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教師如何介入指導游戲

教師如何介入指導游戲

發布時間: 2022-12-20 12:23:27

Ⅰ 結合實例談一談,教師介入幼兒游戲的方法有哪些

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因此,教師如何指導幼兒游戲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指導游戲就需要介入到幼兒的游戲當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導幼兒繼續游戲!促進幼兒游戲向高一級水平發展,從而提高游戲質量,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那麼教師如何介入幼兒游戲?以何種方式、方法介入?介入到什麼程度?就是很值得研究與探討的問題。我認為:

一、觀察是適時介入游戲的前提

實施教育,觀察先行。教師只有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才能對游戲進行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有的放矢地引導,幫助幼兒獲得發展,並使其游戲得以延伸。只有通過觀察,教師才能知道幼兒是否需要更長的時間去玩,材料恰不恰當,經驗豐富程度如何等,再決定是否加入幼兒的游戲,以幫助幼兒提升游戲的技巧。教師只有通過觀察去了解幼兒的游戲內容,並在幼兒游戲的興趣與需要的基礎上來幫助他們,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兒游戲的現象發生。

二、教師介入游戲的方式

(一)平行式介入法:是指教師在幼兒附近!和幼兒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戲,目的在於引導幼兒模仿,教師起著暗示指導的作用,這種指導是隱性的.當幼兒對教師新提供的材料不感興趣或者不會玩,不喜歡玩,只會一種玩法時,教師可用這種方式介入進行指導.例如,教師提供了一些硬紙殼及掛歷紙,目的是想讓幼兒自己動手通過畫#剪#貼製作出各種拖鞋及其它物品,結果無人問津。這時,教師用這些材料製作出了非常漂亮的拖鞋,緊接著就有一部分小朋友圍攏過來!活動便進行了下去。又如,教師提供了新插塑玩具,有的孩子只插了一種就呆坐在那裡,這時教師用這些材料插出了滑梯,發夾、汽車、火箭等,開闊了幼兒的思路,孩子們便又活躍了起來。

(二)交叉式介入法:是指當幼兒有教師參與的需要或教師認為有指導的必要時,由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幼兒的游戲,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的作用。當幼兒處於主動地位時,教師可扮演配角。例如,幼兒在玩開商店游戲時「售貨員」和「顧客」都很正常地進行業務往來,如果扮演「售貨員」的幼兒說店裡很忙,邀請教師來幫忙,教師可扮作服務人員介入到中間去,並巧妙引導孩子提升游戲技巧。又如,有一幼兒鑽在用紙箱做的火車頭裡面,想玩開火車的游戲,但就是沒有「旅客」游戲無法進行,教師扮作「旅客」加入進去,並告訴幼兒我要到天安門去,找誰買票,這名孩子趕緊找來夥伴,扮作售票員,開始玩了起來。教師和幼兒都感覺玩得很快樂時,教師就隱退了。在一邊靜心觀察,關鍵時刻再登場,當幼兒的游戲只是在一個層面上進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向游戲的高級水平發展,例如,娃娃餐廳里有人正在切菜,教師走過去問:「你做什麼菜?」幼兒想了想說:「炒菠菜。」教師又問:「你們有人在做飯嗎?幼兒聽後恍然大悟,連忙對另一幼兒說:「你快做飯吧,等一下,飯和菜要一起吃。」兩幼兒由同時切菜變為一人切菜一人做飯,他們心中確立了共同的目標:「開飯」並且知道飯和菜是要一起上的。從而使該項游戲由平行游戲轉化成聯合游戲。

(三)垂直介入法:是指幼兒游戲出現嚴重違反規則或攻擊性等危險為時,教師直接介入游戲,對幼兒的為進行直接干預,這時教師的指導顯性的,如在游戲當中,幼兒因爭搶具而發生打罵,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內容的游戲時,教應直接干預,加以引導,但這種方式易破壞游戲氣氛,甚至使游戲中止,一般情況下不宜多用。
三、教師介入指導游戲的方法

教師不管用何種方式介入游戲,既然介入了,目的應是對幼兒游戲為作具體的指導。

Ⅱ 教師應如何介入幼兒游戲

(一)平行式介入法

是指教師在幼兒附近,和幼兒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戲。目的在於引導幼兒模仿,教師起著暗示指導的作用,這種指導是隱性的。當幼兒對教師新提供的材料不感興趣或者不會玩、不喜歡玩、只會一種玩法時,教師可用這種方式介入進行指導。

