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圖形寶寶可以做哪些游戲
1. 小班數學和圖形寶寶做游戲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和圖形寶寶做游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數學和圖形寶寶做游戲教案1
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以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因此,我設計了「和圖形寶寶做游戲」的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像、動手,初步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更好的掌握圖形。
2、培養幼兒觀察的能力。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
激發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活動材料:
1、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各一個)
2、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餅干」(各幾個)
3、沒有輪子的汽車一輛
4、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圖片許多供幼兒串圖形項鏈、線和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圖形,給圖形寶寶喂餅干
1、圖形寶寶肚子餓了,我們給它喂「餅干」吃。
(1)觀察「餅干」的形狀,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幼兒手持圖形,找出與自己圖形相應的「餅干」
(3)檢查是不是圖形寶寶都喜歡吃的「餅干」
二、圖形寶寶做輪子
1、出示「小轎車」,「小轎車」開不動怎麼了?
2、圖形寶寶們都要做汽車的輪子,我們到該請誰呢?
三、串項鏈圖形
1、圖形寶寶變魔術,變成一根項鏈,找一找項鏈上哪一個是圓形,哪一個是正方形,哪一個是三角形?
2、幼兒串項鏈
3、幼兒相互說一說,比一比,我的項鏈上有哪些圖形寶寶?
教案反思:
科學活動必須是孩子通過科學知識的攝取,將所學的知識與操作結合起來,通過自己的再次操作得出的結論,因此,我覺得引導發現法是幼兒科學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目標在於養成幼兒積極探索、積極思考的習慣,並使之學得主動、積極。在教學過程中,使幼兒認識活動的過程中伴有猜想、思考、期待,促使他們去尋找理由、證據。在積極的探索和發現中獲得知識和相應能力的提高。
寓教於樂,以游戲化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一直都是幼兒園所倡導的。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三個游戲,和小朋友們共同復習對四種圖形的認識。孩子們的興趣都較高,大多數孩子都能說出四種圖形的名稱和基本特徵,也能按照老師的提示進行拼拼樂的游戲。因此,教學目標能順利達到。現將自己在本次科學活動《我和圖形寶寶做游戲》每個環節作一反思。
活動開始時,以游戲《摸一摸,圖形寶寶的奇妙箱》引出了本次的活動,幼兒逐一摸出箱中的各種幾何圖形,這個環節是讓幼兒在充滿好奇與猜想中進行的,感知箱子中的各種圖形,並找出教室中相應形狀的事物。接下來是師幼一起總結四種圖形的名稱和基本特徵。在游戲《捉迷藏》的環節中,當幼兒有所發現時,引導幼兒把自己發現的圖形說出來,並將其數出來。因為孩子在發現的過程中,他會對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的系統化、結構化,同時還得到了相應的鞏固,在說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同伴分享了他的發現和獲得知識的滿足感。在拼拼樂的環節中,通過每個小朋友的實際操作,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發揮想像用自己喜歡的幾何圖形拼在一起,創造出不同的事物。幼兒來到操作區後,可以按照老師的提出要求進行操作了,近十分鍾後,大部分幼兒能拼出不同於老師的`物體(如:有房子,大樹,雪人,風車,汽車等等)。
幼兒的自主學習是以有充分的自由空間作保證的,我們也知道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應該給幼兒一個自由的探索活動空間,但在實踐教學中,我們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以後的科學活動中,我們老師應盡量讓幼兒走在前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在活動中有了相當多的空間,得以進行自主的學習。
小班數學和圖形寶寶做游戲教案2
設計背景
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是小班計算教學的內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接觸到常見的這些圖形,並對它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通過本次活動,幼兒運用視覺、觸摸覺、運動覺等來感知它們的特點,使幼兒加深對這四種幾何圖形的認識,並得以鞏固。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徵的掌握,能夠區分四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創造性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夠掌握這四種圖形的基本特徵,能區分四種幾何圖形。
難點:排除物體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認識這四種圖形。
活動准備
1.圖形寶寶圖片、幼兒操作用的四種幾何圖形若干
2.固體膠、紙
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幾幅畫
4.奇妙箱
5.水彩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教師扮演圖形媽媽,帶圖形娃娃(幼兒)做律動。
(二)游戲鞏固
1.游戲:摸一摸「奇妙箱」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們想不想知道裡面藏的是什麼秘密?
(1)師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麼?摸出一本書,問:「這是什麼?它們是什麼形狀的?(書、長方形)為什麼說書是長方形的?
問: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啟發幼兒說出)
(2)再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後,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游戲反復進行。
(3)教師總結:奇妙箱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還有的是長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3)、你怎麼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的?
