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積木箱
㈠ 幼兒園教育活動體育游戲怎樣進行
游戲是幫助幼兒認識世界的一種主要途徑,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項基本活動。戶外游戲活動更是深受幼兒喜愛,也更能很好的發展幼兒的各項能力。因此幼兒園游戲的組織和指導也顯得尤為重要。多年的幼教實踐使我更加重視戶外游戲的同時,更使我總結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兒戶外游戲組織方法。
一、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
有些幼兒從小班讀到大班,游戲的水平還很低,游戲時間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孤僻,不願參加游戲活動,許多幼兒在游戲快結束時才來參加,游戲時間導致低水平游戲的出現,限制了小組表演、角色游戲和積木游戲的正常進行。多年的實踐觀察表明:在短時間的游戲中,幼兒更多地表現為旁觀行為、閑散行為、過渡性行為及一些實物游戲和模仿表演游戲,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很難發揮。因而影響了幼兒游戲的質量。因此,每天宜為幼兒提供60分鍾以上的游戲時間。另外,室內游戲時間不能代替戶外活動時間,這兩種活動會促進兒童不同方面的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創造條件為幼兒提供在自然界中游戲的機會
大自然是孩子學習的好課堂,孩子可以玩很多東西,並通過游戲學習不少有關大自然的知識。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園內的戶外場地為幼兒創設合理的游戲地,使幼兒的生活更貼近大自然。如:沙池及玩水設備等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設施,利用率極高,因為這類游戲活動可使幼兒自由地操作,無拘無束地參與,更能啟發他們的幻想力。另外,還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廢舊的材料,使幼兒的游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如用廢舊報紙做成紙球,將舊輪胎插入地面做成跳馬,提供一些舊輪胎供幼兒滾動、碼疊等。這樣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又豐富了幼兒游戲的內容。
三、要珍視、保護幼兒自主、自發的游戲活動
幼兒園作為教育場所和集體活動場所,一日生活有著較為嚴格的秩序。各年齡段的幼兒都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規范來進行活動。幼兒園應努力探索幼兒自主、自發性游戲的開展研究,教學計劃及教育活動的安排應該增加彈性,為幼兒自發游戲開辟時間和空間。在游戲中,幼兒自主、自由,活動類型老師不做硬性安排,由幼兒自己選擇,玩什麼,怎樣玩均由幼兒自己做主。幼兒在游戲中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盡情玩耍。老師只是作為游戲夥伴參加游戲,並以飽滿情緒感染影響幼兒,對幼兒的活動表示支持、贊許。為幼兒營造寬松、民主、自由的游戲氛圍,讓游戲以生動活潑的方式流露出幼兒的真實感受。當然在游戲中,教師並非完全放任,而應做到心中有數。並依平時對幼兒活動特點的觀察和了解。進行相應的指導。
四、以飽滿的熱情影響幼兒
作為教師,我們應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去,在游戲中扮演主要角色,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跟著我一起游戲。用積極的情緒去帶動孩子主動參加到活動和游戲中。例如:在游戲貓捉老鼠中,我會告訴幼兒,裡面的老鼠好餓呀,得趕快出去找食物,可是老鼠花貓更餓,一定要盯緊老鼠哦。孩子們一聽一個個都躍躍欲試。在抓住老鼠以後,我會帶孩子們一起去分享美味的肉肉,孩子們也都會高興地分享自己「勞動成果」,被抓住的小老鼠們也會樂在其中。在玩障礙接力的游戲中,兩位老師也會分別率領兩隊進行激烈的決戰,孩子們不僅熱情很高,也調動起了孩子的集體榮譽感,他們會因為自己隊伍里小朋友掉隊而緊張,一會因為自己的勝利而抱團狂歡。就這樣,我的積極愉快的情緒感染了幼兒,他們在游戲和運動中,盡情地玩、盡情地笑、盡情地跳,交往也漸頻繁了,游戲也主動了。
