應時間2毫秒和6毫秒的顯示器看高清、玩游戲區別很大
錯,肯定是有區別的,如果你玩實況足球或者極品飛車就能看出來,6毫秒的顯示器,在足球射門的時候,球體是模糊的,後面有一條拖影,2毫秒的沒有這樣的情況。
4. 液晶顯示器達到多少ms,玩動態游戲才沒有拖尾現象
最好是4ms,我的就是,我朋友的是6ms的玩極品飛車9的時候還有明顯的拖尾,這可是實踐之談,不想樓上幾位只能停留在理論的水平上
5. 顯示器響應時間是什麼 響應時間多少就夠用
顯示器響應時間 即 黑白響應時間。
所謂黑白響應時間是液晶顯示器各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所需要的時間(其原理是在液晶分子內施加電壓,使液晶分子扭轉與恢復)。
常說的25ms、16ms就是指的這個響應時間,響應時間越短則使用者在看動態畫面時越不會有尾影拖曳的感覺。一般將黑白響應時間分為兩個部分:上升時間(Rise time)和下降時間(Fall time),而表示時以兩者之和為准。
一般用5ms的就夠用,要求高的會用2ms的。
(5)顯示器多少毫秒玩游戲擴展閱讀:
液晶顯示器的發展
從早期的25ms到大家熟知的16ms再到最近出現的12ms甚至8ms,響應時間被不斷縮短,液晶顯示器不適合娛樂的陳舊觀念正在受到巨大挑戰。
可以先做一個簡單的換算:30毫秒=1/0.030=每秒鍾顯示33幀畫面;25毫秒=1/0.025=每秒鍾顯示40幀畫面;16毫秒=1/0.016=每秒鍾顯示63幀畫面;12毫秒=1/0.012=每秒鍾顯示83幀畫面。可以看出12ms的誕生意味著液晶製造的一個巨大進步。
但要注意的是,液晶顯示器都有一個掃描頻率的限制,特別是對於場頻(又稱刷新率),很多都限制在75Hz以下,而就一般概念而言,75Hz意味著一秒刷新75幀畫面,這樣看上去就達不到12ms對應的每秒83幀畫面了。
實際上,我們上面所說的12ms響應時間是針對全黑和全白畫面之間切換所需要的時間,這種全白全黑畫面的切換所需的驅動電壓是比較高的,所以切換速度比較快,可以達到12ms;
而實際應用中大多數都是灰階畫面的切換(其實質是液晶不完全扭轉,不完全透光),所需的驅動電壓比較低,故切換速度相對較慢。
因此從2005年開始,很多廠商已經開始強調灰階響應時間的重要性,不過灰階響應時間可以通過特殊方法提高,因此與黑白響應時間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對應關系,相當於一個全新的描述響應時間的參數。
參考資料:網路-黑白響應時間
6. 初級游戲愛好者選用響應時間是多少毫秒的液晶顯示器比較合適
你好!
看多大的
如果17的8毫秒就可以
5
毫秒更好
19就強烈推薦5毫秒的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7. 初級游戲愛好者選用響應時間是多少毫秒的液晶顯示器比較合適
8ms則可以提升到125幀畫面,試問 一般的顯卡跑得到這個幀數嗎.8MS 就可以啦.1/0.008=125,當畫面顯示速度超過每秒25幀時,人眼會將快速變換的畫面視為連續畫面,不會有停頓的感覺。
8. 玩游戲60Hz也流暢,為何還要追求144Hz
對於眾多游戲發燒友和大神來說,自己的游戲裝備不僅要CPU和顯卡強勁,外設裝備更得追求體驗。除了手指馬殺雞——機械鍵盤,手感微動——游戲滑鼠,144Hz甚至更高刷新率的專業電競顯示屏似乎也已成為標配。例如最近發布的,2 5英寸 版本刷新率144Hz,2 7英寸 更達到165Hz刷新率,甚至也選配120Hz顯示屏。
而我們日常所使用的普通LED顯示器刷新率基本為60Hz,日常操作或玩游戲也可以非常流暢。那麼游戲發燒友和大神為何還要追求144Hz呢?144Hz和60Hz有什麼不同?
游戲玩家會常常提及一個詞叫幀率,即每秒顯示多少幅畫面,英文FPS(Frames Per Second),這可不是那個第一人稱射擊游戲FPS(First Person Shooting)哦。游戲中每一幀畫面都是靜態的,根據玩家的操作和游戲內容實時渲染畫面,這就需要達到每秒穩定地輸出30幀畫面才能夠基本流暢,60幀就可以非常流暢了。
當你的電腦顯卡與處理器足夠強大,游戲設置關閉垂直同步與鎖幀設置時,畫面顯示的幀率能夠輕松超越60幀,甚至達到150幀,即每秒輸出150幅游戲畫面。普通的60Hz顯示器每秒僅可以刷新60幅畫面,即每秒60幀,即使顯卡輸出每秒150幀畫面,其流暢程度和60幀是一樣的,其餘的90幀全部是無效幀數,並沒有輸出到顯示器。
這時,就需要144Hz刷新率顯示器出手了,顯示器刷新速度從每秒60次提高到144次,即每秒可顯示的畫面從60幅(幀)大增至144幅(幀)。游戲發燒友和大神們的高配CPU與顯卡就能大展拳腳,猛飈幀率,帶來60Hz顯示屏無可比擬的畫面感與流暢感。
為什麼144Hz顯示器玩游戲時更順暢?
我們都知道1秒=1000毫秒(ms),每秒穩定60幀時,顯示每幀畫面耗時約16ms;每秒144幀時,顯示每幀畫面耗時約7ms。當然這都是理論值,實際的顯卡運算要復雜得多,不會出現如此完美的運算情況,但是這已意味著大幅縮短畫面顯示的延遲。另一方面,顯示器是由上至下逐行掃描的,在高速運動的游戲場景下,60Hz顯示器畫面下半部分是這一幀的畫面,而上半部分已刷新到下一幀的畫面,造成畫面撕裂,正如上圖所示。
而144Hz顯示器下,畫面刷新速度大幅提升,使得畫面撕裂的觸發閾值變得非常小,一定程度上緩解畫面撕裂問題,再配合上NVIDIA的G-Sync技術,基本可以和畫面撕裂說拜拜了。大幅縮短畫面延遲,解決畫面撕裂問題,這就是144Hz顯示器玩游戲更流暢的秘訣了。
對於游戲大神來說,144Hz電競顯示器不僅僅是操作體驗更暢爽,更幫助充分發揮其出眾的反應力,敏銳的眼光變得更犀利,瞬間捕捉敵人蹤影。
9. 電競顯示器響應時間
電競顯示器響應時間就是預熱啟動時間,機器需要真正運作起來前期需要有一段時間緩沖預備時間的。市面上看到很多IPS和VA面板的電競顯示器1ms的響應時間,但這里的1ms是指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運動圖像響應時間) 。它的原理是降模糊背光技術,通過減少每幅畫面顯示的時間,降低視覺暫留效果來降低拖影,比如在LCD轉換色彩的過程中關閉背光,轉換後之後再開啟背光顯示畫面。購買性能良好的顯示器配件,推薦ALIENWARE 25 系列游戲顯示器 - AW2521H。24.5" 顯示器採用 NVIDIA Reflex 延遲分析器技術,可實現 Alienware 最快速的 360 Hz 刷新率,還具有低至 1 毫秒的 GtG 快速 IPS 響應時間和 sRGB 99% 的色彩覆蓋率。上外星人官網快人一步搶先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