(4)老師總結: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也有四個角、四條邊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對面的二條邊一樣長;圓形就是圓圓的沒有角的,邊摸上去是光滑的。
2.游戲:捉迷藏
(1)師出示背景圖,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2)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並說出有幾個?
(3)游戲:添畫(變戲法)
1、交代要求
師:小朋友的本領真大,現在請你們玩個「變戲法」的游戲。盤子里放著許多圖形寶寶,等會兒請你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在這些圖形上添畫幾筆變成有趣的物品,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2、幼兒發揮想像,自由拼圖。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三)教師小評本活動幼兒表現;作品展覽。
(四)活動延伸將剩下的圖形投放到區角活動中。
教學反思
首先,能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活動目標。整節課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動探索學習,體現得很和諧融洽。圓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這些看似復雜的幾何圖形對孩子們來說其實是挺熟悉的。在周圍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圖形,只是他們有時候沒有留意而已。教師引導孩子運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分辨這幾種常見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自己去看,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變化它們。在圖形組合、變化圖形的過程體驗到操作、創造帶來的成就感。
整個活動以游戲形式貫穿,層次清楚,活動環節一環扣一環。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溫馨,寬松的活動氣氛。老師也提供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了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使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奮學習,勤於動腦思考,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小班數學和圖形寶寶做游戲教案3
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本次活動中,我根據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游戲的形式貫穿課堂,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體驗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一、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
2、能根據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
3、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准備:
1、布置圖形王國場景、各種大小顏色各異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2、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門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通道標志
3、PPT、音樂、畫紙、漿糊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寶貝們,下午好!(老師下午好!)今天梁老師帶你們去圖形王國參觀、和圖形寶寶做游戲,你們想去嗎?(想)
師:那我們就戴好門票開著小汽車出發吧!
(二)練習按圖形特徵進行分類
1、師:寶貝們,你們看,圖形王國到了。你們想進去參觀嗎?(想)
2、這里分別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三個通道,請你們根據門票的形狀,到相應的圖形通道前排隊。
師:小朋友都很快的排好隊了,真棒!現在請你們互相幫忙檢查有沒有走對通道?
3、教師 小結,過通道。
師:請你們舉起門票讓老師檢查一下,小朋友都能按票進園真棒!出發!
(三)參觀圖形王國,加深對圖形的認識
1、師:ye!我們進來圖形王國咯。你們看,爸爸媽媽也到了圖形王國參觀哦,我們跟爸爸媽媽打聲招呼吧!(爸爸媽媽好!)
2、展示環節:幼兒表演歌曲,培養孩子大膽自信。
師:今天爸爸媽媽來和我們一起上課,多好啊!我們表演首歌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師:寶貝,你們唱得真好聽,我們表揚自己!
3、通過游戲活動,復習認識圖形
師:寶貝,梁老師知道你們最喜歡玩游戲了。那現在我們就玩一個「圖形大風吹」的游戲,你們喜歡嗎?(幼兒做雀躍狀)梁老師做風婆婆,請小朋友手拉手圍成圓圈,和風婆婆一起念兒歌:顏色大風吹,吹啊吹,吹什麼?當你聽到風婆婆吹哪一種圖形就請戴有相應門票的小朋友吹到一邊去。明白了嗎?
游戲:圖形大風吹
教師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都認識了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我們玩游戲玩得有點累了,圖形姐姐請你們去看電影休息一下,好嗎?
(四)「對號入座」,讓幼兒進行圖形特徵對應練習
1、師:圖形電影院到了,請你們找到和門票一樣形狀的椅子坐下來看電影(幼兒坐下後教師檢查並及時表揚嘿嘿!誰最棒!嘿嘿!我最棒!)
(五)通過看電影播放PPT展示圖形組合畫讓幼兒找圖形進行圖形辯認。
1、師:今天我們看的電影是《圖形寶寶變變變》,你們在看電影的時候要保持安靜,看看電影里的圖形寶寶都變成什麼,等會梁老師要考考你們哦!
2、播放PPT,展示圖形組合畫,提問幼兒圖形寶寶變成了什麼,由哪些圖形變出來的?
師:你們瞧,這是什麼東西?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你認識它們嗎?
3、教師 小結,並進行親子拼圖
師:小朋友,圖形寶寶真能幹,能變出這么多的東西來,你們也想不想變啊?(想)那好,梁老師發圖形和畫紙給你們,你們想想要變什麼東西,然後去請爸爸媽媽幫忙一起把它拼貼到畫紙上,知道嗎?