例如,教師提供了一些硬紙殼及掛歷紙,目的是想讓幼兒自己動手通過畫、剪、貼製作出各種拖鞋及其它物品,結果無人問津。這時,教師用這些材料製作出了非常漂亮的拖鞋,緊接著就有一部分小朋友圍攏過來,活動便進行了下去。又如,教師提供了新插塑玩具,有的孩子只插了一種就呆坐在那裡,這時教師用這些材料插出了滑梯,發夾、汽車、火箭等,開闊了幼兒的思路,孩子們便又活躍了起來。

(二)交叉式介入法

是指當幼兒有教師參與的需要或教師認為有指導的必要時,由幼兒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幼兒的游戲,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的作用。當幼兒處於主動地位時,教師可扮演配角。

例如,幼兒在玩開商店游戲時「售貨員」和「顧客」都很正常地進行業務往來,如果扮演「售貨員」的幼兒說店裡很忙,邀請教師來幫忙,教師可扮作服務人員介入到中間去,並巧妙引導孩子提升游戲技巧。又如,有一幼兒鑽在用紙箱做的火車頭裡面,想玩開火車的游戲,但就是沒有「旅客」游戲無法進行,教師扮作「旅客」加入進去,並告訴幼兒我要到天安門去,找誰買票,這名孩子趕緊找來夥伴,扮作售票員,開始玩了起來。教師和幼兒都感覺玩得很快樂時,教師就隱退了。在一邊靜心觀察,關鍵時刻再登場,當幼兒的游戲只是在一個層面上進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向游戲的高級水平發展,例如,娃娃餐廳里有人正在切菜,教師走過去問:「你做什麼菜?」幼兒想了想說:「炒菠菜。」教師又問:「你們有人在做飯嗎?幼兒聽後恍然大悟,連忙對另一幼兒說:「你快做飯吧,等一下,飯和菜要一起吃。」兩幼兒由同時切菜變為一人切菜一人做飯,他們心中確立了共同的目標:「開飯」並且知道飯和菜是要一起上的。從而使該項游戲由平行游戲轉化成聯合游戲。

(三)垂直介入法

是指幼兒游戲出現嚴重違反規則或攻擊性等危險為時,教師直接介入游戲,對幼兒的為進行直接干預,這時教師的指導顯性的。如在游戲當中,幼兒因爭搶具而發生打罵,或者是玩一些如「死」「上吊」「暴力」等內容的游戲時,教應直接干預,加以引導,但這種方式易破壞游戲氣氛,甚至使游戲中止,一般情況下不宜多用。

Ⅲ 簡述教師在游戲活動中進行介入指導的方式及其含義

教師在游戲活動中進行介入指導的方式及其含義是平行式介入當幼兒對教師新提供的材料不喜歡玩,只會一種玩法時,教師可用這種方式介入進行指導;交叉式介入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間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游戲的作用;垂直式介入指教師以老師的身份直接干預幼兒的活動。

目的在於讓幼兒繼續進行游戲,促進幼兒游戲向高一級發展,從而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那麼教師何時介入游戲就顯得尤為重要。

Ⅳ 教師如何對幼兒園的結構游戲進行指導

一、從時間進行過程的角度

關於教師對於幼兒游戲的指導,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引導的過程。如果是從時間進行過程的角度來看,教師首先應該做什麼?毫無疑問,教師首先應該做的是觀察,教師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全面地了解幼兒本次的游戲情況。觀察又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只有細致地觀看游戲的主題、內容、情節、材料以及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表現,才能很好地做出判斷,是否需要介入和指導。而觀察之後切忌不能直接介入,教師需要找准介入的時機,如:當孩子在游戲中出現困難、游戲無法進行下去、游戲的秩序受到威脅等這些情況發現時,再介入到游戲中。教師在把握介入時機的同時,需注意介入的方式和方法,切忌盲目指導、瞎指導。這時可以採取的方式有很多,如果從自身出發,教師以非言語和言語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指導,是比較合適的,教師一句鼓勵和引導的話語,一個大拇指對幼兒都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同時,教師還可以介入到游戲中,根據幼兒游戲的情況和水平採取平行介入指導法或者交叉介入法,進行直接的指導,這樣的游戲指導效果也非常有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游戲材料和同伴作為媒介,通過這兩個因素推進幼兒游戲的進程。但是,在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他們的游戲能力各不相同,需要進行分層次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互動的節奏,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支持幼兒對於游戲的積極探索。教師也需要在游戲中起著輔助的作用,要以幼兒為主體,切忌充當「導演者」和「現實代言人」的角色。而無論是在指導的過程中還是在孩子的游戲結束之後,教師都要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是否合適,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推進幼兒游戲,還有利於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二、從主體分析的角度

