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戲問答 » 如何評價幼兒園游戲指導三段論式

如何評價幼兒園游戲指導三段論式

發布時間: 2022-06-11 09:06:47

① 論述幼兒園為什麼要進行游戲評價

幼兒的身心發展方面還不完善,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並不長。很容易就轉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面。所以通過游戲的形式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同時讓他們更加集中注意力。

游戲評價(play evaluation)是指對游戲質量的評估。可分為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客觀評價參照國內外的游戲評估量表;主觀評價根據當時當地的條件進行.專家團體共同參與。多從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兩方面結合進行。

其重要作用:可提供游戲結果反饋,供以後參考;可看出兒童的發展水平和教師的指導水平,便於提高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評價標准

1、兒童按自己的願望選擇主題、夥伴、玩具,是游戲的主人,游戲中心情輕松、愉快、舒暢、主動、積極、發揮創造性,擺脫了被動、服從或隨從的狀態;

2、幼兒認真游戲,能克服困難,遵守規則,有獨立性;

3、會正確使用玩具,愛護、整理玩具;

4、游戲間同伴互相合作、謙讓、友愛互助;

5、游戲內容健康,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有利於幼兒身心發展。

② 怎樣評價幼兒園的游戲活動

教師可根據幼兒發展或研究的需要,有目的地選擇指標進行評價。
游戲的評價內容可隨游戲發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初次玩表演游戲新主題時,可側重評價角色扮演的語氣、動作、表情、性格特徵等;到游戲後期,可側重評價游戲是否具有想像力和創造力。3.
由於受人員、時間限制,每次的評價內容不能太多,可根據需要有所側重。一般情況下,若面向大多數幼兒,可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一項或兩項評價內容;若面向個別幼兒,可選擇多項評價內容。4.
抓住游戲的共同價值和特殊價值來評價。教師在評價時,既要看到它們的共同價值(主要表現在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社會性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上),又要抓住它們的特殊價值(主要表現在游戲的技能上),這樣在評價時就不會眉毛鬍子一起抓,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評價幼兒游戲應自然地伴隨幼兒整個游戲過程進行。可綜合採用觀察、談話、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可以是日常評價與階段評價相結合,也可以是全面評價與專項評價相結合。
日常評價——伴隨著幼兒每天游戲而進行,以便及時了解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針對問題,提高游戲質量。
階段評價——結合幼兒每一階段游戲情況進行總結性評價,了解教育的成效,並為教師定下階段游戲計劃提供參考依據。
全面評價——為了了解全體或個別幼兒游戲水平的總體情況,教師往往要全面了解評價指標後進行全面評價。
專題評價——針對某一項評價指標,了解全體或個別幼兒的游戲發展情況。
評價所採用的形式和方法是靈活多樣的。無論選擇哪種評價形式,都不是為了把幼兒分等,而是為了了解幼兒的發展特點,更好地幫助每個幼兒,使他們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看幼兒通過游戲活動是否達到了教育目標,是否促進了幼兒主體性的發揮。
小班——幼兒思維具體形象,以無意注意為主,游戲往往依賴玩具、材料進行,因此,評價應藉助有關的場景、道具、角色扮演,以游戲的口吻進行評價。評價應貫穿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進行,等游戲結束後再進行評價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游戲後的評價應少採用。此外,小班幼兒以平行游戲為主,聯合或協作的游戲較少,所以教師評價面向小組和整體的評價較少,更多的是針對每個幼兒的情況,在指導幼兒游戲的過程中,進行個體評價。對游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直接互評為主,少用討論式的評價。
中班——中班幼兒較小班幼兒游戲水平有較大的提高,思維的直觀形象性增強,想像逐漸變得活躍、豐富,認識的范圍不斷擴大,經驗有了一定的積累,游戲中交往增多,合作游戲開始發展。因此,評價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可針對每次游戲的要求,靈活地採取集體、小組、個別的組織形式進行評價,也可直接講評與幼兒討論評價、自我評價相結合。在評價的過程中,可啟發幼兒把自己在游戲中的所見所聞、情感體驗表達出來,如:你玩的是什麼游戲?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和誰一起玩?最開心的是什麼事?游戲中有哪些困難等。
大班——幼兒對周圍生活的認識越來越精細、完整,體驗和理解也越加深刻,積累的社會經驗也逐漸豐富,抽象思維開始發展,合作游戲逐漸開展,評價能力不斷增強,獨立性逐漸增強,相互影響力增大,游戲更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因此,有些評價的方式、方法較中、小班有所不同。可以小組或全班集體評價為主;每次游戲結束後,都可進行,更多的是採用討論式的評價;除進行自我評價外,還可以評價他人的游戲情況。在游戲評價前,可事先交代評價的內容。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游戲的經驗體會,發表各自的意見,如:你在游戲中遇到哪些困難?是誰幫助你解決的?要解決這些問題,還可以怎麼做?
切忌把幼兒對游戲的自由討論變成教師對幼兒游戲與行為好壞評價判斷,更不能變成一種說教。
角色游戲——可以結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評價方式,引導幼兒根據不同主題、不同角色扮演情況進行評價。如:以評選「最佳營業員」、「最佳顧客」、「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媽媽」、「最好的醫生」等形式進行評價。
結構游戲——教師可結合幼兒的建構成果,進行現場評價。以幼兒參觀、談話、家長觀賞、讓幼兒自我介紹作品、拍照留影等形式進行評價。每次評價,既要充分肯定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互相學習,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又要找出建構物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和改進的方法。
表演游戲——可建築游戲場景、道具,請幼兒扮演角色,再現某一段對話或某個動作、語氣、語調,從而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創造力。
游戲開始前,通過評價,讓幼兒明確此次游戲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
游戲進行中,教師要根據教育目標和本次游戲的評價內容,深入觀察、了解幼兒游戲的實際情況,了解本班幼兒游戲水平和特點的整體情況,掌握每個幼兒個體的具體特點,進行有效地評價。了解的內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游戲主題的選擇、角色的扮演、材料的使用、游戲的常規、游戲情節的發展、游戲中的創造性、游戲中

