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游戲積木
『壹』 幼兒搭建積木的幾種方法
下面搭建的這個積木圖形,看起來很簡單,仔細觀察的小孩子可以發現,上下左右的結構,積木塊形狀的選擇。一般來說,底層積木多選用面積大,形狀規矩,像矩形,圓柱形和方形的,面積和重量小一點的就放在上面,上面這個搭建的是個積木變形金剛。2下面這個搭建的就有點像個小城門的感覺,講就的是左右對稱,兩個小城門位置恰當,大大拓展了小傢伙的想像空間,其實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城門很少見了。3瞧瞧這個又是在搭建什麼呢,像是北京的四合院,四個門搭建的很形象逼真,試試看。4對稱還是對稱,不過還是剛才那些積木,只不過位置變換了,形狀也大不一樣,看起來小傢伙很用功哦。5猜猜這個又是搭建了個什麼東西,我看像火車頭,看你怎麼想像了。圖可看附件。
『貳』 樂高積木拼裝教程
樂高積木拼裝教程:
准備一盒未拼裝的樂高玩具,打開步驟圖。
先拼頭的部位,慢慢拼裝。
然後拼角。
拼好之後拼手和腳,然後就大功告成了。
拼樂高意義:
將不同形狀和大小的樂高積木連接起來,可以幫助孩子練習靈活性。當他們用不同的壓力連接不同形狀和大小的樂高時,可以鍛煉他們的手指和更好的控制能力。
玩樂高是培養精細動作技能的絕佳機會! 積木是一種很好的游戲,可以讓孩子們在搭建甚至撿起樂高碎片的過程中鍛煉手指。孩子們喜歡搭建的快感,他們可以這樣做幾個小時,培養他們手上強壯的小肌肉,這將有助於他們做其他技能,比如學習寫字。
用不同形狀、顏色和大小的樂高積木構築復雜的設計,有助於提高創造力和想像力。他們可以創造的東西是沒有限制的。特別是在自由玩耍時,沒有對錯之分。這是無窮的想像力!
這都是在樂高上! 想要搭建一座橋?那你必須想辦法站起來。孩子們很快就會知道,由一根柱子組成的塔很快就會倒下。通過創建一個穩定的基礎,他們打開了一個新的可能性世界! 很快他們就會有金字塔,甚至可能是埃菲爾鐵塔!
『叄』 積木玩法 - 草稿
等到了一歲兩個月的時候,你會發現寶寶的動手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可以疊起兩塊積木,甚至是三塊,還能把一塊圓形積木放進小的圓形洞洞里。
1、小小平衡秤
道具:衣架、積木、繩、紙杯
自由探索積木數量,家長引導觀察高低變化,感知平衡概念。
用積木和小球組合,1個小球要放入幾個積木平衡?
2、用積木搭配上雪糕棒,紙片,紐扣,便能讓小朋友領略平衡之美,邁出探索科學世界的第一步。
3、積木疊疊樂
找出長條積木,將積木縱橫字一樣往上疊,抽取其中一款,將抽出的積木再往上疊,誰抽出積木的時候整體積木倒塌,誰就被K.O.啦。
家長不必把積木擺得太整齊,因為都擺成規律的「井」字就很容易倒塌了,某一層可以放多幾條、某一層可以放少幾條,讓孩子思考抽取哪邊承重不大,不容易倒塌。
4、DIY積木拼圖
1)抽象版:把方塊積木每一面都塗成黑白三角,簡直就是一套抽象藝術畫創作的神器!對小朋友認知形狀,培養審美也是幫助大大的~
2)繪圖版
