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在游戲中培養創造力
『壹』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目前我班角色游戲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簡單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機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現象上,缺乏創新意識。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幼兒角色游戲的源泉。幼兒的生活經驗主要來自家庭、周圍環境及幼兒園,其中幼兒園是十分重要的經驗來源途徑。圍繞幼兒園教育目標,採取多種途徑、方法去拓寬幼兒的生活范圍、加深生活印象。創設足夠的機會,讓幼兒直接接觸社會、體驗生活很重要。例如孩子剛入園時,我帶著他們認識了幼兒園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包括觀察每個人的長相、穿著大扮、說話行動如何,他(她)在做些事情等等,這樣,我們的孩子在有一次開展角色游戲時,會有板有眼地模仿起門衛阿公:一會兒坐在「門口」問聲「小朋友好」,一會兒拿起報紙在認真地看,一會兒又去「澆花」,「掃地」。又有些幼兒她們很開心地模仿著老師的樣子彈琴,說話,帶領「其他孩子」玩……幼兒涉足社會面愈廣,游戲主題內容也愈豐富,如帶幼兒外出散步,走過食品店,我們就可以讓幼兒駐足,仔細觀察一下店裡的物品是什麼樣的?又是如何陳列的?營業員如何招呼客人?買賣如何進行?用了那些工具?……通過一系列參觀、郊遊、觀察、討論等,會幫助幼兒更深入地了解社會,同時這些內容也能更自然逼真地在角色游戲中反映出來。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1、目前角色游戲中存在的問題。2、問題存在的原因。3、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一)問題的提出:
1.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是人的創新與發明的競爭;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實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創新意識的培養正是我們傳統教育所欠缺的,幼兒期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黃金時期。
2.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現實生活是角色游戲的源泉,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動作、情景和物體中反映他們眼中的世界。幼兒未來的生活不應該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簡單重復,應該引導他們創造性地開展游戲,發展游戲內容。直覺行動性是小班幼兒感知事物主要特徵。在角色游戲中,他們往往只是模仿一些成人生活,勞動的片段動作,游戲的過程直接依賴於玩具,看到什麼玩具才想到玩什麼游戲,而且離開了玩具,游戲也就停止,所以在角色游戲時要幫助幼兒一起准備豐富形象化的玩具。在娃娃家,可准備一些奶瓶、鍋子、娃娃、床、菜、桌椅、電腦、電視……等等;結合主題「扮家家」,我還豐富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常用的東西及衣服等,這樣能吸引孩子有興趣地扮演家庭不同成員,由此產生不同的游戲內容。
3.我們充分認識到了角色游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確保了角色游戲的正常開展,能積極地為幼兒提供較為豐富、適合的游戲材料;能適時地以游戲者的身份進入游戲觀察、指導。游戲中尊重幼兒,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參加游戲,游戲中表現出愉快的情緒,有一定的角色意識,遵守游戲規則,能正確使用材料,游戲中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但是,目前我班角色游戲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簡單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機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現象上,缺乏創新意識。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尋找有關的理論文章,通過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並有經驗借鑒。
2.觀察法:在游戲中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做出記錄和分析。
3.經驗總結法:根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和所積累的經驗,加以論證並總結研究成果。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是人的創新與發明的競爭;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實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創新意識的培養正是我們傳統教育所欠缺的,幼兒期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黃金時期。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在角色游戲中幼兒以一物代一物,能脫離真實情景和物體的直接信號刺激,進入假設想像的世界,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良好途徑。現實生活是角色游戲的源泉,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動作、情景和物體中反映他們眼中的世界。但幼兒未來的生活不應該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簡單重復,應該引導他們創造性地開展游戲,發展游戲內容。
一、 目前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簡單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機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現象上。
2.游戲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