小班數學和圖形寶寶做游戲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徵的掌握,能夠區分四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設愉悅的游戲情節,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創造性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4、體驗模仿的樂趣。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准備:
1、圖形寶寶圖片、幼兒操作用的四種幾何圖形若干
2、固體膠、紙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幾幅畫
4、奇妙箱5、水彩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扮演圖形媽媽,帶圖形娃娃(幼兒)做律動。(每個幼兒發放一圖形板)
(二)游戲鞏固
1、游戲:摸一摸「奇妙箱」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們想不想知道裡面藏的是什麼秘密嗎?
(1)、師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麼?;。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 網;摸出一本書,問:「這是什麼?它們是什麼形狀的?(書、長方形)為什麼說書是長方形的?
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啟發幼兒說出)
(2)、再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後,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游戲反復進行
(3)、教師 總結:奇妙箱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還有的是長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3)、你怎麼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的?
(4)、老師 總結: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也有四個角、四條邊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對面的二條邊一樣長;圓形就是圓圓的沒有角的,邊摸上去是光滑的。
2、游戲:捉迷藏
(1)、師出示背景圖,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2)、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並說出有幾個?
3、游戲:圖形找家
(三)添畫(變戲法)
1、交代要求
師:小朋友的本領真大,現在請你們玩個「變戲法」的游戲。盤子里放著許多圖形寶寶,等會兒請你們挑選自己喜
[1][2]下一頁
歡的圖形,在這些圖形上添畫幾筆變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2、幼兒發揮想像,自由拼圖。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覽
師:今天爸爸、媽媽很辛苦,抽出許多時間來看我們小朋友學本領,我們謝謝他們,把我們畫的作品送給他們,好嗎?
(四)、活動延伸
將剩下的圖形投放到區角活動中。
教學反思
首先,能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活動目標。整節課老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動探索學習,體現得很和諧融洽。圓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這些看似復雜的幾何圖形對孩子們來說其實是挺熟悉的。在周圍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圖形,只是他們有時候沒有留意而已。教師引導孩子運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分辨這幾種常見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自己去看,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變化它們。在圖形組合、變化圖形的過程體驗到操作、創造帶來的成就感。
整個活動以游戲形式貫穿,層次清楚,活動環節一環扣一環。為幼兒營造了一個溫馨,寬松的活動氣氛。老師也 提供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尊重了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使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更要勤奮學習,勤於動腦思考,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2. 《可愛的圖形寶寶》中班科學游戲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可愛的圖形寶寶》中班科學游戲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
2、能按事物的形狀、顏色兩種特徵給圖形分類。
3、發展想像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ppt課件,(老師和幼兒)不同顏色的圖形 模板,彩筆,畫板,游戲音樂,七巧板拼圖。
活動過程:
一、首先讓我們來初步認識圖形寶寶,給幼兒事先准備好各種圖形 模板,老師逐個向幼兒介紹和展示不同的圖形寶寶,並讓幼兒找出和老師手中一樣的圖形。
二、加強幼兒對不同圖形的認識。
1、師:今天,我們要來和圖形寶寶做"捉迷藏"的游戲。請小朋友們把眼睛閉起來,當我喊到"3"的時候你們睜開眼。瞧,哪個圖形寶寶來了?
2、引導幼兒回答:(是什麼圖形寶寶),然後用PPT把手中的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分別展示出來。
三、幫圖形寶寶找朋友
1.師:瞧,又有圖形寶寶來了。圖形寶寶它們分別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圖形寶寶?
2.幼兒回答:他們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
——用PPT功能逐一把圖形寶寶的朋友請出來。
3.師:圖形寶寶們要找好朋友了,請你們把相同形狀的好朋友連起來。
——幼兒用手將事先准備好的相同的'圖形拼在一起。
四、將圖形寶寶分分類
1.按顏色分類。
師:這些圖形寶寶太調皮了,它們找不到朋友了,我們來幫它們找一找吧。
——用PPT直接把相同顏色的圖形放到一起。
2.按形狀分類。
——用PPT直接把相同形狀的圖形放到一起
五、拼拼搭搭真好玩
1.師:我們的圖形寶寶還會變魔術,瞧,圖形寶寶變成了什麼?(卡車)誰能來把隱藏在卡車里的圖形找出來?
——讓幼兒自主用電子白板的拖動功能把下面對應的圖形填補到卡車裡面去。
2.師:除了卡車,你覺得它們還可以變出哪些圖形呢?你們也想拼一拼嗎?
