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a掌機如何玩游戲
① aya NEO怎麼裝游戲
在軟體左側是它的「游戲庫」和「游戲助手」板塊,「游戲庫」可自動導入Steam、Xbox Live 平台的游戲。
還將支持Epic、Ubisoft等游戲平台的導入,AYA Neo裡面其實內置了Win10系統並通過屏幕觸摸操作,安裝游戲後通過兩邊的搖桿、按鍵操作遊玩即可。
這款AYA NEO掌機擁有很高的可玩性,能讓你能擁有隨身的Steam游戲庫。
② ayaneonext能玩gta5
可以玩的。一般的設備都能夠運行。
1、ayaneonext是掌上游戲機
2、掌上游戲機:掌上游戲機(Handheldgameconsole),簡稱掌機,又名攜帶型游戲機、手提游戲機或攜帶型游樂器等。指方便攜帶的小型專門游戲機,它可以隨時隨地運行電子游戲軟體。掌機多是任天堂的3ds和索尼的psv,其中3ds佔有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游戲類型最多。
③ aya掌機怎麼下載游戲
1、官方功耗限定軟體
下載地址:
請至官方網站下載頁面:www刪掉.ayadevice刪掉.com/download
使用方法:
官方功耗限定軟體需重啟生效,無法自定義功耗限定,只能選擇給出的幾種功耗模式,然後點下面的rebootwindows按鈕,即可設定功耗。功能不太完善,等待後續更新。
2、非官方功耗限定軟體(RMT)
下載地址:
https://pan刪掉.刪掉.com/s/15UdqDaWbExXZ5WXYEPbtaw 提取碼:gmg6
使用教程:
簡單設置即可:保證前三個數值一致,建議不超過20w,然後點下方的「ApllySettings」按鈕,右側信息框提示一串「OK」即可。
此軟體需注意:重啟和睡眠喚醒後,設置會還原到機器默認設置,需要再次點「ApplySettings」按鈕才行
④ AYA NEO掌上游戲機體驗:真能玩3A大作
提到AYA這個品牌,就算是 游戲 玩家也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對於掌機用戶,特別是對Windows掌機有執念的玩家,應該多少有所耳聞。
其實,目前市面上的掌機選擇並不多,最出名的肯定是任天堂的Switch,但是大部分 游戲 都是平台獨占,想要玩PC上的 游戲 ,還是太難。
而Windows掌機就更少了,目前市面上也只有GPD、壹號本(One XPlayer)等品牌。玩家多,產品少,已經開始公開銷售的AYA NEO自然備受關注。
作為一名鐵桿玩家,近日也拿到了首批正式發售的機型,再也不用望梅止渴了。為了給大家做評測,這幾天我一直在上班時間頂著同事羨慕的目光,正大光明地玩著 游戲 ,這感覺是真的爽。
當然,正事還是要做的,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聊聊這幾天試玩AYA NEO的一些感受吧。
在介紹這款產品之前,我們先來聊聊掌機。顧名思義,掌機也就是掌上 游戲 機,因為良好的便攜性,而且拋開了線纜、環境、電源等諸多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游戲 ,很受玩家歡迎。
遙想當年,一個簡單的俄羅斯方塊機,雖然只有黑白屏幕,按鍵大多也只有十字鍵+AB鍵,裝上5號電池就能玩,那可是多少人心中最美好的回憶啊!隨後,從功能單一的俄羅斯方塊機到聞名世界的任天堂GameBoy,再到後來的NDS、PSP、PSV,掌機陪伴著80/90後一起成長,是大家最好的夥伴。
當今最火的任天堂Switch,目前來看可以稱作家用機和掌機形態的完美結合,但是掌機終究是 游戲 機,和電腦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很多的大型 游戲 都只能在電腦上玩,就算是多平台版本,PC上仍然可以呈現最佳的遊玩體驗。
相對來說, 游戲 筆記本是現在主流的便攜解決方案,但是比起掌機,筆記本還是笨重不少,旅途中就不說了,就算是在家想躺在沙發上玩,筆記本電腦也很難實現。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需求,一群熱愛 游戲 的小夥伴集結在了一起,初創團隊大多來自騰訊、淘寶等互聯網公司,並且人均 游戲 年齡都在30年左右。本著對 游戲 的熱愛,以研發高性能 游戲 掌機作為目標,開始了創業過程。