3.教師的指導缺乏啟發性。
4.教師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創新性行為。
二、問題存在的原因:
1.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還缺乏創新意識。
2.游戲的材料多是成品材料,缺少半成品材料,缺少讓幼兒創新的餘地。
3.教師對幼兒的創新意識缺乏足夠的認識。
三、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1.通過參與製作游戲材料,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著名的教授楊振寧曾指出:「中國的小孩在動手的興趣和能力方面明顯不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小孩,主要是沒有動手的機會。」動手實踐機會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因此,我經常組織幼兒一起動手製作游戲材料。比如:新開設的「服裝店」缺少各式服裝。於是,我便帶領幼兒一起動手製作服裝。在製作過程中,幼兒首先出謀劃策想出了服裝店需要些什麼類型的服裝。例如:連衣裙、背帶褲等;然後,每個幼兒都自己設計了各種漂亮的款式和美麗的圖案。因為服裝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能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他們對這次活動都很投入;接著,我們一起分工合作,從畫、折、剪、貼等幼兒都積極參與並達到了超出預料的效果;最後,當一套套形象各異、色彩鮮艷的服裝掛進「服裝店」之後深深受到了廣大「顧客」的喜愛。指導幼兒為自己的游戲設計、創作簡易玩具,有利於促進幼兒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另外,通過動手實踐,可以使思維和想像變為現實,從而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創新成果,體驗到創新的樂趣。在製作過程中,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使幼兒的創新能力逐漸發展,創新意識更加強烈。
角色游戲的過程是創造、想像的過程,游戲中替代物的使用,就要運用創造性設想。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對於成品玩具或教師自製的模擬玩具只有短暫的興趣,為此,我們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將原本要製作成品玩具的用材,如紙、泡沫塑料、海綿塊、綵帶、小竹棍、各種小畫圖、橡皮泥等分放在活動室,鼓勵幼兒動手尋找、製作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膽想像、創新。當幼兒在使用、製作替代物時遇到了困難,教師可以及時參與,幫助幼兒巧妙使用替代物。幼兒的想像力是無窮盡的,他們可以將洗凈的各種飲料瓶想像成話筒、花瓶、手榴彈等。教師應啟發幼兒積極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兒做到能以物代物,使一種替代物有多種用法,替代物的巧妙運用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有效措施。
2.通過教師具有啟發性的引導,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積極的活動離不開教師及時、恰到好處的指導,而教師具有啟發性的引導更能激發幼兒創新意識。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尊重幼兒的游戲意願。在教育的范疇里,游戲意味著教育的要求與幼兒的意願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在角色游戲中無疑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主導。而不應該讓「主體」成了表演的工具,「主導」變成了「主宰」,教師想好主題、定好情節,幼兒只是按規定去表演,整個過程中,教師的干擾太多,幼兒難有發揮的餘地。當幼兒自發進行有主題、有情節、有趣味的游戲時,教師不妨「靜觀其變」,不要任意打斷、介入,就讓幼兒的游戲在愉快、自由的氛圍中發生、發展、結束。因為,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他的創新意識極易被某件小事物啟發而生。
②創設情境啟發幼兒想像。游戲情境指角色游戲進行的物質環境狀況與心理氣氛,它包括人和物這兩大因素。游戲的主題只規定了情境的總趨勢,情境的具體細節是受游戲開展的時間、空間及游戲者個體特點的影響的。在角色游戲中,情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正確地分析和利用這些因素,恰當地控制這些因素,從而在指導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充分利用情境的作用,創設出可以啟發幼兒想像的情境。例如:在設計游戲時,應力求避免設計出類似「機器人服務員」之類的角色,讓幼兒單調枯燥地重復某一動作。如:在玩「小菜場」游戲時,教師可以設計幾個打折標記。根據情境讓幼兒想想如何招攬客人。幼兒在情境中自然很容易受感染。如:給情節單調的「娃娃家」打電話,告知「舅舅」請全家人外出吃「麥當勞」或看電影。但切記:教師在幼兒游戲前應盡量少講,「講」的時間多了,「動」的時間就少了,講的規則多了,幼兒自由發揮的餘地就少了,客觀上限制了幼兒的想像。
③對幼兒游戲進行合理的指導。角色游戲的指導方式可分為外指導和內指導兩種。外指導是指教師以教育者的身份對幼兒的具體游戲行為進行現場直接指導。它容易產生以成人的意志代替幼兒意願的現象,抑制幼兒能動性的發揮。外指導一般用於游戲開始和結束時、游戲中出現危險情景時、幼兒在游戲中出現了不良的行為問題時、游戲中幼兒向教師求助時。例如:在「小吃店」游戲中,教師發現有的小客人從菜場拿菜去小吃店吃,就告訴他們「小菜場的東西不可以拿到小吃店吃」,這種指導方式往往會中斷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內指導是指教師作為幼兒的游戲夥伴,和幼兒共同處於游戲情景中的指導。內指導不是直白地傳遞教育意圖,更符合角色游戲的特徵和幼兒的意願,能充分體現教育者對幼兒的尊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師的影響。例如:教師發現有的幼兒將「娃娃」夾在腋下,或將頭朝下抱著,就裝作聽到了「娃娃」的哭聲,啟發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自行糾正。再如:在玩「小菜場」游戲時,當「小菜場」里的黃瓜被「顧客」買完時,教師就扮演「采購員」,去外面采購回來, 「小菜場」的生意就又興隆起來了,這就是指導性介入。這些介入都能對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有所幫助。另外,教師可以以內指導的形式,設置疑難情景,促使幼兒發揮想像力、創造力,主動克服困難。教師在游戲中以角色身份提出問題,能使幼兒產生解決問題的動機。如:教師故意以顧客的身份到「菜場」里買缺貨的「海帶」,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尋找合適的材料(如布條或紙條)來替代或製作。
