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新生兒玩游戲
Ⅰ 如何與新生兒寶寶互動
要和新生兒寶寶互動,父母可以跟新生兒寶寶玩一些游戲,或者拿一些玩具逗小寶寶,或者給新生兒寶寶講一些故事。
看到寶寶來到人間,很多新生兒父母都激動不已,因此迫不及待的想和新生兒寶寶做互動。和新生兒寶寶做互動,這有利於新生兒寶寶的發展,而且能促進親子感情。
但是不想父母不知道怎麼和新生兒寶寶做互動。其實要和新生兒寶寶做互動可以採取以下這些方式:
大部分新生兒寶寶會對一些有聲的玩具比較感興趣。例如搖鈴或者波浪鼓等,父母可以買這些玩具逗樂寶寶。例如拿一個波浪鼓在寶寶面前晃動,或者拿一個不倒翁在寶寶面前玩。當寶寶看到這些玩具的時候就會感興趣,有可能就會高興的手舞足蹈。
總之,父母要和新生兒寶寶做互動,可以採取多樣的方式。不過寶寶的回應可能沒有那麼多,做互動的時候更多的是父母單方面的在引導寶寶。
你覺得怎麼樣做還能夠和新生兒寶寶互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
Ⅱ 如何和新生兒互動
與新生兒互動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法:
1、對寶寶講話或唱歌
一個連語言都聽不懂的寶寶,怎樣與他講話或唱歌呢?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有疑慮,寶寶雖然還聽不懂你的話,但他能感受到你溫柔的聲音,這種聽覺刺激會加強父母與寶寶之間的感情。爸爸媽媽可以輕柔地對寶寶說:「好寶寶,笑一笑」,「小寶寶,快睡吧」,「別哭了,媽媽唱支歌」等等。另外,可以給寶寶唱些小搖籃曲。
2、為寶寶做一些簡單的按摩動作
寶寶還不能做什麼翻身、爬等動作,只會伸伸自己的小胳膊,用腳和腿蹬被子。爸爸媽媽可以為寶寶做一些簡單的按摩動作,比如,用手從肩再到手按摩寶寶胳膊4~6次,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這樣的按摩可以使寶寶產生舒適愉快的情緒,鍛煉寶寶的大肌肉活動。
3、觸動寶寶的臉頰
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吃奶或清醒時,用手指輕輕觸動寶寶的左、右兩側臉頰,使其頭往左右轉,這種觸覺刺激可以訓練寶寶的反應能力。
新生兒游戲推薦:
游戲作用:可提高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其建立顏色概念。
所需道具:紙盒一個;紅、黃、藍、綠等顏色的雪花片各幾片
TIPS:家裡用完的面巾紙盒、鞋盒、大餅干盒、月餅盒都可以充當游戲中的紙盒。如果家裡沒有雪花片,可以用各色的色紙、糖果紙、從各種廣告宣傳紙上剪下相應顏色的紙片、或直接用色筆在紙上塗出各種顏色的色塊,剪成相應大小即可。
游戲步驟:
1、媽媽讓寶寶認識紙片的顏色:「今天,我們來認識顏色,紅色、黃色。」
2、媽媽將准備好的各色雪花片(紙片)放在盒子里。
3、媽媽從紙盒裡任意取出一片雪花片(紙片),讓寶寶說出其顏色。或者,媽媽說出顏色的名稱,讓寶寶在紙盒裡找出,並交給媽媽。
TIPS:
1、媽媽說到顏色
2、游戲中多鼓勵。當你問寶寶「這個雪花片(或紙片)是什麼顏色的呢」的時候,如果寶寶可以正確地回答,你要立即表揚他:「對了,寶寶真棒!」如果寶寶回答不出來,你就主動說出紙片的顏色:「這是紅色的」,並鼓勵他跟你學著說「紅色
3、需要重復進行。顏色是一種基於感知覺所得來的抽象概念,因此只有通過不斷地重復游戲,寶寶才能把顏色和名稱做相關性的連結。所以你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因為寶寶表現的不好而責罵他。
