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的游戲不包括哪些
A. 下列游戲中,屬於創造性游戲的是() A智力游戲B音樂游戲C角色游戲D體育游戲E結構游戲
創造性游戲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所以答案應該是有兩個才對,答案是C、E
B. 幼兒教師資格證里游戲的分類有人了解嗎
不同的學者通過不同的角度對游戲進行了分類,我們重點需要掌握三種分類,即皮亞傑、帕頓以及蘇聯對游戲進行的分類,這三種分類為常考點:
根據兒童認知發展水平----皮亞傑
(一)練習性游戲(又叫做:機能性游戲、感覺運動游戲、實踐性游戲)
①對應感知運動階段(0-2歲)
②主要由簡單的重復動作組成,感覺運動器官在游戲過程中獲得快感。
③例:搖鈴、拍水、不停的吸手指、反復的捏玩具等、單純的撕紙等。
象徵性游戲(又叫做:符號游戲)
①對應前運算階段。(2-7歲,幼兒園階段)
②表現形式為角色游戲,這是學前期/幼兒園最典型的游戲形式。表現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方式,即把自己假裝成另外一個人,把一個物體假想成另外一個物體。
③例:過家家游戲中,我扮演媽媽、你扮演爸爸、樹葉代表錢、石頭代表食物、椅子當大馬等。
規則性游戲
①對應具體運算階段(7-11/12歲)
②指兒童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的、帶有競賽性質的游戲。
③例:套圈、老狼老狼幾點了、「木頭人」、搶錢(每人是一元錢,喊幾元錢幾個人抱在一起,抱錯的淘汰)等。
智力游戲
①對應形式運算階段(11/12—14/15)
②思維的抽象程度較高,能夠把內容和形式區分開來,根據各種可能的假設進行推理,思維較靈活。
③推理、計算、棋類等游戲。
根據兒童社會行為發展水平----帕頓
偶然行為(也稱之為無所事事)
①出現在嬰兒期。
②表現為:行為缺乏目的,東游西逛,易被感興趣的東西所吸引,或碰到什麼東西會隨手玩兩下。玩弄自己的衣服、在椅子上爬上爬下等。
旁觀游戲
①出現在兒童的學步早期。
②表現為:只觀察其他兒童的游戲,但自己不加入到游戲中去。
單獨游戲
①出現在兒童學步中期。
②表現為:兒童獨自一個人在玩,只專注於自己的活動,不關心別人的存在。
平行游戲
①出現在兒童學步後期和3歲左右/小班。
②表現為:兒童各玩各的,沒有交流,但內容相同或相近。也許會選擇一個和旁邊兒童一樣的玩具、材料、活動,但主要精力在自己游戲上。
聯合游戲(又叫協同游戲、協作游戲)
①主要出現於3~4歲/中班。
②表現為:兒童和同伴一起做游戲,時常發生借還玩具、短暫交談的行為,但無共同目標。
合作游戲
①主要出現在4歲及之後/大班。
②表現為:游戲中有明確的分工、合作及規則意識。比如大家一起插一個公園,明明插小橋,豆豆插樹,紅紅插小花,然後組合起來。
C. 創造性游戲包括哪三大類
創造性游戲包括:創造性游戲主要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表演游戲。
1.創造性游戲是指幼兒以想像為中心,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是學前期幼兒典型的、特有的游戲。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表演游戲。
2.創造性游戲的特點是:幼兒在創造性游戲中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不是簡單的直接再現,而是將所積累的知識和印象加以隨意改造,創造新形象。如,倒著騎在小椅子上,手扶椅背,小椅子便成了一匹馬或是一輛汽車。
相關事項:
游戲規則自然地反映了人們的行為規則和彼此的關系。如在玩「娃娃家」游戲中,媽媽應照顧孩子、做飯,姐姐有責任照顧弟弟、妹妹,父母接送孩子去幼兒園等。
創造性游戲是幼兒認識環境、認識社會和自然界的一種手段,有助於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對培養幼兒活潑、愉快、開朗、大方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有積極作用
D. 依據學前兒童游戲的認識分類,可將游戲劃分為有哪些
學前兒童的游戲是多種多樣的,按照游戲的目的性分類,幼兒游戲主要有創造性游戲、教學游戲和活動性游戲。
1、創造性游戲。創造性游戲是指兒童以想像為中心,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是學前期兒童典型的、特有的游戲,目的是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表演游戲等。
