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游戲指導幼兒使用筷子
1. 《會用筷子》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會用筷子》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會用筷子》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
活動准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盤子21個碗21個、豆子多個、糖多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手指操
二、教師出示筷子引入,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
提問:
1、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
2、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3、誰還見過用別的材料製作的筷子?
4、那用它來做什麼呀?
5、你們都會用筷子嗎?
6、那咱們班誰會正確使用筷子而且夾東西又快呢?
三、學習活動。
1、師:小朋友下面一起來做一個《夾豆子比賽》。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雙筷子、一個盤子、裡面十10粒豆子、一個空碗,讓幼兒進行比賽。看誰夾豆子最快。
四、教師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
(一)實踐活動後進行小組討論:
1、為什麼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東西,為什麼有的小朋友夾得很慢?因為他們不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對不對?怎樣才能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呢?
(二)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大拇指尾部、食指和中指夾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無名指夾住另外一
根筷子,小拇指自然彎曲。夾東西時,食指和中指向內彎曲,使第一根筷子靠緊第二根筷子。(發給幼兒一人一雙筷子里操作用)
五、進行鞏固游戲,培養幼兒使用筷子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落實了目標中的第二第三要求。
1、游戲《傳糖比賽》幼兒接力的形式進行比賽。
2、游戲《看誰是勝利者》幼兒夾糖和豆子進行比賽。幼兒分組在規定的時間里看誰把糖和豆子夾得多。
3、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會用筷子》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准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隻碟子;每組一個小筐子內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我在一開始就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學習情緒,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准,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我沒有強調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讓幼兒帶著疑問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然後教師再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於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節里我為幼兒 提供了薯條,小饅頭、彩虹糖,讓他們通過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來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後是 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活動前組織談話活動:說說筷子的作用並介紹筷子的來歷。(筷子最大的用處是作為餐具 供大家使用,筷子是我們 中國人最早發明的。)
在實踐活動後組織討論:為什麼某某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起食物,某某小朋友食物夾得很慢?他是怎麼拿筷子的?結論:要用正確的姿勢拿筷子、夾食物時先要張開筷子,夾住食物後要夾緊。
最後可和筷子做游戲:
1、將幼兒分成5組,在規定的時間里看誰玻璃彈珠夾得多。
2、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活動反思:
筷子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自於實際生活,孩子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們用筷子吃飯。《綱要》中提出從實際出發,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會資源,在為幼兒 提供一些必備的基礎材料的同時,注意盡量和孩子們一起收集較為合理,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和情感進行活動,努力促進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幼兒園一般安排在中班開始讓幼兒學習使用筷子吃飯,為了培養孩子對學習筷子的興趣,我選用了幼兒喜歡吃的食品,根據孩子的能力 提供的食品又分不同的層次,如長條的薯條,大又圓的旺仔小饅頭、小又圓的彩虹糖。讓幼兒在夾夾、吃吃、說說中學會使用筷子。在活動中,我創設了民主、寬松、動態的教育環境,給予孩子自由發揮、大膽嘗試的廣闊空間,讓孩子了解發現筷子的多種用途,激發孩子主動學習使用筷子的興趣。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會用筷子》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筷子的本領,探索並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過有趣的游戲,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強"我長大了的"自豪感。
3、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每人准備一雙了筷子。每人一個小盤。
2、老師為幼兒准備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蘋果。
3、《幼兒畫冊》上學期一第23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朋友我們都聽過《小河馬吃飯》的故事,小河馬為什麼沒吃到飯呢?我們的小手懶不懶呢?對了,我們有一雙能乾的小手,我們用學過的兒歌來誇誇它吧。
我有一雙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幫手,能洗臉,能刷牙,穿衣服,會梳頭,掃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愛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二、幼兒自由探討使用筷子的方法。
1、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幹,它能幫我們吃飯嗎?我們用什麼來吃飯?(筷子)現在我發給小朋友每人一雙筷子,我們也學一學用筷子吧!(幼兒試著用筷子)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用的?
