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如何提高自閉症孩子的認知游戲

如何提高自閉症孩子的認知游戲

發布時間: 2022-12-27 03:36:08

㈠ 自閉症孩子的認知能力,應該如何快速提高呢

藏貓貓,孤獨症兒童對人或對性命物件的興趣不大,欠缺與人的眼光觸碰,而藏貓貓這類簡單的游戲主題活動,在這個時候就找到用處了。

小寶寶在這兒,提前准備一塊顏色鮮艷大一點兒的手帕或純棉毛巾,把抹布搭小孩的頭頂。與此同時,要將雙眼遮擋住,媽媽問:「寶寶在哪裡?」隨後忽然把純棉毛巾拉下來,說:「小寶寶在這兒!」,並且用意外驚喜的目光注視著他。還可以相反,把純棉毛巾蒙在母親或父親的頭頂,讓小孩看不見成年人的臉和雙眼。與此同時召喚寶寶取名字,忽然學會放下純棉毛巾,傳出「喵咪」的響聲,與此同時用意外驚喜的目光來尋找孩子。等孩子和媽媽的眼光有短暫性對望的時,一定會對小孩寄於意外驚喜的目光 ,並立即激勵。

㈡ 適合自閉症孩子的感統訓練游戲推薦

感統訓練可以促進大腦功能的改善,對增強自閉症孩子的身體意識、感知覺發展、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等均有較好的療效,為復雜的學習和社交能力的發生、發展創造前提條件。

一、前庭刺激

(1)連續翻滾

要求:能滾直線,可做到連續。大孩子要翻滾運沙包。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身體概念及計劃動作的能力。

(2)熱狗麵包

要求:躺在一個中空的海棉空筒裏手、足、頭露出連續翻滾。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原始反射,促進計劃動作能力。

(3)自搖滾筒

要求:孩子跨坐或趴在滾筒上兩腳或兩手著地,隨意搖擺。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姿勢機制。

(4)活動房子

要求:小狗趴的姿勢在滾筒內,自己左右搖擺。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平衡能力。

(5)小汽車

要求:孩子坐在滑板上用腳滑動運送物品。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平衡及身體運動能力。

(6)小帆船

要求:趴在滑板上。兩腿伸直,用手滑動前進運沙包。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提升姿勢張力,改善姿勢機制。

(7)懸吊游戲

要求:將一塊平板或圓木吊在離地一尺的高度,孩子坐或趴在上面,自己擺盪或旋轉。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平衡及姿勢機制。

(8)直升機

要求:俯趴在滑板上,頭腳離開地面,原地轉圈,越快越好,下次再反方向。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原始反射,提升肢體運動及兩側協調。

(9)滾筒大戰

要求:兩個孩子鑽入滾筒中撞擊後再回原地。

目的:提供觸覺及前庭刺激,改善肢體運動能力。

(10)轉輪盤

要求:孩子們圍成圓圈,中間一個孩子趴在滑板上,老師幫助他自己原地旋轉,轉到誰誰出來。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迷路張力反射。

二、觸覺訓練

(1)壓馬路

要求:讓孩子俯卧或俯卧在墊子上,用大龍球在其身上滾過。

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有抑制神經興奮程度的作用。

(2)泥畫

要求:將顏料和入麵粉、沙子、糨糊、黏土,讓孩子用手或腳攪拌、塗抹、雕塑。

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減低身體對觸覺的敏感。

(3)壽司卷

要求:讓孩子躺在毛毯的另一端,自己通過翻滾毛毯把自己裹起來,再通過翻滾打開。

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改善計劃動作的能力。

(4)小狗打滾

要求:讓孩子用側滾的方式運沙包,或尋聲滾到特定的地方。

目的:改善計劃動作的能力及空間概念。

(5)坐魔毯

要求:讓孩子坐或躺在毛毯或毛巾被上,另一個拉著走。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及觸覺刺激。

