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網站舉報游戲
㈠ 在哪投訴游戲
網路游戲欺騙消費者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舉報。第一,撥打電話到消費者協會投訴。第二,撥打電話到中國消費者權益保障委員會投訴。第三,到當地工商局舉報投訴。
游戲(英文: Game)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特別是靈長類動物學習生存的第一步。它是一種基於物質需求滿足之上的,在一些特定時間、空間范圍內遵循某種特定規則的。
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滿足的社會行為方式,但同時這種行為方式也是哺乳類動物或者靈長類動物所需的一種降壓減排的方式,不管是在出生幼年期,或者發育期,成熟期都會需要的一種行為方式。
合理適度的游戲允許人類在模擬環境下挑戰和克服障礙,可以幫助人類開發智力、鍛煉思維和反應能力、訓練技能、培養規則意識等,大型網路游戲還可以培養戰略戰術意識和團隊精神。
游戲有智力游戲和活動性游戲之分,又翻譯為Play、Game、Pastime、Playgame、Sport、Spore、Squail、Games、Hopscotch、Jeu、Toy。游戲多指各種平台上的電子游戲。
㈡ 投訴游戲公司找什麼部門
游戲投訴可以到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平台進行投訴舉報。根據有關文化市場法律法規,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平台受理對以下領域違法行為的舉報投訴:
(一)營業性演出活動
(二)歌舞娛樂和游藝娛樂等場所經營活動
(三)藝術品經營活動
(四)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活動
(五)互聯網音樂、互聯網游戲、網路表演、互聯網動漫文化活動
(六)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管理的其他文化經營活動
法律依據:《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管理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的范圍是:
(一)營業性演出活動;
(二)音像製品的進口、批發、零售、出租和放映;
(三)娛樂場所經營活動;
(四)藝術品經營活動;
(五)電影發行、放映經營活動;
(六)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和互聯網文化經營活動;
(七)文化行政部門管理的其他文化經營活動。
㈢ 網路游戲應該找哪個部門投訴
網路游戲公司隸隸屬文化部門主管審批,其他方面都隸屬工商局(12315)管理的,要投訴,先找工商管理部門。也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舉報:
廣大游戲玩家如遇網路游戲詐騙、游戲盜號、低俗暴力、誘騙消費等問題,可通過中國網路游戲投訴平台(game.xinhuanet.com)、新華網首頁-網路游戲投訴入口、新華炫聞APP首頁-游戲入口進行投訴舉報,也可通過315中國質量萬里行官網游戲投訴專區進行投訴舉報。
舉報注意事項
1、舉報主體應對舉報信息的客觀性、真實性負責。對於借舉報故意捏造事實,偽造舉報證據的,或以舉報為名製造事端,干擾職能部門正常工作的,將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舉報主體應根據舉報信息所屬類型,選擇相應類別的舉報入口提交完整舉報信息。若選擇類型錯誤或舉報要件缺失,所提交的舉報可能無效。
3、舉報主體無需重復提交舉報內容。為保障舉報主體的權益,限制惡意重復舉報,提高網上舉報的運行效益,請舉報主體合理依規享受自己的權益。
4、舉報主體應對舉報信息的客觀性、真實性負責。對於借舉報故意捏造事實,偽造舉報證據的,或以舉報為名製造事端,干擾職能部門正常工作的,將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㈣ 如何投訴游戲
流程如下:
1、在網路內搜索「中國網路游戲投訴平台」,
2、打開搜索中出現的「中國網路游戲投訴平台-首頁」,點擊「我要投訴」,
3、頁面彈出投訴須知頁面框,仔細閱讀後點擊「確認」,
4、進入內容填寫界面,根據頁面提示填寫相關信息並提交(信息盡量准確完善,有缺失可以網路游戲的相關信息),
5、輸入實名認證信息後點擊「確認認證」完成投訴。(填寫實名認證信息可以加快處理速度)。
注意事項:
1、准備完整的投訴資料:除了在投訴信息中清晰描述投訴事實之外,需要提供關於投訴的相關圖片證據等。
2、確保信息填寫的正確性:一些關鍵信息填寫錯誤,將導致投訴直接變為無效投訴。
3、區分投訴、舉報的差異:游戲玩家在游戲中用戶利益受損問題可進行投訴處理,如賬號被盜、被封、誘導消費、詐騙、未實名認證等問題;如發現游戲有涉嫌賭博、色 情、傳銷等違法內容,可進行舉報處理。
㈤ 網路游戲投訴找哪個部門
法律分析:游戲投訴可以到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平台進行投訴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 網路用戶、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 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權利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及權利人的真實身份信息。
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應當及時將該通知轉送相關網路用戶,並根據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和服務類型採取必要措施;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權利人因錯誤通知造成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㈥ 投訴游戲平台去哪裡投訴
投訴游戲平台哪裡投訴:
1、運營商投訴。
即向運營互聯網服務的運營商進行投訴,大的網站,比如淘寶、微博、微信和門戶網站,都有在線投訴的網頁,直接根據他們的規則投訴就是了。但這些服務商畢竟不是政府也不是法院,他們有商業利益,不一定會希望侵權內容消失,所以接受投訴後的處理經常讓投訴者有點不爽。