把積木拼到一起後畫上圖案,簡易的積木拼圖便做好啦。每一面都能畫不同的圖案,一套積木便能變成六款拼圖,錢包君好開心啊…可以根據小朋友的年齡,改變積木的個數,控制拼圖的難度。動物,人物,物品,風景,我們力所能及能畫出來的東西都可以做成積木拼圖哦。
3)照片版
把小朋友的照片(最好是全身正面照)剪下來貼到積木上,當當當,變形開始!把幼兒園同學的照片都收集起來做成一套就更好玩了,你的腦袋變到他的身上,再穿上她的鞋子…讓他帶去幼兒園,一定會風靡起來。
5、現實版俄羅斯方塊
3、對稱的藝術—鏡面積木游戲。
只是多了一塊鏡面底板,積木就變得奇妙起來,所有都變成了對稱的藝術品!看,三角形變成了正方形,小蘑菇上下一接就像一個啞鈴。
把鏡子想像成小河,鏡像便是水中的倒影咯。讓小朋友盡情發揮創意,在鏡子上搭出千變萬化的積木造型吧~
進階玩法:家長可以指定一個(或者畫一個)對稱形狀的物體,讓小朋友通過鏡面搭出來。這對空間想像能力是很好的鍛煉。
4、紙上投影畫
搭一個建築,通過陽光在紙上投影,便可以對著投影描繪出建築的形狀。特別適合於剛開始學習畫立體物品的小朋友。
5、積木塗鴉
塗鴉的進階版便是主題場景作畫,適合於有一定繪畫基礎的小朋友。在每塊積木上按某個場景分別畫圖案,搭建到一起便是美美的效果啦~(黑色積木好適合蠟筆作畫。)
6、積木的3D藝術
我們巧妙地利用了積木的形狀拼接和空間搭建的原理,將字母的一部分在地板上拼接,將字母的另一部分在空間的垂直方向搭建,最終通過不同的視覺角度,構建成為一個完整的字母。
6、數學啟蒙
1)找規律
讓小朋友找到積木的規律,順著往下搭。家長可以自由發揮擴展難度,一維的,平面的,立體的,多種顏色或形狀的。這是非常好的觀察力和抽象思維練習。
2.簡單運算
比如加減法:3+5=?8-3=?乘法:4×2=?除法:6÷2=?尤其是乘法和除法,對小朋友來說比較抽象,頗難理解。用積木演示會非常直觀,適合剛開始的概念入門。
3)立體幾何
隨手搭一個形狀,請小朋友說出用了幾塊積木。數積木過程,便是建立基礎立體幾何概念的過程。小朋友需要去想像和判斷被遮擋的部分,這對抽象空間思維是很好的鍛煉。
3、裝滿杯子—匹配
准備幾個杯子和積木,讓孩子觀察杯子和積木,讓他挑出足夠多的積木,保證每個杯子裡面有至少一個積木。第二輪游戲,把積木取出來放在一邊,減少杯子的個數,再重新放積木。
進階玩法:每個杯子放兩只;指定的積木數量放在特定杯子裡面,其餘空著;把相同顏色的積木塊放在一起,進行分類。
積木和杯子匹配的經驗,最終會讓孩子意識到,不管積木怎麼擺,它們的數量是不變的。
3、ABC英語玩起來
在積木每一面都貼上或畫上字母,便成了一套英語啟蒙的好工具!家長可以帶小朋友一起來製作,既鍛煉動手能力又學習了字母~
1)大小寫配對:任意拿出一個大寫字母,快速找到對應的小寫字母。
2)單詞搶答:說一個物品,請小朋友以最快速度擺出對應的單詞。
3)單詞接龍:頭尾相接,擺出盡可能多的單詞。
5、頭頂寶塔
家長讓孩子坐著,頭頂著一個托盤或者紙盤,往自己頭上放積木,看看能放多少塊,除了身體動作的絕對靜止,堆塔游戲還需要孩子能夠找到身體與盤子、搭高積木之間的平衡點,相當考驗本體覺。孩子在搭高的過程中還要有極高的耐心,如果幾個小夥伴還可以一起比賽,又快樂又能安靜地游戲。
7、積木迷宮
家長們可以搭建一個積木迷宮,用各種不同的積木,設計幾個通道和障礙物,然後讓孩子開動他的小腦袋來闖關吧!