④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游戲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問題,為了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出現問題時,教師不應急於處理,也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幼兒,而是應該尊重他們,啟發他們妥善解決問題。游戲中幼兒有時出現爭當角色的現象,除了啟發他們謙讓協調解決外,還應注意培養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教師積極的評價,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幼兒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教師不恰當的評價會使所被評價的幼兒對自己產生不良評價,從而影響其行為和以後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對幼兒進行正確、積極的評價,正確使用評價語言。例如:在一次游戲中,一個小朋友把「娃娃家」的床和桌子搬來搬去,弄得整個「娃娃家」都亂七八糟時,作為教師是否該批評他的作法呢?我的作法是:首先去問清他是想干什麼。當我得知他是想重新設計「家」的樣子時,便鼓勵他並幫助他設計了一個「新家」。看著他滿意的笑容,我想我的作法是對的。小班幼兒在游戲中的興趣及注意力不穩定,行為不受規則控制,更不會用規則調節自己的行為,同伴間一旦發生矛盾就無法解決或終止游戲或等待教師的幫助。老師在指導中可以以角色的身份和幼兒平行游戲來影響幼兒,但要牢記幼兒在先教師後的原則。例如當我發現娃娃家中成員一個個陸續走開了,他們有的上醫院,有的去理發……過了好長時間還沒有回來,最後一個是陸汀,看大家都不來也沒有意思,想到其他區域去玩了,如果這時老師不參與進去,娃娃家這個游戲會終止,因此,我以客人的身份去串門,在簡單的接待後,並詢問陸汀:「爸爸媽媽」上哪兒去了?然後我引導孩子去醫院關心「媽媽」,陪媽媽回家,又在家裡學習如何照顧「生病的媽媽」。這樣通過老師的參與游戲性指導,使幼兒在游戲中主題內容得到繼續與深化。
教師一定要以幼兒游戲的夥伴參與游戲中,一定要逼真,富有真情,幼兒就會在很自然的情況下接受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也才會生動的繼續游戲主題。在21世紀,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多變的世界挑戰,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就有可能使我們的幼兒成長為生活的強者,成為自己的未來和人類美好的明天的創造者。我們應該抓住幼兒期這一黃金時期,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積極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貳』 在游戲過程中,如何發展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對兒童的成長非常珍貴,不僅對社會的進步有益,而且對兒童人格的發展也有益。創造力高的孩子往往具有良好的個性和積極的感情體驗,表現出自信和自立、關心、好奇、想像力、感情豐富等。創意孩子對人和事物更敏感,想法多,問題多,經常打破鍋問到底,不容易滿足簡單的答案。他們在回答問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通常不按牌算牌。每個孩子都有創造力我們應該看到並保護幼兒固有的創造潛力。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就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教養環境,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生活內容和自由的生活環境,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他們創造的慾望、創造的興趣和創造力。具體該怎麼辦?
好奇心是探索新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激發孩子們探索世界的慾望。好奇的孩子會更有創造力。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鼓勵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們會有很多理由。孩子們不停地問我們問題時,我們不要嫌麻煩,要耐心回答。孩子們在無數問號中孕育著創造力的萌芽。多問孩子問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不僅要耐心對待孩子提出的問題,我們也要根據孩子的問題反問。例如,「你覺得怎麼樣?」「」與什麼有關?單擊「還有別的方法嗎?單擊「結果怎麼樣?「等問題。這樣,孩子們自然會對提出的問題有新的想法和思考,創造力往往在這個時刻產生。利用周圍的環境引起孩子們的好奇心。
『叄』 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能力
鏈接: https://pan..com/s/1AEsbxoTLkpSaa6CYPIbYew
『肆』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優化創造環境,要對孩子的新奇想像和別出心裁給予稱贊和鼓勵。 我們習慣把幼兒比喻成一張白紙,這說明在幼兒的心中屬於經驗的東西還少,理論中的不可能,不存在幼兒知道也還少,所以幼兒會創造出我們難以想像甚至覺得不可思議的東西來,正因為在幼兒的心中沒有不可能,所以幼兒會創造出我們難以想像的甚至覺得不可思議的東西來,所以幼兒敢想,能把人放在大海上行走,人能在太陽里做游戲。世界裡的一切在幼兒眼裡都很新奇。這說明幼兒不僅有創造性,而且幼兒期還是進行創造教育的最佳時期。要給幼兒獲得自己創造成就的勇氣和機會,給幼兒出錯的權利,為孩子創造一個寬松、自由的探究環境,讓孩子大膽地進行合適的探究,及時表揚膽於想像的幼兒。 二、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幼兒具有十分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實際上,幼兒的提問是一種思考和鑽研,是具有探索意識的表現。家長和老師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幼兒,不要打擊敷衍幼兒,要避免以下幾種行為:一是給予過難的答案,讓幼兒聽不懂。