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幼師與孩子做的游戲有哪些內容

幼師與孩子做的游戲有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 2022-04-29 06:21:07

㈠ 幼兒教師教研活動可以玩哪些游戲

游戲是我們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游戲也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一項活動。游戲的種類很多,但是傳統的游戲孩子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傳統的游戲創新的玩法也是我們當今教育教學所需求的。為此紫微幼兒園就傳統游戲新玩法進行了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開始首先觀看了一些傳統游戲新玩法的一些錄像,主要有三個系列組成,分別是跳房子系列、射門球系列、踩高蹺系列。跳房子系列有數字森林大冒險、奪寶騎兵、挑戰自我等;射門球系列有小羊打灰太狼、小小投球手、看準射門等;踩高蹺系列有跨竹梯回家、鐵人過森林、單人雜技及雙人雜技等。通過這些傳統游戲的新演繹彷彿感覺我們又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天真快樂的童年生活,這些創新的玩法又把我們的童心緊緊的聯在了一起。第二個環節教師們還討論了日常的活動中還有哪些傳統游戲可以創新,大家各抒己見,討論的非常激烈,總結出了十幾個經典傳統游戲,比如說有貓捉老鼠、抬轎子、炒黃豆、老鷹捉小雞、切西瓜等等。 短短的教研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留給我們的思考和快樂卻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將以這次教研活動為契機,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利用課余時間我將繼續搜索和探索傳統游戲的新玩法。並將我們今天所學的新玩法教給孩子們,也讓快樂陪伴在他們的身邊!

