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體育游戲跟蛋寶寶學本領
A. 適合小班玩的體育游戲有哪些
一、小豬回家游戲
1、規則:幼兒用雙手滾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2、游戲玩法:幼兒雙手推動"小豬"(皮球)在地面滾到指定的"家"(紙箱)。隨著幼兒興趣的變化,游戲情節可不斷發展,如:幫助"小豬"鑽過"山洞"(障礙物),走過"小橋"(障礙物),繞過"危險"(障礙物)回"家"。
二、喂小動物吃飯游戲
1、規則:幼兒要站在規定的地方投球,一個接一個地投,不能搶。
2、游戲玩法:在大紙盒上貼動物頭像,幼兒站在一定距離外,設法將皮球投進紙盒裡,鍛煉投擲和目測能力。
三、我是小小傳球手游戲
1、規則:幼兒要先站好,然後依次傳遞,不能越位傳遞。
2、游戲玩法:幼兒以各種方式站好,從頭頂開始傳球,也可以進行腿下傳、左右傳、邊跑邊傳等。傳球游戲能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配合、協作的能力。
四、比比誰的本領大游戲
玩法:老師向前爬時,幼兒就後退爬,想法不讓幼兒抓住,如果快要抓著你時,幼兒就像小烏龜一樣用伸縮的本領保護自己;當老師後退爬時,幼兒就向前爬來抓我,看看是幼兒的本領大,還是老師的本領大?不讓對方抓著。
五、看標志爬游戲
玩法:老師這兒有兩朵什麼顏色的花?當你看到紅花時,就必須向前爬;當你看到黃花時,就必須後退爬,看誰先到終點拿到小兔娃娃,誰就是冠軍。
B. 幼兒園小班教案體能身體大挑戰
活動目標:
1、探索各種跳法,能依據信號做動作。
2、練習單腳、雙跳、夾物跳著前進,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音樂、呼啦圈13個、點、毛絨玩具13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師:蹦蹦跳,蹦蹦跳,蹦蹦跳……
師:寶寶們,我是兔媽媽,你們是兔寶寶,今天媽媽要帶你們一起去大森林旅遊嘍,開心嗎?
師:跟著我一起出發吧!
兔子舞(音樂)
二、任務一:探索跳法
師:這兒有好多小房子啊,趕緊去找一個自己的家。(每個孩子找一個呼啦圈站進去。)
師:寶寶們,我來問問你們,你們會跳嗎?那我請一個寶貝到中間來跳跳看,請!(請兩三名孩子在大圈中間展示跳的動作)
師:剛剛寶寶們用的是兩只腳一起跳,這是雙腳跳。你們還有不一樣的跳法嗎?(再次請若干名孩子出來嘗試不同跳法)
師:寶寶們跳起來真可愛,通過嘗試我們知道了跳有很多種,有雙腳跳,有單腳跳,兩腳替換跳,交叉跳,騎馬跳,這些寶寶們都會跳嗎?
師:這次出來旅遊,兔村長可是讓我帶著任務卡出來的,瞧!我來讀一讀裡面到底要我們完成什麼任務!
師:親愛的兔寶寶們,請你們一起聽著音樂來跳,音樂慢你就慢慢跳,音樂快你就快快跳,你可以變來變去用不一樣的跳,但是音樂一停,寶寶們就要回到自己的家裡休息,聽懂村長的任務了嗎?(快音樂)
師:剛才我們跳完回家是兩只腳回的,這次要請你用一隻腳來回家,只有一隻腳能進到呼啦圈,身體的其他部位不能進入。(慢音樂)
師:誰先找到家?寶寶們都找到了.這次我要請你們用兩只手回家了(快音樂)
師:寶寶們回家的速度可真快,這次要用屁股回家了(慢音樂)
三、任務二:嘗試用跳的方法前進
(把呼啦圈群在場地正中迅速擺成長S型,請幼兒自己嘗試用各種跳的方法前進。)
師:現在寶貝們都會各種各樣的跳法,真厲害!我們出發去找下一張任務卡,立正,齊步走,一起排好隊站到那條線線上
(教師排圈)
師:瞧!我們又收到了一張新的任務卡,我來讀一讀,村長說兔寶寶們第一個任務完成得真棒!接下來一個任務就是請大家去找最後一張任務卡,想找到這個任務卡,必須跳著通過一座彩色橋,當你跳著前進時,如果碰到紅色圈,就要單腳跳,綠色圈要雙腳跳,跳完以後就從那邊回來排好隊繼續跳,聽懂了嗎?
