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獸弗魯莫斯怎麼打
Ⅰ 二戰中德國國防軍戰鬥力最強部隊,國防軍大德意志裝甲師有多強呢
國防軍大德意志裝甲師可以被稱為二戰中德軍歷史最悠久的部隊。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當時,作為一個戰敗國,德國被迫簽署《凡爾賽條約》,該條約規定戰敗的德國只能擁有不超過10萬人的武裝力量。然而,此時德國政局動盪,國內革命運動也在高漲,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在明爭暗鬥。10萬人的國防軍根本不足以保衛整個德國領土。
Ⅱ 魔獸世界深海水母坐騎的前置任務找十個球做完了但去打飢渴的庫蘇莫斯還是沒有掉水母,求教是為什麼
玩家還是沒有找夠十個球,或者可以嘗試重新登陸一下游戲。
1、首先到在破碎海灘與達克蘇爾對話,觸發危險飢餓的庫蘇莫斯任務,一直對話到沒有可選擇的對話選項,前往破碎海灘58,54位置的洞穴,需要的話可以通過自殺復活的方式繞過石頭,然後來到最後面,點地面上的土堆,拿到風化聖物。
Ⅲ wow7.2怎麼用人形打弗魯莫斯
只需2隻,第一隻瓦格里,厄運詛咒+邪惡飛升,第二隻贊達拉小恐龍,黑爪+狩獵小隊,4個技能打完,5回合帶走。無憂串奇玩家擊殺煉獄魔宮內的魔宮小妖可以獲得蒼月令牌,當攢夠一定數量的令牌後,即可在蒼月使者處兌換魔盾和魔符材料,從而進一步提升護盾與血符等級,提升自身實力。此外,蒼月使者處每天還可兌換一枚練功令牌,使用令牌可進入練功場修煉內功。
Ⅳ 魔獸世界深海水母坐騎,10個寶珠都點了,飢渴的庫蘇莫斯也打了,蛋沒有給深海水母坐騎,只給一個小寵物。
飢渴的庫蘇莫斯的世界任務獎勵是隨機刷新的,如果這周是小寵物的話請耐心等待2周,下周就是坐騎了。。。。望採納
Ⅳ 國防軍大德意志裝甲師的作戰經歷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二次大戰爆發。此時該團的兵認為他們這支背負國家榮譽稱號的部隊有責任參加首戰。最高統帥部原本計劃在9月6日將其空投到波蘭作戰,但是這個計劃因為蘇軍發兵波蘭東部而取消。在隨後的整個戰役期間。「大德意志」步兵團仍然留在本土進行編制和訓練。
9月15日,該團的士兵得到一條綉有哥特字母「大德意志」字樣的綠色袖章,這對德國軍隊來說是一項至高無上的榮譽,因為在德國歷史上只有精銳部隊才有資格佩戴袖章。但是他們卻覺得不滿意,因為這條袖章的顏色和郵遞員的一樣(這一情況直到1940年才解決)。為了和黨衛軍區別,官兵們都把袖章戴在右臂。
10月1日,最高統帥部下令該團抽調一個連負責柏林的警衛工作。25日,大德意志團的車輛上開始正式採用「鐵盔」標志(Stahlhelm)。 此時的大德意志團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一個普通的步兵團,最高統帥部也意識到是該讓其參加實戰的時候了。而他們的初戰就是黃色計劃(Fallgelb)--對西歐的入侵。
至1940年5月,全團編制如下:
第1步兵營
第2步兵營
第3步兵營
第4重裝備營
(每個營都下屬三個步兵連,一個重裝備連。第4營是重裝備營,下轄一個輕炮連,一個重炮連,一個反坦克連以及第640突擊炮連)
大德意志步兵訓練營(原第99機械化步兵訓練營)
卡車連
第43機械化工兵營
機械化偵察連
第40後勤支隊