3.提出要求:
(1)聽到音樂就走到桌邊操作,音樂結束回到位子上;
(2)拼好的小朋友要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拼的是什麼,是由什麼形狀組成的,有幾個。
4.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幼兒交流。
(1)師:你拼搭的是什麼?請你告訴小夥伴。
幼兒:想小朋友介紹自己拼的圖形。
(2)師:請你來找找裡面藏了幾個三角形,幾個長方形,幾個正方形。
幼兒:回答自己所拼的圖形中所包含的各種圖形的個數。
(3)師:你們真棒,如果拼搭的時候需要長方形卻沒有怎麼辦?
舉例:用兩個正方形變成一個長方形。
——用七巧板演示。
(4)師:圖形寶寶玩累了,它們要回去休息了。老師會把這些圖形拼盤放在益智區里,下次我們還可以和它們再做游戲。
3. 幼兒園中班《圖形寶寶》數學教案含反思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圖形寶寶》數學教案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圖形寶寶》數學教案含反思1
設計背景
為了讓幼兒對圖形有初步的認識,我利用卡紙做成各種圖形寶寶,讓幼兒根據卡紙做成各種的圖形來辨別各種圖形寶寶,使幼兒對圖形有個初步的認識。
活動目標
1、感受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了解它們主要特徵。
2、通過找、說拼等一系列活動。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1、用圖形寶寶拼成物品。
2、讓幼兒用卡紙做成各種圖形寶寶。
活動准備
1、各色卡紙做成的顏色不一樣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若干、
2、掛圖一幅、
3、固體膠。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
帶領幼兒進教室,教師提出問題;
①教室里都有什麼呀?
②它們長得什麼樣呀?
③什麼顏色?等等……
2、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教師拿出自己的示範圖形給幼兒看,請幼兒說說是什麼?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逐個帶領幼兒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如;拿出三角形寶寶,提問;「這是什麼形狀呀?」(三角形)「三角形長什麼樣呀?」(三條邊,三個角),請幼兒摸一摸,親一親,並讓他們到黑板上面老找一找哪個是三角形,並指出來,最後請他們畫出心中的三角形,同樣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也有這樣的方法來認識。
3、發各色卡紙做成的顏色不一樣的圖形寶寶跟固體膠給幼兒,讓幼兒用這些來拼成汽車、房子等等物品。這樣通過游戲來可以滿足幼兒游戲的慾望,既可以讓幼兒對圖形寶寶有進一步的認識。
教學反思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思路很清晰,銜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為用圖形寶寶來演示,因此整課堂下來氣氛都很好。但是,在一個一個介紹圖形寶寶時,感覺不怎麼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了,在這一點沒做好充分的准備。希望今後的教學中活動去影響幼兒,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幼兒園中班《圖形寶寶》數學教案含反思2
設計思路:
最近我們班的幼兒對圖形非常感興趣,我們一起玩的玩具中有許多圖形玩具,孩子常會問我,老師這個是什麼圖形,老師它為什麼叫三角形啊?在我的耐心講解下孩子初步認識了三角形、圓形和方形,也感知了他們的一些基本特徵,這節復習課是為了幫助幼兒加深鞏固對這三個圖形的認識,並培養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興趣和探索的慾望。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識別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並進行簡單分類。
2、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形、三角形、方形。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神奇的口袋一個,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師:寶貝們,老師昨天去了一個美麗的地方,神奇的王國,那裡可好玩了,國王讓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禮物,你們想不想看?(想)出示神奇的'口袋
2、幼兒摸口袋找禮物,復習三角形、圓形、方形,並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形、三角形、方形。兒歌:神奇的口袋東西多,XX小朋友來摸一摸。
二、游戲部分
1、找圖形寶寶
教師:神奇王國的國王看到我們班的小朋友這么棒,非常高興,他又給我們送來許多小禮物,請小朋友們閉上小眼睛。
出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卡片若干
教師:好!小朋友們悄悄的走到圖形寶寶身邊,拿一個你喜歡的圖形寶寶掛到自己的小脖子上。(手勢示意孩子上前)一定要輕輕的。
檢查並幫助個別幼兒
2、圖形寶寶做游戲
教師:圖形寶寶們睡醒了,要做游戲了。
教師:我請圓形寶寶和我一起拍拍手。
教師:我請三角形寶寶和我一起跺跺腳。
教師:我請正方形寶寶和我一起跳一跳。
3、圖形寶寶找朋友
教師:寶貝們真棒,現在,讓我們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教師:當音樂響起來時,圖形寶寶們就去找一個和自己名字一樣的圖形寶寶拉起小手成為好朋友。
一段音樂後
教師:讓我們看一看圖形寶寶們都找到好朋友沒?幫助沒有找到好朋友的幼兒
4、送圖形寶寶回家出示貼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三個小屋
教師:這里是圖形寶寶們的家。圖形媽媽們已經在門口等著圖形寶寶了,圖形媽媽長的和圖形寶寶是一樣的,你們能把圖形寶寶送到家裡去嗎?