4、游戲可由兩種顏色開始。剛開始玩游戲時,可以從兩種顏色的雪花片(紙片)認知開始,然後再適當增加難度,逐漸由兩種顏色增加到四種顏色。另外,讓寶寶認知顏色時,最好以紅、黃、藍、綠這四種基本顏色為主。
Ⅲ 父母應該怎麼陪一歲以內的嬰兒玩耍有什麼親子游戲推薦
父母如果想陪一歲的嬰兒玩親子游戲的話,可以選擇給孩子玩躲貓貓。家長可以選擇用遮擋物擋住自己,寶寶就可以來找你了。孩子對沒有見過的事情都會感覺非常的驚奇,而家長要不斷的升級跟孩子玩躲貓貓的形式。家長在和孩子躲貓貓的時候加上浮誇的動作和表情,孩子就會玩的更開心一些。家長要理解一下孩子的情緒,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更開心一些。
總的來說如果發現孩子有完不成的動作時,父母也可以選擇提醒一下孩子。爸爸媽媽要足夠有耐心一些,要對孩子進行多多的鼓勵。如果孩子經常喜歡玩游戲的話,父母也要實現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沒有試過的父母,可以選擇在自己空閑的時候多陪孩子玩這種親子游戲。
Ⅳ 如何陪0-3歲小寶寶做游戲,新手父母必須知道的一二三
很多時候,家長都知道要陪孩子做 游戲 ,通過互動 游戲 ,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但是很少有家長知道, 其實 游戲 也是一種能力,通過 游戲 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勇氣、毅力、良好的 社會 情緒發展等。
游戲 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空間和時間,孩子通過 游戲 處理成長中必然存在的焦慮、恐懼與悲傷等 情感 ,在 游戲 中自然發展自己的創造力,用 游戲 積累人際交往的經驗。
推薦幾款小 游戲 給家長,適用於0-3歲的幼兒,家長可以在家和寶寶一起玩。
1、躲貓貓: 小嬰兒和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很喜歡玩躲貓貓的 游戲 ,在孩子的世界中,蒙住臉看不見或藏起來象徵著一種分離一種親子聯結的斷開,看到父母或找到的那一刻,聯結又回來了,那一刻孩子滿足而愉悅。
反復玩躲貓貓就是孩子不斷確信父母不會消失,即便看不見也存在的過程。 這個 游戲 可以有效預防孩子在親子分離時的焦慮和恐懼。
2、照鏡子 :跟小嬰兒玩照鏡子的 游戲 ,家長可以通過鏡子和小寶寶認識自己,認識媽媽,認識五官等,也可以通過鏡子凝視孩子,讓他知道你在看著他,確定你的凝視充滿了關愛。
等到了2、3歲,我們凝視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孩子會不確定我們是否還愛他,孩子們就會用很多看似搗蛋的行為提出一種潛在的心理需求:請你看看我,讓我知道你愛我。這個時候,媽媽只要蹲下來, 靜靜的凝視著寶寶,就會讓孩子迅速安靜下來,並充滿安全感 。
3、摔跤 :我們和小寶寶坐在床上互相用手去推對方,或者在一個安全的場地,和孩子們一起互相推搡,比力氣,看誰先摔倒。讓孩子試著把你推倒或壓倒。反復來回, 孩子們通過這種你輸我贏的過程中找到強大的自信心。
4、幻想 游戲 : 在寶寶進入到3歲,開始具有一定的想像力的時候,我們可以和寶寶一起玩幻想 游戲 ,可以畫一幅畫、或者聽一個聲音、甚至在空空的拳頭里,幻想可能出現的一切美妙的想像。這個過程,家長可以發現孩子的想像力無窮豐富。同時,也可以結合繪本,讓孩子創造故事的過程及結局,這些都可以 幫助孩子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鍛煉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