2、總結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兩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間(准許個別幼兒習慣用左手),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夾住外面一根筷子,無名指和拇指內側抵住裡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的下面。
3、組織幼兒討論: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麼?
老師:筷子可以幫我們用來夾菜、夾魚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時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圍的小朋友;還要注意文明衛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亂翻菜。
三、游戲活動
1、練一練--我要吃水果。(教師指導幼兒用筷子,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2、看誰的小手本領大。比賽夾豆子看誰往自己的小盤里夾的多。
3、獎勵幼兒,吃豆子。
4、做練習《幼兒畫冊》。
5、游戲結束,兒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緊緊拿,不亂翻,不亂扒,不讓飯菜滿地撒。
四、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小網路:筷子,是指中國常用的飲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製作。華夏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
2. 怎樣教孩子用筷子
何時用筷子
遵循規律,循序漸進
一般說來,孩子使用筷子從3歲左右開始,循序漸進。對年齡太小的孩子,不妨為他准備一套包含湯匙、叉子、筷子的餐具,讓他在平常的時候,隨時都可以用他想用的餐具來練習進餐。剛開始時,孩子使用任何一種餐具,用哪種方法都無所謂。但從三歲之後,在每次進餐時,父母就要留意讓他以正確的方法拿餐具。如果吃到一半而換手或變成抓筷子的情形,無須特意提醒他,只要每天反復不斷地教導他正確的拿法,慢慢地等他記清楚以後,就可以拿得很好了。
選擇合適的筷子
一般市場販售的塑料筷子,但對剛開始練習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來說,這種類型的筷子太滑,不容易夾菜。孩子用的筷子要比成人的短些,最好是較細、圓的木筷或竹筷,以「手巧」促進「心靈」,以「心靈」來推動「手巧」。所以說,使用筷子對於提高孩子的智力和動作協調平衡,均起著重要作用。
不可以強迫孩子
而且千萬不可以因為孩子不會用,搞得飯桌很亂就大發脾氣,
如何教孩子用筷子 氛圍要濃厚
教寶寶用筷子吃飯,一定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傢伙在耳濡目染中,學著使用筷子。飯桌上,盡可能讓寶寶看到大家都在用筷子吃飯,可以在他面前做出比較誇張的動作,比如慢動作把食物送入嘴中,滿意地吃著,讓寶寶覺得這樣吃飯很有趣。不要給寶寶其他的餐具,讓寶寶慢慢習慣只用筷子來進餐,往往沒有選擇的時候,進步更快。
鼓勵最重要
新技能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興趣之外,寶寶也是有付出的,也會碰到一些困難,你的鼓勵無形中會給他強大的動力。在他因為夾不起菜而堵氣摔東西時,因為手指不靈活弄得滿地都是飯菜時,不要責備,用你最善意的言語去安慰、鼓勵他,讓他知道,你一直都在他身邊支持他。
強迫要不得
學習新技能之前,寶寶都會表現出一定的渴望,比如搶你手裡的筷子,盯著別人吃飯的動作,喜歡拿著筷子玩等等。所以你的任務就是抓住他的興趣細節,而不是因為到了應該學的年齡,而強迫他去學習,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順其自然最好!
