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關於春天在哪裡的小游戲
1. 中班春天在哪裡教案
幼兒園中班教案:春天在哪裡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從色彩上感受春天的美景,萌發對春天的熱愛。
活動准備:
選擇可供幼兒觀察的典型自然環境及幾幅描繪春天的風景畫。
活動過程:
1.觀察春天的景色
①帶領幼兒到自然環境中邊看邊問:「春天來了,春姑娘給樹木、花草塗上了什麼顏色?」
②請幼兒感知樹葉、花的顏色及小草發芽後的景象,比較陽光下葉子呈現的明暗。
③提示幼兒變換觀察角度來感受景物的美。
④觀看教師或畫家現場取景作畫或有關春天的風景畫。
2.用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①說一說最喜歡春天的什麼景色?美在哪裡?
②畫一畫《我在春天的圖畫里》。
活動建議:
用上述活動方式,引導幼兒感受秋天、冬天、夏天的美景。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2. 「春天的朋友在哪裡」——兒歌也可做游戲
幼兒游戲行為觀察實錄:春天來了,幼兒園的主題教學也步入了春天的主題。 一會兒,念東西的小朋友聲音大了起來,我聽到了:春天的朋友在哪裡?孩子問花朵:‘你是春天嗎?’‘是啊,我是彩色的春天’原來他們在念兒歌啊,伴奏的小朋友看著念兒歌小朋友的眼睛,認真地配合著兩個小朋友臉上洋溢著快樂和幸福的微笑。 教師分析與對策: 在這個游戲活動中,教師本沒有精心設計,完全是由幼兒自己自發、自主的選擇材料和玩伴,在所學兒歌的基礎上,開動腦筋,發揮想像力,實現了幼兒個別化自主學習,這也是我們區域活動中深受幼兒喜愛的一種學習模式,同時也是能帶給我們更多驚喜和發現的有效形式。 中班的幼兒游戲形式多樣,而且他們還會自己產生很多的想法,進而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任何什麼都可以成為他們的游戲。游戲可以說與兒童如影相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輕易可見。就像現在這樣,學習活動中的兒歌經過小朋友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浪漫主義的童話意識,也被變成了游戲。除此之外,他們還把音樂活動中的伴奏也加了進來,非常富有節奏感。游戲水平已經提高了很多。 教師應對這種行為多加表揚和鼓勵,促進幼兒的創造力發展。應給與孩子更多的自主與自由,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詢問孩子。我想,孩子們會更喜歡我們靜靜的觀察,默默地贊許和鼓勵的眼神。 ( 肥城市潮泉鎮中心幼兒園 明梅梅 )
3. 兒歌春天在哪裡設計幼兒園一節活動
《嘀哩嘀哩》是一首中國兒歌,是一首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由望安作詞,潘振聲作曲。它以天真活潑的語氣歌唱美麗的春天,抒發心中無限歡樂的感情。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紅的花呀映出綠的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唱歌,做游戲
4. 音樂活動春天在哪裡教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春天在哪裡
教師:屈老師
教學思路:通過春遊前給孩子們上一堂音樂課《春天在哪裡》,讓幼兒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徵,感受春天的美,並讓幼兒能夠結合肢體動作來大膽表現、表演。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一種情感。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音樂的基礎上完整學唱歌曲
2.讓幼兒了解春天主要特徵,結合肢體動作大膽進行表演唱
活動准備:磁帶、春天的圖片
重點:幼兒了解春天主要特徵
完整唱這首歌曲
難點:幼兒能否運用肢體動作來表演唱
活動流程:引起興趣——>幼兒欣賞——>學唱歌曲——>表演唱
活動過程:
一、出示春天的圖片,引起興趣
老師提問:
1.小朋友們,圖片上面你們看到有什麼啊?(抽個別幼兒回答)
2.春天美嗎?你們喜歡春天嗎?(幼兒集體回答)
二、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徵
老師提問:那請小朋友們說說春天有哪些主要特徵?(幼兒自由討論)
老師通過幼兒討論,請幾位幼兒能夠用完整的語言來講述春天的主要特徵,
老師對幼兒語言用法錯誤進行糾正。
最後老師歸納小結一下春天有哪些主要特徵
三、幼兒欣賞歌曲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聆聽春天美
老師提問:你們在歌曲里聽到了什麼?歌曲里有沒有剛才老師講述過的春天的特徵哪?