(6)瞎子摸象

要求:用大毛毯把孩子包起來,有另一個孩子氣摸他的身體部位。

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改善身體概念。

(7)糊壁紙

要求:靠牆壁站立,以身體當做滾筒貼著牆壁滾動,再反方向

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改善計劃動作的能力。

(8)毛毛蟲

要求:讓孩子側躺在地板上,象毛毛蟲一樣將雙腿曲起再伸直,使自己朝前方或後方移動。

目的:提供觸覺刺激,改善身體概念及計劃動能力。

(9)尋聲打滾

要求:用眼罩蒙住眼睛或套住頭,隨拍手人的聲音方向滾去。

目的:提供觸覺及前庭刺激,改善運動覺及計劃動作的能力。

三、抑制原始反射

(1)滑行

要求:幼兒趴在滑板上,雙手抓著一根粗強子前行或繞圈。

目的:抑制迷路張力反射,提升肌肉張力。

(2)小飛機

要求:幼兒俯卧在滑車上,頭、手、腿抬起,用腳蹬牆劃出去。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提升肌肉張力,抑制迷路張力反射。

(3)抱球翻滾

要求:把球高舉過頭頂,側滾。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頸部張力反射。

(4)大搖船

要求:幼兒俯卧趴龍球上,老師慢慢劃圓滾球。

目的:抑制迷路張力反射,提供前庭刺激,改善姿勢機制。

(5)搖搖樂

要求:幼兒躺在地上,雙手抱膝身體,曲起成球,前後搖動,左右翻滾。

目的:抑制迷路張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體覺刺激,並改善身概念及兩側協調。

(6)小狗叼肉

要求:讓孩子用小狗爬的方式用下巴和肩膀夾著沙包運送,最好路程畫有界限。

目的:抑制頸部張力反射。

(7)人猿泰山

要求:讓孩子拉住繩索、吊環兩腳跳入規定的界限內。

目的:抑制迷路張力以射,促進身體運用及計劃動作。

(8)飛行投擲

要求:讓幼兒橫趴在吊網上,頭、手、下肢抬起,老師輕搖網,幼兒投沙包至紙箱中。

目的:抑制迷路張力反射,改善手眼協調。

(9)小舟過河

要求:幼兒趴在滑板上拉著繩索過河。

目的:抑制迷路張力反射,訓練計劃動作和兩側協調。

(10)烤乳豬

要求:幼兒抱緊家長。家長俯身、搖擺,幼兒設法不掉下去。

目的:抑制迷路張力反射。

四、身體概念

(1)車夫

要求:讓孩子推或拉重物。

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和計劃動作的完成能力。

(2)小狗鑽洞

要求:鑽椅子、空筒。

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和計劃動作的完成能力。

(3)老鼠鑽洞

要求:大家圍成一圈,一組寶寶快速鑽進來取沙包,不能碰到別人。

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和空間概念。

(4)鉛袋

要求:胳臂、腿綁上沙袋運動。

目的:促進運動覺、身體概念及運動能力。

(5) 軟骨功

要求:讓寶寶把與肩同寬的皮筋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套過身體。

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及動作計劃能力,增進觸覺刺激。

(6)花式走路

要求:跪走、臀部走、一腳一膝走。

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和計劃動作的完成能力。

五、改善身體穩定

(1)手推車

要求:人抬著另一人的雙腳走。

目的:改善身體概念,上肢的穩定度及兩側協調。

(2)手拉車

要求:用硬紙板拉著人走。

目的:改善身體穩定度,平衡能力。

(3)互推滾筒

要求:兩個寶寶朝對方的方向推軟筒。

目的:促進肌肉拮抗作用及肢體運動能力。

(4)打拳擊

要求:打垂吊的甜甜圈。

目的:促進肌肉拮抗作用和身體穩定度。

(5)蜘蛛搬家

要求:讓幼兒手、腳撐著皮帶的邊緣行進。