巧用小游戲
你可以在家自個教,教會小寶基本的手勢之後,可以通過一些親子游戲讓小寶練慣用筷子夾東西,比如像:把報紙搓成小紙團、擰成小麻花、包裝商品的沫沫、海綿,切成大小條狀、塊狀,裝在盤子里,都可以作為游戲材料,帶殼的花生也可以夾,假如有2個以上的小傢伙一起參加游戲更好,比賽夾紙團、比賽夾花生...合適的時候,就能讓小寶在飯桌上使用筷子了。
3. 如何正確使用筷子教案
設計意圖:
本活動設計主要因為大多數幼兒在家中以及在幼兒園沒有使用筷子的習慣和經驗,在本活動中,幼兒能夠學到正確的使用筷子的方法,了解筷子是我們中國主要的餐具,欣賞知道有許許多多不同材料、用途的筷子,幫助、提供給幼兒更多練習使用筷子的機會。
1.活動名稱:
我會用筷子了
2.活動目的:
1)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用餐的主要工具,體驗初步使用筷子的感覺
2)發展幼兒小肌肉動作能力
3)教幼兒學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3.活動准備:
1)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承認好似怎樣使用筷子
2)准備各種顏色、材料、長短、粗細等不同的筷子
3)盛有玻璃球的方形魚缸、叉子、小勺、木筷子、不銹鋼筷子、象牙筷子、炸油條的長筷子、幼兒每人1雙筷子每組一份練習材料:塑料塊、紙團、玻璃球
4.活動過程:
1)通過實踐,幼兒進行討論
出示盛有許多玻璃球「寶物」的方形魚缸和筷子、叉子、小勺請幼兒進行討論:不移動魚缸,不用手觸碰,要取出裡面的「寶物」玻璃球,最好用哪種工具?請3位幼兒分別使用3種工具做實踐的出結論:筷子可以夾出玻璃球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並實踐筷子的功用。
2)欣賞各種筷子
出示各種顏色、材料以及用途不同的筷子木筷子—這雙筷子是用木頭做成的,我們平時用的筷子大多也是木筷不銹鋼筷—(互相抨擊)聽這雙筷子能發出這么好聽的聲音,它是用不銹鋼製作的象牙筷—這雙白色的這么好看的筷子是用大象的象牙做成的長筷子—(比較)這么「高」的個子,它是用作炸魚或是炸油條時用的,這樣熱油就不會燙到我們了。
3)教幼兒正確使用筷子
幼兒人手1雙筷子,教師進行演示將筷子放在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中間,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放置兩根筷子中間,無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放在無名指下面做夾、合練習,介紹筷子是我們中國人吃飯的主要餐具。
4)游戲:看誰夾的多
規定時間內比一比哪一組夾的多,練習使用筷子。提醒幼兒注意:筷子不要指到別人的臉上,以免劃傷,不能拿著筷子跑,以免傷到別人和自己,不把筷子含在嘴裡,以免戳傷喉嚨游戲結束,請幼兒結合自己實踐進行討論。
1.什麼東西容易夾——紙團和塑料塊
2.什麼東西不容易夾,為什麼—玻璃球,因為玻璃球表面滑,摩擦力小
效果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知道筷子是我們中國用餐的主要工具,知道筷子有不同種類、顏色不同、製作材料不同和用途不同,在游戲中幼兒將剛學到的技能要領活用其中,初步掌握了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但並不靈活,在今後工作中加以實施
4. 幼兒園保育員是怎樣教幼兒拿筷子
用筷子是手的復雜而精細的動作,必須用力得當和動作協調。才能夾起食物並送至口中。科學家研究表明,用筷子夾食物,牽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運動。科學家研究證實,人的大腦皮質和手指相關連的神經所佔面積最廣泛,大拇指運動區相當於大腿運動區的10倍,可見手和大腦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頭上」。有位對手腦關系作過多年研究的學者指出,要培養聰明伶俐、才智過人的兒童。就必須讓他們鍛煉手指的活動能力.因手指活動能刺激大腦皮質運動區,促使某些特殊、積極而富於創造性的區域更加活躍。進一步增強大腦的思維能力,手腦並用的結果,必然使兒童心靈手巧。 如何教孩子用筷子? 1.氛圍要濃厚 教寶寶用筷子吃飯,一定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傢伙在耳濡目染中,學著使用筷子。飯桌上,盡可能讓寶寶看到大家都在用筷子吃飯,可以在他面前做出比較誇張的動作,比如慢動作把食物送入嘴中,滿意地吃著,讓寶寶覺得這樣吃飯很有趣。不要給寶寶其他的餐具,讓寶寶慢慢習慣只用筷子來進餐,往往沒有選擇的時候,進步更快。 2.鼓勵最重要 新技能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興趣之外,寶寶也是有付出的,也會碰到一些困難,你的鼓勵無形中會給他強大的動力。在他因為夾不起菜而堵氣摔東西時,因為手指不靈活弄得滿地都是飯菜時,不要責備,用你最善意的言語去安慰、鼓勵他,讓他知道,你一直都在他身邊支持他。 