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跳房子是哪裡的傳統游戲

跳房子是哪裡的傳統游戲

發布時間: 2022-11-16 12:06:51

Ⅰ 跳房子是在幾幾年出現的

跳房子也稱跳方陣、跳方格、跳格子。「70後、80後對這個小時候常玩的游戲應該最熟悉,那時在學校操場、田野湖邊只要空曠的地方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只要有一根粉筆或者樹枝,就能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一個人可以玩、兩個人甚至十幾個人都可以輪流玩,跳房子重點是不能踩線,誰不踩線跳到最後占完整座『房子』,誰就是勝利者。」今年35歲的唐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以前生在農村,那時的孩子們都是三五成群一起玩兒。男孩子們喜歡爬樹抓鳥兒,去農田溝里抓蝦,還會下河游泳、釣魚;女孩們則喜歡踢毽子,跳皮筋,或是男男女女一起跳房子、丟沙包,玩老鷹捉小雞……

「跳房子運動量雖然不大,但可以鍛煉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還有平衡技巧。比現在的芭比娃娃和變形金剛要更有趣。」唐女士說,上世紀80年代,農村大多數家庭都比較貧困,能保證孩子們吃飽穿暖那就算很好了,如果能有個玩具,那一個村的小夥伴都會圍著你「轉悠」的。「我們的玩具大多是就地取材,一把雞毛可以做個雞毛毽、幾塊碎布可以做成沙包、一根鐵絲做成鐵圈兒……大多是我們自己親手製作。這些簡單的玩具,讓那個年代的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Ⅱ 80年代兒童十大游戲

80年代兒童十大游戲:

1、跳房子

滾鐵環,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直到九十年代末完全消失。

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小時候推著鐵環一路小跑,轉得飛快,叮叮咣咣。那時候,是最快樂的時光。

10、摸瞎子

摸瞎子,又叫「瞎子摸」,是由一個人蒙上雙眼扮演「瞎子」的角色,然後去摸他人。當眼睛被蒙上時,周圍一片漆黑,要用觸覺代替視覺是要有點勇氣的。

Ⅲ 民間游戲有哪些

民間游戲:

1、老鷹捉小雞

老鷹捉小雞,俗稱「黃鷂吃雞」,又叫「黃鼠狼吃雞」,是一種多人參加的益智娛樂游戲,在戶外或有一定空間的室內進行。這種游戲,對發展學生靈敏性和協調能力,培養學生合作練習,合作意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游戲需要至少三個人,一人當母雞,一人當老鷹,其餘的當小雞。小雞依次在母雞後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做捉小雞姿勢。游戲開始時,老鷹叫著做趕雞運作。母雞身後的小雞做驚恐狀,母雞極力保護身後的小雞。老鷹再叫著轉著圈去捉小雞,眾小雞則在母雞身後左躲右閃。

Ⅳ 跳房子的玩法

一、畫房子的方法:

跳房子是一種古老的游戲,玩法也多種多樣。先找塊平地,用粉筆在地上畫格子(如圖),每個格子大約45厘米見方。在每個格子里填上數字,然後在離第1格約0.5米遠的地方畫一條直線作為起點。

二、玩法:

1.站在起跳處,將沙包丟進數字1的格子里,丟進去就可以開始跳了。沙包一定要丟進格子里才有起跳資格。

2.單腳(另一隻腳彎起)跳進數字2的格子,然後依格子數一直單腳跳進最後的「天堂」。跳的過程中腳不可以落地,一落地就犯規,不能再跳,只能等下一輪。但是途中如果經過並排的格子以及「天堂」時,可以雙腳落地。

3.以單腳的方式由「天堂」再依次跳回。

4.跳回到2的格子時,彎身撿起格子1的沙包,接著再依次跳回起點。

5.接著再將沙包丟進2的格子里,丟進了就反復第一次的動作,若沒有丟進或是犯規,就換下一個人玩。

6.如果沙包或是腳,不小心壓線或越界,也算是犯規,必須停跳,讓給下一個人,等到輪到自己時,再從犯規的格子處繼續往下跳。

7.等全部格子跳完之後,就又權利蓋房子了。方法是背向格子,把沙包拋入任何一個格子內,該房子就屬於你,可以寫上你的名字或代碼,其他人在跳入你的格子時就必須跳過此格,不可以落腳在你的房子里,但是家的主人可以雙腳並立。

