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少年如何戒掉玩游戲上癮
❶ 打游戲上癮怎麼戒掉
首先需要了解到你的年齡,是否工作,所謂的成癮是按什麼標准來界定。比如正在上學,因為打游戲,導致完全不想讀書,一天到晚都抱著游戲不放,還是說已經在工作了,由於游戲的關系,影響到工作和生活了。
青少年是否因打游戲導致了「厭學輟學」「早戀離家」「親情冷漠」「任性自私」「自卑抑鬱」「焦慮暴力」「情感障礙」「奢侈消費」。
如果是青少年因游戲成癮導致上述問題,那麼建議目前先休學,可以考慮參加正規專業電競培訓機構綜合干預游戲成癮問題。讓其通過實際參與,了解,自發性的認識到打游戲這條路是否適合自己走下去。
很多時候青少年游戲成癮是因為自己的理解很單純,找尋游戲中勝利的快樂,在同學中能顯擺。或者是家庭生活不滿,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
一切都在於正確的引導。
如果是成年人游戲上癮,或者成癮,很難解決。成年人的思想基本已經固化,此刻需要的是從價值觀本身去重新認知,難度遠超青少年階段成癮。建議找尋另外的方式,替代游戲。可以培養一下另外的愛好,比如養個寵物,植物,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
❷ 如何幫助高中生戒除網癮
說到給高中生戒網癮,我們需要了解一些事實:
1、相比較於其他未成年人群:高中生的網癮發生率比較低;因為有網癮的基本上沒考上高中,能考上高中的網癮一般都不大。
2、高中生很少有輕度網癮,一旦有網癮則是中重度居多;高中生群體不管是自控力還是思維能力都遠強於較低年齡的人群,因此他們能有更好的自律和分辨力,輕度的網癮孩子是不多的。
3、高中生網癮最大的誘因是:學業失敗和性格缺陷。學業壓力大,跟不上其他同學的話,高中生會很容易體驗到挫敗情緒,通過游戲轉移困境的需求更強烈。由於不少青年很清楚玩游戲是不能改變現狀的,所以他們總會懊惱,同時盡可能破罐子破摔。性格缺陷在高中這個特殊的時間段會被放大,包括:自卑、自閉、性格懦弱、不務實際等,網路游戲可以滿足這些青年大部分的心理需求,所以一旦上癮,強度會顯得比較大,程度也更深。
高中生怎麼戒除網癮?(家長指南)
1、始終維護友善的家庭氛圍;
前面說到沉迷網路的高中生大部分是因為學業失敗以及性格缺陷導致的,那麼缺愛、不友善的家庭氛圍將對孩子毫無益處,甚至會激發孩子越來越嚴重。友善的家庭氛圍為解決問題提供了基本條件和可能。
2、陪伴與包容是良葯,打持久戰;
高中生網癮重,阻礙他們走回正規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缺少和人的正常接觸,親情、友情一點點在那裡消失殆盡,最後緊緊和游戲聯結在一起,那可就真的糟了。作為強有力的親情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發揮作用,無疑相當於在救孩子的命,親情在發揮作用,那孩子的最重要的情感世界就有了依託,他就不用全部依賴網路了(有的孩子會視游戲如生命,就是因為所有的寄託都在游戲上了)。
家長怎麼陪伴?陪他多說話、多聊天,孩子不想聊天的時候就和他一起在家,一日三餐不管是否准時吃,家長要盡量陪他吃些(這很難,但是很重要)。我在婁底希望少年成長學校工作時一個仙人閣附近的家長遇到的情況就是這樣:孩子高一下期後開始不讀書,天天玩游戲,但是他們兩口子很注意方式,沒有打罵他。他媽媽很痛苦,但是她堅持陪伴自己的孩子,有時候還和他一起分享游戲里的「快樂」,雖然在有的人看來還像是「你兒子只知道吃喝玩樂,你還天天陪他,你們怕是在培養傻子吧」。這個青年的爸爸媽媽耐著性子跟他說很多,結果毫無用處。家長詢問我怎麼辦,我說先維持良好的家庭關系,維護好孩子的一日三餐,能在家玩盡量在家玩,增加你們共同的接觸機會。因為網癮很重的青年一般不願意接觸外人,尤其是心理咨詢師,結果我不得不以「家人朋友」的身份參與介入,當時想想真的是倍感艱難。所以高中生的網癮工作是最難做的。這個家長後來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陪伴孩子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孩子返回學校繼續讀書了。
