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創造性的游戲有哪些
1. 適合小班戶外簡單游戲名稱有哪些
小班戶外游戲:小豬回家
游戲規則: 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游戲玩法: 幼兒雙手推動「小豬」(皮球)在地面滾到指定的「家」(紙箱)。隨著幼兒興趣的變化,游戲情節可不斷發展,如:幫助「小豬」鑽過「山洞」(障礙物),走過「小橋」(障礙物),繞過「危險」(障礙物)回到「家」。
小班戶外游戲:喂小動物吃飯
游戲規則: 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游戲玩法: 在大紙盒上貼動物頭像,幼兒站在一定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裡,鍛煉投擲和目測能力。
班戶外游戲:我是小小傳球手
游戲規則: 幼兒要先站好,然後依次傳遞,不能越位傳遞。 游戲玩法: 幼兒以各種方式站好,從頭頂開始傳球,也可以進行腿下傳、左右傳、邊跑邊傳等。傳球游戲能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配合、協作的能力。
小班戶外游戲:比比誰的本領大
游戲玩法: 老師向前爬時,幼兒就後退爬,想法不讓幼兒抓住,如果快要抓著你時,幼兒就像小烏龜一樣用伸縮的本領保護自己;當老師後退爬時,幼兒就向前爬來抓我,看看是幼兒的本領大,還是老師的本領大?不讓對方抓著。
小班戶外游戲:看標志爬
游戲玩法: 老師這兒有兩朵什麼顏色的花?當你看到紅花時,就必須向前爬;當你看到黃花時,就必須後退爬,看誰先到終點拿到小兔娃娃,誰就是冠軍。
2. 幼兒園有哪些美術游戲
紙杯做小人偶,教小朋友們在紙杯上面塗出人物形象,並且以這些紙杯小人為形象講故事。挑選兩種簡單易畫的小動物頭像,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那一個,在卡紙上畫出來,老師幫小朋友們剪出來,粘在卡紙條上,做成王冠戴在小朋友們的頭上做游戲收集一些樹葉,讓小朋友們看看像什麼樣的形狀,再一起動手拼成各種圖案例如金魚、龍雀等等。准備多個紙盤和顏料,讓小朋友們用手指蘸著做畫,在紙上畫出圖案准備宣紙和國畫顏料,將宣紙折疊,讓小朋友們把老師調好的稀釋顏料用毛筆塗在紙上,打開紙晾乾就成了美麗的水墨印畫准備橡皮泥或紙粘土,給小朋友們將一個故事,然後跟著老師一起用橡皮泥捏出故事中的事物,最後把大家做好的拼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地故事場景本人有多年兒童創意繪畫教學經驗,以上都屬於親測過可行的教案。希望題主能採納
3. 幼兒游戲的種類有哪些
創造性游戲:角色游戲、表演游戲、建構游戲。
規則性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
幼兒園主要的集中游戲類型,還有智力游戲、娛樂游戲、美術游戲等是次要游戲
4. 適合幼兒園玩的游戲有哪些
1.木頭人
游戲規則: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邊走邊念兒歌「我是一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看誰堅持一分鍾"念到最後一個字時所有幼兒擺出造型不動。老師說時間到才能動,游戲反復進行。
2.丟手絹
游戲規則:幼兒圍成一個圓圈,一名幼兒一邊唱著歌一邊在小朋友們的後面跳,當唱到"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時,幼兒就馬上把手絹放在一個小朋友的後面。如果這個小朋友發現我把手絹放在他後面時,他就要立刻拿起手絹來追我,幼兒呢就馬上跑,當跑到這個小朋友的位置前,我就蹲下。然後請沒追到我的小朋友來玩。如果被追到了,那麼被追到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個節目哦。
3.紅燈綠燈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站在起始線後做好准備,一名幼兒在場地的另外一頭發號施令,游戲開始,幼兒開始走步,發號施令的幼兒背對幼兒念"紅燈綠燈停"念到停時轉身,此時走步的幼兒不能動,動的幼兒暫停一次游戲,游戲重復進行,直到發號施令的幼兒被走步的幼兒拍到。