㈡ 幼師長教小朋友做的游戲

搭積木,拍手唱歌

㈢ 幼兒園小班的動腦動手親子游戲有哪些

小編整理了以下52個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供幼師們參考。 1、小雞出殼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細心和自信心。 准備:大張的廢報紙若干,每張畫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讓孩子發令說:「預備——起!」父母和孩子趕快拿起報紙,小心機靈地從蛋中間撕破一個洞,然後將頭、肩、軀乾和腳從報紙中鑽過,再跨出報紙。發出「嘰、嘰」聲,一隻小雞肉孵成了。可以接著再撕再鑽,要是將報紙撕破了,就算失誤。最後孵出小雞最多的人為優勝。 2、袋鼠媽媽/爸爸 目的:鍛煉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和注意力。 玩法:讓孩子雙手抱緊媽媽的脖子,雙腿夾緊媽媽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緊緊掛在媽媽的胸前。媽媽抱著寶寶,雙腳向前跳躍(爸爸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爬行)。 3、跳圈圈 目的:鍛煉孩子動作的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兩個圈 玩法:孩子從一個圈裡跳到另一個圈裡,家長趕快從孩子後面將圈拿到前面,依次類推,直到終點。 4、跳跳球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靈活性和自信心 准備:跳跳球 玩法:寶寶站在起點處,家長站在孩子對面指定的位置,口令一響,寶寶坐到跳跳球上跳到家長面前,再由家長把寶寶抱回起點,速度快的那一組勝利。 5、寶寶快爬 目的:培養孩子手腳協調能力和自信心 玩法:每位家庭指定一條路程相同的爬行路線,寶寶在前家長在後,口令一響,寶寶與家長同時爬行,家長不能超過寶寶,必須跟隨在寶寶身後,最先到達終點的一組勝利。 6、小青蛙 目的:培養孩子反應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鍛煉身體的靈活性 兒歌:一隻小青蛙,出門去玩耍,媽媽小聲叫:呱、呱,可是青蛙沒回家,媽媽大聲叫:呱!呱!呱!小小青蛙跑回家。 玩法:媽媽和寶寶坐在地上唱兒歌,兒歌唱到小聲叫時,寶寶模仿青蛙小聲叫,大聲叫時,要大聲學青蛙的叫聲,唱到最後一句:小小青蛙跑回家時,寶寶站起來學小青蛙跳,媽媽也跳著去追,追上了,再坐下來,重新開始游戲。 小貼士:可以變化兒歌的內容,把小青蛙換成小鴨、小雞、小狗等,模仿它們的動作和叫。 7、大家一起來投球 目的:發展大動作的協調性,學習有目標地投擲東西,增強獨立性和自信心。 准備:幾個襪球和一隻小塑料盆,教寶寶將襪球扔進盆中。 玩法:找一段鐵絲、銅絲或電線,彎成圓形,兩端各留出一小段,做成一個小「籃筐」掛起來。讓寶寶看著你將小襪球投進圓環中,球落地後拾起來,再重新投進圓環中。示範幾次後,將球交給寶寶,讓他照你的樣子做。你可以在一邊給他數數,記錄寶寶成功的次數,讓寶寶保持游戲的興趣。 8、圖形寶寶找朋友 目的:鞏固認識各種顏色和形狀 准備:瓶子若干,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若干。先在同一瓶子的瓶身和瓶蓋上貼上一模一樣的兩個幾何圖形,再把瓶身和瓶蓋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玩法:媽媽隨意拿起一個瓶身,指著上面貼的幾何圖形問孩子:「這是什麼顏色?什麼圖形?」等孩子說對後,媽媽說:「請你在放瓶蓋的筐里找出一個和它一模一樣的圖形寶寶,把瓶蓋擰上去,讓它們配對做好朋友。」孩子自己找出相應的瓶蓋後,把瓶蓋擰好。每完成一個,媽媽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孩子入園不適應,與其讓老師忙得不可開交,不妨准備幾個有趣的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陪孩子玩游戲,讓孩子體驗幼兒園的快樂,激發孩子願意上幼兒園的慾望,幫助孩子早日適應幼兒園。 9 、小熊 小熊沒椅子 目標: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准備:小椅子五張 兒歌:「一個娃娃一個家,小熊小熊沒有家,小熊小熊是誰呀?小熊小熊就是他。」 玩法:游戲前,先教孩子學會念兒歌。五人一組進行游戲,五張椅子背靠背一圈擺好。游戲者站在椅子旁。游戲開始,游戲者邊念兒歌邊繞椅子走,當說到「他」時,趕緊找椅子坐下,沒有搶到椅子的就是小熊。先由爸爸媽媽家長進行此游戲找出大熊。再由幼兒組進行找出小熊。最後由家長跟幼兒一起混合進行這個游戲。 10、小魚游來了 目標:發展手腳協調能力,培養躲閃能力 玩法:事先學會游戲歌曲。父母手拉收做「網」狀。幼兒邊唱邊做魚游狀(手一前一後擺動,小碎步走)穿過「漁網」。「一群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一群小魚游來了,快快抓住。」當唱到抓住這最後兩個字時「收網」,那條「小魚」被抓住就要被紅燒或清蒸.(請一位家長做廚師)。最後勝下的那條小魚為勝利者。 1 1、游小小搬運工 目標:對圖形和顏色的認識。 准備: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積木 玩法:爸爸端著裝有圖形的籃子坐下,孩子站在中間,媽媽端著空藍在爸爸對面坐下。媽媽說:「寶寶,請到爸爸藍中找出黃色三角形,送到媽媽這兒來!」孩子先重復媽媽的話,然後找圖形送過去,並說:「黃色的三角形送媽媽!」如此類推。 1 2、動物模仿 目標:學習簡單的動作表演 玩法:老師帶領孩子們模仿動物的各種姿勢來完成動作。「 一、 二、 三、四,汪、汪、汪;二、二、三、四,汪、汪、汪……」。幼兒跟家長和老師一起自由表現各種動物模仿。 1 3、揪「尾巴」 目標:鍛煉孩子的閃躲能力 准備:布袋或紙帶若干 玩法:家長和孩子各自將帶子的三分之一塞進褲腰裡,剩下的部分露在外面當作「尾巴」。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立,彼此間保持一些距離,同時喊口令「開始」後,兩個人就開始左右挪動和閃躲相互揪尾巴。 1 4、貼五官 目的:增進幼兒家長之間的親密性和合作性。 准備:娃娃臉,五官圖片5套。 玩法:終點處黑板上畫有一張娃娃臉,起點處媽媽蒙著眼睛有幼兒帶領來到黑板前貼上五官,五官位置正確的一組為勝。 1 5、歡樂投沙包 目的:培養幼兒快速跑的能力以及投擲能力 准備:籃子5隻,沙包50個。 玩法:此游戲為爸爸(媽媽)和孩子兩人來共同完成。幼兒站在起點,媽媽站在終點,雙手握住籃子。哨音吹響,幼兒手持一個沙包跑向爸爸(媽媽),站在跑道中離爸爸兩米的地方投向媽媽的籃子內,孩子和爸爸要相互配合。反復進行,十個沙包看哪一組投的最多為勝。 1 6、找媽媽 目的:增進親子感情,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准備:屏幕 玩法:每一輪由五個家庭參加,媽媽躲在大屏幕後面,只將雙手從屏幕中的小洞里伸出來。哨音吹響後,小朋友從起點跑到終點,再通過觀察手找出自己的媽媽。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的找出自己的媽媽。 1 7、搶椅子 目的:培養幼兒及家長的敏銳能力 准備:椅子30張,鼓一架。 玩法:將六名幼兒和家長為一小組,將比幼兒數目少1的椅子擺成圓圈,在鼓聲中開始圍繞圓圈向同一個方向跑步。鼓聲停,家長則抱著幼兒開始搶椅子坐,未搶到椅子的家庭離開場地,然後減少椅子繼續游戲,最後留在場地的家庭為勝。 孩子入園不適應,與其讓老師忙得不可開交,不妨准備幾個有趣的幼兒園小班親子游戲,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陪孩子玩游戲,讓孩子體驗幼兒園的快樂,激發孩子願意上幼兒園的慾望,幫助孩子早日適應幼兒園。 1 8、拼圖福娃 目的:培養幼兒與家長的合作能力 准備:5個福娃拼圖。(分成9塊) 玩法:終點處放有一塊黑板,兩名家長在終點。兩名幼兒從起點處開始運送拼板到終點,家長立即開始拼圖,運完拼完且迅速的一組為勝。 1 9、快活的小魚 目的:感受與成人合作的快樂與成功,並體驗物體擺動的感覺。 准備:每位寶寶一條大毛巾、一個塑料球。 玩法:兒歌前兩句:隨節奏左右搖動床單,使球在上面滾動;兒歌第三句:兩人同時向上抖動床單,使球跳躍起來;兒歌第四句:根據球跳躍的方向調整所站位置,並用床單將球接住。 附兒歌:小魚小魚真淘氣,游來游去不停息,挺起身子跳一跳,落在水裡漂一漂。 20、放鞭炮 目的:練習蹲、跳動作,感受親子游戲的快樂。 准備:寶寶蹲下,雙手握住腳踝,