其實在AYA NEO正式開售之前,團隊還在去年底發布過一款「創始人版」,採用全透明外殼。在團隊長時間測試,並且徵集了大量用戶意見之後,改良後的正式版AYA NEO也在今年初於美國眾籌平台Indiegogo上開始銷售。
可喜的是,上線24小時就獲得了上百萬美元的資金,順利超額完成眾籌期望值。這次回歸國內,也在B站全程公開研發、生產進度,隨時獲取玩家反饋並且做出調整,官方和玩家密切互動,像朋友一樣交流的氛圍也是圈內比較少見的。
正如前面所說,這是一台少有的Windows掌機,它的問世,就是為解決玩家玩PC平台3A大作的需求。首先,系統是我們熟悉的Win 10,而且在功能層面並沒有因為是掌機就做閹割,從我這一個多星期的體驗來看,傳統PC上的功能都能實現。
你要問能不能用它辦公?那是自然的,我測試了瀏覽器、微信、QQ、Office等常用軟體,使用觸屏操作完全沒問題,如果手指較粗,一些小按鈕還是不太容易瞄準,容易誤觸。不過輸入就只能靠虛擬鍵盤,還是有點不便,額外購買藍牙鍵鼠就可以解決,這也是題外話了,在這里不多做討論。
作為掌機,搖桿和按鍵自然不會缺席,布局和Switch接近。因為我是資深掌機用戶,所以對這種上下對稱的按鍵布局很喜歡,不用熟悉鍵位,上手沒有任何問題。按鍵鍵程也很短,在 游戲 中可以有清晰的反饋,並且迅速完成操作。
這個搖桿,手感和Switch很接近,甚至懷疑是同一個供應商的作品(未求證,只是個人感覺),所以,整個操作手感都很舒服,符合我對掌機的要求。
左右兩側的肩鍵也是4按鍵布局,相信PS玩家就很熟悉了。但遺憾的是,LT/RT按鍵並非線性扳機,也就是說只有按下和彈起兩個狀態,沒有請按、重按的過程,比如在賽車類 游戲 中,踩下油門的手感就會有所打折。
頂部為電源鍵、音量加減、耳機介面以及兩個USB Type-C介面,值得一提的是,右側這個介面為全功能USB Type-C,可以外接顯示器等,將畫面投放到大屏,而掌機就只充當手柄(當然還有主機)的功能,帶來更好的 游戲 體驗。
右側為出風口,機身內部有一整套主動散熱系統,這也是PC平台的基本操作,因為運行大型 游戲 需要良好的散熱,掌機在這個部分自然不會減配。
底部就是進風口和一個全功能USB Type-C介面了,官方在以後還會推出擴展塢(暫未發售),也可以通過這個介面連接鍵鼠等外設,再加上大屏顯示器,完全可以將AYA NEO單純地當做 游戲 主機使用,開發更多可能。
對於 游戲 性能,配置自然也很重要,AYA NEO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款搭載AMD Ryzen 5平台的掌機,主要配置如下:
如果大家對這個配置不了解,可以參考一下筆記本平台,使用類似配置的有RedmiBook 16銳龍版、戴爾靈越5000系列等,價位一般都在4000元左右,在目前主要用於入門級輕薄本。所以,單從配置來看,運行高質量3A大作可能會比較吃力。
當然,還是要看 游戲 中的具體表現,首先,相信大家最感興趣的應該就是英雄聯盟,這是一款很有代表性的PC 游戲 ,也是全球范圍內熱度最高的 游戲 之一。
首先,在登錄時就遇到了困難,賬號可以順利輸入,密碼欄使用虛擬鍵盤不會出現任何字元,只有外接藍牙鍵盤才能順利輸入。另外,由於這款 游戲 本就是為鍵鼠設計的,所以手柄無法使用,觸控操作雖然也能玩,但是太尷尬了,所以,鍵鼠是必備的。
流暢性方面,由於這款 游戲 對配置要求並不高,在開啟最高畫質的情況下,全程保持在110fps以上,所以4500U的性能是足夠支撐這款 游戲 。
接下來是前段時間大火的賽博朋克2077,在最高畫質下,可以保持20~30fps的幀率,運動模糊等特效都可以較好地呈現。但是交戰的時候就會比較吃力,偶爾還會有明顯卡頓。將畫質調到中等,雖然特效少了一些,但流暢度可以提升不少,載具碰撞、交火都可以穩定輸出。
操控方面,這款 游戲 很好地適配了手柄操作,角色移動、轉向、武器瞄準等都可以順利操作,如果你此前經常用手柄玩主機 游戲 ,就能很快適應。
讓我很驚喜的是輻射4的表現。就算開啟最高畫質,也可以流暢運行,穩定在50fps以上。而且不用任何設置,就能直接用手柄操作,互動功能鍵也完全支持,畢竟這款 游戲 本來就是一款全平台大作,在AYA NEO上體驗非常好。
