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小孩戶外游戲有哪些
❶ 適合2-3歲寶寶的戶外親子游戲
2-3歲寶寶可以玩什麼親子游戲呢,下面我為大家推薦8個適合2-3歲寶寶的戶外親子游戲,希望大家喜歡。
適合2-3歲寶寶的戶外親子游戲
1.游戲名稱:小小郵遞員
游戲目的:訓練走、跑交替和變速能力
准備工作:三種顏色信封,粉筆
游戲方法:
1. 媽媽製作白、綠、藍三種顏色的信封,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寶寶站在圓圈上,媽媽站在圓中間。
2. 活動時,當媽媽舉白信封,寶寶喊“嘀嘀”,模仿駕駛汽車動作快步前行;
3. 媽媽舉起綠信封,寶寶喊“咔嚓,咔嚓”,雙手屈肘在體側前後繞環模仿火車慢跑;
4. 媽媽舉起藍信封,寶寶喊“轟——”雙手側平舉模仿飛機快速跑。
5. 媽媽說:“信送到了!”寶寶則慢慢停下來。
6. 媽媽可以變換各種信封,讓寶寶從快跑—慢跑—快走,也可以是從慢跑—快走—快跑,做各種變速能力。
2. 游戲名稱:走線
游戲目的:敏捷和平衡
游戲方法:
媽媽在室外的大空地上寫一個大大的“田”字,讓寶寶在筆畫線上跑動,寶寶跑動時,媽媽應在線上追和堵,要求寶寶一定要踏線跑動。媽媽應根據寶寶跑動的速度調整自己的追堵速度。
3. 游戲名稱:往返跑
游戲目的:速度和耐力
游戲方法:
選擇林中的空地,讓寶寶自由地滾爬、奔跑、追逐。讓寶寶選擇一棵大樹,以此為終點,跑過去,摸一下大樹,再跑回來。媽媽和寶寶比賽,一起跑過去,看誰先跑回來。
4.游戲名稱:美麗的樹葉
游戲目的:認識樹葉
准備工作:膠水、樹葉
游戲方法:
1. 爸爸媽媽帶寶寶去戶外撿樹葉,引導寶寶撿顏色、形狀不一樣的樹葉。
2. 爸爸媽媽一邊撿一邊和寶寶欣賞樹葉的色彩和形狀,讓寶寶觸摸樹頁,感覺它們不同的外形特徵,讓寶寶用手指輕輕地觸摸光滑的或有鋸齒的樹葉邊緣,或用自己的手與不同的樹葉比比大小。並讓他說出直觀的感覺。
3. 把樹葉裝到袋子里帶回家,媽媽用布擦洗干凈。
4. 媽媽與寶寶一起來對樹葉做大小、顏色的分類。較小的放一類,紅色的放一起,黃色的放一起。
5. 媽媽在白紙上畫一個大樹干,和寶寶一起來給樹干貼上樹葉,先貼小的樹葉。
6. 媽媽再教寶寶用大拇指和食指合作,將大樹葉撕成許多小樹葉,然後用拇指和食指將小樹葉一張一張地蘸上糨糊,貼在樹幹上。
7. 也可讓寶寶挑出一些好看的樹葉,把它壓在鏡框里,讓媽媽寫上葉子名稱、收集日期、收集人名字等。
5. 游戲名稱:賣羊肉串
游戲目的:小手更靈巧
游戲方法:
媽媽領著寶寶到戶外走一走,引導寶寶觀察樹葉飄落的景象,教寶寶認識各種樹葉。讓寶寶踩一踩樹葉,再讓寶寶撿起樹葉,用一根樹枝串起來,像羊肉串一樣玩游戲。
6. 游戲名稱:捉蟲子旅行
游戲目的:認識昆蟲
材料:帶蓋的干凈小罐、鑷子、夾子、手套
游戲方法:
帶寶寶去公園或樹林里,帶上小罐子、鑷子、夾子等工具,一邊走一邊找蟲子,尤其是在石頭底下,如螞蟻、蜘蛛、蚯蚓、蝸牛等。用鑷子、夾子或用手指及手套輕輕夾起,放入帶蓋的罐中。教寶寶認識那些能叮咬或蜇人的昆蟲,並幫助寶寶識別無害的昆蟲。
7. 游戲名稱:平衡木
游戲目的:走平衡木,對寶寶來說不僅僅是身體的`運動,還能促進寶寶大腦、小腦的發育和四肢的協調。
游戲方法:
在正規的平衡木上練習,或以身邊是東西代替,像馬路牙子、花壇的邊等等。做此訓練應循序漸進,比如應先走寬些的,熟練了以後改走窄一些的;最初兩腳交替走,慢慢地要求寶寶腳跟對腳尖,而後要求寶寶兩手側平舉,進一步讓寶寶手上托點東西———托兩杯水,力爭水不灑出來或頭上頂點東西而不掉下來,到終點後取下附加物,雙腳跳下。