8.全部的房子蓋好後,擁有最多間房子的就是大贏家。

Ⅳ 幼兒園中班《跳房子》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跳房子》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跳房子》教案1

活動目標:

在跳房子的情境中感知各種模式規律,並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復制、擴展。

活動准備:

泡沫墊子各若干;塑料圈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入情景,排列模式:

●介紹游戲「跳房子」:

材料:泡沫墊子、塑料圈;場地:房子的底部和房頂;

規則:將材料進行有規律排列;玩法:用各種跳法從房子底部跳到房頂;

●引發經驗、排列模式:

---用小墊子和圈圈來「造房子」,怎樣排列才是有規律的呢?(請幼兒說一說或試一試,排2-3組)

----他排列的墊子和圈圈有什麼規律嗎?

----如果看明白了,誰來接著排下去?

●幼兒玩「跳房子」:

----「房子」造好了,怎麼跳?(請幼兒設計跳的動作)

----他設計的動作有什麼規律?和「造房子」的規律一樣嗎?

----請幾位幼兒按照這個規律來試一試,其他幼兒邊觀察便用語言描述規律;

●游戲可重復幾次:

----有不一樣的排列方法來造「新房子」嗎?

----這次排列的規律和剛才有什麼不一樣?

二.玩玩游戲、發現模式(提升部分)

●減少材料,請幼兒嘗試改變「造房子」的排列規律,再玩跳房子;

----只能用墊子來「造房子」,你想怎樣排列墊子?(說一說或試一試)

(如果幼兒沒有新的模式,則教師排列,引導發現)

----如果是我來排,我會這樣排,看看有什麼規律?(排2-3組)

----如果看明白了,誰來接著排下去?

-------「新房子」造好了,這次又要怎麼跳房子?

●游戲可反復幾次:

----有不一樣的排列方法來造「新房子」嗎?

----這次排列的規律和剛才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活動是幫孩子從單純的物品排序到用身體動作來進行一個模式的感知,動作模式的設計上,孩子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同樣也是從ABAB到AABB的模式。這個活動,跟孩子平時的日常運動是比較好的能夠相結合的,用動作來讓孩子去體驗模式的規律,是想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當中其實模式是無處不在的,運動也好,平時日常的音樂活動也好等等,都有模式的存在。我們老師在設計活動時是否也將幼兒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結合下面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談談吧!

1.通過觀察活動現場中的幼兒表現,你是否發現了幼兒在掌握模式規律上所呈現出的特點?具體有哪些特點?

2.請結合此次活動,思考一下數學活動與運動、藝術、生活等領域活動之間的聯系,可以有哪些具體的滲透和結合?

活動反思:

民間游戲是勞動人民口頭創作、流傳的一種具有自娛性的活動,它形式多樣,不但具有濃厚的趣味性,易學、易會、易傳,符合了幼兒好動、好學、好模仿、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本周我組織了《跳房子》的活動中,在活動中我有以下的反思:

1.首先是本節的課的重點應該是訓練幼兒的連續向前跳的能力,在環節一的熱身運動中,應該從頭、手、腳、腰各個部分運動到,這里我有些疏忽了,頭部的運動沒有注意到。

2.環節二中,教師先讓幼兒來試一試,介紹幼兒自己的玩法,然後引出教師今天的主題——教幼兒單腳連續向前跳的辦法來挑格子的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表現的還是不錯的,基本上也達到了這個環節的目的,學會了單腳連續向前跳的本領。

3.在游戲過程中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都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活動中老師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游戲中,孩子們積極投入,表現出自主探索、樂意合作、挑戰自我的精神。活動過程中,活動練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一步步展開,滿足了幼兒自由自在與同伴交往、游戲的慾望,幼兒在游戲中結識成現實的夥伴關系,滿足了幼兒合群的需要,使得幼兒團結合作、樂於助人、遵守規則等社會性的行為得到了逐步的形成。民間體育游戲對促進幼兒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為幼兒融入社會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幼兒園中班《跳房子》教案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雙腳跳、單腳跳的能力。

2、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3、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沙包一個、用粉筆在地上畫圖形。

活動過程:

1、幼兒把沙包扔進數字「1」裡面,再單腳跳進「1」,然後單腳包沙包踢進「2」,依次進行。最後把沙包踢進「9」後,幼兒單腳站在數字「8」裡面,彎腰把沙包撿起來。第二名幼兒再開始。