二是果斷拒絕,如:「煩人,沒看見我忙碌著嗎」,「過去,自己想一想」等等,以免從傷了孩子的好奇心,以上這兩種錯誤的態度都沒有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不利於幼兒的正常發展,要鼓勵孩子多提問。 三、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在游戲中保證安全的基礎,盡量減少對幼兒的控制,增強幼兒娛樂的自由。 1、游戲中要表揚孩子,如教師要善於用微笑鼓勵的眼神、點頭及飽滿的情緒等體態語言,鼓勵幼兒去創造發現。 2、在游戲中,教師要注意到個體差異,讓幼兒在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水平上去游戲,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輕松去參與。 3、在游戲時,真正把幼兒當作活動的主體,給幼兒必要相對自由的游戲活動。 四、在各種課程中進行創新教育。 繪畫一項極富創造力的活動,對幼兒來說極為重要。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組織繪畫教學,創造輕鬆快樂、自由自在的氣氛,讓幼兒大膽的想像,大膽的創造。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評價的正確性。教師要及時表揚有創造性的作品,而不是單純地摸仿。 在體育活動中,要讓幼兒多動手,多動腦,並且對幼兒及時肯定。如:有一次在公開課上一位老師讓孩子夾珠子,一個幼兒夾了半天只夾了一顆。別的老師都表揚了夾的最多的幼兒,而我們園長卻表揚了夾了一顆珠子的幼兒,看這孩子:「終於夾了一顆,他夾珠子的方法不一樣呢?」剛才還很傷心的幼兒立刻高興起來。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都孩子去思考問題,讓幼兒學會發散思維去思考問題的習慣;從不同的感官讓孩子去體驗,從而形成更為明確的概念;多讓幼兒動手去操作,親自感知,親自體驗。 在拼音教學中,要給幼兒出錯的權力,如:在j、q、x和ǖ相拼時,讓幼兒感知j、q、x為什麼不能和ǖ相拼,「n」「h」像我們生活中的「什麼」,激發幼兒的想像能力。 在語言課中,講故事時,教師應該給幼兒自己思考的權力,講一半讓幼兒接著講,看圖說話,激發幼兒自己說。 在看動畫片中,放一半,別一半讓幼兒自己去想,自己演。 總之,幼兒時期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時期,因為幼兒的腦海里沒有固定的思考問題的模式,在他們看來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作為幼兒教師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對幼兒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以上這些是我工作中的一點體會,不足之處望各位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伍』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創新能力是由人的創造性思維品質與創造性個性品質綜合而形成的一種能力。創新性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思維的流暢性、變意性;創造個性品質主要包括好奇心、想像力、挑戰性和冒險性,為此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娃娃抓起。孩子們2歲半到3歲半進入幼兒園,要在幼兒園生活、學習3到4年的時間,這正是幼兒腦細胞增值快、大腦皮層發育旺盛,創新思維發展迅速的時期。心理學研究證明:」3歲半到5歲的孩子十分富於幻想,創造萌芽時有顯現,表現出不受習慣約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期間孩子們興趣十分廣泛,好奇心很強,思維定勢少,求知慾望強烈。細心的教師和家長會發現這一年齡的幼兒常會喋喋不休地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常使教師們應答不暇。
每個孩子都有創新的潛質,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嚮往對任何事物都想探個究竟,所以這時各種各樣的玩具自然成了孩子們的親密夥伴,更是孩子們開展各種游戲的基礎,而結構游戲則是利用許許多多的成品或半成品玩具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大膽想像的空間,有利於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下面我就談談在結構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點滴體會。
一、提供豐富的成品、半成品玩具,給幼兒創造能夠創新的氛圍與機會
幼兒園的學習形式主要是活動,尤其是游戲活動。游戲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設置一定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與材料、同伴、教師相互作用的活動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提供有利於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各種結構游戲玩具,如:積木、積塑片、膠粒、插塑、橡皮泥、飲料瓶、毛絨玩具、各種紙箱、廢紙盒、剪刀、玉米皮等,這些材料最大特點是孩子們不受任何約束,根據自己的想像進行構建活動,如:用積木、紙箱可搭建各式各樣的房子或構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汽車、飛機、輪船等,用橡皮泥可創造出形態各異的動物、人物等,用飲料瓶、紙盒、剪刀等各種廢舊物品可粘貼各種花籃、紙娃娃、拉力車等,通過這些構建活動,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和創造,發展創新能力
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幼兒多實踐,大膽想像和創造。同時教給他們創造的方法,在構思上則是更多地鼓勵那些獨特的想像和創造,從而發展孩子的創新能力。
引導幼兒圍繞中心主題內容進行構建
在結構游戲中幼兒構建的內容是否生動、形象,是否豐富,往往反映了幼兒的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在以「美麗的城市」為主題的游戲中,先引導幼兒說說「美麗的城市」應構建哪些物體,幼兒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說:「有寬敞的大街、高樓大廈、超市、動物園、醫院、學校、橋、公園」等,然後孩子們像玩角色游戲一樣進入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構建。他們幾個人圍在一起,動腦筋,發揮想像,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高樓大廈」、「動物園」、「超市「等。教師是城市的總設計師,將孩子們的作品放入合理的區域,通過孩子們自己的辛苦勞動和創造,一座富有想像力的城市誕生了。像這樣的構建活動,孩子們的建構作品有豐富完整的特點,孩子的創造性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引導幼兒根據材料的結構功能、造型特點建構物體形象