3、給予選擇,逐漸脫離;
孩子在有網癮的時候並不意味著他就真的什麼都不感興趣了,比如剛才我提到的那個婁底網癮高中生,雖然失學在家,可是卻念念不忘參加動漫展,我建議媽媽陪他一起去,支持他。不管網癮高中生是想參與什麼社會活動,只要是無害的,盡量與以滿足。換句話說「孩子什麼都不關注了,萬念俱灰了,那戒網癮就更難了」。後來他還中途要求去報名參加網游競技,可能需要監護人簽字,我說你去吧,最後家長真的是耐著性子去的,通過給他有限的選擇權利(不是無限滿足),後來這個高中生覺得這個比賽很黑暗,原以為游戲的世界是公平的,結果和現實一樣!果斷就不再去了。再後來他去讀書後也玩,但是能堅持讀書了,最後游戲成了過去時。
4、及時指導,提供指引
高中生網癮不能聽之任之,家長要經常與孩子聊天,傾聽他們的心聲,對於他們的理想和想法抱著開放的態度,只要不離譜,盡量參與並提供信息給孩子;家長也要及時給他提供一些升學、培訓等方面的信息,方式不要太生硬,孩子在指引下能更好地走上正常的發展道路。
因此,總的來說,高中生網癮的戒除難度比其他年齡的更大,家長需要足夠的耐心,最好同時有專業咨詢師的指導,要不然很容易被負面情緒打垮。家長在戒除孩子網癮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❸ 網癮少年如何戒除網癮最佳方法
戒除網癮從限制上網時間開始,上網之前先訂目標限制上網內容,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
1、限制上網內容
每次上網前,一定先明確上網的任務和目標,把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和內容列在紙上,不迷戀網上游戲。
2、科學合理安排上網時間
每周最多3~5次,每次上網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且連續操作1小時後應休息15分鍾。尤其是夜晚上網時間不能過長。
3、上網之前先訂目標
每次用兩分鍾時間想一想你要上網干什麼,把具體要完成的任務列在紙上。不要認為這個兩分鍾是多餘的,它可以為你節省的可能不止60分鍾。
(3)幫助少年如何戒掉玩游戲上癮擴展閱讀:
網癮的危害:
1、強烈的依戀性
網路成癮者的心理和行為為上網這一活動所支配,上網也演變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網時間和精力所佔比例逐漸加大,進而導致了個體生物鍾的紊亂。
當無法上網時,會體驗強烈的渴求,甚至產生煩躁和不安的情緒及相應的生理和行為反應,上網後情況好轉。上網在其生活中佔主導地位,注意和興趣單一指向網路,工作、學習動機減弱,生活質量下降。
2、情感淡漠
成癮者對網友如膠似漆,相比之下對有血肉聯系的親人則顯得更為冷漠。網路成癮者情緒低落時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緒隱藏起來,轉而在網上傾吐和宣洩。另外網路成癮者由於家人對其上網的限制而與家人時常發生沖突。
❹ 家長怎麼幫助孩子戒掉網癮
如今說起孩子沉迷網路游戲,網路聊天,已經不僅僅是讓孩子父母頭疼那麼簡單了。這些孩子沉迷於網路構建的虛擬世界裡,對父母、老師的勸告不加理會,有的甚至毀了自己的大好前途。那家長怎麼幫助孩子戒掉網癮?