師:預備,出發!(音樂)
四、任務三:送動物回家
(把呼啦圈群在場地一頭拉成橫著的弧形,當做小動物的家。)
師:寶貝們,我們通過彩虹橋啦.瞧!最後一張任務來了,我來幫大家讀一讀:兔寶寶你們好,你們的任務都完成得很棒,現在森林裡有很多動物都找不到家了,最後一個任務請你在這個大森林裡去找一個小動物,然後把小動物夾在你的腿中間,跳著把它送回家,最後請你站守在它的家門外保護它。記住,一個家只能進一個小動物,聽懂了嗎?
師:出發!(音樂)
師:有了寶寶們的幫助小動物們都回家了,我們的任務完成了開心嗎?
師:開心的兔寶貝們一起來跳個舞吧!(音樂)
師:我們帶著小動物回教室和其他朋友一起跳舞吧!
體育活動《快樂跳跳跳》
雲陽第一中心幼兒園 朱瑜課題:小班體育教材簡解:
小班剛入園的幼兒在情感上處於個體向集體的過渡期,交往意識較弱,同伴之間的關系不穩定。雙腳並攏行進跳是小班幼兒一項基本動作發展,但在平時的觀察中很多幼兒經常會出現雙腳分開,雙腳先後落地不正確的跳,因此,在主題「我的故事」中設計了本次活動,運用游戲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雙腳並攏行進跳的技能,感受和同伴遊戲的快樂。
預設目標:
1.在初步掌握雙腳並攏向前跳的基礎上學習跳過障礙行進跳,鍛煉腿部肌肉力量。
2.通過一定的游戲情境體驗跳躍活動的樂趣。
重點:掌握雙腳並攏向前跳難點:在雙腳並攏向前跳的基礎上學習跳過障礙行進跳設計理念與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幼兒園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體育活動、並利用幼兒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激發幼兒的參與體育活動的願望。據此,我選擇幼兒感興趣、安全簡便的圈作為活動材料,以「小兔跳」這樣一個游戲情節貫穿活動,吸引小班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在游戲中玩,在玩中發展動作。
教學過程:
(一)以兔媽媽的身份引題,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1.師: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草地上去玩吧。(放音樂,師幼共同跳進場)2.准備活動。
師:草地到了,我可愛的寶寶快來跟我抱一抱,然後自己找個家站站好。(幼兒扮兔寶寶跟兔媽媽擁抱。場地散有與幼兒人數相同的圈做為兔寶寶的家)師:我有這么多可愛的兔寶寶,真開心,我們一起來跳舞吧。(兔媽媽帶著兔寶寶隨音樂在圈裡跳舞:甩甩頭――轉轉手――扭扭腰――擺擺尾――跳一跳――抱一抱。)(二)初步學習雙腳並攏向前跳。
1.幼兒自由嘗試兔跳動作。
師:我們一起來學本領吧,小兔子最大的本領是什麼呢?跳(帶領幼兒自由嘗試)2.講解示範雙腳並攏向前跳。
師:剛才媽媽看見有一隻小兔跳得特別棒,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跳的。(幼兒示範,教師講解動作要領:雙腿彎曲,用力蹬地,輕輕落地。
3.幼兒集體練習雙腳並攏跳,師指導。
所有幼兒學小兔跳,跳到中間相遇時互相抱一抱再跳回。教師提醒幼兒雙腳並攏,鼓勵幼兒堅持跳到中間再返回。
(三)創設情境游戲鞏固練習雙腳並攏跳並練習行進跳。
1.身體做障礙進行行進跳師:小朋友已經學會跳的本領了,媽媽現在增加點難度,瞧。我的腿現在變成了一條小溝,誰敢跳過這條水溝(鼓勵幼兒跳過水溝)師:真勇敢,現在水溝變長啦,你還敢嗎?(分男女進行行進跳)師:水溝現在變寬啦?還能嗎?(鼓勵幼兒跳過兩人一組的水溝)2.大灰狼來了師:寶寶們真能幹,本領都學會了,可以跟著媽媽去采蘑菇了,不過在采蘑菇的路上我們要跳過石頭,還要提防大灰狼,如果聽到大灰狼來了,就得趕緊跳回自己的家(1)聽音樂,跳過石頭,采蘑菇(2)師:不好了!大灰狼來了,兔寶寶們快跳到山洞裡去!