4.切西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開的兩名幼兒則必須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位的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5.粘泡泡糖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邊走邊念兒歌"粘粘粘泡泡糖,一粘粘到頭頂上,兒歌說粘到哪就粘在身體的什麼部位,為增加趣味興趣,可讓幼兒互相粘,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6.捉尾巴
游戲規則:准備彩繩若干條,在場地上畫出四散跑的范圍。幼兒兩人一對,各自在後腰上繫上彩繩當尾巴。游戲開始,四散跑開,每一對幼兒要想辦法捉對方的"尾巴",同時要保護好自己的"尾巴",抓到對方"尾巴"為勝。
7.把球踢出圈外
游戲規則: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兩個人進到圓圈內.其他的人站在圓圈外,連續不斷地把球投進圓圈內。圓圈內的人則要迅速地把球踢出圓圈。如果留在圓圈內的球超過了三個,則圓圈外的一方獲勝。也可以考慮其他適合的規則。
8.夾球接力跑
游戲規則:游戲的人分成兩隊,不是進行普通的接力跑,而是用膝關節處夾球跳著跑。如果用手抱球或球落地均為犯規,要返回出發地重跑。為了夾球方便,不要使用過大的球。
9.同心協力
游戲規則:場地中有5個不同顏色的圓圈,每個圓圈都不是很大。游戲規則是每個圓圈中要站滿5個小朋友,這5個小朋友除了腳以外,身體的其他部位不能著地,同時所有小朋友的腳必須踩在圓圈裡面,身體可以露在外面。看哪個圓圈中的小朋友通過集體協作,能共同配合完成游戲。
10.編花籃
游戲規則:3-6人參加,參加者伸出右腳,勾住前人,形成一個編出的圈,一手搭住前面小朋友的肩膀,邊念兒歌,邊單腳往前跳,直至兒歌念完。
5. 適合幼兒園小班的戶外游戲有哪些
活動名稱 丟沙包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 2、體驗與同伴一起合作游戲的興趣。 活動過程:游戲的人數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在一個大約是羽毛球場大小的地區中游戲,其中的兩個人站在場地的兩端,為丟沙包的人,兩人互相傳接。其餘的一人在場地中可任意跑動,躲避兩個人的沙包傳接。被打到則算死掉一次。相反,被場中的人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游戲者可以任意規定場地中者接到沙包所得到的命的數量)接沙包可以分單手或雙手,單手接沙包和雙手接沙包所得到的命數量不同,此數量可有游戲者規定。場地中者接到沙包後,可以「保命」或「點地」。保命即使保存著一條命。點地就是不保存著一條命,但須在場地中點一下地,再向場外扔出。 小兔找山洞 活動目標: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和速度 活動過程:個幼兒當大灰狼,一個幼兒當逃跑的小兔,其餘一部分幼兒兩兩組合搭一個山洞(手牽手舉過頭頂),另一部分幼兒當躲在山洞裡的小兔,每個山洞只能躲一隻兔子。游戲開始,大灰狼去追那隻在外面的兔子,小兔趕緊跑,去找一個山洞躲起來,當鑽進洞時,原先在洞里的小兔趕緊逃出來去找另一個洞,游戲繼續。如果被抓住了大灰狼與小兔互換角色繼續。
6. 幼兒園小班的室外游戲都有什麼啊
一,拉小豬走 目的:練習蹲著走,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准備:藤圈4個,小豬頭飾若干,「豬圈」若干。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兩隊,各隊兩名幼兒為一組,1、2報數,第二名幼兒扮演小豬並戴上頭飾,第一名幼兒扮「拉豬人」拉著藤圈向前走,」小豬「蹲著走。全體幼兒邊拍手邊說兒歌:」耳朵大,眼睛小,豬的全身都是寶。快拉小豬進豬圈,小豬小豬要走好。」把「小豬」送到端線的椅子上坐下(進豬圈),扮拉豬人的幼兒跑回把藤圈交給第二組,依次進行。 規則:「小豬」必須蹲著走,不能站起來 二,趕豬入欄 目的:讓幼兒學會側向擊球的方法,培養幼兒擊球的准確性和判斷能力。 