③ 幼兒園三大游戲課堂評價

1、《綱要》中「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平時觀察所獲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幼兒行為表現和所積累的各種作品等是評價的主要依據」的精神。
2、維果茨基所說:「游戲創造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在游戲中,幼兒的表現總是超過他的實際年齡,高於他日常的行為表現」。游戲正如放大鏡的焦點一樣,凝聚和孕育著發展的所有趨向,包含了幼兒情感、知識和技能等所有的發展傾向。
《綱要》曾明確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而幼兒園又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因此,有效的游戲評價很重要。
實踐中,我發現游戲中的評價工作往往是很難准確把握,其困惑主要表現為:一、教師對游戲本質認識上的困惑。現代社會,游戲似乎已是幼兒園教育的代名詞,不管是語言、數學還是其它,大家都會給帶上「游戲化教學」的帽子。游戲走進了所有的活動,一切活動游戲化,為了游戲而游戲。即泛化或異化游戲」。交往、談話、教學甚至是幼兒一整日的活動都套上了游戲的枷鎖,或者還會把一些原本朴實、真實的東西加一點花哨的游戲前奏使其很不符合整個活動氛圍和基調,畫蛇添足適得其反。這樣的形式游戲到頭來不是幼兒游戲,而是游戲了幼兒,犯了行而上學的錯誤;二、游戲操作中教師的教育方法和策略缺乏的困惑。教師充當評價的主角,幼兒只是被動地應答或靜靜地坐著聽,這是普遍存在的幼兒園評價漏洞。同時,在設計評價的內容上教師也顯得很保守,趨向於一種模式化的「套路」,一般會評價游戲中幼兒是否能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是否能堅持到底,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材料,是否能與他人合作等。這種評價不能體現《綱要》中「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的發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適宜的幫助和指導」,「平時觀察所獲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幼兒行為表現和所積累的各種作品等是評價的主要依據」的精神。

④ 幼兒園自主性游戲的觀察與指導很重要,該如何引導孩子

幼兒園的學生們,他們自主性有限游戲的觀察與指導是很重要的,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學生們在學校能夠自主性的去做游戲,而且還得觀察游戲是怎麼做?因為現如今的小朋友們是很聰明的,他們的領悟性也是非常的強。

像一些游戲老師即便不教的話,孩子們也能夠會玩,而且孩子們還能夠自己創新很多新游戲的玩法,所以一定要引導孩子積極地去思考,多觀察,只有這個樣子,孩子才能夠變得更加的優秀。

幼兒園的那一些自主性游戲地觀察跟指導工作是非常的重要,作為老師也應該積極地引導孩子去做游戲,要讓孩子有著自己的玩法,也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的玩法,也只有這樣孩子在之後才能變得更加的優秀,所以家長跟老師有著很大的責任。

⑤ 什麼是游戲指導的「三段論式」,名詞解釋

就是兩人(含)以上一起為某些事情一起行動,完成某項任務。合作就是個人與個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方式,其基本解釋為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達到共同目的;聯合作戰或操縱他人合作。

