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游戲我們如何教育孩子
Ⅰ 沉迷游戲的孩子,如何正確引導
我也是看到有這么一個故事
有個貧困生時常半夜翻牆出校上網,一日他照例翻牆,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歸,面色古怪,問之不語。從此認真讀書,戒了網癮。學校盛傳他見鬼了。後來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學問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說,那天父親來送生活費,捨不得住旅館,在牆下坐了一夜……
其實每個人能觸動他的事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孩子的秉性父母都應該了解,怎麼才能去正確引導他們呢?對於每個孩子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有幾個點父母是必須知道的。
1.孩子的性格父母必須了解
2.培養孩子至少一個方面的興趣
3.永遠不要拿孩子當孩子
4.多聽孩子的意見
5.孩子犯了錯心平氣和的問:自己做了什麼事、這件事造成了什麼後果、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會不會更好
最後說一句,沒有一開始誰就是壞孩子,只有一開始就不稱職的父母!
謝謝悟空邀請。
孩子沉迷 游戲 ,是很多家長都頭疼心煩的事。要引導孩子不玩或少玩 游戲 ,先了解一下,孩子是如何沉迷 游戲 的。
人常說,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同樣,小孩子沉迷 游戲 的習慣,也不是一天形成的。
我的一個親戚,由於生孩子較晚,就特別疼愛孩子。孩子一、二歲,家長就把手機給孩子當玩具玩,三歲就給娃買了好手機,現在六歲,手機已換了三部,小小年紀,用的已是蘋果幾了。有次我到他家,小傢伙玩手機溜的很,我老太太自嘆不如。
現在的孩子聰明,學習新亊物快,但家長過度的溺愛,滿足孩子對物慾的不合理要求,容易滋生孩子自私任性的個性。我親戚家六歲的孩子也迷戀上了手機,表現在孩子身上,實則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偏頗缺失。發展下去,有可能造成孩子將來痴迷手機,影響學習,影響身體,特別是對眼睛造成傷害。
這個亊例告訴我們,孩子的不良習慣,說到底與父母的嬌慣放縱不無關系。愛孩子,不光是要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更重要的是從精神上自小引導,給孩子的心田注入正能量,逐漸滲入心裡,使之生根發芽,將來開花結果。
為了克服引導孩子迷戀手機、 游戲 的現象,做家長的首先要做到:
一、在家裡或當孩子的面不玩手機、 游戲 ,做到為人表率。家長陪孩子一起作作業、輔導孩子學習,或與孩子互動 游戲 。這些不用我過多解釋,每個家長是孩子的老師和榜樣,大家心裡都明白。
二、節假日父母親帶孩子逛公園、郊遊、參觀博物館,陪孩子看喜歡的電影。有時與孩子約定,共同參與玩1一2個小時 游戲 。既滿足了孩子想玩 游戲 的心理,又密切了父母與子女的關系。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 游戲 問題上,我們要積極引導,不能一味高壓管控。就像流水,你要給水正常的流通渠道,否則,它就會四處蔓延亂流,造成傷害。
三、在經濟上進行管控。小學生最好不買手機,中學生不買價位太高、功能較多的手機。同時,對孩子手機中下載的軟體進行檢查,與學習無關的軟體一律刪除。按照孩子手機的正常消費情況,按時支付,超出部分,問清情況,告知其下不為例。
平時,管好自己的密碼賬號,防止孩子盜刷家長手機中的現金,用於玩 游戲 。
四、對孩子進行迷戀 游戲 惡果的正面教育。從身體 健康 、學習生活等多方面,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孩子對迷戀手機 游戲 壞處惡果的認識,促其轉化,從 游戲 中跳出來。
當然,把孩子從沉迷 游戲 中解救出來,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既需要家長的耐心、細心和恆心,也需要學校、 社會 和學生的共同配合。但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一定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我們正在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我們的目的正在實現,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實現。
說起孩子打 游戲 ,我有個故事要講。記得我女兒上初一的時侯。家裡有個 游戲 碟,上面大約有三百多個 游戲 ,其中就有《紅豆羅》等等。是用個什麼機子與電視一聯,坐在沙發上就能一個人或是兩個人可以同時打 游戲 了。當時這種玩法也不是所人家都可辦到的。女兒能在家玩兒已是心滿意足了。她每到打不過通關時,都會喊我與她一同戰斗。
能一關一關的過去是很有成就感的。漸漸的我有了癮,一回家第一個任務是先玩兒兩把 游戲 再干別的。說實話干別的也不怎麼認真,只想著湊合湊合得了,能吃開飯就行了。
一天中午我買回一條大鯉魚,紅燒鯉魚是我的拿手好菜。「千滾豆腐,萬滾魚」,老話說的好,慢慢滾著魚,我好玩兒兩把 游戲 ,女兒也就下學回來了。
不知不覺,三把 游戲 上來了。什麼都忘記了,沉迷於 游戲 里忘我的快樂。這時女兒回來了,一進門大聲喊到:「啥糊了?」。說時遲那時快,女兒一個大步流星跑到廚房,端下鍋。女兒悲哀地說:「媽呀!我的魚」。
我悄默聲地將沒糊的魚拿上餐桌,與女兒湊乎地吃了一頓飯。女兒不高興,還是安慰我說:「以後別玩兒,迷上癮了」。我答應著,乖乖地聽女兒的話。心裡發誓再不玩兒了。
一個星期過去了,兩個星期不到,下班回家,無所事事,不由自主地走到電視旁,想玩兒 游戲 。 游戲 碟呢?怎麼沒有了?哦,明白了,女兒一定是藏了。我開始到處找了,翻了一下書櫃、櫥櫃,終於在頂櫃里找到了。小樣,你藏的我能找不到,呵呵。
女兒下學回來見我又玩兒 游戲 。問我:「飯呢?怎麼連飯都沒得吃了」。「飯?我回來有點早,想著玩兒一把 游戲 再做飯,沒想到時間過的太快了」,我解釋到。女兒一聽,惱了,將 游戲 碟拿出來,直接掰兩半兒,從三樓窗戶扔了出去。我急急地走到窗口,碟已飛了下去,被風刮到一旁了。我無言以對,從此不再玩兒 游戲 了,女兒再也不提 游戲 一詞,唯恐我的 游戲 癮犯了。現在無論我用什麼手機,女兒第一要務是偷偷的將手機里的 游戲 刪除,她才放心。(❁´ω`❁)她常說:「沉迷於 游戲 太可怕了,不管不顧的」。
Ⅱ 面對沉迷手機游戲的孩子,我們該如何教育
注重引導。因噎廢食要不得。大禹治水,重在疏導,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如何才是有效的疏導,卻令很多家長不得法門。有的家長不給孩子買電腦,或者買了也不接互聯網,於是孩子就去網吧、同學家,反而出現失控的嚴重後果。何況網路是現今社會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中小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如果家長多用些時間、多用點心跟孩子交流,引導他們健康的上網,甚至陪他們適當的玩會游戲,讓孩子們想玩,愛玩的天性得以釋放,將孩子的心打開,自然會從沉迷中清醒過來。
適當限制。為防止孩子上網成癮,應該對孩子上網時間做出一定的限制。在電腦內安裝防火牆以屏蔽不良網站。父母應掌握一些電腦知識,跟孩子縮小差距,更便於及時發現問題。不懂或不大懂電腦的父母,可藉助跟子女學電腦,一方面動態掌握孩子「網上沖浪」,另一方面讓孩子當回「老師」,滿足其成就感,為交流互動創造條件。但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一定要把電腦放在公共區域比如客廳,不要放在孩子卧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