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游戲活動安排有哪些內容
『壹』 幼兒園游戲的基本活動形式有哪些
幼兒游戲活動有自由游戲、區域游戲、主題游戲等類型。   1.自由游戲自由度高。自由游戲是幼兒在自然狀態下發生的游戲,不受外力約束,幼兒按自身的需要、興趣。能力自發展開的。以獲得自我滿足和愉悅為目的的活動。游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游戲的難易是多層次的,游戲的材料是多種類的,游戲的玩法是多變的,游戲的時間是不確定的,游戲占據的空間是多方位的,其活動時間、活動場地、操作材料都比較分散,隨意性較大。幼兒的自由度高,完全由自己做主,幼兒游戲性最強,教師對游戲的干預最少。   2.區域游戲選擇性大。區域游戲是教師按照幼兒每一階段的學習特點,有目的、有順序地創設游戲活動區,如益智游戲區,建構游戲區、角色游戲區、表演游戲區、美勞游戲區、運動游戲區等。投放相應的游戲材料,幼兒可以任意選擇並開展游戲,教師也可以給幼兒建議活動內容、形式等。其組織形式較鬆散,但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控制,把握游戲的方向。區域游戲為幼兒的活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豐富的材料等:同時更注重了個體發展的差異。為發展較快和相對遲緩的幼兒提供了適宜的內容。引導幼兒間的橫向交流。   3.主題游戲綜合性強。主題游戲是教師根據教學意圖創設游戲條件。讓幼兒在游戲中或游戲化的活動中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和發展。這樣的游戲活動有著一般游戲和日常生活所不能替代的功能與價值,在幼兒一日活動中綜合了各種游戲活動因素,活動時間比例最大。主題游戲雖然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標控制之下,但不是使幼兒的學習受到強制。因其選用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內容,能使幼兒在學習中從心理上參與到游戲過程中來,帶給幼兒游戲般的快樂和體驗。主題游戲活動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圍繞某個領域教育目標進行整合的領域主題游戲;二是對幼兒園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教育目標進行整合的綜合主題游戲。
『貳』 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准備有哪些
一、游戲計劃准備
游戲計劃是教師指導、組織幼兒游戲所設計的方案,具體內容包括:
1、游戲任務
不同的游戲又不同的任務,這些任務(或者游戲)的目標應根據階段性主題教育的內容和幼兒的實際經驗和水平來確定。
2、游戲的玩法和構思
游戲玩法要緊緊圍繞游戲目標,有趣味性、啟發性並對幼兒有吸引力。
3、游戲規則
游戲規則是對游戲的程序、游戲的內容和方式、游戲的結果評價等的規定。游戲規則一般由成人提出,參加游戲的幼兒必須明確並遵守。游戲規則可以規范幼兒在游戲中的運作和行為,保證游戲任務的順利完成。
4、游戲結果評價
游戲要先確定好目標任務,同樣,最後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也要在設計方案中體現。有的游戲娛樂性很強,就要力爭在幼兒的快樂和滿足中結束游戲;有的游戲是競賽性的,則要在表揚和鼓勵中結束。
二、游戲材料准備
材料准備包括游戲所需的玩具及材料。游戲材料對幼兒游戲又極大的影響,使教師組織開展游戲的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和步驟。教師可以通過對環境的創設、材料的提供,將教育的意圖及教師期望幼兒達到的行為,物化在環境與材料中,通過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游戲潛移默化滲透給幼兒。
准備游戲材料的過程也是幼兒參與游戲的過程,教師可以發動幼兒一起參加。幼兒是游戲的主人,游戲需要什麼東西,游戲怎麼玩,幼兒心理最有數。幼兒參與游戲准備的過程,不僅能更好的滿足幼兒游戲的願望,也能鍛煉幼兒的能力,特別是幼兒的自主性、計劃性等等。同時,也省去以往教師花大量的時間,為幼兒製作精美玩具的不必要的勞動,給幼兒多提供參與的機會兒。
在材料的准備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家長來關心、支持幼兒的游戲,也可以發動家長為幼兒游戲的開展提供資源,使家長逐漸認識到游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價值,同時也能使幼兒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支持,增進親子關系的發展。
『叄』 一份完整的幼兒園教學活動計劃一般包含哪些內容
《幼兒教育新綱要》指出:要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在新的學期的里,為了使幼兒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今後的工作開展的更好,我們將認真觀測執行教育局頒發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及幼兒園有關安全工作的規律,建立領導在教師之間的各種安全規章制度,健全各層之間的安全工作組織機構,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簽訂安全目標工作,責任書,做到各項到位,責任到位。經常向家長、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內容要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防中毒、防傳染病、防盜竊、防侵害、防突發性事故為重點,加強法制教育。自防自救教育與防火防災教育,食品衛生與健康教育等,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的防範意識,提前消除事故隱患,提高自我保護和自救能力。現結合本園實際,制定本年度安全教育工作計劃。
『肆』 幼兒園游戲活動有哪些