2.老師示範演唱,幼兒學唱
四、表演唱
1.老師通過肢體動作表演給幼兒看
2.幼兒跟著老師做
3.老師把幼兒分組,讓幼兒分組進行表演,老師巡迴指導,個別指導。
4.每組幼兒派代表進行表演唱,老師進行講評
活動小結: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小朋友不僅學會了一首春天的歌曲,還了解了春天的主要特徵。老師將要組織一次春遊,讓小朋友到外面去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找一下春天還有哪些特徵,好不好啊?(激起孩子們對春遊的興趣)(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5. 和春天有關的 班會小游戲
放風箏,室外畫畫
6. 幼兒園歌曲春天在哪裡教案
幼兒園音樂教案:春天在哪裡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與教師同伴合唱的樂趣。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引導幼兒用自然、美好的聲音唱歌,並用不同的合唱方式的表現歌曲的歡快、活潑的情趣。 重點:鼓勵幼兒大膽的創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難點:引導幼兒理解歌詞,演唱時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楚、節奏要准確。 解決方法:教師指導幼兒反復練習。 活動准備: 1、引導幼兒通過不同的方式充分感受到春天的變化。 2、與歌曲內容相應的「春天景象」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放音樂《嘀哩哩》,引導幼兒邊座優美的動 作編進活動室。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啊?」「那你們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阿?」「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們一邊做出優美的動作,一邊進活動室里尋找春天的足跡,好嗎?」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尋找春天的足跡 2、教師利用圖片享有二展示有花、有綠草、小鳥的春景圖。 3、在感受春天的基礎上組織幼兒有節奏的朗誦詩歌《嘀哩嘀哩》,引導幼兒理解歌詞的內容。 4、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引導幼兒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表現春天的美好,演唱時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楚,節奏要准確。 5、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進行演唱,並創編動作表演歌曲,抒發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三)教師組織幼兒伴隨著《嘀哩嘀里》的歌曲,邊唱邊扮演小蝴蝶或小蜜蜂走出教室。 活動延伸: 教師組織幼兒在區角活動時,將歌曲的內容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7. 大班綜合活動:《春天在哪裡》
正儀幼兒園 蔡金宇 215347設計意圖: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藝術。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說:「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綱要中明確指出:藝術領域的目標就在於「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春天是美好的,大班對春天基本了解,音樂又是最好的表達方式。幼兒對《春天在哪裡》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兒在唱歌時感到十分愉快,有利於形成他們樂觀、開朗的性格。幼兒對於歌唱又比較喜愛,對於舞蹈比較新鮮,所以我通過選擇舞蹈教學來讓幼兒掌握跑跳步。通過幼兒自主的選擇來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好。給幼兒提供了欣賞美、享受美的機會。圖片的使用、多形式的練唱吸引幼兒演唱的興趣,能比較完整地唱會歌曲,又使幼兒體會到成就感、自豪感,這使幼兒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教學目標:1、知道歌曲名稱,基本學會演唱歌曲。2、學習跑跳步舞步 3、在舞蹈活動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學准備:春天的場景、PPT、音樂、記號筆、蠟筆、白紙教學過程:一、談話師: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麼?幼兒暢說教師總結:春天是美好的,春天裡有漂亮的花草和可愛的動物。