三、結束
教師:把圖形寶寶送回家你們開不開心?
教師:噓,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神奇王國的國王要請寶貝們去做客,那裡有好多其他的圖形寶寶,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吧!
沿著圖形小路邊說出圖形邊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以游戲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從而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最後以游戲「認一認」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加強對圖形的認識,接著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再一次提高幼兒興趣,以游戲「圖形寶寶找家」貫穿結尾鞏固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將圖形寶寶進行正確分類。
總之,在整節課中我力求把課堂變為活動的課堂,把各知識點的教學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動串聯在一起,如:游戲「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使幼兒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讓幼兒在實際參與動手操作、合作實踐、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認識有趣的圖形。
4. 小班數學和圖形寶寶做游戲幼兒園教案
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以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因此,我設計了「和圖形寶寶做游戲」的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像、動手,初步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活動要求:
1、通過活動讓幼兒更好的掌握圖形
2、培養幼兒觀察的能力
活動重點:
激發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活動材料:
1、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各一個)
2、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餅干」(各幾個)
3、沒有輪子的.汽車一輛
4、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圖片許多供幼兒串圖形項鏈、線和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圖形,給圖形寶寶喂餅干
1、圖形寶寶肚子餓了,我們給它喂「餅干」吃。
(1)觀察「餅干」的形狀,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幼兒手持圖形,找出與自己圖形相應的「餅干」
(3)檢查是不是圖形寶寶都喜歡吃的「餅干」
二、圖形寶寶做輪子
1、出示「小轎車」,「小轎車」開不動怎麼了?
2、圖形寶寶們都要做汽車的輪子,我們到該請誰呢?
三、串項鏈圖形
1、圖形寶寶變魔術,變成一根項鏈,找一找項鏈上哪一個是圓形,哪一個是正方形,哪一個是三角形?
2、幼兒串項鏈。
3、幼兒相互說一說,比一比,我的項鏈上有哪些圖形寶寶?
5. 圖形寶寶手拉手幼兒園小班教案
(一)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圖形的認識,感知圖形之間的組合關系。
2、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准備:
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通過游戲"猜猜看"導入,復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認識。)
①師:小朋友們好,這節課老師請來了很多圖形寶寶客人,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呢?我先不請它們出來,我來說它的樣子,看看哪個小朋友能猜出來它是誰。
這個圖形寶寶和太陽公公的形狀一樣。(根據這一特徵,幼兒可以猜出是圓形。如果不能,老師再說出第二個條件。)
②師:對,是圓形寶寶,我們和圓形寶寶打個招呼吧。(幼兒打招呼)還有一個圖形寶寶,它有三個尖尖的腳,三條直直的邊。(根據這一特徵,幼兒可以猜出是三角形。如果不能,教師再說第二個條件。)
③師:對,是三角形寶寶,我們和三角形寶寶打個招呼吧。有一個寶寶和我們用的手帕是一樣的形狀,猜猜看。(根據這一特徵,幼兒可以猜出是正方形。如果不能,教師再說第二個條件。)最後一個寶寶呀,和我們這個大門是一樣的形狀。(根據這一特徵,幼兒可以猜出是長方形。如果不能,教師再說第二個條件。)
2、幫助幼兒鞏固對圖形特徵的認識。
①師:這些圖形寶寶小朋友都認識。那你還知道有什麼東西和他們的形狀一樣呢?(分別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如桌子的桌面是長方形,餅干是圓形的等等。)
3、教師示範拼擺圖形,引導幼兒觀察圖形間的組合關系。
②師:小朋友們說得很好,現在所有的圖形寶寶一起來到了草地上,它們手拉手,在做游戲。(老師可自由組合拼擺出不同的圖案。如圓形和三角形組成雪娃娃,再用幾個圓形和三角形可以組成毛毛蟲,三角形和長方形組成小樹,正方形和三角形組成房子,長方形和三角形組成小船。)
③師:小朋友看,圓形寶寶和三角形寶寶在一起手拉手,變成了什麼呢?(雪娃娃)
④師:那現在我們來一起說說,雪娃娃是由幾個三角形寶寶組成的,我們來一起數一數吧!那三角形寶寶和長方形寶寶手拉手會是什麼樣子呢?(拼成聖誕樹的形狀,幼兒回答)
4、幼兒操作。
①師:看了這么多圖形寶寶手拉手在做游戲,小朋友想不想跟它們一起做游戲啊?(想)
②幼兒自主拼圖,教師引導幼兒拼圖。
③教師選出好的作品講評。
5、立體圖形拼圖游戲,活動結束。
①師:我們小朋友跟圖形寶寶玩得很開心,下面請小朋友每人抱起一個圖形寶寶,跟自己的好朋友做一做游戲,跟他(她)手裡的圖形寶寶搭一個漂亮的圖形出來吧。
②師:小朋友們做得非常好,原來啊,這些圖形寶寶手拉手可以變成這么多好看的圖形呢,回家之後小朋友也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來拼一拼哦。
反思:
這節課是一節數學課,我選擇這節課是因為圖形的'認識,我班幼兒已較為熟悉,對於拼圖游戲幼兒頗為感興趣。在活動開始時,我用"猜一猜"引起幼兒的注意。在出示圖形之後,又請幼兒說一說像這個圖形一樣形狀的東西,幼兒的觀察能力很強,都能說出。最後示範拼圖,引發幼兒更大的興趣,幼兒的想像力非常豐富。但是在整節課上,由於經驗原因,我使用的語言詞彙缺乏豐富,缺少互動的環節,由於考慮時間問題,沒有使用多媒體,在說出什麼圖形時,如果出示實物效果也許會更好!下次如果再有需要設計課程,我一定會吸取經驗。