(引導幼兒一人跳進一個山洞。)(3)然後拿掉幾個圈,幼兒繼續自由玩耍。
(4)師:大灰狼又來了,兔寶寶們快跳到山洞裡去!哎呀,這些兔寶寶沒有山洞,這可怎麼辦呢?
(教師引導幼兒想出兩個兔寶寶緊緊抱在一起躲進一個山洞的辦法。)(5)重復游戲,讓所有幼兒體驗團結友愛共同躲過大灰狼的喜悅。
四、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回家,活動結束。
C. 適合小班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
幼兒園小班? 那隻能院子里曬太陽 老鷹捉小雞 丟手絹 木頭人
D. 親子游戲保護蛋寶寶如何玩
親子游戲保護蛋寶寶的玩法如下:
1、引導幼兒了解父母愛護自己的方法。
2、介紹護蛋行動的內容,要求幼兒利用各種輔助材料將雞蛋寶寶保護,放在自己身上帶半天。
3、組織幼兒利用各種輔助材料,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保護好雞蛋,並想辦法固定在自己身上。
4、引導幼兒展示介紹自己保護雞蛋的方法。
親子游戲保護蛋寶寶的相關意義
1、可以讓幼兒摸摸、捏捏蛋殼,感受蛋殼的質地,滿足觸覺體驗。
2、會藉助蛋殼的多種玩法,促進幼兒精細動作、感知覺的發展。
3、能在與父母共同游戲的過程中,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E. 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班戶外體育活動
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班戶外體育活動
4~6歲的幼兒身體各個系統以及動作的功能基本發育完全,因此,這段時期幼兒如果加強運動,能促進各系統更加完善的和諧發展,比如動作的協調性、反應的靈敏度、思維的反應能力以及相應的體育品質等等。《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於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作為教師要高度重視幼兒的戶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積極地開展戶外活動,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而且能給幼兒帶來歡樂的情緒,為幼兒心理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剛入園的小班幼兒體力較弱,身體活動能力較差,自我控制水平不高,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如果沒有老師的帶動與指導,他們往往不知從何玩起,沒有活動的積極性,有些基本動作的練習也得不到正確的引導。那麼,對於小班的幼兒,教師該如何組織戶外體育活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在此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保證安全舒適的活動場地。
安全、舒適的活動場地是幼兒順利活動的前提條件,小班幼兒的大肌肉群發育不太完善,穩定性和協調性較差,特別容易摔跟頭,因此,戶外活動的場地應該安排在比較平坦的塑膠地毯或草地上,這樣孩子們可以盡情地爬呀、跑呀,不必擔心摔痛或造成流血事件。
小班幼兒自控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玩著玩著便遠離老師和同伴群體獨自到遠處玩耍了,因此,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選擇小空地做活動場地,或者選擇遮擋物比較少的場地,活動時給幼兒劃分好活動界線,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要隨時關注每個幼兒的活動情況。
二、制定科學適用的活動計劃
有效的戶外體育活動不是茫無目的的或放羊式的開展,而是要根據班級幼兒的身體動作發展需要,建立科學的、適用的活動計劃。班級教師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結合教育目標,確立具體的目標和重點,預設與目標相對應的活動內容,充分體現計劃、目標和內容的統一性、發展性和漸進性,最好是階段性地開展以發展某方面的動作為中心的主題性活動,比如以一個星期為單位,對幼兒基本動作「跳」的練習,可以設計以跳躍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進行階段性的開展,這樣能有重點地對幼兒的基本動作做具體的指導,又保證了幼兒延續練習的時間,同時對幼兒活動的密度及活動量能及時調整,確保每個孩子得到充分的鍛煉。