結構游戲的材料種類繁多,結構功能也不盡相同,通過孩子們自己想像、創造,用同一種結構材料可建構出同一物體形象。在這樣的結構游戲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是打破幼兒思維定勢,引導幼兒從可以選擇一種結構材料到選擇多種結構材料,從構建單一的物體形象到構建豐富的物體形象,如:在構建大橋時,我們可讓幼兒欣賞圖片或影像資料,啟發幼兒大腦想像,巧妙構思,在此基礎上構建出懸索橋、雙層橋、高架橋、立交橋、浮橋、跨海大橋、隧道等各式各樣的大橋,這時幼兒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三、表揚鼓勵、點燃創新精神的火把
多思好問是創新力的萌芽。在實踐中幼兒的思維方式是從提問開始,在解答問題中得到鍛煉和發展。由於孩子意志薄弱,還不能正確對待各種困難和挫折,教師要鼓勵他們動腦思考、動口提問、動手操作,因此,當孩子在結構游戲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教師要多鼓勵、多表揚,增加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此外,教師對幼兒正在進行的構建活動不斷提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對幼兒的思維會產生積極的效應,有利於幼兒的創造發展。
幼兒在創造過程中。只要有點滴創新,老師要充分肯定和贊揚,使孩子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更強烈的創造意願。如:在指導孩子用各種廢舊紙盒拼裝汽車的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自由發揮,啟發他們用紙盒做車身,用橡皮泥和飲料瓶做車輪,剛開始孩子們熱情很高,但由於材料較硬,需要用剪刀剪、拆、拼、粘等技法,有一定難度,因此孩子們失去了信心,這是我及時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揚,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經過不懈努力,孩子們終於完成了「小轎車」、「大客車」、「貨車」「吊車」等各種造型,看著自己親手構建的玩具,
『陸』 如何讓幼兒在游戲自主性和創造性中得到發揮
游戲是幼兒自主自願的自主性活動,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活動,幼兒有權決定游戲中的一切。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有權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由選擇、自由展開、自發交流游戲的情節、內容等;有權以自己的方式、方法來解決游戲中出現的矛盾、糾紛等。但這並不意味著讓幼兒自由、隨便地玩耍,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只要不傷害身心健康就行了,教師應在幼兒自主游戲中,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促使游戲順利進行。 在目前的游戲中,我們老師往往會以成人的眼光,指導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游戲,急切希望孩子每一次游戲都有所發展,有所提高。總覺得孩子在游戲中,這樣做不符合生活實際,那樣做違反游戲規則。於是把自己所認識的現實情況一味地灌輸給孩子,告訴孩子該怎樣怎樣玩,游戲就成為我們老師導演的一場戲。幼兒的自主探索、自我體驗、自主創造的權利就此被剝奪了,從而使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大受挫傷。 游戲的主導者應該是幼兒,幼兒游戲的主題, 玩具的選擇及游戲的進行都應由幼兒自己來確定,我們老師只需為幼兒自主的順利進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備和幫助,幼兒才是自主游戲的真正主人。在幼兒的游戲中,老師是幼兒游戲的引導者、解讀者、支持者,實際指導時,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進行有效的觀察 要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有效的指導,就必須以有計劃的觀察作為指導游戲的前提,這樣我們老師才能深入了解幼兒游戲的興趣和需要,才能有的放矢地知道幼兒的游戲,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才能制定出適合幼兒需要的、有針對性的游戲指導計劃。 幼兒游戲時,老師應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幼兒喜歡的游戲主題、玩具材料、幼兒在游戲中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游戲中遇到了什麼樣困難,紙上烤肉爐,解決了沒有,如何解決的,幼兒通常和誰一起玩等,針對不同的游戲運用不同的觀察方法。 觀察後老師應對游戲情況加以分析:為孩子提供游戲時間和空間是否合適,材料投放怎樣, 二、進行適宜的指導 對幼兒游戲的指導要適宜,要給孩子提供合理的幫助,使得幼兒在游戲中充分發揮自主性,有效促進自身富有個性的發展。 1、參與游戲,進行間接指導 我們老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幼兒往往能玩得更有興致。在游戲中,老師作為幼兒的游戲夥伴,應以平等的身份當幼兒共同游戲,共享快樂。老師的童心會使幼兒備親切、自然,從而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有助於我們及時施加影響,協調游戲者之間的各種關系。比如,游戲「逛商店」中,,幼兒扮演營業員,那老師以一個顧客身份參與其中向營業員打聽各種衣服與自己是否相稱,並試衣請營業員參考等等,有效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提高游戲水平。當然,我們老師始終不能忘記自己參與的目的,要把握好時機與分寸,以不幹預幼兒游戲為前提,以幼兒游戲的快樂為根本。比如,在剛才的活動中,又來顧客了,老師要及時撤退,讓幼兒繼續游戲,可以說:「又來顧客了,你先招呼他們吧!」營業員感到為難,這時老師說:「沒關系,你這會兒生意忙,我們是老熟人了,等會兒我再來。」老師如此積極參與和有效指導,不但孩子學會如何招呼顧客,刨羊肉片機,又保證了游戲的正常開展。 