⑥ 幼兒游戲指導,是幼兒園教師必備的技能,如何衡量教師的游戲水平

游戲提供了促進適應能力和快速恢復能力的可能性。游戲對幼兒究竟有何價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教育與兒童發展專家陳學鋒提出,游戲是我們對事物產生興趣,感覺到快樂以後,會建立和鞏固更多腦神經元之間的聯系,保持大腦的運動模式、保持記憶。兒童在通過游戲進行學習時,在快樂情緒下由於腦分泌的激素的作用會持續進行練習,不斷地校正,直至掌握新的技能。這就是學習的過程。

游戲是幼兒發展的一面鏡子。游戲反映幼兒的興趣需要、情緒情感、已有經驗、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點。在游戲中,幼兒有最真實自然的表現。教師應當學習和掌握在游戲活動中觀察、評價幼兒個體特點的方法,根據幼兒個體特點因人施教,促進每個幼兒有個性地發展。

⑦ 學前兒童游戲的評價方法有哪些

怎樣評價學前兒童游戲活動。

游戲作為幼兒活動的一種模式,有其固有的基本特徵 。我國教育工作者通常把游戲特徵歸為四個方面:
第一,游戲是幼兒主動的、自願的活動;第二,游戲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圍的生活;第三,游戲沒有社會的實用價值,不直接創造財富;第四,游戲伴隨著愉悅的情緒。而這游戲的基本特徵,也就成為評價幼兒園游戲的重要依據。

1.游戲應當是體現幼兒的自主性。一個真正「好」的游戲,游戲者――即幼兒是自主的,游戲不會過於注重結果而更注重幼兒在活動中的體驗,是一種沒有受評價制約的活動,是一種充滿安全感、勝任感和成就感的活動,而同時,它又蘊含著一定的教育目標。 例如 :在游戲活動中,老師提供了大量的運動材料,高低不同的跨欄、重重疊疊的輪胎、大小不等的軟墊等等,幼兒進入活動區中就開始自由選擇材料進行游戲,他們推翻了教師疊好的輪胎重新搭建山坡;跨欄也變成了「敵人」的封鎖線,他們在欄下匍匐前行,軟墊被遺忘在一邊沒有人關注,而老師看到了幼兒的需要,及時增添了沙包、雙梯、長凳等,幼兒的游戲更加豐富了……這是一個游戲,它產生於幼兒自己的興趣,由於老師對信息的及時捕捉,有力地推動了游戲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沒有評價幼兒游戲得好或不好、沒有制止幼兒對原有場地布置的「破壞」,而是觀察並支持著幼兒,而同時,幼兒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得到了運動、合作、競爭、想像、語言、建構等多種能力的發展。

2、游戲應當更注重幼兒體驗的過程而非結果。例如幼兒最愛玩的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鍾」,這是一個傳統游戲,幾十年甚至近百年不衰,正因為一代代幼兒的喜愛,才賦予了這個游戲頑強的生命力。而許多老師卻不太願意組織幼兒玩這個游戲,原因是老師們都愈來愈重視游戲的教育價值,而「老狼老狼幾點鍾」卻「太

陳舊」、「沒有創意」、「教育功能不強」……,於是老師們開始吃力地尋找或設計更「新」、更具有「教育意義」的游戲,即使採用了這個傳統游戲,也總是千方百計地將眾多的「教育因素」不斷地加入到游戲中,例如將老狼的報時改為「看時鍾」或「加減法的運用」,將逃跑改為按老師的規定指令動作跳,這樣做確實是提高了幼兒在數學或動作技能上的發展,但是不是也使游戲在教師的主觀控制下降低了原有的趣味性、忽略了幼兒的游戲過程中的愉悅感受呢,因此,老師們可以做的是:重視這類幼兒非常喜愛的游戲,更深入地去分析游戲本身蘊含的價值,分析幼兒喜愛此類游戲的內在原因,引導幼兒自己來拓展游戲的情節、豐富游戲的內容或材料,而不要生搬硬套,強加一些令幼兒卻步的內容於游戲之中。