8
『肆』 建構游戲積木的多種玩法
玩法:
加倍玩法:
把兩個相同的長方形的積木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三角形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半圓形對成一個圓形等等。
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不同圖形之間相互組合的關系,理解部分與整體等概念。而且在玩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觀察不同形狀的積木是否能夠匹配,孩子的觀察力也能得到鍛煉與提升。
對數字玩法:
在積木塊上貼好數字,根據積木上的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碼好幾塊,然後讓孩子根據下一個數字,把相應的數字積木放到上面去。
要是放錯了積木,或者在放的過程中把原來碼好的積木碰到了,就算輸了。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使孩子對數字的概念更加清晰。
組裝好了講故事:
准備一套組裝類積木,裡面有傢具、爸爸、媽媽、寶寶等。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將積木組裝起來,然後用語言講述家庭小故事。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編故事。
這個游戲還能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推積木玩法:
你把積木一塊塊碼起來,碼到一定高度時,讓孩子用手去推倒。看到積木倒下來的樣子,孩子通常會開心地大笑。雖然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搞破壞」的游戲,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項提高空間認知能力的重要活動。
彎彎曲曲的小路:
教孩子把長條積木按照一定的間隔排列起來,就可以連接成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了。再給孩子一輛玩具小汽車,他就可以順著這條「小路」玩車了,要求最好不要碰到積木。
這可以鍛煉孩子目測空間距離的能力,培養立體感和手眼協調能力。
多米諾骨牌玩法:
把積木按多米諾骨牌的方式排列好,然後撞倒排在最前面或最後面的一塊積木,欣賞積木按次序倒下的有趣景象。在積木的擺放過程中,孩子需要准確地判斷空間距離,而且要求手部動作精確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積木體現了很多的力學原理。比如大小不同的積木,穩固性是不一樣的,穩固性好的不容易倒塌;用積木蓋房子,孩子會逐漸意識到平衡、對稱等關系。
搭積木之前,孩子要先有一個計劃,下面搭什麼,上面放什麼。這些都對培養科學思維大有好處。
『伍』 數字疊疊樂積木玩法
積木有利於孩子發揮想像,綜合運用多種不同種類的積木共同搭建實物。有利於他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其中又有數字疊疊樂積木,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數字疊疊樂積木玩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數字疊疊樂積木玩法
首先,挑選出第一位游戲者並由他開始疊塔
第一位游戲者選定一塊積木,將它從塔中抽出
如果抽出【號碼】積木,下一位玩家則須抽出與前者號數或顏色相同的積木
(或【萬用】積木,其用法下問會說明)
當游戲輪到該游戲者時,他只能從塔頂的【下層】抽出積木
並且以正確角度把它疊到塔頂
在製造出新一層的積木前,必須先完成一層三塊的積木
特殊積木牌:
回轉積木:如果抽出【回轉積木】 ,則改變游戲的方向(亦即順時針變逆時針,反之亦然) ,游戲繼續以此方向輪流.而下位游戲者必須抽出與【回轉積木】相同顏色的積木或其他顏色的【回轉積木】 (或【萬用積木】 )