2、直接給幼兒以建議和幫助 游戲的內容大多和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有關。在游戲時,幼兒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老師應細心地觀察,及時給予幫助,促使游戲順利進行,滿足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比如在游戲「鮮花店」中,一些孩子對於鮮花的製作與包紮成束感到困難,式樣比較單一。這時老師可以直接給予幫助,指導他們怎樣使花束讓顧客滿意; 有時也可以直接教給孩子新的製作方法,激發孩子繼續游戲的興趣。 3、鼓勵幼兒創造性游戲 創造性是主體性的一種極其重要的表現。游戲前盡管我們為孩子們准備了許多游戲材料,但實際游戲時,還是會發生材料不足的現象。常常有孩子來問我:「老師,沒有XX怎麼辦?」我就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或者為他們提供某些半成品,或引導他們可以用什麼替代。孩子們利用這些半成品可以創造性地玩他們自己的游戲,這樣既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也培養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像力。在游戲「娃娃超市」時,孩子們邊走邊逛,從超市中買了許多的物品,並結伴同行。逛了一會兒後,竟然用買來的物品自主辦成了一個家庭,而且在家裡極其興致地忙碌著,還熱情地邀請朋友到他們家中做客。這是孩子們自主玩出的新游戲,我們一直注意觀察,沒有干涉孩子們的游戲,不久老師也被邀去做客了,孩子們的創造力、想像力得到充分地發揮。 總之,有老師指導的游戲更能促進游戲水平的提高和幼兒能力的發展。我們在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嘗試的前提下,給幼兒以適當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這樣不僅能使游戲得以繼續延伸,而且能讓幼兒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獲得成功感和勝任感,
『柒』 如何在游戲中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論文
創造力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創造對幼兒來說不是一定要有創造發明,而是每個孩子都充分發揮自身所具有的潛能。幼兒的創造潛能表現在幼兒的動作、語言、感知覺、想像、思維及個性特徵等各個方面,幼兒在游戲中的創造性更為顯露,游戲與幼兒的創造發展密不可分。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可見游戲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集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創造性於一體,和幼兒好奇、好玩、好動的年齡特徵完全契合。幼兒每天在游戲,但游戲的內容、層次,每天都有變化,知識技能和創造力也在游戲中提高,游戲是幼兒的學習也是幼兒的工作,他們在游戲中表現出的永遠是積極參與,大膽嘗試,他們在游戲中發展著自己的頭腦和肌肉,主動獲取各種經驗、能力,游戲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途徑。
如何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歸納了以下幾點:
一、在游戲中,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創造力的源泉,好奇心能促使人去思考,激發對未知事物的興趣,從而增強開展創造力活動的動力。幼兒面對繽紛復雜的社會,對周圍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和疑惑,由於受能力和生活經驗的限制,又不能完全理解他們,在游戲中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促進了幼兒對事物的理解。而幼兒理解事物的過程正是他創造的過程,即創造性地在自己已有的認識結構的基礎上,同化或順應了未知的知識、經驗。
比如玩色游戲,孩子們一邊玩水粉顏色,一邊口中念念有詞:「黃的、藍的……」有些孩子把黃色蓋在未乾的藍色上面,黃的不再是純色的黃,藍的也不在是純色的藍,顏色變綠了。幼兒的好奇心開始激發,創作的慾望開始強烈,他又把紅色蓋在黃色上,顏色又有了變化,奇怪真奇怪,顏色會「變」的。幼兒的好奇心激發了對此活動的興趣,促使他繼續探究,一會兒他又創造出紫色、灰色等好幾種顏色。幼兒一邊玩一邊創造出了他未知的色彩,豐富了對色彩的認識。
二、在游戲中鼓勵幼兒主動探索
幼兒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強烈的探索慾望,他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探索了了解周圍事物,同時在自身參與操作,擺弄玩具的過程中,豐富了自己的認知,完善自己的能力,創造力在探索的過程中盡情發揮。因此,可以讓幼兒探索的活動,應鼓勵幼兒主動探索,大膽操作,使幼兒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又可獲得新的知識經驗。
玩沙時,他們「築城堡」「挖河」「攔籬笆」主動探索著沙的特性,平常的沙孩子們卻能千變萬化地玩,他們新穎獨特地創造著一件件佳品。
在「沉浮」的科學游戲中,幼兒主動探索把各種材料投放到水中,看到有些物體浮在水面上,有些物體沉入水中,發現了水是有浮力的,然後給他們一塊橡皮泥,怎樣讓它浮在水面上。幼兒在反復地擺弄、操作中終於創造了把橡皮泥做成了船形浮在上面上。在這過程中,幼兒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他們通過自己的操作解決了問題,從而促進了創造力的發展。創造性思維
三、在游戲中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在分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共同參與下實現的,要提高幼兒的創造力,既要對幼兒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鼓勵幼兒多向思考,又要注意培養幼兒的集中思維。
角色游戲「飲食店」中,給幼兒一堆橡皮泥,小小服務員們做湯圓、油條、大餅,又做肯得雞腿和麵包,孩子們興奮地揉著、搓著,有的還藉助其他輔導材料,如:「盒子、小棒等做成精美的蛋糕、可口的點心,幼兒游戲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體現,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不斷表露。
戶外游戲玩綢帶時,幼兒四人一組,每人各持綢帶的一角,創造性的變換玩法玩「氣球傘」上升、降落、旋轉、翻浪等幼兒創造性的一物多玩,不正是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嗎?