5、運動、追逐、猜謎、玩數字記憶 游戲 等。家長只要用心,生活中處處都是和孩子一起 游戲 的場所,一切皆可激發孩子的 游戲 力。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 游戲 的過程中,家長們需要全心去參與,把自己變成孩子真正的 游戲 夥伴。
放下手機,關掉電視,跟孩子一起 游戲 。
有的父母不知道跟孩子玩什麼,實際上你不需要去規劃 游戲 的內容。最初只需從最簡單的 游戲 開始,比如做鬼臉、不小心摔倒、裝成傻乎乎的樣子。
讓孩子主導 游戲 ,他會自然帶你進入 游戲 世界。
[玫瑰]需要特別提醒家長:在這樣的 游戲 中, 孩子不像成人注重方法的正確和技藝高超,而喜歡我們誇張、熱情、瘋狂和富有戲劇性的表演。最簡單的方式是模仿孩子或變得有些傻乎乎的。
像孩子一樣 游戲 ,就意味著你要笨拙地犯錯,誇張到極致,把嚴肅的心情放鬆,試著去享受樂趣。
如果你真的放不下身段,不好意思把自己變成一個小丑,也可以通過給玩具、玩偶配音的方式和孩子互動,開展 游戲 。
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笑起來,因為笑聲是判斷 游戲 是否成功的標准,是打破孤獨建立親子聯結的鑰匙。
[what]可能有些父母在 游戲 過程中會有一些困惑和疑問,比如:父母在與孩子玩有輸贏對抗的 游戲 時,發現孩子更喜歡贏,會因此擔心孩子輸不起,難以應對未來的 社會 競爭。
實際上,不用擔心太多,讓孩子更好的面對世界的方式是幫他實現自信力和競爭力的平衡發展,自信力是為正義挺身而出,勇於自省,冒險精神,完成任務的毅力以及完成的能力。
有益的、有創造性的 游戲 ,尤其是父母能加入的 游戲 ,不僅鍛煉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以及自信心,同時讓孩子在多人同伴的 游戲 中,獲得合作的嘗試、堅持的勇氣以及情緒的控制。
游戲 的精髓之一是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關注並滿足他們。相互傾聽、相互傾訴,是 游戲 所強調的重要環節。
培養及鍛煉孩子的 游戲 力,讓孩子在 游戲 中釋放天性,快樂成長。感恩您的閱讀,希望分享可以讓你和我一樣有收獲。
Ⅳ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父母可以和孩子做哪些親子游戲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父母可以和孩子做哪些親子游戲?
寶寶剛出生對外面的世界感知能力特別強,這個時候初為父母的寶媽奶爸們可以適當的跟寶寶互動,做做親子游戲!
不要試圖去引發或是壓制孩子的好奇心,要了解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並對孩子的問題或是行動給予反應才是好的方法。
Ⅵ 如何與寶寶玩游戲
如何與寶寶玩游戲
如何與寶寶玩游戲,很多家長抓小孩子的教育都是從寶寶時期開始的,要「贏在起跑線上」,而寶寶玩游戲可以刺激大腦,讓大腦變的更加的聰明,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如何與寶寶玩游戲的「攻略」吧。
如何與寶寶玩游戲1
1、撫摸
父母給寶寶洗完澡後,可以有意識的給寶寶撫摸身體,幫助寶寶伸張手指,並輕輕的抓一抓ta,通過撫摸寶寶的皮膚來刺激ta,當寶寶明白後,也會很快樂的配合的。
2、玩小球
這個游戲需要一個空碗和一些小球玩具,讓寶寶把小球拿起來,然後放到碗里。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手指抓握能力的,還有促進寶寶手指的發育哦!