阻擋積木:如果抽出【阻擋積木】 ,下一位游戲者就不用抽積木,而是由再下一位來抽.而下位游戲者必須抽出與【阻擋積木】相同顏色的積木或其他顏色的【阻擋積木】 (或【萬用積木】 )
罰抽兩塊:如果抽出【罰抽兩塊】 ,下一位游戲者必須連抽兩塊與【罰抽兩張】積木相同顏色的積木,然後疊層.接下來,下一位游戲者必須抽出一塊與連抽積木中第二塊積木顏色或數字相同的積木
注意:連抽兩張積木時,不可抽出【命令】積木,即(回轉,阻擋,罰抽兩張或萬用積木)
萬用積木:如果抽出【萬用積木】 ,該游戲者便可挑選任一種顏色向其他游戲者宣布.接者,下一位游戲者必須根據規定的顏色抽積木.只有當【罰抽兩塊】積木時除外,你可以隨時抽取【萬用積木】
其他規則:
●每回抽積木,只能使用單手,不過你可以在不同回合換手
●你可以碰觸任何積木,以便找出較輕易抽取的積木.不過在碰觸另一個塊積木前,你必須把原先的積木擺回原位(只能使用單手) .游戲者可以在必要時隨時擺正積木塔,但只能使用單手
●一旦鬆手放開疊在塔頂的積木,便輪到下一位
●呼喊【烏諾!】 :如果有人使用雙手抽積木或擺正積木塔,任何人都可以呼喊【烏諾!】
若被逮到,違規者必須按照呼喊【烏諾!】者所選定的顏色連抽兩塊積木
兩人游戲時的特別規則:
每當抽到【反轉積木】或【阻擋積木】 ,把它視為【罰抽兩塊】積木.換句話說,下一位游戲者必須連抽兩塊與【反轉積木】或【阻擋積木】顏色相同或同樣的積木
游戲結束:
如果你把積木塔弄倒,你便輸了,最後一位成功把積木抽出並疊好的游戲者便獲勝
『陸』 幼兒搭建的基本方法圖解
搭建游戲,是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建構材料,進行模擬、再現和塑造的活動,是一種蘊含著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創造性活動。搭建游戲是積木游戲中最基礎的游戲類型,因而,提高幼兒搭建技能是積木游戲的首要目標。通過學習探索,首先,幼兒將在搭建中逐步掌握重復(平鋪、搭高)、架空、圍合、模式與對稱、早期表徵、創造性表徵等基本搭建技能;其次,幼兒將掌握加固、保持平衡等搭建技巧與方法;最後,幼兒將實現從自由搭建、模仿搭建到創意搭建,從個人搭建到合作搭建,從單元搭建到場景搭建的發展。
本文選自2016年10月刊,總第38期
《奕陽幼教評論·樂高教育專刊》
圖1
一、 搭建技能的發展階段
幼兒的搭建不能是無意識、無目的的活動,教師需要在幼兒搭建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搭高、平鋪、圍合、架空等搭建技能,發展幼兒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感知,為搭建更復雜、豐富的結構奠定基礎。
水平 1:搬弄(2 歲以下)。幼兒只是擺弄積木或玩積木(例如,把積木當作電話,玩打電話游戲)。
水平 2:重復(平鋪、疊高、加寬、延長)。重復的搭建技能一般在小班初期出現較多。
水平 3:橋式 / 架空。架空技能要求幼兒能夠目測比較兩塊積木之間的距離和判斷第三塊積木的長度是否足夠蓋在兩塊積木之上。
圖2
水平 4:圍攏。圍攏技能要求幼兒能准確判斷物體內外部之間的關系。例如,幼兒搭建動物園,他可能會採取這樣兩種方式:先圍攏,然後根據圍攏後的內部空間填充動物園;或是先搭建動物園里的內部空間,然後再根據內部空間圍攏,這兩種方式都是需要幼兒把握物體結構內外部之間的關系。這項技能對後期幼兒搭建更復雜的、內部豐富的建築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平 5:對稱。掌握了對稱技能,說明幼兒對結構有了更多的視覺或動覺意識,具體而言 , 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放置順序非常有節奏 , 如將積木分別放在左邊、右邊、前面、後面等。
圖3
水平 6:早期表徵。幼兒己經能夠掌握積木搭建的一般結構 , 並會靈活運用 , 在搭建過程中或者搭建完成以後為建築命名。但名字一般和搭建的建築並不相似。早期表徵的出現,說明幼兒嘗試將眼前的搭建作品形象與象徵性符號相對應,說明了幼兒抽象思維的初步發展。