其次,要逐步建立良好的戶外體育活動常規。良好的常規可以培養幼兒的自律行為和責任感,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還可以樹立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比如幼兒運動前、運動中和運動後的保育常規;用以進行隊列提示、收放體育材料的信號常規;建立專門性的體育活動的前熱身運動與後放鬆動作的常規等等,教師在每一次活動中,都要注重幼兒常規的遵守情況,長期堅持下來,幼兒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對日後順利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有幾大的幫助。
三、選擇適宜的內容開展活動。
體育活動的內容選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剛入園時,幼兒對集體游戲不熟悉,相互之間也不認識,交往顯得被動。戶外活動時,選擇一些以老師為主,內容簡單易於理解的游戲,如《長高了,變矮了》,孩子們根據老師發出的命令,一會站起,一會蹲下,一會踮起腳尖讓自己長得更高些,《氣球漏氣了》,孩子們隨著老師發出的"嘭"的聲音,嘴裡一邊發出"滋滋"的漏氣聲,一邊隨老師把圓圈變小,又在老師打氣的動作及聲音提示下,把圓圈慢慢變大,游戲反復進行,孩子們樂此不疲。在這些游戲中,教師扮演主要角色,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幼兒,帶他們盡情玩、盡情笑、盡情跳。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比較適應集體生活了,這時再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選擇了一些練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的游戲內容,如以走的為主的體育游戲《小雞找蟲吃》、《蛋寶寶回家》、《跟著小旗走》;以跑為主的游戲《信號燈》《網魚》等等,伴隨游戲中幼兒對游戲規則的不斷了解,幼兒彼此間交往的頻繁,教師可以選擇有一定難度和趣味性的游戲。
四、採用多樣化的組織形式。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也明確規定: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及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戶外體育活動以集體游戲與自主游戲為主。在組織小班幼兒進行戶外游戲時,我往往先進行一些內容明確、目標性較強的集體游戲,如以爬為主的《小烏龜背豆》的游戲、鍛煉身體協調性為主的《奪紅旗》游戲、以跳躍練習為主的《小兔采蘑菇》等,教師在集體游戲中用飽滿、投入的情緒帶領幼兒進行活動,不但能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而且還能觀察了解幼兒的動作發展情況。當然,過多的集體活動會壓抑幼兒的天性,因此,集體游戲與自主游戲合理搭配,不但能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同時也滿足他們自由結伴、自主游戲的需要。而自主游戲在很多時候是藉助於游戲材料進行的,豐富多彩的游戲材料也能吸引幼兒參加鍛煉,班級要長期准備一些美觀、耐用的體育玩具或材料,如可以多樣玩的套圈、皮球、高蹺、平衡木、小推車等,也可以自製一些簡易的體育玩具材料如用廢舊長布條編的「尾巴」可以用來玩追逐躲閃跑的游戲、用易拉罐做成的梅花樁可以擺出各種「道路」用來練習平衡、用牛奶箱子做成的拖拉玩具練習走、酸奶瓶陀螺和拉力器用以發展幼兒小手肌肉群和手臂力量的練習等等。體育玩具材料的准備要對照班級制定的戶外體育活動計劃,使這些體育玩具材料不單單是幼兒個體游戲的需要,還是加強相對應的體育鍛煉的物質基礎,這樣幼兒的動作練習就會更加完善和完整。
五、關注活動中個體差異。
教師盡力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透過孩子的行動去把握孩子內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方式,激發每一個幼兒積極參與游戲的興趣和信心。對於膽小、不愛動的孩子,或動作笨拙的孩子,多用鼓勵的話語和關切的眼神激勵他們參加活動;對於需要幫助的孩子,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對能力強的孩子可以提更高的要求激發他們的挑戰慾望;對於嬌氣的孩子,教師應多關注他們勇敢品質的形成……教師只有在了解每個孩子實際水平的基礎上,才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照顧到不同水平的孩子的發展,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
F. 小班蛋寶寶浮起來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
小班蛋寶寶浮起來的重點是學會觀察的方法,能用語言描述出雞蛋的沉浮現象。難點是能夠認真觀察實驗,感知浮力的存在。
教學重點:學會觀察的方法,能用語言描述出雞蛋的沉浮現象。
教學難點:能夠認真觀察實驗,感知浮力的存在。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題
1、出示蛋寶寶,讓幼兒猜想雞蛋在水裡會怎麼樣?
