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歲寶寶玩的游戲有哪些東西嗎
⑴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每個孩子的成長階段伴隨著那個階段階段年齡符合的認知,那在一歲這個時間段的寶寶會嘗試運動自己的身體,那適合它們玩的游戲有哪些呢,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1
1、配對游戲
一歲的寶寶對形狀不同的物體有了一定的認識,此時寶媽可以跟寶寶晚一些進行配對的游戲。可以提前准備一些顏色、性狀不同的卡片,每一種都多准備幾張,然後讓寶寶進行配對分類,把顏色一樣的放在一起,形狀一樣的放在一起。
經過這樣的配對游戲,可以鍛煉寶寶對顏色的分辨,還能讓寶寶對形狀加深認識。
2、七巧板游戲
這個游戲需要寶爸和寶媽配合跟寶寶一起完成,准備一個大一點的枕頭,讓寶寶騎在上面。寶媽先把自己那邊稍微抬高,然後放平,寶爸再抬高,再放平,重復進行這個動作就是七巧板游戲。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平衡能力,還有助於寶寶提高膽量。
3、撕紙
撕紙游戲也是不錯的,寶媽可以准備兩包紙抽,引導寶寶自己抽取紙巾,然後隨意的撕碎。看似簡單又調皮的小游戲,卻可以幫助寶寶鍛煉兩只小手的協調能力。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2
游戲一:抓豆豆
父母為寶寶准備一個塑料小碗和黃豆,教寶寶一把抓起黃豆,然後把手微微松開,讓黃豆從指縫里漏出掉到碗里。這個游戲可以訓練寶寶手部的肌肉運動。
小貼士:玩這個游戲的`時候父母要做好監督工作,注意不要讓寶寶將豆子放進嘴裡,以免嗆進氣管。
游戲二:玩球
1、給寶寶一個小皮球,引導他雙手抱球,然後把球舉過頭頂,讓球順著他的頸後滾下去。這個游戲可以反復玩,還可以試著變換不同的玩法,比如伸直手臂,讓球在手臂上滾過,寶寶必須保持平衡,讓球不會掉下來。這個游戲可以訓練寶寶的肌肉運動和雙手控制球的能力。
2、為寶寶選擇合適玩的球,教他雙手抱球,舉手過肩用力拋出。這個游戲可以邀請小夥伴們一起玩,既可以鍛煉寶寶的上肢的肌肉力量,還可以培養寶寶的團隊精神。
游戲三:推車
讓寶寶雙手推動與他身高差不多的小凳子或小車,父母拿著玩具在寶寶面前,吸引寶寶推車前進。通過這個游戲可讓寶寶行走的更平穩。
游戲四:蘿卜蹲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站立,媽媽先一邊蹲下一邊喊口號:媽媽蹲,媽媽蹲,媽媽蹲完寶寶蹲。然後媽媽教寶寶接著一邊蹲下一邊喊口號:寶寶蹲,寶寶蹲,寶寶蹲完媽媽蹲。游戲可相互之間反復玩,對寶寶的動作協調和反應速度起到鍛煉的作用。
游戲五:攀登
媽媽可以在家裡購置一台不高的攀登架,讓寶寶一有時間就爬上去,再爬下來。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
游戲六:從高往下跳
准備一個高度約10厘米的椅子,媽媽扶著寶寶爬上椅子,再引導他從椅子上往下跳。等寶寶熟練之後,媽媽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爬高再往下跳。通過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平衡力和跳躍力。
游戲七:跨越障礙
媽媽可以在家中地板上每個一段距離就擺放一個小玩具,讓寶寶路過這里的時候從一個玩具或多個玩具上面跨過去。
游戲八:獨立行走
媽媽先扶著寶寶站好,爸爸在距離寶寶不遠的距離拿著玩具逗引寶寶,鼓勵寶寶獨立走過去。
游戲九:走斜坡
父母帶寶寶到戶外玩耍的時候,可以尋找一些有斜坡的地段,牽著寶寶慢慢走上斜坡。待寶寶熟練之後,媽媽可放手鼓勵寶寶肚子走上斜坡。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四肢協調和平衡能力。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3
1、媽媽扶寶寶站好,爸爸在三、四步遠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寶寶,鼓勵寶寶獨立走過去。可鍛煉獨立行走。
2、選擇不太高的樓梯、攀登架上孩子爬上去、爬下來。可鍛煉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
3、碗里放些黃豆或綠(紅)豆,教寶寶能一把抓起豆豆,然後把手鬆開,讓豆豆從指縫里漏出掉到碗里。可以邊抓邊說:"黃豆綠豆,吃了長肉。"玩時要注意不能讓寶寶將豆子放進嘴裡,以防嗆進氣管。可訓練寶寶手的肌肉運動。
4、讓寶寶雙手扶著合適他高矮的小車,你在前面拿著玩具,吸引寶寶推車往前走,當推到你面前時,將玩具放在小車里,可繼續推車向前,邊走邊放玩具。可發展走的能力。
5、寶寶與你面對面站立,當你告訴寶寶說"變小了"時蹲下,說"長高了"時站起,邊說邊示範。然後"變小了"教寶寶蹲下,說"長大?"教寶寶站起,可反復玩。可鍛煉動作協調和反應速度。
⑵ 適合一歲寶寶玩的游戲有哪些