6.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寶寶》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寶寶》,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寶寶》1
活動目標:
1、能用根據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特徵選標記。
2、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圖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特徵。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4、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准備:
1、黃色小蘑菇、紅色大蘑菇、黃色和紅色標記、大小標記若干
2、各種顏色、各種大小、不同形狀的圖形若干。
3、標記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較蘑菇的大小和顏色師:(出示紅、黃蘑菇)小朋友看這是什麼?這兩個蘑菇有什麼不同?(大小、顏色不一樣)師:用什麼辦法可以把不一樣的地方記錄下來?(標記)師:(出示標記)小朋友你們還認識這些標記嗎?現在請小朋友來給蘑菇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什麼顏色的蘑菇我送你什麼顏色的標記。
二、比較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師:(出示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麼?他們有什麼不同?(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給這兩個圖形寶寶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一句好聽的話?
三、看圖形找標記卡師:(出示各種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圖形)小朋友,你們看這些圖形寶寶一樣嗎?你們認識它們嗎?他們有什麼不同?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個圖形寶寶,請4個小朋友一組,去找老師給你們准備的和你們圖形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
師:小朋友找好了把他們貼在黑板上介紹你找的是什麼?
四、師總結:這個長方形寶寶找到了大的藍的長方形標記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游戲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圖形寶寶們都找到了朋友。現在我們也來玩一玩找朋友游戲。老師給你們發圖形和標記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圖形就去找和你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標記卡就去找圖形寶寶做朋友。
師:現在我們帶著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六、活動評價小結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寶寶》2
設計背景
為了讓幼兒對圖形有初步的認識,我利用卡紙做成各種圖形寶寶,讓幼兒根據卡紙做成各種的圖形來辨別各種圖形寶寶,使幼兒對圖形有個初步的認識。
活動目標
1、感受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了解它們主要特徵。
2、通過找、說拼等一系列活動。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1、用圖形寶寶拼成物品。
2、讓幼兒用卡紙做成各種圖形寶寶。
活動准備
1、各色卡紙做成的顏色不一樣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若干、
2、掛圖一幅、
3、固體膠。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
帶領幼兒進教室,教師提出問題;
①教室里都有什麼呀?
②它們長得什麼樣呀?
③什麼顏色?等等……
2、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教師拿出自己的示範圖形給幼兒看,請幼兒說說是什麼?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逐個帶領幼兒認識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如;拿出三角形寶寶,提問;「這是什麼形狀呀?」(三角形)「三角形長什麼樣呀?」(三條邊,三個角),請幼兒摸一摸,親一親,並讓他們到黑板上面老找一找哪個是三角形,並指出來,最後請他們畫出心中的三角形,同樣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也有這樣的方法來認識。
3、發各色卡紙做成的顏色不一樣的圖形寶寶跟固體膠給幼兒,讓幼兒用這些來拼成汽車、房子等等物品。這樣通過游戲來可以滿足幼兒游戲的慾望,既可以讓幼兒對圖形寶寶有進一步的認識。
教學反思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思路很清晰,銜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為用圖形寶寶來演示,因此整課堂下來氣氛都很好。但是,在一個一個介紹圖形寶寶時,感覺不怎麼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了,在這一點沒做好充分的准備。希望今後的教學中活動去影響幼兒,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寶寶》3
授課內容:認識圖形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簡單特徵。
2、能按物體性質簡單分類
3、能愉快的參與活動。
活動難點:
重點、認識圖形形狀。
難點、圖形分類。
活動准備:
1、大的圓形、方形、三角形,3個圖形屋。
2、樂器三角鈴、方形墊、小鼓。
3、圖形頭飾、安靜節拍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出示節拍譜,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拍節拍譜。
二、展開部分
1、師:小朋友,圖形王國里來了幾位朋友,大家想認識嗎?(觀看PPT說一說圖片中是什麼形狀?)
