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象徵性的游戲有哪些

象徵性的游戲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8 01:37:02

Ⅰ 維果斯基認為游戲創造了幼兒的幼兒象徵性游戲有哪些

「捉迷藏」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兒童「去自我中心」,讓兒童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如在「捉迷藏」時,兒童為了不讓對方找到自己,就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藏在哪裡才行,這促進了兒童思維可逆性的發展。在「捉迷藏」時,兒童在屋裡、屋外、床下、桌子下、角落裡藏來藏去時,從中體驗到了上、下、內、外空間關系,運動技能也得到了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兒童規則意識的形成。

Ⅱ 象徵性游戲名詞解釋是什麼

象徵性游戲是將知覺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進行表徵的游戲形式。

前運算階段(2-6、7歲)的幼兒進行此類游戲。此時幼兒已經發展出表象語言與功能,能夠想像不存在的東西,可以理解假裝活動。因此這種游戲更適合幼兒的特點,能夠幫助他們解決渴望參與成人生活但身心發展水平較低這一矛盾。

象徵性游戲產生原因:

在孩子發育到這個階段的時候,孩子會對身邊的物品進行自己權力的賦予,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的權力,這樣的一個做法會讓他們感到快樂。因為在真實世界裡我們是沒有怪獸和奧特曼這些游戲人物的,孩子也不能夠去主宰一些危險的物品,比如刀具這些。

Ⅲ 什麼叫象徵性游戲

象徵性游戲是將知覺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進行表徵的游戲形式。

象徵性游戲是將知覺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進行表徵的游戲形式,前運算階段(2-6、7歲)的幼兒進行此類游戲。

此時幼兒已經發展出表象語言與功能,能夠想像不存在的東西,可以理解假裝活動。因此這種游戲更適合幼兒的特點,能夠幫助他們解決渴望參與成人生活但身心發展水平較低這一矛盾。

(3)象徵性的游戲有哪些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19世紀下半葉,心理學家提出了諸多游戲理論:早期理論從生物學角度將游戲視為本能和先天需要,當代游戲理論則關注游戲對個體發展的重要功能。

皮亞傑從認知發展角度指出,游戲不僅是個體智力或認知活動的一方面,還是同化超過順應的表現。他將游戲分為練習游戲、象徵游戲和規則游戲。

象徵游戲作為其中一種類型,是將知覺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進行表徵的游戲形式,前運算階段的幼兒進行此類游戲。

Ⅳ 游戲表演和表演游戲有哪些

1,桌面表演

桌面表演游戲是指幼兒在桌面上,以玩具或物體來代替文藝作品中的角色,以幼兒的口頭語言(如獨白、對白等)和玩具操縱再現文藝作品內容的一種游戲。

2,木偶表演

木偶是指用木頭製成的偶人,人們把用各種材料製成的偶人都稱做木偶。木偶形象誇張,生動有趣,造型美麗,它既是藝術品又是幼兒喜愛的玩具。幼兒用小偶進行唱歌跳舞、講故事,創造性地再現文藝作品中的內容,從而形成r各種木偶表演游戲。

3,影子戲

影子戲(皮影戲、燈影戲)是在燈光作用下,靠物體側影的活動來表演文藝作品內容的一種游戲,它離奇有趣、變化多端、形象誇張,深得幼兒的喜愛。

(4)象徵性的游戲有哪些擴展閱讀

表演游戲的特點:

1,表演性

幼兒從選擇和確定所要表演的故事或作品那一刻起,表演游戲就已經有了一個規范游戲者的框架。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自發地在頭腦中將自己的言行與故事情節、人物聯系起來,故事作為「腳本」規范著幼兒的行為,成為幼兒行為表現的框架和評價自己與他人游戲行為的尺度。

2,創造性

幼兒表演游戲也是幼兒的一種創造性活動,他們的表演是對文藝作品的一種再創造。在表演游戲中同一作品、同一角色會因為不同幼兒的扮演而產生不同的效果。

Ⅳ 皮亞傑劃分的游戲類別有哪些

練習性游戲、象徵性游戲、結構性游戲和規則性游戲。

相關介紹:

1、練習性游戲: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兒童游戲發展的最初形式,是0~2歲處於感知運動階段兒童的典型游戲。又稱「機能性游戲」、「探索性游戲」和「感覺運動游戲」。

2、象徵性游戲:

象徵游戲作為其中一種類型,是將知覺到的事物用它的替代物進行表徵的游戲形式,前運算階段的幼兒進行此類游戲。

3、結構性游戲:

是指幼兒利用各種建築和結構材料(積木,積塑,金屬結構材料,沙,雪等)進行各種建築和構造活動,以及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

4、規則性游戲:

規則性游戲的突出特點是游戲規則外顯,游戲的角色內隱。游戲的競爭性決定了游戲的規則性。人童年期及以後的游戲活動,主要是規則性游戲為主。

(5)象徵性的游戲有哪些擴展閱讀

皮亞傑開創了從兒童認知發展的角度研究兒童游戲的新途徑,它反對把游戲看作是一種本能活動,試圖在兒童認知發展的總框架中來考察兒童的游戲,並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提出了認知發展的游戲理論。他的游戲理論來源於他的認知發展游戲理論,是其認知發展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

根據時間和地點的不同,幼兒園里的結構游戲可以分為兩種不同形式,一種是區角游戲或晨間游戲中的桌面結構游戲,另一種是創造性游戲中的地面結構游戲。一般在玩桌面結構游戲時,地面結構游戲區不會開放;玩地面結構游戲時可能會開放桌面結構游戲,幼兒的作品將送到地面結構游戲區作為材料的補充。

Ⅵ 皮亞傑根據兒童認知發展的角度,將游戲分了四種,其中象徵性游戲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什麼

第一階段為感覺運動階段。從出生到約2歲。這一階段的兒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動作和感覺應付外界事物。

這一階段又再分為6個小階段:從出生到1個月。此時,嬰兒尚不能覺察周圍的東西,甚至不能覺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與我,缺乏自我意識。1~4個月。這時,嬰兒的動作變得較協調了,但還不能擺弄外物。4~10個月。此時,嬰兒視覺與抓握動作協調起來。開始會擺弄身旁的東西。9~10個月的嬰兒知道東西離開了自己的視野仍然存在。

10~12個月。此時,行為已有目的,開始能預料行為的效果。12~18個月。嬰兒對不同的物體,會作略為不同的動作,看會出現什麼結果。18~24個月。嬰兒在行動之前,能在頭腦中思考動作,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第二階段為前運算階段。約2~7歲。這一時期的幼兒只能以表象進行思維,他們的思維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亂的。前運算階段又可分為兩個時期:①前概念期,約2~4歲。此期以出現符號功能和模仿為特點。

直覺思維期,約4~7歲。幼兒主要對事物的表面現象作出反映,只會從一特殊情況推到另一特殊情況,並將無關的事情說成有因果關系。自我中心思想是這一階段的突出特點。

第三階段為具體運算階段。約7~11歲,在這一階段,兒童形成了初步的運算結構,出現了邏輯思維。但思維還直接與具體事物相聯系,離不開具體經驗,還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發展,不能進行命題運算。這一階段兒童發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問題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漸消失。

Ⅶ 中國代表游戲

翻花繩、解綳綳、羊拐、跳橡皮筋、捉迷藏、騎馬馬、拔紙牌、折紙、七巧板、變虎貓、剪紙、滾鐵環、丟手絹等。

1、翻花繩

翻花繩,中國民間流傳的兒童游戲。在中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稱法,如線翻花、翻花鼓、挑綳綳、解股等等。這是一種利用繩子玩的玩意,只需靈巧的手指,就可翻轉出許多的花樣。在馬來西亞,翻繩用的繩子一般是橡膠圈,國外的材料則有毛線、麻線、呢絨繩或棉紗繩等。

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這個游戲最大的樂趣在於翻出新花樣,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2、解綳綳

一種民間兒童游戲,多為土族女孩所喜愛,可能來自漢族相同的民間兒童游戲。一般兩人玩,玩時用一根細線繩,然後由另一人雙手用挑、穿、勾等方法改變原來的圖形兩人輪流解綳,綳構出各種幾何圖形,能者為勝。

3、丟手絹

丟手絹,又叫丟手帕,我國傳統的民間兒童游戲。開始前,准備幾塊手絹,然後大家推選一個丟手絹的人,其餘的人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游戲開始,被推選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外行走。丟手絹的人要不知不覺地將手絹丟在其中一人的身後。

被丟了手絹的人要迅速發現自己身後的手絹,然後迅速起身追逐丟手絹的人,丟手絹的人沿著圓圈奔跑,跑到自己的位置時坐下,如被抓住,則要表演一個節目,可表演跳舞、歌謠、講故事等。

4、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港澳地區常稱跳橡筋繩)是經典的兒童游戲之一。1960年代至1990年代間極為流行,尤其深得女孩子喜愛,是兩腳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種動作的全身運動。它以跳躍為主,穿插著點、邁、勾、挑、跨、碰、壓、踢、絆、攪、繞、盤、踩、掏、擺、頂、轉等十幾種基本動作,同時以各種技巧動作編排成組合動作,配合歌謠,跳出各種花式圖案。

5、滾鐵環

滾鐵環,舊時傳統兒童游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盛行於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直徑66厘米左右的黑鐵環向前跑。有的還在鐵環上套兩三個小環,滾動時更響亮。