寶寶一歲大小,不論是手指的精細動作還是四肢的大動作都是快速的發育,家長可以在家引導寶寶玩一些適合這個階段寶寶發育的游戲。在玩樂中不僅可以促進親子關系,還能開發寶寶的智力。下面是我分享的適合一歲寶寶的游戲,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一歲寶寶的游戲介紹
小寶寶多多運動能刺激肌肉和神經,有助於生長發育,下面我給大家介紹3個適合1歲以下寶寶的小游戲,游戲的同時還能鍛煉寶寶肌肉,一舉兩得。
1.戲水
寶寶都喜歡水,當寶寶能夠坐著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多多玩水,也可以在洗澡時給寶寶一個小勺子或小鴨子,讓他在洗澡的同時得到更多的樂趣。需要注意的時,寶寶玩水時家長一定要在旁邊看護好,以防發生意外。
2.尋寶游戲
當寶寶能夠爬行時,可以喝寶寶一起玩尋寶游戲。可以把他最喜歡的玩具放在遠處,讓他自己去找回來,或者把積木散放在房間里,讓寶寶把積木都收集起來。
3.鑽山洞
准備幾個大箱子,做成“山洞”,讓寶寶自己爬過山洞,既能鍛煉寶寶的爬行能力,還能培養寶寶的冒險精神。
小寶寶多多運動能刺激肌肉和神經,有助於生長發育,下面我給大家介紹3個適合1歲以下寶寶的小游戲,游戲的同時還能鍛煉寶寶肌肉,一舉兩得。
一歲孩子的大腦發育情況
1歲--1歲半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維和各種感知覺發展的敏感期,是器官協調、肌肉發展和對物品發生興趣的敏感期。這時期被稱為"學步期"或"運動時代",因為孩子開始嘗試運動自己的身體,喜歡到處探險,用手攢任何東西,開始學站立、走路。這時他們無論是簡單的大動作還是精細的小動作,兩方面的能力發展得都較快,手眼配合能力、手的操作能力明顯提高。家中的任何物品都是玩具,也都是教材。而且精力無窮,游戲更加顯得重要。
益智游戲介紹
1.塗塗點點
(1)方法讓寶寶坐在小桌前,成人先用油畫棒在紙上慢慢畫出一個娃娃臉或者小動物,再塗上各種色彩,以激起他的興趣。然後你把油畫棒給他,教他用全手掌握筆,並扶住她的手在紙上作畫,再放開手,讓他任意塗塗點點。不管他塗成什麼樣子,均要誇獎寶寶。
(2)日的發展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對色彩、圖畫的興趣。
2.獨立行走取玩具
方法:在寶寶會走2~3步後,可讓寶寶獨自站立,給他一個小玩具讓他抓在手裡,以增加安全感。你手中拿一個新玩具引逗寶寶,鼓勵他向你走來,快走到時,你再後退1—2步,並把玩具給他和寶寶玩一會。
3.認紅色
(1)方法①取一件寶寶喜愛的紅色玩具,如紅色積木,反復告訴他“這塊積木是紅色的”。然後你問他:“紅色的呢?”如果他能很快地從幾種不同的玩具中指出這塊紅色積木,你就要稱贊他。②再拿出另一個紅色的玩具,如紅色瓶蓋。告訴他:“這也是紅色的。”當他表示疑惑時,你再拿一塊紅布與紅積木及紅瓶蓋放在一起,另一邊放一塊白布和一塊黃色積木,告訴他:“這邊都足紅的,那邊都不是紅的。”(不能說那邊是白色的、黃色的)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到顏色上。③把上述物舳放在一起,要求他:“把紅的給我。”看他能否把紅的都挑出來。如果他只挑那塊紅積木,你就說:“還有紅的呢!”並給一定暗示(如用手指),讓他把紅的都找出來。
(2)目的學習抽象概念,發展思維能力。
(3)注意1一次只能教一種顏色,教會後要鞏固一段時間,再教第二種顏色。②如果寶寶對你用一個“紅”字指認幾種物品迷惑不解,甚至連第1個紅色玩具都不認識時,你就再過幾天另拿一件寶寶喜歡的玩具重新開始。
4.認識“1”
⑶ 一周歲的男寶寶可以玩哪些親子游戲
親子游戲15則 含游戲玩法說明
1.照鏡子
游戲准備:無
游戲效果: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反應能力和對身體的控制與協調能力
游戲說明:
爸爸媽媽和孩子面對面,爸爸媽媽當鏡子里的人,孩子當照鏡子的人,爸爸媽媽做任意動作,請孩子學爸爸媽媽的動作。
如爸爸媽媽舉起了右手,孩子就應該舉起左手;爸爸媽媽伸出了右手,孩子就應該伸出左手。爸爸媽媽可嘗試各種搞怪有趣的動作,請孩子模仿。
動作難度隨孩子年齡的增加而增大。
也可請孩子當鏡子里的人,爸爸媽媽當照鏡子的人模仿孩子的動作。
2.穿越火線
游戲准備:3-5cm寬的長布條、膠布、鈴鐺
游戲效果: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反應能力和對身體的控制與協調能力。
游戲說明:
爸爸媽媽找一個過道,在過道的左右兩邊交叉貼一些布條作為路障,每條布條上拴上鈴鐺。
引導孩子在身體不接觸路障,不碰響鈴鐺的情況下快速通過。
障礙的難度隨孩子年齡的增加而變大,如布條更加密集,路障更長等。
3.找寶藏
游戲准備:床單
游戲效果: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培養孩子的勇氣
游戲說明:
讓孩子躺在床單中央,爸爸媽媽每人拎起床單的兩個角,連同孩子一起抬離床面,輕輕晃動,讓孩子躺在床單中體驗搖晃的感覺。
如果孩子很快適應了,不害怕,爸爸媽媽就可以試著搖晃幅度再大一些。
如果孩子覺得不安,就先停下來。
⑷ 一歲寶寶適合玩哪種游戲和玩具有推薦的嗎
一歲的嬰兒手已經相對靈巧,對事物充滿好奇,並且有一定的運動能力。一歲的嬰兒可以開始訓練走路,所以有更多的玩具可以玩,那麼什麼玩具適合一歲的嬰兒呢?