㈣ 幼兒園幼師勵志簡單小游戲

我知道你說的,
告訴你幾個,
大班的孩子比較喜歡競賽類的游戲,
可以玩分組競賽,具體自己想。
可以使他們安靜下來的游戲,
1.你可以讓他們坐好,告訴他們做的最好的你可以摸一下他的頭,走幾圈後他們就安靜了。
2.你可以玩郵遞員的游戲
兒歌:師:咚咚咚!
兒:誰呀?
師:我是送信的郵遞員呀!
兒:從哪兒來的信呀?
師:從xx來的信呀!
兒:把信送給誰呀?
師:把信送給xxx呀!
然後這個
xxx再問,別人再答,循環回答。
3.你可以玩伸手游戲,
比如伸一個手指,問他們是幾,
因為簡單,大家能一起回答,
然後再問,大家又說,
幾遍後,孩子注意力就集中了。
4.獎勵機制,
可以在環境中創設,
也可以在活動中進行,
比如發一些卡片,
積累10張後發個大獎,如小玩具什麼的。
獎勵是次要的,主要是讓他們建立好的學風。
在環境中的創設,
如在一張光碟上貼上孩子的名字,
然後表現好的孩子可以給自己的名字貼一個花瓣,
貼好六瓣後成為一個花,
就可以獎勵。
5.講故事,吸引人點的。
6.木頭人游戲,怎麼玩不說了。
告訴創新點的玩法,如:在大家不動時候,你可以誘導他們說話,如剛才沒動的舉手,好,這樣就都動了,要是還有沒動的,就告訴他們為自己鼓鼓掌,能倖存的就少多了。
主要是想辦法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祝你成功!

