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民間游戲提高幼兒哪些能力

民間游戲提高幼兒哪些能力

發布時間: 2022-12-06 09:37:57

㈠ 利用民間游戲促進農村幼兒園幼兒發展

游戲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幼兒的一項基本活動,研究幼兒游戲是幼教工作者一項首要和必不可少的任務。當今社會家長們不惜重金為子女購買各種高檔玩具:聲控、電控、電子等技術玩具,在這種電子游戲的世界裡,幼兒雖然獲得了廣泛的信息,但更多的是給孩子們帶來的負面效應:1.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發展受到限制。2.幼兒的積極主動性不能充分發揮。3.缺少了在多維的人際關系中成長的環境。4、缺乏鍛煉,身體素質越來越差。

在民間就流傳著許多小游戲 ,這些游戲有著濃厚的趣味性,廣泛的地區性和獨特的民族性。我認為,民間游戲在幼兒園尤其是我們農村幼兒園大有用武之地。

一是促進幼兒動作的發展,民間游戲多可以促進幼兒走、跑、跳、投擲、平衡、鑽爬等大肌肉動作。「跳繩」、「跳皮筋」、「跳格」等游戲都可以發展跑、跳、投、躲閃等動作,可增強幼兒各器官的生理機能。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縮力,使脈搏輸出量增加,促進幼兒心血管的正常發育。「挑棍」、「抓籽」、 「抓包」、「彈球」、「跳格子」、「背月亮」 等是發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配合協調,使幼兒的手、腳動作靈活協調。這些活動不僅促進了幼兒骨骼肌肉的發育,鍛煉了他們的運動技能和技巧,也有利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踩高蹺」等游戲能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使幼兒身體勻稱和諧地發育。「翻繩」、「夾沙包」等游戲發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協調。

二是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語言本身是一種概括化的符號,是代表一類事物的象徵。幼兒不是簡單的學習語言,而是學慣用組合的方式把語言作為思想和行動的工具。民間游戲提供了語言表達的環境。游戲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們相互表白,逐漸學會了表達,豐富了詞彙。而且游戲中的兒歌趣味性強,有節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戲「炒黃豆」,兩個幼兒在游戲的同時用語言表達「炒、炒、炒黃豆,噼嚦吧啦翻跟頭。」又如游戲「拍大麥」中,「一籮麥,兩籮麥,三籮開始拍大麥。」兩人邊念兒歌邊拍手,使他們心情愉快,增進了同伴間的情感交流。

三是可以幫助幼兒擺脫自我中心。游戲的規則幫助幼兒擺脫自我中心,向社會合作發展。每個游戲的規則是每個幼兒必須遵守的。游戲對幼兒的誘惑,會使他們控制自己的行為而遵守規則,也讓幼兒從新的角度看問題。這樣,幼兒在與同伴遊戲中掌握了規則,從而形成人際協調的'合作關系。例如:游戲「城門幾丈高」,它的規則是,每個幼兒邊念兒歌邊一個一個從「城門」下鑽過。但是,頑皮的幼兒難以遵守,老師請幼兒講講游戲的規則。頑皮的孩子為了能再次參加游戲而只能遵守游戲規則。游戲的規則,有的是明顯的規則,有的是隱藏的規則,幼兒必須按照規則控制自己的行為,學會用規則協調關系。游戲的興趣使幼兒愉快的服從游戲規則,約束自己。使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與人交往、協商、謙讓、解決糾紛、 遵守規則等社會行為,可以彌補獨生子女家庭中缺少同齡夥伴的不足。 在民間游戲的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在游戲中相互交往,他們逐漸懂得了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丑惡的,什麼是美好的。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交往,幼兒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學會站在他人立場上看自己,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關系,逐漸學會服從人們之間關系的准則,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社會性行為。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到它是增強幼兒體質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良好伴侶。