也可以為寶寶准備其他毛絨、橡膠或塑料玩具。一歲左右的寶寶更具破壞性,經常喜歡扔玩具,玩具很容易折斷。毛絨和橡膠玩具更耐用,不容易折斷。寶寶抱著毛絨玩具,心情也比較容易1套,能產生安全感的游戲,我覺得游戲不好,適合一歲以上的寶寶玩,因為對他們來說太小了,他那種車,大部分還是那些溜溜球,感興趣的東西不需要這些內容,比如汽車、手推車和球,可以讓寶寶跟著玩具跑或走路,可以起到鍛煉寶寶走路的作用。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⑸ 適合一兩歲兒童的游戲有什麼
適合一兩歲兒童的游戲有什麼
適合一兩歲兒童的游戲有什麼?1-2歲寶寶無論身體發育還是想像力、性格發展都是最關鍵的時期。這時候父母多和寶寶進行一些親子互動游戲,能讓寶寶身體得到更好發展。那麼適合一兩歲兒童的游戲有什麼呢?
適合一兩歲兒童的游戲有什麼1
1、傳球
首先選擇和寶寶腦袋大小差不多的球(太大太小都抓不住),然後選擇或清理出一塊室內或室外的空間,家長坐在離他一兩步遠的地方,輕輕將球滾到寶寶腳邊,然後鼓勵他把球滾回來。
寶寶熟練後,慢慢擴大與他的距離。同樣,家長也可以試著將球輕柔地彈給寶寶,再讓他彈回來。
技能聚焦:學會滾球或則讓球停止都可以幫助幼兒提高大動作技能;可以訓練幼兒手眼協調能力;還可幫他們培養時間感,因為需要算出球達到他們需要多長時間。
2、吹泡泡
自己動手將一杯水,一勺甘油以及兩勺餐洗劑混合在一起,即可製成泡液。泡泡棒可以用塑料管、空心塑料棒做。
用一根大泡泡棒吹出大泡泡,當寶寶追趕擊破時,為他歡呼。
然後用小棒重復,吹出雨點般的小泡泡要用力,吹大泡泡則要輕柔。這個游戲可以把寶寶帶到戶外做,向他解釋風可以吹得樹葉沙沙響,可以吹動他的頭發,也可以吹走泡泡。
吹時,家長倒著走,以便讓寶寶邊追父母邊抓泡泡。
技能聚焦:吹泡泡、追逐泡炮並將其擊破是鼓勵運動、刺激手眼協調的絕佳游戲,還可以介紹大小高低的概念。
3、晃動身體的歌
家長可以給小寶寶唱《拍手歌》,並教寶寶根據歌詞做動作,寶寶渴學習身體各部位的名稱,所以要強調歌詞中的手和腳,做大幅度的動作以強調詞義。
寶寶學會兒歌後,家長故意犯錯,比如應該跺腳時拍手,就看寶寶如何反映了,寶寶很可能開懷大笑,因為幽默感與生俱來。技能聚焦:鍛煉寶寶的身體意識、大動作技能、聽覺和社交技能。
學會控制手和腳對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是非常重要的事,當家長說出這些部位,他就可以指出身體的位置,說明游戲起作用了。
4、枕頭路
在室內用枕頭和軟墊鋪一條路,讓路圍著房間彎彎曲曲。家長鼓勵寶寶沿著小路爬完或走完路線。
這條路彎曲又不平,家長一定要抓住他的手,並把寶寶的鞋子和襪子都脫了,一旦寶寶的步子穩了,放手讓寶寶自己在枕頭上走幾步,但是要站在附近保護。
也可以在路線中,有的放兩個枕頭增高,有的放在桌下,這樣寶寶就得自己設法爬上或爬下了。
枕頭或軟墊也可以用各種大小、顏色和質地的,可以使路變得豐富有趣。
技能聚焦:活動和探險,寶寶是非常感興趣的,所以在有趣的環境下帶寶寶四處轉轉,一定會令他高興。這項活動可以訓練寶寶的動作技能,訓練他克服障礙的能力,增強掌握平衡的能力。
5、定格舞
當家長和小舞蹈家6旋轉跳舞時,放上音樂,並請旁人控制開關。將寶寶抱在懷里,樂聲響起時,和寶寶一起左右搖擺做大動作,也可傾斜一下;
音樂停止時,保持原有動作不動,音樂再次響起時,繼續跳。
然後每次停止時都定格。大一點的寶寶自己能掌握好跳或跳,小寶寶在家長懷里定格,也會感到高興的。
技能聚焦:當寶寶跳舞時,能體驗到音樂的韻律,這是寶寶發展語言和音樂技能重要的第一步。這種游戲還可以開發寶寶的平衡和聽覺技能。
6、演奏中的樂隊
給寶寶准備結實的木勺、大小不同的不銹鋼碗、輕巧的平底鍋、各種大小的金屬蓋和塑料杯。
樂器越大,種類越多,家長和寶寶所製造的聲音就越大越多。當小音樂家演奏時,鼓勵他嘗試不同的敲打方式,產生不同的聲音效果:熱情地、輕柔地、緩慢地、快速地...,一定要讓寶寶指出其中的不同。
讓寶寶敲打樂器,按家長的指令停止或開始音樂。也可播放寶寶喜歡的音樂,最好是有明顯節奏感的,鼓勵寶寶跟著敲打「樂器」。
技能聚焦:這是寶寶學習因果關系的方式之一,寶寶敲東西時,他就能明白自己也能製造聲音。在練習中,寶寶的協調能力和對聲音的理解力也能提高。
7、躲貓貓盒
收集有些鞋盒或禮品盒,找一些家庭成員照片或物品、動物、玩具的靜物畫,然後填在每個盒蓋的裡面。打開盒子,和寶寶討論裡面的畫和照片。並讓他自己打開,說出畫和照片是什麼。
一旦寶寶掌握了一些,就測試他的記憶:問他哪個盒裡有爸爸或馬、球等。
技能聚焦:這個游戲能提高寶寶的視覺記憶和小動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把名稱和畫面搭配起來,會對寶寶的口語表達有所幫助。當然也應即使更新盒子里的圖片,給寶寶驚喜。
8、紙板屋
家長動手找來紙箱,並在上面割出門和窗,以便寶寶能夠打開關上,並用筆裝飾小屋,紙箱小屋使寶寶成為自己世界的主人。寶寶可以在裡面爬行和躲藏。