目的:促進身體概念和肌肉拮抗作用。

(6)比定力

要求:兩個小朋友手掌對手掌盡量使對方倒下。

目的:訓練身體穩定度和計劃動作能力。

(7)比扭力

要求:各自在繩子一端,設法把別人弄倒。

目的:訓練身體穩定度和計劃動作能力。

六、平衡訓練

(1)跨進出紙箱

要求:平衡能力較差的兒童不會單腳站,可跨入紙箱讓紙箱從滑梯上滑下,再出紙箱。

目的:訓練平衡能力。

(2)坐車

要求:讓一個孩子推紙箱中的孩子。

目的:改善平衡能力和計劃動作能力。

(3)身體滾球

要求:自己趴在龍球上,手腳不著地找平衡。

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訓練平衡能力。

(4)蘿卜蹲

要求:喊道誰誰蹲。

目的:動作控制能力。

(5)馴馬師

要求:兩個孩子騎在圓筒上,雙腳不能著地,設法把對方搖下來。

目的:改善平衡及計劃動作的能力。

(6)木頭人

要求:孩子坐在滑板上,手握呼啦圈或紙棒,由另一個人拉動走,這個孩子始終保持一個姿勢不變。

目的:訓練上肢及驅趕的穩定性。

(7)小孩穿大鞋

要求:兩個腳分別踩在兩個紙箱中行走。

目的:改善平衡及計劃動作的能力。

(8)走沼澤地

要求:讓孩子走有一定間隔的紙箱。

目的:改善平衡及計劃動作的能力。

(9)走滑板排氣球

要求:讓兩個孩子分別坐在兩個滑板上,互相拍氣球。

目的:改善平衡能力及動作控制的能力。

(10)平衡木

要求:讓幼兒走平衡木並撿其上的沙包,讓孩子站在平衡木上丟接球、模仿動作。

目的:改善平衡能力。

(11)坐T型凳

要求:讓幼兒在T型凳上玩投、接球的游戲。

目的:改善平衡能力。

(12)搖大平衡板

要求:在搖船上固定一塊軟墊子,讓孩子在上面走來走去找平衡。

目的:改善平衡能力,提供前庭刺激。

(13)踢氣球

要求:用腳把氣球提來踢去。

目的:促進手腳協調及平衡能力。

七、兩側協調

(1)雙手持棒擊球

要求:孩子手握紙棒擊打懸掛的氣球。

目的:促進兩側協調及計劃動作的能力。

(2)跳紙箱

要求:孩子站在紙箱中跳躍行進或取物。

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

(3)兔子跳

要求:每個小朋友搭著前人的肩學兔子跳。

目的:促進兩側協調及計平衡反應。

(4)鏡中人

要求:孩子與老師對著模仿動作。

目的:促進兩側協調及計劃動作能力。

(5)手部游戲

要求:將大牛皮紙袋兩頭打開,孩子的手在其中轉動這個口袋。

目的:促進兩手協調及計劃動作能力。

(6)滾球游戲

要求:每個寶寶手裡有個球,老師把球滾來時要用自己的球撞擊滾走。

目的:促進兩側協調。

(7)鞋子走路

要求:兩手穿在鞋子里,沿一定路線爬行。

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及計劃動作能力。

(8)滑雪

要求:孩子腳踩兩張紙集體或小組為單位移動。

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與計劃動作的能力。

(9)爬斜坡

要求:孩子兩手拉住兩側扶手上斜坡。

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

(10)綵帶舞

要求:兩手揮舞綵帶。

目的:促進身體兩側協調與計劃動作的能力。

(11)踩高蹺

要求:踩玩具高蹺或空奶粉筒。

目的:促進兩側協調及手腳協調及手眼協調。

八、手眼協調

(1)眼球運動

要求:追蹤手電筒的光線。

目的:改善眼球控制能力。

(2)傳球 接球 滾球

(3)畫大圓

(4)投擲活動

(5)套圈

(6)打保齡球

八、空間概念

(1)穿越叢林

要求:孩子背躺在滑板上,兩手抱胸,用雙腳向前或向後走,不能碰上障礙物。

目的:抑制原始反射反應,改善計劃動作的能力及空間概念。

(2)走迷宮

要求:在房間內貼好路線,孩子趴在滑車上雙腳離地,用雙手沿路線滑行。

目的:抑制迷路張力反射,改善空間概念。

(3)攀爬游戲

要求:爬攀爬架或幾何圖形架。

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和空間概念。

(4)積木塔高