首先,游戲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游戲的意願和表現,因此,教師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為幼兒創設一個積極、良好的游戲環境和氛圍是至關重要的,充足的游戲時間也有利於幼兒在游戲中積極探索,大膽想像,玩好游戲。

其次,從幼兒自身來看。教師需要全面地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以及愛好。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游戲中同樣不例外,教師要只有關注到孩子的各種特點,根據他們的特點去指導他們,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從游戲特徵來看。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的時候,需要把握游戲的特徵,在這上面下功夫。而材料,是游戲的物質支柱,因此,教師在介入游戲的過程中該選取什麼樣的游戲材料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師在材料選擇上應注意幼兒的年齡特徵,並與教育目標相匹配;再盡量提供無固定功能和中等熟悉、復雜程度的材料,這不僅是對於「最近發展區」理論的踐行,也有利於孩子想像力、探索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總之,教師對於幼兒游戲的指導,並不局限於某一次,而是長期性的。因此,如何引導和推進幼兒游戲,是教師需要關注到的。幼兒關於游戲的開展,通常是基於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感知,那麼教師在一開始就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他們之後更好地進行游戲打下扎實的基礎,不僅於此,環境的創設和物質、精神支持的提供也相當重要;在這之後,教師還要關心孩子的游戲意願和游戲的進程情況,這樣才能確保游戲的平穩進行,讓孩子能夠在玩中學,學中玩。

Ⅳ 教師如何幫助幼兒開展自主游戲活動

幼兒教學中自主游戲的有效開展策略

1、進行環境創設。對於這個階段的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創設具體生動的形象情境,充分調動幼兒的綜合感官感受,從而激發幼兒的內在情感。教師想要引導幼兒投入到自主游戲當中,除了藉助語言進行邀請之外,更要進行情境性鮮明的環境創設,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基於此,教師要根據活動主題,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認真做好環境創設工作。例如,在娃娃家的活動中,要從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兩方面來進行創設首先,從物理環境開始,教師要根據參與的人數,合理選擇空間的大小和場地的結構,使幼兒能夠玩得盡興。還有區隔物的最好選擇是不太高的架子,盡量提供敞亮的視覺效果。狹窄的空間不僅會讓幼兒產生壓抑、不安的情緒,也很容易產生各種碰撞和摩擦,產生安全隱患。還有,在環境場地的布置上要營造舒適的環境氛圍。教師可以粘貼一些代表家庭成員關系和諧的照片,類似日常的家庭活動照等,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他們類似的情感經驗,從而提高參與興趣。

2、了解讀幼兒需求。自主游戲活動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如果幼兒的生活知識豐富,對於生活中周圍事物的接觸面廣,那麼在開展幼兒自主性游戲時,教師便可以以旁觀者的角色對幼兒進行旁敲側擊的提醒,教師也可以成為游戲活動中的角色,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去,設計出更加合理的生活情節,啟發幼兒對游戲環境的想像,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與自信心。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完成自主游戲,還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啟發幼兒大膽嘗試的意識,充分發揮幼兒的潛力。

3、 給予恰當評價。自主性游戲並不排斥教師的參與和指導,關鍵在於把握合適的尺度,確保幼兒自主性的有效落實。教師要認真觀察和分析幼兒的活動表現,給予利-學恰當的指導評價,進而提升活動效果和質量。

Ⅵ 教師如何介入指導.介入指導的方法有哪些

教師可以採用參與式介入、材料指引和語言引導等方法,介入兒童游戲過程。

參與式介入是教師以游戲者的身份,介入兒童游戲。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以游戲情節需要的動作、語言來引導兒童游戲的發展。

材料指引是指通過教師為兒童提供材料,引發游戲的興趣,促進游戲的延續和提升的方法。材料可以是實物(成品、半成品和廢舊品)和圖片、圖書等。

語言指導是教師通過運用「詢問式」「建議式」「鼓勵式」「澄清式」「邀請式」「角色式」「指令式」等不同形式的語言指導兒童游戲。



介入的時機

在介入之前,成人一定要仔細觀察,選擇適宜的時機再介入。

1、當幼兒游戲出現困難時介入

當幼兒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游戲、如何去游戲時,教師的介入是引導幼兒開始游戲的關鍵。

