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如何理解情境游戲化教學

如何理解情境游戲化教學

發布時間: 2022-06-03 00:42:55

A. 如何開展游戲化教學

如何開展游戲化教學?游戲是孩子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學前教育的最基本精神,「玩」是孩子們在學前三年中的基本任務。在「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和「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等理念的指導下,幼兒園大多設置了各種游戲活動區域。有些教師和家長並沒有深刻理解游戲對兒童學習與發展的影響。那麼游戲化教學到底該如何著手呢?

游戲化教學

指以游戲為手段,貫穿幼兒園的整個教學活動,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並融於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目前游戲化教學

存在的問題

在活動時,不能體現幼兒的自主權。多數是老師確定活動主題,主導教學活動。幼兒只是跟隨教師預設好的內容做一個應答者、接受者,沒有給幼兒留下足夠的思維空間;

游戲材料的缺乏使得教師不得不點名游戲,那讓有些幼兒心理不平衡,以致幼兒間出現搶奪玩具的攻擊性行為;

幼兒想像力和創造性輕易的被扼殺。幼兒在操作游戲材料時是很有創意的,教師過多地限制和干預,幼兒主體性的發揮也是無法保證實現的。

環境。如果一個班級人數過多,就會造成室內擁擠。在開展室內活動時,很難自由發揮,在室內游戲區和活動區的創設上大多保留著「上課」為主的教室特點。

幼師的游戲化教育理念。教師不應再機械地教,讓孩子機械地學,而是應把游戲性因素和教育性因素進行融合,有些教師在指導游戲教學時,規定學生必須完成某項任務才允許幼兒進行幼兒活動,幼兒一邊沉浸於游戲的情境中,一邊承受著教師給予的壓力,會破壞他們在游戲中的自我進程,挫傷他們開展游戲的積極性。

跟家長的溝通交流工作不夠完善。要讓家庭、社會充分認識到幼兒游戲和學習的關系與重要性,這樣才不會阻礙游戲化教育理念的發展。

游戲形式化、自由化、模式化。其一,游戲只是一種單純的工具或手段,為了保持幼兒注意力集中,引人入境。其二,有的教師把游戲等同於自由活動,常常是把玩具一瞥,不聞不問,讓幼兒隨意的玩,沒有教師的參與與指導,游戲就成了一種無目的、無計劃的活動。其三,游戲作為一門課程來上,採用集體教學形式,教師決定玩什麼,怎麼玩,制定每個參與者的角色和地位,規定游戲動作,評價他們正確與否並評價幼兒玩的水平,最後給予獎勵、表演或者批評。

如何開展

游戲化教學

幼兒園要開展游戲化教學,首先要認識到兒童游戲的兩大類型。

1

兒童游戲的兩大類

>>>>

兒童自主性游戲

第一類兒童游戲是傳統受到廣泛重視的兒童自主性游戲, 如角色游戲、建構游戲和表演游戲等。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建構游戲,又稱結構游戲,是幼兒利用各種自然或非自然的物品,如泥、沙、雪、積木、插塑、金屬片等,將現實生活與幼兒想像相結合,進行構造的一種游戲。建構游戲中,特別需要關注的是積木游戲,這是不可替代的幼兒發展與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尊崇兒童的游戲天性,給兒童豐富快樂的游戲體驗,讓兒童在游戲中充分連接生活經驗,從而獲得自然整合的學習發展,是自主性游戲關注的重點。