1940年5月10日,隸屬於古德里安第19裝甲軍的「大德意志」團在第10裝甲師炮兵和工兵支援下,穿越盧森堡向比利時的要塞前進。同時大約400名該團第三營的士兵乘運輸機從比特堡(Bitburg)和德肯多夫(Deckendorf)起飛傘降至比利時,12日,該團在薩莫依斯(Samois)首次和敵軍輕微交火。次日既佔領了橫跨色當(Sedan)的馬斯河(Maas)。隨即暫屬於第1裝甲師,開始突破法國邊境上的馬奇諾防線(Maginot)。在接下來的5天里,「大德意志」團一直在法國境內的波爾松(Bolson)和斯通尼高地(Stonne)激戰。
5月20日,該團向敦刻爾克(Dunkirk)以南的聖·奧瑪(St.omar)挺進,當天德軍已切斷了法國西北部和比利時境內英法聯軍主力與法國中,南部地區的聯系。21日,英法聯軍為了打破包圍,截斷德軍先鋒與後衛部隊的聯系,在康布雷-阿拉斯-亞眠三角地域對德軍細長的封鎖線突然發起了南北對進式進攻,全線德軍在這一帶的兵力十分薄弱,陷入了空前苦戰。在阿拉斯(Arras),「大德意志」團遭到了英國遠征軍和法軍的頑強阻擊。但是在德國空軍的強大支援下,地面部隊與22日下午粉碎了英法聯軍的反攻企圖。
從24日開始,戰場重心移到了法國西北海岸的佛蘭德爾地區(Flander)。24日-26日,「大德意志」團在敦刻爾克以南和英國遠征軍交戰,並且在聖·皮爾布魯克(St.Pierre Brouck)建立了橋頭堡。
接下來2天,該團向霍特(Wormhoudt)和赫滋勒(Herzeele)進攻,圍繞著敦刻爾克的激戰一直持續進行著。29日,貝格尼斯(Bergnes)被「大德意志」團攻陷。6月4日,敦刻爾克被德軍佔領。隨即德軍開始實施法國戰役的第二階段作戰「紅色方案」(Fall Rot)向法國中南部推進。
6月6日,「大德意志」團奉命調往亞眠橋頭堡(Amiens)。2天後,德軍全面進攻威甘德防線(Weygand),6月8日,德軍開始向奧依瑟河(Oise)追擊法軍。6月11日,由於奧依瑟河上的橋梁被破壞,德軍轉向東南進入圭斯卡德地區(Guiscard)。15日,橫渡塞納河(Seine)的戰鬥打響,次日開始沿克盧梭特(Creusot)和馬隆(Maron)繼續追擊向里昂(Lyon)退卻的法軍。6月17日,法國政府被迫投降。
6月19日,德軍終於佔領了港口重鎮—里昂。
從6月20日-7月4日,「大德意志」團一直駐守在里昂地區,一邊擔任佔領軍的角色,一邊進行休整。7月5日,全團開入巴黎(在10日,該團吸收了一個摩托車連,成為其第17連)。
很有意思的是7月19日,全團還在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做了一次彌撒。 隨後從7月27日-10月26日的三個月里,「大德意志」團一直在瑟爾薩斯(Celsace)訓練,為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做准備。在這段時期內,他們進行了整編和補充:8月1日,第17連至第20連編成一個重運輸營。9月5日,加入了第400機械化炮兵營。10月7日,對於該團官兵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他們終於得到了一條黑色的袖章,替換下了原來的綠色袖章,戴在右袖口。10月12日,一個新的機械化工兵連成為其第18連。
也在同日,希特勒秘密下令停止執行「海獅計劃」。因為從7月10日至10月底,德國空軍在不列顛空戰中已經損失了飛機1688架,飛行員6000餘人,而對手英國皇家空軍損失飛機915架,飛行員414人.飛機損失比接近2比1,人員損失比是6比1.到10月底,德國從空中制伏英國的企圖已基本被挫敗.而海軍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將陸軍運過英吉利海峽。