(5)把物品排放入盒

(6)骨牌游戲

(7)疊疊樂

九、計劃動作

(1)轉圓圈

要求:在地上畫一圓,幼兒手在圈中,腳在圓上走。

目的:提高肌肉張力及計劃動作能力。

(2)滾木頭

要求:孩子躺下,在他的兩膝之間夾一個沙包,要他像木頭一樣滾動運送沙包。

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和計劃動作能力。

(3)劃船

要求:孩子躺在木地板上,用雙腳蹬地的方式行進。

目的:提供觸覺刺激及改善計劃運動能力。

(4)花式走路

要求:兩腳交叉走、倒退走等。

目的:計劃動作能力。

(5)螃蟹走路

要求:雙腳上套住皮筋走。

目的:促進計劃動作的能力及運動覺。

(6)跳繩子

(7)裹粽子

要求:把孩子用寬布條裹起來老師拉住繩子一頭,讓幼兒設法獲得解脫。

目的:改善身體概念及動作能力。

(8)躲避球

要求:大家圍成一圈,中間站幾個孩子,圈外的人用大球滾,中間的人不讓球碰到自己。

(9)跳石頭

要求:跳呼啦圈。

目的:促進兩側協調及計劃動作能力,提供觸覺刺激。

(10)用腳搬物

要求:孩子趴在滑板上用腳夾住物品,用手滑動運送。

目的:改善計劃運動能力,抑制原始反射反映。

(11)蜘蛛人

要求:讓孩子趴在滑板上用兩手兩腳推著兩側的牆壁穿過狹道,手腳不能著地。

目的:改善計劃動作的能力以及肌肉拮抗作用。

(12)滑板舞

要求:兩個孩子分別在房間的兩側,趴在滑板上踢牆向前滑,到中心互相拍手,再握手彈回原處。

目的:促進計劃動作的能力以及肌肉拮抗作用。

(13)螺旋踢

要求:讓幼兒躺下,用腳去踢沙袋。

目的:改善下肢及全身的動作計劃能力。

(14)大水缸搬家

要求:讓孩子站在空筒中,抬著空筒走路。

目的:局部穩定度,及計劃動作訓練。

㈢ 如何通過游戲加強自閉症孩子的認知能力

在對自閉症孩子訓練干預的過程中,有許多孩子不願意配合家長的指令。原因是大多家長的教學方式、語言、表情較為單一、刻板、形式化,沒有真正的調動自閉症孩子的興趣及情緒,那孩子的注意力和配合能力自然就不好了,故而建議家長需多在自然的生活化環境中,在游戲中去給自閉症孩子做訓練。通過游戲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從而使自閉症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加強認知能力。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 在游戲中學習動物的配對

目的:視覺尋視能力的培養;提高理解能力;在游戲中感受快樂;

要求:在大環境中完成動物模具或卡片的配對(桌面、地面、牆面的轉換)。

教具:動物大卡、小卡、掛圖、墊子、模具

方法:1、動物模具配對——模具、卡片配對——大卡配對——小卡配對——大、小、掛配;2、同一個平面配對——地面、牆面配對——桌面、牆面配對——桌面、地面配對等。

  • 在游戲中按名稱選擇動物模具或掛圖、卡片等

目的:視覺分辨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提高理解能力;

要求:在游戲中能從大環境中聽指令按名稱找到相應的物品。

教具:同配對游戲及動物頭飾

方法:選擇動物模具——選擇動物卡片——指認動物掛圖(從少到多、由近至遠、語言的變化)。

  • 在游戲中促進自閉症孩子對動物名稱的表達

目的:訓練語言表達能力;互動、溝通意識的建立;主動語言、情景語言的運用。

要求:能主動表達動物名稱。

教具:同前面游戲所需。

方法:模仿表達動物名稱——提示下表達——主動表達——游戲中運用表達(根據自閉症孩子的程度來決定表達的方式)。

  • 理解動物的特徵及其泛化

目的:理解能力、思維轉換能力的提高;視覺觀察、模仿能力的改善;語言表達能力及主動溝通意識。

要求:隨游戲要求適當做出相應反應。

教具:同前游戲所需。

方法:理解動物的叫聲——理解動物的形態、屬性——理解其相關泛化及思維轉換。

在對自閉症孩子的訓練中應多結合於日常生活,切勿為了訓練而訓練,為了學習而學習,需做到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

