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六歲兒子對游戲的痴迷
『壹』 孩子沉迷玩游戲,還學會了撒謊,家長該如何應對
怎樣糾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的不良習慣?如果有的話,及時糾正。多看點育兒方面的知識,不斷提升自己,和自己的實際經驗相結合,發現孩子的興趣點,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與孩子交心,給孩子換個環境,陪伴孩子玩一些高雅的益智游戲,在游戲中有意識地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
嚴格把控時間,尊重孩子的同時要求孩子尊重約定
特別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叛逆心理是比較嚴重的,他們往往有自己的獨立思想,而不願意聽從家長的安排,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暴力對待和強制要求都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一種約定俗成的契約模式更討喜。家長不妨嘗試和孩子約定上網游戲時間,給予他們起碼的尊重,而受到尊重的孩子則會將這份尊重返還給你,同時,這也是一種處理家長孩子關系的好辦法。
巧妙利用游戲,拉近關系,讓孩子更能接受你的意見
在孩子的心中,本來就對於家長有所芥蒂,而身為局外人的你若還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來教訓他們,自然是不能被孩子所接受的。這個時候,若是你也可以融入游戲之中,成為他的戰友,他的小夥伴,身份的換位則會拉近你和孩子的距離,讓他們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
『貳』 孩子不愛和人溝通,痴迷游戲怎麼辦
01
切勿簡單粗暴的對待孩子,應該與孩子推誠置腹的交流思想。幫助孩子辨別是非,給孩子說話的權利和機會,讓孩子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沉迷於網路游戲的不良影響,並鼓起孩子克服此不良習慣的勇氣,做孩子改正這種不良行為習慣的堅決支持者。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
02
徵得孩子的同意,迅速中斷孩子的網路游戲,並為孩子安排豐富的課外生活。我們的大腦中樞中有一個叫做「犒賞系統」的組織,人在上網玩游戲時,大腦會產生一種叫「多巴胺」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刺激人的「犒賞系統」,使人產生興奮和快感,而一旦缺少了這種刺激,人就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如此反復重復,人就很容易沉迷於網路游戲。迅速中斷網路游戲,以現實中的豐富游戲活動替代網路游戲,打破惡性循環,實現注意力的遷移。
03
了解孩子網路游戲的內容,滿足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孩子沉迷於網路游戲,一般情況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心理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結合孩子網路游戲的內容,與孩子一起分析,看看是學習壓力過大,還是人際交往困難造成的;是成功感、成就感的缺失,還是理想信念的缺乏造成的……針對具體的心理需求,去和孩子一起制定應對的辦法,在現實生活中盡量滿足孩子的這些正常的心理需求,這樣孩子還有什麼必要泡在這虛擬空間里呢?
04
通過與孩子一起游戲,增進親子關系,了解孩子心結。尤其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們覺得他們逆反心理較強,難以溝通。和孩子一塊玩玩網路游戲,加入孩子的虛擬團體,以游戲夥伴的身份同孩子溝通,教育、培養孩子健康游戲的良好行為,這樣做的效果要比單純的說教要好很多,畢竟「潤物細無聲」,在孩子低水平的心理阻抗條件下,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理念。,更容易向你開放他的「心結」,更有利於你「對症下葯」。
『叄』 我兒子總是沉迷於游戲,怎麼辦啊
孩子沉迷游戲並不是短時間的,其實通過家長的合理溝通,正確引導,是可以幫助孩子不再沉迷游戲,回歸正常的生活中,好好學習。
最後是幫助孩子規劃學習,讓孩子在學習也能收獲樂趣。
沉迷游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游戲的獎勵機制。要使得沉迷游戲的孩子也喜歡上學習,作為父母,就要多花一點時間,幫助孩子規劃學習。把學習劃分為一個一個小目標去完成,在完成目標的時候適當給予獎勵,這樣孩子也能收獲學習的樂趣,擺脫沉迷游戲的心態。
未成年的孩子,需要父母和老師的幫助和指引。正所謂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小樹苗長得好不好,每個成長的關鍵時間段都需要父母的悉心關注和正確引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肆』 怎樣對待痴迷於網路游戲的孩子
孩子們之所以迷戀網游,是因為他在網路游戲里可以得到肯定,可以滿足自我價值。說白了,是因為游戲世界裡,可以滿足孩子內心的渴望,可以補償生活中缺失的部分東西。要想把孩子從游戲里拉出來,家長恐怕要想辦法讓孩子在你那裡也能嘗到游戲里的那種甜頭。
真正迷戀網路游戲的話,家長就要用足夠的愛心加上足夠的決心和耐心,允許孩子慢慢從裡面走出來,也允許他有時候會有小小的反復。不過,只要孩子有所行動,家長就要鼓勵加獎勵,讓孩子看到希望。標識整體 象一個迎風旋轉的風車,風車代表著勇敢、勤奮、進取、忠誠、快樂、靈動和愛,強烈地表達出了名思教育「學習、思考、勤奮,不怕困難」的企業精神以及「敬天愛人」的價值理念。同時,轉動的風輪還象徵著企業富於活力,流轉不息,百年長青。
希望採納!!