3.正確地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男女關系。創造男女學生正常交往的條件和途徑,進行切實有效的青春期心理教育。針對中學生由於青春期性心理的萌動對異性產生好奇而上網交異性朋友的行為,我鼓勵和支持男女學生之間的正常交往。我經常利用班會課、集體活動,努力創設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的條件。
幫助孩子戒掉網癮,其實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比如說你整天拿著個手機玩個不停,卻要去限制孩子,你覺得他們會心服口服嗎?倒不如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聊聊學習情況,身邊發生的事情,也會讓他們生活過的充實了。
❺ 如何幫助孩子戒掉游戲癮
如果孩子入癮不深,一種冒險反方法,在過節期間讓他玩到不想玩為止,讓他自己感到游戲後帶來的疲憊和不適,一時興趣也打消了。 當然,大多人不願冒險,可以用逐步減量的方法。比如每天玩的孩子縮短到隔天一次或者每周兩次,再到每周一次。對不自覺的孩子,家長可採取設密碼的措施。事前與孩子商量好,考前最好別玩,平時按規律辦事,對愛翻臉的孩子可以約法三章寫下來。此外,不建議家長採用過度強硬措施,如電腦網路一概不碰,到大學以後什麼的,這樣會大大影響親子關系,效果不好的可能非但借不掉,孩子反而想出過激手段或上黑網吧的現象,如今十分常見且隱患巨大。 最後,與戒癮同步的是興趣培養,一定找時間聊聊孩子還喜歡什麼 關注什麼,在他想玩游戲時不妨在網上找一部好電影一起看。注意,不能自顧自悶頭給他報個樂器班,找個籃球教練就了事。戒癮須心誠,家長亦如此。必要時可以自己出馬,常找孩子出去玩或鍛煉打球。有時孩子迷戀游戲也是和生活空虛,家長陪伴孩子不夠的表現。 當然,戒癮對有些孩子立竿見影,有些則是漫漫長路。手段的把控還要看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交流了,祝戒癮成功! 我得加一句,當我用手機手打那麼久發現已經有滿意回答後你知道我何等心情嗎?有受益的可憐我點個贊吧。當安慰了。謝謝。
❻ 青少年孩子沉迷網路游戲怎麼辦
1 青少年愛上網路游戲通常有三個心理原因 1.1 學業壓力重。 學校有無數的課要上,數不清的作業要寫,課後還有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等著參加。每天除了學習還要面對當下,甚至幾年之後的升學壓力。而與此相比,網路世界中卻是一個非常寬松的虛擬世界,孩子可以在其中不受約束,放開他自己,忘掉眼前的煩惱。 1.2 學業不成功。 學習是需要花費功夫花費時間才能看到結果的事情。而網路游戲卻是可以當下就能升級,取得一場「戰役」的勝利等等。當孩子在學業中總是處於落後的狀態,加上老師家長的嚴格管教,孩子就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從而將注意力轉移到網路虛擬世界中,在其中去體會成功的快樂,實現自我的價值。 1.3 家中無交流。 父母忙於工作或是父母關系不合,導致與孩子的交流很少。這樣家庭的孩子不懂得怎樣和他人溝通,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往往缺乏夥伴,存在人際交往障礙。一旦有了這方面需求,就只會求助於網路,尋找朋友,來彌補自己孤獨、自卑和抑鬱這部分情感。 2 孩子沉迷網路游戲怎麼辦 2.1 改善家庭環境是首要任務 要防止孩子沉迷網癮問題, 首要的就是改善家庭環境,「父母應當努力建立和諧的婚姻關系和親子關系,改善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教養方式,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尊重和鼓勵,善於發現並欣賞孩子的優點,並及時有效地幫助孩子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此同時,還需改變只用學習成績評價孩子的「單一評價體系」,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得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機會。 