3.強迫要不得 學習新技能之前,寶寶都會表現出一定的渴望,比如搶你手裡的筷子,盯著別人吃飯的動作,喜歡拿著筷子玩等等。所以你的任務就是抓住他的興趣細節,而不是因為到了應該學的年齡,而強迫他去學習,這樣做反而適得其反,順其自然最好! 4.巧用小游戲 (1)筷子撿積木: 撿幾枝比較直的、粗細適合寶寶小手的樹枝當「筷子」,現在在你的幫助示範下,要將散在外面的積木撿回筐里。一手拿一根樹枝,然後雙手配合慢慢地把積木夾起,放入筐中;待熟練之後,可以給寶寶示範,像拿筷子一樣,把積木送回家。 (2)我喂媽媽吃蛋糕: 寶寶和媽媽面對面坐在一起,每人面前一碗蛋糕,一雙筷子;首先媽媽用筷子夾起蛋糕喂寶寶,動作要慢,以便讓寶寶看到整個過程;然後讓寶寶模仿媽媽的樣子,用自己的筷子(最好挑選適合寶寶使用的筷子)夾蛋糕喂媽媽;要有耐心,注意寶寶的表情,在他失去耐心之前,握著他的手,夾起食物吃在嘴裡,及時表揚他,讓他時刻保持興趣。 孩子學用筷子並非越早越好 太小的孩子由於大腦發育不完善,因此並不太適合過早學用筷子。用筷子夾菜這一動作,需要牽動多個關節,有多塊肌肉參加。它不僅是5個手指的簡單屈伸動作,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加,完成這一動作是相當復雜的。如果孩子的年齡偏小,如2周歲左右,此時才剛剛開始學用勺子吃飯,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飯的動作。手動作的訓練雖然可以促進大腦發育,但也要以大腦發育至一定水平為前提,所以「越早越好」的「早」也應有一定的限度。而其他對孩子的智能訓練也一樣,要遵循兒童大腦發育的客觀規律。如果過早過激的教育孩子學用筷子反而會挫傷孩子吃飯的積極性。如果過早逼孩子用筷子,由於手的動作還未發育完好,不但學習起來困難,還可能會因為動作不協調把飯碗弄翻,飯菜弄撒。如果此時父母不夠耐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責罵孩子,甚至大打出手,反而弄巧成拙,挫傷孩子自己進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孩子什麼時候用筷子好? 心急的爸爸媽媽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很快掌握很多生活技能,早日表現出不同尋常的聰明能幹。現在有很多父母認為,幼兒應從小養成使用筷子的習慣,而且越早越好,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而有些媽媽爸爸發出這樣的疑問:孩子2歲了還不會用筷子,是不是太笨了?但是事實上,太小的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不適合用筷子,而且過早過激的教育會挫傷孩子吃飯的積極性。一般說來,孩子使用筷子從3歲左右開始,循序漸進。對年齡太小的孩子,不妨為他准備一套包含湯匙、叉子、筷子的餐具,讓他在平常的時候,隨時都可以用他想用的餐具來練習進餐。剛開始時,孩子使用任何一種餐具,用哪種方法都無所謂。但從三歲之後,在每次進餐時,父母就要留意讓他以正確的方法拿餐具。如果吃到一半而換手或變成抓筷子的情形,無須特意提醒他,只要每天反復不斷地教導他正確的拿法,慢慢地等他記清楚以後,就可以拿得很好了。
5.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筷子的本領,探索並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過有趣的游戲,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強"我長大了的"自豪感。
3、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每人准備一雙了筷子。每人一個小盤。
2、老師為幼兒准備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蘋果。
3、《幼兒畫冊》上學期一第23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朋友我們都聽過《小河馬吃飯》的故事,小河馬為什麼沒吃到飯呢?我們的小手懶不懶呢?對了,我們有一雙能乾的小手,我們用學過的兒歌來誇誇它吧。
我有一雙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幫手,能洗臉,能刷牙,穿衣服,會梳頭,掃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愛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二、幼兒自由探討使用筷子的方法。
1、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幹,它能幫我們吃飯嗎?我們用什麼來吃飯?(筷子)現在我發給小朋友每人一雙筷子,我們也學一學用筷子吧!(幼兒試著用筷子)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用的?