媽媽可以在外面問:嗨,有人在家嗎?寶寶就會開門爬出小屋迎接媽媽。
技能聚焦:從小屋爬出可以鍛煉動作協調和空間意識,學會如何捉迷藏可以培養寶寶的社交技能。
9、有趣的瓶子
收集幾個干凈的、蓋子易擰的`廣口瓶,在每個瓶子里放入孩子喜歡的玩具或彩色紗巾,開始時蓋子松一些,以便他不那麼靈巧的手指可以容易地取出玩具。
寶寶會一遍遍重復這個游戲。技能聚焦:讓寶寶學會打開瓶蓋,可以提高他的協調能力和小動作技能,還可以多次強化這些技能。
10、談話錄音
想像一下孩子聽到自己聲音時的快樂,給寶寶錄音使他產生全新的感覺,讓全家多年以後懷念這一段。
可以錄的太多了:寶寶看到大人做鬼臉發出的笑聲,咿呀的自言自語聲,甚至洗澡時歡樂的尖叫聲,再大一些可以錄他獨唱或和家長合唱的歌。
技能聚焦:這個階段寶寶關注的焦點是她自己——所有的東西都屬於他。鏡子可以看到自己的長相,錄音可以讓他發現自己的聲音。這些能幫他發展視覺和聽覺技能,而這些對語言發展是非常關鍵的。
適合一兩歲兒童的游戲有什麼2
01 身體運動游戲
在很多媽媽的觀念里,搭積木、玩拼圖能讓寶貝變聰明,而跑跑跳跳、爬上爬下,好像就和聰明沒啥關系了,對嗎?
這其實是個很大的誤會。科學研究發現,運動對孩子大腦和智力的發育,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一方面,孩子運動時激活的腦區,在很大程度上,是和認知活動的腦區相重合的。
另一方面,運動能改善孩子的血液循環,增加對大腦的血液和氧氣供應。雖然大腦的重量只佔體重的3%,但血液消耗量和耗氧量都達到了20%以上。所以經常運動的孩子,頭腦會更靈光。
法國科學家就曾做過研究。他們找來1-6年級的學生,一組參加額外的體育運動,另一組不參加。
結果發現,雖然參加運動的孩子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少了,但他們的成績卻比不運動的孩子更好,是不是很意外呢?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與其讓孩子花大量的時間學習,不如從小就加強體育運動。不僅孩子學得輕松,效果也會更好。
而對於1-3歲的孩子,他們本就處於活潑好動的年紀,喜歡爬上爬下,跑來跑去。我們只要少限制他們,有空的時候,陪他們玩一些活動身體的游戲就好了。只要跑動起來,孩子就能活動到身體,促進大腦的發育。
02 搭建類游戲
我們常見的積木、樂高、雪花片等,都是搭建類的玩具。這類玩具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多好處。
就拿搭積木來說吧,寶寶壘高、推倒的過程,有助於培養空間感,這可是今後學習數學、物理的基礎。
積木的表面很光滑,要想搭得高,搭出特定的造型,孩子就要保持專注,學會控制手部的動作,還要在不斷的嘗試中,總結出一些規律(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積木才能搭穩)。
這對孩子專注力、問題解決能力,還有創造力、發散思維的培養,都是很有幫助的。
好處說了這么多,搭建類游戲具體要怎麼玩呢?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我們可以給他玩大塊的積木,各種罐頭,甚至是快遞紙盒。
除了壘高,我們還可以用積木、樂高來教孩子學習顏色、形狀等概念,玩分類、數數的游戲。
03 認知類游戲
簡單來說,就是教孩子學習顏色、形狀、動物、水果等概念。
可以讓孩子把彩色麥圈、彩虹糖、樂高積木等,按照顏色來分類。
可以用膠帶在地上貼出形狀,請孩子把玩具、書本、遙控器等按形狀來分類。
可以帶孩子逛超市、逛菜場,去看一看、摸一摸不同的水果和蔬菜。
還可以去動物園,觀察一下真實的動物長什麼樣。
回家後可以問問孩子,哪些動物是有花紋的,哪些是有羽毛的,既幫孩子鍛煉了記憶力,也是啟發他思考問題。
04精細動作游戲
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運動到手指、手腕、手部的游戲。比如抓握東西,拿勺子,用蠟筆畫畫,搭積木,扣扣子,做手工等。
精細動作游戲對孩子大腦的發育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首先,別看我們的雙手只佔身體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大腦皮層上可是佔了很大一塊版圖。
而且手部的功能區和言語機能區非常接近,所以經常鍛煉雙手,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是有促進作用的。
其次,孩子在學習、探索的過程中,很多活動都需要手來完成。小到生活自理,大到寫字、畫畫、彈鋼琴。
如果孩子手部的協調、運用能力不強,他做很多事的時候都會遇到阻礙。
最後,精細動作一般都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保持安靜才能完成,所以這類游戲對孩子專注力的培養也是很有好處的。