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環的動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技巧。個人活動、集體競賽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競速、有100米障礙(如繞樹叢、過獨木橋)、4×100米接力等比賽項目。

Ⅷ 論述幼兒象徵性游戲的特點

幼兒象徵性游戲的特點:

一、以主題游戲為主 主題游戲式幼兒的物質、文化和社會活動,主題游戲有情境活動,有角色分工,投入濃厚的興趣和高漲的情緒,使游戲達到兒童游戲的高峰。

二、運用與現實物相仿的代替物 象徵性游戲的重要特點是運用於不相乾的事物代替。

定義

幼兒運用一定的知識和語言,藉助各種物品,通過身體和心智的活動,反映並探索周圍世界的一種活動。

心理學的解釋:認為游戲是調節外部輸入的信息和機體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使機體與外界保持平衡。

游戲的動機來源是情感的需要;游戲的目的是為了它本身;游戲的結果不是物質性的東西;游戲的對象是玩具;游戲的手段是虛構性的,即想像性行為。

Ⅸ 幼兒游戲有哪些

1.木頭人

游戲規則: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邊走邊念兒歌「我是一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看誰堅持一分鍾"念到最後一個字時所有幼兒擺出造型不動。老師說時間到才能動,游戲反復進行。

2.丟手絹

游戲規則:幼兒圍成一個圓圈,一名幼兒一邊唱著歌一邊在小朋友們的後面跳,當唱到"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時,幼兒就馬上把手絹放在一個小朋友的後面。如果這個小朋友發現我把手絹放在他後面時,他就要立刻拿起手絹來追我,幼兒呢就馬上跑,當跑到這個小朋友的位置前,我就蹲下。然後請沒追到我的小朋友來玩。如果被追到了,那麼被追到的小朋友就要表演一個節目哦。

3.紅燈綠燈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站在起始線後做好准備,一名幼兒在場地的另外一頭發號施令,游戲開始,幼兒開始走步,發號施令的幼兒背對幼兒念"紅燈綠燈停"念到停時轉身,此時走步的幼兒不能動,動的幼兒暫停一次游戲,游戲重復進行,直到發號施令的幼兒被走步的幼兒拍到。

4.切西瓜

游戲規則:大部分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做"大西瓜")一位幼兒做"切西瓜"邊念兒歌邊繞著圓圈走,並做"切西瓜"的動作,念到最後一個字時,將身邊兩位幼兒拉著的手切開,然後站在被切開的位置,被切開的兩名幼兒則必須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位,先到達原位的即為再次游戲的"切瓜人"。

5.粘泡泡糖

游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邊走邊念兒歌"粘粘粘泡泡糖,一粘粘到頭頂上,兒歌說粘到哪就粘在身體的什麼部位,為增加趣味興趣,可讓幼兒互相粘,和其他小朋友互動"

6.捉尾巴

游戲規則:准備彩繩若干條,在場地上畫出四散跑的范圍。幼兒兩人一對,各自在後腰上繫上彩繩當尾巴。游戲開始,四散跑開,每一對幼兒要想辦法捉對方的"尾巴",同時要保護好自己的"尾巴",抓到對方"尾巴"為勝。

7.把球踢出圈外

游戲規則: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兩個人進到圓圈內.其他的人站在圓圈外,連續不斷地把球投進圓圈內。圓圈內的人則要迅速地把球踢出圓圈。如果留在圓圈內的球超過了三個,則圓圈外的一方獲勝。也可以考慮其他適合的規則。

8.夾球接力跑

游戲規則:游戲的人分成兩隊,不是進行普通的接力跑,而是用膝關節處夾球跳著跑。如果用手抱球或球落地均為犯規,要返回出發地重跑。為了夾球方便,不要使用過大的球。

9.同心協力

游戲規則:場地中有5個不同顏色的圓圈,每個圓圈都不是很大。游戲規則是每個圓圈中要站滿5個小朋友,這5個小朋友除了腳以外,身體的其他部位不能著地,同時所有小朋友的腳必須踩在圓圈裡面,身體可以露在外面。看哪個圓圈中的小朋友通過集體協作,能共同配合完成游戲。

10.編花籃

游戲規則:3-6人參加,參加者伸出右腳,勾住前人,形成一個編出的圈,一手搭住前面小朋友的肩膀,邊念兒歌,邊單腳往前跳,直至兒歌念完。

Ⅹ 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國產游戲有哪些

引言:我國有許多經典的游戲,但是最具代表性的國產游戲有哪些呢?

三、玩家的看法

對於我國經典國產游戲,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最好的,但是那些代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國產游戲。是許多玩家最喜歡玩的,因為在這些游戲中,不僅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俠客行俠仗義的感覺,也能體會到古代宮廷斗爭的樂趣。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獨特途徑。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827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1246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707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809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1137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33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2153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1340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1206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