㈡ 幼兒園民間游戲對健康起到什麼作用

長期進行民間游戲可使幼兒耐力以及抵抗力得到加強。民間游戲內容豐富,涉及面廣,不管是音樂,體育,還是美術類型的游戲, 基本上都離不開一些基本運動如:跑、跳等,而這些運動又是人們進行身體鍛煉所必不可少的,它及適應幼兒好動的特點,幼兒進行游戲的過程,也是強化身體 機能的過程。如「抓尾巴」,要求動作敏捷,反應靈活,不僅能訓練幼兒的奔跑能力而且能鍛煉幼兒的躲閃能力,而且。「跳房子」能訓練幼兒全身運動,有雙腳跳,單腳跳,跑跳,蹲跳等。在室內則可進行拍皮球,接氣球等大肌肉活動的游戲,這些游戲幼兒喜歡,參與性高。因此小朋友不會因為跑兩下就喊累,也不 會因為不小心摔到地上而叫疼。更為重要的是,鍛煉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通過豐富多彩的民間游戲,使幼兒身體得到鍛煉,抵抗力也隨之增強不會隨便生病。

㈢ 舉例說明民間游戲的教育和訓練功能

一、民間游戲有利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豐富多彩的民間游戲,反映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民間游戲中順口又好聽的的童謠和兒歌是民間游戲的瑰寶,「丟手絹,丟手絹,…快點快點抓住他!」一代代流傳,經久不絕。「套腳」游戲中,幼兒邊跳邊說兒歌「馬蘭開花二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跳繩」中,幼兒唱著「小雞、小雞上高山;小雞、小雞請你轉個彎;小雞、小雞請你摸摸地,小雞、小雞跑出去。」增加了游戲的興趣,豐富了幼兒的詞彙,發展了幼兒的感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幼兒需要認真觀察並迅速作出判斷和反應,因此,養成了良好的注意品質。民間游戲中好聽的兒歌和童謠,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兒在誦讀中不知不覺地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豐富了知識。
二、民間游戲能促進幼兒手指、身體動作的協調發展。
幼兒民間游戲都是在動態下進行的,能促進幼兒基本動作的發展,為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對幼兒來說,走、跑、跳、鑽等基本的動作盡管都掌握,但要提高精細水平,需要經過大量的反復練習才能收到效果。如果只反復讓幼兒機械地做這些動作,則會極大地降低幼兒的興趣,抑制幼兒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直接影響練習效果。大部分民間游戲能促進幼兒基本動作的發展。如:在「丟手絹」活動中,幼兒的奔跑、追逐能力及快速反應的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跳繩」活動,能鍛煉幼兒單、雙腳跳及對繩子的反應能力;又如「滾鐵環」,不僅玩快滾,慢滾,而且玩轉鐵環、鑽鐵環、鐵環跳圈,既訓練幼兒反應的靈敏性,又培養了幼兒共同參與游戲的樂趣,養成遵守游戲規則的良好習慣;「翻繩」游戲,訓練和促進幼兒手指動作的發展。如在每一次挑的時候,都要掌握好力度、節奏,如果力度太弱,節奏太慢,繩子就會挑不起來滑掉,如果力度太大,節奏太快,繩子轉換的就快,容易從手上滑落,從而失去繼續玩的機會。發展了幼兒手眼的協調能力……
三、幼兒民間游戲有助於幼兒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和親社會行為
民間游戲有較強的娛樂性,在游戲中幼兒開心、快樂、自由、放鬆,敢於大聲說話,大膽的表現,積極的參與,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民間游戲不限定幼兒人數,一般要有兩個或更多的幼兒參與游戲,這就為幼兒交往、合作創造了條件,幼兒要參加游戲,必須學會控制自己不良的情緒和不當的行為,學會約束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品質。
民間游戲的順利進行,取決於幼兒自覺遵守游戲規則的程度,如果幼兒在游戲中不遵守規則,慢慢地會在游戲中被別的幼兒不喜歡,從而會被淘汰出遊戲。幼兒為了能繼續參加游戲,只有不斷地克服自私、任性、嬌慣等弱點,學會和同伴搞好關系,尊重同伴的想法,和同伴共用玩具、分享玩具,嘗試理解和原諒同伴不當的行為,逐漸形成協調與分享、理解與寬容等良好品德,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以便能更好地融入游戲。如在「翻繩」、「警察抓小偷」等游戲中,每個幼兒都面臨失敗的考驗,游戲中幼兒得到的快樂,促使幼兒主動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嘗試去尊重遊戲規則,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潑開朗的個性也會慢慢形成;學會在游戲中與同伴主動交往、懂得協商、自覺謙讓,約束自己,解決糾紛、遵守規則等社會行為,同時也發展了幼兒明辨是非,正確評價自我和他人的能力。 因此,民間游戲中幼兒玩的過程也是幼兒良好個性心理品質和積極情感體驗逐步形成的過程。
四、幼兒民間游戲有助於幼兒園、家庭形成家園共育的合力
民間游戲是幼兒園,家庭雙向溝通的橋梁。在家庭中,好玩的游戲讓家長彷彿回到了快樂的童年時代;在家裡,家長帶著耐心和愛心去和幼兒一起玩民間游戲,家長與幼兒成了平等的參與者,在游戲中自然地進行情感的溝通與交流,家長與幼兒成了游戲的夥伴,知心的朋友,建立了更加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同時,幼兒園緊緊抓住民間游戲在家庭中可以隨機進行的這一特點,適時提供方法上的指導、內容上的優化,使民間游戲活動在家庭真正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只有這樣,家長在民間游戲活動中對幼兒的指導和發展才會是有意義的,幼兒所獲得的發展才會是有效的。