2、當必要的游戲秩序受到威脅時介入

當必要的游戲秩序受到威脅時,教師可用游戲口吻自然地制止幼兒的干擾行為,並提出活動建議。

3、當兒童對游戲失去興趣或准備放棄時

這時教師的介入可以幫助幼兒拓展游戲內容,提高游戲技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

4、在游戲內容發展或技能方面發生困難時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作為游戲同伴介入游戲給予兒童示範,或者讓幼兒相互啟發,相互影響,以幫助幼兒克服困難,拓展游戲。

Ⅶ 幼兒教師應如何引導幼兒游戲

1教師在考慮組織游戲時,必須為兒童做好相應的材料、時間、空間、經驗等條件准備。

材料准備對兒童游戲有著極大的影響,是教師指導游戲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對材料的提供,將教育意圖及教師期望兒童達到的行為,通過材料來展現給兒童。准備游戲材料,也是兒童參與游戲的第一步,這樣不僅能更好地滿足兒童游戲的願望,而且能提供鍛煉兒童能力的機會,省去了教師花大量時間為兒童製作精美玩具的不必要勞動。

游戲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兒童游戲的質量。兒童只有在充足的時間里,才能去尋找夥伴、選擇角色、計劃游戲的情節等。如果時間過短,兒童不僅玩不出高品質的游戲,而且會慢慢放棄要玩的游戲內容。

游戲空間的大小、密度及游戲場地的結構特徵等,對兒童游戲都會產生影響。因此,游戲前教師要考慮空間是否有利於兒童各類游戲的開展。足夠的空間可以使兒童在游戲時玩得盡興,而狹窄的空間會使兒童產生緊張、壓抑的情緒,且容易引起兒童因相互間的碰撞而產生糾紛。

兒童游戲是他們對現實生活的再現,兒童只有具備了某種經驗,才可能在游戲中表現出來。因此,經驗的准備就是要為兒童提供多種途徑,豐富和完善兒童的知識經驗,並在游戲之前以多種方式來刺激、激活兒童已有的經驗,為游戲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這種游戲經驗的准備包括已有的經驗和預先的經驗兩個部分。兒童就是通過游戲將已獲得的生活經驗及簡單的知識經驗進行實踐、嘗試,並進行重新的建構以形成新的經驗,逐漸學習社會規則並掌握與人交往的技能及行為規范。

2.觀察游戲,了解游戲進展情況

教師只有觀察兒童的游戲,才可能發現兒童游戲的興趣和需要,了解兒童游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游戲的材料,確定何時參與、介入兒童的游戲,作出有效的指導。觀察兒童的游戲,有利於教育教學計劃的制定,將兒童游戲的經驗與教育教學活動中提供的經驗相整合,幫助兒童形成系統的、豐富的經驗體系,促進兒童全面和諧地發展。針對不同的情況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觀察,用掃描觀察的方法可以了解全班兒童游戲的情況,用定點觀察的方法可以了解小組或區域兒童游戲的情況,用追蹤觀察的方法可以了解個別兒童游戲的情況。

3.參與游戲,促進游戲發展

根據教師在游戲過程中影響活動的形式,我們總結出教師參與介入游戲的三種方式: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

平行式的介入法是當兒童只喜歡某一種游戲或對新出現的玩具材料不感興趣、不會玩或不喜歡玩時,教師可以在兒童的附近,和兒童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的游戲,以引起兒童模仿,教師起著暗示的指導作用;

交叉式的介入法是當兒童有要教師參與的需要和教師認為有指導的必要時,由兒童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兒童游戲,通過教師與兒童、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起著指導兒童游戲的作用;

當兒童在游戲中出現嚴重的違反規則反攻擊性行為時,教師則以現實的身份直接進入游戲,對兒童的行為進行直接干預,稱為垂直式,這種垂直式的介入法不宜多用,因為它很容易破壞兒童游戲的氣氛。

4.講評游戲,分享游戲體驗

游戲結束時教師引導兒童就開展游戲情況進行討論,幫助兒童整理游戲中零散的經驗,修正錯誤的經驗並找出存在的問題,分享成功的經驗,為下一次游戲的開展做好材料、經驗等方面的准備。

這種游戲講評是對兒童已有經驗的提升,也是下一次游戲計劃的依據。它不僅可以豐富兒童游戲的內容,而且有助於促進兒童綜合能力的發展,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兒童在游戲時的真實想法及存在的問題,是教師指導游戲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情景講述」、「點面結合」、「繪畫輔助」等方法來幫助兒童解決問題、分享經驗。教師是引路人,應多問兒童幾個「為什麼」、「怎麼辦」,讓兒童成為游戲講評的主人。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391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31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291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76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41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31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2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08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87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