TIPS:
寶寶能走穩路以後,就可做這項運動。最初成人可牽著寶寶一隻手,大一點後讓他獨立完成。往往,兩歲半的寶寶在稍寬的平衡木上就能走得很好了,但此時還不能做附加動作。
平衡木或替代物不宜過高,一般離地面一尺左右,最高不超過50公分;初學者選擇的平衡木寬度最好不小於15公分。
一歲多的小寶寶走到終點時,需要爸爸媽媽抱下來,寶寶自己跳下容易造成腿腳挫傷。
8. 游戲名稱:尋找小螞蟻
游戲目的:熱愛探索
游戲方法:
帶寶寶到戶外,尋找螞蟻,可以帶一個放大鏡,讓寶寶看螞蟻身體構造、走動路線,並進一步了解螞蟻的生活情形。父母需讓寶寶在安全的狀態下活動,並指導寶寶什麼是危險的行為、什麼行為影響自然環境生態,建立寶寶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觀念。
❷ 適合小孩玩的戶外游戲
適合小孩玩的戶外游戲
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兒童的反應協調能力或者分析解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成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紐帶,共度歡樂時光,增進感情,幸福和睦。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適合小孩玩的戶外游戲,歡迎大家參考!
海綿蓄水運動會
利用海綿的吸水性
舉辦一場“奔跑吧孩子”的運動會
【所需材料】
海綿、水桶、防曬噴霧(防止孩子在烈日下曬傷)、量水器
【玩法】
在草坪上畫一條直線示意游戲起點起點上放兩個裝滿水的桶,對面放兩個空的桶孩子聽哨聲響起,拿海綿在各自水桶里吸水分然後跑到對面的空桶放出水分,限定時間看誰吸得最多!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身體,還可以考驗孩子反映能力哦!
套住小瓶子
這個游戲相信很多人都在街上見過
可以鍛煉孩子的眼力和臂力
材料低廉,操作簡單
將瓶子擺放好,然後讓孩子在一定距離外往瓶子扔圈總共扔10個,圈中瓶子個數多的孩子獲勝!
打倒保齡球
保齡球這種運動真的連Yoyo都還沒玩過
因為一直以為很高端的人才會玩,原來錯了~~~
想不到自製一個保齡球場那麼容易~~
將塑料瓶擺放整齊,然後讓孩子在一定距離里放手滾球,塑料瓶倒的個數多的'孩子獲勝,老師也可以根據情況給孩子添加各種表揚哦~
快到桶里來
既可以個人玩,也可以團隊玩
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加深孩子們之間的感情
簡直一箭雙雕嘛!
1.准備幾個水桶懸掛在樹枝上(或者用晾衣架代替)
2.讓孩子們往水桶里扔球,球掉進桶里的個數多的隊伍獲勝!
比誰跳得遠
從小讓孩子們多跳遠
不僅增加孩子們的免疫力
還添加了更多運動的樂趣~~
1.在走廊或者哪條路上,標記跳遠的距離厘米
2.跳得遠的孩子有獎勵哦~~
戰勝層層障礙
游戲可以鍛煉孩子挑戰自我的能力
找到網線的出路,鍛煉思維能力
翻越重重障礙~~
在幾棵樹之間,布滿了很多的線,孩子們需要在這些阻礙下穿過樹林,到達目的地!
翻滾吧我的球
沙灘球也可以玩游戲
像這種將球扔進呼啦圈的玩法
就能鍛煉孩子們的投擲能力,對以後打籃球也有幫助噠!
1.一位老師拿著呼啦圈,孩子們往呼啦圈裡扔沙灘球,扔中的獲勝
2.大人還可以根據情況,調節呼啦圈的高度來調節游戲難度!