B. 什麼是情景教學

方法簡介
情景教學法是教師根據課文所描繪的情景,創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畫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並藉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彷彿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著的一種情景交融的教學活動。因此,「情景教學」對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像,開發智力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
[編輯本段]三個教學階段
採用「情景教學」,一般說來,可以通過「感知——理解——深化」三個教學階段來進行。
一、感知
——創設畫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小學語文第五冊27課《古詩二首》的「絕句」描寫了詩人杜甫的住處——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麗景色。教學時,根據這首詩的每一行寫一個景色的特點,創設出形象鮮明,色彩鮮艷,富於美感的投影片。這幅圖的景象是:兩個黃鶴在翠綠的柳林枝頭上鳴叫;一行白鷺正在蔚藍的天空中飛翔;依窗可以看見西嶺常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東吳去的船隻。隨著畫面的出示,教師作啟迪性的發問:作者以住處為中心,寫他屋子周圍的景色,大家仔細看看寫了哪些景色?讓學生觀察,思考。為了渲染氣氛,激發情感,藉助音樂的藝術功能,同時播放「絕句」的配樂詩朗誦錄音。隨著悠揚的樂曲聲,又操作黃鶴在柳林枝頭歡歌跳躍和一行自駕飛上藍天的復合片。這樣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學生彷彿置身於美麗的草堂,感受到課文所描寫的情景。
二、理解
——深入情景,理解課文,領會感情 講讀時,抓住圖文相通之處,從圖導文,把課文與圖意融為一體,加深對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讓學生產生真情實感。講演「兩個黃鸝鳴翠柳」時,教師一邊藉助生動的文學語言描述:兩只羽毛鮮艷,小巧玲瓏的黃鸝,它們在柳樹枝頭,時而輕快地跳躍,像在歡樂舞蹈,逗人有趣;時而縱情地歌唱,以彈琴奏樂,悅耳動聽。這時間學生:「詩中哪一行描寫了這種情景呢?」對話音剛落,學生齊聲回答:「兩個黃鸝鳴翠柳。」為了加深對詩句的領會,教師向學生提出要求:誰能用一句話把這一行意思講出來,要說得清清楚楚。一個學生說:「兩個黃鸝在柳林上唱歌。」教師肯定這位學生說得好,接著教師又提出:「誰能說得再好一點呢?另一個學生馬上說道:「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唱著悅耳、動聽的歌。」教師加以表揚:「說得真好!這個景色實在太美了。好,把這很美的景色讀出來」。隨後,教師指導學生讀好這首詩。這樣,從圖導文,啟發學生想像,逐步加深了對詩句的領會、理解。
三、深化
——再現情境,豐富想像,深化感情 《古詩二首》的「早發白帝城」這首詩把壯麗的長江三峽,雄偉的氣勢用28個字寫出來了。教完講文後,教師安排了兩項練習,一是讀,二是說。教師要求學生一邊看幻燈片,一邊把它讀出來;這時,教師操作舟行三峽的投影連續片,學生邊看、邊讀,隨著投影片的遷移學生讀道: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之後,要求學生一邊看幻燈,一邊把它描述出來。一個學生隨投影片的移動,對不同的場景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早晨,離開了彷彿在雲彩中的的白帝城; 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來, 聽到兩岸不停啼叫的猿聲, 輕快的小舟已經過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採用情景教學是否會削弱「雙基」教學呢?體會是:運用的得當,更有利於進行字、行、句、篇的教學和聽、說、讀、寫的訓練,特別是在古典文學作品的教學中收效尤甚,關鍵在於教師精心設計畫面,備好情景教學課,切忌粗製濫用,或畫蛇添足。

C. 什麼是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後才影響於學生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遊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於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D. 游戲化教學的意義是什麼如何將游戲化融入到教學中

個人理解就是角色扮演,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進來,體會體驗角色的感受,感悟道理,達到教學目的。

E. 你對真實的游戲情境是如何理解的

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內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所設定的,適合學習主體並作用於學習主體,產生一定情感反應,能夠使其主動積極建構性學習的具有學習背景、景象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境。教學情境就其廣義來說,是指作用於學習主體,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的客觀環境。從狹義來說,則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於學生而引起積極學習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它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外顯的教學活動形式,營造一種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現和認識過程。 教學情境可以貫穿於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課的中間或課的結束。 在傳統課程的教學中,課堂教學強調以教學大綱為綱,以教材為本,課堂教學過程中基本以教材安排的內容和順序進行,學生以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教師基本不需或很少創設與教材不同的教學情境,因而,創設教學情境在傳統課程的條件下還不是教師必須掌握的專業能力。 新課程的實施,課程功能和目標的調整,使傳統教學模式面臨著變革。基於問題情境,以問題研究為平台的建構性教學成為課堂教學主流,教師的「創設教學情境能力」也隨之成為重要的教師專業能力。