10月27日,「大德意志」團被送往靠近瑞士邊境的瓦爾達宏(Valdahon)訓練場,為突擊直布羅佗的「貓科動物計劃」(Fall Feline)作準備.他們在這里度過了1940年剩下的日子.期間得到了新的補充:11月29日,加入了1個機械化防空連成為其第20連。12月16日,第99機械化步兵後備營被改名為 「大德意志」機械化步兵後備營。
1941年4月5日-10日,全團由火車運至維也納,再經包伯(Baub),布達佩斯(Budapest)和塞格丁(Szegedin)抵達羅馬尼亞。在這里編入第41機械化軍序列。 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正式開始,「大德意志」步兵團劃撥給博克的中央集團軍群,隸屬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群。6月27日,「大德意志」步兵團越過布格河正式踏上蘇聯國土,。這時第2裝甲集群與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回合,完成了對蘇聯西方面軍的合圍,「大德意志」步兵團趕上了這場著名的圍殲戰——明斯克戰役。到7月9日德軍以抓了32餘萬蘇軍,繳獲坦克3000多輛。
明斯克戰役後,「大德意志」步兵團被劃撥給第10裝甲師。後來這支部隊先後在葉利尼亞、基輔和莫斯科作戰。12月5日該團被蘇軍的反擊驅逐出莫斯科城外。 1942年3月,東線戰場陷入沉寂之中。這時「大德意志」步兵團也接到了擴編的命令,該團被撤往奧廖爾地區休整,並成為該師的第1步兵團,第2步兵團在柏林組建完畢,正向東線趕。此外,該師還獲得一個裝備3號坦克和4號坦克的裝甲營、一個突擊炮營、一個偵察營、一個反坦克營、一個通訊營和一個防空營。擴編為師的「大德意志」師在武器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優待,裝甲營獲得了48輛3號及4號坦克,其中一半是長身管的4號坦克(Pzkpfw-Ⅳ,75mm L/43)。
擴編完成後,該師加入肯普夫將軍指揮的第48裝甲軍,參加「藍色」行動,其目標是攻佔斯大林格勒,然後向高加索進軍。
6月28日,該師作為先鋒,一舉突破了蘇軍第40集團軍的防線。7月4日,「大德意志」師在頓河上游強渡成功,兩天後突入沃羅涅日。慶幸的是該師並沒有被派往斯大林格勒。8月,該師退往頓涅茨河北岸進行防禦,作為集團軍預備隊使用。此後,該師參加爾熱夫戰役,與第9集團軍一起死守爾熱夫突出部。1942年10月初,「大德意志」師的第1步兵團被命名為「大德意志」擲彈兵團、第2步兵團被命名為「大德意志」燧發手槍團。 1943年1月13日,第13大德意志重裝甲連被編入「大德意志」師,開始是接收9輛虎式和10輛3號坦克。
1943年2月,「大德意志」師所屬的第18裝甲軍接到命令,會同武裝黨衛隊第2裝甲軍前往蘇聯中部,抵擋蘇軍對哈爾科夫的進攻。2月14日,蘇軍西南方面軍主力進攻哈爾科夫,該師與武裝黨衛隊第2裝甲軍撤出該城,前往波爾塔瓦休整。一周後,該師在曼施坦因的指揮下發動反攻。3月5日,「大德意志」師加入戰團。3月15日,德軍重新佔領哈爾科夫。
3月22日,該師再次來到波爾塔瓦休整。在這里,「大德意志」擲彈兵團1營得到83輛SdKfz251型半履帶車,徹底從摩步營變成裝甲擲彈兵營,師屬防空營得到12門88毫米高射炮。6月23日,該師更名為「大德意志」裝甲擲彈兵師。