㈣ 如何在幼兒園中開展民間游戲及其價值

游戲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社會形象,是幼兒的一項基本活動,是幼兒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孩子童年的歡樂,自由和權利的象徵。豐富多彩的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而且能增長幼兒的知識,發展智力。而傳統的民間游戲,...

㈤ 幼兒園民間游戲的目標

民間游戲具有的豐富內容和特有的形式,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多樣性、趣味性、隨機性和娛樂性,它可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能隨時隨地拈來就玩。不僅符合孩子們好動、好學、好模仿、好游戲的心理特點,而且易學、易會、易傳,還能促進孩子體、智、德、美諸方面的發展。幼教工作者要重視並充分地加以挖掘、開發和利用,讓孩子們在民間游戲中愉快地成長,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一)拉大鋸

游戲目標:鍛煉幼兒的四肢肌肉;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並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二)城門城門幾丈高

游戲目標: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熟悉多種水果的名稱。

㈥ 怎樣利用農村傳統兒童游戲培養農村幼兒的合作能力

一、以民間歌謠為素材,寓教於樂,盟發幼兒的合作意識
對於幼兒來說,他們對各類兒歌充滿著學習興趣,兒歌的朗朗上口是孩子們所喜歡的,民間游戲中的兒歌、童謠是一把開啟幼兒說話的「金鑰匙」。我們利用民間游戲作為教育內容,寓兒歌於民間游戲之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1、從興趣出發,寓教於樂,在合作中初步開展民間游戲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在民間游戲開展過程中,首先,我們選擇趣味性強,有節奏性,朗朗上口,幼兒易學好玩的民間游戲歌謠,並利用一日活動各環節開展含兒童歌謠為趣味內容的民間游戲,不斷增強幼兒參與民間游戲的興趣。我們就利用民間游戲的隨意性和多樣性進行調整,請動作快的孩子自由組織起來玩些「金鎖銀鎖」、「抓沙包」或手指游戲之類較安靜的游戲,或請能力強的孩子帶動能力弱的孩子進行游戲,這樣,在吟吟、念念中照顧到了每個孩子的能力,滿足了孩子好動的特點,而且給他們更多自由的空間進行發展。
2、在民間游戲中培養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
民間游戲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逐漸形成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由於民間游戲的易學和趣味性給能力不同的孩子都能增強自信,如我班的一位小女孩,她平時既不與人交往,也不願以任何方式來表現自己,就算是我們問她的話都是勉強回答,可是在經過幾次「金鎖銀鎖」、「擊鼓傳花」等游戲後,開始幾次還不願意,可我沒有勉強她,經多次游戲的氣氛讓其感受了游戲的快樂,終於在一次「擊鼓傳花」游戲中出乎意料地,她唱起孩子們愛唱的《小燕子》,雖然她唱得並不完整,可她終於願意表現自己了,於是特別表揚了她,看著她開心的笑容,我也感到很欣慰。而且從這以後我發現她的自信心明顯增強,而且也更願意主動和老師親近、與小朋友交往了,性格明顯活潑了許多。
二、開展民間游戲,培養合作精神,體驗交往情趣
1、 學會角色分配
由於幼兒個性有差異,有的孩子會表現出任性、霸道等行為。例如:在玩民間游戲時,有的孩子輪不到這個角色就會不高興,也有的孩子不肯與別人交換角色。而幫助幼兒協商分配角色,是合作游戲的前提。我在組織幼兒玩民間游戲時,就請幼兒輪流擔任角色,培養幼兒輪流扮演角色的意識;其次,引導幼兒學習分配角色,互相商量:「這一次你來做小狗,我來做小雞好嗎?」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能接受這樣的分配。但也有個別任性的孩子明顯不受大家的歡迎。例如:有些孩子總喜歡挑自認為本領大的那些角色,而不願扮演一些弱小的角色。這類孩子會嘗到小朋友都不理會她的滋味,老師只要適時說一句:「要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就應該和小朋友好好商量。」孩子為了玩游戲肯定會和小朋友愉快地玩起來。