但這也是因為本身屏幕解析度只有800P,對性能的負荷相對較低,對流暢性也有一定幫助。而這個解析度在7英寸的屏幕上,也不會存在顆粒感,如果不仔細觀察,在 游戲 中的感知並不太明顯。
再來看暴雪系 游戲 ,首先測試的是暗黑破壞神3,流暢度不用擔心,默認畫質下,滿幀運行,不會有任何卡頓。問題同樣是不支持手柄,只能通過觸控操作進行 游戲 ,好在這款 游戲 大部分過程都是跑圖和刷材料,過劇情是沒問題了,就是高難度大秘境等需要一定操作的模式下會有點困難。
而守望先鋒就很贊了,中等畫質下,可以保持70fps運行,足夠流暢。而操作方面也很好地適配了手柄,移動、技能都很順暢。唯一問題就是搖桿的瞄準精度和滑鼠相比還算要稍差一些,所以,對命中率有較高要求的獵空、麥克雷可能不太適合,玩玩萊因哈特倒是很爽的。
魔獸世界?還是算了吧。雖然能流暢運行,但 游戲 內光是技能都有30幾個,很多人用鍵盤都操作不過來,手柄就別想了。
散熱方面,玩十多分鍾賽博朋克2077,就能讓機身溫度達到最高,背部靠近出風口位置接近50 。不過,這樣的成績對於PC平台來說並不算什麼,而且雙手握持部分也僅僅略高於人體體溫37 ,幾乎不會影響 游戲 體驗。稍微注意下,不要遮擋進風口就沒問題了。
我用AYA NEO玩了一個星期 游戲 ,從各方面的體驗來看,它在 游戲 中的表現都還是比較符合預期,那些本來就是針對鍵鼠設計的 游戲 拋開不談,僅從掌機這個角度出發,它在性能以及操作體驗上,都能滿足我的需求。
稍有遺憾的就是它的47Wh電池,玩2077基本上兩小時就撐不住了,雖然這個成績和同樣搭載4500U的筆記本接近,但是從掌機的評判標准來說,還是不太夠(就算是老款Switch也有5小時左右)。完全充電則需要2小時左右,還可以接受。
但是它有別於筆記本電腦的使用場景,可以很舒服地在家躺著玩、趴著玩,出行在外,無論是飛機、高鐵上都能拿出來打發時間,畢竟這種隨時隨地 游戲 的感覺是不能比的。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本身就是一名對掌機 游戲 有情懷,而且不滿足於Switch等掌機平台,想要玩Windows 游戲 的玩家。而且,它4999元(500GB)的價格也並不便宜,已經可以買兩台Switch了。
綜合來看,它更適合已經有一套性能更好的Windows台式機/筆記本電腦,大部分時間都可以用它進行 游戲 ,但又需要經常出差,或者想要使用掌機填充一些輕量級的 游戲 過程(比如重復機械地刷裝備)的用戶。
如果AYA以後再推出性能更高的配置,或者在自身系統中對手柄操作進行一些優化,讓它支持更多原本沒有適配手柄的Windows 游戲 ,也許市場前景會更好。
⑤ AYA NEO 2021 Pro掌機體驗:把3A大作放進口袋
其實自從開始玩PC 游戲 以來,筆者一直都有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那就是有沒有可能,可以隨時隨地的打3A大作呢?放在以前,最為接近的做法是利用筆記本電腦,因為筆記本電腦具有一定的便攜性,同時也有一定的性能,而近幾年有的筆記本性能甚至也達到了高端台式機的水平。
不過筆記本雖然是可以帶著走了,但它的體積還是太大了. 遠遠達不到隨時隨時帶上就走的標准。這時候!就輪到Windows掌機登場了。Windows掌機這東西可以說出來有不少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其實它就是一部電腦,只不過是把Windows系統裝在像是Switch這樣大小的主機上面。
這樣的組合在幾年前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因為要在這么小的體積內塞進一個可以用比較流暢的幀數打3A大作的CPU和GPU,根本是不可能的。不過隨著最近一兩年Intel以及AMD都先後推出了更為先進,性能更為強大之餘功耗更加低的處理器,Windows掌機這個概念也終於可以實現了。
在經過兩年的摸索以及不斷嘗試之後,現在市場上的掌機愈來愈多,做工以及設計也愈來愈成熟。而在眾多掌機廠家當中,AYA可以說是比較獨特的一家,因為當大部分的掌機還是在使用Intel的處理器時,AYA就做了一部便用AMD處理器的掌機,那就是AYA NEO 2021 Pro。