2、行政投訴。
著作權行政投訴的受理部門是版權局,如果是網路游戲的,也可以向文化部投訴,因為眾所周知的政府效率和地方保護主義原因,投訴的效果未必能達到投訴者的期望值。不過有時,投訴又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刑事投訴。
民事起訴
被有實力的或者有身份的侵權了,最靠譜的維權手段就是民事起訴。民事起訴有三點要注意:
1、要甄別侵權者是不是受避風港保護,比如是不是用戶上傳的侵權內容,是不是搜索引擎等。
2、要預先固定證據,網路侵權,侵權者點下滑鼠就可以刪了內容,所以要到公證處公證保全侵權網頁。
3、算一下侵權的賠償是不是抵得上維權成本。目前的侵權賠償比較低,所以普通的侵權,判賠幾千那種,真的不一定比律師費高。
拓展資料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游戲市場,網路游戲已經成為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中國網路游戲交易及數字產品交易已超萬億,占據全球近80%的交易量,而因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近年各類違法違規案件爆發式增長。2017年6月1日,《網路安全法》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網路安全從此有法可依,而網路游戲行業的健康發展更需游戲企業自律整頓。
在投訴處理平台上,用戶投訴的處理方式分為企業(游戲公司)、調解、仲裁、執法四類。用戶提交的投訴案件經過平台初步核實之後,首先由被投訴方企業自行處理解決,若企業不受理或用戶對處理結果不滿意,用戶可將案件升級申請通過調解或仲裁兩種方式處理;如果這兩種方式仍無法解決用戶的投訴,案件再次升級至法院執法處理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投訴平台設立投訴游戲排行榜及投訴企業排行榜,讓廣大消費者一目瞭然地看到「黑名單」,從而達到警示的作用。
㈦ 12318網路游戲投訴中心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㈧ 投訴網路游戲該找哪個部門
游戲投訴可以在網路搜索「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平台」進行投訴舉報,根據有關文化市場法律法規,12318全國文化市場舉報平台受理對以下領域違法行為的舉報投訴:營業性演出活動、歌舞娛樂和游藝娛樂等場所經營活動、藝術品經營
㈨ 投訴游戲平台去哪裡投訴
投訴游戲平台去游戲投訴平台或撥打12315投訴。
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和全國互聯網平台。1999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原國家信息產業部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於2017年3月15日正式上線。這是推進互聯網加政務服務的又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消費維權工作跨入互聯網時代。
應符條件:
1、有明確的被訴方;
2、有具體的申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3、屬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范圍;
4、消費者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
工作準則:
1、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熱心、誠心、耐心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滿 意;
2、講究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做到咨詢解答快、受理申訴快、調解查處快、信息反饋快,扎扎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
3、嚴格依法行政,做到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罰恰當,程序合法;
4、堅持廉潔執法,反對以權謀私,堅持公正執法,反對徇私枉法,堅持文明執法,反對野蠻粗暴執法;
5、嚴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申訴、舉報內容;
6、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密切協調系統內外關系,各司其責,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
【法律法規】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第十五條 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人:
(一)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並告知投訴人;
(二)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㈩ 如何投訴網路游戲
法律分析:遭遇詐騙,建議到網路違法犯罪舉報網站舉報詐騙行為或者撥打110及到當地派出所報警,對方的行為涉嫌詐騙罪。網路游戲欺騙消費者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舉報:
第一,撥打電話到消費者協會投訴。
第二,撥打電話到中國消費者權益保障委員會投訴。
第三,到當地工商局舉報投訴。可以准備一些相關證據,例如電話錄音、語音消息、聊天記錄等。
第四,向運營商投訴,最好持有證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路交易平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賠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網路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