3、串珠子
這個游戲需要准備一根線和一些帶孔的珠子,讓寶寶一一把這些珠子穿起來。看似很簡單,但對於寶寶來說,這個游戲可是有難度的哦!可以慢慢的玩,以後不用教就會玩的很好了。
4、堆積木
給寶寶准備積木,先把這些積木在寶寶面前玩一次,堆給寶寶看看,然後讓寶寶自己來,教寶寶從最底層堆起,慢慢的增加積木,最後堆成寶寶想要的物體。
5、套杯子
給寶寶幾個大小不一樣的杯子,家長先示範一次怎樣一個一個的套起來,然後讓寶寶自己試試。一開始寶寶可以完成的不是很好,讓寶寶多玩幾次,等寶寶熟練了這個游戲之後,ta會天天想玩的。
如何與寶寶玩游戲2
爸爸和小寶寶玩玩游戲。
出生到三個月
發育特徵:孩子在出生的頭幾個月,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他對不移動的物體會很快就失去興趣。
和孩子說話,唱歌給他聽
若孩子比較喜歡媽媽的聲音,爸爸也別心灰意冷,幼兒通常比較喜歡音調較高的女性聲音,特別是自己母親的聲音。女性對孩子說話會變化尾間,加入一些持續的漸強與漸弱以及誇張的聲音;但是,父親的說話方式就比較強調,音調較低,尾音也比較少變化,孩子往往覺得父母的聲音比母親的聲音「安靜」。
1、我抱著他,讓他的`頭靠著我的下顎,等他再大一些,則讓他靠著我的肩膀;
2、然後我們倆就一起散步10到15分鍾,我也一邊唱歌給他聽;
3、幾次後,我就發現孩子對某些曲子比較感興趣,記得要把它們記下來,重復給孩子聽,次數越多越好,孩子往往會比較喜歡一些自創的歌曲。
一起洗澡
准備一缸水溫適中的泡泡浴,和孩子共浴。
讓孩子躺在你的胸前,身體一半泡在水裡,一半露出水面,你也可以搓搓孩子的身體,把水潑在他的四肢和身體上,他還可以學會玩水,享受水帶給他的舒適。要對付一個吵鬧不休的嬰兒,在睡覺前和他共浴,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三到六個月大
發育特徵:孩子在三個月大後,會開始喜歡玩自己的手,這個階段是幼兒伸展自己,碰觸他人的階段。
拉扯游戲
孩子三個月大後,和他玩游戲就容易多了,因為從這時起,孩子會做的動作多了,而且這些動作更有目的性,好像在動作中加了更多的思考。在出生後頭三個月內,嬰兒的肌肉比較緊張,手腳會朝自己的身體彎曲;三個月大後,他開始會喜歡玩自己的手,這個階段是幼兒伸展自己,碰觸他人的階段,他會喜歡玩爸爸的胡須、頭發和眼鏡,也會不停地碰觸你的臉部、鼻子和耳朵。
給孩子一個手環或類似手環的圓環,他就可以做很多游戲了。我很喜歡和我的兒子玩拉扯的游戲,我稱這為「從爹地手中取手環」。孩子年紀越大後,他抓手環的力道也會越來越大,這時候就得增加取回手環的困難度。
孩子張大眼睛與張開手臂時
留心孩子的這些動作,審表示他渴望和你一起玩。當孩子非常興奮或對某件事感興趣時,他就會把手臂張開或抬高。你會感到他正用手傳遞給你「來吧!」的訊息。這是他的游戲邀約。由孩子主動提出的游戲,往往比由你主動的游戲更具學習效益,也比較維持較長的時間,這可是游戲的重大原則。
三個月大的孩子很喜歡「滾動型」的游戲。五個月大後,孩子就會喜歡在柔軟的椅墊、山型物體或圓桶型物上滾來滾去。
積木游戲
幼兒五到六個月大時,會發展出伸手和抓東西的技巧,這時便可以開始讓他玩積木。試試下面的方法,來拉長孩子玩積木時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1、把孩子放在一張緊扶著桌面的高椅上,在他伸手可及的范圍鋪上一條毛巾或桌布;
2、上面放三塊長寬高皆一寸的正方形積木,你可以選用黑白相間或色彩對比強烈的積木;
3、爸爸站在桌子的一端,請太太或家人站在桌子的另一端,將桌布或毛巾來回拉動,在孩子面前慢慢地移動積木。
4、幼兒會覺得這些移動的物體很有趣,而伸出他胖胖的小手來抓取這些移動的積木。他直接命中目標的幾率,會令你大吃一驚呢!