一部掌機如果想要以能夠接受的幀數來打3A大作,那麼肯定需要一個相對來說強勁的處理器才行。AYA NEO 2021 Pro使用的是來自AMD的銳龍7 4800U,這是一個8核16線程的處理器,最大加速頻率為4.2GHz。同時作為帶U後綴的處理器,這個銳龍7 4800U也搭載一個使用了VEGA架構、擁有8個圖形單元的GPU。兩者相結合就可以給AYA NEO 2021 Pro一個不錯的3A大作表現。
掌機的另外一個重點就當然是它的屏幕了。目前市面上有的掌機為了極致的便攜性,會使用尺寸較小的屏幕。AYA NEO 2021 Pro走的則是另外一條路線,那就是在保證整體尺寸不會太大的情況下,裝上一塊7吋屏幕。這塊IPS屏幕解析度為1280*800,刷新率則是60Hz,最高亮度可以達到500 nits。對於掌機來說,這樣的解析度以及刷新率也算是比較常見的組合,雖然說800P解析度可能有些低,但是7吋的尺寸並不大,因此屏幕ppi也並不低,賽實際在遊玩時基本上是不會覺得有任何模糊的地方。
內存方面AYA NEO 2021 Pro擁有16GB LPDDR4X 4266MHz內存,即便是對於一般的3A大作來說,在800P的解析度下也是基本上沒有問題的,在日常中把掌機用來處理文書工作更加是非常足夠的。
存儲容量也是另外一個比較多掌機玩家關心的問題。筆者這次收到的AYA NEO 2021 Pro是自帶1TB SSD存儲空間,不過AYA官方表示在之後是會2TB的版本可選。老實說,1TB SSD對於現在的3A大作來說也不算多,畢竟有的 游戲 都已經100多GB了,裝4、5個 游戲 就只剩下500GB左右的空間。
如果是拿著AYA NEO 2021 Pro問一下身邊那些對於掌機不了解的朋友,他們大概下意識就會說「咦這不就是Switch嗎」。這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因為目前大部分的掌機有外觀上與Switch都是有一點點相似的,畢竟這種布局對於掌機來說也算是最優的。
不過掌機大多都會有一些與別不同的設計,例如有的會增大尺寸來容納更大的屏幕,而有的會在手柄握把部分加入新元素或者設計,AYA NEO 2021 Pro也不例外。
AYA NEO 2021 Pro第一眼給人的感覺非常簡潔。筆者手上的這部是米白色的版本,黑白配的配色非常符合筆者的口味。不過筆者觀察了一下,似乎機身正面以及後面的殼子是用了不同的塗料,因此兩者的白色色澤好像是有一點不一樣,不過這個細微的分別在日常使用時基本上是看不出來的。
機身採用了類膚質塗層,摸上去的手感是非常非常舒服。不過類型的塗層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摸著雖然手感是很好,但是如果手上是稍微有點汗或者油的話,那麼很容易就會粘上去,現些污跡在類膚質塗層上是比較難抹掉。筆者在玩AYA NEO 2021 Pro時都會先擦乾凈手再玩(笑)。
握把部分的手感比較不錯,上半部分微微凸出來的部分也剛剛好可以完全握著,在使用手柄時可以有更好的把握感,也便於拿著整部掌機。
手柄往往是掌機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畢竟所有的操作都是依靠這兩組控制 游戲 桿和按鍵決定的。AYA NEO 2021 Pro的手柄布局與Xbox的可以說是差不多,都是左邊是搖桿在上按鍵在下,而右邊是搖桿在下按鍵在上,因此Xbox的玩家應該可以很快就適應這種操作方式,按鍵之間的距離也很合理。
作為一部沒有內置物理鍵盤的掌機,AYA NEO 2021 Pro也充分考慮到了玩家可能會需要用到一些快捷鍵的情況,比如說 游戲 崩潰黑屏了,又或者是需要在 游戲 裡面打字和別人交流等等。為了應對這些情況,AYA NEO 2021 Pro在右邊手柄部分下面設置了喚出虛擬鍵盤的KB鍵、ESC鍵、打開任務管理器的TM鍵、打開開始任務欄的WIN鍵,而在左邊則是有手柄上常見的菜單鍵、窗口鍵、打開Xbox Game Bar的H鍵以及用於輔助功能鍵。基本上可以說在 游戲 當中會使用到的鍵位基本上AYA NEO 2021 Pro都有所覆蓋了。除了這些 游戲 中會用到的按鍵之外,機身的頂部還設有開機鍵以及音量升降調整鍵。
說到按鍵,那當然不得不提AYA NEO 2021 Pro的肩鍵了。它的LT/RT肩鍵都是線性的,可以根據玩家的不同力度作出不同的反饋,像是在賽車 游戲 中就可以以此來達到減小油門,但又不是完全鬆掉油門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用過手柄的都懂(笑)。