㈤ 幼兒園言語游戲有哪些

《幼兒園言語游戲》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提取碼: cskp

兒童時期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掌握語言最快、最佳的時期。兒童的語言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與成人或同伴的交往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不斷發展的。語言交往能力是--種體現個性特徵的綜合心理能力,也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游戲是培養兒童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

㈥ 幼兒教師應如何引導幼兒游戲

1教師在考慮組織游戲時,必須為兒童做好相應的材料、時間、空間、經驗等條件准備。

材料准備對兒童游戲有著極大的影響,是教師指導游戲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對材料的提供,將教育意圖及教師期望兒童達到的行為,通過材料來展現給兒童。准備游戲材料,也是兒童參與游戲的第一步,這樣不僅能更好地滿足兒童游戲的願望,而且能提供鍛煉兒童能力的機會,省去了教師花大量時間為兒童製作精美玩具的不必要勞動。

游戲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兒童游戲的質量。兒童只有在充足的時間里,才能去尋找夥伴、選擇角色、計劃游戲的情節等。如果時間過短,兒童不僅玩不出高品質的游戲,而且會慢慢放棄要玩的游戲內容。

游戲空間的大小、密度及游戲場地的結構特徵等,對兒童游戲都會產生影響。因此,游戲前教師要考慮空間是否有利於兒童各類游戲的開展。足夠的空間可以使兒童在游戲時玩得盡興,而狹窄的空間會使兒童產生緊張、壓抑的情緒,且容易引起兒童因相互間的碰撞而產生糾紛。

兒童游戲是他們對現實生活的再現,兒童只有具備了某種經驗,才可能在游戲中表現出來。因此,經驗的准備就是要為兒童提供多種途徑,豐富和完善兒童的知識經驗,並在游戲之前以多種方式來刺激、激活兒童已有的經驗,為游戲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這種游戲經驗的准備包括已有的經驗和預先的經驗兩個部分。兒童就是通過游戲將已獲得的生活經驗及簡單的知識經驗進行實踐、嘗試,並進行重新的建構以形成新的經驗,逐漸學習社會規則並掌握與人交往的技能及行為規范。

2.觀察游戲,了解游戲進展情況

教師只有觀察兒童的游戲,才可能發現兒童游戲的興趣和需要,了解兒童游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游戲的材料,確定何時參與、介入兒童的游戲,作出有效的指導。觀察兒童的游戲,有利於教育教學計劃的制定,將兒童游戲的經驗與教育教學活動中提供的經驗相整合,幫助兒童形成系統的、豐富的經驗體系,促進兒童全面和諧地發展。針對不同的情況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觀察,用掃描觀察的方法可以了解全班兒童游戲的情況,用定點觀察的方法可以了解小組或區域兒童游戲的情況,用追蹤觀察的方法可以了解個別兒童游戲的情況。

3.參與游戲,促進游戲發展

根據教師在游戲過程中影響活動的形式,我們總結出教師參與介入游戲的三種方式: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

平行式的介入法是當兒童只喜歡某一種游戲或對新出現的玩具材料不感興趣、不會玩或不喜歡玩時,教師可以在兒童的附近,和兒童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的游戲,以引起兒童模仿,教師起著暗示的指導作用;

交叉式的介入法是當兒童有要教師參與的需要和教師認為有指導的必要時,由兒童邀請教師作為游戲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師自己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兒童游戲,通過教師與兒童、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起著指導兒童游戲的作用;

當兒童在游戲中出現嚴重的違反規則反攻擊性行為時,教師則以現實的身份直接進入游戲,對兒童的行為進行直接干預,稱為垂直式,這種垂直式的介入法不宜多用,因為它很容易破壞兒童游戲的氣氛。