二、PPT展示教學(一)播放山林的畫面(紅花、綠草)1、師:你看到了什麼?幼兒回答2、師請幼兒模仿小花和綠草的樣子3、師:聽誰在唱歌?教師播放小黃鸝唱歌。(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幼兒一起模仿4、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春天是怎麼唱歌的5、教師播放歌曲第一段:(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6、幼兒看著畫面跟著錄音一起唱第一段(二)師:春天唱的歌好不好聽啊?那春天呀還會躲在哪裡呢?1、教師播放湖水的畫面(紅花、綠草)2、師:春天還會在哪裡啊?幼兒回答3、師:那我們來聽一聽春天它又是怎麼唱的4、教師播放第二段音樂(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紅的花呀,映出綠的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5、幼兒看著畫面跟著錄音一起唱第一段(三)師:你們的歌聲真好聽,我們猜猜看春天又會躲到哪裡了呢?1、教師讓幼兒猜測想像2、教師播放小朋友在陽光下草坪上做游戲的場景。師:這次呀,春天躲到了小朋友的眼睛裡。我們有沒有看見春天呀?看見春天裡有什麼了呢?幼兒回答3、聽一聽春天又是怎麼唱歌的4、教師播放第三段音樂(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裡。看見紅的花呀,看見綠的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裡,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四)完整聽鋼琴一起唱我們一起和春天一起歌唱吧!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跑跳步1、師小朋友想不想邊聽音樂邊配上好看的動作呢?那先看老師做一遍2、教師聽音樂示範3、教師講解動作:跑步跳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腳向前輕跳,同時右腳屈膝自然提起,腳尖向下;後半拍右腳向前落地。右腳動作同左腳,方向相反。左右交換連續做就是跑跳步行進。4、鼓勵幼兒大膽表演5、引導幼兒反復練習,並配上音樂做動作四、分組討論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師:你想用什麼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選擇繪畫、舞蹈、唱歌
8. 中班語言活動:春天在哪裡(一)
【設計思路】
《春天在哪裡》這首詩是以歌詞的形式出現的,但這首詩歌格式整齊,講究壓韻,讀來朗朗上口,頗含詩意。春天在那裡?以這個問題引頭的詩歌,展開了廣闊的畫面,也給幼兒提供了無限的想像餘地。詩歌以明快的節奏,營造出輕松歡快的格調,與春天的景色融合一體,給幼兒以美好的向上的精神啟迪。在教學中老師為幼兒提供大量的物質准備,讓幼兒在看、聽、聞、摸等親身體驗中感受春天,描述春天。整個教學過程遵循先感知,再創作;先集體學習,再分組學習的過程。有利於幫助幼兒學會觀察生活、學會「共同學習」
【教育目標】
1、學習詩歌《春天在那裡》,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2、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覺春天,學習仿編詩《春天在哪裡》,體驗成功的樂趣。
3、培養幼兒主動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准備】
1、春天圖片一幅、詩歌格式圖一幅。《春天在哪裡》歌曲磁帶及伴奏帶。
2、錄音機、磁帶(錄有青蛙、春雨、溪水、蜜蜂、鴿子、鳥叫、小雞、小鴨等聲音)3、蝌蚪、小魚、蠶、青蛙、迎春花、桃花、發芽的各種植物等。
【教育過程】
一、欣賞詩歌《春天在哪裡》,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1、放《春天在哪裡》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老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2、出示掛圖,第二遍朗誦詩歌。討論:詩歌里每一段的頭一句是什麼?為什麼說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裡?詩歌聽上去感覺怎麼樣?
3、帶領幼兒將詩歌念一遍。
二、聽錄音仿編詩歌。
1、出示詩歌格式圖,朗誦詩歌。
2、聽錄音,感受春天,學習仿編詩歌。
⑴幼兒聽錄音,說說自己找到了什麼。
⑵根據幼兒敘述的內容與幼兒邊討論邊定下這段詩的內容。
⑶與幼兒一起朗誦仿編地詩歌。
⑷討論:除了可以聽到春天,還可以怎樣知道春天來了?
三、幼兒分組感覺春天,仿編詩歌。
1、將幼兒分組:一組用眼睛看春天;一組用鼻子聞春天;一組用手摸春天;一組用耳朵聽春天。
2、各組幼兒討論仿編詩歌。
3、各組選一至幾名幼兒朗誦仿編的詩歌,其他組幼兒學習。
四、放伴奏帶,幼兒表演自己仿編的詩歌。老師用贊賞的態度來激發幼兒的自豪感,鼓勵幼兒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