2、那麼到底雞蛋在水裡會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動手試一試。
二、感知雞蛋在水裡是沉的。
1、分組請幼兒去嘗試把雞蛋放到水裡。
2、請幼兒說一說發現。
教師小結:原來雞蛋在水裡是沉在水底的。
3、那麼有沒有辦法讓雞蛋浮起來呢?
三、體驗沉與浮
1、請幼兒討論,怎麼樣讓雞蛋浮在水了?
2、小朋友想了很多的辦法。
3、出示鹽,請幼兒討論我們該怎麼做呢?
4、教師操作實驗讓雞蛋浮起來。讓幼兒知道把鹽放到水裡,通過攪拌,並要加到一定量的鹽才能浮起來。
5、請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引導。
(1)、教師講解操作步驟,並提醒幼兒注意事項。
(2)、幼兒操作實驗。
教學目標:
1、知道蛋寶寶在水裡是沉的,引出讓蛋寶寶浮起來。
2、通過實驗操作,提高幼兒探索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G. 幼兒小班的戶外活動有哪些
幼兒園小班戶外活動教案1:吹泡泡
設計思路: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嚷著要吹泡泡,看著一個個五顏六色的泡泡在空中慢慢飄落,孩子們都會追著泡泡跑,用小手去抓住,然後大聲叫著:「老師,我抓到泡泡啦!」孩子們玩得很開心,象是一隻只回歸到大自然的小鳥,此次活動就讓幼兒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玩游戲的快樂吧!
活動目標:
①、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熱愛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美;
②、培養幼兒與同伴團結合作、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能力;
③、引導幼兒學會踮腳、下蹲、後跳。
活動准備:泡泡水,幼兒已有牽圓圈進行游戲的經驗。
活動流程:
①、開始部分
○ 開始部分帶幼兒整隊走到戶外花園,提醒幼兒戶外的常規要求。
○ 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②、基礎部分
○ 引導幼兒學習踮腳、下蹲、後跳的動作,注意幼兒動作的准確性。
○ 教幼兒游戲的兒歌。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 講解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念到批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念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後跳。
○ 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
③、結束部分:
引導幼兒課後放鬆活動,帶幼兒一起觀察地上的小草,說說小草的特徵;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是什麼感覺?
幼兒園小班戶外活動教案2:小兔采蘑菇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鑽過70厘米高的障礙物。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靈敏性。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准備:
1.小兔頭飾若干,數量為幼兒人數2―3倍的蘑菇卡片,小籃子4隻。
2.在場地中間懸掛一條高約70厘米的長繩,布置成「樹林」;場地一端四散撒上「蘑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做「小動物來做操」的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告訴幼兒今天的游戲內容。
指導語:今天兔媽媽要帶小兔去采蘑菇,可是有一片樹林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過去呢?
2.幼兒想出多種辦法後,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哪種方法最好,最後得出結論:鑽過樹林采蘑菇最好。
指導語:現在就請小兔試著鑽過樹林采蘑菇,如果你鑽過去了,採到了蘑菇,請你告訴我你是怎麼鑽過去的。
3.教師請嘗試成功且動作正確的幼兒告訴大家是怎麼鑽過去的並示範給大家看,教師小結鑽的動作要領:雙膝彎彎,腰彎彎,低著頭兒鑽鑽鑽。
4.教師請全體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練習,教師隨機指導。
指導語:現在小兔們就可以用剛才學過的方法鑽過樹林采蘑菇了,小兔們出發!