2、跳的過程中如果第一名幼兒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第二輪比賽中直接把沙包扔進「2」,如果還是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進「3」。第二名、第三名幼兒進行時也同樣。

3、分兩組進行比賽,每組3人,最先把沙包扔進「9」的一組為勝。

活動規則:

1、不能跨字跳,必須按順序1—2—3?—4—5—6—7—8—9。

2、單腳跳的途中,另一隻腳落地了,就算輸,罰下場,等候地二輪比賽。

小網路:跳房子,也叫跳飛機,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游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相當普遍,在有些兒童游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

幼兒園中班《跳房子》教案3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雙腳跳、單腳跳的能力。

2、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准備:

沙包一個、用粉筆在地上畫圖形。

活動過程:

1、幼兒把沙包扔進數字「1」裡面,再單腳跳進「1」,然後單腳包沙包踢進「2」,依次進行。最後把沙包踢進「9」後,幼兒單腳站在數字「8」裡面,彎腰把沙包撿起來。第二名幼兒再開始。

2、跳的過程中如果第一名幼兒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第二輪比賽中直接把沙包扔進「2」,如果還是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進「3」。第二名、第三名幼兒進行時也同樣。

3、分兩組進行比賽,每組3人,最先把沙包扔進「9」的一組為勝。

活動規則:

1、不能跨字跳,必須按順序1—2—3?—4—5—6—7—8—9。

2、單腳跳的途中,另一隻腳落地了,就算輸,罰下場,等候地二輪比賽。

活動反思:

幼兒在開展民間游戲活動時,對游戲充滿了好奇感,十分感興趣。幼兒由於自身能力發展所限,少部分幼兒身體平衡掌握較差,在單腿跳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身體,經常出現雙腳著地或是身體失去平衡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採取了不同的措施進行指導。對於平衡差的幼兒,除了用言語鼓勵外,在他們行進的過程中,教師也在一旁進行保護行進。在反復多次的游戲後,孩子對平衡能力掌握自如時,再加大難度,以達到游戲的要求.

幼兒園中班《跳房子》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進行單腳跳與雙腳向前跳,鍛煉幼兒腿部肌肉力量,增強幼兒彈跳能力。

2、體驗民間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事先在場地上畫好4座房子。

活動過程:

一、以音樂「兔子舞」帶領幼兒進行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兔子是怎麼跳的?

二、展示1、2號房子,幼兒探索房子的跳法(單腳、雙腳跳)

1、啟發幼兒回想游戲的玩法

師:小朋友,你們以前有玩過跳房子的游戲么?跳房子好玩不?你是怎麼玩的?跳房子是我們民間很早就開始玩的一個游戲,包括你們爸爸媽媽小時候,還有老師小時候最喜歡玩的游戲。

2、請幼兒自由玩耍,探索房子的不同玩法

三、展示3、4號房子,幼兒探索不同房子的玩法(單雙腳同時配合跳)

師:剛才你們跳的真好,很多人都是一口氣連續單腳或雙腳跳過1、2號房。現在老師要給你一個新的挑戰,3、4號房子結構比較難,看你們是怎麼玩的?(幼兒交流新的玩法)

鼓勵幼兒單腳與雙腳同時合作,順利跳玩提供的房子。

四、游戲「小精靈」出動。幼兒自由探索跳房子的不同玩法

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四所房子的玩耍,跟同伴自由討論玩法,並進行簡單比賽。

師:你們這些在房子跳來跳去,像一個個小精靈一樣。現在請小精靈們在這四房子中自個玩耍,你的方法可以跟別人不一樣哦。

五、增加游戲難度,出示沙包共同游戲跳房子新玩法:

1、教師邊講解邊示範新玩法:

師:小朋友們,跳房子有很多種玩法,剛才老師看到有很多小朋友能想出不同的玩法,但是除了你們剛才想出來的`玩法外,老師這還有一個很好玩的方法,現在請你們認真邊聽邊看老師是怎麼玩的。每組從第一人開始輪流玩,先將沙包扔至第一格,然後雙腳跳入第二三格,再將沙包跳至四、五……以此類推,到第七格時轉過身來逐個往回跳,直至跳到二三格彎下腰撿起沙包,完成第一次幼兒,接著游戲繼續。