⑧ 幼兒園游戲名詞解釋

1·角色扮演是一種特殊的游戲動作,是兒童以自身或他物為媒介對他人或他物的動作、行為、態 度的模仿,也可以說是一種象徵性動作。 2·機能性角色:這是兒童通過模仿範例或對象(如司機)的一兩個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動作(如轉動方向盤)來標志他所模仿的對象。 3·游戲內容:指兒童在游戲中所反映的現實生活中事物或現象的范圍規定。 4·游戲形式:是兒童在游戲中展現於外的一切行為表現的方式,它構成游戲的外殼。 5·娃娃游戲:在游戲的研究領域,有人把精神分析的理論和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理論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叫做「娃娃游戲」(doll-play)的研究式樣。一般的模式是給幼兒一大堆娃娃,它們穿著各種服飾以標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親、母親、兄弟、姐妹等等。這些娃娃和一些游戲材料組成了某種生活情景,如家庭環境。然後讓被試在玩娃娃時,講一個關於這些娃娃的故事。研究人員通過對兒童的行為表現的觀察,對兒童所講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與兒童的談話中,可以記錄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擊性、深層的情緒障礙問題等 6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教具主要是訓練知覺,進行感官教育和發展智力。如嵌插圓柱(大小高矮不同),比較各種木條(寬窄、厚薄、長短不同)和立方體(大小不同),各種幾何圖形嵌板(三角板、圓板、五邊形板、梯形板等),粗滑、重量不同的材料,發聲盒、鈴和音樂教具,寫字及計數材料,等等。蒙台梭利教具構成了蒙台梭利教學法的核心· 7·游戲指導的「三段論式」在我國幼兒園實際工作中,形成了一套來自前蘇聯學前教育學的領導游戲的「三段論式」的方法模式,即對主題角色游戲的組織上分成開始——進行——結束三個階段。在開始階段,教師的任務是了解幼兒游戲的願望(扮演什麼角色),幫助幼兒布置游戲環境;在游戲進行過程中幫助幼兒擴展游戲情節;在游戲結束時對幼兒的游戲與游戲中的行為表現進行總結評價。 8·剩餘精力說:剩餘精力說代表人物是德國思想家席勒(F.Schiller)和英國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斯賓塞(H.Spencer)。生物體都有維護自己生存的能力,生物體進化得越高級,這種能力就越強。兒童除了一般生活活動(吃飯、洗手等)外,不需謀生,所以除了維護正常的生活外,還有剩餘精力,同樣高等動物除了維持生存所必須消耗的精力之外,也還有剩餘精力。兒童和高等動物的剩餘精力必須要找到出路消耗、發散出去,否則就像不透氣的蒸汽鍋,要發生爆炸,於是就用自然的無目的的活動方式——游戲以獲得快樂,這樣就產生了游戲。游戲就是兒童和高等動物對剩餘精力的一種無目的的消耗。而低等動物的精力只能用於保存自己,無剩餘精力,所以不存在游戲。 9、生活預備說:生活預備說也叫預演說或能力練習說、前練習說。代表人物是德國的生活學家和心理學家格魯斯(K.Gross)。格魯斯以自然選擇理論為基礎,認為人和動物有一種與環境斗爭的生存本能,新生兒或幼兒動物在遺傳上繼承了一些不夠完善的本能,這些不完善的本能最初不能適應復雜的、充滿競爭的生活,而游戲則是對這種本能的無意識的訓練和准備,幫助兒童加強日後所需的本能。 10·同化和順應:所謂同化,是指在某個情景中,兒童使用他已經獲得的圖式或技能從事並完成活動。而順應是兒童為了完成某種目標而嘗試新的圖式或技能。 11·內部動機:動機作為推動人去活動的心理力量,指向於解釋個體活動的原因。我們可以把活動動機分為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是指活動本身來自於活動主體自身的需要。 12·以人代人是指兒童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形體動作、表情、言語等來模仿或假裝成他人或某一非屬於自己真實身份的角色的行為及其特徵,即角色扮演。它是兒童象徵性認知功能的一種表現形式。 13·角色行為:角色行為是以他人為參照系,根據表象來模仿別人的行為。它既是角色扮演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現的成分。最早發生的不成熟的角色行為表現為角色的動作。這種角色的動作最早在嬰兒階段發生,但往往是一種自我模仿。 14·以物代物:以物代物是用一種東西代替另一種不在眼前的物體,並且能夠用被代替物的名稱命名當前的物體。 15·情景轉變:情景轉變是使行為脫離它原有的真實生活情景即動作脫離真實背景。 16·游戲是發生於一定情景中,外部有可觀察的行為表現,內部有特定心理體驗的兒童主動自願、自主自由的活動。 17·活動區的相容性:所謂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動區時要考慮各個區域的性質,盡量把性質相似的活動區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擾。 18、自製玩具:自製玩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兒童在教師指導下利用原料製作自己喜愛的玩具;二是指教師根據教育活動的需要,有目的地製作玩教具,以補充現成玩教具的不足或缺陷。 19、教學游戲:以教學方式來組織兒童的游戲,是教學游戲的組織形式。這種游戲實施的組織,實質上是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實施教學,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學目標,即教學的游戲化。 20·角色意識:指能夠分辨現實中的我與游戲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是在假裝別人也能夠在游戲中辨別真假。