適合一兩歲兒童的游戲有什麼3
1—1歲半
1歲以後的嬰幼兒能夠熟練地爬行,有些還可以行走了,這將更有利於他們進行一些探索和活動。
另一方面,他們的小手也另加靈活,可以從地上撿起小東西,拼搭幾塊積木。同時,他們的語言能力也大大發展,可以聽懂簡單的指令,喜歡聽故事或兒歌,有的寶寶甚至能說一些簡單的詞語了。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可以和寶寶玩一些稍微復雜的游戲了。
1、堆積木
媽媽把幾塊不一樣的積木放在寶寶面前,問寶寶哪塊大哪塊小。待寶寶回答後,引導寶寶把最大的積木放在最下面,最小的放最上面。然後把堆好的積木推倒,重新再堆,反復玩耍。這個小游戲可以鍛煉寶寶的觀察、比較和空間感受的能力。
2、傳球啦在戶外的草坪上或室內,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坐著,與寶寶保持一兩步遠的距離,輕輕將球滾到寶寶面前,鼓勵他把球滾回來。
當寶寶熟練這個動作後,媽媽就可以慢慢擴大自己與寶寶之間的距離,還可以輕輕拍球,把球彈給寶寶,之後再讓寶寶把球彈回來。
這個游戲有助於發展嬰幼兒的身體感知能力、協調性和大運動能力。
3、投紙籃准備一塊硬紙殼和一些玩具或小物品。先把紙殼按一定的形狀開口挖洞(比如可以把紙殼剪成動物的頭的形狀,開口就是動物的嘴),然後讓寶寶將玩具或小物品從這個洞中投進去(給動物餵食)。
在游戲中,寶寶需要用眼睛估算玩具或物品的大小,將它們和紙殼上的洞口做比較,而且,在不斷的試驗中,寶寶意識到了,比洞口小的物品才能投進去,而大的物品則投不進去。
寶寶從中學會了觀察、比較和思考,提高了認知能力。
4、鏡中的我這個年齡的寶寶最感興趣的是認識自己和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位。爸爸或者媽媽可以站在鏡子前做出各種表情,鼓勵寶寶模仿你的表情、動作。
指出寶寶的眼睛、鼻子、胳膊、腳等身體部位,同時也要指出自己的各個身體部位(注意:一定要指著寶寶和爸媽自己的身體,不要指著鏡子,以免寶寶弄混),問問寶寶鏡子里哪個是寶寶,哪個是你。
這個游戲有助於發展嬰幼兒的自我意識、語言能力、社交能力、身體感知能力。
1歲半—2歲
1歲半以後我們可以在寶寶的游戲中增加一些較為復雜的內容,促進寶寶思維和邏輯能力、專注力、適應能力、語言等綜合能力的發展。這個年齡段能推薦的游戲就更多了~寶爸寶媽可要多花一點心思。
1、學穿鞋襪先教寶寶學會脫襪子,讓寶寶自己先把腳上的襪子扯下來,然後再教寶寶穿襪子:將襪口疊到襪跟、提住襪跟將腳伸進襪子至襪尖,足跟貼住襪跟,再將襪口提上來。這種穿法能使足跟與襪跟相符,穿得舒服。
然後開始學穿鞋:大腳趾最長,在腳的里側,把兩只鞋尖的一側對放在一起,讓寶寶認出哪一隻鞋應穿左腳、哪一隻應穿右腳。反復練習後,寶寶就能熟練地自己穿上鞋襪。
可以進一步練習寶寶的自理能力,使他產生自信,知道區別左右腳。
2、神秘的隧道爸爸媽媽們可以把游戲墊捲成筒狀,用繩子紮好固定,形成一個隧道;或者也可以將大一點的快遞紙盒,剪開頭部尾部,拼接成長長的紙筒隧道,把玩具放進裡面,鼓勵寶寶鑽進隧道去取玩具。
爸爸媽媽們也可以轉動隧道,增加寶寶爬行的難度;還可以把玩具小汽車開進隧道,然後從另一頭開出,模擬真實的汽車開進隧道的場景。
這個小游戲會走的寶寶也可以玩,立起隧道,讓會走的寶寶也站著裝在隧道里,試著走動。可以算是「過障礙」游戲的進階版。這個游戲有助於發展嬰幼兒的平衡能力、空間意識、身體感知能力、深度視覺能力。
3、變高和變矮
爸爸或者媽媽說「變高」,然後自己踮起腳尖,伸直身體,變高了很多。再喊「變矮」,蹲下雙腳,彎腰低頭,雙手抱住膝蓋,身體變成一個球狀,由快到慢。
爸爸媽媽先示範一遍,然後再帶著寶寶一起做,最後再讓跟寶寶自己做,這樣遞進著進行,讓寶寶更好地適應。
這個游戲可以練習伸展和屈曲身體,使關節和韌帶得到鍛煉,全身肌肉活動協調。
4、了解身體部位功能
之前的「鏡中的我」小游戲,我們已經帶寶寶認識了很多的身體部位,現在要讓寶寶知道每個部位的作用了。
媽媽和寶寶坐在一起,一邊對寶寶說:「我用眼睛來看東西,用耳朵來聽聲音,用嘴巴說話和吃飯,用鼻子聞香味和臭味,用手來抓東西,用腳來走路……」
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自己的相關部位,然後讓寶寶來重復,眼睛是干什麼的?耳朵是干什麼的?
寶寶會不斷地提問,媽媽要耐心地回答,這樣反復練習來增長寶寶的見識。
5、爬樓梯這個游戲,即使你不教寶寶,他們也會自己玩兒。不信你回憶一下,你家寶寶是不是有段時間對樓梯,台階情有獨鍾?
從還走不利落,需要讓人領著的時候就開始,只要一出去,見著台階比見啥都親,一遍遍地不厭其煩地上上下下。寶寶爬樓梯的方式也是一個遞進的過程,從手腳並用往上爬,到可以爬一下站一會,再到可以扶著樓梯扶手爬。
一般寶寶都是先學會爬樓梯,「上山容易下山難」,下樓梯會更難,要慢慢來。在爬樓梯的過程中,千萬注意別讓寶寶離開你的視線!