水平 7: 進一步表徵(5 歲)。在搭建之前就已經開始命名 , 有計劃地搭建 , 搭建的結構多為幼兒熟悉的物體。幼兒還會運用輔助材料和這些建構物進行表演游戲。
二、 搭建過程中蘊含的科學概念
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搭建過程其實是探索結構和力的穩定性的過程。而要探索結構和力的穩定性,則要了解不同連接方式(完全重疊、部分重疊、階梯排列)的作用。在搭建過程中,幼兒需要根據結構和力的穩定性,選擇合適的搭建方法進行搭建。例如,幼兒搭建一座高樓,需要探索如何讓高樓又高又不易倒。
圖4
如下圖所示,左邊的高樓採用完全重疊的方式進行搭建,支撐不穩,容易倒塌,而右邊的高樓採用部分重疊的方式搭建,支撐較穩,不易倒塌。因此,在游戲中,教師需要觀察幼兒搭建的高樓是否容易倒,如果倒了,幼兒會如何改進,並逐步引導幼兒感知採用部分重疊搭建比採用完全重疊搭建高樓要更穩固
『柒』 建構區搭建的24種方法名稱
平鋪,直線平鋪,平面平鋪,彎曲平鋪,規則平鋪,壘高,單一壘高,半圓壘高,單一間隔壘高,架空,組合,對稱組合,規律組合。
平鋪是把積木一塊接一塊地,首尾相接地放在地面上,包括直線平鋪和平面平鋪和彎曲平鋪和規則平鋪。壘高是先放一塊積木,再垂直放一塊積木,反復重復同一動作模式,包括單一積木封閉壘高和半圓相對壘高和單一積木間隔壘高。架空是用一塊積木蓋在兩塊相互之間有一定距離的積木上,從而把它們連接起來。圍合是運用多塊積木形成一個包圍圈,把一塊空間完全地包圍在裡面。組合是搭建一個建築物時,運用對稱和按規律排序等方法,將多種建構技能進行組合。
積木通常是立方的木頭或塑料固體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裝飾著字母或圖畫,容許進行不同的排列或進行建築活動積木有各種樣式,可開發兒童智力,可拼成房子,各種動物等。
『捌』 如何搭積木訓練孩子呢
搭積木的過程中手腦並用,能夠鍛煉他們的手的靈活性及手眼協調能力。而且積木的搭建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致的工作,可磨煉寶寶的性格。指導不同年齡的寶寶玩積木要注意在玩法上有所區別。1-2歲剛開始玩積木時,可以先由父母搭給寶寶看,然後啟發和幫助寶寶自己用積木來搭個高樓或搭個火車,還可以教寶寶認識積木的形狀、顏色。指導3-4歲的寶寶玩積木要增加難度,一方面要教寶寶搭積木的基本方法,如怎樣保持搭建物的穩定,怎樣把不同形狀的積木搭配使用等;另一方面要教寶寶按照已有的圖樣搭積木,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對5-6歲的寶寶則應注意引導寶寶發揮想像,按照自己的願望搭建作品,不論這個作品在大人看來多麼幼稚,也應予以肯定和鼓勵,培養寶寶做事的目的性和創造性。積木除了可以搭成各種各樣的物體之外,還是寶寶學習數學的一種很好的工具。它可以幫助寶寶認識各種幾何形體及其之間的關系,也可以讓寶寶按照積木形狀、顏色長短、大小來分類、計數,加深寶寶對幾何形體和數學概念的認識。在家庭中給寶寶玩的積木以中型積木為宜,也可以帶寶寶到一些兒童娛樂場所去,那裡的大型積木可能會給寶寶帶來更多的創造的樂趣。
『玖』 積木搭建的方法有哪些
准備好積木,這里只要用兩種積木就可以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積木,而且為了可以區分,正方形的積木用綠色和橘色來。將一塊一塊正方形的積木搭在一起,形成一根長長的柱子,這就是需要的樹幹了,引導孩子來搭建和認識一下這根樹干。先搭建樹葉的底層,用兩塊長方形的積木,在剛才搭建好的樹幹上的一邊放上長方形的積木,然後兩邊各放一個。
再拿一塊長方形的積木搭建在樹葉的上方,將底下的兩塊長方形扣緊否則很容易掉。再拿一個正方形的積木搭在剛才搭的長方形的上方,形成尖尖的樹梢。再拿一塊正方形的積木搭建在最開始做好的樹葉底下,形成茂盛的樣子。最後拿一塊正方形的積木搭在樹葉底層的下面,這樣樹的兩邊都形成茂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