准備:小凳6~8根,木棍2根,皮球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隊,成四路縱隊站在兩端。一隊和三隊面對站立,二隊和四隊面對站立。聽到口令後,由一、二隊兩名幼兒雙手握緊木棍上端,身體側向,用木棍的另一端將球(豬)向前擊波滾動,使球(豬)依次從凳子旁滾過,直至球滾到第三、四對幼兒面前,互相接替,滾球幼兒到排尾站好。游戲繼續進行,直到一隊、二隊幼兒根三隊、四隊幼兒互換場地。最後,速度快者獲勝。 規則: (1)球必須依次從凳旁滾過才能有效。凡球未滾過者,必須重新使球滾過。 (2)不準用腳踢球。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適當距離及球的重量、大小,並告知幼兒撥球力量要適當。 三,小小守門員 目的:鍛煉幼兒踢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准備:甲隊每人一個球 玩法:將幼兒分成甲、乙兩隊,各成一列橫隊,距6米相對站立,各隊隊員左右間距1米。甲隊每人腳下各放一個球,乙隊隊員雙腿開立,與左右同伴腳抵腳(如圖)。 游戲開始,甲隊幼兒同時踢球射門,乙隊幼兒進行堵截(用手接球或用腳擋球,踢回)。射門成功(球過乙隊防線),一個球得一分,教師記下總分。然後甲、乙兩隊互換位置,交換射球,守門。射進球多的隊獲勝。 規則: (1)射門時必須站在線外,只能用腳踢,不能用手扔。 (2)可以直線或斜線射門,但必須設在有效范圍內,即兩端守門員的外側腳之內。 (3)守門員不得離開守門去去堵截。 可根據幼兒年齡活動做基礎,適當縮短或延長射門距離。 四,對碰球目的: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鍛煉幼兒的手臂肌肉。 准備:皮球若干個。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請4名幼兒分別站在甲、乙、丙、丁處拿1隻皮球,甲丁為一組,乙丙為一組。聽教師口令,甲將球滾向丁,丁將球滾向甲,半路兩球相撞的一分。乙、丙動作相同。撞球多的組獲勝。 此游戲也可以在桌子上進行,幼兒各站一角,方法同上。 一:沒有鼻子的"大象" 目的: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幽默感,並在歡笑聲中培養幼兒對拍子歌曲的演唱興趣。 玩法: 一半幼兒圍成一個圓圈,另一半幼兒扮演小豬站圈內。 ①— ②小節,在圓圈上幼兒邊唱邊拍手(一拍一下)。扮演小豬的幼兒身體向前傾,兩臂屈時,兩手按在耳朵上,做大耳朵狀,一拍走一步。 ③— ④小節,「小豬」邊走邊兩手在身體兩側下垂成圓弧狀,做很胖的樣子。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⑤— ⑥小節,「小豬」動作同 ①— ②小節,圈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⑦— ⑧小節,「小豬」在原地上左手叉腰,右手伸食指在右側點一下。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⑨— ⑩小節,「小豬」邊拍手邊走,尋找一個圓圈上的幼兒。 二,五指歌 目的: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玩法:全班幼兒圍成圓圈,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獵手,隨著歌詞做動作,其他幼兒雙手隨歌詞節奏,逐一伸屈。 ⑦—— ⑧小節,「獵手」做打槍動作,瞄準誰,誰立即做松鼠動作跳出。 ⑨—— ⑩小節,幼兒隨歌詞自由創作表演。 ⑾—⑿小節,「小豬」和一幼兒互相指著鼻子交換位置,交換角色。 三,小雞吃米 玩法:在地上畫一個圓圈當雞舍,扮演小雞的幼兒站在圓圈內。另選一名幼兒扮演飼養員,手拿一些小硬紙片或是小塑料茶塑當米,站在圈外。前奏時做好准備,歌曲開始,「飼養員」邊唱邊隨節奏圈外撒「米」,唱到「你也撿,我也拾」時,「小雞」出圈爭拾。音樂結束,拾得多者獲勝並當「飼養員」。 四,小魚追小蝦 玩法:幼兒圍成圈圓,請兩名幼兒分別扮演小魚小蝦。音樂起,「小魚」追「小蝦」。「小蝦」向前跳至少三次,「小魚」必須站住不動。「小蝦」跑,「小魚」才能開始追。音樂停,「小蝦」跑到了原來的位置,並且未被「小魚」逮住者獲勝。 五,頂羊角 目的:鍛煉幼兒的機智靈活性,鞏固已學知識。 准備:寫在紙上的算術題若干。