幼兒園游戲活動如下:
1、粘泡泡糖
所有的孩子圍成一個圓圈,邊拍手邊說:「粘泡泡糖,粘泡泡糖。」孩子問:「粘哪裡?」老師說:「粘肩膀(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孩子馬上兩人一組互相碰肩膀。
2、天氣預報
老師說:「下大雨。」孩子說:「不怕。」老師說:「下雪。」孩子說:「不怕。」當老師說下冰雹時,孩子們立刻蹲下抱住頭,慢者被淘汰。
3、搭三角形
孩子分成若干組,每組6個小朋友,搭成三角形的樣子,聽老師的口令向左,「三角形」一起向左走三步,老師說向右(向前,向後),三角形一起向右(向前,向後)走三步。
4、老鼠籠
班中三分之二的孩子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做成老鼠籠,其餘的孩子扮演老鼠,游戲開始,所有的孩子一起說:「老鼠老鼠壞東西,半夜出來偷吃米,我們搭個老鼠籠,咔嚓一聲抓住你。」扮演老鼠的孩子則圍圓圈跑,當說到抓住你的時候,一起把手放下,在圈中的孩子即被抓住。
5、人槍虎
孩子分成人數相等兩隊,面對面站好,每隊選出一個隊長,然後隊長統一隊里的動作,(兩臂屈肘胸前交叉為人,雙手在胸前做射擊狀為槍,兩臂屈肘兩手上舉於頭的兩旁,五指張開為虎。人可以拿槍,槍可以擊虎,虎可以吃人)。
老師說1,2,3開始,兩隊立刻同時做出自己隊的動作,勝隊立即追負隊,被抓住的孩子加入勝隊,游戲重新開始,結束時以人多的隊為勝。
6、蘿卜蹲
孩子圍成一個圓圈,一個孩子開始說:「xx蹲,xx蹲,xx蹲完,xx(說另一個小朋友的名字)蹲。」(xx代表小朋友的名字),被點到名字的小朋友開始游戲,依次類推。
7、斗雞
孩子用手扳住一條腿,游戲開始,孩子互相撞擊,最後,沒有摔倒者為勝利。
8、運彩蛋
2個小朋友為一組,將手絹拉平,放一個海洋球在上面,從起點到終點,每次只能運一個,規定時間內運得多者為勝。
9、雙棍擔球
兩個小朋友一組,一人拿一根棍子平行放好,將皮球放在棍子上,從起點運至終點,快者為勝。
10、圍圈踢球
5-10人為一組,小朋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互相踢圈中的皮球,若球滾出圓圈,則圓圈一起移動直至球在中間,游戲繼續。
『伍』 幼兒園小班游戲活動目標有哪些
幼兒園小班教學目標 日常: 1喜歡上幼兒園,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2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圍成人的關心和愛護,愛父母、愛老師、喜愛自己的家和幼兒園。 3願意和同伴交往,願意參與集體活動。 4學習並嘗試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禮貌用語。 5知道「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小朋友自己的節日。 6樂於學習做力所能及的事。 7幫助幼兒養成獨立進餐的習慣,引導幼兒願意吃各種食物。 8引導幼兒獨自、按時入睡,會脫簡單衣物,並放在固定位置。 9不害怕健康檢查和各種健康接種。 10引導幼兒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不跟陌生人走。 語言: 1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別人說話,理解談話的基本內容,初步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2引導幼兒說普通話,能用普通話進行語言交流。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請求和願望。 4能朗誦簡短5—6首兒歌,復述一個簡短的故事或散文。 5知道看書的基本方法,知道一頁一頁地看書。 6會1—2個看圖講述。 7對識字感興趣,能認識80個 左右的漢字。 數學: 1在操作活動中,引導幼兒按某個特徵對物體分類。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比較兩三個物體間量(大小、長短、高矮等)的顯著差異,並按某個特徵進行「5」以內物體的排序。 3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實物並說出總數。按實物範例和指定的數目取出相應數量的物體。 4引導幼兒感知白天、黑夜和早晨、晚上。 5引導幼兒,學慣用語言講出操作活動的感受和發現。 6引導幼兒認識三角形、正方形,了解圖形間關系。 美術: 1支持、鼓勵幼兒參加美術活動,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造型簡單、色彩鮮明的美術作品。 2引導幼兒學習在畫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並把它畫大些,鼓勵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3引導幼兒體驗泥土的可塑性,學慣用搓、團圓、壓扁、粘合等方法塑造簡單的平面物及立體物。 4引導幼兒體驗折紙的樂趣,學慣用撕、貼等方法塑造簡單的平面形象。 科學: 1引導幼兒喜歡觀察常見的事物和現象,並對它們感興趣。 2在活動中,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和探索活動,引導幼兒了解感官的作用。 3認識兩種常見的花草、樹木、野獸,知道其名稱及特徵。 4初步了解秋季最明顯特徵及人們的活動。 5認識1—2種生活用品,知道其特徵及用途。 6引導幼兒大膽回答問題,學慣用語言講出操作活動的感受和發現。 7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戶外活動時能注意安全,不將異物塞入耳、鼻、口裡。 音樂: 1引導幼兒在唱歌時學習聽前奏,並逐步對歌曲的開始和結束作出正確的反應。 2用自然音唱歌,吐字清楚,學會唱5—6首歌曲。 3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演唱熟悉的歌曲。 4能隨簡單的音樂節拍做拍手動作。 5學會歌表演,提醒幼兒在音樂活動中自由選擇空間,不與同伴相撞。 6引導幼兒認識曲譜中音符的唱名 7學習簡單的舞蹈動作,每學期學會2個舞蹈。 體育: 1初步學習投、擲、鑽爬、攀登、平衡等動作。 2引導幼兒學會上體直立、一個跟著一個走,能聽信號走成圓圈。 3引導幼兒能根據簡單的口令或音樂較合拍地做模仿操和徒手操。 4引導幼兒自然協調地跑,不與他人碰撞。 5引導幼兒在活動後知道合作收拾整理小型體育器械。