(4)創造性的游戲不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創造性游戲如:
1、角色游戲:指兒童通過扮演角色,藉助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的生活。
2、結構游戲:指兒童通過各種物品,如積木、沙、石、泥土等材料建造各種各樣的東西,發展兒童的創造性才能。
3、表演游戲:讓兒童按照各種故事中的內容,情節,角色來表演節目,如唱歌,跳舞,戲劇。
E. 什麼是創造性游戲 (幼兒園)
搭積木,畫畫,拼圖,躲貓貓等等
F. 自主性游戲和創造性游戲的區別
自主性游戲是讓兒童按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游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游戲,在與材料和夥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戲帶來的快樂和學習彼此的經驗,促進兒童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
創造性游戲是指幼兒以想像為中心,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
是學前期幼兒典型的、特有的游戲
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表演游戲等
G. 創造性游戲與有規則性游戲的不同點
一、游戲的態度傾向不同
1、創造性游戲:以自我為中心,自娛自樂地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享受過程體驗,不在乎別人的想法。
2、有規則性游戲:幫助幼兒去自我中心化的方式,參與者形成一個整體,必須採取別人的態度,並允許其他人的態度來決定將要做的、與某種共同目的有關的事情。
二、經驗不同
1、創造性游戲:以角色的方式來玩耍,在模仿學習中內化經驗,把自己想像成社會生活的成員。
2、有規則性游戲:兒童在規則游戲中所運用的經驗是他自己的經驗,是已經內化為兒童自身經驗體系中的經驗。
三、游戲規則不同
1、創造性游戲:規則是隱性的、多元化的,採納不同的規則會導致不同的游戲行為發生。
2、有規則性游戲:規則游戲的規則是顯性的、單一化的,游戲者必須接納同一個規則,游戲才能繼續進行。
四、兒童人格發展不同
1、創造性游戲:兒童在玩耍游戲中是模仿別人,沒有自己明確的性格,也沒有明確的人格。
2、有規則性游戲:規則游戲是使有組織的人格從其中產生出來的情景,兒童完全在於自己的經驗之中,自己特有的性格在游戲中逐漸顯現。
H. 幼兒園創造性游戲有哪些
1.廢墟尋寶
准備用具:閃卡
游戲解析:將閃卡灑落在地上,請幼兒在眾多卡片中找出教師指定的閃卡。最快找出的獲勝。或者找到最多的獲勝。
注意事項:可配合句型「Where is the -----?」
2.躲貓貓
准備用具:無
游戲解析:教師任意說出一連串的單詞,第二次說的時候故意遺漏掉一個單詞,請幼兒快速說出丟失的單詞。
注意事項:可遺漏掉1-3個單詞,增加游戲難度。
游戲延伸:可改為教師出示閃卡,之後取走其中一張,請幼兒快速說出躲起來的閃卡。
3. 丟手帕
准備用具:手帕
游戲解析:全班圍成一個圈,一個幼兒拿著手帕,繞圈走,邊走邊說句子,任意將手帕丟在一個人的背後,被丟到的人應該立刻撿起手帕去追丟的人,追到就拍他一下,丟的人要盡力繞一圈跑到被丟的人的位子上坐下,輸的人必須到前面做下一個丟手帕的人。
注意事項:注意跑的方向必須與當初繞圈的方向一致才行,兩個人要同個方向跑。
游戲延伸:可將手帕改為閃卡,走動的時候全體說閃卡上的單詞。
4.釣魚游戲
准備用具:磁鐵數個,拴上繩子,綁在筷子上, 回形針數個別在閃卡上
游戲解析:請2組幼兒分別展開釣魚比賽,輪流派人上前聽教師指令釣魚「Catch the__.」幼兒根據指令用自製魚竿釣起閃卡,先完成的那一隊就得分,以此類推玩下去,看哪一組得分最高就獲勝。
注意事項:未參與的幼兒需在位置上重復說教師指定的單詞。
5.紙箱尋寶
准備用具:兩個大紙箱,兩組同樣單詞閃卡
游戲解析:將全班分成兩組,將閃卡分別放在兩個紙箱內,但紙箱內分別放一些撕碎的紙,將閃卡藏在碎紙內,兩組輪流派人出來比賽,按照教師的指示找出正確的閃卡的就得分,以此類推玩下去。
注意事項:其他同組的幼兒不能幫忙找,必須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