一次體育游戲玩紙,怎樣才能不用手幫忙讓紙貼在胸前不落下來?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效果不是最佳。發現有個孩子把紙放在胸前拚命往前跑,結果紙真的沒落下來;而且他繼續奔跑,發現跑得越快,紙在胸前貼得越緊。在這一游戲中,幼兒的集中思維又經歷了一次鍛煉,同時也正是游戲促成了他的創造。
四、在游戲中支持幼兒的想像
想像是創造的翅膀,幼兒的創造萌生於天真爛漫的想像中,輕松愉悅的游戲是幼兒現象的自由王國。因此,支持幼兒的現象,甚至是異想天開,對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尤為重要。
一次角色游戲玩「開汽車」。一位幼兒大聲叫喊:「汽車著火了,汽車著爆炸了!」一位老師聽到了,不假思索地批評:「你怎麼玩的,好好地開汽車。」可另一位教師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她認為這是幼兒游戲的意願性、創造性的充分體現,是孩子認知水平提高的表現,她馬上引導孩子:「汽車著火了,怎麼辦?」孩子們創造性地提議把「乘客」轉移,再派「消防車」控制失火現場,游戲的情節轉入了一個新的高潮。
在這里,正是教師支持了孩子的大膽想像,才創造出「救火」這一轟轟烈烈場景,孩子們的想像不正體現了孩子的「創造」嗎?
在進行「快樂的輪子」活動後,幼兒理解了給汽車裝上輪子可以提高速度、省力,由此展開想像,要給笨重的電器、傢具裝上輪子,使爸爸、媽媽在生活中少一份辛勞,更有的設計了「輪子房子」,想上哪兒就上哪兒。
孩子們的想像真是獨特,牛頓不也看到蘋果落地才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不也看到茶壺的蒸汽頂開了茶壺蓋,才發明了蒸汽機嗎?
想像是創造的前提,讓我們正確認識孩子的想像,讓孩子在想像王國里自由馳騁,才是對幼兒創造力的最大支持。
社會的發展已經到了瞬息萬變的知識經濟時代,創造力的培養對未來孩子的發展越來越重要,讓我們充分尊重孩子的游戲,讓孩子在游戲中進一步創造吧!
『捌』 怎麼在游戲中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孩子的童真童趣,在大人眼裡可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允許孩子保留「不完美」,是保護和培養孩子的想像力的前提。 在孩子尚未具備閱讀能力時,選一些品味高的科幻作品,定期有父母讀給孩子聽。在孩子具備閱讀能力後,定期一道與孩子閱讀科幻作品。 回憶孩子的一兩個由於想像力豐富而「製造」出來的善意「謊言」。 孩子做游戲,玩耍的過程、就是一次次的發現、實現「完美」的過程。老師和家長不應該時時處處告訴孩子什麼是「完美」,而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完美」。 允許孩子保持自己的特徵,不要搞認為的整齊計劃,不要單純追求簡單的一致。去掉了孩子的差異,就會去掉孩子的創造性。 大人要放下架子,常常和孩子玩「過家家」、「打野杖」一類的幻象游戲。 鼓勵孩子在游戲中表現出自己的特性,鼓勵孩子自己去發現自己的長處。 如果孩子對鬧鍾有好奇心,和孩子一道拆鬧鍾,裝鬧鍾。 為孩子保留一塊相對獨立的兒童天地。成人不要事事處處「參與」或「指導」孩子的活動。讓孩子在游戲中用自己的童心去感受世界,這會使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得到極大的發展。 和孩子一道玩堆積木之類的玩具,在適當的時候,有意不按照說明和圖樣去「創造」自己的「建築」,引導、鼓勵孩子打破常規。 在游戲中,注意鼓勵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發問,鼓勵孩子不同一般。 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講一兩個想入非非的「童話」,鼓勵孩子「構思」一兩個異想天開的科幻故事。 家長同孩子一起去發現問題,討論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往往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精神。 黃全愈教育文集贈書活動已經正式開始,大家積極參加吧。
『玖』 如何在自主性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在幼兒園中,自主性游戲有著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自主性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創造性想像的發展空間,有助於幼兒創造力的發展,是培養幼兒創造力最好的途徑。美國創造學研究專家羅傑在《當頭棒喝》一書中指出,游戲是打開阻礙創新能力發展心智枷鎖的重要方法。在游戲中,幼兒懷著好奇心去探索,不斷積累經驗,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在這些理論知識的支持下,萌生了我對幼兒自主性游戲的探索和研究。創造力是運用已知信息,創造出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自主性游戲增加了幼兒在相似的情景中做出多樣性反應的可能性,可以促進幼兒發散性、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我認為,培養幼兒在游戲中的創造性,教師在了解各個幼兒情況的前提下,根據具體情況,為幼兒創設游戲環境,豐富角色情景,按幼兒年齡特點投放游戲材料,給予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適時適度進行自主性游戲指導,評價幼兒的游戲過程……因此,教師使用的方式和手段極其重要,不光是一味地空談空想,而是依據實際經驗,准確地、完善地為幼兒提供一切機會,發展、調動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以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我根據文獻及個人補充,總結出教師到底應該如何培養幼兒在自主性游戲中的創造力。
一、通過創設自主性游戲的環境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加強對自主性游戲的環境創設,有利於為幼兒釋放更大的游戲空間,體現環境對幼兒游戲的教育價值、啟發價值,體現教師、幼兒與環境三者之間的聯系,體現「孩子是環境的主人」,通過環境激發幼兒的潛能,發展和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因此我認為要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首先就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游戲環境。其次,平等開放的環境也非常重要。每個幼兒都有參與和選擇游戲的權利,教師與幼兒之間也應該沒有界限,教師應多鼓勵幼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處處限制他。這樣才更有利於幼兒進行探索和發現。因此,教師要為幼兒創設輕松自由、平等開放的游戲環境。