7月1日,第13重裝甲連擴編為「大德意志」重裝甲營,第2連和第3連分別來自國防軍第501重裝甲營第3連和國防軍第504重裝甲營第3連。8月14日,第2連和第3連與第1連會和。此後,該營一直戰斗在殘酷的東線戰場,直至戰爭結束。1945年3月,該營在巴爾加口袋被殲滅,但在該營近兩年的戰史中,該營摧毀了1036輛坦克和各種裝甲車輛以及300門各類火炮,創造了5.76倍的交換比。
在完成換裝後,「大德意志」師加入第4裝甲集團軍的第48裝甲軍,為「堡壘」行動做准備。7月初,「大德意志」師再次迎來「強援」——一個連的黑豹被劃撥給該師。
7月5日凌晨,第48裝甲軍與武裝黨衛隊第2裝甲軍在庫爾斯克凸角南線進攻,但德軍第1天進攻就損失了200輛以上的坦克。到7月15日,「大德意志」師已經損失全部的3號坦克和半數的黑豹坦克及4號坦克,該師被迫撤出托馬洛夫卡。
7月30日,中央集團軍群放棄奧廖爾突出部,「大德意志」師的使命就此完成。
8月3日,該師參加哈爾科夫—別爾哥羅德戰役,該師的任務是與其他兩個裝甲師在波戈杜霍夫以南發動進攻,但蘇軍巨大的兵力優勢像海綿一樣吸幹了「大德意志」師的動能。
後來,該師被分為幾個戰斗群,分批在第聶伯河防線上救火,反擊時充當先鋒,後退是負責殿後。到11月底,「大德意志」師在烏克蘭南部的克里沃羅格與蘇軍作戰。 在1943年11月之後,該師從一個防線轉向另一個防線,從一場寡不敵眾的戰役轉向另一場寡不敵眾的戰役,麻木、悲觀的情緒在士兵中蔓延。
1944.1.27曼陀菲爾接替將GD師由「閱兵部隊」帶成王牌師的霍爾雷恩少將成為GD師師長。
1944.2.1曼陀菲爾晉升中將。
1944.2.27希特勒下令對GD師進行結構重組,目標是在增強作戰能力的前提下削減兵員。
1944年3月,「大德意志」師跟著殘破不堪的南方集團軍群撤往羅馬尼亞邊境。4月,該師在邊境城市雅西同蘇軍作戰,以掩護友軍撤往薩拉比亞。
1944年5月,GD師的防線總體比較平靜,他們獲得了寶貴的休整時間。剛剛組建不久的1029擲彈兵團(由班德羅夫上校指揮,兵員主要來自GD師預備役部隊)被解散,被分配到GD師各部,部隊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恢復。1029團的1、2炮兵連成了炮兵團的10、11連,並在此基礎上重建炮兵團第4營。1029團的防空營被加強給師屬防空營,防空營成了六個連的龐大編制。此前遭受重創的燧發槍兵團2營也得有重建,而貝瑟斯上尉的燧發槍兵團一營則回本土換裝為一個全機械化的SPW營,放眼德軍一個師級單位中只有GD師和裝甲教導師一次有兩支SPW營。整編歷時一個月,1944.6歸建。同時重點加強補充的還有偵察營,得到足夠的補充兵,還有大量裝甲車輛,甚至包括捷克制38噸坦克,重建後的偵察營縮編為4個連,減少一個,但各連全部滿編。雖然1029擲彈兵團的補充使得GD師實力得以重新恢復,兵員減少了,為確保戰鬥力,兩個主力裝甲擲彈兵團都從4個營縮編為3個,每營由5個連縮編為4個。
GD師的結構性重組進行了好幾個月,同時也補充了許多裝備。例如在2月,GD師除了補充了45輛裝甲運兵車外,還陸續接收了17輛四號、16輛豹和16輛虎式坦克。裝甲團基本滿編,有四號和虎式坦克各40輛,豹式坦克80輛。兩個步兵團也擁有數量眾多的裝甲運兵車。對這樣一支擁有160輛坦克、40輛突擊炮、總兵力兩萬左右的部隊,曼陀菲爾曾不無自得的說:「.....我擁有的大量豹式和虎式坦克都是那時的主戰坦克,它們在性能、射程和裝甲等方面都屬絕對頂尖......我的機械化步兵團有3營之眾,而其他裝甲師只有2個營......我師的軍士和士兵大多是來自希特勒青年團的志願兵,這些年輕人周身洋溢著自信和無與倫比的責任感」。