2.2 給予孩子的個性以發展空間 當個性化的情感需求持續得不到滿足時:不同年齡段、性別、性格的孩子,面對各階段的成長任務,還有更個性化的精神需要,如好奇與探險、勇氣與擔當、自信與成就感等。如果一個充滿冒險精神追求刺激的男孩過著單調和一成不變的生活時,網游世界自然顯得精彩無限。所以,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之外,還應該在周末與假期的時候帶領男孩子去爬山,去附近冒險。這樣,孩子就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自己能夠獲得更大的樂趣,就能夠自然而然轉移自己的網癮。 孩子愛上網路游戲的原因與應對方式,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希望父母們多在工作之餘多關愛孩子們的生活,正確引導孩子們走上健康之路。
❼ 游戲上癮的孩子如何挽救
1、了解游戲上癮背後的原因
孩子沉迷於游戲,其實會有很多原因的。有的孩子由於學習原因,不願意學習,通過游戲來逃避。也有的孩子由於家庭關系,父母的原因過於孤單,只能用游戲來充實自己等等,有很多原因,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要去仔細分析自己的孩子原因。
2、多和孩子溝通,和孩子成為朋友
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成為知心朋友。並且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接觸更多的朋友。讓同齡人成為孩子的榜樣,成為孩子改變的模範。
3、尋找和發現孩子其他的興趣點
仔細和觀察孩子,尋找和發現孩子其他的興趣點。一點點挖掘和引導,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以其他方式來代替游戲。其實孩子是有很多其他興趣點的,只是由於各種原因而被壓抑。
4、慢慢改變,要有耐心
最後幫助孩子戒掉游戲癮,是一個慢慢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我們都知道上癮的東西都很難改變,因此家長們都要有耐心一點點去改變孩子,改變自己。慢慢的看到孩子的進步,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與幫助。這樣才能慢慢一點點,幫助孩子戒掉玩游戲的癮。
(7)幫助少年如何戒掉玩游戲上癮擴展閱讀
青少年網路成癮或者游戲成癮的因素可以分為三大類:
1、網路自身因素,如隱匿性、便利性和互動性等特徵;
2、個體因素,如個體的內在動機和需求、個性特點等因素;
3、環境因素,如父母撫養方式、家庭環境氛圍、同伴態度和行為等等。
沉迷游戲對孩子的影響:
1、影響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健康
現在的電子游戲要說最好玩的就是競技性游戲,這類游戲中有刀劍聲或是爆炸聲、槍擊聲等,可以讓玩者體會到一種贏了的快感。但孩子對這些恐怖鏡頭的經常接觸,會使他們容易產生不穩定情緒或是失眠現象,有時更嚴重的會導致他們神經衰弱。
2、影響身體健康
當孩子長時間坐在電腦跟前或是低頭用手機玩游戲時,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容易近視,頸椎和脊椎也可能會發生病變。同時,因為缺乏戶外鍛煉和不按時吃飯,孩子的體格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功能也會隨之下降,可能會出現各種想不到的疾病。