F.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游戲化教學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是促進幼兒獲得最佳發展的一種途徑。在幼兒園里,游戲是孩子們開展頻率最高的活動,通過游戲幼兒會把廣泛的生活內容反映在游戲活動之中,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動的進行自己的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幼兒來說,游戲就是生活本身,游戲充盈於心,充盈於思想、情感和身體中。一個全神貫注於游戲的幼兒是富有創造力的、自由的和快樂的。作為課程實施重要活動之一的游戲,應充分發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幼兒參與多種游戲,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反映生活,為幼兒在游戲中運用和發展學習到的知識及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
一、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定義
所謂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游戲化是指把幼兒的教育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中。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在幼兒園里游戲就是基本活動。基本活動是指對一個人來說最經常、最適宜、也是最必須的活動。而對幼兒來說,游戲就是這樣一種活動。為什麼這么說呢?首先,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其次,游戲是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一種活動;再者,幼兒的身心發展是在游戲中實現的。因此《幼兒園工作規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戲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符合事實、符合規律的。
二、游戲對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幼兒園,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是向幼兒進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游戲的手段對幼兒進行教育,能有利地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等幾方面的和諧發展。
(一)游戲有益於增進幼兒的身體健康
幼年時期,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幼兒游戲中,有大量的運動性游戲,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幫助增強體質,使他們的動作變得協調、身體變得結實。當幼兒在玩沙子、繪畫、拼圖等游戲時,可以訓練手指、手腕、手掌的靈活性,以及手眼協調能力,使幼兒變得更加靈巧,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
(二)游戲能促進幼兒情感的健康發展。
幼兒的游戲,能促進幼兒在面對壓力時情感的健康發展,幫助幼兒解決沖突,減少情感創傷。幼兒在游戲中進行相互學習,通過與同伴之間的互動,逐漸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謙讓等良好道德品質。在學前領域中,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再現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現期望的機會。幼兒通過游戲經驗認識到他們自己是獨立的、主動的和有獨特的個性。游戲的過程幫助幼兒理解和接受他們自己的感情,促進面對壓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強人際關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兒在做「醫生治病」的游戲中,體驗了醫生、父母、孩子之間的關系,母親的焦慮,孩子的痛苦、醫生的積極治療等環節,孩子們通過游戲的方式,再現已有的生活經驗,達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發展同情心和面對變化作出反映等綜合調節能力。游戲的過程幫助幼兒實現了情感的發展,使幼兒體驗各種不同的情感,幫助幼兒學習控制情感的沖動性,高級情感隨之在游戲中萌芽。
(三) 游戲能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學習因素,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潛移默化地學到很多知識,有助於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判斷力,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思維發展。幼兒通過游戲探索環境,接觸事物獲得知識,自由地進行各種模仿、操作與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過程中體會空間和高低,在玩水的過程中感覺干與濕,玩積木的過程中體會並認識大小、形狀、顏色等,在玩推小汽車的過程中觀察到汽車的速度和力度的關系等。因此,游戲是兒童認知發展的動力,是兒童獲取社會經驗的一種獨特的方式。
三、正確認識游戲化教學 (一)游戲化教學環境的創設
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常常利用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來達到使幼兒主動學、喜歡學的目的。游戲環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兩個,其一是通過建立立體設計增強系統性,以保證游戲環境平衡狀態。根據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對象十分廣泛的特點,充分利用室內外的地面、牆面和空間構成一個環境系統,以幼兒能夠接受的形象與符號,向他們提供成長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統的刺激信息。如在大班以發展幼兒彈跳能力(雙腳跳)為目的的體育活動中,我們可為幼兒創設了一個以「參觀動物園」為主線的新穎、有趣的游戲情境。通過生動的語言幫助幼兒張開想像的翅膀,將他們帶入了一個富有想像的空間,讓孩子們創造性地模仿各種小動物。然後讓幼兒在喜歡的音樂伴奏下開始了熱身操,熱身時還不時用「嗨、嗨」的喊聲鼓勵自己。教學活動中,老師設計4個環節:小蝌蚪找媽媽、模仿大猩猩走、模仿企鵝走、青蛙跳荷葉,使幼兒初步了解了「雙腳跳」的動作方法:雙腳起跳,雙腳落地,起跳時蹬地擺臂,落地時屈膝緩沖,從而突出了教學的重點,用較短的時間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的活動。在游戲中教師應該從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兒的游戲自主權,讓幼兒自己確定想玩什麼、怎麼樣玩、和誰一起玩、在什麼地方玩等等。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時,要用心去了解幼兒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要輕易地打斷幼兒的游戲,更不能包辦代替或導演幼兒的游戲,這樣會不同程度地剝奪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權。游戲中只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願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才能使幼兒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將外部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經驗。因此要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活動進程,自主決定活動的方式方法。為幼兒提供游戲的空間與時間,允許幼兒嘗試錯誤;要善於發現孩子思維的火花,保護幼兒可貴的創造精神,這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
(三)幼師在游戲中的指導
游戲雖然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但是教師也要合理地對幼兒施加一定的影響或干預,即指導。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要為幼兒准備游戲、創設游戲環境,應根據不同年齡和游戲水平的幼兒選擇難度適宜 、符合幼兒興趣、及幼兒發展需要的教育內容來融入游戲,使幼兒獲得認識上的滿足和成就感,同時可以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的發展,才能使他們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因為不同的教學活動有著不同的目標要求與內容,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先要看是什麼樣的教學內容,然後再採取與之相對應的游戲活動來完成。 只有這樣才能使游戲與教學有機融合,相互滲透,真正發揮游戲的教育功
最後,游戲過程中教師還要將外部與內部干預結合運用,包括觀察、詢問、評價以及教師直接的游戲參與。觀察中教師要針對兒童游戲情況確定自身的地位,逐步創造出可能使用的角色,如游戲監督者、調停者、游戲者、記錄員、顧問或通訊員等。另外,教師通常是以假裝角色進人游戲,成為游戲的一員。一旦進入游戲情境,教師必須嚴格按照角色規范採取行動,利用角色之間的關系採取隱蔽的方式控制 游戲發展。應當指出的是,這種假裝介入應僅干預一段時間,在達到一定教育目的後教師即應離開。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中,我們認識 「游戲化教學」以游戲為手段,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並融於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是符合幼兒園教學特點及幼兒發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式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我國早期教育專家馮德全先生說,對幼兒來說「任何學習內容都可以游戲化,因為兒童本來就處在心理發展的『游戲世界』之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要將幼兒園教學活動完全游戲化,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848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1263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727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829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1157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54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2173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1362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1225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