2、總結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兩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間(准許個別幼兒習慣用左手),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夾住外面一根筷子,無名指和拇指內側抵住裡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的下面。
3、組織幼兒討論: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麼?
老師:筷子可以幫我們用來夾菜、夾魚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時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圍的小朋友;還要注意文明衛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亂翻菜。
三、游戲活動
1、練一練--我要吃水果。(教師指導幼兒用筷子,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看誰的小手本領大。比賽夾豆子看誰往自己的小盤里夾的多。
3、獎勵幼兒,吃豆子。
4、做練習《幼兒畫冊》。
5、游戲結束,兒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緊緊拿,不亂翻,不亂扒,不讓飯菜滿地撒。
四、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
活動准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盤子21個碗21個、豆子多個、糖多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手指操
二、教師出示筷子引入,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
提問:
1、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
2、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3、誰還見過用別的材料製作的筷子?
4、那用它來做什麼呀?
5、你們都會用筷子嗎?
6、那咱們班誰會正確使用筷子而且夾東西又快呢?
三、學習活動。
1、師:小朋友下面一起來做一個《夾豆子比賽》。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雙筷子、一個盤子、裡面十10粒豆子、一個空碗,讓幼兒進行比賽。看誰夾豆子最快。
四、教師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
(一)實踐活動後進行小組討論:
1、為什麼有的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東西,為什麼有的小朋友夾得很慢?因為他們不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對不對?怎樣才能會正確的使用筷子呢?
(二)正確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大拇指尾部、食指和中指夾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和無名指夾住另外一
根筷子,小拇指自然彎曲。夾東西時,食指和中指向內彎曲,使第一根筷子靠緊第二根筷子。(發給幼兒一人一雙筷子里操作用)
五、進行鞏固游戲,培養幼兒使用筷子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培養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落實了目標中的第二第三要求。
1、游戲《傳糖比賽》幼兒接力的形式進行比賽。
2、游戲《看誰是勝利者》幼兒夾糖和豆子進行比賽。幼兒分組在規定的時間里看誰把糖和豆子夾得多。
3、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3
設計意圖:
瓶子在寶寶的生活中多處可見,我們常見到寶寶抱瓶子、滾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式各樣的瓶子玩游戲青睞有加。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我挖掘了瓶子對寶寶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讓幼兒樂於參與操作游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和老師交往,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活動准備:
1音樂:歌曲《照鏡子》《大貓和小貓》《小老鼠和小花貓》。
2各種透明瓶子人手1個,瓶蓋上貼2~4個五角星,玉米、蠶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
3粘貼"老鼠"用的眼睛、鬍子、尾巴。
4小貓胸飾每人1個。
活動過程:
(一)瓶子操。
1寶寶扮小貓隨《照鏡子》音樂抱著瓶子(沒有瓶蓋)做操:變高、變矮、變胖、變瘦。2寶寶們互相比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長短。(二)蓋瓶蓋1世無雙請寶寶仔細看看瓶子上缺了什麼?並進一步引導寶寶認識瓶蓋的各種顏色(紅黃綠藍白黑)。
2要求寶寶給自己的瓶子找個合適的瓶蓋。
3數數瓶蓋上點子的多少,並互相比較多與少。
4喂瓶娃娃吃東西,引導能力強的寶寶注意將五角星與食物數量相匹配。
(三)瓶樂會
1餐讓瓶子來唱歌:寶寶搖晃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系。
2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並用瓶子樂器演奏,提醒寶寶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四)瓶老鼠
1提問:小貓喜歡吃什麼?