節(接)水接力
環保意識人人有
想讓孩子們從小培養環保意識
收藏起來,等到世界環保日的時候,正好可以用上~~
1.孩子從高到低排列,第一個孩子拿起水往後倒,記得小心翼翼(時刻記住水的重要性)
2.後面的孩子拿起空桶就接住倒下來的水
團隊之間要合作,保持溝通交流~
接的水更多的隊伍獲勝!
高空接球
游戲需要兩個孩子合作
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還能讓孩子們跑起來
是一個運動的好游戲!
但注意不能讓孩子拋球拋太遠哦~~
1.兩個孩子拿著一塊布,用布將球拋上高空,並且將球接住,接住球的團隊獲勝
可以舉辦一個游戲接力賽
這個游戲作為其中一環就挺不錯的~
大型井字連線
平時我們用畫紙來畫出一個井字
然後在井字上連線
這次我們搞大點,在草坪上畫井字!
1.在草坪上鋪一塊白布,白布上粘貼膠布形成井字,然後孩子們往白布上扔塑料碟子
2.中了格子的塑料碟有效,壓線或者過界的算無效,最快連線的孩子獲勝!
;❸ 有趣的戶外親子游戲
導語:通過親子活動的互動,更加深了寶寶的快樂感,更容易被寶寶所接受,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帶來有趣的戶外親子游戲大全,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趣的戶外親子游戲大全
1、小雞出殼
材料:大張的廢報紙若干,每張畫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讓孩子發令說:“預備——起!”父母和孩子趕快拿起報紙,小心機靈地從蛋中間撕破一個洞,然後將頭、肩、軀乾和腳從報紙中鑽過,再跨出報紙。發出“嘰、嘰”聲,一隻小雞肉孵成了。可以接著再撕再鑽,要是將報紙撕破了,就算失誤。最後孵出小雞最多的人為優勝。
2、傳達室
玩法:父母孩子圍坐在一起,由一人做一個動作如拍肩,每二個人跟做此動作,當第二個人做完後,第一一個有接著做其它動作,第三人跟第二人傳的拍肩的動作,看能傳多久動作不斷。
注意:
1、至少三人參加此游戲,所傳動作最好是手上動作。
2、做傳的動作前雙手合拍一次,保持拍手兩個重復動作的節奏,速度由慢到快,初玩時可將所傳動作做幾遍才換。
3、毛毛蟲
玩法:准備小呼拉圈兩個,每個家庭派出一個小孩和兩個大人,三人排成一列縱隊,第一個圈套在前面兩人身上,第二個圈套在後兩人身上,比比哪組跑完規定路線,為了增加難度,可在路線上設置獨木橋、山洞等障礙物。
4、大西瓜、小西瓜(5-6歲)
玩法: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立,家長說:"大西瓜",孩子就做"小西瓜"的手勢。家長說:"小西瓜",孩子就做"大西瓜"手摯。錯者淘汰,最後未被淘汰者為勝。 每二次游戲開始後,互換角色進行。
注意:
1、此游戲也可由主持人發出信號,家長和孩子一起做。
2、可別選一些詞語,如高、矮、胖、瘦來進行這種游戲。
5、劃龍船
准備:拱形鑽洞一個。用大紙箱裝飾成龍船狀,無底,船幫兩頭繫上綢帶,便於父母挑起龍船。大頭娃娃及服飾一套地毯一條。
玩法:父親面向地毯兩手撐地,孩子雙手勾住父親脖子,雙腳勾住父親的身體,吊在父親胸前。父親帶著孩子爬過地毯後,孩子鑽過拱形洞,去認戴著大頭娃娃的'媽媽,爸爸則跑到龍船旁。然後,一家三口站在龍船里,孩子在中間,父母在兩頭挑起龍船,返回起跑線。
6、吹蠟燭
玩法:在桌上距離起點1.5米出點燃10支蠟燭,請孩子一口氣吹滅蠟燭。小小班、小班幼兒吹滅5支以上者可獲獎;中大班幼兒吹滅支以上者獲獎。
7、城堡大戰
准備:每組小球一個,積木或盒子若干。
玩法:
1、爸爸和媽媽先邀請孩子一起拿積木或盒子蓋一座城堡,等城堡蓋好之後,告訴孩子要進行一個丟炸彈的游戲。
2、爸爸媽媽和孩子輪流拿球攻擊城堡直到城堡倒塌為止。
3、大家一起再把城堡蓋起來,並想一想,蓋成怎樣的城堡不容易被打跨。
4、爸爸媽媽和孩子再輪流用球攻擊城堡。
注意事項:
1、孩子的力量或許不足,可以考慮讓孩子往前站一點,並幫助他學習如何瞄準目標物。