爬樓梯可以鍛煉寶寶的腿部力量,增強平衡協調的能力。
6、野外漫步帶寶寶到公園、草坪上玩耍,讓寶寶看一看花草、大樹、小動物,摸一摸粗糙的樹皮、光滑的鵝卵石,聞一聞泥土和花朵的清香,告訴寶寶常見的樹、花、小動物的名字。
告訴寶寶一定要尊重生命,等寶寶長到2歲或者更大一些的時候,還可以帶他去收集大自然的一花一葉,製作一幅自然拼貼畫。這個活動有助於幼兒的語言能力、感官能力和視覺分辨能力的發展。
游戲是最好的親子互動內容,而游戲的過程也一定是要注重質量,不要為了讓寶寶完成任務而去玩游戲,也不要強迫寶寶玩他不喜歡的游戲。
爸爸媽媽也可以根據寶寶的生長狀態,利用身邊的道具,發明一些有趣的小游戲陪寶寶一起玩哦~
⑹ 父母應該怎麼陪一歲以內的嬰兒玩耍有什麼親子游戲推薦
父母如果想陪一歲的嬰兒玩親子游戲的話,可以選擇給孩子玩躲貓貓。家長可以選擇用遮擋物擋住自己,寶寶就可以來找你了。孩子對沒有見過的事情都會感覺非常的驚奇,而家長要不斷的升級跟孩子玩躲貓貓的形式。家長在和孩子躲貓貓的時候加上浮誇的動作和表情,孩子就會玩的更開心一些。家長要理解一下孩子的情緒,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更開心一些。
總的來說如果發現孩子有完不成的動作時,父母也可以選擇提醒一下孩子。爸爸媽媽要足夠有耐心一些,要對孩子進行多多的鼓勵。如果孩子經常喜歡玩游戲的話,父母也要實現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沒有試過的父母,可以選擇在自己空閑的時候多陪孩子玩這種親子游戲。
⑺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親子游戲是很多家長會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戲,而適當的親子游戲不僅能加深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還能幫助孩子學到很多知識,下面為大家分享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1
1、親子體操進行時
1~3個月的寶寶只具備初步的機體反應能力,所以可以刺激和帶動寶寶運動。
游戲可以在寶寶吃完奶半小時後或是在洗浴完畢後進行。首先讓寶寶平躺著,我們拉起寶寶的兩只小手帶動手臂,在其胸前拉平再彎曲,輕輕地做擴胸運動,反復十幾次。然後,我們再攥住寶寶的一隻小腳,向上推至彎曲再拉平,反復10幾次,再換另一隻小腳做著同樣的動作。如果邊做邊數著節拍,不但能增強寶寶的專注力,還能引起寶寶極大的興趣。
2、手鼓、搖鈴動起來
4~6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感知能力了,而且慢慢的學會了爬行等動作。
為寶寶准備一款手鼓或是搖鈴類的玩具,就是那種搖一搖就發出聲響的玩具。我們可以拿起手鼓或者搖鈴高興地搖上幾下,然後放回原地。這時,我們會發現寶寶將朝著玩具的方向發起進攻,藉此鍛煉其四肢協調能力。當他拿到玩具後,就會學著大人的樣子搖動起來,此時寶寶的模仿能力也得到了加強。當我們看到寶寶面帶勝利的微笑向你搖擺著手中的玩具時,此時的你是不是比他更開心呢?
3、撕紙游戲
7~9個月時,寶寶的手應該可以初步的掌控了,可以抓東西了,撕紙游戲能讓寶寶品嘗成功的喜悅,探索的樂趣。
對於小寶寶來說,任何事物在他們眼裡都充滿了新奇感。即便一張薄薄的紙,他們也會玩上一陣子。我們不妨給他個機會,讓他親身體驗一下紙的奧秘。首先,他會拿在手裡拍打著,然後是進行揉搓,等一切都研究過後便會將其撕成一片一片的。我們只要監護好不讓他放在嘴裡品嘗即。
其實,當寶寶以不同的方式把玩著紙的同時,就是一種思考、觀察和研究的過程。而且,撕紙游戲還鍛煉了寶寶手指的靈活性。我們不妨也陪他一起游戲,一起撕,和他一起品嘗成功的喜悅,探索的樂趣。
4、比本領,學手勢
我們可以先從幾個簡單的手勢讓寶寶學起。例如:抓撓、拍手、真棒、再見等。只要我們邊說邊多反復幾次做給寶寶看,他就會學著我們的樣子動起來。「抓撓」,只要把寶寶的一隻手舉高,他自然就會彎曲,這是引導他進行手指曲張能力的練習。「拍手」,我們可以拉起寶寶的兩只小手拍在一起,發出的響聲會激發寶寶強烈的好奇心。這時,我們帶動著他的一雙小手多來幾次,等他對這個動作漸漸熟練後,就會滿心歡喜地開始自我練習。而且電視節目中會有很多鼓掌的場面,當寶寶看到大家拍手的場面時,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大家一起拍手的。「真棒」,我們對寶寶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會給予由衷的贊賞,而高高挑起的大拇指就是對寶寶的一種鼓勵與支持。
將寶寶的大拇指分離豎起,告訴他這是「真棒」的意思,並以點頭作為詮釋。相信從你欣賞與贊許的目光中,寶寶會找到一種自信。「再見」,親朋好友臨別時,我們可以舉起寶寶的手臂左右搖擺著,並連聲道別。情景相融,寶寶對再見所蘊含的意思就會有了一種認識。當寶寶對這些手勢都能掌握時,我們就可以作為一種游戲對他進行考驗了。當我們喊出動作的名稱時,寶寶做出相應的舉動,如此反復樂此不疲。當然,還可以作為一項本領,成為寶寶炫耀的資本哦!