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音樂開始,兩組的第一名幼兒(背上貼有算術題),隨著其他幼兒的伴唱,模仿小樣的動作:低頭、弓背、兩手下垂。先看到對方背上的題目並算出得數者獲勝。音樂再起,第二對幼兒開始游戲。如雙方都沒有算出得數,其他幼兒就為他們拍手加油並數數。 規則:要求當觀眾的幼兒不能「打電話」。 ⒀小節全體幼兒並腿向上輕跳一下,游戲重新開始。 六,夾包跳 目的:練習跳躍動作 准備:沙包每人1個。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體幼兒面向圓心站在大圓圈外邊5米處,說兒歌:「小沙包,真正好,夾起沙包向上跳,一二三,用力拋,看誰得分真正高!」說完兒歌後,幼兒兩腳內側前部夾住沙包,跳躍前進,至第二個圓圈線外,用腳夾緊沙包向前拋出。沙包落在中心得3分,每向外一圈少得1分。夾拋3次後算總成績,得分最高獲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規則:只能兩腳夾沙包跳躍前進。 :教師要告知幼兒撿到沙包後記住自己得幾分,要強調教育幼兒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六,協同走 目的:培養幼兒團結協作、步調一致的能力。 准備:2條1米長與幼兒腳同寬的木條,在木條上釘上2條寬松緊帶。 玩法:兩名幼兒前後同時站在兩塊木條上面,把腳伸進釘好的松緊帶內,同時邁左腳或右腳一齊向前走。為了增加游戲的難度,在同一方向走熟練的基礎上,兩名幼兒可面對面站立,這樣,一名幼兒往前走,另一名則要後退走。 游戲時,可採取競賽的方式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玩法:幼兒持繩球得繩端,側身伸臂朝一個方向轉動,使球快速隨身體轉動。教師喊「一二三!」幼兒則放手,使球飛出。繩球飛達距離遠的隊獲勝。 七,狐狸和兔子 目的:訓練雙腳向上跳的能力 准備:兔子頭飾若干,狐狸頭飾1個,小椅子若干把。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一名幼兒扮狐狸,幾名幼兒扮大樹站在椅子上,其餘幼兒蹲成一個大圓作為森林。游戲開始,教師飾兔媽媽說:「今天天氣真正好,咱們到樹林里去玩,好嗎?」幼兒們頭戴兔頭飾邊說兒歌邊雙腳跳入圓圈裡:「小白兔,耳朵長,樹林里邊捉迷藏。采蘑菇,喜洋洋,當心狐狸莫上當!」說完兒歌後,「小兔」在「大樹」周圍跳、跑、蹲下采蘑菇,「樹枝」隨風自由擺動。當「兔媽媽」說:「狐狸來了!」「狐狸」即從家跑出捉「小兔」,被捉到的「小兔」自覺到「狐狸」家蹲下。若「小兔」蹲在「大樹」旁,表示「小兔」已進洞,「狐狸」則不能去捉洞中的「小兔」。捉6~10隻「小兔」後,互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規則: (1)"小兔「要邊說兒歌邊做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當聽到「狐狸來了」,「狐狸」才開始捉「小兔」。 (3)「小兔」蹲在樹旁,「狐狸」就不能再抓它。 (9)投的准 八,跳圈運糧 目的:練習單腳跳。 准備:沙包若干個(多於參加游戲的幼兒)。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幼兒
7. 適合幼兒園小班室內小游戲
擊鼓傳花——老師敲桌子,花(或者其他物品)傳到哪個小朋友手裡,誰就出局 猜物游戲—— 老師將糖果放在一隻手的手心,捏緊拳頭,念兒歌:公雞頭,母雞頭,糖糖在哪頭,在這頭,(伸出左手)在那頭,(伸出右手)請你猜猜在哪頭。幼兒猜猜。猜到糖果歸幼兒。送信——一名幼兒是郵遞員,做敲門狀,問答如下: 郵遞員:「當當當。」 問:「誰呀」? 回答:「我是送信的郵遞員呀」! 問:「從哪來的信啊?」 回答:「從xxx來的信啊!」 問:「把信送給誰啊?」 回答:「把信送給xxx。」 信送給小朋友,再依次玩下去。 只想到這些 望採納!
8. 幼兒園游戲有哪些
說的是游戲種類嗎? 創造性游戲:角色游戲、表演游戲、建構游戲 規則性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 幼兒園主要的集中游戲類型,還有智力游戲、娛樂游戲、美術游戲等是次要游戲。 如果,你要尋找具體的游戲內容,可以到網路搜索大班、中班、小班游戲,可以搜索到很多!