2、如果用的是盒子,可以請孩子疊得高高的再享受倒塌的樂趣。但如果是實心積木,則高度不宜高於90公分,避免掉落時碰傷孩子。
8、爬雪山過草地
玩法:
1、起點和終點的距離大約1O米。在全程將水桶、椅子、水果等等障礙物擺成“S”型。
2、通過障礙的人先站在起點,觀察障礙物的位置,然後,蒙著眼睛前進。
3、在過障礙時,可以參考自己家人的提示,如:“靠左一點”、“腳抬高一些”等等。腳碰到障礙物即算失敗,必須回到起點線重來,如果三次都失敗,就被淘汰,另請人來越障礙。
注意事項:遮上雙眼後注意安撫幼兒的不安情緒,參加者的提示應盡量准確、簡潔
9、爬大樹
准備:六瓶灌滿水的雪碧瓶、椅子三張
玩法:孩子用手環住家長的脖子,用腳勾住家長的腰,家長手拎兩瓶灌滿水的雪碧瓶,從起點跑向終點,在終點繞過椅子障礙,再跑回起點,速度最快者獲勝。
規則:家長不能抱住孩子。
10、搭高樓
准備:易拉罐30隻、小推車三輛
玩法:家長從起點處將易拉罐運往終點,一次只可以運一隻,幼兒在終點將運過來的易拉罐壘起來,一分鍾內壘得最高的獲勝。
11、滾綵球
准備:大塑料綵球3個、飲料瓶12隻
玩法:幼兒站在起點,家長站在終點。幼兒從起點開始滾綵球,途中繞過飲料瓶障礙,至終點家長背著孩子再抱起綵球跑向起點,先到者獲勝。
12、運糧食
准備:沙包若干、呼啦圈3個
玩法:幼兒站在起點,家長在終點。幼兒從起點處將沙包放在頭頂,手放在身體兩側,運至終點處交給家長,家長用腳夾跳只呼啦圈內,在規定的時間內(2分鍾),圈中沙包最多的獲勝。
13、袋鼠運蛋
准備:沙包三個個
玩法:家長站在起點,幼兒站在終點。家長從起點用膝蓋夾住沙包跳至終點,把沙包交給在終點等候的幼兒,再由幼兒用膝蓋夾住沙包,跳回起點,先到者獲勝。
14、快樂水功
准備:桶6個、雪碧瓶三個、舀子3個
玩法:家長從起點手拎兩桶水至終點,幼兒在終點用舀子將桶里的水灌入雪碧瓶中,先灌滿的獲勝。
15、心心相印
准備:嘩啦圈3個
玩法:幼兒跳入自己前面的呼啦圈,然後將圈從腳下到頭上取出,再次放到前面跳入,再取出,以此類推直至終點,在終點等候的家長與幼兒一同鑽入圈中,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用身體的力量撐住呼啦圈,不準用手拿,跑至終點,先到者獲勝。
16、毛毛蟲鑽洞洞(小班幼兒及其父母)
材料:頭飾(一組毛毛蟲3個,)、泡沫墊、圈3個、山洞、輪胎。
玩法:父母、幼兒頭戴毛毛蟲,聽到發令時排成一列縱隊行進,爬過墊子 幼兒鑽過父母身體彎成的洞 幼兒鑽出山洞 大家跳圈(或父母立圈,幼兒鑽圈) 繞過輪胎往回走,抬轎子跑回起點,先到起點者為勝。
17、營救袋鼠媽媽大行動(母子)
材料:布袋、泡沫板、氣球、大飲料瓶。
玩法:小袋鼠行進跳 爬過泡沫板 取到氣球 行進跳 交給媽媽氣球,媽媽吹鼓氣球後,用腳踩破 幼兒脫袋,媽媽用袋跳躍,幼兒拎水一起回起點,先到起點者為勝。
18、抬轎子
玩法:
1、准備繞有彩色皺紋紙的竹桿兩根,長約80cm。
2、父母兩人兩手各抬一根竿於身體兩側,作轎子,幼兒站在其中“坐轎子”,兩手抓好竹竿。游戲開始,三人協同一致地向前走,一邊走一邊喊“一、二、二”,以便協調動作。
3、父母應該始終抬好竹竿,不能鬆手。
19、“套高帽”游戲
准備:卡紙做成的尖尖帽子,大塑料圈。
玩法:家長背著自己的孩子,孩子頭上套著高帽,手上拿著塑料圈去套別人的帽子,在規定時間內帽子最後落下的家庭為勝。
20、看你笑不笑
准備:一根吸管。
玩法:
1、幼兒和家長圍坐成一個大圓圈,由其中一人先用鼻尖和上唇夾一根吸管。
2、做出怪像逗對方發笑,並把吸管傳遞給對方,一個一個互相傳遞,把吸管弄掉的就算失敗。
注意事項:在圍圈的過程中注意調整幼兒與家長的距離,以避免距離過遠傳遞時掉落,鼓勵孩子大膽將吸管傳遞給身邊的夥伴或叔叔、阿姨,控制好自己的身體以保證順利交接吸管。
❹ 適合戶外的親子游戲有哪些
帶孩子到戶外去遊玩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更能與孩子更進一步的接觸,那適合戶外的親子游戲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一一介紹吧!