2觀察瓶老鼠:引導寶寶用好聽的語言描述老鼠的眼睛鬍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圓溜溜的等。
3製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貼眼睛鬍子和尾巴。
4音樂游戲"貓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線拉開,寶寶牽著線走聽到貓來了,快速逃跑。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是可繼續玩這個游戲。
2鼓勵幼兒玩出更多有關瓶子的游戲,如"繞瓶子""趕瓶子"等。活動反思:
瓶子是寶寶喜歡的東西,寶寶對瓶子可以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寶寶眼裡,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我針對兒童這個特點展開了活動。我為寶寶准備了充足的學具,讓寶寶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從本次活動中可以看出,寶寶是不斷地在動中學,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正確使用筷子。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准備:
小木塊、小布包子、餃子、雪花片、玻璃球、黃豆等。
活動過程:
1.謎語,引出活動內容。
謎語:"兄弟倆,一樣長,是咸是淡它們先來嘗。"請幼兒猜猜謎底是什麼,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2.學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師出示筷子,講解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
(2)幼兒每人一雙筷子,嘗試練習。
教師為每組幼兒投放難易程度不同的布包子、小木塊、玻璃球、黃豆等材料,請幼兒練習夾物。
3.鞏固游戲"誰夾得准又快"。
游戲一:撥木珠
玩法:每個小朋友一雙筷子、一個盤子、小布包子、一個大盆。教師發出指後,請幼兒迅速用夾的方法從大盆中夾取包子,以夾得最多的幼兒為勝。
小結:使用筷子夾取軟的東西時,手指配合要好。大拇指往下壓,食指、中指管一根筷子,無名指負責另一根筷子。五指力量要平衡,太緊太松都不利於使用。
游戲二:看誰夾得快又准
玩法:出示小木塊、雪花片、黃豆等、請幼兒分別嘗試夾取,多者為勝。
小結:請幼兒說說,夾不同的東西時,感覺有什麼不同?誰用得最好?激發進一步提高的願望。
4.延伸活動:
(1)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就餐時堅持使用筷子。
(2)在進餐時進一步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筷子。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5
活動名稱:
我會用筷子
活動目標:
1.了解筷子用途,指導筷子是由中國人發明的。
2、嘗試使用筷子,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知道用筷子的禮儀,懂得文明進餐。
活動准備:
1、每人一雙筷子一個小碟子
2、每組一盤核桃殼、桃核等物品。
3、筷子圖片、用筷子的視頻教學。
活動過程:
1、出示筷子,調動幼兒情緒,了解筷子的由來和筷子的種類。
2、幼兒動手模筷子,,觀察筷子的特點,發現兩根筷子一樣長,有一頭粗一頭細。
3、視頻播放筷子正確使用方法。
第一步:先拿起一根筷子,用虎口壓緊,並用無名指托住,放到無名指上。
第二步:拿起第二根筷子,放到中指上,並用大拇指、食指捏住筷子固定。
第三步: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移動上面的一根筷子進行張開、夾取的動作。
4、幼兒練慣用筷子夾取的動作。
5、出示用筷子進餐圖片,讓幼兒知道用筷子的禮儀,懂得文明進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6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筷子的用途,感受筷子的多樣性,知道筷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餐具。
2、學習使用筷子,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3、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二、活動准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筷子若干。
2、小紙團、黃豆若干供幼兒練習持筷夾東西。
三、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兄弟倆,一樣長,是咸還是淡,它們先來嘗。」
(二)觀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點、製作材料和作用。
(1)特點:(出示一雙筷子)請幼兒說一說它是什麼樣子的?(筷子像兩根小棍兒,上邊粗、下邊細,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圓的,有的筷子上下都是圓的,筷子的表面很光滑。)
(2)多樣性:(出示多雙筷子)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筷子,說一說有什麼不同?(長短,顏色,材料)
(3)作用:這些筷子是干什麼用的?
(三)介紹筷子的起源。
你們知道筷子是怎麼來的嗎?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吃東西都是用手抓,可是煮熟的食物很燙手。於是人們就隨手採摘細竹子和樹枝來撈熟食吃。那時候的人們都住在荒野、茂密的森林和草叢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就是樹木、竹枝了,所以,小棍、細竹枝經過人們一代一代的傳遞,筷子就逐漸出現了。
筷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餐具。用筷子吃飯,能鍛煉手指動作,使手部活動靈活,並能開發智力。使人越來越聰明。小朋友,你們想來學用筷子嗎?