『陸』 幼兒園教學游戲活動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重要方式,是符合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前蘇聯的阿爾金稱游戲為「兒童的心理維生素」。我們知道在幼兒園的很多活動中,游戲貫穿於語言,音樂、美術、鍛煉、數學等各項活動中,幼兒通過各種游戲獲得了知識,開發了智力,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柒』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包括哪些游戲活動
組織小班體育游戲「采蘑菇」時,活動前通過情景教學:在路上遇到扭傷了腳的袋鼠媽媽,我們要幫助它。以此來激發孩子幫助別人的情感,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在游戲中還結合主題教學,讓孩子把採回來的蘑菇進行分類,按要求把蘑菇放在各個籃子里。在去采蘑菇過程中設置的路障中:跨過小河,爬過山坡、鑽過山洞來發展幼兒的動作,通過這樣的設計,孩子們在活動中玩的很愉快且積極性也高,他們樂意參與活動,能做到動、靜收放自如。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個體差異性,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游戲方法 。能力弱的幼兒,教師要加以指導和幫助。在活動中,教師既是孩子的夥伴也是一名引導者,教師應巧妙的引導孩子參與到游戲中去,在游戲中快樂的成長。
『捌』 幼兒園活動安排有哪些
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安排活動內容
還有就是安全問題是一定要注意的
注意幼兒的動作發展規律來安排組織活動
根據幼兒興趣隨時調控
晨間活動以鍛煉為主,課外活動以游戲形式為主
『玖』 幼兒園教學游戲活動包括哪些內容
幼兒園生活、游戲和學習常規培養包括哪些內容 幼兒園的常規培養教育是指對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規則、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的培養教育過程,是貫穿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的。在常規培養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如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對他人要懂得文明禮貌、知道愛護公物、學會分享與謙讓、學會等待與輪流以及關心、同情他人等,要讓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 如果按照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內容來劃分,幼兒園的常規可以分為生活常規、游戲常規、學習常規三部分。 一、生活常規貫穿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是根據幼兒園的生活環節制定的活動規則。生活常規一般包括來園、盥洗、飲水、如廁、進餐、午睡、起床、離園等環節的常規。幼兒應該形成的生活常規包括:遵守作息時間,有良好的進餐習慣、睡眠習慣、衛生習慣,有良好的坐、站、走姿勢,以及有良好的物品收放習慣等。各年齡班的生活常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在具體的要求上有所不同。比如,中班增加了勞動常規,大班增加了值日、收拾和整理活動的常規。 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 (1)早晨按時入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大聲向老師問好; (2)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整理自己的衣物並把自己的物品放到規定的地方; (3)參加班級的晨間游戲活動和晨間鍛煉; (4)按照規定的步驟洗手,大小便後知道洗手; (5)安靜進餐,不挑食,自己吃,不撒飯;飯後按要求把碗勺放到指定位置; (6)安靜午睡,安靜起床,嘗試自己穿衣服; (7)離園時拿好自己的物品,向老師道別。 二,幼兒園的游戲活動既包括室內游戲和戶外體育游戲,也包括個人游戲、小組游戲和集體游戲。為了保證游戲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商議制定游戲常規。 中班幼兒的游戲常規: (1)能自己選擇游戲活動,並有目的的活動;
2)游戲中遵守游戲規則,遇到問題主動想辦法解決; (3)與小夥伴一起玩,能大膽表達與交流; (4)學習輪流按順序游戲,不經別人允許不插手別人的游戲; (5)注意保持安靜,不大聲喊叫影響別人; (6)愛護玩具,按要求有序地收放玩具材料; (7)學習自主解決游戲中的困難與糾紛。 三,幼兒園的學習活動包括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教師要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及遵守紀律、認真傾聽與交流、敢於大膽表現自己的好習慣。 大班幼兒的學習常規: (1)能積極、愉快地參加各種學習活動; (2)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大膽且大聲地回答問題; (3)有良好的坐姿;舉手姿勢、站姿、握筆姿勢,懂得用眼衛生; (4)注意傾聽教師和同伴的講話並勇敢地回答問題; (5)大膽探索與嘗試,有目的地進行操作; (6)注意觀察和學習同班的經驗,積極與大家討論問題。 在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同時,教師要保證幼兒的一日生活是安全的、快樂的、有意義的,要讓孩子獲得應有的發展。
希望能幫到你,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