❽ 怎樣才能幫助青少年戒掉網癮呢
太簡單!青少年玩網路游戲才容易上癮,一般2M寬頻就能玩多種游戲[CF、LOL、新版CS、魔獸爭霸等],但要求寬頻網速連續穩定,絕對不能掉線[沒有延時,即不允許有0.01秒以上掉線],在全國范圍,不掉線可以玩游戲的寬頻只有電信和聯通,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讓孩子出去旅遊2天至3天,偷偷把家裡原來的電信或聯通寬頻,換成20M廣電寬頻、50M移動寬頻或100M長城寬頻,這些寬頻平時瀏覽網頁、邊下載邊看電影電視劇等沒有問題,因為延時高[多次0.01以上掉線,測網速反映不出來]什麼游戲也無法玩,孩子旅遊回來後你就放心地讓他上網玩游戲,他卻玩不了游戲,3至5天,也就輕松地戒了網癮。
❾ 怎樣有效戒除青少年玩網路游戲網癮
安徽新聞網有個這樣的報道。。我轉給你了。
一名21歲青年,不上學,不洗澡,連續3個月呆在網吧;一名17歲男孩,上網成癮,竟在房裡兩年多不露頭……省城26歲男青年余強4年前開始嘗試拯救網癮孩子,余強自稱創造了一套「戒網法」,4年間讓百餘孩子成功遠離網癮。不過,對其自創的「戒網法」,不少專家持懷疑態度。 現身說法 「過來人」決心拯救網癮孩子 「我從高中起就沉迷網路游戲,同學給我起了個外號叫『神龍見首不見尾』。直到大一的一天,號被盜了,損失了12000多塊錢的裝備,腦海中一片空白。」26歲的余強畢業於省城某高校,曾經上網成癮,這次突然間讓他頓悟,「隨後我就決定不再玩游戲」。余強告訴記者,5年前,他路過上海一家網吧門口時,見到一位家長正在痛揍幾天沒回家的孩子。聯想到自己的經歷,他就產生了幫孩子戒除網癮的想法。「我是這樣過來 的,他們怎麼想的 ,我都懂。 」 奇招連出 網上夾擊+網下監視+偷光「財產」 「網癮起初只是一種愛好,戒網癮最關鍵的是消除這種強烈的心理喜好。」余強說,他多數採用兩招,讓網癮孩子頻頻受挫,最終戒掉網癮。 余強和同伴們不會以戒網癮工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孩子面前,而是與家長書面或口頭約定,以朋友的身份介入孩子們的生活,參與他們的網路游戲之中,和他們一起玩,這是第一招。「游戲中,我總是不斷夾擊這些孩子,讓他們在游戲中受挫,怎麼玩都不順手,削弱他們從網路上獲得的快樂。幾個小時後,就會讓他覺得『今天真倒霉,改天再來』,這樣不斷反復,直到讓他們感到厭煩,一旦他們在游戲中受挫,決定停下來,現實中的輔導就開始了。 」 第二招是幫家長「監視」在家上網的孩子。余強與一個黑客朋友簽署了協議,在對方幫助下開發了一套戒網癮軟體,並嚴格限制軟體用途。裝上這套軟體,家長和戒網工作者就可以知道孩子在網上的舉動,了解孩子上網的目的和樂趣,以及孩子喜歡什麼網路游戲,已經玩到了哪一步。 此後,經過監護人同意,余強會選擇合適的時機,對網癮孩子發起「突然襲擊」,將其長時間耗在網路游戲上、辛辛苦苦積累的分數、裝備、等級等所有「財產」全部偷走。已經在游戲上屢屢受挫的孩子,傷心之餘,對網路游戲的厭惡感將會達到極致,最終領悟到,網路游戲只是一場空。 戰績累累 4年幫百餘孩子成功戒網癮 余強告訴記者,每個月他們都會接收三四個網癮青少年,「他們大多16到22歲,一般每天玩網游的時間都在6到12小時。也有重度患者,每天玩網游的時間在18到24個小時,甚至有72個小時中60個小時都在上網的。網癮算是心理疾病,患者自己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所以大都是他們的朋友或父母主動聯系我們。 」 余強曾幫助過一個21歲的青年,他3個月都呆在網吧,不上學,不洗澡。還有個17歲的男孩,在自己的房間里呆了兩年多時間不願出門,原本1.85米的身高,由於長期佝僂著背,看上去只有1.75米。 「像這樣的患者,我們不但在網路上攻擊他,還利用現實中的朋友開導他。 」 余強稱,在4年的嘗試中,他們治療了100多個患者,治療期間,平均每3天,余強都會與孩子的監護人聯系,及時反饋孩子的最新情況。治療結束後,還要不定時地與監護人聯系,避免孩子網癮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