2、 遵守規則
規則在合作中具有關鍵的意義,它是大家共同合作的依據。只有共同遵守規則,才能齊心協力地完成一種活動。所以,合作要受到規則的約束。
在平時的游戲中,發現有的孩子不理解規則,有的知道游戲規則確喜歡耍小聰明,不遵守規則。於是,其他幼兒會接二連三地向老師告狀,游戲也因此無奈地停下來。
我們利用民間游戲的趣味性,將游戲中的一些規則,講解得生動形象,使孩子易於理解。例如:民間游戲《爆米花》的規則應該是:扮米粒的幼兒當聽到最後一個字:「抓」時,才能往圈外跑。我說:「米花熟了,大家都要抓起來吃了,這時你才可以往外逃。」絕大多數孩子理解了這一規則,並能遵守規則,但也有的幼兒,不是不理解,而是故意不遵守規則,還沒聽到「抓」就逃出去了。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及時幫助他理解活動的共同目標——玩得愉快,使他體會到由於自己不遵守規則,大家玩得都不高興。在老師的幫助下,孩子們逐步養成了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㈦ 民間游戲的意義

民間游戲可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形成。
民間游戲所獨具的特點,促使幼兒形成分享、合作、助人、謙讓、遵從等親社會行為。在游戲中,每個幼兒自然的更換角色,也會自然的產生「領袖」,自然的淘汰「領袖」。因此幼兒必須克服任性、獨尊、嬌慣等不良習性,學會協調與組織、團結與協作、援助與服從、理解與寬容等,在游戲中孩子們情緒高漲,樂而不厭,形成有益的責任感和集體意識,才能更好的融入集體、參與游戲。
2、民間游戲可促進幼兒合作交往能力的發展。
富有情趣的民間游戲對幼兒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但這些游戲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兒共同合作才能進行,為了參加游戲,游戲時幼兒必須相互協調、合作,學會自己解決矛盾,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同時,在游戲中,每個幼兒自然的更換角色。 因此幼兒必須形成有益的責任感和集體意識,才能更好的融入集體、參與游戲。這樣無形中就培養了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如一大群幼兒手拉手玩「卷炮竹」、「炒鹽豆」;用一塊小瓦片玩「跳房子」;用四隻小米袋玩「拾子」等,這些幼兒特別愛玩的民間游戲都是需要至少兩名幼兒參加的,幼兒可以從中滿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戲夥伴關系。又如游戲「兩人三足」,它是一個合作性的游戲。幼兒必須找一個樂意與之合作的游戲夥伴,並在游戲開始前商議兩人應如何行走,先出哪只腳,每步應該邁多大?游戲開始時必須同心協力,動作協調一致,才能順利完成。這樣,幼兒通過默契配合、共同協商、並肩作戰,大大提高了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為現今的獨生孩子提供了發展社會性的良好時機。

㈧ 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哪些方面的發展

1、發展恰當的自我意識,擺脫自我中心

自我意識是人社會性發展的基礎,發展恰當的自我意識是人社會性發展的第一步。角色游戲在促進幼兒從他人角度看問題的能力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在游戲中,當幼兒扮演別人時,由於角色的需要,必須以別人的身份出現,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這樣,比較自然地學會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逐漸克服「自我中心」的觀點,使自我意識得到發展與完善。