1.快樂撕紙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用具:報紙、雜志、海報、傳單
玩法:在丟棄過期報紙和雜志、各種海報傳單之前,先讓孩子盡情暢快地撕成一塊塊、一條條或者一片片。媽媽在寶寶撕紙的時候可以用聲音來刺激寶寶撕紙的動作。
寶寶學會——手指精細動作
小貼士:撕紙時,讓寶寶不要用力過度,避免弄傷手指。
2.親子閱讀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用具:適合寶寶的圖書
玩法:與寶寶一起選擇喜愛的圖書,讓寶寶坐在膝上;媽媽手捧著圖書講故事,寶寶就配合內容一頁一頁地翻看。
寶寶學會——閱讀圖書
小貼士:媽媽要懂得運用技巧,手勢表情,高低聲調和適當用語,加深寶寶對故事的投入感。
3.書上種小花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顏色鮮艷的書1本
玩法:媽媽把書放在桌子上,然後一頁一頁的把它捲起來成花的狀態在書上;引導寶寶用食指伸進每一個花里,再一張一張的把它翻開來。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和手指精細動作
小貼士:媽媽要選擇比較軟一點及頁數小的書。
4.翻書游戲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比較厚的書1本
玩法:媽媽抱著寶寶坐在大腿上,或者直接坐在地上;然後引導寶寶用書一頁一頁地翻書;每翻一頁跟寶寶說一下書里看到的顏色。
寶寶學會——翻書
5.聲音謎語
適合年齡:1歲以上
用具:一部錄音機、已錄制動物叫聲或家人談話聲的錄音帶。
玩法:媽媽先把寶寶熟悉的人或物的聲音一一錄下來,如爸爸、媽媽或其他親人的講話聲、汽車的喇叭聲、狗的叫聲等。游戲開始時,媽媽按動錄音機,逐一播放給寶寶聽,然後讓寶寶說出聽到什麼聲。
寶寶學會——聽聲音,辨別不同的聲音
小貼士:剛開始時,不要選擇太相像的兩種聲音,以免寶寶有挫敗感。
6.書本骨牌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各種厚度的書大概10本
玩法:媽媽把各種的書從中間打開,以骨牌形式放在地上;把10本書放好以後,讓寶寶用手推動第一本書,並看著書一本本的倒下。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能力,把書的數量增加。
7.書本疊疊樂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書20本(可以用寶寶經常看的`圖畫書)
玩法:媽媽准備20本書,然後跟寶寶一起一本一本把書疊起來;寶寶熟悉了擺放的方法以後,鼓勵寶寶輪流的把書疊起。
寶寶學會——了解順序和分類
小貼士: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能力增加書本數量。
8.會講故事的報紙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報紙
玩法:和孩子一起想一想,報紙除了可以通過閱讀獲取信息之外,還可以做些什麼呢?媽媽可以給寶寶講一個故事,中間有情景,一邊講一邊利用報紙來折出各種東西。例如:秋天到了,我們一起去秋遊,外面太陽有點曬,我們可以戴一頂帽子。(這個時候媽媽利用報紙給寶寶折一頂帽子);我們去秋遊要不要帶點什麼東西去吃呢?繼續的用報紙折出不用的內容。
9.手指傳筆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圓珠筆