9. 幼兒園游戲的類型有哪些它們的概念和特點是分別什麼
一、 幼兒園游戲分類的幾種形式 (一) 創造性游戲和有規則游戲 此類游戲的分類受蘇聯的影響較大,它便於教師了解游戲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這是目前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認的分類方法。但容易給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帶來誤區。 (二) 主動性游戲和被動性游戲朱鄧麗娟等:《幼兒游戲》(上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頁。 1 主動性游戲兒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動外,更需要運用肢體、肌肉的活動去進行游戲,兒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戲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決定游戲的形式,如繪畫、手工、玩積木、玩玩具、角色游戲、玩沙、玩水、唱歌。根據不同的游戲方式,主動性游戲可以再分為以下四種: (1) 操作性游戲:運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動來進行的游戲。大肌肉活動,如需手腳協調的攀、爬、拋、捉等動作;小肌肉活動,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圖等,需運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進行。 (2) 建造性游戲:兒童利用大小積木或拼插玩具來製作房屋、橋梁或其他物品。 (3) 創作性游戲:需要兒童用心去創作、運用簡單的材料製作物品,以表達其創作力。一切美工活動、玩沙、玩水游戲均屬於此類。 (4) 想像性游戲:利用現有的物件或玩具,憑自己的想像力來進行想像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戲。 2 被動性游戲屬於較靜態的活動,兒童只需觀看、聆聽或欣賞,而不需進行體力活動,如看圖書、聽故事、看錄像、聽音樂等都屬於靜態接受信息的活動。 (三) 手段性游戲和目的性游戲宮再英:《幼兒園自選游戲成果發布會》,《學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戲是指以游戲的方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即教學游戲化。 目的性游戲是指為兒童提供為玩而玩、獲得游戲性體驗的條件。 此兩類游戲的分類各有其獨特的意義。手段性游戲把游戲作為教育教學的手段,教師的控製程度較大,而兒童卻不能完全依自己的願望自主地游戲。而目的性游戲則注重遊戲活動本身,幼兒可以主動支配自由的行為,自由參加游戲。使兒童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快樂並使個性、情緒及社會性方面得到發展,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游戲在實踐中由於教師缺乏操作性的指導,致使游戲流於形式。 (四) 游戲的三維度分類法 方展畫(1990)方展畫:《幼兒游戲的類型》,《幼兒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應從三個維度來對游戲進行分類,這三個維度包括:個體--社會維度、生理--心理維度、認知--情緒維度;其中又分為五類:滿足型游戲、適應型游戲、運動型游戲、認知型游戲、情感型游戲。
10. 幼兒園小班好玩的集體游戲有哪些
1、網小魚
玩法:首先讓每個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家,幼兒一邊說一邊做:「魚兒、魚兒水中,搖搖尾巴,點點頭,向上游,向下游,(大聲喊---)網魚啦---」魚兒們趕緊回到自己的家裡。
2、跟著圓圈走
玩法:一起唱歌一邊做:「跟著圓圈走走,跟著圓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誰誰先站站(蹲蹲、跳跳)好。
3、小兔真愛玩
玩法:首先讓每個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家,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小兔小兔真愛玩,左邊跳跳跳,右邊跳跳跳,某某人是大灰狼---」然後小兔們趕緊回家,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
4、老狼老狼幾點鍾
玩法:首先讓每個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家,然後請一位幼兒做大灰狼,告訴大家幾點鍾起床,如六點鍾,然後幼兒圍著它,邊走邊說:「老狼老狼幾點鍾」,老狼數從一點鍾到六點鍾,數到六點鍾時,大灰狼要醒來捉小兔子,兔子們就要趕緊回家。
5、媽媽包餃子
玩法:這個游戲適合兩個人玩,一個幼兒把一隻手攤開,另一個幼兒出一個手指頭放在攤開的手下面,然後一邊說,一邊做「媽媽包餃子---」,直到抓到那個手指頭為止。
6、吃葡萄
玩法: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蹲下,由一個幼兒來一邊點一邊說:「吃葡萄,吃到一顆爛葡萄,吃了葡萄怎麼辦?一口把它吐出來——」點到最後一個的小朋友,起來把抓他,若抓不住,就由這位小朋友邊點邊說。若被抓住,繼續由他邊點邊說。
7、豬八戒吃西瓜
玩法: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蹲下,由一個幼兒來一邊點一邊說:「豬八戒嘴巴饞,偷偷來到西瓜田,東瞧瞧,西看看找個西瓜嘗一嘗----」找到西瓜之後,可以假裝說西瓜爛的,也可以說西瓜沒熟,最後找到的那個熟的「西瓜」就可以起來抓他,若抓不住,就由這位小朋友邊點邊說。若被抓住,繼續由他邊點邊說。
8、老狼老狼123
玩法:狼和羊要隔一段距離,由一個幼兒當老狼在前面背對著大家,一邊說「老狼老狼123」,說到最後一個字,馬上回頭,羊們就要保持不動(動了就會被狼吃掉),同時在老狼說的時候,羊們靠近狼,直到碰到狼的背,然後迅速跑回家。(人多比較好玩,玩前先找個家,然後說明規則。)
9、摸摸樂
玩法:請一名幼兒上台進行摸寶,進行猜想是何物品將,其餘幼兒可糾正該幼兒所敘述的物品是否正確。(只需說「對」或「錯」)。
10、看誰逃的快
玩法:幼兒四五人一組,選出一人當小組長。孩子將食指放在組長的手掌中,集體說「一、二、三」,組長趕緊把手掌握緊,其他孩子則將手指拿開,反應慢的孩子手指被抓住算輸,重新挑選組長開始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