㈣ 怎麼增強自閉症孩子的認知能力

2.對動詞的理解:如「拍拍牆,拍桌子,捶捶背,拉衣服,捏鼻子,踩卡片,站起來,坐下」等,通過這些練習,讓孩子明白簡單的動詞,在生活中能很好的去執行,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反應能力。同時可以讓孩子來表達,鍛煉孩子的手眼口統和能力。
3.對情景的理解:生活化情景有很多,我們可以藉助每天的例行活動,讓孩子玩,玩的過程中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如「喝水,背書包,敲鼓,盪鞦韆,照鏡子,梳頭發,刷牙,洗手「等,每天都在做,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慢慢你會發現當你讓孩子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能夠很快的去執行。特別是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事情,每次都會很積極。
4.對物品功能的理解:理解物品功能,也是在孩子認識物品後的一些拓展練習,在做這項內容的時候句型不要太固定化,要靈活多變,例「喝水用的是杯子,杯子能喝水,用杯子喝水,杯子是喝水用的等等,特別是孤獨症孩子一定要注意,因為他們通常會以記句型的方式來回答你的問題,沒有在思考。
5.理解簡單的游戲規則:搬椅子,搶食物,跑步,蘿卜蹲。。。這些都是我們經常做的游戲,但是很多孩子脫離輔助還是完成不了,孩子的軟性能力還是比較欠缺的,通過讓孩子參與到集體中,持續性的給孩子做,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孩子的等待意識,競爭意識,緊迫感也會慢慢的提高上來,孩子也慢慢理解了游戲的規則。
這些都是最基礎的的東西,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經過這些練習,再往後面過渡其他內容的時候也會快一些,在提高孩子語言理解能力的同時,孩子的思維理解能力也會有所提高。要把訓練內容先固定再變化,由簡到繁,提問的方式由模仿到獨立,思維層層深入,實際的動作與語言的配合緊密結合起來,幫助自閉症兒童了解語言的實質意義。

㈤ 八個訓練小游戲,快速幫孩子提高認知!

什麼是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儲存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們成功的完成活動最重要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3-5歲的學齡前兒童處於認知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 認知訓練目標 //

美國心理學家加涅提出3種認知能力:

言語信息 (回答問題的能力);

智慧技能 (回答為什麼和怎麼辦的能力);

認知策略 (有意識地調節與監控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能力)。

5歲左右的兒童已能初步理解相鄰數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能運用表象進行加減,能初步理解集合與元素之間的關系等。

認知訓練應以自閉症兒童認知發展規律為依據選擇訓練內容,以圖形、數字、符號及文字為訓練材料。

認知訓練的目標是提高自閉症兒童的知覺、記憶、表象、思維等各方面能力,達到全面發展的康復目標。在家庭康復中,認知訓練的內容包括注意訓練、圖形認知、顏色認知、數字認知、同類匹配、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比較排序等等。

// 認知訓練小游戲 //

一、說出大的和小的:

1、利用 同樣顏色 的5塊大積木和5塊小積木。開始時讓孩子把10塊積木根據大小分成兩堆。孩子學會正確地分類之後,問他:「哪個是大的?」,「哪個是小的?」如果回答正確,就表揚他。

2、拿兩個 只有大小不同的東西, 如一大一小兩個紅球。(剛開始的時候要選用大小差別明顯的東西。)

告訴孩子哪個是大的,哪個是小的,然後問孩子:「大球在哪兒?」再問「小球在哪兒?」然後頻繁地變換大小物品的位置。等孩子能夠正確無誤地區別大小之後,再讓他說出大的和小的東西分別是哪個。

3、用 包裝相同但大小不同 的兩包糖果,讓孩子說出哪個大哪個小,他說對了就把糖果獎勵給他。

4、把直徑約為15厘米和8厘米的幾個圓形物放在地上。讓孩子站在大圓上或小圓上,然後讓孩子要求你站在哪個圓上,並問孩子你站的對不對。

5、在大小不同的幾個圓中的一個圓上放上孩子喜歡的東西,如果孩子能正確地說出那個圓是大的還是小的,就把那件東西獎給他。

二、按照口頭指令,指出自己或娃娃身體10個部位:

1、從臉上的器官開始,對孩子說:「這是眼睛」,同時用手指一指你自己的眼睛。讓孩子模仿你的動作也用手指一指他自己的眼睛。再用同樣的方法反復練習,指出手、腳、脖子、胳膊肘、肚子、手指、腳趾等。

2、你和孩子一起站在能照到全身的大鏡子前面。當說到身體的某個部位時,你讓孩子摸摸或動一動這個部位。如「這是膝蓋嗎?」,「這是鼻子嗎?」他做對了就表揚他。

3、在兩張紙上畫上類似雪人的大小不等的兩個圓,在上面畫上身體的一兩個部位,讓孩子指出哪些部位沒畫出來,該畫在什麼地方。孩子回答對了,就表揚他。

4、指出玩具娃娃身體的各個部位。

5、指出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幫他說出名稱。

6、說出部位讓孩子指一指在身體的那裡?如果孩子指對了,就讓他在那個部位貼上貼紙。

三、按照口頭指令,指出男孩和女孩:

1、利用適當的時機,辨別性別,如說:「好高的男孩呀!」,「好漂亮的女孩啊!」等等。

2、給孩子看繪本的時候,告訴他插圖上的人物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然後利用插圖,讓孩子找出男孩或女孩。

3、你指著照片讓孩子說出哪個是男孩,那個是女孩。

4、利用給男娃娃和女娃娃穿衣服的辦法,讓孩子給這些娃娃穿上適合他們性別的衣服。

四、說出東西的輕重:

1、讓孩子提起某種重的東西(如兩公斤重的砂糖),並對他說:「這個很重啊!」然後再給他某種輕的東西(如1袋軟糖),並說:「這個很輕啊!」

盡量用體積相似而重量不同的東西。 把東西裝入兩個口袋中放在桌子上,讓孩子分別拿起來,並說出哪個重,哪個輕。

2、逐漸縮小兩樣東西重量的差距。如果孩子能正確地說出哪個重,哪個輕,則給予表揚。

3、利用圖片。每張卡片上畫一樣東西,如大象和鈴鐺,車和小孩,飛機和椅子等等。讓孩子把這些畫卡按所畫東西的輕重分成兩類,重的一類,輕的一類。

4、告訴孩子家庭日用品中哪些東西重,哪些東西輕。

5、把不等量的沙子或水裝入兩個杯子(或鍋)中,讓孩子說哪個重,哪個輕。

五、把兩個部分拼成一個完整的形狀(如:兩個半圓或拼板):

1、把一個用厚紙板做的圓剪成兩個半圓形。你示範給孩子看如何把2個半圓拼成一個圓形。讓孩子模仿你,並以一個沒剪開的圓形為樣本。

2、在紙上畫一個圓形,在圓的中間畫一條線(作為提示),把圓分成兩個半圓形。讓孩子按此線把另兩個半圓放在上面,拼成一個圓形。等孩子學會後,就不再給此提示線。

3、把動物或物品的圖形以簡單的線條分成兩半,並剪開。開始時,只用1種圖形,等孩子慢慢學會了再逐漸增加數量,讓孩子選出應拼在一起的兩片。

六、敘述喜歡的故事或電視節目的兩件事或人物:

1、講述或復述簡單而有趣的故事,並問孩子:「後來怎麼樣?」,「那隻小狗叫什麼名字啊?」等等。

鼓勵孩子做故事中的動作,並把故事講給爸爸或兄弟姐妹們聽。也可以一邊用布娃娃演繹一邊講故事,這樣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2、找個孩子感興趣的故事,給他念上兩三遍。然後再念的時候,每翻下一頁之前,先讓孩子想一想下面的故事內容。

3、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電視節目。利用電視節目間隔的廣告時間,讓孩子告訴你剛才節目的內容。必要時可給以口頭上的提示。

七、用話語或動作反復做手指游戲(如:聽到唱歌做動作):

1、讓孩子看你如何邊說邊做手指游戲。然後每說一段,就讓孩子做一遍動作。孩子學會了就逐漸增加模仿的內容,直到他全部學會為止。

2、開始時,你唱歌讓孩子做動作,然後讓孩子自己邊唱歌,邊做動作。

3、讓孩子與你一起唱,但有一部分歌你不唱,讓孩子自己唱(比如最後一句),漸漸減少你唱的部分。如果孩子都學會了就表揚他。

4、你說出每一段歌詞的第一個字,把這作為一種提示,剩下的部分讓孩子唱完。你也可以用動作提示給他。

八、用3件以上物品進行一對一配對:

1、把3個茶碗放在桌子上,拿3個彈球給孩子。告訴他:「一個茶碗里放一個彈球」。

2、在紙的左邊畫3個茶碗,再在紙的右邊畫3把小勺。讓孩子畫一條線把茶碗和小勺連起來。

3、在孩子面前分別放置幾塊紅色積木和幾塊藍色積木。拿出一塊紅積木和一塊藍積木,對孩子說:「拿一塊紅積木,拿一塊藍積木」,並讓孩子模仿你。

4、吃飯時,讓孩子當幫手,幫助配置餐具。你先放好一個飯碗,讓他在旁邊放上一雙筷子和一個湯勺。也可用玩具餐具代替。

5、讓孩子把糖果和點心配好,每人一份。

6、在做麵包時,讓孩子幫忙在每一片麵包上放一塊火腿。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389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30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289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70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39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29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0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06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86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