2、促進了幼兒同伴交往

為了游戲的順利開展,幼兒必須首先就游戲主題、游戲內容、游戲情節以及角色分配等進行溝通與交流,這就促進了現實的夥伴交往關系的形成與發展;另外,幼兒扮演角色還必須進行角色間的交往,學會表達角色的感情和願望,理解其他角色的意願與態度並作出反應。

這樣,幼兒在游戲中就結成了兩種類型的交往關系,一種是現實中的夥伴關系,一種是游戲中的角色關系。這兩種關系都為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角色游戲不僅為幼兒的交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而且也為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幼兒游戲的特點:

從游戲與學習活動、勞動活動的區別來看,游戲具有下列特點:

1、游戲是兒童主動的自願的活動。

2、游戲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圍生活。

3、和工作比較,游戲是一種非功利性的活動,它更重過程而不重結果。游戲沒有社會的實用價值,沒有強制性的社會義務,不是直接創造財富。

4、游戲伴隨著愉悅的情緒。

㈨ 民間體育游戲可以鍛煉哪些方面的能力

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實際需要,選擇、改變適宜的民間體育游戲,使其具有新意,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民間體育游戲種類繁多,對幼兒身體發展起著多方面的作用。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和實際需要,收集選編了大量的民間體育游戲。如:鍛煉幼兒跳躍能力的「跳皮筋」、「跳竹竿」等游戲;鍛煉幼兒快速追跑的「貼大餅」、「背月亮」、「開鎖」等游戲;鍛煉幼兒投擲能力的「飛鏢」、「降落傘」等游戲;鍛煉幼兒平衡能力的「梅花樁」、「踩高蹺」、「不倒翁」等游戲;還有「抓包」、「彈球」、「滾鐵環」、「抽陀螺」等游戲,都有助於鍛煉幼兒的大小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我們把這些有些素材收集起來,按照走跑、跳躍、鑽爬、平衡等活動類型整理成游戲素材庫,按照幼兒年齡層次的需要重新編排,使幼兒體育活動內容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多彩,形式多樣。

隨後,我們對收集來的民間體育游戲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從孩子們的實際需要出發進行適當改變,使其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讓孩子們在玩的同時得到鍛煉,促進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如:「搖小船」這個游戲,原來只是讓兩個幼兒單純地做搖小船動作,而且比較簡單、單調。我們在改編的時候為這個游戲配上了簡短的兒歌,如:「我去台灣島」、「月亮船」等兒歌都可以用來配合游戲的開展,這樣就給游戲增添 了新的內容。把一個單純的身體平衡游戲變成多種體能鍛煉的游戲,同時又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游戲,富有游戲情節和情趣。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場地和夥伴,邊念兒歌邊幾個人一起合作游戲,其樂融融。又如,我們把家鄉江陰近幾年的巨大變化編成新的內容,替換了「騎竹馬」這個古老的游戲內容,從騎馬的動作擴展到開車等動作,景物的變化也變成了孩子們生活中熟悉的中山公園、興國塔、步行街等,孩子們在游戲中發展了相關動作,又學到了新的知識,也加深了對家鄉的熱愛。

二、利用孩子身邊的廢舊材料自製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器具,為幼兒開展民間體育游戲創造物質條件。