五、游戲要有選擇性
多年幼教經驗也告訴我,在幼兒中開展游戲一定要有選擇性。首先,要思想健康,避免一些有暴力思想的游戲。其次,能調動起幼兒參與的熱情,那就要有一定的競爭機制。跳皮筋是一項傳統游戲,皮筋的高度不同,跳的速度不同,有雙腳跳、單腳跳、雙人跳、花樣跳,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集中精力,變化動作,同時又說著好聽歌謠,不僅調動了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也使得孩子們的腰部、腿部得到了鍛煉,有節奏的跳躍技能也進一步加強。跳房子也同樣是繼承了老一輩兒時的喜聞樂見的游戲項目,利用廢舊紙箱製作的格子和沙包使孩子掌握簡單的游戲方法,反復練習,鍛煉孩子的單腳跳、雙腳跳等跳躍能力、投擲准確性及平衡性技能的提高,這些傳統游戲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體育游戲,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體育活動內容,也加深了孩子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繼承和弘揚了我國傳統體育游戲。幼兒園開展游戲一般以集體游戲為主,如果游戲前兒歌很長,隊形准備時間很長,參與人數又很少,幼兒便會覺得自己是個旁觀者,失去興趣,不好好配合。因此有些游戲就會備受孩子喜歡,如《貓和老鼠》,孩子們拉成一個圈,隊形很簡單,如果有30個小朋友參與,15個做鼠洞,那麼就可以有8個做老鼠,7個做花貓,參與性很強。下一輪游戲,做鼠洞的孩子就都可以參與進去,孩子等待時間短了,都成了游戲的主角,自然樂於參與。
六、重視幼兒游戲的安全
開展豐富多樣的戶外游戲活動,必須,但決不能怕出事,因保證幼兒安全而影響幼兒健康教育的發展。因此,應採取一些應對的措施,既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又能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1、調整戶外活動時間,減少戶外活動人數,根據幼兒的班數,活動場地的大小,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戶外活動作息時間應進行整體調整、統一安排、分別活動。這樣,同一段時間內的活動人數減少,幼兒有充足的場地進行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小型體育活動,進行各種體能鍛煉,增加幼兒的活動量,有效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2、合理安排安全的活動場地。根據年齡特點,運動量的大小,合理劃分各班的活動場地。大班的幼兒活動項目多,活動量大,內容豐富,可以根據班級的人數,提供面積大的活動場地;中小班可以適當減少。同時,設立了園舍安全員,每天對戶外場地、活動器械進行安全晨檢,消除不安全隱患,保證了幼兒戶外活動的正常開 展。通過調整作息時間、合理安排場地,幼兒擁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活動。幼兒的活動時間長了,活動量大了,促使進食量增加,睡眠質量提高了,促進了幼兒身體正常發育。5、教育幼兒應有規則意識。幼兒在進行各種活動中都應有一個遵守的規則,那麼,戶外體育活動尤為重要,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戶外活動時,應講明游戲與活動的規則,這樣既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又能充分保證在有序的環境下充分活動,保證幼兒活動的安全。總之,幼兒園要開展好戶外體育活動,其活動目標與組織形式應根據需要合理制訂、合理安排,因時、因地、因內容、因材料靈活運用。教師重視對幼兒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教育和保護,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才能避免和減少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不安全行為,防止事故的發生。
讓我們攜起手來,把屬於孩子的時間還給孩子。如果每天保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和效率,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健康的,快樂的!