按鍵的手感對於掌機的體驗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而筆者在玩過AYA NEO 2021 Pro之後就發現,它的的各個按鍵手感是出乎意料的好。以剛剛提到的肩鍵LT/RT為例,這兩個鍵在按下去非常順滑之餘,因為有適當的阻力,所以不會有拉垮的感覺。機身上其剩各個按鍵的手感也是軟軟的,反饋力度適中,並不會像一些其他掌機那樣過於生硬。
在介面方面,AYA NEO 2021 Pro機身底部有1個用於60W快充,或者與擴展塢連接的USB 3.2 Gen 2 Type-C介面,而機身頂部也有2個額外的USB 3.2 Gen 2 Type-C介面。這些介面除了都可以用於為掌機供電之外,同時也支持DP替代模式,向外部顯示器輸出視頻訊號。加上為AYA NEO 2021 Pro而設的擴展塢,這部掌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迷你主機。外接一個顯示器以及鍵盤滑鼠,玩家就可以用AYA NEO 2021 Pro直接進處理各種文書工作。
作為一個最近沉迷Windows掌機的人,筆者當然也是第一時間就把AYA NEO 2021 Pro拿(搶)了過來體驗體驗。
一拿上手筆者就感到這部掌機是有一定份量的,651.5克的重量,比4部iPhone 8或者3部Mate 20 Pro要重,因此即便是雙手手持的話,時間久了也是會感到有一點酸的。不過如果是手肘撐在桌子上玩的話,這個問題就基本上沒有了。
整個機身都是有類膚質塗層,所以拿在手上感覺也是很順滑是很舒服。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手上有汗就最好先洗手擦乾深再玩,不然粘在機身上就很難抹掉。
操控性對於一部掌機來說是很重要的部分,而筆者感覺AYA NEO 2021 Pro在這方面是做得比較不錯的。手柄的觸感很好,不論是 游戲 桿還是肩鍵都很順手,在實際游中也沒有多少操作滯後的感覺。當然如果 游戲 的幀數是太低的話,那還是會有的,但這是幀數太低導致的問題,和機子本身沒有關系。
由於沒有實體鍵盤,因此AYA NEO 2021 Pro設有一個喚出虛擬鍵盤的KB鍵。不過在筆者眼中,這個鍵主要是給玩家在 游戲 內使用的,因為這樣出來的虛擬鍵盤是比較小的,鍵位比較小因此會很容易誤觸到旁邊的字母。如果是在桌面上,大家可以點擊任務欄右下方的鍵盤圖標,這樣可以喚出一個寬不少的鍵盤,要輸入文字會比起KB鍵的鍵盤容易很多。
說到觸控,如果玩家的手指是像筆者一樣比較粗的話,那麼在AYA NEO 2021 Pro上用觸屏的話會比較容易誤觸,而這也是掌機的一個通病。不過也有解決辦法,那就是啟用Windows自帶的平板模式,這樣不同按鍵或者選項的間隙會變大,也更加方便按到所需的地方。
相信這部分的成績應該是比較多人想知道的,畢竟Windows掌機的賣點就是在於可以打3A大作上面。筆者這次是選擇了幾款比較熱門的3A大作,來看看AYA NEO 2021 Pro可以給出怎樣的幀數表現。這次的測試是在1280*800,也就是AYA NEO 2021 Pro的默認解析度下進行的,畫質方面會以低以及中等/來測試,《地平線:零之黎明》的性能以及初始分別對應低以及中等畫質。
可以看到,在這次測試的4款 游戲 裡面,AYA NEO 2021 Pro在低畫質之下都可以獲得至少30幀的成績,而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這樣優化很好的 游戲 中更加是可以超過45幀。即便是在中等畫質之下,除開像《地平線:零之黎明》這樣迷之優化的 游戲 之外,都可以保持在至少28、29幀的水平。
而如果把CPU的TDP從15W提升至20W的話,那麼 游戲 的幀數可以有更加顯著的提升,像是在中等畫質之下,所有 游戲 都可以達到至少30幀的水平,而在低畫質之下,《極限競速:地平線5》更加是達到了平均53幀,這是非常讓人滿意了。
從上面的成績來看,AYA NEO 2021 Pro要暢玩3A大作,在低畫質下面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至少可以給到大家一個主機般的30幀模式體驗。只要不是玩那些對於反應或者幀數要求比較高的射擊 游戲 ,其他 游戲 AYA NEO 2021 Pro都可以很好地應付。什麼?你說你要60幀?那就自行改配置文件吧233。