游戲材料是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民間體育游戲器材相對來說都是比較簡陋的,不易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怎樣改進這些器材才能激發孩子們活動興趣呢?我們從孩子們喜歡新奇的、色彩鮮艷的玩具這一特點出發,盡可能讓有關的回答器具富有新意。如:「玩鐵環」游戲前,我們想辦法把黑不溜秋的鐵圈、鐵棒繞上了彩色的即時貼,一方面使鐵環外觀漂亮起來,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鐵環生銹帶給孩子一種不安全感。既安全又美觀的鐵環剛出現孩子們眼前,孩子們就歡呼起來:「多漂亮的鐵環啊!老師,快帶我們一起去玩吧。」在玩鐵環的過程中,幼兒自主探索,付出了極大的努力。黃林峰、孟操、費娜幾個幼兒首先學會了讓鐵環不停地往前滾,其他幼兒也不甘示弱,認認真真地練。慢慢地,好多幼兒都學會了,還玩出了花樣。你看,鐵棒一會兒套著鐵環,一會兒又放開了;鐵棒一會兒套在鐵環的前面,一會兒又套在鐵棒的後面。後來,我們還為孩子們准備了玩替換的一些輔助材料,如:灌滿五彩顏料的雪碧瓶,讓孩子們嘗試叉著鐵環在雪碧瓶之間穿梭,練習叉著鐵環繞障礙跑;設置有一定寬度的平衡橋,鼓勵孩子讓鐵環從橋上滾過去,練習平衡技能……大家的活動興趣一次又一次地被激發起來,他們樂此不疲地玩著,鍛煉著,玩出了一個又一個新花樣。

再如:孩子們喜歡的「騎竹馬」游戲,我們把彩色即時貼繞在竹竿上,讓竹竿變得漂亮起來,還做了非常形象的馬,系在竹竿的一端作為馬的頭,用布條做成蓬鬆的馬尾巴,系在竹竿的另一頭。孩子們一下子就被竹馬吸引住了,「老師,快讓我們去騎馬吧!」哎呀,葛宇浩的馬怎麼跑不快,羅晨陽在旁邊大聲喊「葛宇浩,你的馬尾巴碰地上了,就跑不快了,快抬高一點。」葛宇浩照著做了,一會兒只聽見他大喊:「我的馬跑快了。」孟文傑高舉著右手,嘴裡喊著「駕駕駕」,他的馬跑得真快。錢金誠一邊騎馬以便喊「我騎著馬來到江陰步行街啦」……看到孩子們玩得這么歡,我趁機引導幼兒一邊騎馬一邊把孩子們熟悉的中山公園、興國塔、江陰長江大橋融入游戲之中,讓幼兒的興趣不斷持續下去。然後,隨著孩子們興趣的進一步發展,「竹馬」漸漸用圈替換成「方向盤」,或者用來跳竹竿舞等,游戲的內容隨著孩子們的興趣不斷變化發展。

㈩ 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哪些方面的發展

游戲可以促進幼兒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

1、想像力

年幼的孩子由於年齡的局限,做出大人或其他角色的游戲可不容易,所以常常需要發揮想像力。比如把抱抱旺模擬玩具狗當成「哇哇」大哭的寶寶、把手裡的湯勺當成聽診器。

那些在玩過家家游戲中,想像力越豐富、扮演得越活靈活現的孩子,常常能預測他們未來的學習成績也比較好。因為想像力,常常跟智力是等同的,並且兒童時期的想像力練習也會促進智力的成長。

2、自控力

特定的角色扮演,常常要求孩子需要做出角色特定的行為,所以自控力在這些小細節中便培養了起來。所以愛玩過家家游戲的孩子,他們的控制沖動的能力常常會發展得比較好,沒有自控力會玩不下去,別的小朋友也不愛跟「隨便來」、不守規矩的孩子玩過家家。

3、領導和協調能力

一群孩子在玩過家家的游戲,有不同的角色,誰扮演哪個角色,分別有什麼樣的台詞,分別要站在什麼樣的位置,需要大家一起協調商量,或有個具備領導力的孩子組織大家一起聽從指揮。經常玩過家家的游戲,孩子的領導力和團隊意識將獲得提高。

4、身體發展

幼兒期是一個人生命起步的萌芽期,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和旺盛,游戲時讓一個發展充滿生機和可能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通過各種室內外游戲活動,促進了身體器官的發育和生長。在游戲中,幼兒與自然環境中的陽光、空氣和水分充分接觸,增強了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5、感官發展

感官知覺是幼兒認知活動的開端,是幼兒認識外界事物、增長知識、發展智力的通道。各類游戲,有其是操作類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大量感官練習的機會。比如在「找不同」的游戲中,幼兒通過發現兩幅圖中得不同之處,從而很好地促進了幼兒視覺觀察力的發展。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397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36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296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82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45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36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8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14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93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