5.幼兒游戲,當幼兒把蘑菇全部采完游戲結束。
三.結束部分
1.兔媽媽表揚認真學本領的小兔,小兔們把蘑菇送給兔奶奶吃。
2.復習兒歌「采蘑菇的小姑娘」。
幼兒園小班戶外活動教案3:送小豬回家
設計意圖:
孩子們平時喜歡玩紙球,但是光玩紙球內容太單調,於是我們利用廢舊物品製作了體育器械「高爾夫球桿」。幫助幼兒對紙球的控制能力,因此設計此活動,使幼兒不再是單純地滾紙球。
活動目標:
1.練習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2.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准備:利用廢舊物品自製體育器械「高爾夫球桿」、紙球、小椅子若干張。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熱身運動。
2.教師先示範游戲玩法,然後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紙球),用「高爾夫球桿」趕著小豬去散步。
3. 啟發幼兒想像,例如趕著小豬去郊遊或者去……,使幼兒在練習的過程中更有趣味。
4.游戲:送小豬回家:
(1)小豬迷路了,請小朋友幫助小豬送回家,回家路程要走過一條彎曲的小路,還要經過一座小山。(用小椅子設置的障礙物)
(2)幼兒一個跟著一個送小豬回家。
(3)幼兒熟練游戲以後也可利用比賽的形式比一比誰在短的時間內把小豬送回家。
活動反思: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紙球滾掉,如過滾走,要馬上追回來。繼續趕。另外,教師還可在幼兒熟練後增加難度,將「高爾夫球桿」換成紙棒趕小豬。
幼兒園小班戶外活動教案4:切西瓜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2、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准備:
1、已認識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徵。
2、吃過西瓜。
過程:
一、討論西瓜的外形特徵
1、西瓜長得什麼樣?
2、我們想個什麼好辦法,讓大家一起變成一個大西瓜?
二、手拉手變成大西瓜
1、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2、變成一個小西瓜。(幼兒手拉手,碎步朝圓心走,變成一個小西瓜)
三、游戲:切西瓜
1、幼兒圍成圓圈,師幼共同有節奏地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與此同時,教師邊走邊有節奏地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念完時,教師的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著其餘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此時,大家做吃西瓜狀,游戲繼續開始。
2、游戲進行若干次後可由幼兒來切西瓜。
幼兒園小班戶外活動教案5:小雞捉蟲(快速跑)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快速跑的能力,且不與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戲中感受到快樂
材料准備:母雞、狐狸頭飾各1個、小雞頭飾若干、「蟲子」若干、錄音機、磁帶、「小雞家」「狐狸家」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准備活動)
1、雞媽媽帶幼兒在「老母雞」音樂的伴隨下進入活動場地,音樂停止,雞媽媽說:「雞媽媽我真能幹,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個蛋寶寶!」幼兒隨即蹲下做蛋寶寶,老師巡視。
2、雞媽媽邊巡視邊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小腦袋!」(帶幼兒活動頭部)
3、雞媽媽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伸出小翅膀!」(帶幼兒活動肩、臂部)
4、雞媽媽又問:「寶寶、寶寶長多大了?」
幼兒答:「我們跳出蛋殼了!」(帶幼兒活動腰、腿部)
5、雞媽媽問:「誰知道我們出去玩時應該怎樣走?」(引導幼兒說出要一個跟著一個走並進行隊列練習)
二、中間部分(跑的動作練習)
1、雞媽媽:「寶寶們越來越棒,現在媽媽要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小雞捉蟲(模仿捉蟲的動作),如果在找蟲時遇見了大狐狸,我們可要趕快跑回家裡。」
2、練習快速跑的動作,提示幼兒要快速前後擺臂。
3、帶雞寶寶到樹林里找蟲吃,遇到狐狸後快速跑回家裡。
4、在家裡巡查有沒有丟失的小雞,並同寶寶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帶寶寶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輕輕跑出去躲到大樹後面,等媽媽把同伴救出後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6、雞媽媽再次帶寶寶捉小蟲,捉到後把它快速帶回家,可別讓狐狸給抓走。
7、回到家中分享食物。
三、結束部分:帶雞寶寶做整理活動,帶回活動室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