玩法:媽媽用雙手的食指伸出,然後把筆放在食指上;把筆傳給寶寶;輪流的傳來傳去,如果不小心把筆掉在地方,可以重新開始。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根據寶寶的情況增加難度。
10.摸一摸、學一學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鉛筆、尺、橡皮、計算機等
玩法:准備以上文具,放在桌上,先讓寶寶看看桌子上的東西,陪他讀一次所有的名稱;替寶寶帶上眼罩,先給他摸一下物件,然後要他猜猜這是什麼。
寶寶學會——認識日常用品
小貼士:選擇沒有危險性的文具,以免弄傷寶寶的手。
11.套圈游戲
適用年齡:18個月+
推薦理由:不要以為套圈游戲是廟會上成人的專利,小寶寶也同樣適用。套圈游戲可以作為所有目標類游戲的入門課程,隨著寶寶的年齡和熟練度的增長,可以通過增加距離或者更換目標物來提高難度,保持游戲的興趣,套中的東西也可以作為孩子的獎勵。
12.粘粘球
適用年齡:2歲+
推薦理由:粘粘球比賽是非常適合孩子和家長一起娛樂的,家長和孩子可以在不同距離上透支來達到更好地公平性,如果空間足夠,這個游戲也可以放到室內來玩。
13.法式滾球
適用年齡:4歲+
推薦理由:法式滾球是1907年誕生於法國南部小鎮的一項運動,特點就是規則簡單、運動量低,因此老少皆宜比,全家人可以一邊玩球一邊聊天。比賽的規則非常簡單,畫一個圈,扔出去的一個小球做目標,然後每個人輪流瞄準曉求得位置扔出自己的打球,也可以砸開別人的球,最後離小球最近的打球是誰的,誰就贏了。
14.高爾夫
適用年齡:4歲+
推薦理由:國內一直高大上的高爾夫運動,其實也是一個可以從娃娃抓起的選擇,不需要買昂貴的會員卡,也不需要去練習場,買上一組軟球和球桿,找個草坪或者水泥地,隨便指定一個目標,把球往那邊打就是了。
15.投球練習
適用年齡:4歲+
推薦理由:棒球是美國和日本常見的家庭親子運動,爸爸和孩子兩個人可以在草地邊聊天邊傳球,是非常好的溝通機會,二比賽投球也是很好的鍛煉,其中比較常見的是下面這種投球板和創意投球掛架,不過隨便找個牆壁畫個圈,也可以砸的不亦樂乎。
16.射箭
適用年齡:6歲+
推薦理由:射箭是一個綜合準確度,速度感,力量訓練,心理調節等多方面的運動,如果能有一塊空場地,那麼射箭是非常好的選擇。不過哪怕使用的是吸盤箭而不是金屬箭頭,也需要家長在旁邊陪同和輔導的時候才能讓孩子射箭,還要注意給孩子戴上護臂、護指等防護設備,同時避免傷及路人。
貼心提醒:除了安全注意事項外,父母在同孩子一起進行運動或者其他比賽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放水」。很多家長將比賽和游戲作為哄孩子玩的事情,因此會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成就感而故意放水,這樣其實不會培養孩子的公平競爭的精神,也不會給家長帶來開心。所以建議家長可以通過適當提高自己的難度,比如距離目標的遠近,以及可以使用的球數等,這樣不管父母還是孩子都會玩的更進行一些。
❺ 兒童戶外游戲項目
1、袋鼠跳跳跳
玩法介紹:每個人都需要穿上麻布袋,要像袋鼠一樣跳到終點,第一個跳到終點為獲勝者。
二、地面打靶,在地面上畫出靶環,可以用布偶或者沙包來當槍子。
四、水果蹲,可以訓練平衡能力。
五、大小西瓜,可以提高小孩的反應和應變能力。
六、青蛙呱呱呱,可以鍛煉反應能力和加強數數能力。
❻ 戶外親子游戲有哪些好玩
導語:假期帶孩子出去玩除了機動游戲,其實親子游戲也是很不錯的,那戶外親子游戲有哪些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看吧!