師:剛才三個圖形寶寶介紹了自己,現在,小朋友們認識它們了嗎?能說出它們長什麼樣嗎?
2、看一看、數一數PPT組合圖片中的圖畫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分別有幾個圖形組成(並根據自己數的圖形做記錄)。
3、觀看圖片說一說生活中形狀,找一找生活中還有那些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體,比一比看誰找到的最多。
師生 小結:圓形它是圓圓的,沒有角。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個角,有四條邊。剛才圖形寶寶們已經和我們一起表演了安靜節拍了,它們就在我們的節拍譜上,小朋友們說說它是誰啊(圓形),我們的三角鈴是什麼形狀的啊(三角形),方形墊呢?(方形),我們讓它們和我們一起玩游戲好嗎?
3、游戲按物體的形狀分類。
三、結束部分
1)給寶寶們分發圖形頭飾,哎呀,形狀寶寶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了。小朋友們互相看下頭飾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在玩耍呢?它們是什麼形狀的?請小朋友說一說。
如:老師戴的眼鏡是圓圓的,是圓形寶寶。桌子是方形的,它們是方形寶寶。尺子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寶寶......
2)音樂響起,所有圖形寶寶圍成圈,轉圈行走,當三角鈴聲響起的時候,三角形的寶寶就該回家了,其他的寶寶可以繼續玩耍,方形墊響起,方形寶寶回家,鼓聲響起的時候,圓形寶寶就該回家了。
3)交換頭飾游戲。小朋友們真棒,幫形狀寶寶都送回了家。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看看我們周圍都有哪些圓形,三角形、方形的物品呢?回家以後也找找,告訴爸爸媽媽家裡都有哪些圓形,三角形、方形的物品好不好?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寶寶》4
設計思路:
最近我們班的幼兒對圖形非常感興趣,我們一起玩的玩具中有許多圖形玩具,孩子常會問我,老師這個是什麼圖形,老師它為什麼叫三角形啊?在我的耐心講解下孩子初步認識了三角形、圓形和方形,也感知了他們的一些基本特徵,這節復習課是為了幫助幼兒加深鞏固對這三個圖形的認識,並培養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興趣和探索的慾望。
活動目標:
1、能正確識別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並進行簡單分類。
2、能說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形、三角形、方形。
3、體驗游戲的.快樂,喜歡幾何圖形。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神奇的口袋一個,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師:寶貝們,老師昨天去了一個美麗的地方,神奇的王國,那裡可好玩了,國王讓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禮物,你們想不想看?(想)
出示神奇的口袋
2、幼兒摸口袋找禮物,復習三角形、圓形、方形,並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形、三角形、方形。
兒歌:神奇的口袋東西多,XX小朋友來摸一摸。
二、游戲部分
1、找圖形寶寶
教師:神奇王國的國王看到我們班的小朋友這么棒,非常高興,他又給我們送來許多小禮物,請小朋友們閉上小眼睛。
出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圖形卡片若干
教師:好!小朋友們悄悄的走到圖形寶寶身邊,拿一個你喜歡的圖形寶寶掛到自己的小脖子上。(手勢示意孩子上前)一定要輕輕的。
檢查並幫助個別幼兒
2、圖形寶寶做游戲
教師:圖形寶寶們睡醒了,要做游戲了。
教師:我請圓形寶寶和我一起拍拍手。
教師:我請三角形寶寶和我一起跺跺腳。
教師:我請正方形寶寶和我一起跳一跳。
3、圖形寶寶找朋友
教師:寶貝們真棒,現在,讓我們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教師:當音樂響起來時,圖形寶寶們就去找一個和自己名字一樣的圖形寶寶拉起小手成為好朋友。
一段音樂後
教師:讓我們看一看圖形寶寶們都找到好朋友沒?
幫助沒有找到好朋友的幼兒
4、送圖形寶寶回家
出示貼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三個小屋
教師:這里是圖形寶寶們的家。圖形媽媽們已經在門口等著圖形寶寶了,圖形媽媽長的和圖形寶寶是一樣的,你們能把圖形寶寶送到家裡去嗎?
三、結束
教師:把圖形寶寶送回家你們開不開心?
教師:噓,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神奇王國的國王要請寶貝們去做客,那裡有好多其他的圖形寶寶,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吧!