噪音以及溫度對於掌機來說,肯定不是最最最重要的部分,畢竟掌機首要任務就是可以比較流暢的玩到3A大作,能夠做到這點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如果噪音和溫度可以控製得當的話,那就是錦上添花了,也不失為一個加分項。而且噪音比較小的話,在比較安靜的環境中使用也不會招來暴打(笑)。
AYA NEO 2021 Pro機身出風口
就筆者在用AYA NEO 2021 Pro來打 游戲 時的情況來說,這部掌機的噪音水平真的是控製得非常好,在正常距離下打 游戲 的話,在一個比較安靜的辦公室環境中,風扇噪音幾乎是不可聞的,風聲也沒有多少。這還是在沒有開啟掌機自帶揚聲器下的情況,如果打開了音量,那麼噪音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更別說戴上耳機之後了。說噪音控制是AYA NEO 2021 Pro的一個強項,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而和噪音息息相關的就是溫度了。AYA NEO 2021 Pro的機身本來尺寸也不算小,因此在散熱規模上就已經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在 游戲 的時候,配合風扇全速運轉,CPU的溫度平均是在60度左右,而GPU則同樣是在60度附近,不過當 游戲 在載入,或者是遇到對CPU需求比較高的場景時,CPU也是可以直接達到70度的。
對於一部掌機的CPU來說這完全是可以接受的溫度。另外更加重要的是,在滿載情況下,左右邊的手柄部分都會有點溫度,但是那種程度的熱是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筆者也用紅外測溫儀測過機身背面的溫度,手柄部分最高也只是在34至35度,即便是長期握著也不會感到燙手。
當然了,對於一部掌機而言,除了性能夠不夠之外,電池夠不夠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有不少人買了掌機回去就會變成在同一個位置插線玩,但是當大家是拿著掌機在床上玩、在外面喝早茶時玩、在地鐵上面玩,那電池就很重要了。
AYA NEO 2021 Pro配備的電池為47Wh。如果是在桌面待機的話,在默認亮度下電池在3個小時之後會從100%降至60%左右;而如果是打 游戲 的話,筆者以50%亮度,不開啟揚聲器的情況下,在打了一個小時的《極限競速:地平線5》之後,電量從100%降到53%左右,電量還是比較耐用的,連續玩上2個小時應該是沒有多大的問題。
掌機是為了滿足玩家對於隨時隨地打3A大作的需求而生。而在體驗好幾天之後,筆者覺得AYA NEO 2021 Pro可以說是很好地完成這個使命。不論是 游戲 性能、溫度、噪音以及操控性方面它都做到了在同類型Windows掌機里中上的水平。
誠然AYA NEO 2021 Pro在 游戲 中的幀數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做不到60幀,But who cares?掌機只要能做到30幀就已經相當不錯了,而且在一些優化不錯的 游戲 裡面,AYA NEO 2021 Pro甚至可以做到40多50幀。所以說,如果大家是想要隨時隨地打3A大作,那麼,AYA NEO 2021 Pro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同時也可以到大家不錯的移動 游戲 體驗。
不過雖然AYA NEO 2021 Pro是一部不錯的掌機,但其6999元的價格基本上也讓它和其他掌機一樣,玩家受眾群體不會很大。要知道同樣的價格已經可以組到一部不錯的電腦,因此筆者感覺大部玩家應該會是在買了主力電腦以及Xbox、PS5或者Switch主機之後,才會考慮購買掌機。但如果有人是在考慮要入手一個掌機來玩玩的話,那麼AYA NEO 2021 Pro會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