『伍』 孩子對游戲非常的痴迷,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手機上早已變成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路上,一眼放眼望去,十個人有九個人是拿著手機上來開刷的,可是就連三歲多的孩子都捧著手機上玩游戲就迫不得已讓爸媽們憂慮孩子的將來了。
孩子玩游戲是非常容易成癮的,許多孩子全部暑期都是在玩游戲,到新學期開學還對手機游戲忘不掉,授課沒精打采,就惦記著放學後回來玩游戲。
孩子玩游戲玩成癮是他的自控能力弱,本來了解玩游戲不太好依然會迷戀在其中難以自拔。此刻爸媽就需要協助孩子塑造自控能力,與孩子約法三章,每日要求玩游戲的時間,盡可能操縱在一個鍾頭,到點就不許孩子玩游戲,肯定不可以放任孩子玩游戲的個人行為。
『陸』 當孩子痴迷於電腦游戲的時候,該如何解決
現在的時代屬於信息化時代,很多家長平時忙於工作,可能疏忽了對孩子的照顧,由此導致孩子對電腦游戲十分痴迷,像這種情況家長一定不要讓孩子繼續沉醉其中,要通過這三種方法去解決問題,讓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和孩子約法三章,適當限制。如果孩子只是想通過游戲放鬆自己,那家長其實可以不用嚴加管教,但是也一定要和孩子約法三章,讓孩子達到一些條件才能玩游戲,或者每天限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這樣就能讓孩子不再那麼痴迷電腦了。
『柒』 孩子迷戀網路游戲,家長應該怎麼辦
1、可以找大人監督 2、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 3、大人可以讓孩子了解迷戀網路游戲的危害
『捌』 孩子痴迷在游戲上,家長要如何教育
對學生喜歡打游戲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存在一些誤區,下面我們聽聽教授的闡述:
「貪玩是人的天性,玩游戲存在於世界的大多數物種之中。在心理學中,游戲的存在有著『生活准備說』、『娛樂放鬆說』、『學習說』等解釋,游戲的存在有其合理性。至於網路游戲,只是傳統游戲的科技化改裝,本質是一樣的。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網癮」問題,只能從家庭教育開始,需要家長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一是家長要對網路游戲有正確的態度,坦然接受它只是孩子的一個游戲,是一種娛樂方式。不要讓孩子在玩的時候有內疚感和負罪感,不要讓你的態度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逆反情緒可能會強化孩子玩的慾望。如今孩子接觸網路已經不可避免,即使家長有心阻止也不可能將孩子與網路游戲阻隔開來。但是考慮到網路游戲的利弊,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看待游戲比阻止他接觸游戲更重要
我們小時候大夥兒孩子玩打仗或捉迷藏,經常玩得忘了回家吃飯,忘了睡覺,直到大人找來,強行把我們拉回去。當時我們也總是不願意散去,甚至得挨頓揍才肯回去。而現在的孩子沒辦法在樓下找到那麼多小夥伴,只能在電腦上和虛擬對象玩耍。他們也會常常玩得忘記了時間,總覺得沒玩夠。這兩種「玩耍」沒什麼區別。一些成功人士也喜歡玩電腦游戲,另外還有一些事業及學業上很有建樹的年輕人也喜歡玩游戲。所以說並不是電腦游戲本身有問題,而是孩子缺少自控力,使事情變得糟糕;這是家長首先要確立的一個觀念。
游戲上癮其實反映的是游戲之外孩子的另一個問題。一個孩子如果長期鑽在游戲里不肯出來,以至於成為一種病態,那是因為游戲外的世界讓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
一個孩子如果因為電腦游戲耽誤了前途,那他即使生活在沒有電腦的時代,也會有別的事情把他拉下水。
我堅信使人墮落的不是游戲本身,而是心靈的空虛,或某些素質的缺失。那些在游戲中墮落的人,即使沒有電腦游戲,也會有另外的什麼東西使他不可自拔。
事實上,電腦游戲已成為當代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無論家長喜不喜歡,他們最終都是要玩的,大勢所趨,擋是擋不住的。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孩子既能玩游戲又懂得自我約束。不論是兒童還是成人,任何放縱都與內心空虛及道德墮落有關。網路游戲只有在精神空虛的孩子那裡,才變成鴉片。豐富的課外閱讀會讓孩子的精神世界豐富,更聰明更理性,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識,它強大的力量會擠占陣地,不給游戲留下更多的空間。一個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對他來說也是魅力無窮的,會沖淡對游戲的興趣。

『玖』 孩子痴迷游戲,顧不上吃飯睡覺,家長怎麼辦
這一幕大家肯定很熟悉:吃飯的時間到了,父母扯著嗓子叫:“快來吃飯了”,孩子總是回答:“等一下”,頭也不回地繼續玩著手機,這“一下”,可能是十分鍾,也可能是半個小時。父母等得不耐煩,催問一下,沒想到孩子比你還不耐煩,堅持要“玩完一盤”。父母很不理解:就不能把游戲先停一下,吃完飯再玩嗎?
也許父母不懂你游戲的精彩,但是你又何嘗懂得父母生活的艱辛?走出遊戲,你會發現生活還有很多精彩,游戲讓你錯過無數風景。就算是投降,就算是讓人舉報,就算是掉級,不過是虛擬世界而已,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孩子,請記住,現實才是你真正的生活,虛擬只是你生活的調料,父母也許不懂你游戲為什麼不能停,但是他們懂什麼是對你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