5、照鏡子
准備:鏡子(手舉的鏡子和穿衣鏡)
做法:爸媽把寶寶抱在自己的腿上,舉一面鏡子面對寶寶,讓寶寶照一會兒,然後把鏡子拿走,再照一會兒,再拿走,如此反復幾次 ,每次照鏡子都對寶寶說:「寶寶,你看,誰在鏡子里呀?是寶寶在裡面呢」。逗寶寶對著鏡子笑一笑,搖搖頭。把寶寶的手放在鏡子上,讓寶寶摸摸鏡子,看看鏡子里自己的手在動。
也可以抱著寶寶在穿衣鏡前玩「藏貓貓」,抱著寶寶照一下鏡子,讓寶寶看鏡子里的寶寶,然後抱著寶寶移開,同時說:「寶寶不見了」,然後再照鏡子,同時說:「寶寶又出來了」。這樣,寶寶對鏡子里的自己就發生了興趣。
對著鏡子給寶寶打扮,例如,在鏡子前給寶寶戴帽子,拉著寶寶的手摸摸帽子,摸摸自己的五官。
對著鏡子做點紅點,對著鏡子,給寶寶的臉上點一個紅點,給寶寶柔軟的紙巾說:「寶寶把紅點擦掉」,開始,寶寶很可能去擦鏡子里「寶寶」的紅點,不要去糾正他,讓他去擦鏡子,「咦,怎麼擦不掉呢?」啊,紅點原來在寶寶的臉上,然後示意寶寶擦自己的臉。反復這樣做,寶寶就逐漸會區分真實的自己和鏡子里的自己。
五種與1歲寶寶增進感情的親子游戲2
有趣新穎的親子游戲
1、聽命令做動作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
玩法: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家長發出指令,比如叫寶寶拍拍手、搖搖手、點點頭、笑一笑等,家長一邊說,一邊可以親子示範給寶寶看。如果稍大一點的寶寶,能夠理解語言的`意思,知道內容的話,可以不做示範,讓寶寶自己做出動作來。這個親子游戲比較簡單,而且還很有趣哦。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逐漸增加內容的難度性。
2、推小球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玩法: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做,玩推球的游戲,引導寶寶學會基本的平衡桿和手眼協調能力。爸爸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和能力,將推球的距離縮短或者拉長,這個親子游戲可以幫助寶寶肌肉的發展。
3、天氣報告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家長們在家沒事的時候,一周內抽出一兩晚的時間,跟寶寶來個申請的對話,報告一下內心的世界,或者講講自己今天開心的事情(晴天),或者講講自己感到困惑的事情(陰天),再來就是自己傷心或者不滿的事情(雨天),並和寶寶一起談論一下該如何解決,是這講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在進行這個親子活動的時候,家長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要讓寶寶自己主動講出,如果寶寶不想的話,就不要逼著問。
4、日歷的秘密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准備一個大的日歷,和寶寶一起看日歷,了解日歷上面的日期和節假日等。引寶寶了解時間的概念是什麼,日歷時一個內容名很豐富的東西,家長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和理解能力,選擇適合寶寶的認知范圍認識日歷,親子游戲講究的是互動教育,家長們切勿過分的超齡灌輸。
5、呼啦圈小汽車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先用一個呼啦圈套在媽媽和寶寶之間,模擬駕車行駛的樣子,如果人多的話可以分為小組進行的,看看誰比較快。這個親子游戲可以讓寶寶學會基本的溝通,可以讓寶寶更好的配合親子游戲進行。年齡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在地上方一些雜物或者阻礙物,讓寶寶擴大行走空間或者行走難度等。
⑻ 適用於一歲孩子玩的游戲有哪些呢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小游戲都非常適合小孩子玩耍,比如說給小孩子玩彈性比較好的球。一歲左右的小孩子對於這種小球多半都是非常喜歡的,而且他們在玩的過程當中也會覺得非常的有趣。爸爸媽媽可以選擇一些用繩子拴起來的小球,讓小孩子自己玩球的時候,自己也能夠拉住繩子撿回來,這些對於孩子而言都是非常好的引導,而且也不會對爸爸媽媽造成過於疲累的現象。
爸爸媽媽也可以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多帶著孩子去接觸大自然自然界和自己的孩子進行玩耍,等孩子會走的時候就可以帶著孩子去一些空曠的草坪上,帶著小孩子慢慢的走。等小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就可以在草坪上引導著小孩子向自己跑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孩子就對大自然更親近一些了,對爸爸媽媽也更親近一些。
⑼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有哪些親子游戲適合一歲的寶寶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有哪些親子游戲適合一歲的寶寶?