Ⅶ 小嬰兒也需要玩游戲嗎怎樣和小嬰兒做游戲呢
小嬰兒也是需要玩游戲的。
准確的說,寶寶在胎兒時期就已經會在媽媽肚子裡面玩游戲了。所以,很多媽媽都會跟寶寶進行胎教交流,這樣出生以後會更加熟悉媽媽的聲音。當寶寶出生以後,更有利於寶寶和媽媽情感培養。
具體怎麼樣和小嬰兒玩游戲呢?1.黑白卡
5.精細游戲
可讓新生兒多抓握成人手指或自製小棉條、小玩具等,不定時放於新生兒手中抓握,從新生兒手中取出抓物時,可輕觸其手背,讓新生兒自動放手。
Ⅷ 小嬰兒也需要玩游戲嗎你覺得該如何陪孩子做親子游戲
引言:我們都知道小嬰兒他們也是非常需要陪伴的,在平時父母照顧孩子的時候,不能只讓孩子自己在一旁玩耍,而是應該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戲,那在平時父母應該如何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做親子游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小游戲
在平時可以為嬰兒購買一些小玩具,比如波浪鼓或是小鈴鐺,這些玩具都可以吸引嬰兒的注意力,太小的孩子他們不能玩積木或是其他的玩具,但是可以為他們購買一些吸引注意力的小玩具,這些玩具也可以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生長和發育,父母可以多陪孩子玩游戲,這樣孩子也會和父母更加親密。
Ⅸ 父母如何跟0-1歲寶寶玩親子游戲
0-1歲的寶寶,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爸爸媽媽要如何跟他們玩親子游戲呢?什麼樣的親子游戲適合0-1歲寶寶玩呢?
適時的家庭游戲可以為父母們提供一個很好的方式,來幫助促進寶寶的各方面發育以及智力、能為、情感的培養。下面來了解一下如何與0-1歲的寶寶玩游戲吧!
0~3個月的親子游戲
追視上下左右和遠近的物體,有助於加強寶寶眼部的肌肉協調能力,訓練他的「視覺集中能力」。
將一根繩子的兩端系在嬰兒的床欄桿上,把一些小個兒的色彩亮麗的玩具、照片、小鈴鐺、蝴蝶結等東西用夾子夾在繩子上。寶寶會在繩下挨著個兒地注視。同時你也可以在旁邊,用手指點著給寶寶講解。或者取下來做一些緩慢的移動讓他追視。但一定要記住,不玩兒了,就把繩子拆下來,小物件也都收好。千萬不能把繩子就搭在寶寶的床上。
寶寶喜歡一絲不掛,那是因為皮膚會感到有點兒涼。觸覺的刺激對大腦的成熟有著很大的助益。
讓寶寶觸摸和把玩各種質地的東西:塑料、天鵝絨(或燈芯絨)、麻布、木質品、海綿等等。但是,必需保證這些物品的絕對干凈。還可以用洗凈的雙手或者其他柔軟的東西(如羽毛、軟的棉紗布等)觸碰寶寶的肌膚,撫摸他或者摩擦他。同時觀察他的反應。
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用一個毛巾被捲成卷兒,讓寶寶趴在上面,毛巾支撐著他的胸部、腹部和大腿,他的.頭轉向一邊。然後輕輕地搖動寶寶,同時唱起溫柔的歌兒。用一個癟一點兒的皮球也可以玩兒這個游戲。這個游戲不僅有助於發展孩子的平衡感,還能讓他們有機會聯系抬頭,鍛煉頸部力量。肚子下微小的壓力也能幫助寶寶排除多餘的氣體。
3~6個月的親子游戲
寶寶已經能轉動眼睛和脖子追蹤物體了,但「眼疾手快」還得訓練一陣子。
自製一瓶肥皂水,拿一根吸管,坐在寶寶面前,出吹飄忽五彩的泡泡。寶寶可以用眼睛估計泡泡的距離,練習深度感知。同時他會伸手去夠。當寶寶准確地抓到第一個泡泡的時候,他就前進了一大步。
與抬頭相比,翻身和坐都需要更多肌肉和骨骼的力量發展與協調功能。
准備一個長條的但不要太粗大的靠枕。讓寶寶趴著,把靠枕放在寶寶胳膊和前胸下面。這個靠枕可以幫助寶寶較長時間抬起頸部和肩膀,同時練慣用胳膊學習支撐,又能讓他騰出胳膊試著伸手夠東西。父母可以在寶寶前面用他喜愛的玩具逗引他。幫助寶寶鍛煉臂部、背部、肩膀、頸部的肌肉。