2、規則:跳房中,腳和沙包壓到線或沒有將沙包扔准至相應的數格內,算失誤,換另一人繼續游戲,以先完成的一組為勝。

六、放鬆運動:幼兒隨音樂《小精靈》做放鬆動作

幼兒園跳房子游戲教案中班,跳房子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游戲,一直流傳在我們的童年,現在,孩子的童年也被這個游戲占據了,它可以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讓孩子身體健康,全面發展。 3 幼兒園跳房子游戲教案中班:《跳房子》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投准,單腳跳躍動作,增強幼兒腿部力量,提高幼兒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參與意識,競爭意識,規則意識。

活動准備

1、在場地上畫好格子當作房子。

2、准備一個小沙包。

活動過程

1、熱身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進行熱身活動,如;模仿操,慢跑等,盡量把幼兒的身體活動開。

2、教師向幼兒介紹游戲的名稱,並向幼兒講解和示範各種玩法。

游戲規則:1、幼兒在玩游戲時,如果沒有按照規定順序踢跳,判為失敗。

2、在跳房子過程中,腳或小沙包壓線或出格均為失敗。

玩法 : 幼兒站在第一格線外,將小沙包透進第一格,跨進第二格單腳跳進第三格,雙腳跨進第四第五格,然後單腳跳進第六格,再雙腳 跨進七八格,單腳跳進第九格,跳轉身後再依次返回至第二格時,單腳站住並用手撿起小沙包,跨出第一格,然後再將小沙包投進第二格,如此依次進行,以不許犯規少犯規,並先跳完者為勝。

3、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游戲,並注意安全。

4、游戲結束,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鬆活動。

5、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好的幼兒,讓幼兒在玩游戲的同時,感受到體育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也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表現不好的幼兒,鼓勵他們加油,下次會表現得更好等,使其他們能在活動中活躍起來,以培養他們對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跳房子》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雙腳跳、單腳跳的能力。

2、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沙包一個、用粉筆在地上畫圖形。

二、活動過程:

1、幼兒把沙包扔進數字「1」裡面,再單腳跳進「1」,然後單腳包沙包踢進「2」,依次進行。最後把沙包踢進「9」後,幼兒單腳站在數字「8」裡面,彎腰把沙包撿起來。第二名幼兒再開始。

2、跳的過程中如果第一名幼兒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第二輪比賽中直接把沙包扔進「2」,如果還是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進「3」。第二名、第三名幼兒進行時也同樣。

3、分兩組進行比賽,每組3人,最先把沙包扔進「9」的一組為勝。

三、活動規則:

1、不能跨字跳,必須按順序1—2—3?—4—5—6—7—8—9。

2、單腳跳的途中,另一隻腳落地了,就算輸,罰下場,等候地二輪比賽。

幼兒園中班《跳房子》教案6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已經掌握單腳跳、雙腳跳、跨跳等基本動作。本次活動引導幼兒結合圖形板的不同形狀作出判斷,用不同的跳法進行游戲,鍛煉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性,鼓勵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進行動作的練習,在合作游戲中體會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現固單腳跳、雙腳跳、跨跳的基本動作。

2、能用圖形板組合成不同造型的房子,能根據圖形的變化做不同的動作,發展快速反應能力。

3、在合作游戲中體驗規則的重要性。

活動准備:

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圖形板若干。

活動建議:

1、請幼兒每人自選一塊圖形板,跟著音樂創造性地做動作,如開汽車、自拋自接跨跳等

2、引導幼兒復習各種跳的動作,探索根據圖形變換不同的跳法。

(1)請幼兒把圖形板隨意擺放在地上,自由探索各種跳的動作,如單腳跳、跨跳、雙腳跳等。

(2)針對個別動作不規范的幼兒進行示範指導。

3、請幼兒分組玩「跳房子」游戲,進一步鞏固跳的動作。

(1)引導幼兒自主布置游戲場地

請手持梯形板的幼兒將圖形板連接成一條長長的小河。請手持正方形板和長方形板的幼兒用圖形板拼擺出各種造型的房子。

(2)介紹游戲規則:正方形單腳跳,長方形雙腳跳,梯形跨跳。

(3)幼兒魚貫進行練習,教師巡迴指導,針對個別動作不規范的幼兒進行示範指導。

(4)幼兒分組競賽,依次出發。每個幼兒完成動作後,跑回拍下一個幼兒的手。動作不規范的幼兒須重新做一次,最先完成比賽的小組獲勝。

4、請幼兒坐在圖形板上,跟著音樂進行腿部放鬆活動。

Ⅵ 跳房子的歷史溯源

「跳房子」游戲最早起源於羅馬帝國時期,最初的游戲規模有100英尺長,主要用於羅馬步兵的軍事訓練。後來,羅馬的孩子們開始模仿軍隊的這種訓練,在他們自己的球場劃線扔石,並且添加了一個評分系統。之後,「跳房子」游戲蔓延至整個歐洲,逐漸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
在中國,「跳房子」游戲始於清代,它不僅能提高兒童跳躍、奔跑和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還能培養他們團結、協作和鍛煉身體的意識。

Ⅶ 跳房子的資料

跳房子又稱為跳方陣、跳方格、飛機格。是一種世界性的兒童游戲。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鑲嵌地面上就曾經發現類似跳房子的圖案。在電影里,十八世紀的歐洲曾經有過。在現實生活中,二十世紀的中國也曾經有過。只要在家門口的空地,或是沒車的路旁,找顆小石頭,就能畫個房子,玩上半天了。單腳跳、雙腳跳,孩子們的頭發隨之飛舞,心情更是飛揚著喜悅快樂!

跳房子,一種流行於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兒童游戲。也稱跳方陣、跳方格、跳格子,東北三省、內蒙古赤峰地區均叫做飛機格。香港稱為跳飛機。跳房子時因為是用一條腿支撐跳動,故青海等地俗稱「瘸房房」。

Ⅷ 跳房子的游戲玩法

跳房子的游戲規則是:

1、「子」必須每次一格或兩格或三格按順序地往前踢,「子」不得越格、不得壓線,不得越界,不得違規,否則判為失誤。

2、假如在游戲中途失誤,可在下一次輪到時從失誤格開始繼續往下跳。

3、不得在「房子」格內久留。

4、如果中途累了,可以在自己「蓋」的「房子」里休息片刻。

(8)跳房子是哪裡的傳統游戲擴展閱讀:

1、跳房子是一個兒童游戲,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游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

2、「跳房子」游戲最早起源於羅馬帝國時期,最初的游戲規模有100英尺長,主要用於羅馬步兵的軍事訓練。後來,羅馬的孩子們開始模仿軍隊的這種訓練,在他們自己的球場劃線扔石,並且添加了一個評分系統。

3、「跳房子」游戲具有多種玩法和跳法,生動活潑、趣味性強,這一方面符合兒童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有助於調動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這些動作,不但鍛煉了兒童投擲、跳躍、平衡、手眼和手腳協調等能力,還使兒童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游戲氛圍中得到發展。

Ⅸ 中國的傳統游戲有哪些

翻花繩、解綳綳、羊拐、跳橡皮筋、捉迷藏、騎馬馬、拔紙牌、折紙、七巧板、變虎貓、剪紙、滾鐵環、丟手絹等

1、翻花繩

翻花繩,中國民間流傳的兒童游戲。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綳綳、解股等等。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在馬來西亞,翻繩用的繩子一般是橡膠圈,國外的材料則有毛線、麻線、呢絨繩或棉紗繩等。

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這個游戲最大的樂趣在於翻出新花樣,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2、解綳綳

一種民間兒童游戲,多為土族女孩所喜愛,可能來自漢族相同的民間兒童游戲。一般兩人玩,玩時用一根細線繩,然後由另一人雙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變原來的圖形兩人輪流解綳,綳構出各種幾何圖形,能者為勝。

3、丟手絹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我國傳統的民間兒童游戲。開始前,准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游戲開始,被推選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

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時坐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4、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區常稱跳橡筋繩)是經典的兒童游戲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極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愛,是兩腳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種動作的全身運動。它以跳躍為主,穿插著點、邁、勾、挑、跨、碰、壓、踢、絆、攪、繞、盤、踩、掏、擺、頂、轉等十幾種基本動作,同時以各種技巧動作編排成組合動作,配合歌謠,跳出各種花式圖案。

5、滾鐵環

滾鐵環,舊時傳統兒童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

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環的動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個人活動、集體競賽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競速、有100米障礙(如繞樹叢、過獨木橋)、4×100米接力等比賽項目。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401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41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300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86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49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41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23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19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98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