沿著圖形小路邊說出圖形邊走出教室。
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寶寶》5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記住他們的特點。
2.培養幼兒的觀察與記憶圖形的能力。
3.體驗與教師、同伴玩圖形游戲的快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活動准備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大圖片各一張,小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用猜、摸、介紹的方式引出所有的圖形寶寶
1.猜一猜。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好朋友,它有4條邊、有4個角,而且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小朋友猜猜它是誰?
師:請小朋友上眼睛,老師把它請出來!(出示正方形)原來真是是正方形, 小朋友歡迎它(拍手歡迎)。正方形寶寶:「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我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師:「小朋友,正方形說它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 大,咱們一塊來看一看是不是這樣。」
正方形寶寶:「今天見到大家特別高興,所以我要介紹我的好朋友和大家認 識!瞧,他們都害羞躲起來了,你們把他們找出來好不好?」
2.找出長方形寶寶。
師:「正方形寶寶說,這只盒子里藏著他的好朋友,我們一起把他們找出來好不好?」(出示神奇盒子)
念兒歌:神奇盒子寶寶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是什麼? 拿出長方形,問:「這是什麼啊?」 「為什麼說她是長方形的啊?他和正方形寶寶有什麼地方長得不一樣?」(特徵)「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引導幼兒討論)
3.找出三角形。
師:「我們剛剛找出了長方形寶寶,我們再找找還有誰好不好?這次,我請個小朋友上來找,哪個小朋友願意?」
再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出圖形後,要求說出圖形名稱和特徵。
4.找出圓(同上)
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四條邊一樣長,四個 角一樣大;長方形也有四個角、四條邊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對面的二條邊一樣長;圓形沒有角。
二、老師以角色的形式問小朋友,回顧幾種圖形的特徵
1.師:「四種圖形寶寶都出來了,圖形寶寶說『今天很高興認識在座的小朋友們,可是,小朋友們,你們認識我了嗎?』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圖形寶寶們了嗎?」
師:「圖形寶寶說『小朋友們都說認識,我可不相信,現在我要考考大家!」 (老師拿出長方形遮住臉)現在,誰能告訴我,我是誰?」「那你能說說,我有什麼特點嗎?」
2.拿出三角形。
師:「小朋友,我又是誰啊?」 「你是怎麼認出我的?」 依次同上。
三、畫圖、拼畫
1.師:「小朋友可真聰明,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們非常高興, 所以就想和我們做個游戲。小朋友們想不想玩?」
「盒子里放著許多圖形寶寶,等一下請你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在這些圖形上添上幾筆變成其他有趣的東西。也可以選幾個喜歡的圖形拼成其他各 種物品。讓我來 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你用什麼圖形寶寶來變的?變成了什麼?
2.圖形拼搭,能運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等拼擺出不同的形象。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7. 圖形寶寶采鋪路小班游戲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圖形寶寶采鋪路小班游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2、在體育活動中,幫助幼兒復習按物體的一個特徵(大小、顏色或形狀)分類。
3、發展幼兒的協調性,讓幼兒愉快地參加活動。
活動准備:
1、三角形、方形、圓形的'圖形娃娃掛牌若干。
2、三角形、方形、圓形的圖形紙板若干。
3、紅、黃、綠的大小蘑菇若干(墊板剪)、籃子若干。
4、海綿墊子
5、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引出課題
幼兒每人掛一塊圖形牌扮圖形寶寶,教師扮媽媽(說說你是什麼寶寶)
1、教師:呀,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寶寶一起去學本領吧。
2、放音樂《天天做操身體好》,寶寶跟著媽媽一起跳舞做准備動作。
二、玩一玩分一分——游戲:鋪路
1、教師:你們想學什麼本領?(討論)
2、教師:媽媽這里准備了許多磚,想請你們來鋪三條路。(出示紙板圖形)
3、請寶寶每人拿一塊磚,拿好了趕快坐到媽媽身邊。
問:你拿的是什麼形狀的磚?(分別請幼兒舉起各種形狀的磚)
4、教師指著三角形的路標問:這條路該用什麼形狀的磚來鋪?哪些寶寶拿的磚可以鋪?(先請幼兒把與路標一樣的磚舉起,再把它鋪到路上。)
5、接著指圓形路標問:這條路又是用什麼形狀的磚鋪的?哪些寶寶拿的磚可以鋪?(方法同上)
6、最後指著方形的路標問:最後一條路該用什麼磚來鋪呢?(方法同上)
7、教師:呀,這些路還沒鋪完,媽媽請寶寶每人再去拿一塊與自己胸口形狀一樣的磚接著鋪。(提醒幼兒鋪好後到媽媽身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