戶外親子游戲有哪些好玩
1.袋中尋寶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深色布袋、篩子、鑰匙、小圓球
玩法:把篩子、鑰匙、小圓球等3種東西放入布袋裡,然後叫孩子把其中一種拿出來。
寶寶學會——用觸覺進行判斷
2.凌空飛人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玩法:爸爸和寶寶面對面站著,接著抓起他的雙手,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各繞轉一圈。當寶寶適應後,可轉到兩圈、三圈,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圈數。
寶寶學會——感受旋轉
小貼士:抓住寶寶手腳的動作不要太粗魯,以免寶寶的關節受傷。同時,轉的速度和方向要注意平衡的原則,不要偏向某個方向,這樣整個前庭系統的發展才會平衡。需要注意寶寶的反應,若寶寶哭或十分恐慌,應暫時停止,同時了解原因。
3.踏步走直線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膠紙、繩或顏色帶
玩法:用繩子在客廳的地上拉一條直線,並以膠紙緊貼牢固。向寶寶示範以腳跟碰腳尖的方法交互前進,雙手可以向左右張開以保持平衡,或手持物件前進;除了直線外,前進的`路線也可按孩子的能力設計成彎彎曲曲,中途更可加設障礙,增加游戲的趣味。
寶寶學會——平衡和協調身體
小貼士:不要預設太多目標而影響寶寶的興趣。
4.客人來了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用具:玩具茶具(過家家游戲中的餐具)
玩法:媽媽扮演客人的角色,來寶寶家串門;讓寶寶開門,然後給客人倒杯茶;鼓勵寶寶跟客人談話。
寶寶學會——社交能力
小貼士:媽媽可以多做幾次示範給寶寶知道如何有禮貌的接待客人。
5.用腳取空罐
適合年齡:3歲
用具:一個果汁空罐
玩法:把果汁空罐倒放在地板上,寶寶坐在地上,雙手觸地支撐身體平衡,用兩腳尖將空罐豎立起來。
寶寶學會——靈活運用雙腳
小貼士:方形的物件往往較圓形的物件易於拿取,所以不妨以方形的盒子例如紙包飲品,來替代空罐,從而減低難度和增加孩子的成功感。
6.踢坐墊
適合年齡:3歲
用具:數張坐墊
玩法:寶寶先躺在沙發上,雙腳舉高。爸爸把第一個坐墊放在寶寶的腳掌上,讓寶寶以雙腳撐著坐墊後數“1、2、3”,然後把坐墊用力踢走。
寶寶學會——身體的平衡和耐力
小貼士:這個游戲能訓練孩子的堅持力和忍耐力。由於游戲要求父母把坐墊平衡地放在孩子腳掌上,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要充分合作。
不要再把廚房當成寶寶的禁地,既然他對這里充滿了好奇,那麼何不用吸引他興趣的鍋碗瓢盆、瓶瓶罐罐讓他徹底過個癮?
7.炊具音樂會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用具:廚房裡的鍋、碗、瓢、盆各准備幾個。
玩法:把准備好的鍋碗等東西反轉放在桌子或地上,然後給寶寶用筷子或調羹,讓寶寶盡情的敲打。
寶寶學會——認識聲音
小貼士:媽媽可以在寶寶打的時候加點音樂背景,並給寶寶節奏的訓練。增強寶寶的音樂感。
8.倒水游戲
適合年齡:1歲半
用具:水、量杯
玩法:把各種大小的杯子給寶寶;鼓勵寶寶用杯子裝滿水,並倒進一個大鍋中。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在指定時間內看寶寶能完成多少的量。
9.舀豆子
適合年齡:1歲半
用具:2個小碗、湯匙、各種大小的豆子
玩法:先把各種豆子分類放碗;媽媽拿著湯匙示範舀的動作,並鼓勵寶寶嘗試去舀。
寶寶學會——手眼協調
小貼士:媽媽在這個游戲的時候,請注意不要讓寶寶誤吞豆子。
10.米缸尋寶
適合年齡:1歲半以上
用具:家裡的米缸、各種小物件(鑰匙、小玩具車、湯匙等)
玩法:媽媽首先教寶寶各種小物件的名稱;然後把東西放進預先准備的米缸中;再勵寶寶用手去摸米缸中的物件,並說出摸到了什麼。
寶寶學會——用手去感覺事物
小貼士:媽媽在這個游戲進行的時候可以增加難度,要求寶寶把眼睛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