㈡ 當一名樂高老師是怎樣的體驗
體驗如下:
我覺得身為積木老師是一個很復雜很矛盾的身份,班級分化兩極。一部分小朋友我們上課的時候討論到渦輪增壓他們真的聊的頭頭是道,結合到汽車的運行的,一箱子積木上來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做成各種造型,結合物理原理操作做出非常棒的東西。
但是另一部分的小朋友真的是根據說明書都不能很好的去搭建這個東西,他們很多都是女生或者數理不是很擅長的孩子,家裡希望參加這樣的活動可以鍛煉到孩子,其實這45分鍾對老師和孩子都是一種折磨。
有教無類,老師的職業你沒辦法拒絕那些不是很適合的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如果沒有真實充沛的愛意耐心我覺得做老師真是一個痛苦的事情。
做一個積木設計師我覺得是個快樂的事情,起碼思維是自由的,在特定的環境下你的發揮空間非常廣闊,很多人說結合市場配合市場是痛苦的事情,甲方根本不懂審美等,我覺得吧,路走多了就廣闊了,當你熟悉市場的時候其實你就能非常好的躲避這些障礙。
要求:
1、抗壓能力強
在中國,做一名樂高老師,除了極少數有能力自己開工作室的,剩下的老師,日常都離不開「業績」二字吧。
2、自律
如果大學專業和「機械」、「計算機」類無關,同時又想在這個行業好好乾下去,那麼日常肯定要養成自學的習慣,不斷補充、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機械結構」、「編程語言」和「教育心理學」,所以一定要自律,不能把時間浪費在游戲和娛樂上。
3、經濟基礎較好
樂高器材本身教貴,而樂高老師的課時費和k12機構的老師比,拿的不算多,所以在這個行業堅持3年以上並混出一些名氣的老師,通常家庭條件不會太差。
4、有愛心
孩子都很純真,樂高課程能夠真正帶給孩子歡樂,所以樂高老師會和孩子有很多美好的回憶,這也促使老師更有責任心,認真對待每一堂課,而當孩子畢業,或是老師離職去其他地方時,老師最捨不得的也是孩子。
㈢ 小朋友游戲活動有哪些
親子游戲活動方案集錦1歲——1歲半寶寶:
親子熱身運動:
健康歌游戲一:小蝸牛去旅行
目標:發展寶寶鑽、爬動作的靈活性。准備:蝸牛頭飾若干弓形門4個
玩法:寶寶帶頭飾做小蝸牛,從起點開始爬行,爬過弓形門,早到達終點者獲勝。
游戲二:裝豆豆
目標:培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准備:礦泉水瓶每位參賽寶寶一個豆豆若干
玩法:鼓勵寶寶把豆豆裝到礦泉水瓶里,裝豆豆多者獲勝。
游戲三:綵帶飄飄
目標:練習走和初步跑,體驗與家長共同游戲的快樂,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准備:自製綵帶玩具、音樂伴奏磁帶。
玩法:家長手持綵帶玩具向前跑,同時引導寶寶去追逐綵帶,家長跑得慢一些,讓寶寶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1歲半——2歲半寶寶:
親子熱身運動:
喜唰唰游戲一:袋鼠媽媽運水果
目標:體驗與親人、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親子操《足球寶貝》 親子游戲 (1)踩氣球 音樂《我的寶貝》 目標:①鍛煉幼兒小腿肌肉;②培養幼兒勇敢
精神和合作能力。
准備:氣球若干、毛線 規則:
1、吹氣球:家長和幼兒合作吹氣球,在規定時間內比一比,哪個家庭吹得多。(讓幼兒數數,比較,給最多家庭發一樣小獎品)
2、家長兩腳綁兩個氣球背著幼兒,規定時間內,留下氣球最多者為勝。
(2)運積木
音樂《我相信》 目標:
1、培養幼兒與家長的合作能力。
2、鍛煉幼兒的協調能力。 准備:積木、紙箱、呼啦圈。
規則: 1、家長跳運積木,一次運一個,幼兒搭積木。
2、規定時間內,積木搭的最高的家庭為勝。
(3)運水接力賽
音樂《加油歌》
目標: 1、 鍛煉幼兒平衡能力; 2、 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准備:紙杯、水桶2個、2個量杯、警戒線。
規則: 1、 幼兒與家長各站指定區域。 2、 開始口令後,幼兒用紙杯舀水,嘴咬紙杯跑向警戒線,家長嘴咬空紙杯跑到警戒線處接水。 3、 家長跑回原位,將所接水倒入量杯。 4、 規定時間內,接水最多的家庭為勝。 5、全程不準用手碰杯。
(4)蹦蹦跳跳摘糖果
音樂《甩蔥歌》 目標: 1、喜歡和老師,同伴一起做游戲 2、學習跳起摘糖果 3、激發幼兒愛家人的情感 准備:帶針帽子若干、裝糖和綵帶的氣球若干
規則: 1、家長背或抱起幼兒,請幼兒戴安全帽,跳起扎氣球。 2、幼兒把摘到的「糖果」給家長。 3、得到糖果數多的為勝。
(5)運剝桔子
音樂《暖暖》
目標: 1、鼓勵幼兒為爸爸、媽媽剝橘子。 2、萌發幼兒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准備:桔子若干、筐子三個、
規則: 1、幼兒到指定位置運三個桔子,跑到家長面前。迅速開始剝桔子。 2、剝完桔子後,將桔子交給家長。 3、家長以最快的時間吃完桔子,最先吃完桔子的家庭為勝。