在1944年4-5月間的特爾古—弗魯莫斯防禦戰中,GD師隸屬於沃勒將軍第8集團軍麾下的57裝甲軍(軍長是吉青納),與友鄰的骷髏師、46步兵師和24裝甲師密切協同,以自身損失不到10輛坦克的微小的代價擊毀蘇軍超過350輛坦克和200輛裝甲車,幾乎打殘了科涅夫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麾下的裝甲部隊。此戰是為科涅夫的恥辱,戰後回憶錄中對1944年4、5月間的羅馬尼亞北部戰場隻字未提。而貌不驚人、資歷不深的曼陀菲爾則藉此戰脫穎而出,作為東線能員干將的聲譽牢牢樹立起來,也成為二戰後期德軍裝甲部隊的一顆耀眼戰星。此戰也成為閃電戰防禦層面的一個經典戰例,戰後被美英諸多軍事歷史學家推崇,沃勒、吉青納和曼陀菲爾對此戰的勝利也都倍感自豪。
1944.5.30被稱為「東線德軍1944年唯一的一次主動進攻」作戰正式發起,計劃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23、24裝甲師擔任主力,第二階段由GD師和24裝甲師。德軍進攻初開始比較順利,迫於後勁不足,蘇軍迅速增援,6.6沃勒下令中止進攻,他認為雅西北面和西北一系列高地均已攻克,自身的防禦態勢因縱深增加而有利。曼陀菲爾領導的GD師丟失了一些地盤,不過防線並未崩潰。6.8開始,GD師陸續從前沿撤出,享受一段難得的休整時間,並接著完成之前中斷的結構重組共組。就連6.22蘇軍發起的規模宏大的巴格拉季昂攻勢似乎也與他們很遙遠。整個6月,GD師的裝甲團得到了40輛豹式坦克和6輛虎式坦克,其它單位得到了140餘輛裝甲運兵車。完成休整補充沒多久的GD師即將派往最危險的地方充當消防隊的角色。
.7.25希特勒親自打電話給曼陀菲爾詢問羅馬尼亞北部戰況,以及GD師是否絕對有必要留在雅西和塞列特河之間。不等曼陀菲爾回話,希特勒就告訴他說安東內斯庫每天打電話詢問是否會調走GD師。顯然安東內斯庫認識到GD師極端重要的支柱作用。曼陀菲爾也認為所部足以左右此間戰場,但認為還是有必要開往更需要的地方,那就是正面臨蘇軍威脅的東普魯士!前一天的7.24時候,GD師就接到調往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命令,但一天後要求迅速調往東普魯士。
8.8,GD師意外接到了要其進攻距離東普魯士不遠的立陶宛重鎮維爾卡維什斯基的命令,GD師和曼陀菲爾對此大為不滿和意外,因為大本營根本無法提供任何詳細的信息,而且GD師並未完成集結就又被拆開使用。結果自然可想而知,雖然成功突入城池,也完成了任務,並摧毀了蘇軍69輛坦克突擊炮和61門火炮,但離開羅馬尼亞時齊裝滿員的GD師也損失慘重,其中裝甲部隊自身一個小時就損失80輛以上坦克,其中徹底報廢23輛。此戰慘痛的損失震驚了參謀總長古德里安和希特勒,8.10曼陀菲爾被召往大本營解釋,最後澄清了GD師損失慘重的原因,是因為副統帥凱特爾誤把希特勒的一個尚未形成命令的想法當成了命令,命人下達,導致事起倉促,損失慘重。
8月中旬,GD師作為主力部隊參加了雙頭作戰,雖然實現了部分戰術目標,但自身損失也很慘重。
9.1,GD師的裝甲擲彈兵團團長卡爾.洛倫茲上校完成了師級指揮官的近一個月培訓,接替曼陀菲爾出任GD師師長,之後他晉升了少將,而曼陀菲爾則被越級晉升為第5裝甲集團軍司令官,而排在他前面的資深將軍有至少9位,包括他的老上級原第7裝甲師師長豐克。洛倫茲一直指揮GD師直至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