平衡能力是坐和站必不可少的基礎能力。節奏配合平衡,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嘀噠寶寶」:雙手握住寶寶的腋下,將他提起,隨著兒歌的節奏,像鍾擺一樣有韻律地搖擺寶寶。幅度可以從小到大,高度也可以慢慢升高。「嘀噠,嘀噠,我是嘀噠寶寶!嘀噠,嘀噠,我是鬧鍾寶寶!嘀噠,嘀噠,現在一點鍾!」(說到幾點鍾的時候,可以把寶寶舉高。)
6~9個月的親子游戲
寶寶肌肉的發展從頭、頸、肩部和胳膊開始,然後是臀部、大腿和小腿。大動作技能加上協調感、平衡感的綜合訓練,能夠幫助寶寶鍛煉全身的運動能力。
把家裡的靠墊壘在一起,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山頂」,再把寶寶放在墊子上,讓他的軟綿綿、晃悠悠的墊子上學習爬上爬下、學習掌握平衡。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好在地板上玩兒這個游戲而不要在床上,以免寶寶摔下來。
精細動作的訓練其實是伴隨著很多其他方面的訓練一起進行的。比如觸覺刺激、手眼協調、視覺辨別、空間意識等等……
把東西抓起來放進去再倒出來,再放進去倒出來……這是寶寶普遍喜歡的一個游戲。可以用上各種器具,盆、不銹鋼飯盆、塑料量杯、寬口塑料瓶,小的放在大的里。然後再往裡裝各種玩意兒:積木、小號的毛絨玩具等等。父母反復做幾次,寶寶就能學會。這其間,除了訓練寶寶的精細動作之外,還讓寶寶了解了大小、形狀、和物體的重量,以及一定的空間概念(大和小,空和滿)。
類似於「藏貓貓」的游戲,事實上是在交給寶寶「事物客觀存在」這樣高深的道理。
和寶寶坐在一起,用布把他最喜歡的玩具遮起來,問他:「玩具哪兒去了?」幾秒鍾之後,你邊說邊慢慢掀開布:「原來,玩具還在這兒呢!」類似的還可以用把盒子或者紙把最受寶寶關注的玩具裝起來來玩兒這個游戲。逐漸地,孩子就知道自己去尋找和發現了,因為他知道東西「還在」。同時例如「掀開布-看見玩具」「按下按鈕-彈出小丑」等這些游戲,還能幫助孩子認知行動(因)與效果(果)。自己動手控制/做到一些事情的自信也在其中潛移默化。
9~12個月的親子游戲
熟練的爬行迎來了站立和學步的開始。大動作的學習此時帶來了更多其他技能的訓練與增強:手(腳)眼協調、平衡掌空、空間感知、身體意識……
踢球。爸爸雙手抱住寶寶的腋下,輕輕稍稍提起,擺動寶寶的腿,使他踢向皮球。皮球的滾動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這種擺動寶寶腿的方式,可以增強他腹部和腿部肌肉的力量。腳和腿感知到球,讓寶寶進一步感知自己的身體。當他可以站立時交給他踢球,寶寶就需要同時動用多方面的能力去完成這個游戲了(看準球的位置-用腳准確地踢在球上-同時可以不讓自己摔倒……)。
聽力的練習,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同時帶來了樂感、節奏感以及平衡感的增進。
「小狗怎麼叫?汪汪汪~」「門鈴響啦!叮咚叮咚~」……既可以在平時學各種聲音給寶寶聽;也可以用各種物品發出的不同聲響吸引寶寶注意:用筷子輕敲玻璃杯、搖晃風鈴的聲音、電話的鈴聲等等;更可以在帶寶寶出門散步的時候,引導他聆聽這種自然的聲音:鳥叫、火車聲、喇叭聲等等。
在游戲中(其實也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需要給孩子更多的是:
愛——在親子游戲的過程中,建立寶寶和父母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成果之一。寶寶喜歡游戲,更喜歡看到爸爸媽媽溫柔的笑臉。
信任——很多游戲都蘊涵著信任感的培育:如「小鳥飛」「盪鞦韆」,一起沐浴玩耍,撫摸等等。對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日後人格發展的重要基礎。
獨立性——父母的扶攜終究指向的是獨立和能力。在游戲過程中,不要強迫也不要勉力,了解孩子的性情,讓他玩兒得開心,並得到真正的訓練。
總之,適時的家庭游戲可以為父母們提供一個很好的方式,來幫助促進寶寶的各方面發育以及智力、能為、情感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