(6)找寶寶
音樂《爸爸去哪兒》
准備:每位家長自己准備一塊眼罩。規則:家長蒙上眼罩站在指定區域,幼兒聽口令做游戲直至順序打亂。音樂聲起家長就尋找自己的寶寶,音樂結束後家長拿掉眼罩,看看自己是不是找對了寶寶。寶寶不能發出聲音或做任何動作來表露自己在哪裡。
(7)親子游戲「生命之旅」(集體游戲)《寶貝》目標:體驗角色互動後彼此的感受;增強親子間的感情,學會信任彼此;幼兒通過語言提示家長下面的任務,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准備:蒙眼的眼罩,場地布置,(在旅程中設置不同障礙)規則:家長蒙上眼,幼兒牽著家長的手,帶領他們越過障礙、期間家長不能取下眼罩,只能根據幼兒的語言和肢體幫助走完全程。到終點後家長在幼兒的帶領下坐到小椅子上,幼兒站在家長身旁,最後家長取下眼罩,家長與幼兒互相說一句感謝的話,感謝親人、感謝陪伴!
㈣ 父母與孩子一起玩游戲需要什麼技巧
其實,陪孩子一起玩,不僅是滿足孩子的一種心理需要,其實也是父母與孩子的一種溝通交流,通過這種交流,讓孩子能獲得更強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孩子的心理會更健康。那麼該如何注意游戲的技巧,讓這種父母與子女的交流溝通事半功倍呢? 一、提高對游戲的興趣除非有多動症,要不孩子對游戲的專注力都是很強的。如果孩子無法專注於游戲,只能說明這個游戲是不好玩的。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勉強孩子,而是要與孩子商量游戲的內容,同時,父母在與孩子一同游戲時,也要真誠投入、非常專心,短時間完整的注意力投入,比長時間的敷衍來得更有力量。 二、積極地傾聽 三、多問開放性的問題 雖然是父母,但不代表你知道孩子的一切,也不代表孩子不知道你所不知道的。所以,除了多聽,還應開放自己,多問多學。不要假設孩子和你有一樣的想法,也不要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想像力常常是我們望塵莫及的。當聽到孩子說太陽是綠的,雲是黃的,爸爸媽媽不要急於反駁,而應該聽聽孩子的解釋,父母的包容力可以讓孩子更能擁有他自己。多問問孩子在做什麼,了解他的想法,否則孩子會由於父母的呵斥失去對游戲的興致,孩子會覺得委屈,從而關閉了想像和願意表達自我的那扇門。 四、遇到問題,試著讓孩子解決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急於幫忙,讓自己想辦法解決,比如:當孩子搬不動整箱積木時,引導孩子多思考,耐心引導他想出辦法,一同享受他打開箱子,搬出積木,解決問題的得意與驕傲。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當孩子睜開眼睛時,他的第一目標就是尋找玩具,這不必去刻意抹殺,父母應陪孩子一起玩,一方面可以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孩子,使孩子心理更加健康,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㈤ 樂高moc雙人小車怎麼拼
樂高汽車的拼接步驟:
1、把積木倒在鐵盤子里,尋找積木零件時比較方便,積木也不會掉在地上造成損壞或者丟失。
2、搭建跑車的車頭、底盤部分,用四個車軸積木和三個底板與一些零件積木組成。
3、拼裝跑車的車身、車架部分,車身和車架用兩個車架積木和一些零件積木組成。
4、拼裝跑車的輪胎、座位部分,輪胎和座位由四個輪胎積木和一些零件積木組成。
5、拼裝跑車的車燈、後備箱部分,車燈和後備箱用兩個車燈與一個後備箱積木組成。
6、拼裝跑車的車窗、車座位部分。車窗和車座位用一個車窗與一些零件積木組成。
樂高,英文名LEGO,創立於1932年,公司位於丹麥。截止至2022年,樂高已有90年的發展歷史,追本溯源,還得從它的金字招牌LEGO說起。商標「LEGO」的使用是從1932年開始,其語來自丹麥語「LEgGOdt」,意為「playwell」(玩得快樂),並且該名字首先迅速成為樂高公司在Billund地區玩具工廠生產的優質玩具的代名詞。多年來,「LEGO」圖標也變化了多種形式,最新的圖標是1998年製作,它是在1973年的版本基礎上稍作調整而成,使之更便於在媒體上傳播和識別。第一個生產地在丹麥的一所紅房子中,那裡就是樂高開始的地方。
㈥ 幼兒園小班區域活動有哪些
幼兒園區域活動教學計劃
主指導區:
美工區
1、折紙:提供彩色手工紙、剪刀等
2、玩泥:提供橡皮泥、泥工板等
3、粘貼:廢紙、色紙、香糊、濕巾等
4、裝飾畫:提供鉤線筆、油畫棒、圖畫紙等
5、吹畫:提供廣告顏料、墨水、圖畫紙等。
訓練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初步學慣用正方形的折疊方法。
初步學習吹畫的技能,能選用顏色來進行裝飾。
引導幼兒運用搓、團、壓、印的塑造技能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徵。
科學區:
1、好玩的磁鐵:磁鐵、各種含鐵的和不含鐵的物品等
2、好玩的水:水槍、注射器、有孔瓶子、小水桶等
3、顏色變幻:主色顏料水、玻璃瓶、棉簽等
4、溶解現象:鹽、沙子、果凍、食用油、洗發水等
5、虹吸現象:玻璃杯、塑料卡紙等。
嘗試運用多種方式感知探索磁鐵的特性。
能運用多種工具了解水的特性,探索玩水的多種玩法,體驗玩水的快樂。
激發幼兒對色感的興趣,嘗試用主色調配變成另一種顏色。
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
益智區:
1、圖形分類:分類盒、不同形狀的圖形等
2、數字分類:數字分類盒、寫有數字的汽車若干
3、圖形排序:排序卡、圖形粘貼紙等
4、圖形拼圖:七巧板等。
學習不受大小和顏色干擾,要求幼兒按形狀特徵進行分類。
培養幼兒學習根據數字投放相對應物體的數量。
學習有規律的圖形排序。
語言區:
1、看圖講述:提供語言圖書等
2、故事拼圖:提供拼圖等
3、表演講述:提供指偶表演台、小指偶等
4、雙語認讀:字卡、英文字母卡等;
培養幼兒喜歡看圖書,初步學習按順序翻閱圖書並能邊看邊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教育幼兒愛護圖書。
初步學慣用小指偶來進行表演,並能講出簡單的故事內容。
激發幼兒對文字、英語的興趣。
建構區:
提供自製的大型紙箱積木、小型積木;提供中型、小型塑料花片以及一些輔助材料。
在模擬結構中學習各種基本的建構技能和建構物體的基本特徵。
能根據意感或命題進行有目的建構活動。
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作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育幼兒懂得愛護玩具和與同伴友好的行為習慣。
音樂區:
提供:錄音機、音樂磁帶、各種打擊樂器、節奏卡、頭飾、紙制服飾等;
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學慣用不同打擊樂器演奏2/4拍的歌曲,體驗合作的樂趣。
培養幼兒大膽表現,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家鄉的美好情感。
㈦ 樂高積木的製作工藝
所有基本樂高組件都由主要成分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塑料顆粒製成。高度自動化的注射成型流程將這些顆粒加工為具有一定形狀的積木。
製造樂高積木需要很高的溫度和龐大的設備,因此只能由機器而不是人工來管理大部分組件的生產。所有基本的樂高組件都是利用此原理連接在一起的。它們有各種形狀和尺寸,包括車輪、窗戶、門和無突點的空心磚。但是基本組件都是在一般積木的基礎上變化而成的。
ABS顆粒進入樂高生產設備後,被真空乾燥然後推入料倉。一般的樂高車間約有14個料倉,每個可存儲33噸ABS顆粒。生產過程中,這些顆粒經過管道進入注射成型機。機器使用非常精準的模具——精度公差僅為0.002毫米。
機器在溫度為232攝氏度時將顆粒熔解,然後將熔解的ABS注射到模具中並施加25至150噸的壓力。大約7秒鍾後,嶄新的樂高積木冷卻並落到輸送帶上。它們到達輸送帶的盡頭後,將落入一個箱子中。
箱子裝滿後,成型機向機器人發出信號,機器人就會搬起箱子並把它送到裝配車間。比隆工廠中的8個機器人每小時要搬600箱積木。在裝配車間里,機器要將圖案壓印到積木上,並且裝配需要多塊積木的組件,如迷你人型,又稱人仔。機器通過對特定的組件精確地施加壓力來裝配組件。
㈧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游戲化教學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是促進幼兒獲得最佳發展的一種途徑。在幼兒園里,游戲是孩子們開展頻率最高的活動,通過游戲幼兒會把廣泛的生活內容反映在游戲活動之中,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動的進行自己的活動,發表自己的意見。對於幼兒來說,游戲就是生活本身,游戲充盈於心,充盈於思想、情感和身體中。一個全神貫注於游戲的幼兒是富有創造力的、自由的和快樂的。作為課程實施重要活動之一的游戲,應充分發揮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幼兒參與多種游戲,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反映生活,為幼兒在游戲中運用和發展學習到的知識及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
一、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定義