二、通過投放自主性游戲的材料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究慾望。好奇心是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正是好奇心驅使著幼兒參與自主性游戲。讓他們投入角色扮演,操作游戲材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幼兒提供豐富並且合理有效的材料,才能將自主性游戲和創造力間建立起良好的橋梁。
1.提供豐富多樣的自主性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是幼兒游戲的工具,可以激發幼兒的游戲動機、游戲構思,引起幼兒的聯想和行動。因此,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材料,包括材料的種類、數量以及游戲材料之間的搭配。
2.提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自主性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與幼兒的年齡特點存在交叉關系,例如小班的幼兒游戲時需要同類的材料要多一些,中大班的幼兒需要不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因此,我們在投放游戲材料時,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不同的材料途徑,來滿足不同幼兒的實際需求。隨著游戲情景過程的發展,再繼而添加游戲材料,這樣可以繼續保持幼兒的興趣。
三、通過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性游戲時間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充足的游戲時間是幼兒游戲的保障,游戲時間的多少也直接影響游戲的數量和質量。幼兒開展自主性游戲的時間一般不能低於30分鍾,時間充分會導致高社會性水平和高認知水平游戲的出現,使幼兒可以從事更有創造性的游戲,也會使幼兒保持積極的游戲情緒。所以,教師一定要保證幼兒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自由參與各區域的游戲。
四、通過適時適度的游戲指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教師適時適度地指導幼兒游戲,即是教師適時適度地介入幼兒游戲,根據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逐步幫助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是自主性游戲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對幼兒的游戲效果有著直接影響。當幼兒對游戲材料不會玩、不喜歡玩時,教師可以以游戲者的身份平行介入,給予幼兒語言暗示或動作暗示,根據幼兒游戲的情節發展,提出相關問題,促使幼兒去思考。當幼兒豁然開朗時,教師就該退場了,時間不能待得太久。例如娃娃家的「爸爸」和客人們正在品嘗著「媽媽」准備的「美味佳餚」,可是孩子在一旁沒人搭理,見狀,我忙扮演客人進入游戲:「請問家裡有人嗎?」「爸爸」和「媽媽」很高興地請我進去了,並請我吃飯,我又說:「咦,我們在吃飯,那寶寶呢?」爸爸媽媽這才想起寶寶,連忙一個抱一個喂,我匆匆「吃完」就悄悄地退出了游戲。
五、通過評價幼兒的游戲過程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活動後的評講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這是給孩子創造了交流的機會。教師在觀察了解幼兒游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就開展的游戲進行講述、討論和分析,幫助幼兒整理、獲得零散的經驗,讓幼兒分享成功的經驗,有助於幼兒重新思考自己的游戲過程和發現,鼓勵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注重幼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從而為下一次游戲的開展做好更好的准備。
總之,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可以有很多種途徑,也可以是滲透在幼兒園的各個活動中,而通過自主性游戲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只不過是其中之一,這就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去大膽創新,積極為幼兒創設各種能對其發展潛能提出挑戰的機會和環境,支持和豐富他們的各項活動,促進他們的學習、游戲和生活全方面進步。
『拾』 如何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學習心得體會
幼兒教育游戲幼兒園游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游戲是兒童主動自願參與的、追求快樂的一種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始終處於「無意識的主動學習者」狀態,他們一方面在游戲中生產快樂,另一方面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體驗、在游戲中生活。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大大提高能力培養的趣味性,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獲得。然而,在游戲的設計、組織與實際操作中,我們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想探求出相應的改進對策,促進幼兒游戲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