4.講評游戲,分享游戲體驗

游戲結束時教師引導兒童就開展游戲情況進行討論,幫助兒童整理游戲中零散的經驗,修正錯誤的經驗並找出存在的問題,分享成功的經驗,為下一次游戲的開展做好材料、經驗等方面的准備。

這種游戲講評是對兒童已有經驗的提升,也是下一次游戲計劃的依據。它不僅可以豐富兒童游戲的內容,而且有助於促進兒童綜合能力的發展,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兒童在游戲時的真實想法及存在的問題,是教師指導游戲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通過「情景講述」、「點面結合」、「繪畫輔助」等方法來幫助兒童解決問題、分享經驗。教師是引路人,應多問兒童幾個「為什麼」、「怎麼辦」,讓兒童成為游戲講評的主人。

㈦ 教師與幼兒互動有哪些內容

教師與幼兒互動有哪些內容

1、 對幼兒的教育做到有張有馳。
說到「張」,當孩子們需要掌握一定知識和技能時,
一定要認真,對每一個孩子負責。2002年我所帶的班級是大班,孩子們在剛開始接觸計算時,掌握不是很好,我除了運用演示教具、講解、游戲等方法,每節課都要為班裡的幼兒一一書寫字頭、一一批改作業,進行個別指導,還利用業余時間為孩子們製作各種可操作的教具,並針對幼兒不同的發展狀況,為他們准備不同的家庭作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孩子們漸漸地喜歡上學習計算,總是自覺地拿起筆和作業本對我說;「老師,我想寫計算題。」班裡孩子的計算能力整體明顯的提高了,家長們也都很滿意,並表示一定會積極配合。
說到「馳」,在日常生活中、游戲中,我總是與孩子們玩在一起。娃娃家中,我有時是「媽媽」、有時是「客人」,有時還是「小朋友」,孩子們也都很喜歡我這個「朋友」的加入。在體育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比賽跳小繩、跳大繩,孩子們的勁頭別提有多高了,都嚷著要和劉老師比一比,紛紛加入我們的比賽。
2、 為幼兒提供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
說的語言環境,在這幾年的教育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幼兒語言的發展,因為幼兒期是人的語言發展關鍵期,在這段時間里,對幼兒進行適時的培養是很重要的,甚至會影響其一生,所以,在工作中每天不但利用早晨的談話活動,讓幼兒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還要與幼兒進行個別談話,特別是針對那些性格內向、膽小,不愛講話的幼兒,我們班有一個名叫琪琪的女孩,平時不愛講話,甚至點到她的名字時,她都不回答「到」,通過一段時間的個別談話,漸漸地琪琪變得喜歡與人溝通了,不但能聽到他洪亮的答「到」的聲音,她還能主動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甚至還能來「告狀」了。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總是盡量給孩子們更多的說
的機會,提問時也盡量引導幼兒自己說、多說,給每個幼兒發言的機會,教師很少給予總結,讓幼兒自己總結、補充,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

㈧ 孩子與老師的互動很重要,那麼關於幼師互動有哪些種類

師幼互動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是指發生在學前教育機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行為及過程。師幼互動是幼兒教育實踐中的核心因素,教育過程中任何設計完美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案、教育目標、教育計劃無不是經過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才轉變為現實的。師幼互動既有宏觀的幼兒園層面的互動關系,也有微觀的各類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關系,我們下面重點討論微觀層面教育活動過程中的師幼互動。

發生於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師幼活動,存在著多種類型,表現出師幼活動的不同特徵。

(1)根據發動者的不同,可以將師幼互動分為教師主動發起的互動和幼兒主動發起的互動。教師主動發起的互動是教育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活動的策略之一,也是教育活動中師幼互動的主要類型。幼兒發動的師幼互動,往往是幼兒在活動中發現問題、面臨困惑時發起的,但要形成實質性的師幼互動,還需要教師的及時回應。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395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834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295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380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744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034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7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912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791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