所謂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游戲化是指把幼兒的教育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游戲中。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實質是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在幼兒園里游戲就是基本活動。基本活動是指對一個人來說最經常、最適宜、也是最必須的活動。而對幼兒來說,游戲就是這樣一種活動。為什麼這么說呢?首先,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其次,游戲是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一種活動;再者,幼兒的身心發展是在游戲中實現的。因此《幼兒園工作規程》里提出的要使游戲成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符合事實、符合規律的。
二、游戲對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幼兒園,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是向幼兒進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游戲的手段對幼兒進行教育,能有利地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等幾方面的和諧發展。
(一)游戲有益於增進幼兒的身體健康
幼年時期,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幼兒游戲中,有大量的運動性游戲,如跑、跳、爬、攀登等,能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幫助增強體質,使他們的動作變得協調、身體變得結實。當幼兒在玩沙子、繪畫、拼圖等游戲時,可以訓練手指、手腕、手掌的靈活性,以及手眼協調能力,使幼兒變得更加靈巧,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發展。
(二)游戲能促進幼兒情感的健康發展。
幼兒的游戲,能促進幼兒在面對壓力時情感的健康發展,幫助幼兒解決沖突,減少情感創傷。幼兒在游戲中進行相互學習,通過與同伴之間的互動,逐漸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懂得分享、謙讓等良好道德品質。在學前領域中,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再現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現期望的機會。幼兒通過游戲經驗認識到他們自己是獨立的、主動的和有獨特的個性。游戲的過程幫助幼兒理解和接受他們自己的感情,促進面對壓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強人際關系概念的形成。如;幼兒在做「醫生治病」的游戲中,體驗了醫生、父母、孩子之間的關系,母親的焦慮,孩子的痛苦、醫生的積極治療等環節,孩子們通過游戲的方式,再現已有的生活經驗,達到理解、接受他人的情感,發展同情心和面對變化作出反映等綜合調節能力。游戲的過程幫助幼兒實現了情感的發展,使幼兒體驗各種不同的情感,幫助幼兒學習控制情感的沖動性,高級情感隨之在游戲中萌芽。
(三) 游戲能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學習因素,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潛移默化地學到很多知識,有助於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判斷力,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思維發展。幼兒通過游戲探索環境,接觸事物獲得知識,自由地進行各種模仿、操作與探索,如在攀爬登架的過程中體會空間和高低,在玩水的過程中感覺干與濕,玩積木的過程中體會並認識大小、形狀、顏色等,在玩推小汽車的過程中觀察到汽車的速度和力度的關系等。因此,游戲是兒童認知發展的動力,是兒童獲取社會經驗的一種獨特的方式。
三、正確認識游戲化教學 (一)游戲化教學環境的創設