1-2歲期間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在提高孩子聽力能力方面,可以選擇聽音樂,和孩子交談,多和孩子交談,讓孩子多和家裡的成員接觸。通過提高孩子的色彩認識來分析,孩子4歲才開始畫畫的關鍵,但們也可以提前做這件事,給孩子看很多畫冊,知道色彩,和孩子同行,還可以為孩子畫畫的關鍵到來奠定基礎。經常做擁抱和撫摸孩子的作業或類似的游戲,打開孩子的身體感知能力,帶孩子在野外觸摸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釋放孩子天真爛漫的天性。總之,游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細心地在一起,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耐心地聽孩子的話,感受孩子內心的感情,接受孩子的不好的感情。不僅要陪伴,還要有效地陪伴。
⑽ 適合一歲半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一歲半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一歲半寶寶玩的游戲,這個成長階段的孩子,都是在是吸收性思維和各種感知覺發展的敏感期,他們開始嘗試運動自己的身體,那適合這個時期的孩子玩的游戲有那些呢,適合一歲半寶寶玩的游戲。
適合一歲半寶寶玩的游戲1
一歲半寶寶已經會走路,能聽懂媽媽的說話,也能自己做一些動作。此時,媽媽可以用積木或是一些盒子,與寶寶一起搭高樓。這樣能提高寶寶的動手能力。媽媽做一次,讓寶寶自己去做。
一歲半寶寶還可以跟爸爸玩小飛機,可以鍛煉寶寶腰部的力量,也能幫助寶寶發展平衡能力。爸爸抓住寶寶的腑窩,寶寶可以用雙腳來住爸爸的腰部,讓寶寶身體向前傾,兩臂平舉起來,就如機翼。爸爸即可轉動身體,看看寶寶是否能保持身體平衡。
一歲半寶寶也有了認知能力,家長們可以給寶寶准備一些有圖案的小卡片,讓寶寶認認上面的圖片,增加寶寶的.知識,也能幫助寶寶提高智力。
在游戲過程中,必須要保護寶寶的安全。有的時候寶寶不想玩游戲,也不要強迫寶寶去玩,應當選擇寶寶想玩的游戲,這樣才有意義。
適合一歲半寶寶玩的游戲2
游戲一:抓豆豆
父母為寶寶准備一個塑料小碗和黃豆,教寶寶一把抓起黃豆,然後把手微微松開,讓黃豆從指縫里漏出掉到碗里。這個游戲可以訓練寶寶手部的肌肉運動。
小貼士:玩這個游戲的時候父母要做好監督工作,注意不要讓寶寶將豆子放進嘴裡,以免嗆進氣管。
游戲二:玩球
1.給寶寶一個小皮球,引導他雙手抱球,然後把球舉過頭頂,讓球順著他的頸後滾下去。這個游戲可以反復玩,還可以試著變換不同的玩法,比如伸直手臂,讓球在手臂上滾過,寶寶必須保持平衡,讓球不會掉下來。這個游戲可以訓練寶寶的肌肉運動和雙手控制球的能力。
2.為寶寶選擇合適玩的球,教他雙手抱球,舉手過肩用力拋出。這個游戲可以邀請小夥伴們一起玩,既可以鍛煉寶寶的上肢的肌肉力量,還可以培養寶寶的團隊精神。
游戲三:推車
讓寶寶雙手推動與他身高差不多的小凳子或小車,父母拿著玩具在寶寶面前,吸引寶寶推車前進。通過這個游戲可讓寶寶行走的更平穩。
游戲四:蘿卜蹲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站立,媽媽先一邊蹲下一邊喊口號:媽媽蹲,媽媽蹲,媽媽蹲完寶寶蹲。然後媽媽教寶寶接著一邊蹲下一邊喊口號:寶寶蹲,寶寶蹲,寶寶蹲完媽媽蹲。游戲可相互之間反復玩,對寶寶的動作協調和反應速度起到鍛煉的作用。
游戲五:攀登
媽媽可以在家裡購置一台不高的攀登架,讓寶寶一有時間就爬上去,再爬下來。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
游戲六:從高往下跳
准備一個高度約10厘米的椅子,媽媽扶著寶寶爬上椅子,再引導他從椅子上往下跳。等寶寶熟練之後,媽媽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爬高再往下跳。通過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平衡力和跳躍力。
游戲七:跨越障礙
媽媽可以在家中地板上每個一段距離就擺放一個小玩具,讓寶寶路過這里的時候從一個玩具或多個玩具上面跨過去。
游戲八:獨立行走
媽媽先扶著寶寶站好,爸爸在距離寶寶不遠的距離拿著玩具逗引寶寶,鼓勵寶寶獨立走過去。
游戲九:走斜坡
父母帶寶寶到戶外玩耍的時候,可以尋找一些有斜坡的地段,牽著寶寶慢慢走上斜坡。待寶寶熟練之後,媽媽可放手鼓勵寶寶肚子走上斜坡。這個游戲可鍛煉寶寶的四肢協調和平衡能力。
適合一歲半寶寶玩的游戲3
1、媽媽扶寶寶站好,爸爸在三、四步遠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寶寶,鼓勵寶寶獨立走過去。可鍛煉獨立行走。
2、選擇不太高的樓梯、攀登架上孩子爬上去、爬下來。可鍛煉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
3、碗里放些黃豆或綠(紅)豆,教寶寶能一把抓起豆豆,然後把手鬆開,讓豆豆從指縫里漏出掉到碗里。可以邊抓邊說:"黃豆綠豆,吃了長肉。"玩時要注意不能讓寶寶將豆子放進嘴裡,以防嗆進氣管。可訓練寶寶手的肌肉運動。
4、讓寶寶雙手扶著合適他高矮的小車,你在前面拿著玩具,吸引寶寶推車往前走,當推到你面前時,將玩具放在小車里,可繼續推車向前,邊走邊放玩具。可發展走的能力。
5、寶寶與你面對面站立,當你告訴寶寶說"變小了"時蹲下,說"長高了"時站起,邊說邊示範。然後"變小了"教寶寶蹲下,說"長大?"教寶寶站起,可反復玩。可鍛煉動作協調和反應速度。
6、選一適合寶寶玩的球,教寶寶不扶東西、舉手過肩用力將球拋出,可兩人玩。可練習向前投擲動作。
7、准備一個約10-15厘米高的凳或椅,扶寶寶登上去,然後雙手拉著寶寶的手,教寶寶雙腳從高處跳下。待孩子跳得熟練後,可放手讓孩子自己登高跳下,並逐漸增加高度。可鍛煉平衡感和跳躍動作。
8、在地面上放一根彩色的繩子或小玩具,也可在地面上劃個圓圈,讓寶寶從上面跨過去。或一連跨過幾個物體。可練習跨過障礙物。
9、教寶寶兩手抱住球,雙臂伸直,把球高舉過頭頂,讓球從頸後滾下去。然後,幫孩子找球或讓孩子自己找球。可反復玩。可訓練肌肉運動和雙手控制球的能力。
10、准備一條寬35-40厘米,長一米左右的厚木板,一端墊高約10厘米做成斜坡,或利用戶外的自然斜坡。開始時你可用一隻手扶著寶寶走上斜坡,待寶寶走穩後,可鼓勵寶寶不藉助外力獨自走斜坡。可鍛煉四肢協調和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