(四)學習使用筷子。
1、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先將筷子像老師這樣拿在手上,細的一頭向下,粗的一頭向上,且兩只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然後用大拇指,食指夾住,將中指放在兩根筷子之間,這樣,我們的筷子就能夠自由的開合,夾取東西了。
2、幼兒練習拿筷子:每個幼兒用右手拿一雙筷子,按老師講解的方法學拿筷子,練慣用筷子夾小紙團,老師巡迴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動作。
會夾紙團的小朋友嘗試夾黃豆,比一比誰夾得多、夾得快。
啟發幼兒說一說:什麼東西好夾,什麼東西不好夾?為什麼?是拿筷子的上面好夾?還是拿下面好夾?為什麼?
3、小朋友們真能幹,學會了一樣新本領,能用筷子夾住這么小的豆粒,真是不容易。要是你們天天在家裡吃飯的時候都用它,你們的小手會越來越靈巧,腦子會越來越聰明。
4、討論:
平時我們用筷子吃飯時應注意什麼?
(筷子不能指到別人的臉上,以免劃傷。不能拿著筷子跑,以免碰傷別人和自己。不咬筷子、不把筷子含嘴裡,以免戳傷喉嚨。)
(五)欣賞筷子舞。
筷子除了用來當餐具,還能做什麼呢?老師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奏,筷子還可以用來打節奏呢。(欣賞筷子舞)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准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隻碟子;每組一個小筐子內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我在一開始就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學習情緒,並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准,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我沒有強調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讓幼兒帶著疑問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然後教師再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於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節里我為幼兒提供了薯條,小饅頭、彩虹糖,讓他們通過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來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後是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活動前組織談話活動:說說筷子的作用並介紹筷子的來歷。(筷子最大的用處是作為餐具供大家使用,筷子是我們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在實踐活動後組織討論:為什麼某某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起食物,某某小朋友食物夾得很慢?他是怎麼拿筷子的?結論:要用正確的姿勢拿筷子、夾食物時先要張開筷子,夾住食物後要夾緊。
最後可和筷子做游戲
1、將幼兒分成5組,在規定的時間里看誰玻璃彈珠夾得多。
2、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會用筷子》 篇8
活動目標
認知筷子,知道筷子是中國人使用的餐具;學會正確使用餐具,養成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筷子的特徵。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使用筷子。
教學難點:養成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幼兒每人准備一雙吃飯用的筷子。
2、帶殼的花生、小石塊、紙團等。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
二、猜謎語。
1、說動物謎語,指名幼兒猜。
2、說餐具謎語,指名幼兒猜。
三、出示筷子,學習使用筷子。
1、提問:這是什麼?誰能給老師說說它有什麼用?
2、強調筷子的重要性,知道它要比勺子方便的多。
3、提問:小朋友們會正確使用筷子嗎?指名幼兒上講台演示。
4、教師示範筷子的正確用法。
(1)請小朋友伸出右手,分別找出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
(2)教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師邊說邊示範)
5、發筷子,教師說方法,幼兒練習。
6、指名幼兒上講台演示,教師及時指正。
四、練慣用筷子夾各種物品:
五、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1、通過活動,讓幼兒認知了筷子,知道筷子是中國人使用的餐具,學會正確使用餐具,養成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大部分能聽從老師引導,主動參與活動,配合老師完成本次活動,使得整個活動順利進行。幼兒動作協調性和靈活性得到發展,激發幼兒獨立進餐的興趣。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於平日注重經常性與家長溝通,對我們班幼兒的年齡結構、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全面了解,因此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所以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中個別幼兒不能完全理解教師指令,我親自到身邊進行師范和指導,而大部分幼兒都能配合老師的指令進行活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
整個活動學生參與度較高,但對一些動作協調性較差的幼兒來說難度較大,參與熱情度不高,影響了互動效果,因此,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幼兒的狀況,盡量讓所有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仔細考慮各個環節,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幼兒的狀況,對一些發展程度較低的幼兒適時降低難度,盡量讓所有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