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常常利用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來達到使幼兒主動學、喜歡學的目的。游戲環境的教育性,其基本因素有兩個,其一是通過建立立體設計增強系統性,以保證游戲環境平衡狀態。根據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對象十分廣泛的特點,充分利用室內外的地面、牆面和空間構成一個環境系統,以幼兒能夠接受的形象與符號,向他們提供成長所需要的全面而系統的刺激信息。如在大班以發展幼兒彈跳能力(雙腳跳)為目的的體育活動中,我們可為幼兒創設了一個以「參觀動物園」為主線的新穎、有趣的游戲情境。通過生動的語言幫助幼兒張開想像的翅膀,將他們帶入了一個富有想像的空間,讓孩子們創造性地模仿各種小動物。然後讓幼兒在喜歡的音樂伴奏下開始了熱身操,熱身時還不時用「嗨、嗨」的喊聲鼓勵自己。教學活動中,老師設計4個環節:小蝌蚪找媽媽、模仿大猩猩走、模仿企鵝走、青蛙跳荷葉,使幼兒初步了解了「雙腳跳」的動作方法:雙腳起跳,雙腳落地,起跳時蹬地擺臂,落地時屈膝緩沖,從而突出了教學的重點,用較短的時間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是幼兒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強加的逼迫性的活動。在游戲中教師應該從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兒的游戲自主權,讓幼兒自己確定想玩什麼、怎麼樣玩、和誰一起玩、在什麼地方玩等等。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時,要用心去了解幼兒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識和答案告訴幼兒,不要輕易地打斷幼兒的游戲,更不能包辦代替或導演幼兒的游戲,這樣會不同程度地剝奪了幼兒游戲的自主權。游戲中只有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願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才能使幼兒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將外部經驗內化成自己的經驗。因此要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主動控制活動進程,自主決定活動的方式方法。為幼兒提供游戲的空間與時間,允許幼兒嘗試錯誤;要善於發現孩子思維的火花,保護幼兒可貴的創造精神,這是教師指導幼兒游戲的關鍵。
(三)幼師在游戲中的指導
游戲雖然是幼兒的自主性活動,但是教師也要合理地對幼兒施加一定的影響或干預,即指導。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師要為幼兒准備游戲、創設游戲環境,應根據不同年齡和游戲水平的幼兒選擇難度適宜 、符合幼兒興趣、及幼兒發展需要的教育內容來融入游戲,使幼兒獲得認識上的滿足和成就感,同時可以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尊重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使每個幼兒都得到的發展,才能使他們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因為不同的教學活動有著不同的目標要求與內容,在選擇游戲的時候,先要看是什麼樣的教學內容,然後再採取與之相對應的游戲活動來完成。 只有這樣才能使游戲與教學有機融合,相互滲透,真正發揮游戲的教育功
最後,游戲過程中教師還要將外部與內部干預結合運用,包括觀察、詢問、評價以及教師直接的游戲參與。觀察中教師要針對兒童游戲情況確定自身的地位,逐步創造出可能使用的角色,如游戲監督者、調停者、游戲者、記錄員、顧問或通訊員等。另外,教師通常是以假裝角色進人游戲,成為游戲的一員。一旦進入游戲情境,教師必須嚴格按照角色規范採取行動,利用角色之間的關系採取隱蔽的方式控制 游戲發展。應當指出的是,這種假裝介入應僅干預一段時間,在達到一定教育目的後教師即應離開。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中,我們認識 「游戲化教學」以游戲為手段,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並融於各種游戲之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掌握知識、習得技能。是符合幼兒園教學特點及幼兒發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式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我國早期教育專家馮德全先生說,對幼兒來說「任何學習內容都可以游戲化,因為兒童本來就處在心理發展的『游戲世界』之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要將幼兒園教學活動完全游戲化,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㈨ 有一箱積木8個一份正好分完,那麼這箱木最少有多少個如果數量在50個以內,最少能分幾份,
最少8個,50/8=6……2(捨去),最少能分6份