⑨ 恩物 蒙泰梭利教具 游戲指導的「三段論式」 生活預備說 松馳說 角色游戲 建築游戲 表演游戲 音樂游戲

我只知道後面教育游戲化往後的,因為是學師范的,那個是教育學中的一些東西,再摻雜一些新課改,去這方面找找。對於恩物,是福祿貝爾設計的一套教材,學前教育的好像,也講什麼游戲,去網路上搜搜,應該都是和教育有關的

⑩ 教師如何對幼兒園的結構游戲進行指導

一、從時間進行過程的角度

關於教師對於幼兒游戲的指導,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引導的過程。如果是從時間進行過程的角度來看,教師首先應該做什麼?毫無疑問,教師首先應該做的是觀察,教師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全面地了解幼兒本次的游戲情況。觀察又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只有細致地觀看游戲的主題、內容、情節、材料以及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表現,才能很好地做出判斷,是否需要介入和指導。而觀察之後切忌不能直接介入,教師需要找准介入的時機,如:當孩子在游戲中出現困難、游戲無法進行下去、游戲的秩序受到威脅等這些情況發現時,再介入到游戲中。教師在把握介入時機的同時,需注意介入的方式和方法,切忌盲目指導、瞎指導。這時可以採取的方式有很多,如果從自身出發,教師以非言語和言語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指導,是比較合適的,教師一句鼓勵和引導的話語,一個大拇指對幼兒都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同時,教師還可以介入到游戲中,根據幼兒游戲的情況和水平採取平行介入指導法或者交叉介入法,進行直接的指導,這樣的游戲指導效果也非常有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游戲材料和同伴作為媒介,通過這兩個因素推進幼兒游戲的進程。但是,在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他們的游戲能力各不相同,需要進行分層次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互動的節奏,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支持幼兒對於游戲的積極探索。教師也需要在游戲中起著輔助的作用,要以幼兒為主體,切忌充當「導演者」和「現實代言人」的角色。而無論是在指導的過程中還是在孩子的游戲結束之後,教師都要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是否合適,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推進幼兒游戲,還有利於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

二、從主體分析的角度

首先,游戲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游戲的意願和表現,因此,教師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為幼兒創設一個積極、良好的游戲環境和氛圍是至關重要的,充足的游戲時間也有利於幼兒在游戲中積極探索,大膽想像,玩好游戲。

其次,從幼兒自身來看。教師需要全面地考慮到幼兒的興趣、需要以及愛好。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游戲中同樣不例外,教師要只有關注到孩子的各種特點,根據他們的特點去指導他們,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從游戲特徵來看。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的時候,需要把握游戲的特徵,在這上面下功夫。而材料,是游戲的物質支柱,因此,教師在介入游戲的過程中該選取什麼樣的游戲材料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師在材料選擇上應注意幼兒的年齡特徵,並與教育目標相匹配;再盡量提供無固定功能和中等熟悉、復雜程度的材料,這不僅是對於「最近發展區」理論的踐行,也有利於孩子想像力、探索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總之,教師對於幼兒游戲的指導,並不局限於某一次,而是長期性的。因此,如何引導和推進幼兒游戲,是教師需要關注到的。幼兒關於游戲的開展,通常是基於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感知,那麼教師在一開始就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他們之後更好地進行游戲打下扎實的基礎,不僅於此,環境的創設和物質、精神支持的提供也相當重要;在這之後,教師還要關心孩子的游戲意願和游戲的進程情況,這樣才能確保游戲的平穩進行,讓孩子能夠在玩中學,學中玩。

熱點內容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比賽為什麼進不去 發布:2023-08-31 22:07:08 瀏覽:1869
dota2位置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2:00:04 瀏覽:1284
lol電競是什麼樣子 發布:2023-08-31 21:58:40 瀏覽:1749
絕地求生八倍鏡的那個圓圈怎麼弄 發布:2023-08-31 21:58:31 瀏覽:1852
lol龍龜一個多少金幣 發布:2023-08-31 21:55:07 瀏覽:1179
王者如何改游戲內名稱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475
游戲主播打廣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2194
絕地求生如何免費拿到ss7賽季手冊 發布:2023-08-31 21:52:13 瀏覽:1385
pgg是哪個國家的戰隊lol 發布:2023-08-31 21:52:07 瀏覽:1248
一個人的時候才發現游戲很沒意思 發布:2023-08-31 21:49:24 瀏覽: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